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移练习资料

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移练习资料

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移练习资料
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移练习资料

高中地理试卷人口迁

移练习

2019年02月26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惠民政策

B.家庭原因

C.自然空巢

D.个人原因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上海游览,

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3.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4.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5. 十九世纪,我国有大量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

回答1-2题。

1.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有组织的迁移

D.民工流动

2.导致这种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宗教因素

6.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差异

B.国家政策

C.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

D.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7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回答4一7题。

小题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

素,“一”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0”表示无关的因素。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小题2: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人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8.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外出讲学

B.上街购物

C.外出旅游

D.移民国外

9.下列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对环境无影响

B.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削弱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大于对迁出地

10.下列关于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促进了经济发展

B.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C.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格局

D.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11.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重大工程建设

B.人口分布不均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

D.户籍制度的改变

1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1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环境状况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14.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3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2.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

D.美国、澳大利亚

15.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水源条件

D.政府政策

16.下列现象中,对我国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而言,属于人口迁移拉力的是( )

A.东部地区气候较西部优越,光照丰富

B.东西部语言差异大,交流隔阂多

C.从西部到东部大城市找工作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越

D.国家政策不允许农民跨省界务工经商

1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灾害因素

18.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城市

B.由城市到农村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19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下图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小题2:近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企业出现“民工荒”,加上美元贬值、油价攀升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一些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破产。从长远看,这些企业的出路在于

A.提高民工的工资水平

B.吸纳海外移民

C.搬迁工厂,进行产业转移

D.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业升级

20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报告中所指“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C.人口合理容量

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小题2:为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B.持续扩大耕地面积

C.不断增大城市用地面积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1改革开放后中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读我国1988~2010年流动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小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

A.东部到西部

B.农村到城市

C.平原到山区

D.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

小题2:下列因素中与我国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大

B.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

C.户籍制度改革,为人口流动松绑

D.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

2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错误叙述

是( )

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密切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要

B.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

C.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迁入国

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

二、综合读图题

人口与城市高考习题

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4、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6.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方案较合理方案较合理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 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下图是世界人类大陆图 的一部分,读图回答各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代表欧洲 B.B代表南亚 C.C代表东亚和东南亚 D.A代表北美东部 只形成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其原因是该处 A.地处沿海,湿热多雨,人烟稀少 B.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 C.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发展水稻种植业,形成人口稠密孤岛 D.自然条件优越,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孤岛 9.关于C形成人类大陆的自然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B.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 C.日照充足,河湖密布 D.交通便利,工业发达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11.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2.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13.“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14.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一②一③ B.①一③一② C.③一②一① D.③一①一② 15.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B.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C.区域协调发展会增加流动人口增长 D.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 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2019年最新的高中地理会考题,能带你什么样的启发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所分享的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8日14点07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完成1~4题。 1.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着陆时,中时区处于 A.凌晨 B.早上 C.中午 D.下午 2. “天宫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3.地球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和水②与太阳距离适中 ③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④体积和质量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 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 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回答第5、6题。 5.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B.四季的更替 C. 昼夜的更替 D.极夜范围变化 6.在演示该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①使灯泡中心与地球仪球心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面向地球仪,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④拨动地球仪的同时转动灯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关于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可分为四大圈层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江西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江西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 5.图示为“海陆风示意图”,该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A.白天海风B.夜晚海风 C.夜晚陆风D.白天陆风 6.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B.华山西峰绝壁 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7.全球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分布在 A.亚洲东部和南部B.北美洲东部C.欧洲西部D.澳大利亚西部8.下列地理过程中,属于风化作用的是 A.风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B.烈日曝晒岩石破碎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D.暴雨冲刷形成冲沟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9~10 题。 9.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A.地震B.河流含沙量增大 C.火山喷发 D .形成褶皱山脉 10 .图中①②③④中,表示水循环降水环节的是 A.①B.②C.③ D. ④ 11.位于中纬度地区的秦岭南坡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单一性C.整体性D.均衡性 12.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 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我国内蒙古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 13. 2012 年12 月1 日,我国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与普通铁路相比,哈大高铁具有的特点是() ①投资较少②技术水平较高③运输速度较快④施工难度较小⑤运价较高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 读“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 图中甲、乙、丙、 丁分别表示四个国家。据此完成14~15 题。 14.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甲 B. 人口C.丙D.丁 15.人口增长状况最符合丙的国家是() A.德国B.印度 C.中国D.沙特阿拉伯 读图9 ,回答16~17 题。 16.图9 中反映了当前我国在人口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B.流动人口逐年减少 C.男女比例协调D.老龄化问题加剧 17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B.在所有乡村建设高规格养老院 C.坚决控制人口流动 D.鼓励生育 图10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 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 题。 18.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 是该地()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 C.交通便捷D.土壤肥沃 19.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低级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 C.工业区D.文教区 读图12,回答20~21 题。 20.对于规划建设的工业用地,环节I 的 主要任务是 A.新建相关生产工厂B.开拓市场 C.运输原料和燃料 D.采购原材料 21.图示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可利用廉价劳动力B.获得规模效益 C.提高生产成本D.扩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区 22.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热带、温带、寒带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九讲人口与城市

2012年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九讲人口与城市 考点1: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 的。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高高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高低高增长迅速 现代型低低低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死亡率的转变。 (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为现代型(低低低型) (问题: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重;政策:鼓励生育,外来移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低高型) (问题:过快增长;影响: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资源环境压力大;政策:计划生育。) 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为现代型(低低低型) 考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含义及其类型 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符合三个条件才是人口迁移: 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类型: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3)中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由于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及自然灾害等,人民不得不 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人口迁移 (4)人口迁移的影响: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迁出地:有利影响为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为造成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迁入地:有利影响是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B. 大气圈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 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 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 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 B.铁矿主要集中于辽宁、冀东和西北 C. 煤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 D.石油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 区 17. 图中阴影处所代表的能源,可能 是:() A.沼气 B.核电 C.水电 D.煤气 18. 秸秆、柴草的燃烧过程是:() A.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 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19.下列地区农业生产与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条件正确叙述的是: () A.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棉花取决于土壤条件 B.大庆油田附近的农副食品生产取决于市场条件 C.太湖流域的淡水渔业取决于气候条件 D.新疆的瓜果、长绒棉取决于灌溉条件 20. 拉丁美洲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沙漠化太快 B. 城市化速度太快 C.工矿业发展过快 D. 人口增长过快 21. 有关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生产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阿根廷和巴西等新垦区农畜产品出口较多 B.东亚和东南亚稻米产区劳动生产率较高 C.热带地区一些国家经济作物进口率较高 D.北极地区渔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22.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世界上形成的两大工业地带是: () A. 西欧和美国 B. 日本和美国 C. 英国和美国 D. 澳大利亚和巴西 23. 下列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制约最明显的是: () A. 航天工业 B. 食品工业 C. 水能发电 D. 石油化工 24. 关于我国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B.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能源、水源供应充足 C. 沿海工业地带矿产资源丰富 D.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以钢铁工业为最重要 25.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26.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和答案

高中毕业会考模拟试卷·地理·2007年版(一)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l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 .比邻星 B .太阳 C .月球 D .北极星 2.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周期大约为( ) A .5.5年 B .9年 C .10年 D .11年 3.11月,广西的小李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进行观测,他观测到此时太阳直射点( ) A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4.图1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 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 是使风力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5~6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无烟的微火] 5.“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 .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 .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6.“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煴”,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煴”,将大气直接熏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 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8.有关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矿物的成分是天然化合物 B .石英、钢铁都是天然矿物 C .岩石由矿物组成 D .是矿物必定是矿产 9.由赤道向两极产生地域分异的基础条件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海陆差异 10.下列不是气候资源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点的是( ) A .普遍存在性 B .数值特征 C .一种变化中的资源 D .可再生 11.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图1

高一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测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测试卷 一、选择题 土地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土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土地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下图是高铁站点附近地区空间形态规划图。读图回答1—3题。 1.圈层1地块容积率变化幅度较大,下列有关此种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圈层1的房屋总建筑面积较大 B.圈层1的宗地面积最大 C.圈层1的建筑物高差较大 D.圈层1含有地标性建筑 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交通用地 B.绿化用地 C.商业用地 D.住宅用地 3.圈层3的开发强度高于圈层4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高 B.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高 D.政策支持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提高了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加强了交通枢纽城市之间的连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根据高铁班次统计结果,结合我国城市体系现状,将高铁体系划分为4个等级。从等级数量上来看,I等级的城市有

3个,Ⅱ等级的城市有11个,Ⅲ等级的城市有20个,Ⅳ等级的城市有123个。下图示意我国基于高铁班次的部分城市等级划分,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属于I级城市的是() 北京市 天津市 深圳市 大连市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等级城市高铁班次最多 B.Ⅳ等级城市高铁班次最多 C.Ⅲ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Ⅱ等级城市的交通最便利 职住平衡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民居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我国部分城市在规划中提出了促进职住平衡的思路。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不同区域就业岗位与居民数量之比的分布图。据此回答6—8题。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极地地区 综合题

极地地区习题 1.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 龙”号极地科考船进行了第30次 科学考察。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 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 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 环南极航行。读图和相关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 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 名称。 (2)指出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名 称,分析其共同的形成条件。 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的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竣工。 (3)指出长城站和泰山站在位置上的主要差异。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4)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到南极地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5)说出南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1. (1)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2)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地势平坦广阔,气候适宜,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后3点答对其中任意2点即可) (3)主要差异:长城站的纬度位置比泰山站低;长城站建在南极大陆外缘的乔治王岛上,泰山站建于南极大陆的内部;长城站靠近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南美大陆。(或泰山站距离中国较近;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泰山站位于东半球) (4)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之内,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地势高,气温低;被冰雪覆盖的陆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造成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低。 (5)南极地区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体验和观赏极昼、极光现象;饱览南极奇特的冰原景观;踏足南极点;近距离接触、观看南极野生动物(企鹅、鲸鱼等);参观南极科学考察站,缅怀人类南极探险史。(答对其中任意4点即可)

人口与城市练习题

高一地理周测2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高 下图是某三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图,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a、c两地中青年男女比例 失调严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①a地战争频繁 ②a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③c地人民普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 ④c地近年来纺织服装工业大力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对b地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鼓励当地人口向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迁移 B.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C.实施“提前退休”政策 D.对产妇实施“带薪休假”政策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 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 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读图, 完成5—6题。 5.在t1一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 因是()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 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6.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截止到2025年,实施该政策的影响有() A.改变我国人口增长的模式 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C.降低老年人口的数量 D.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1 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 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2)海陆位置:四周濒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3)交通位置: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战略地位重要。 2.面积: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 (二)地形: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被称为“冰雪高原” 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 东南极洲面积较大;西南极洲面积较小,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 (三)气候:“寒极”、“风极”“白色沙漠” 酷寒: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高气温 更低;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的传递。 干燥: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 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蒸发量少,

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 烈风: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 力小形成狂风。 1.原因: ①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造成严寒 ②地势高——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西风环流——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造成酷寒 ④冰雪反射——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巨厚冰盖、大陆冰川,反射阳光,加剧酷寒 ⑤气压高——酷寒形成极地冷高压,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强大的极地东风 2.暖季:11月~次年3月(南极科考时间),出现极昼 (四)资源 1.淡水资源: 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周围海洋上多冰山。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被称为“固体水库” 2.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此外还有石油、锰等 3.生物资源:动物种类极少,但数量较多。如磷虾、鲸、海豹、企鹅 (五)考察 1.原因: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

北京市2017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

北京市2017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

————————————————————————————————作者: ————————————————————————————————日期: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 2017年夏季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7年3月30日19时左右,一场特殊天象“火星合月”美丽上演。据此完 成1~3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月球且级别最低的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C.太阳系?? D.地月系 2.出现此次“火星合月”天象时,英国伦敦 A.旭日东升??B.日近中天?C.夕阳西下? D.夜幕深沉 3.火星和地球具有相同的 ?A.自转周期 B.大气成分?C.表面温度 D.公转方向《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4~5题。 4.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A.黑子 B.日食 C.日珥 D.耀斑 5.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 ?C.产生极光现象 D.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 2017年2月,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倾泻而出,火山灰遮天蔽 日。读图1“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6~8题。 6.锡纳朋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A.地壳?B.岩石圈? C.软流层D.地核 7.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A.①增加?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减少 8.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海陆交界处?D.海洋内部 图1 读图2“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甲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10.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培优 第一编 专题七 人口和城市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综合检测7 人口和城市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广东百校大联考)2018年1月20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数为1 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较2016年少出生63万人,其中一孩数量为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249万人。下图示意我国2013~2020年育龄妇女(15~49岁)人数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期间我国育龄妇女( ) A.每年减少人数持续增加 B.死亡率不断增大 C.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小 答案 C 解析据图计算可知,我国育龄妇女每年减少人数并非持续增加,A项错误;育龄妇女死亡率无法判断,B项错误;我国总人口上升,育龄妇女人数下降,故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C项正确;育龄妇女人数的变化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较大,D项错误。 2.造成我国一孩数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不断提前②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③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④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据图可知,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是造成一孩数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不断推迟、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均是影响一孩数量的因素。故B项正确。 3.我国一孩数量减少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速度降低 B.人口更替周期缩短 C.劳动力长期严重短缺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答案 D 解析一孩数量减少,青少年所占比例降低,老龄人口所占比例上升;老龄化加剧,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更替周期延长;我国劳动力人口短期内是充足的。 (2019·安徽合肥一模)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2018年户籍人口约30万。上世纪80年代起,化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市。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D.婚姻家庭 答案 C 解析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部地区经济远比内地发达,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流入,故C项正确。 5.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 ) A.化隆县的人地矛盾 B.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 C.东部城市就业压力 D.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 答案 A 解析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化隆县的人地矛盾;由于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故该现象可能加重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会加剧东部城市就业压力及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精选.)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太阳系中与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大行星是 A、水星、火星 B、金星、火星 C、土星、金星 D、水星、金星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B.1月初公转速度较慢 C.绕地轴公转D.公转轨道为一正圆 3、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下列区域范围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是 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D.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4、下列地点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是 A、116°E、40°N B、1°w、30°S C、20°W、1°N D、180° E、60°S 5、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6、“北京时间”采用的是 A.东8区区时B.西8区区时C.北京地方时D.零时区区时 7.下图表示热力环流正确的是 8、从气候因素考虑,城市建设中合理的做法是 A、街道与子午线成60°~90°夹角B.居住区应在主导风的下风向 C.街道一律呈东西方向D.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在主导风的下风向9、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A.3.5%B.4.1%C.1.0%D.35% 10.澳门100多年来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其原因是 A.海水侵蚀B.填海造陆C.地壳上升D.海平面下降11.可能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水产养殖B.海洋运输C.围海造田D.海水晒盐 12、海洋空间与利用连线正确的是 A、通信电力输送空间——海底隧道 B、生产空间——海港码头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共50分。其中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的自然基础是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C)自然环境的复杂性(D)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2..北京市某日7时日出,则此日昼长为 (A)14时(B)12时(C)10时(D)8时 3.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张裂地带,常常会形成 (A)巨大山脉(B)海岭(C)岛弧(D)海沟 4.杭州市主要商业中心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商业布局原则是 (A)交通最优(B)资金最优(C)货源最优(D)市场最优 5.对乡村聚落的集聚起支配作用的是 (A)自然环境(B)风俗习惯(C)文化背景(D)农业生产方式 6.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中小城市的发展(B)不断扩大大城市的规模 (C)城市职能向综合化发展(D)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 7.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最灵活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B)航空(C)水运(D)管道 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放温室气体,可以使降水增加,沙漠面积减少 (B)由于工业的发展破坏大气环境,人类应该限制工业的发展 (C)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臭氧层空洞主要出现在二极上空,对人类的影响不大,不应谈“洞”色变 9.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 (A)文化娱乐(B)生产活动(C)电力输送(D)交通运输10.信息高速公路是现代化高科技的产物,其所属的行业是 (A)邮政通信(B)电信通信(C)交通运输(D)商业贸易 11.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交通便利(B)工业基础雄厚 (C)高技术人才密集(D)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12.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A)气候湿润,降水分配均匀(B)人口众多,劳力资源丰富 (C)海陆交通发达,运输网完善(D)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13.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90%以上来自 (A)浅海大陆架区(B)寒暖流交汇处(C)大洋的深海区(D)上升流海区

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地理必修二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若X轴表示距市中心距离,且a=10km,Y轴表示 土地利用租金,且b=100元/m2,则图中四地点最可能 为商业区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X轴表示出生率,且a=4%,Y轴表示死亡率,且b=4%,则图中四点表示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是()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1.商业区应距离市中心最近,地价最高,故判断为③。 2.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故选④点。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问题。 3.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4.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解析:3.观察柱状图分析,30年间乡村人口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人口增加了1000万,A错;总人口由1500万增加到3000万,城市人口由500万增加到1000万,城市人口增加了500万,B正确;总人口和乡村人口增加了一倍,C、D错。 4.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应。 5.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2030年后,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2040年时,将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10年时,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大致相当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解析:5.2030年后,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下降,是因为郊区城市化,郊区人口比重上升,并不是城市人口比重下降,A错。逆城市化现象时,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迁往乡村,乡村人口比以前增多,2040年时,乡村人口持续减少,B

2015年普通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考试1

2015年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命题人:谢李亭嘉黄冠中审题人:赵蓉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40个小题(共4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60分)。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 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完成1、2题。 1.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其绕日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图 2014年10月8日晚,“红月亮”亮相我国上空。本次月全食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开始“初亏”。据此完成3、4题。 3.月球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地月系 4.本次月全食“初亏”时,伦敦正值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D.上午 图1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 图1中箭头序号分别代表不同辐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为太阳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B. ②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 ③为大气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D. ④为大气逆辐射,对大气有增温作用 6. 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7.近地面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2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图2 图1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由大到小,分别是() A.太阳系、银河系B.银河系、太阳系 C.太阳系、地月系D.地月系、太阳系 2.当地球公转到M位置时,北京的季节为() A.秋季B.冬季 C.春季D.夏季 解析:第1题,由图知,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因此图示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是太阳系和地月系。第2题,地球公转到M点在远日点位置,北京的季节为夏季。 答案:1.C 2.D 3.下列河流中,北岸受水流严重冲刷的是() 解析:图中A、D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作用下,A河流西岸冲刷严重,D河流东岸冲刷严重;B、C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的作用下,B河流北岸冲刷严重,C河流南岸冲刷严重。

答案:B 4.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南移动D.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解析:元旦在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答案:A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甲为岩浆岩B.乙为沉积岩 C.丙为变质岩D.丁为岩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山论剑”中的华山的形成主要由④作用形成 B.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由①作用形成 C.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由③作用形成 D.“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地貌由②作用形成 解析:第5题,根据规律箭头“三进一出”为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再根据箭头所示的地质作用可判断丙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第6题,由上题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岩石推出①是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②重熔再生作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华山论剑”中的华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由外力堆积作用形成,“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喀斯特地貌由外力作用中的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答案:5.B 6.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