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_内涵与过程_吴秀娟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_内涵与过程_吴秀娟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_内涵与过程_吴秀娟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_内涵与过程_吴秀娟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

吴秀娟1,张

浩2,倪厂清1

(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2.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摘

要]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实质上是以反思性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深度学习。其关键任务是发展反思性学习能力

以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其理论基础是深度学习理论和反思性学习理论。文章概述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的概念内涵及实现过程,通过分析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反思是否能促进深度学习”,发现反思性学习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实质上属于深度学习的范畴,而深度学习能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其要达成的目标之一。而“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文章则通过将反思性学习的理念纳入到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中,构建了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阐述了在深度学习的导入、主体以及评价等阶段中反思活动的方式及作用。

[关键词]反思;反思性学习;深度学习;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吴秀娟(1988—),女,江西鹰潭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学设计、新媒体教育应用等方面研究。E-mail :

yuzhu_21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7280798.html,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研究”(项目编号:10YJC880152)

一、引言

深度学习是一种面向真实社会情境和复杂技术环境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倡导通过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主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最终促进全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1]。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深度学习已经引起学习研究群体的普遍关注和学习者个体的高度重视,深度学习特别是“如何促进深度学习”也成了当前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不少研究者在理论综述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若干策略,如任务驱动式学习、过程性评价、反思内省等。

由于反思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调控来促进问题解决。而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因此,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高阶思维能力,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探讨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

研究。那么,什么是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与反思性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是怎样的?笔者将在概述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析“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的概念内涵,进而探讨“反思是否能促进深度学习”;尝试将反思活动纳入到深度学习过程中,构建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以说明“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

二、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是以反思性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深度学习,其理论基础是深度学习理论和反思性学习理论。因此,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的概念内涵及实现过程。

(一)深度学习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Marton 和Saljo 就率先开始了对深度学习的实验研究

[2]

,同一时期的

Biggs 、Pask 、Entwistle 和Ramsden 等学者也从不同视

角对深度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他们研究的目

的、方法、结果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但都发现:不管是针对具体的阅读任务还是整体的学习任务,学生经常会采用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这两种不同质的学习方法[3]。随着学习研究的发展特别是研究重点向学习科学的转变,学习研究群体日益关注发生在真实社会情境和复杂技术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而且他们对深度学习本质内涵及特征的认识也日趋一致。概而言之,深度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知识,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来深度加工知识信息,建立多学科知识、多渠道信息、新旧知识信息等之间的联系,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有效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学习。简而言之,深度学习就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和知识转化、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解决。

至于“深度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已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对深度学习实现过程的认识。深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具体的学习形式,其实现过程与一般学习的实现过程也有共通之处。加涅从信息加工观的角度深入揭示了认知学习的一般过程,提出了九个学习阶段及相应的教学事件,即九段教学论;皮连生借鉴加涅、安德森、奥苏贝尔等的学习观点,从知识分类学习论的角度阐释了广义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4];此外,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为,学习者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要经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样由低至高的六个层次的认知过程,这与深度学习中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过程基本一致。

图1

广义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笔者根据对深度学习内涵的认识,借鉴加涅的九段教学论、皮连生的知识分类学习论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综合国外研究者对深度学习框架的构想,构建了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中的各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深度学习

过程,对深度学习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注意

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和“选择性知觉”是一般学习活动过程中都具备的环节,能为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知识基础;“整合知识信息”和“批判性分析”则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深度加工,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建构或转化”则是决定深度学习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通过同化或顺应来实现知识建构、促进概念转变,或者通过变式练习来促进知识转化、完善基本技能,实现较低层次上的深度学习;“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对整个学习活动的监控调节、诊断总结来保证深度学习的实现和发展;“迁移应用”和“创造”则集中体现了深度学习的高阶特性,这个层次上的深度学习较难实现。而且实际上,这九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循环往复,甚至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包含于其他的学习环节中,例如注意、知觉、提取和评价这些活动通常都会反复出现在学习过程中。

图2

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

(二)反思性学习

反思的思想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实质上是具有反省性、探究性的批判性思维[5]。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反思被纳入元认知概念的范畴,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

域,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虽然对于反思性学习的界定还未达成一致,但是反思始终是反思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对反思性学习的界定,可以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反思的概念内涵,纳入元认知的思想观点。反思性学习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以元认知为指导,自觉地对自身认知结构、学习活动及其所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行批判

性审视,对将要开展的学习活动进行创造性的预见,对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性的探究,对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以促进问题解决、学会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方式。

反思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学习者不断反思,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探究及解决。可以说,反思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其在学习前、学习中及学习后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学习活动前的反思主要作用是指导未来,即对过去相类似的或有关联的已有学习活动或经验进行反思,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及指导;学习活动中的反思主要作用是调控现在,即对正在开展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后的反思主要作用是回顾过去,即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为最终的学习迁移做好准备。

三、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的内涵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就是将反思性学习作为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将反思作为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通过反思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深度理解、个人意义的主动建构、经验技能的迁移应用及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在深度学习的实现过程中,学习者的反思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在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中,深度学习与反思性学习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反思性学习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实质上就属于深度学习的范畴;另一方面,深度学习能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也是深度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反思性学习对深度学习的促进

Nelson Laird等人通过对Biggs、Entwistle和Ramsden等学者开发的深度学习量表进行分析,发现深度学习可以分解为高阶学习、整合性学习、反思性学习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6]。换而言之,高阶学习、整合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都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具体形式,都属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范畴。首先,深度学习是一种以高水平思维为核心特征的高阶学习,要求学习者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技能来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深度学习是一种提倡整体性教学方式的整合性学习,要求学习者将多学科知识、多渠道信息、多元化技能、多层次能力等整合为一体来实施学习活动;最后,深度学习是一种强调元认知策略应用的反思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自身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问题解决过程等的反思来理解学习活动。

反思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高阶学习和整合性学习中也将日益受到学习者的重视。因此,在这三种深度学习形式中,相对而言反思性学习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更为重要的形式。深度学习者更要具备较强的反思能力,形成经常性的反思意识,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以期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自身学习的监控、调节、补救和提高,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及迁移,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层次。简而言之,反思将贯穿于整个深度学习活动过程中,反思性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目标达成的一种有效途径。

杜威还将反思纳入到经验中,强调反思与经验之间的关联。他认为“反思”指的是“经验中的反思”,其目的是要建立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结;“经验”指的是“反思的经验”,没有反思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7]。Kol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引领下致力于经验学习研究,构建了颇具实效的经验学习环模式,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验。在“具体经验”、“抽象概念化”环节中,学习者是通过理解来获得经验,而在“反思性观察”、“积极实验”环节中,学习者是通过转化来改造经验[8]。

Kolb等从经验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充分地整合了经验学习环模式中的体验、反思、归纳、应用等四个环节的一种学习[9]”。在经验学习环模式中,深度学习者要在体验、反思、归纳、应用这四个环节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仅要通过体验和归纳来获得经验,更要通过反思和应用来改造经验,以促进对经验的深度理解。也就是说,深度学习是通过反思和应用来实现对经验的深层加工,实质上是一种以反思为策略途径的、深层次的经验学习。

(二)深度学习对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当代认知心理学全面揭示了人类的认知活动及过程,将反思纳入元认知概念的范畴。在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研究中,反思能力实质上就可以等同于元认知能力。在以学习科学为主要标志的学习研究阶段,学习研究者更关注复杂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下的深度学习,也已经反复证明了反思在深度学习中的重要性,即承认元认知在深度学习中的重要性。目前的学习科学研究也发现,深度学习的实现能够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学习者个体策略性地运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来达成学

习目标和促进问题解决[10]。而孙银黎则认为深度学习是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基础上追求对策略性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更注重接受之后的反思;不满足于对原有知识的扩充,更注重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建[11]。这体现了深度学习对反思、策略性知识、认知结构建构的重视,特别是对元认知知识及策略的使用。可以说,深度学习本身就具有反思性的特征。在深度学习者有意识地进行元认知活动的同时,其学习效率会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其学习能力特别是元认知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还有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对新思想和知识的批判性分析来促进对信息的深度理解和长期保持,据此可以将深度学习定义为“通过探究的学习共同体来促进条件化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12]

。由该深度学

习的定义可知,促进元认知的发展也是当前深度学习

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以反思性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深度学习,其关键任务是发展反思性学习能力以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在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能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还能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元认知能力。由于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显然是一种高阶能力。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习者能灵活运用元认知这种高阶能力,还要能在实践应用中提升元认知这种高阶能力。因此,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是一种以元认知能力为核心特征的高阶学习。

四、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

(一)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以反思作为深度学习的促进策略,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深度学习形式。因此,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跟一般意义上的深度学习过程并无本质差异,只是所涉及的深度学习实现策略有所差异。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就是在深度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中帮助学习者树立反思意识、开展反思活动、培养反思能力,其过程模型的构建也就是要在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的基础上纳入反思性学习的思想理念。

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九个基本环节,根据每个环节中深度学习活动的性质,可以将这些基本环节概括为学习的导入阶段、主体阶段以及评价阶段。根据反思所发生的时机,可以将反思分为学习活动前的反思、学习活动中的反思以及学习活动后的反思。因

此,在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者要依

次经历深度学习活动的导入阶段、主体阶段以及评价阶段,相应地每个阶段中的反思活动则是深度学习活动前的反思、深度学习活动中的反思以及深度学习活动后的反思。于是,根据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结合反思性学习活动的三个进程,就可以构建出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

(二)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阐释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导入阶段、主体阶段以及评价阶段。这些学习活动阶段对应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反思活动,要求学习者采用不同形式的反思策略。但是每个学习活动阶段目标的实现,不仅仅只是需要开展反思活动,还需要其他相关条件的支持,而且反思活动的顺利开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因此,笔者将重点说明如何通过反思来达到相应阶段的深度学习目标,阐述实现阶段性学习目标所需的反思策略及其支持条件。

1.导入阶段中的反思

导入阶段是学习活动过程的准备阶段,此时,正式的深度学习活动还未开始。因此,学习导入阶段的反思类型属于学习活动前的反思,这要求学习者在反思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即将开展的学习活动进行创造性的预见、计划及指导。此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使学习者激起对活动的注意、确定学习活动的目的、激活原有知识经验,相应地其反思任务则主要是使学习者树立反思意识、形成反思动机,会通过反思来明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现有的学习能力,并据此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又由于反思起源于问题情境,深度学习也发生在复杂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因此,在基于反思的深度

学习活动的起始阶段中,还有必要创设支持深度学习的、有助于反思的学习环境,特别是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反思意识以及深度学习动机,进而再以课前预习报告、自我预评估表等具体措施来引导学习者实施学习活动前的反思。

2.主体阶段中的反思

主体阶段是学习活动过程的核心阶段,此阶段的反思类型是学习活动中的反思,这要求学习者对正在开展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经过“选择性知觉”、“整合知识信息”及“批判性分析”这三个环节,学习者习得了一些陈述性知识,还处于浅层学习的层面。学习者若要达到深度学习的层次,则还需要对所习得的新知识进行深度加工,而深度加工的首要环节就是知识建构或知识转化。

“知识建构”就是学习者对新旧知识经验进行双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同化或顺应的过程来巩固或重建认知结构,但最终获得的还是陈述性知识。而“知识转化”则是学习者通过变式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并通过创造性应用来完善和发展所习得的新技能,其最终获得的却是新技能。由此可见,“知识建构”和“知识转化”是不同性质的深度学习活动,但是“知识建构”和“知识转化”中的反思活动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所存在的前提条件及所要达成的活动目标上。在“知识建构”中,深度学习者是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并通过反思来发现冲突产生的原因、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生成消除冲突的方案,即遵循“冲突—反思—生成”的模式。而在“知识转化”中,深度学习者是在变式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反思来促进新情境问题的探究及解决,来调控对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即遵循“变式—反思—迁移”的模式。

总之,在此阶段,深度学习者要在元认知的指导下,有选择地、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识信息,主动地建构个人知识意义,进而丰富或重建个人知识结构;或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迁移应用到新情境中来解决复杂问题。可以说,此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使学习者通过知识建构或知识转化来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其反思任务则主要是使学习者通过反思来调控自身的知识习得、建构或者转化等过程,并对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和有效解决。此阶段中的反思,主要是遵循“知识建构”中的“冲突—反思—生成”模式或“知识转化”中的“变式—反思—迁移”模式,同时辅以交流讨论、自我提问、反思记录表、反思档案袋等具体的反思方式。

3.评价阶段中的反思

评价阶段是学习活动结果的总结阶段,其任务主要是对学习活动及结果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总结经验、补救不足、创造新知。而学习活动后的反思也是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补救。因此,评价阶段中的反思类型属于学习活动后的反思,这要求深度学习者利用自我评价表、学习总结表、概念图等具体的反思方式来对自身的学习活动及结果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经验来解决复杂的新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及促进深度学习。

五、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的案例

根据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章节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实践方案,来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进行反思,以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计划、调控和评价,最终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

(一)课前预习与反思

在前一章节学习结束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现有图片来制作图文并茂的海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何对现有图片进行处理以使图片更符合作品要求,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并布置自主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前预习情况自测”,以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兴趣、感觉及认识等。

(二)课堂反思与探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冲突—反思—生成”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探究、知识建构及问题解决,其在“图形图像的分类比较”中的具体应用如图4所示。由于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更要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能模仿教师的操作完成练习任务,更要能自主完成复杂的操作任务,并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境来独立创作。而变式练习不仅能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还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最终形成问题解决技能。因此,还可以根据“变式—反思—迁移”模式设计变式练习任务,以及通过反思来调控变式练习以促进知识转化、迁移和创造,其在“Photoshop作品设计与制作”中的具体应用如图5所示。

图4“冲突—反思—生成”模式下的知识建构过程

图5“变式—反思—迁移”模式下的知识转化过程

此外,在进行Photoshop作品创作前,还要让学生填写“作品设计工作记录表”,以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来提取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对作品创作活动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最终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以及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在作品设计时,要求学生回顾相关知识,明确作品主题,构思作品结构,收集所需素材,理清制作思路;在作品制作时,要求学生记录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课后总结与评价

在课堂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填写“课堂学习记录表”。一方面,要求学生反思课堂学习结果,梳理所学知识技能,反馈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补救薄弱环节。在整个章节的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填写“课后自我评价表”,对这期间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等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的同时完成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反思,强化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

六、结束语

深度学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维,特别是元认知知识及策略的使用,它本身就具有反思性的特征。反思也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就是以反思为策略、以反思性学习为途径的深度学习。“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反思对深度学习的促进效果如何”则是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笔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并构建了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要求学习者在深度学习活动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反思方式,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深度理解、个人意义的主动建构、经验技能的迁移应用及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最终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至于,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反思对深度学习的促进效果如何”则有待于实践检验,结合具体的学科课程来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并付诸实践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

[2]Marton,F.,Saljo,R..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I-Outcome and Proces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46):4~11.

[3][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斯·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鱼霞.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Nelson Laird,T.F.,Shoup,R.,Kuh,G.D..Measuring Deep Approaches to Learning Using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the Annual Forum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2006:1~21.

[7]张云.经验·民主·教育——

—杜威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下转第33页)

[参考文献]

[1][美]史蒂芬·迪夫.领导力[M].常桦,译.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15.[2]霍国庆,等.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08,(4):34.

[3]胡小勇,等.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领导力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3):20~21.[4]黄荣怀,等.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2,(10):12.

[5]孙祯祥,等.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3):5~10.[6]孙祯祥.国外“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与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67~75.[7]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R].教师[2013]3号.

[8]张新平.领导理论:为学校管理提供高位引领[J].中小学管理,2013,(1):17~19.[9]张新平.何谓优质学校[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27.

[参考文献]

[1]杨开城.论技术的进化机制与教育技术的进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16.[2]高铁刚.基于系统理论的教育技术进化表现形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1~16.[3][4][5]韩民青.物质进化论的人本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269~270.[6]贾杲.论技术域、技术理解与技术进化[J].科学管理,1990,(3):7~10.[7]李宏伟.技术进化的社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8):47~49,73.[8]鲁迅.伪自由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9.

[9]谭伟.从技术系统视角审视教育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24~26.[10]杨开城.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11~15.

[11]杨开城.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5,(8):14~19.[12]杨开城,林凡.教学系统的IIS 图分析法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2):31~34.[13]孙立会,李芒.教育技术学之传记研究方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24~32.

[14]晏青青,王全彪,王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索———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博士论文的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5):136~138.

化的内涵,研究了技术分化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最后对教育技术的分化进行了历史维度的考察,对其在当前的表现作了逐一的考察。教育技术分化和教育技

术进化同等重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地看待和理解教育技术分化,能提高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的理论自觉,能够夯实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上接第15页)

[8]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重庆:西南大学,2010.

[9]Borredon ,L.,Deffayet ,S.,Baker ,A.C.,Kolb ,D.A..Enhancing Deep Learning :Lesson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Learning Teams

in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Fr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11,35(3):324~350.[10]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陈红兵,张春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1):34~36.

[12]Weigel ,V..Deep Learning for A Digital Age :Technology ’s Untapped Potential to Enrich Higher Education [M].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2001.

(上接第28页)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共7篇)

篇一: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建构反思 这次听专家幸兴所做报告受益匪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有了规划思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自主与合作是我们实现高效的两个途径。笔者认为: 教学中的高效不仅来自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研究,也来自于对课堂流程、课堂环节操作方法与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 知识学习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独立学习(预习)→组内合作学习(讨论)→班内合作学习(展示)→巩固消化、反馈、检测 具体细化:(可能的指导、点拨、讲解)→预习(尝试)→预习检测(学困调查、学困呈现或错误呈现)→讨论(帮扶、组内问题解决)→展示准备→展示、质疑、补充、点拨与拓展→学困消化与反馈检测。 自主学习需要引领,利用导学案是较务实的方法,导学稿案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而不是教师教学的教案。《导学案》是多位专业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果,也称为一次备课的成果,考虑了学生基础不同层次的学校,提供给各个基础层次学生使用。但是每一个层次的学校或者班级,要适当的选择使用《导学案》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课堂环节操作方法注重六个核心要素1)突出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强调学生的先学:先学后教、先学后交流。3)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合作交流的最重要载体是小组建设。4)以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课堂流程的基本组合要素,以课常流程引领导学稿的编写。 5)运用形成性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6)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能否成功,与新学生能否养成好习惯有关,首先规范学生习惯,学生学习规范、行为等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通过制定班规进行养成教育:告知——做到——习惯。 课堂操作手段选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合作的前提是合作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设置,一些有益合作的尝试: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尤其是利用小组管理进行学习管理:如利用小组的学困收集、学习清单管理、利用小组的小组讨论与小组帮扶。 高效课堂的流程: 1.独学:规定学习时间,3-5分钟,全班必须安静,不能讨论,有利于独立思考,老师指令,全班统一行动。 2.对学:(1)组内结对,对子握手三下,意思同意结对,互相帮助。(2)规定对学的时间:3-5分钟(3)规定对学方法:每组第一排同学起立,把自己写的内容告诉第二排,讲完了坐下;第二排同学起立,说出听到的内容,并做简单评价,然后讲出自己的答案或见解;站起来讲话,说完话坐下;(4)全班统一行动,便于教师控场 3.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4.有效展示展示学习的组织培训是关键。培训组长和学科长,再由他们分头培训组员。组内要分工明确,中等生展讲,潜能生读题,优秀生补充,其他同学和老师倾听补充、质疑,力争让每个人都置身于学习之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分别进行展示形式、内容、礼仪的培训,组织小组长观摩学习,开展多种展示形式培训如组内展示、组间展示、班级内展示等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要:自2010年开始,“深度教学”的理念正在迈入各家小学,同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当中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给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深厚的影响。我通过结合自己在教学当中获得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开展深度教学的一些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一、前言 深度教学作为一种可以真正实现增强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的教学理念,其所强调的是知识本身的内部结构以及多维价值,其所指向的是学生学习意义方面的构建和持续发展。在小学数学当中开展深入教学,已经成为了现时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策略与手段 (一)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深入地研读与分析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明确教学的目标便是真正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而这些则需要数学教师可以做到深入地研读与研究新课程标准里面的各种新内容,全面地了解教材里面的知识编排体系,可以做到将每节课里面的教学内容放置于全知识体系里面,站于数学教学的

总体脉络出发,从整体上着手开展深入地研读教材,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举个例子,在学习“统计”这一课的时候,为可以使教学可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我们便以“调查工作者”的活动上了一节课。在这一节课里面,我们需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记录在具体的一时间段里面,立交桥下具体有多少台汽车经过,这些汽车的种类与颜色又是怎样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制出统计图,同时以统计图作为分析,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环境。 针对这样的内容,我设计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必须要可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组成要素与内容。 过程与方法:懂得怎样去制统计图,可以从统计图里面清晰得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认识到数学其为一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同时要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真正做到从个人出发,保护环境。 通过上面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设置,不但可以满足现实的授课内容需求,同时又可以真正做到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的相结合,实现让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效果。(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深度反思漏检漏修

深度反思漏检漏修 为深刻吸取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我二维修部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这一举措如振聋发聩的警钟鸣响在我们的耳畔。 通过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的教训,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深深的感到自身工作现状与领导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基础、管理、控制等方面还没完全跟上地铁发展的节拍,在思想上、作风上及工作态度上距新形势、新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下面,就结合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教训,本着“深反细思,真查实改”的原则,对本维修部一年来的工作认真做以反思。 一、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给自己的警示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是典型的多层次隐患、多方面失控、管理失误造成的。地铁轨道线路备遭到严重损坏,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多方面失控、管理失误,严重疏漏造成的,严重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第一思想移位,必然使安全意识弱化,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必须使事故有机可乘,安全逐级负责制“断层”,必然使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言而喻,如果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底,达不到上下一致的声音,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有保证。 二、对照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反思思想认识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事故是责任心不强引发的,是思想观念不强导致的,通过反思使自己认识到随着新体制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安全思想认识需不断提升,老的观念、老的安全思想认识已经不适应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要求,从我们自身来讲,在思想观念上还有一定偏差。满足现状,对他人的教训吸取不深,在长期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思想上产生了麻痹,一年来,二维修部在安全上比较稳定,全年消灭了危及行车设备隐患,加之工作量递减,安全系数较高,自己在某种程序上产生了一种稳定态势,没有把安全第一思想时时根植心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还存留在自己的脑海中,拿“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没事当有事”的思想观念还没真正树立;通过这次大反思,一定迅速转变思想观念,清除自身的麻痹大意思想,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各项工作抓好。 三、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反思领导能力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教训,对照工作职责和项目部领导提出的“六个到位”、“六个亲自”来反思,还存在着标准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逐级负责制还没完全落到实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安全第一的实质性认识不足。这是运营安全一切问题的总根源。作为维修部安全维修的责任人,却对安全第一缺乏实质性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表现之一对安全第一思想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抓安全“第一的位置”有所偏移;抓安全“第一的精力”有所旁顾;抓安全“第一的标准”有所放松;抓安全“第一的投入”有所削减;抓安全“第一的教育”有所忽视,结果导致问题频繁发生。尽管工作布置了,但措施不具体,调研和跟踪不及时;尽管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思想上落实的问题。主观上存在着依赖、依靠思想,就是依赖于执行人的汇报,没完全做到亲历亲为,所以在安全上虽然采取了防范措施,但重复的、低级的错误演变成不能被人理解的失误。随着项目部结构的调整,自己不能从主观上

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及反思

“我思故我在” ——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及方法 杨湾中心学校詹德洲 各位主任、各位骨干老师,下午好! 受县教育局张主任推荐,县进校陈校长指令,今天下午由我主讲上好课中的课堂教学反思部分,张主任、陈校长还要求我在讲课中穿插介绍今年3、4月间在南京挂职时见识的南京市小学的教科研工作情况。下面我从反思的涵义、影响反思的教师因素、反思的方法及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及南京市小学的教科研工作情况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一、反思在生命成长中的意义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画面: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一头狮子面对落日在想: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以怎样迅猛的速度奔跑,以追上今天那只跑得最快的羚羊;(狮子的反思)同时,一只羚羊在黄昏里发誓,明天,当太阳升起,我应该怎样奋力奔跑,以逃脱那只凶猛快捷的狮子。(羚羊的反思)是的,在这样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无论是狮子还是羚羊,它们都需要反思,都需要在各自的反思与修正中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或者更加的灵动。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上世纪初,在加拿大的凯夫镇,一个牧童赶着自己的几十只小羊,日出而牧,日落而归。有一天,小镇子空气里飘荡起新鲜的清香,一种令人淡定的兴奋氤氲四周,游人旅客争相品尝着一种上帝赠与的,知道这种饮品是什么吗?(coffee咖啡)而这美妙的饮品,它的主人就是这位每天赶着那几十只小羊的牧童。牧童是如何发现这种饮品的?大致的过程如下: 一天,牧童把羊群赶到一个陌生的场地,羊群吃青嫩的小草,也吃坡边灌木上的小青果。可是傍晚归圈时,一向温驯的羊群极不安分,三番五次才强行鞭入。夜间羊群兴奋地叫着,一晚无眠。第二天情形依然如此。

牧童心中充满疑惑,又把羊群赶回原来熟悉的草坡上,只吃肥嫩的小草,这次羊群乖巧入圈休息,这里黎明静悄悄。 通过观察比较,牧童猜想十有八九是灌木上的小青果在“作祟”。牧童摘下几颗青果子,把玩良久,决定借一双慧眼,把青果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牧童把青果剖开,用舌头舔舔,青酸苦涩,与小草的味道大相径庭,果然与草不同。 牧童想,把小青果看成一种食物吧。用文火烤一烤如何?果然一股奇妙的清香沁人心脾,牧童不禁兴奋起来。 如何把烤后的清香留住?可以做成青果汤吗?牧童加水烧沸,汤汁的颜色黑得像耶稣背上的十字架,尝一尝,芬香无比,摇神动意,不涩但有点苦。 烧沸后冷却,再加点糖,一种完美的饮品coffee(咖啡)就这样产生了。 试想,如果牧童只是一味的放羊,而不去反思羊的反常表现,如果不对羊的食物进行分析比较,以及联想和创新,甚至不进行如加糖这样的小小的修正,这样完美的饮品还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出现? 从狮子和羚羊的简单反思,到牧童发现咖啡的反思与创新的过程,从这些生活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反思就是生活,反思就是生存,反思就是生存的质量和生命的成长。 那么,如何从理论的层面来解释什么是反思?教学反思在教师生命成长中有何意义? 从网上,我查到:“反思”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著作中。它在黑格尔哲学中有着多层的、复杂的含义,既有后思、反省之意,也有反映、映现、返回等含义。它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事实上,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传统哲学就已经关注道德意义上的“反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就有点类似于黑格尔所讲的道德上的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体会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体会 近段时间在我们工作室的建议下,翻开这本由中学高级教师许传利撰写的教育书籍,感受颇深。这是一本重在中学教育的书籍,它所折射出的教育原理、教育思想、方法等对我们高中教师日常教学和工作影响深刻。 开篇的教育热点探讨如“禁补令”为何成了“禁不灵”。初中和高中的“中考及高考”的升学压力大,也在无形中成为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沉重包袱。为了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或者不被淘汰,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施压,报各种补习班;老师能做的就是执行领导的施压政策,完成指标;学生能做的就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事实上,不管是教育所涉及的任何一方,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在这个社会脱引而出,或者说有一席之地。说得更白点,就是这个社会的各项制度,如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用人制度等等,无一不反映出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刻苦学习,拼尽全力考入好的大学。对于此现象,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的我们感到无比痛心,素质教育的旗帜高高挂,应试教育却依旧深入人心。 在“问题生”更需关怀中提到经济学中的名词“边际效应”。何为“边际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对于需要或缺乏某种东西的人来说,给予其这样东西的附加值远比给予不需要

或者不缺乏的人要大得多。将这一效应应用于教育中,也就是说对于“问题生”“后进生”,他们缺乏老师的人关心、鼓励、表扬;而优等生则对老师的表扬与关心早已习以为常,无论老师再怎样发自内心的赞扬,优生都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娇生惯养”惯了,而对于“问题生”,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眼神都会成为他们肯定自己的源泉。对于“问题生”,他们之所以成为问题生,是因为所有人对他们漠不关心,冷嘲热讽,家长如此,老师如此,就连同伴也如此,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如果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能发现这一点,多对他们爱护、关怀、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并逐步朝向正常转化,这一过程也可以与家长沟通,家校共同努力,使得问题学生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肯定自己,进而督促自己向优生发展,因此,对问题生的转化,情感教育很重要。 下面我摘录一些许老师的观点和语录,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1师生关系的零距离与温热有隙效应。零距离由此衍生出一些非理性的做法和一些形式化的操作,违背了教育规律,于切实改善师生关系无益。无数事实证明,追求“零距离”在理论上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中是应当缓行的,在后续影响上是令人担忧的。保持距离,适度交往是人际关系的适度准则。教师还是应该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好,保持“亲

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篇一

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一) 上学期,学校开展了高效课堂“展示课”评比活动,英语组各位老师经过精心的准备,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构思独特、设计巧妙的英语课堂,可以说这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互相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大家的教学技艺,扎实了大家的教学基本功。本人有以下几点收获: 第一、对英语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了高效课堂也就是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高效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不只是为了成绩,要达到“育人为本”的目的,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 第二、营造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实现了师生共同的利益,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师生的幸福指数。真正的高效课堂,学生的成绩必然是优秀的,师生的心态是阳光的,师生是充满幸福感的。 第三、要实现高效课堂,师生全员参与便要做到: (1)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英语课堂的良好班风。

(2)明确认知规律,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3)把握好现行教材和同步学习资料,做到先学后教,注意教材的整合,关注课本的目录和附录。 (4)听、说、读、写要兼顾,要有足量的语言输入,更要有足够的输出机会。 (5)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要多关注学生。 (6)课后积极及时反思,尽量多积累经验,发现不足。 高效的英语课堂应注重教学的实效,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上,应通过大量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很多上展示课的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学生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理解、学会了语言,从而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当然通过听课,也发现了潜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老师的英语指示语不太明白,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的使用英语来进行教学,通过表情、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营造出浓厚的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浸泡式的英语学习,从而使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上,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听、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输入英

关于学科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7280798.html, 关于学科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作者:赵凤娟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06期 摘要:深度教学理念与学科教学结合成为一种趋势。透视小学数学教学深度欠缺的现状,发展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有其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的高年级教学实际为例,从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善教学环节两大方面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教学。这项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深度教学;小学数学;学科能力 近些年来,教育教学领域正面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这种发展变革的趋势下,深度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于2010年始,深度教学理念逐渐走进学校,渗入课堂教学实践,与各学科教学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中取得显著的成效。如何借助深度教学理念,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本质和学科特点,促进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提升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问题和意义 在讨论小学数学深度教学之前,先要界定深度教学的概念。关于深度教学的概念,学术界的说法不一而足,一些学者认为深度教学表现在知识深度、思维深度、学科深度、关系深度等方面,或认为深度教学重点要落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养上,还有一些学者将深度教学的目标设为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基于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研究,笔者以为,深度教学不是指知识本身的深度,而是注重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指向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深度,又以知识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度,最高目标是让学生达到完善自我与精神成长的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缺乏深度在于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不足。教师“教”不足:教师的教学观、知识观、专业素养有待更新,教师自身对数学的本质和数学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学生“学”不足:学生因数学的抽象、繁难而产生畏难心理、缺乏学习热情,对数学的学习停留在表层,缺乏学习策略,对数学的理解和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积极参与到数学的教学环节来。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有其必要性。一方面,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它是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工具和科学语言,从远古时代的土地丈量和房屋建设,再到如今的计算机、物理等领域,数学理论运用空前发展,数学思维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素质的培养和学科能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数学不应该只成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许多学生将它“弃之如敝履”,仅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浅层学习,没有将数学学科融入个人的知识体系,大大折损了

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罗旧中学:曹亚林 摘要:笔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理念亦应是人的教育,身体实践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价值所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学的反思,逐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一些实践探究,目的在于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端正教育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以此来推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的改变,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反思、构建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已深入人心,过去那种单纯的讲义式“教案”已不能再适应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及弊端以某个项目的单元教学为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教师宣布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初步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再练习→结束单元。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我认为教师工作同样如此,“教而不思则滞,思而不教则退”,及时全面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促进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亦如此。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并且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课程,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常常是一些状态出现后,我们才可知道其内在的原因,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加强教学反思。那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思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预设是否合理 教学目标是指挥教师教学行为的核心,许多教师在备课时,把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定得太高,希望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诸多方面都能有很大收获,所以定目标时,各个学习领域面面俱到,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往往受兴趣、身体素质、生理状况等因素影响,对某些技能、素质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那一节课下来,目标达成度就很低,那这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在其他平行班级的教学中要作出合理调整,要有所侧重点。如八年级篮球教学中,某节课,教师安排的内容是行进间运球和低手上篮,在第一个班级教学后,发现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不好,低手上篮更是一般,目标达成度很低,那在下面的教学中要把运动技能目标进行调整,可以考虑将低手上篮就淡化处理,在以后教学中另作安排。 二、反思教材选择的难度是否适中 体育新课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给体育教师很大的自主权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更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难度的大小对教学效果有着根本的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校、学

参加小学数学教学深度研讨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参加小学数学教学深度研讨会心得体会 及感悟 1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深度研讨会,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每一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老师们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幽默,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都令我印象深刻,不断的反思自己。以下是我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了师生关系,有的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如xx 老师就是开课前简短的交流,给学生平易近人的感觉。xx教授,让孩子想一下,大学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使孩子对自己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打破课堂常规。每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他们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老师反思。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地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耐心地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xx教授教学真分数与徦分数的教学时,把分数看作是一个家族,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五、注重板书的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板书清晰明了,他们没有过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适当板书,使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一目了然。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经验,将研讨会的精神,应用于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0148011深度学习教学反思与评价

评价: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把地理能力运用于生活中。教学过程中多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感受地理,学习地理,进而应用地理于生活。如,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农业,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最后根据自己所学能够较为合理的安排本地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他们会用稚嫩的语言表述大道理------学生讲出来的道理往往更通俗易懂。本课中注重放手给学生,通过语言或图像引发学生的思考,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加以教师设计层层深入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 重点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及组间竞争交流来突破。根据不同环节不同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长为中心,共同探讨交流。基础问题和重点设置为A层,小组长负责要求小组内全员通过;能力提高的问题设置为B层,各小组根据各组情况,在完成A层的基础上,继续探讨B层。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又做到了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还突出了分层教学,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 反思: 1.本节课我准备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满以为效果显著,结果不是这样,学生很多东西没有理解到。 2、虽然将农业的分布在图上明确展示,但学生还是很陌生,究其原因是没有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看图,初中地理图形很多,也很重要,学生要多看,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障。另外,农业和气候,地形,经济活动,传统习惯等都有关系,其分布原因在简短的时间是很难讨论完成的。 3、南北农业的差异,虽然是在阅读材料中,光让学生自己去读,也是不够的,老师点评也应到位。 4、由于时间没把握好,虽然把本节知识结构展示出来,但没有设计足够的练习题,这是以后教学要注意的方面。 5.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待提高。 6.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没能全部调动起来,今后应加强。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摘记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摘记 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细节的思考者。 所谓“唯新主义”,就是“凡是新的就是好的”、“凡是新的就要紧跟”,在唯新主义的背后,隐藏的是形式主义泛滥,务虚之风盛行,教育科研出现“新”的“负增长”。所以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改强调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不应全盘否定过去的成绩,对传统教育应扬弃,而不应该“粉碎”或“颠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公开课、既有学生妙趣横生的小品表演,又有学生精彩纷呈的哲理对话;既有前卫的多媒体三维空间演示,又有新颖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既有教师诸多的赞扬声,又有学生空前的热闹劲,就是没有字、词、句的落实,没有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教授。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学习)方式庸俗化、片面化、简单化。以语文为例,以时髦的集体讨论代替传统的个体背诵是极不合适的。传统教学之所以十分重视背诵,因为背诵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记忆,提高理解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表达力。新课改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在基础教育阶段,让中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目标。如果忽视基础,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泡沫。素质教育不能建立在忽视甚至否定基础训练之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成其如此。创新必须与继承、提高必须与基础辩证统一起来,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以提高来促进基础的进一步扎实。 课程改革对基本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而强调培养人的能力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积极态度的基础。

我们除了要听示范课、公开课外,更应多听老教师原生态的随堂课。这对开启教学思维、顿悟教学灵感,缩短磨合期,迅速“断乳”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听课要“热身”不要“净身” 。打算听谁的课、听哪节课、应带哪些相关材料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最好事先将有关课本找来预习一下,想一想如果是我来上这节课,准备怎样处理,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从而找出自身的差距和执教教师的闪光点。切不可“零储备”地盲目地听,不理解教材体系,不熟悉教材内容的听课无疑是不会有多大收获的。 要“智取”不要“索取” 。在向老教师请教时不能死缠烂打地“索取”,因为再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前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做准备,新教师如果不识时务地任意侵入其思维领域,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近两年来,我曾担任小学中年级语文的教学,这不,这学期我又担任的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点小,还带点贪玩,上课也总会跑神。我知道,很多的不太好的习惯都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遗留的,当然很多学生刚进入三年级的时候还不太适应当前超大容量的学习内容,他们略带些疲倦。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来说,我在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还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的童年,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自从学校开始使用探究任务单的教学以来,情况却大不同了,他们开始喜欢上了三年级的学习,整个课堂气氛热烈了许多,学习热情高涨了许多,继而课堂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就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的例子来说: 一、问题引入环节:问题要新颖独特,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2分钟左右的、关于翠鸟活动的视频,一方面可以直观地看到翠鸟,为学习翠鸟的外形特点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由视频提出问题:你从这个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进而导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同时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充

满了动力。 我校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它的突出特点是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深化学生的认识,最终使学生能够主动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教师分层指导,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阅读、思考、尝试、联系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去分析、解决问题。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提供给学生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最初教师的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任务单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可以这样操作:请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

新版“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____________ 新版“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__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_______部门

两天来的深度课堂培训学习,感受颇深。我认为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有效组合的经验,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师与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是使这两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更深层次的突破口。构建“学的课堂”,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引导、指正。 “活动导学”的教学模式,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一定能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现深度教学。为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自己要善于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为自己提供交流的平台,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开展深度学习的课题。这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策略,这样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率,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开展工作,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实际上,我们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结合现实条件,做出最为切合实际的探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思考问题的可行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其现实条件开展深度学习和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热情,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带学的目的。

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用多种形式来呈现,并且要尽可能 直观,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教师设计题目的最佳方向是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动能就能被激发出来,兴趣也 就能够坚持下去,一切的困难也就变得轻松,变得自如,他们不再把 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这样就能够让大多数 的同学都能够开展深度学习,同时也能达到最佳化的程度。 四、新课堂改革呼唤着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学生再也不是 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学习了,而是让学生自立探索、动手动脑,让学生 去探索、去创新。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能自由的善始善终的参与教 学的全过程,获得真实的感受。 总之,在学习了深度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并聆听了解专家的课 堂教学后,深深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 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 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 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不仅要注重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深层次,更应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

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总结,希望对您有用。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讲课教案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某种教学思想、教学行行为、教学方法、教学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反复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重要的途径。首先,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使教师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模仿,使教师走向自主意识和自主创新之路,它能够深化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消解对教育的偏执,催生教育智慧、提高专业自主权,激活教师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开辟教师个人的发展点和生长点;对此进行剖析,有利于教师自觉、科学、高效地进行教学反思。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过去的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的过程,所以教学反思对教师的素质及其专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实践证明,由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就学校教学管理而言,学校要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面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现代教师要快速成

长为“反思型”教师是其必然的选择。学校要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成长,应以掌握并运用教学反思的方法为重点,从而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学校要创设必要的条件,引领教师在积淀中反思,在交流中反思,在合作中反思,在展示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特别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引领教师将教学反思逐步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在持续不断的自觉的反思实践过程中,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是对教学思想的反思。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指引教师正确教学的关键,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问题,因此,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要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归并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上来,归并到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上来,要想到自己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所以教师要随时修正自己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二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我们使用的教材只是我们用于教学的一个蓝本,而教材的内容也只是我们用于教学的一个参考,并不是我们教学内容的唯一,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要学会处理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材

标准答案问题1:结合课堂的学习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撰写一篇《我的课堂教学反思文章》优秀作业

优秀作业问题1:结合课堂的学习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撰写一篇《我的课堂教学反思》文章。 我的课堂教学反思 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刚开始教书前三年,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且在上完课后很少对上课时学生的行为进行反思,所以教学成绩很一般。最近的两三年中,我不断研究数学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不断创新,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1、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及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从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能力 实际问题的特点是语句冗长、数据多、变量多、数量关系隐蔽,问题提供的信息大都是“生活化”而非“数学化”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感悟信息的能力,从整体入手,抓住本质关系。 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按照数学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把相应的课本、练习、习题、解答以及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再提供给学生,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学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上课时完全按照课件既定程序进行,只需按动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过程,这样使得整个教学缺乏活力和灵活性。学生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我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课件制尽可能生动形象,并能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科目相比较抽象,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重难点要突出,不要也没有必要和其他教学环节死死连在一起,否则会影响教学的灵活性。 (2)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要忽视黑板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但全程用多媒体教学会令学生无所适从。适时利用黑板板书一些重要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双管齐下”发挥了“1+1>2”的教学效果。 4、成立学生探究学习小组

谈教师反思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模板

谈教师反思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态度。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炼智慧。反思不仅要有深度和广度,更要有高度。下面,笔者以本学期组织的高一全体历史教师的课例研究系列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一、教师反思的深度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互动对话为主要特征、以改变教学行为为研究目的的教学研究方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如果反思缺乏深度,那么课例研究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而要提高反思的深度,教师就应该明确主题,精心设计课例研究的活动,并做好活动后的交流对话。 1.明确主题 通过观课、调查、访谈和研讨等活动,笔者发现,目前,江苏省常熟市高一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轻视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包办代替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两大活动主题:一是在高一历史新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如何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先生语)。在活动前,笔者通过群提前将此活动主题告知全体高一历史教师,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2.活动设计 确定活动主题之后,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对课例研究活动进行全程设计和精心策划。本课例研究的主要活动有:一是同一备课组内老、中、青三位教师同题异构《开辟新航路》;二是集体反思性对话交流。本次活动历时将近一个半月,分为四步。一是准备环节。三位开课教师(三位开课教师是陈老师、钱老师和黄老师)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做好教学案的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学情的研究等工作。其余教师做好听课前的教学设计,初步了解三位开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科教研员下发活动通知,给教师们一周的准备时间)。二是异构环节。三位教师精彩演绎高效课堂,其他教师上交自己的教学设计(开课教师同时上交教学设计、教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等),用心观察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用时半天,含三位开课教师的说课及学科教研员布置反思任务,教研室派计算机教研员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三是反思环节。三位开课教师认真回顾和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作好上课反思,其他教师则认真写好不少于三千字的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