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学习要求】

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一五”计划建设、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认同实事求是。

【重点】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八大的正确决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与教训

【难点】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对其教训的总结。

【课前学习】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局面的?

经济状况: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和多年战争破坏。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推进新课】

探究一:阅读课文及下列图片思考一五计划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1949-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为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2)图一、图二反映当时一五计划哪方面内容?产生什么影响?

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图三、图四反映一五计划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内容: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

探究二: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析当时的主要矛盾:

(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探究三: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

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反映了人民什么愿望?

反映:大跃进运动

愿望: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

(2)从材料中归纳当时这场运动所犯的错误。

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同一时期在农村还进行什么运动?有何失误?

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过度公有化,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4)两次运动的教训是什么?

1、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实事求是;

2、经济建设中要遵循客观规律;

3、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两次运动发展结果如何?中共中央如何应对局面?

结果:1959-1961年我国出现经济困难。

应对: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探究四:文革爆发后在1971年和1973年分别出现经济复苏和回升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3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

【巩固练习】

1.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原因有( C )

①多年战争的破坏②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③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④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是( A )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定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精神的是( A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4.1953年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D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互相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5.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A )

A.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实际

B.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6.下列反映出“大跃进”本质特征的历史现象是( B )

A.全行业公私合营

B.谷子亩产过万斤

C.三大改造

D.抓革命,促生产

7.“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迅速回升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C )

A.“文化大革命”的客观作用

B.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

D.人民群众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

一、正确认识我国的“一五”计划

1.必要性

(1)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毛泽东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一五”初期,抗美援朝战争尚未结束。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共势力之所以敢于发动和扩大侵略朝鲜北方的战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中国累年战争,元气大伤,小视新中国的力量。

(3)大力发展自己的重工业,以增强自己的国防力量。

(4)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编制:早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1952年初,我国就开始了“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在苏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历时四载,五易其稿,直至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才审议并正式通过。此时,“一五”计划已经实施了大部分。

3.特点

(1)一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

4.成就:“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立。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5.问题

(1)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2)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3)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期留下了“后遗症”。

【迁移应用】

1.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②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的任务之一③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④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二、1957~197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失误原因和经验教训

1.失误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2)急于求成心里。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以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2.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左”倾冒进,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迁移应用】

3.右图中的现象破坏了社会和谐,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挫折,导致社会不和谐,主要是由于()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浪费不少资源

C.实行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生产关系的变革脱离了生产力的状况

三、准确理解三大改造

1.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鼓励农民组织起来,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途径,采取“赎买”政策,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将私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3.实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起来,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三大改造的社会影响: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由此而使我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变,即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也最终确立起来。

【迁移应用】

4.根据下表分析,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大致范围所有制土地经营

1949年以前地主土地所有制租佃个体经营

1950~1952 农民土地所有制自耕农个体经营

1953~1954 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1953~1954 农民土地股份制初级社,集体经营

1955~1957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高级社,集体经营

A.土地改革B.对农业进行改造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2.两个优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4.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迁移应用】

5.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庆祝公私合营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

事件特征影响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1)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

(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

十年“文革” 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迁移应用】

6.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7.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典例剖析】

1.右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剖析】从图中的文字和数字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的有关内容,而“大跃进”的重要特点就是急于求成、浮夸成风,因此D项正确。

【答案】D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一五”计划完成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③中共八大召开④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提出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④②①③D.③①④②

【剖析】①发生于1957年,②发生于1961年,③是在1956年,④是在1958年。

【答案】D

3.右图是一幅于1958年所绘画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壁画体现了()A.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发展严重泛滥

D.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

【剖析】题目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大跃进运动。

【答案】C

4.毛泽东在建国初期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工业基础落后②经济建设要以重工业为主

③我国将大量进口汽车、飞机、坦克和拖拉机④我国的轻工业和农业发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剖析】考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知,中国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看不出要进口重工业产品。

【答案】A

5.“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剖析】由“赶上英国不发愁”可知这首新民歌反映的就是“赶英超美”的浮夸风,本质是“左”倾冒险错误,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巩固演练】

1.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2.下表为1962 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对此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

C.困难局面得到遏制,国民经济开始回升D..工农业生产平衡发展

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稅?,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4.阅读下列中国五十年代的统计表(单位:亿元)

1952年1956年1957年

工业总产值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483.9 583.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827.2 1286.5 1387.9

对上表数据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B.当时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快

C.一五计划成就突出D.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5.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1957年43.3% 31.2% 25.5%

1960年21.8% 26.1% 52.1%

增长率-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6.下列各项,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7.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后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9.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0.下图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时期的一幅宣传画。根据画面信息所得出的结论有( )

①图画反映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突出特点②图画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③图画表明当时中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④图画反映出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环保意识淡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1.2004年12月22日,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又开放一批珍贵档案,展示了许多珍藏的老照片,见证了老上海的历史。同日,《解放日报》刊登了其中两张照片。在照片下有注明:“这两张存放于上海档案馆的照片,记录了往昔那不堪回首的岁月。”

1958年10月28日

张家宅妇女“大炼钢铁” 1958年12月14日宝山县

红旗公社开始实行“吃饭不要钱”

(1)这两张照片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文中为什么说那是“不堪回首的岁月”?请以相关史实说明。

(3)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给我们什么经验教训?

【高考真题】

1.(2010?天津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

2.(2010?上海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3.(2010?江苏卷)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考点1

1.1952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2.农业国重工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初步基础

3.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考点2

1.主要矛盾农业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5

2.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大跃进工业公共食堂历史发展阶段

考点3

1.文化大革命经济领域

2.闹革命

3.周恩来邓小平

【迁移应用】

1.D 2.A 3.A 4.B 5.C 6.D 7.C

【巩固演练】

1.D 2.C 3.D 4.D 5.C 6.A 7.C 8.A 9.A 10.D

11.(1)年代:1958年(或1958年之后)。依据: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会后,以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速席卷全国。(2)原因: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中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的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3)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②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③发展经济一定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既要注意反右,又要注意防“左”。

【高考真题】

1.【解析】D 本题考查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分析理解“单位GDP能耗”即可解答。

2.【解析】C 此题考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容。题干的材料在课文小字中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体现为一五计划。

3.【解析】D “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说明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也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正确答案为D。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基础知识 一、伟大的复兴之路——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2.“过渡”的含义 (1)从社会性质看:过渡时期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说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的某些特点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说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这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我们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截然割裂开来。 (2)从经济结构看:三大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其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占较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3)从阶级结构看:三大改造前,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经过改造,他们都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 (4)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从政治制度看: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转变为人民代表大会。 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高中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2)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和展示资料数据,能比较建国初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等各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或出现的挫折及其原因; (2)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探索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3)利用历史图片进行直观教学,体会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2)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分析20 世纪50~70 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年) (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战争的严重破坏。 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恢复:经过3 年努力,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过渡: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此,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从1953 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合作探究: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我国为什么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④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成就:超额完成;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并投产。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过渡: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1953 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 (1)对象: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意义:到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 二、探索与失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题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9·衡水大联考)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 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 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 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只能得出重工业和机械工业支出增长情况,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并举,故B 项错误;依据所学,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妥善处理好轻、重、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国家财政支出增长情况并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这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 2.(2019·上饶模拟)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陈云的这一认识( ) 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 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提供了政策依据,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A项正确;新中

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故B项错误;新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左”倾思想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和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是以工业建设为重点,故D项错误。 3.(2019·福州模拟)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 )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D.三大改造成就初显 解析:选A 该时期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国家调整,故A项正确;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调整,但物资供应紧张,国家采取计划对物资进行分配,故B项错误;苏联等国的援助是物价相对稳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物价进行调整,而不是三大改造的成就,故D项错误。 4.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解析:选C 据材料“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故C项正确。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没有欣欣向荣,而是经济比例失衡,故A项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故B项排除;1958年没有土地改革运动,故D项排除。 5.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是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这一组织( ) A.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B.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从根本性上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可判断这一组织指的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故B项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人民公社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故排除D项。 6.(2019·眉山模拟)下表为1953~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 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 2013-05-13 09:13:31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年05月09日编者按 为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组成课题组,就“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文献研究,形成了《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课题成果。今日特刊发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明确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需要我们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 一、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需要克服模糊认识 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的环保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效,为经济较快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撑和保障。 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例如,在资源的可持续性上,中国向世界贡献了7%左右的GDP总量,却消耗了15%左右的世界能源。在大气污染上面,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267.8万吨、2273.6万吨,均居世界第一,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277.8万吨,已远超环境承载能力。其中,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突出的12个重点区域。我们对形势的严峻性必须有充分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继续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不懈努力。 制约环保工作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问题,既有思想因素也有机制因素。表现在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思维模式,缺乏对发展与环保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把握,以致产生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一是将发展与环保视为对立关系。这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代价论思维,认为在一个时期内,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必然要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是一种必要的代价,没有这些代价,就没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在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作业)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C[人民公社化道路出现在1958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宣传画只能说明当时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但不能说明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故B项错误;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从铁犁牛耕到机械生产,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正确;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党的这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反映了() A.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B.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C.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D.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 D[“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体现了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而非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故A项错误,D项正确;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错误。] 3.(2018·泉州质检)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大跃进”运动开始 B[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无关,故A项错误;1953-1957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会出现东北地区农业比重低于工业比重的现象,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D 项错误。] 4.“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的。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这标志着() A.我国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D[“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故排除A项;全面且系统地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故排除B项;C项是在1956年,且与题意不符,排除。] 5.(2019·湖北八校联考)杨继绳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对此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新中国政权没收官僚资本 B.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C.“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所以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复存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 未来发展展望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班级:14级汉语国际教育班学号:xxxxxxx姓名:xxxxx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物质文明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锐减,沙漠化加剧,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多样性减少,人口压力等方面。 在这样一个发展艰难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展后劲不足越来越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5倍。目前我国不足4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主要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压力大、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生态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问题,党和政府也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就创造性的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上,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出战略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十八大上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展望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标要求: 1.概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认同实事求是,关注国情。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一、【知识结构】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背景: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原因: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破坏。 意义:工农业生产,为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1953—1957) 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基础薄弱。 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成就: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主要集中于地区,代表企业有长春、沈阳和。 意义:开始改变的面貌,为奠定基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年起,我国开始对、、的社会主义改造,到年底,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转变为,标志着 在我国基本建立。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年) 内容: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 ; 我们的主要任务:。 意义:八大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 、、是新中国发展的良好开端。 2.失误 (1)总路线(指导思想):年会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力争上游,。从主观上说,它反映了 的愿望,但忽视了。 (2)“大跃进”:片面要求、;工业上,制定出了几年内产量赶超和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的估计越来越高,出

现了“,“等主观臆断的口号。大跃进片面追求,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 (3)人民公社化运动: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许多公社大办,吃饭不要钱。 评价: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和规模,超越了,挫伤了。 (4)危害:到年,我过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错误。 (2)首先从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的八字方针。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背景:1966年,中国爆发。 2、经济劫难:1966—1968年,国民经济急剧恶化。原因:扩展到经济领域。 3、1973年,国民经济。原因:周恩来主持,着手。 4、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原因: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了 。但不久,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形势又陷于混乱。 二.重难点突破 1.总结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误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重难点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它集中体现了中共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20世纪70年代,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2.成功: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的中国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制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②对国民经济实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失误: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文革”中的失误。 启示: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②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具体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列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此次会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十八大把“美丽中国”彰显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力度。,,以何为标准列为单独论述对象做了详细阐述发展高度的设定也体现了我国对后代的顾忌和贯彻社会公平、“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有关于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决心。伴随着经济生活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只有经济发展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也吸引了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日益密集的关注。“五位一体”思想的深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建立以及入实践、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含社会机制和制度、经济和产业、科学和技术、观念和意的总和。一般来讲,形成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运行条件。生态文 明建设是一识等各个领域,不仅涉及到技术和产业结项跨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 一个多维系统结构,另外还需要依靠制度体系来作为而且还涉足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构调整,经济才会实现永人类社会才会长远发展,,只有这么方方面面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法 律依据以选择内涵式发展,续增长。生态文明中的经济形态,首先要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始经济的绿色外延式发展为辅。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成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文研究方式为主、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两者相,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将此理念从实践上得以 升华和加深的体现、同时兼,,是理论指导与实践践行的完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调解人与自然关系得益彰是对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的重要,,以科学的发展来替代非科学发展顾生态变革和社会变革才是前者的发展能够有,,也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体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序稳健进行。保持 生物资源多样兼顾环境保护和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人们要掌握好对自然资源的开釆度,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求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与生态代价最小化。性小康社会的建,,战略要求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小康社会建设理念想吻合、另一方面更强调人们精神生活的享受、人文素质,立不仅包含生活水平的提升、经济整体飞速发展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改善现今存在的恶劣环境问题,,的提高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明确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需要我们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制约环保工作发展以及生态1 / 3 视发,因素也有机制因素。其一文明建设,既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问题,既有思想,城镇化发 展进程中没有必要过多重视资源在工业化、展与环保为对立关系因此,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其二,视发展与环保节约和环境保护,过于重视反而会损害经 先发展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发展、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走,甚至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种承受底线”就会不断挑战社会的的老路,现实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其三,视发展与环保思路显然不是真正的科学的、 和重、急和缓,必然造成手硬一有程度上的轻重关系,在每个具体问题上都强调轻各具差异。这三种观点各自不同、的结果,往往是两手都没抓好。从表面上看,手软其实,它们内含一种共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 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历史

第23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三模)在1953年统购统销之初,国家规定:“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并可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材料反映了当时() A.农民拥有对余粮的部分处置权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 C.统购统销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D.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材料中的“余粮”“自由”“少量”等关键词表明了农民可以对余粮进行有限的自主处理,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统购统销政策积极性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农村集体化道路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7·云南模拟)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解析此时中国积极建设“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6·广东肇庆三模)我国“一五”计划期间,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该做法()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从新中国建国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约30年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第一目“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阐释了1949~1956年我党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方面内容;第二目“探索与失误”阐释了1956~196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后的十年全面建设过程,这期间既有八大的成功探索,也有因“左,倾错误而导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三目“国民经济的劫难”则主要介绍了“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情况,这其中既有大幅度的下降也有短时间的恢复和回升。总体来看,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是在成功和失误中曲折发展。在教学时,教师应联系实际社会生活分析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学生观察社会、研究历史的兴趣。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难点 20世纪50--- 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内容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强的理论性,跨度长、难度大。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基本理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挖掘隐性知识,引导学生深刻全面地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的多方面原因,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失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 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2)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解析史料,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2)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教学设计】 诗词导入 水调歌头游泳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十八大把“美丽中国”列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得目标。此次会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发展,以何为标准列为单独论述对象做了详细阐述,彰显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得重视力度。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高度得设定也体现了我国对后代得顾忌与贯彻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决心。伴随着经济生活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得日趋严峻,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得动态关联也吸引了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日益密集得关注。只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社会得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得建立以及“五位一体”思想得深入实践、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得关系所取得得一切积极、进步成果得总与,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与谐共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得物质与精神成果得总与。一般来讲,生态文明包含社会机制与制度、经济与产业、科学与技术、观念与意识等各个领域,形成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环境与运行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项跨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得一个多维系统结构,不仅涉及到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涉足人们得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另外还需要依靠制度体系来作为法律依据,只有这么方方面面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人类社会才会长远发展,经济才会实现永续增长。生态文明中得经济形态,首先要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始,以选择内涵式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成得经济发展方式转文研究方式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经济得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得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得体现、科学发展观就是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将此理念从实践上得以升华与加深,两者相得益彰,就是理论指导与实践践行得完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调解人与自然关系,同时兼顾生态变革与社会变革,以科学得发展来替代非科学发展,就是对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得重要体现,也正就是由于科学发展观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正确得理论指导,才就是前者得发展能够有序稳健进行。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可持续发展得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要掌握好对自然资源得开釆度,兼顾环境保护与自身发展得协调性,保持生物资源多样性,力求经济发展中得社会与生态代价最小化。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战略要求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小康社会建设理念想吻合、另一方面,小康社会得建立不仅包含生活水平得提升、经济整体飞速发展,更强调人们精神生活得享受、人文素质得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改善现今存在得恶劣环境问题,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良好得环境。 党得十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得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得十 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并列,明确了 "五位一体"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生态文 明建设,上升到党与国家得战略层面,需要我们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得关系作进一 步深入得研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与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 但也要瞧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与城镇化加速发展得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 间逐步出现得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得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 环境总体恶化得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制约环保工作发展以及生态文明

浅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浅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时代正在远去。今天,无论是正在考验我们的沙尘暴、干旱,还是颇为流行的绿色食品、低碳经济,都凸显着生态环境的价值。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欧美等国发起的绿色新政潮,环境保护、气候问题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凸显,国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推进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人类的经济系统中,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无限制地掠夺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源,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PM2.5已经困扰着人类,这就是人类破坏自然系统的后果。人类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经济系统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危机产生的背后还存在着由人类经济系统扩张所引起的一系列原因: 第一,人类视自然为征服的对象。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中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充分说明了人们很早以前就把自然视为一种可以被征服的对象。无论在东方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里,自然都被视为一个女性形象、一个母亲的角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母亲又常被当作无私奉献精神的化身,常常遭到子女的剥削。这种理念一旦运用于对待自然的态度中,那就意味着整个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掠夺。 第二,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经济系统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最终必然地会转嫁给地球生态系统。 第三,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经济系统的扩张提供了可能。煤和石油的大肆开发和利用、工厂的迅速扩建等,使得能源日益枯竭、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例如,煤和石油的无节制使用,使得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其使用和工业生产,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就中国的国情而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生态环境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A ) 引言分析第一部分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1949-1956)取得的巨大成就。党领导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二、探索期间(1956-1966)和文革期间(1966-1976)经历了曲折过程。十年探索期间,忽视经济规律, 急于求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十年文革期间,错误地确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 三、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 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部分在学习建议中,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一方面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理解我国经济模式的重大转变。一方面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经济现象和社会变化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解析史料、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及人民公社 难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课时安排】 一节课 【教学设计】

2018届高三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专题练习(三十八)-答案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AD 6~10.DBDBC 11~15.CCCDB 16~20.CACDC 二、非选择题 21.(1)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建成社会主义的需要。(2)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关系: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 (3)经营方式: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分配制度:“大锅饭”(平均主义)变为自负盈亏。(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存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使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2.(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3)外资或中外合资。(2分)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3.(1)因素: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包括: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 对改革的影响:农村中的“小自由”成为改革的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有利于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政府是体制的主体,中国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