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

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

或规定。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对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等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进程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历史,也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反映。

总的来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

的特点:强调德育;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教育

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

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

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具有很大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教

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以下我将论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1)1949 年 12月, 新中国诞生不久,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 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个方针被称为新民主

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2)1957 年, 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

动者。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对我国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直是发展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针。

3)1958年 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 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直采用1957 年和 1968年的提法。

4)1982 年, 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

的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

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的面貌出现的教育目的。

5)1985 年 5 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适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教育目的,具体表述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应

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

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简称“四有,两热爱,两精神” 这是适应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而提出的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的新

要求。

6)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这个教育方针, 既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 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 具

有时代气息和国家强盛对人才要求的紧迫感。

7)1986 年 4月 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提高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8)1993 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40 多年来,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提出了 90 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纲要》提出: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各级

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努力使教育质量在 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9) 1995 年 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 重新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新的提法中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更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性质和方向, 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10)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1)2000年《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将素质教育归纳如下: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12)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要高举邓小平理

论的伟大旗帜,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3)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

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14)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

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上述我国的教育目的演变来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坚持培养劳动者; 三是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制定, 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各级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培养, 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教育学教育目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目的是________,它是全部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________,是全部教育过程的________。 2.教育目的的意义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目的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因为教育产生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需要。 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争论。 5.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6.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________、________。 8.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 9.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质在于________由冲突走向整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________。 10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因而,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选择题 1.从逻辑关系上看,教育目的应是教育目标的________。 A.下位概念 B.上位概念 C.同义词 D.交叉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________。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B和C 3.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 D.实证主义 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人的异化理论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________。 A.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B.表述不同,精神实质也不同 C.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D.有联系也有区别 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 A.一种教育思潮 B.一种教育模式 C.一种教育政策 D.一种教育价值观念 (三)判断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2.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3.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辩证统一关系的反映。 5.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完全放弃考试。

教育目的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特点

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特点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意蕴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从所包含内容的主要指向来看,教育目的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或者说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是整体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各位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从二者的区别来看,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

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这种联系和区别,在我国现行教育的相关法规和文献中有明显的体现。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所强调的主旨;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则强调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育目的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即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二是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即要使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提要从教育史的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强调德育;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我们应充分把握教育目的的演变规律,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发展演变,认识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是我国教育论著中比较丰富、比较深刻的一个部分。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中国教育思想之渊源,在他的论著中,就非常明确地论述过他的教育目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治人”的士成君子,即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除此以外,教育无其它目的,所以,当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时,他很生气,甚至骂樊迟是“小人”,显然,樊迟请教的内容与他的教育目的的思想是相违背的。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教育目的思想的提出,也反映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但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来说,道德和政治修养是很重要的。《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家思想,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要求修己,通过修己来明人伦,最终达到个人在道德和政治修养上的至善至美,这也是培养统治者的标准。宋代理学家朱熹发扬光大了孔孟思想,他在为白鹿洞书院拟定的教规中,将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条理化,系统化为明五教,这五教是:父子有序,君巨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朱熹的教育目的的思想中,已经反映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准则“三纲五常”思想,这一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教育宗旨的最完整的概括和体现,朱熹被奉为圣贤,他的思想在明、清时代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思想依据,甚至科举考试都不得有违朱熹的“四书集说”,朱熹对教育的目的的论述,为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的思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内涵 ⑴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⑵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⑶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⑷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⑸中小学教育目的实现的最基本途径就是(教学工作)。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学校教育的目的国家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实践和评价活动的直接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 培养目标 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校应该达到的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课程目标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 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3.教育目的的功能 ①导向功能: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 行动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 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②激励功能: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③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益,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4.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⑴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⑵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 ⑶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评析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评析 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邓小平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规定和设想了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对我国的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 我国不同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国当前将教育目的确定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强调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促进人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致力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教育目的的最好理解应当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培养,依据教育的不同阶段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而抛开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也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状。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普通高中,四年本科教育,转眼踏上求学之路也近十五年了。十年前还是学生,十年后居然也开始扮演了“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角色,两种截然不通的身份和立场,让心境也有了迥异的变化。不得不承认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在改变,教育方式在改变,教育者的素质在改变,被教育者同样也在改变。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才不会被淘汰。而教育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是不是真的越变越好,这仍是个不能轻易盖棺定论的课题。 就我所了解的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状况,现实是让人沉重的。 我国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规定学生:(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既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习合理锻炼、养护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4)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教育目的

第六章教育目的 本章重点和难点 学习本章内容,要遵照从基本的原理到史实;从历史到当代;从我国到世界各国的顺序,培养学生在较为全面的了解教育目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对我国的教育目的能有所议论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定义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二)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对教育史上教育目的论稍加分析,可把教育目的观划分为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等几种类型。 ⒈ 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⒉ 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因此,在教育目的中主张应培养社会要求的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⒊ 文化本位论 “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 ⒋ 生活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 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或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和美国的教育家杜威。 (三)、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⒈ 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⒉ 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⒊ 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思想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我国教育目的包含的基本点

我国教育目的包含的基本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要求全面发展;(3)具有独立个性。 |评论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着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保证“两全”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全部工作中去,落实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亦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其立法宗旨。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基础教育乃至各类教育的迫切任务。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词,目前已由原来为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狭窄内涵扩张泛化成一个合社会学和教育学双重意义的特定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素质是先天天赋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如果说,“应试教育”是学校中以培养学生单方面的应试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那么,素质教育,即学校教育中以“两全”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应试教育因以单方面追求人的应试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成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则因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目的而与应试教育相区别成为素质教育。 1999年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新的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1. 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3. 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

新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变迁资料

新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变迁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按时间排序):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

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7、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8、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9、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