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大学生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做到道德知行统一

浅析大学生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做到道德知行统一

·教师探讨·

174

浅析大学生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做到道德知行统一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430074 余海辉

【摘要】大学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提醒、督促自己做到知行统一是重要的内在因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道德践履状况如何,在根本上是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内在觉悟。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促使大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践履觉悟。 【关键词】大学生 自身修养 知行统一 道德觉悟

一、认真学习,把握自我 (一)勤奋学习,获得真知

今天,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各式各样的书籍,书卷可以充分反映人类的知识、思想、理想、感情等等。开卷有益,手捧一本好书在读,就像是在和一个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做深入的思想交流,使人受益匪浅。培根说:“读史使人明志,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通过读书学习,是我们获得知识、提升自己的一条基本捷径。在读书学习时,要掌握三条,第一,应当明确学习的动机。第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具有良好的学风,要勤奋、求实、严谨、创新。

(二)学习榜样,乐于进取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向先进的看齐,向榜样学习,即见贤思齐,是自我修养的方法。榜样的作用是使先进的思想道德观点、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人以鼓舞、教育,激励人们上进。向榜样学习,首先要树立一个好榜样。选择历史伟人、时代楷模、革命导师、仁人志士等作为榜样,他们光辉的业绩、崇高的品德使人敬仰,促使人们进步。

二、乐于实践,锤炼自我 (一)参与实践,言行统一

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实践。修养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闭门造车”、“坐而论道”。修养要同具体的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实践相联系起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自我修养时,人们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有必要分析自己,认识到个人的某些方面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求是否有不相称得地方,自己因此而产生思想斗争,克服自己消极的、不正确的言行,不断使自己的品质趋于完善。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途径、方法。新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都是在投身于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长、成熟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要继承优良传统,把握住时代特征,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锻炼成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言行一致。

(二)积善积德,锤炼成长 荀子·劝说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个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要靠个体在长期的实践行为中长期地不断重复、积累、强化,高尚的道德品质尤其需要这样做。人生的修养需要脚踏实地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弃小善,成就大善,能够聚众善,方能成就高尚品德。若是大事不能做,小事不愿做,会导致碌碌无为。想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成英雄,一会儿功夫天下知的想法只能是一种幻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改造、锻炼自己,积累善成就大德,知行一致,方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也是自我修养的一种。

三、严格要求,完善自我 (一)能够内省,剖析自我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韩愈称:“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王阳明更是提倡:“省察克治的功夫。内省是提升自我修养的前提和出发点。人只有在心里、脑海里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反省,才能明白何为善何为恶,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面对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需要本人诚实的、真实的进行内省、解剖、评价、分析、调控自己。“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二)主动锻炼,培养情感

完善自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感是有必要的,即情操。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对事物表现出的一种特定的态度,是一种心理体验,与人的实惠需要相联系。明确的是非感、强烈的正义感、义务感、尊严感、责任感、义务感等都是高尚情操的表现,能够成为人们追求正义、真理,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完善人格的推动力。每个人都会产生情感,但并不是每个人所产生的情感都是高尚的。高尚情感的形成、转变要有一个过程,并且是长期的,甚至是会和一个与痛苦相联系的磨练过程。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锻炼,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扩大范围的,自觉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精神,提高对生活、对自己、对社会、对艺术美的感受。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活动中,以高尚的志趣、丰富的情感滋润心灵、陶冶情感,力求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

(三)纯洁品质,坚持“慎独” 在中国的伦理思想史上,“慎独”是一种比较久远的、特别的修养方式。一个人的品质在最隐蔽处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灵魂在最细微处最易显示出来。在只有自己一个人无人监督时,“君子”就越是小心谨慎,使自己不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做好事可能无人知晓,做坏事也不会有人发现,也不会有其他人知道。这时候,个人的行为的对与错就完全靠自己的良心来评判,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时候,是对其道德水平的考验。古时候的“慎独”是要求人们对封建道德小心遵守,抛弃其历史的局限性,“慎独”的修养方法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在历史上也被证明为是可行的。在过去,在今天,我们提倡“慎独”的实际意义在于反对双重人格、两面行为。刘少奇同志在谈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提到“即使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可以被认为是对“慎独”的现代释义,也说明,在今天,“慎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发扬。“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也是更高一层的道德境界。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举止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处在外在力量的监督之下,这就需要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在经过长期的艰苦锻炼之后,力求做到“慎独”,不急要“慎思”,还要“慎言”、“慎行”,在“隐蔽处”、“细微处”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刘冰洋.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现象探析[J].管理观察,2014(21)

[2]方卓君.道德知行统一的前提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