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作谈

创作谈

创作谈

创作谈:

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雷泽明当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行字时,看看

时间,已是凌晨两点整。我倦怠地伸伸懒腰,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准备上床就寝。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突然蹦出我的脑际,就是《朱家兰》虽然写出,但这部作品究竟给读者表达了什么,或者说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寓意,我不得不去严肃地思考。

大凡一篇好的小说,立意必须明确,主题必须鲜明;这样才能展示其作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比如莫泊桑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高明的《琵琶记》,孟称舜的《娇红记》,鲁迅的《药》,路遥的《人生》等等,古今中外多如繁星,这是我在欲写《朱家兰》之前所没有考虑到的。

基于《朱家兰》的本身,囿于主题先行。这篇作品确有其原型,我只不过把她古代化了。我敬佩《朱家兰》的品格,她在丈夫早殁后,坚守嫠妇的道德底线,不为异性的诸多诱惑及流氓势力的死磨乱缠所动,谨守妇德,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实属不易。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当非洲鬣狗般无耻的邱八盯上她后,她的命运便彻底的改写了,成了令人扼腕浩叹的悲剧人物。毋庸置疑,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是悲惨的,禁锢她们的精神枷锁有所谓的《女儿经》《三从四德》等等等等;约束她们行为的还有令人谈之色变的酷刑。

我不喜欢喜剧。所谓的喜剧,无非是作者镂金琢玉,摛藻扬芬,把些无甚价值的东西鼓捣出来展示于人,有粉饰太平的嫌疑。相反,我特别关注悲剧。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错,一部很好的悲剧,能警钟长鸣,让社会中尽量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朱家兰》的写出,得益于我灵感的一时冲动。两天的构思,十四天写成。虽然时间短暂,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遭遇了产时的阵痛。拙作能与大家见面,还得感谢县作协主席饶岱华先生的赏识与厚爱。可以说,没有饶岱华先生的肯定和举荐,《朱家兰》是很难与大家见面的。

责任编辑:饶岱华

2016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B】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2.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A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3.《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A 】 A.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情感” B.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 C.宇宙和谐之奥秘 D.作者的哲学观点 4.《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 D】 A.杂文 B.驳论文 C.讲话 D.文艺专论

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 】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6.《冯谖(xuān)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 A】 A.如何巩固政治地位 B.如何礼贤卞士 C.如何报效知己 D.如何求取功名 7.《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jì)云形象的是【B 】 A.停杯投箸 B.抽刀断指 C.背诵《汉书》 D.杀妾食肉 8.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C 】 A.《冯谖客孟尝君》 B.《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D.《西湖七月半》 9.《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C】 A.对比

B.类比 C.烘托 D.象征 10.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C 】 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B.“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C.“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1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B 】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2.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A 】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B.朱熹的《诗集传》 C.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13.《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D 】 A.对比反衬 B.象征暗示 C.类比彰显 D.侧面烘托

故事创作方法:故事高手讲故事里的故事(绝对值得借鉴)

老妖老师讲故事:故事里的事! 枯木老妖老师是知名的故事作者兼《百花悬念故事》编辑 故事里的事: 何为故事中的故事呢?就是在一个故事中用一个甚至是几个故事相互穿插,让故事中的故事作为铺垫、悬念,作为故事情节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从而使故事达到高潮。这种写法,可以让读者随着故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拓宽了故事在情节发展上的局限性。 老妖讲故事,用故事讲故事。 雷霆战鼓 文/哥子 一 今天,来讲一个发生在解放初期的故事。 那天,单位组织大家开会,说是过几天英雄报告团的英雄们要到单位来作报告。以往每逢英雄报告会,到台上给英雄们献花的都是单位里那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或者是单位里的劳动模范,这次单位新来的一把手赵处长是想让普通的劳动者也有机会近距离的去接触一下那些战斗英雄们。 单位里几百号人,当然都不想错过这次好机会。于是,赵处长便想出一个办法,他要来个“击鼓传花”。赵处长让大家分成几批后,围成几个大圆圈来传递用绸缎扎成的大红花,赵处长本人站在一旁敲鼓,鼓声停下后,大红花传到哪些人的手里就由他们去向英模们献花。

这一段,用来交代故事的背景。 “击鼓传花”的游戏即将开始的时候,赵处长突然指着一个拿着大扫把默默站在角落里发呆的白发老头喊道:“老王头,你也来参加一下吧!”赵处长此话一出,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据说,这个老王头解放前是个国名党的高官,他是到这里来接受劳动改造的。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去向英雄们献花呢?赵处长见大家表情异样,于是说道:“老王头,你要紧密团结在革命同志周围嘛,我这也是给你一个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赵处长如此一说,大家忙纷纷点头。老王头也赶忙放下大扫把,跑过来站在了人群里。 我以前讲过的,故事中一定要有意外发生。循规蹈矩、平平淡淡的事情,很难引起读者的好奇和阅读欲。在那个年代里,让一个前国民党的高官参加大家的集体活动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那么这个赵处长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随后,“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只见赵处长双手有力地挥舞着鼓锤,有节奏地敲打着鼓点。围成了几个大圆圈的人们,在鼓声中传递着几朵大红花。也许是为了让大家锻炼一下身体,活跃一下气氛,赵处长的鼓一直持续的敲了有个把钟头。此时的赵处长已经是满头大汗,他眼睛盯着那些不停传递大红花的人,突然地停住了鼓锤。那些意外地抓住了大红花的人都惊喜地欢呼起来,只有老王头所在的那个圈子里没有传出欢呼声,只见老王头双手捧着大红花站在那里发愣。是啊,老王头毕竟是个劳动改造分子,怎么能让这种人去向英雄们献花呢? 这里就是一个小高潮了,老王头竟然得到了大红花,这可怎么办?

谈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

谈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内容摘要:杨朔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取材广泛、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诗意浓郁,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做到了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充满了诗情画意,加之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关健词:杨朔意境托物言志结构艺术转承技巧 个人简介 杨朔(1910-1968),原名杨毓(王+晋),字莹叔,蓬莱城里人。当代著名作家。著名作家。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革"开始后,扬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扬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於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杀。 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杨朔是当代杰出的浪漫主义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文学素养,把散文当作诗歌来写的创作主张,诗文并举、诗文互济的写作方法,成就了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以其独特的诗化散文,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主要从诗的意境的创造,托物言志,结构艺术,转承技巧,语言等方面分析、探讨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一、着力创造散文诗的意境、虚幻之美 杨朔散文的魅力在于,他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诗意、形象和哲理熔于一炉的诗化散文的风格,他散文具有诗一样的意境之美,诗一样的结构、布局之美,诗一样的语言之美。 杨朔常常运用多种构思法寻觅诗意。《荔枝蜜》就有这方面的特点。在行文中,作者先采用抑扬构思法,先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不大喜欢”,“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后来,作者了解到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酿的蜜多,自己吃得可有限”,“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作者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接着采用联想和比喻构思法,作者从蜜蜂“最爱劳动”的生活习性联想到辛勤劳作的农民;作者把蜜蜂的高尚品质比喻人民群众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最后,采用虚实构思法,作者在文尾写道:“这黑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表达了作者献身人民,为人类酿造甜蜜的精神生活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深深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和加入劳动人民行列的心愿。作者从“厌蜂”到“看蜂”,又从“看蜂”到“赞蜂”,再由“赞蜂”到“赞蜂式人物”,最后由“赞蜂式人物”到“梦化蜂”整个情感变化过程中,先抑后扬,善用联想,巧用比喻,先实后虚,把随处可感的生活真实熔铸到艺术的真实里和形象的塑造中,创造出清新可感,耐人寻味,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杨朔散文和诗一样,总是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作者是写景的大手笔,他的散文往往由一连串异彩纷呈的画面构成,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是最使人心醉神迷的是,杨朔总是把自己主观感情了无痕迹地

由《诗艺》的解读谈诗歌创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c17559832.html, 由《诗艺》的解读谈诗歌创作 作者:高凤姣周丽娜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8期 摘要:《诗艺》的解读在诗歌创作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字 句的斟酌以及诗歌创作意图的表达上都阐述了一定的观点,值得后世借鉴。 关键词:《诗艺》诗歌创作解读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永久的审美生命,它以其自身所特有的语言艺术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在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所著的《诗艺》中就针对诗歌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后世的诗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判断准确,追求整体和谐一致 《诗艺》中谈到:“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准确的判断力于任何创作形式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创作之初我们要进行理性判断,并使创作的内容能够合情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将创作进行下去。首先“在选材的时候,务必选你们力能胜任的题材……假如你选择的事件是在能力范围之内的,自然就会文辞流畅,条理分明。”所以说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形式都应在心中打好基调,只有这样才能沿着心中的创作路线创作出耐人寻味的好作品。以爱情诗为例,舒婷的《致橡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通过借物抒情的表达形式传达了男女之间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爱情传奇,虽言橡树,但贯穿始终的依然是男女情爱,并没有从根本上失去爱情诗的意义。 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创作者除了要把握最基本的题材和形式外,还要学会“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艺术与生活从来不是截然分开的,从生活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并进行创作,作品才能富有魅力,更贴合读者的心境,与读者产生共鸣,从而从根本上获得读者的喜爱。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对于诗人来说,能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并能从中获取各种生活素材,得到生活上的深切领悟都会对诗歌创作产生极大的推动力。我国古代大词人苏轼开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他的词创作与他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是密不可分的:自少精通文墨,中科举,怀民忧,却三次被贬,终不得志。也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才让苏轼养成了豁达天成的人生态度,在其词中也更突显了这样的创作风格,终创豪放一派。所以说,生活不仅让我们养成了一种态度,更让这种态度深深地镌刻进了艺术作品中。 《诗艺》中还说到“不论作什么,至少要作到统一、一致。”希望以此来确保艺术的整体性。选定诗歌作为创作题材,自然就要考虑到诗歌区别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尤其是内容形式上的自成一体,这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蕴藏了更大的情感爆发力。一部好的作品,从构思到成文的过程都是一脉相承的,任何部分的缺失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作品的内容,整体效果

彭斯诗歌风格探讨

彭斯诗歌风格探讨 19世纪的英国诗坛,活跃着两个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彭斯和雪莱。虽然他们诗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方法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诗歌主旨涵蓄着他们对权势、压迫的不满,对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的追求。总体说来,彭斯的诗歌作品侧重于社会、爱情的率真表达,而雪莱的诗歌作品则偏重于对理想信念的抒发。 罗伯特·彭斯生于农民家庭,辛勤从事田间劳动20年,他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37岁时,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人世。 罗伯特·彭斯是苏格兰著名的农民诗人。他通过自修,深入地研究了古典文学和民间歌谣。他以诗歌为武器参加民族解放运动。1776年的美国独立革命,使他写作《华盛顿将军生辰烦歌》。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写了《自由树》,寓言诗《两只狗》和《威利神父的祷告》等诗篇,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教会的专制和教士的伪善:1786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诗歌出版,震动苏格兰文坛。从1787年起,他积极从事收集和改编歌谣工作,有370多首古歌曲经过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得到广泛传播.如,赞美爱情的《红红的玫瑰》,歌颂友谊的《往昔的时光》等。 罗伯特·彭斯虽然生活困顿,但他始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饱含着乐观情绪,这充分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读他的诗篇,就会感受到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他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歌颂自由战士反侵略反奴役的无畏精神,抨击一切伪善的、贪暴的、荒淫的压迫者、权势者和宗教界人士。 罗伯特·彭斯写了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热恋、有失恋、有欢乐、有痛苦。对爱情的忠贞是他的重要主题,他的爱情的特点是率直。如叙;.抒情长诗《爱情与自由》:“我曾经是年青姑娘,/多久以前己经记不清,/我喜欢如意的年轻男人,/一直到如今。/我的父亲原是轻骑兵,/难怪我见了大兵就相亲.”从中可以看到十八世纪苏格兰农村男女青年质朴无华的性格和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真气质。这些诗毫无雕饰痕迹,近乎天籁。 罗伯特·彭斯的诗作,无论是抒情诗、讽刺诗、诗札和叙事诗,都具有淳厚的民歌风味和浓烈的地方色彩。他的诗作仿佛不是写出来的文字而是流出来的音乐,他的许多诗篇被谱成歌曲至今在各国传唱。《往昔的时光》一诗仿佛成了全世界的“国歌”。 当代的彭斯研究家詹姆士,巴克说:“彭斯是最伟大的天才—贝多芬、莎士比亚:伦勃朗……等一群中的一员。”这不是过誉。当然彭斯的诗歌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种种美德的同时,也宣扬了小生产者知足常乐的保守思想,这是他的诗歌所不足之处。但要知道.任何作家都不能超越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能理解他们而不是苛求. 波西·比希·雪莱也同样是英国19世纪上半叶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卢梭和葛德文的思想影响,1811年因写《无神论的必然性》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因而受到英国统治阶级的仇视。1818年他被迫离开英国,定居于意大利。他接连创作了长诗《伊

诗歌鉴赏写作手法详解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这些概念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表达技巧的运用。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个分类中的具体手法,构建起表达技巧的知识体系,考点自然就明了,考试中的表达技巧题型就迎刃而解。 描写手法 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未来一天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虚写分为两类:联想和想象。确实存在是事物是联想,由此及彼。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思维再创造是想象,虚构的虚幻的神仙世界和梦境都是想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虞美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爱莲说》中用菊花衬托莲。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例:(诗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林深树密,阳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感到树林的昏暗、幽深。 6.对比:对比既是描写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例:(诗歌)“台城六代竟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元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如今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欢迎访问美丽语文网。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贫富差距和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多角度开拓意境,构成一种情趣。

我的散文创作谈

散文创作谈 李智红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散文大国,有着悠久雄厚的散文写作传统。早在先秦、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开始写作散文。 所谓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分经、史、子、集四部,认为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清乾隆时曾由政府编纂四库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编辑)四库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等等都是优秀的散文集。我们国家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能企及,所无法攀比。 历史上,写作散文的人数不胜数,写出来的优秀散文也层出不穷。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这些都是优秀的古体散文,是古体散文中的典范,千古流传。哪怕是到了白话文取代古文至今,散文仍备受青睐,依然是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一说到散文,很多人脑海里都会很自然地想到“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是指文章结构的脉络要放得开,主旨则要收得拢,象一把伞一样,伞有轴心骨,由伞骨支撑开伞面,都得围绕着轴心骨,所以撑得开也收得拢。 散文有了这样的要求,那怎样写好散文呢?

一、要写出散文的韵味。 散文写作虽然不必追求诗歌的平仄押韵,但得写出散文韵味。所谓散文味,指的是,散文这一文体所特有的某些品格,比如自然、朴实、自由自在、随意而无拘束等。 散文文体“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定论之外。在白昼筹谋已定的种种规则笼罩不到的地方,若仍飘泊着一些无家可归的思绪,那大半就是散文了——写出来是,不写出来也是......它从不停留,惟行走是其家园。”史铁生的这段话,便道出了散文韵味。 散文的韵味,不仅是指文字表达的技巧、风格,而是作家人格、个性和散文这一特殊文体融洽无间散发出来的一种包括氛围、美感在内的艺术境界。这种散文韵味的追求,往往体现出作家的写作风格,比如我们在读五四到建国时期的散文,我们会读到鲁迅先生的冲淡平和;叶绍钧的宁静淡泊;郁达夫的热情浓郁;沈从文的轻灵美妙;朱自清的朴实细致;冰心的典雅飘逸;郭沫若的史诗合一;许地山的自然哲理;周作人的闲适雅致等等。 而要写出散文的韵味,不是靠文字的雕琢、修饰的功夫,就可以达到的艺术境界,而是凭借其思想、意识、品德、其他艺术等方面的修养而产生的。各种方面的修养,往往得靠他山之石,多读、多想、多写往往是积淀起自己写作风格的途径。 正因为散文它自由了没有定体,其中的艺术奥秘往往更不易捕捉,犹如来去无踪的春风,浪漫无羁的晓雾,但大体却是有的:就是要让别人品出味来。大千世界浩瀚雄奇,散文的韵味,当然不必担心

现代诗歌创作技巧

《现代诗歌创作技巧》(转) 现代诗创作观念与技巧之一(续一) 诗的结构寻根谈 诗从语言结构的观点来剖析,是寺中的言。即庙里的语言。换句话说,就是这种语言不是我们通常所用的语言,它是一种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惯性思维所表达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另一个世界里,用它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的语言。这另一个世界就是庙。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封闭性。只有进入了这个封闭的庙里的人,他们才可以通过使用这种语言来相互交流。所以,过去有句话说:“诗向会人吟。” 诗,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特殊。因为从表相上看,它是依附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但它的实质却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语言的一种暗示,这种暗示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里形成一层不对外封闭的特性。于是古人便得出这样的结论:“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诗,虽然是个独立的个体。但这个独立个体要将所表达的内质传递给受者,又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的。而语言文字这种传播符号从诞生之日起首先就带着一层大众传媒普及性。而诗恰恰又是小众的,“不能言传”的,这就使诗在形式表达上和传播中形成了内在矛盾。即小众的,有别于大众语言表达传播的诗,却要通过大众传媒语言方式来传递。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诗还必须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和生存。 于是,人们惶惑了。但却从惶惑中发现。语言文字作为诗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只是诗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媒介,语言文字本身并不是诗。

而诗是什么呢?诗实际上是生存在语言之中的另一种语言。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贵族性,注定了它的非普及性,注定了它的封闭性,注定了它是一种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 诗是庙里的语言,这个庙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相互交流的一种途径就是诗。过去古人们总结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就是说诗是我们说出来的“心志。”而这种说出来的“心志”,在阅读过程中已超出了我们过去阅读的经验范围,它不是通过语言的直接传递,而是通过语言之外的暗示,来传递一种依附于语言之外的弦外之音。于是,对于诗的阅读古人便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是客观存在的,但诗在形式表达上的难述描性,又的确在很多时候让我们手脚无措。我们说诗是主观到客观,再由客观到主观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诗在传递过程中的不停转换,实际上也就肯定了诗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弹性、张力、暗示……常常就会因为读者的不同,对所传递表达出来的意旨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产生歧义。 诗是一种文学贵族的文字游戏,这就是说诗对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都是有条件的。 现代诗创作观念与技巧之一(续二)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禄宏林 摘要:本文从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创作风格、艺术成就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浅述: 一、李白的生平。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李白的思想性格。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二、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其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三、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体现在他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其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生平、思想品格、创作风格、意象、影响 正文: 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一代显赫文学,其诗人之多,可谓不胜枚举;其作品之盛,可谓洋洋大观,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而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对离现实语言较远的诗文产生兴趣,对优美的诗句领悟内涵,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品格,从而领会其创作风格,领悟诗的意境和蕴含的美好思想。基于此,我阅读了李白的诗集和一些相关资料,对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际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

诗歌写作技巧

诗歌写作技巧: 1.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做诗也会吟 多读,多想,注意观察,多行动,试着做几首,认真一点……注意到这些方面就差不多了。 2.富有诗意,节奏韵律加强。 诗意的语言不仅仅是口语、书面语的简单组合,而是为创设意境、表情达意儿提炼组织的富有诗意的语言(旧体诗词的语言在文言词语中提炼,新诗的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提炼)。诗意的语言不像作文语言那样要求通顺、流畅、直白,而是要求含蓄、委婉。比如我们同样围绕《赶场》这个题目,作文语言可以这样写: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集市上,人一会儿就多起来了,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他们有的买卖粮食,有的交易牲畜……而用诗意的语言来写赶场,就可以变成这样:各色目光被心愿颁布/日子/在乡村农脉上快速怀孕/赶场天/汗流浃背的衣衫/俨然一幅立体的水墨画/掂来掂去的山里人/穿梭在五谷六畜与电器里/完美的憨笑/感动又温暖着一张张钞票…… 诗歌的语言还要讲求节奏和韵律,虽然写新诗可以押韵(如《天上的街市》),也可以不押韵(如《纸船》);可以分节(如《静叶》),也可以不分节(如《色彩》);可以加标点符号(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也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如《乡愁》),这在以前的诗歌教学中提及过。它是自由的,完全由作者自己选择,完全为表情达意、营造意境服务。但是节奏韵律加强了的诗的语言,它读起来琅琅上口,它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如《我是一条小河》这首诗: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我软软的柔波。 3、组合灵活,超越语法规范 诗的语言超越一般的语法规律,它具有跳跃性、显像性和超常性的特点。它组合灵活,比如我们可以把不同官能的修饰语进行交错搭配,可以说“乌黑的叹息”“浮着油沫的梦”“粉红的回忆”“温暖的寂静”“乳白色的歌声”等等,用这种常规上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现代人复杂的情绪(当然这也是修辞中的一种叫做通感的手法)。 词性的转用也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常规手法。如洛夫的诗中“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小雪》)“我们风过霜过”(《湖南大雪》),这儿就是把名次用作了动词,不仅能激起读者相应的形象感觉,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经验体会。“荷”字给人以热烈与衰败的感觉,“蝉”字给人以浮躁与凄凉的形象,“风”“霜”二字,给人磨难与成熟的人生体验。 4、锤字炼句,营造和谐氛围 锤字炼句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大多数诗人都是锤字炼句的能手。杜甫一生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李白则被人称为“才大语终奇”,很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就是通过锤字炼句而来,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惊”一“鸣”,互文修辞,静态景中呈现动态美),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关不住”的不仅是春色,还有赏春的欣喜和激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的豪情,“问明月”的气概,淋漓尽致,潇洒飘逸),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些“看”、“风景”、“装饰”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令人深思)。 我们写诗,在驾驭语言、推敲字词上既要着重修辞学意义上的准确生动,也要努力站在精神体验的高度,寻找最能体现人们情绪的字句,营造和谐的、诗意的氛围。 总结:诗歌语言最大的禁忌是直白和晦涩。直白的语言没有感染力,吸引不了读者;晦涩的语言让人读不懂,更不会有读者欣赏。

散文有情,生活有心

生活有心,散文有情 ——我的散文创作谈 首先,感谢东子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与各位文友在一起畅谈散文创作。收到东子老师的邀请时,我是诚惶诚恐的,在文学创作上,我还是一个门外汉,因为觊觎文学的美丽,时时在门外窥视,窥视后,愈发着迷,于是,开始模仿,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学会了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我所写的文字里,有了我自身的模样。 因为喜爱,也是因为在文学创作上有着票友心态,在文学创作的诸多领域,我都有所尝试。写诗填词,难登大雅之堂;小说创作,让人贻笑大方;小品剧本,只能敝帚自珍。当写作的杂文被东子老师见到后,几句褒扬,竟让我喜不自禁。东子老师说,喜欢我的散文,让我谈一谈,可对于文学创作,我知道自己的斤两,虽然,在我的写作中,散文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心得寥寥。于此,只能浅述一番,请各位文友老师们指教。 我一直觉得,在文学领域里,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的,散文是最有情的。 散文是写实的,它的写作素材全部来自于生活,不管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写景的,都是生活本真的再现。虽然,小说创作也来源于生活,但小说创作虚构的成分太大,能明显看出斧凿的痕迹来。诗歌呢?因为过于抽象含蓄了,所以,在再现生活上,留白太多;杂文呢?因为要议论,所以,作者的主观性太强。还有剧本,以及各种评论,都没有散文的生活味浓。我喜爱写散文,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我写散文,其实写的就是我的生活。笔下所写的,是我的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生活陡然多味了起来。我想着,若干年后,当我两鬓苍苍的时候,看着泛着墨香的文字,追忆似水流年,人生才不虚度。

是的,文学是记忆的,尤其是散文,写的更是记忆。散文中的人、事、物、景都是作者的曾经,是过去式。人本质上是喜好追忆过去的,在追忆中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追忆中缅怀曾经,在追忆中畅想未来。 《童梦乡学路》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一次,我偶回故乡,一时兴起,在村中漫步。看着童年走过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路,现在已被沥青混凝土所覆盖,回忆不禁油然而生。那一件件童年往事,一股脑地挤进我的脑海中,吵吵嚷嚷地。为了把他们写出来,我一点点地静下心来,慢慢地梳理,细细地分析,认真地择取,把这些往事重新地排列组合,最终,以春夏秋冬的结构形式,梳理了出来。 因我的写作初衷是想追忆童年生活的美好,抒发对曾经的人,曾经的物的眷恋之情,情感的抒发在文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叙事的时候要有情,遣词造句的时候要渗情。我一直觉得,能够把情融入到文字中,才是好的散文。 这就涉及到了散文的语言。一篇好的散文,都是十分重视语言的运用的。如何更好地把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是需要写作者斟酌的地方。曾经,我在写作的时候,只是注重怎样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可渐渐地,我发现,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只是浅层次的写作,只有注重遣词造句,注意语言的表达效果,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感人,更吸引人。所以,在《童梦乡学路》的创作中,我在每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我都采用了短句复沓的语言形式,在结构上构成了回环往复,这样,内容清晰了,节奏感强了,读来,也有味道了。 如果说,《童梦乡学路》重在追忆往事,那么,《雪落长春》就重在描摹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当你学会了了观察生活后,人生就有意思多了。 其实,写雪的文章,我写得多了,近几年,每年我都要写到雪,但每年的雪

故事创作谈之一超常性——情节的特殊要求(1)

故事创作谈之一:超常性——情节的特殊要求(1) 作者:赵和松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都有自身的束缚。认识这种束缚不是为了被束缚,而是为了取得自由,就像单杠运动员离不开单杠的“束缚”,却又在这种束缚下表现出高超的技艺一样。 那么,新故事的自身束缚是什么呢? 简言之,是情节。 新故事,作为一种具有口头性特点的文学样式,决定它必须以情节见长。然而,叙事性文学都需要情节,如小说、戏剧、影视剧本等等。这里,需要情节和情节见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人说,故事对情节的要求是完整性、典型性、生动性、曲折性……这些都对,但,其他文学形式也有此类要求。可见,这仅仅是文学的普遍要求。我认为,故事还应有其特殊要求。故事由于流传的需要,必须给人们以深刻的、强烈的印象以利于记忆。因此,它对情节的特殊要求应该是“超常性”的。 所谓超常性,就是超越生活常规的“反常现象”。 一位小伙子,跪倒在一位讨饭老头面前,口口声声说要拜他为师,是超常性;一位看戏的观众,跌跌撞撞地冲上舞台,要戏中的巡按大人为他伸冤,这也是超常性;一位出名的歌星刚到小镇旅馆,发现小镇上的人在为她发狂,海报上写着她已在这里演了多场,这又是超常性……没有这些超常性的情节,就不会有《高徒出名师》、《晦气鬼告状》、《真假歌星》等这些故事。反之,也有一些故事,洋洋大篇,人们听不下去、看不下去,即使硬着头皮看了、听了,也产生不了印象,更说不上记忆和流传。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因为缺乏超常性的情节。 可见,情节的超常性就是故事的自我束缚。这种束缚,正是故事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规律的集中表现。没有这种自我束缚,故事就不成为其“故事”。凡是优秀的故事作者,总是善于在自我束缚中获得故事生命的活力,大显身手,变出一个个花样,

谈郭小川诗歌创作成就

对时代发展的深沉担当 ——谈郭小川诗歌创作成就 作者:燎原《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9日 13 版) 1958年12月26日,时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郭小川(左二)和《文艺报》副主编、文学评论家侯金镜(左三)在河北怀来与县领导(右一为怀来县委第一书记王洁波)座谈。 选自《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张祖道,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今年是郭小川诞辰95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谈论他的诗歌,我首先想起一件往事。我自己写作生涯中的第一篇评论文章,就是关于郭小川诗歌的评论。此文刊发于1979年的一家省级文学期刊。对于此前只有“文革”诗歌可读的一代人来说,郭小川的诗歌刷新了我们的阅读史。其诗歌语词构成的丰富性、抒情性,诗人主体人格在作品中的复活,这种主体人格的真诚感,跟时代压力相抗衡的正气与雄辩,都让我过目难忘。而上一代的诗人,对这些诗歌的感受更为深刻。诗人昌耀在他1978年重新“归来”的《致友人》一诗中写道:“请

听小川——/临终一曲《秋歌》,/唱得人——/浩气淋漓,大汗湿……”就影响力而言,这是当代诗歌史上一个再次突起的郭小川时代。 三十多年过去了,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中,当代诗歌在思想观念和艺术形态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它在艺术本体化的拓展深度上,几乎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又因为诗歌从时代关注的焦点中淡出而不时受到质疑。假若仔细推究,这种质疑所依据的一个潜在参照系,正是郭小川式诗歌。对此我曾认为,在此前很长的时间内,郭小川式的以“党的文艺战士”为前提的诗人身份,这一身份让他有着“时代代言人”的使命感,再加上屈原式的愤世嫉俗,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真理代言人形象,“也就是诗人之作为‘时代重器’或‘国家重器’的形象,曾是我们之于诗人概念的最高想象”。 我在这里使用了“时代重器”和“国家重器”的概念,这正是我在今天对诗人郭小川的再认识。而公众对当下诗歌质疑所折射的,则是对这种诗人的深刻记忆和重新想象。然而,由于时代主体场景的变更,价值多元化时代诗人们对诗歌功能的不同认识,诗人社会角色的个人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襟怀格局等因素,郭小川式的诗人和诗篇,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响。 中外诗歌史表明,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诗人。但是,并不是每位诗人都能代表他的时代,代表这一时代符合人类文明进程的主体精神,以及其中的丰富与复杂。这样的诗人总是凤毛麟角。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是诗人与时代相互选择的结果,更是历经时代风云的磨砺,诗人的自我造化。 郭小川的诗歌生涯始于1937年的延安时代,但真正形成了他的主体风格和气象格局则是从1955年开始。由此往后,他写出了《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祝酒歌》《西出阳关》,以及长诗《望星空》《将军三部曲》《两都颂》等,直至1975年的《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时间跨度约20年。这段时间说长不长,除去

《现代诗歌写作的10个技巧》

现代诗歌写作的10个技巧 (供稿:梨花泪—章贵全)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一首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短短数语,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向我们敞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在这三句简单诗句里,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在此,我们足以领悟到了语言和意境给作品带来的巨大魅力。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那么我们再回过来,带着节奏与韵律的品味,来欣赏先哲现代诗人的佳作。 再别康桥(节选)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用思想串起生活的珍珠.doc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 “形得而神自来焉”,一篇文学作品,思想是统帅,是灵魂。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说:“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的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所以我们读文章需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透过诗情画意般的生活情感深入体会文章的深邃睿智的思想神韵。 苏教版高中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篇章,教学中强调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精准性、生动性和传神性。我认为,品味语言固然可以获得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抓住思想,理清结构,突破散乱的形,辨明凝聚的神。

必修一“谛听天籁”板块选了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作者以时间为顺序按行踪叙述了三次令人震撼的落日。按照秦牧老师的比喻,我把这三次落日看成是三颗珍珠,三次落日的不同特征正是珍珠散发的异彩。那么,是什么串起了珍珠?思想神韵深邃在哪里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三颗珍珠。 作者在定西高原看到第一次落日,第二小节通过颜色形状的描写呈现出一轮又大又圆似红纸般柔和、美丽、静谧的落日,作者说他惊呆了,那是因为他看到了静穆的伟大,震撼人心。第五小节落日动起来了,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纹丝不动,突然颤抖两下,往下一跃,似调皮的孩儿恋恋不舍。文中正是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落日沉下一半时的景象:依恋、慈爱、不愿离去。待到我们揉揉眼睛想看得更真切时,它已经消失。原来落日的依恋是为了生命最后的绚丽绽放。这由静到动的无言的辉煌给作者带来奇异的感觉,恍若一场梦境。这颗珍珠散发了奔放壮丽之美。

第二次落日的描写在罗布淖尔荒原,作者侧重背景描写。这个地方是无人区,荒凉空旷,瘴气雾霭弥漫。落日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不死不活地停驻在天空。作者感觉好像走入地狱,走入鬼蜮,恐惧压抑一起袭来。司机为了缓解这种压抑放起了音乐。可偏偏是《泰坦尼克号》的曲调,凄凉盖过优美,给人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作者通过环境的描写,音乐的渲染,营造不祥之感。死气沉沉谈不上美,作者运用对比展现了辉煌震撼的一幕:血红的落日停滞眼前。人们的脸在落日的回光返照中泛着红光。这让我想到了凤凰涅槃,直面死亡,浴火重生,这种极地死寂中的震撼力散发了崇高、庄严、神圣之美。 第三次落日是在阿勒泰草原看到的,没有直接描写落日而是写火烧云,灿烂、热烈、夸张。这时的落日就充当了魔术师“在云的背后挥舞着魔杖”。作者展开联想,想到匈奴民族、成吉思汗。在英雄面前,作者感到“多么的卑微”“多么的平庸”,由此感叹自然的伟大,民族的伟大。可是,不管曾经多么惊世骇俗,伟大辉煌的民族像落日一样消亡了,只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感谢落日,平庸之中让作者看到这颗珍珠散发出历史沧桑悲壮之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