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概念隐喻、整合理论与隐喻推理

论概念隐喻、整合理论与隐喻推理

论概念隐喻、整合理论与隐喻推理

李慧艳

(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莱科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它的提出标志着隐喻研究已从传统的辞格和语义研究进入到认知研究。而Fauconni er和T ur ner 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为隐喻理解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问。本文试图指出两理论对隐喻理解的作用,具体分析两理论。探讨前者理论存在缺陷以说明隐喻推理过程中应应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相辅相成.并融入语境和人的因素。

关键词:概念隐喻整合语境说话者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美特别是美国学术界对隐喻研究的盛况空前,掀起了“隐喻狂热”(m et aphor m ani-a)。有关隐喻研究的专著和观点研究不断提出。“在隐喻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隐喻的工作机制的研究,这其实也是隐喻理论的核心。”(束定芳,2000)对隐喻现象比较系统的研究及其工作机制的探讨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一词代替另一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提出了“对比论”。公元一世纪昆提良提出了“替代论”(t heor y of s ubst i t ut i on)。20世纪30年代,里查兹发表了《修辞哲学》(T he Phi l os ophy of R h et or i c),提出隐喻互动理论(i nt er act i on)。后来布莱克发展完善该理论。“然而它们在解释隐喻现象都存在局限性.对隐喻认知过程中的推理机制原则没涉及。”(汪少华,2000)

1980年。莱科夫和约翰逊出版了划时代的隐喻理

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et aphom W e L i ve B y),标志着隐喻研究由传统的客观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转向(刘正光,2001,林书武,2002)。并使隐喻研究获得一块

的方向发展。

I nt egr i t v一词居于美国社会2005年十大流行词汇榜首。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代表着美国民众一直在关心价值观和道德观。无独有偶,在中国媒体公布的2006十大流行语中也出现了反腐倡廉的这个词,显而易见,这些旧词的重新使用具有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全球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就英语而言.大量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汉化英语(Si nici zed E ngl i sh)已经出现在英语的词汇里。如Zongzi。K ongfu,而与此同时,音译来的“做秀”、“粉丝”、“酷”等新词也频频见诸报端。新语带有西化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带有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影响的印记。其中“做秀”一词,源自英语词“s how”.用以表示“展示”或“炫耀”义。但“秀”又是一个极富民族韵味的词语,刘勰的《文心雕龙》的《隐秀篇),其中的“秀”释义为:“突出,像鹤立鸡群。”在这里.“秀”明显蕴含着“显现”义。110l 语言固然灵活多变,具有包容性。并不表明其所代表的文化的完全趋同。语言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有着个性化特征。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强调和谐,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理念的词“和谐社会”作为新词被纳入了2005年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总之,语言的文化气质决不仅仅取决于词汇,它最终还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构件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印象。但不难看出,词汇的确反映了相当多的语言文化。在使用新词的过程当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定的文化气质。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英汉词汇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些词正在流行并被认可.而另一些词语正在退隐或被取代,这体现了语言发展中对词语的选择和优化。语言是暂时的,文化是永恒的。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文字词汇可能会流行一时.但绝没有生命力。只有那些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文化变迁,服务社会生活的语言文字才能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删.

[2]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郭淳.从词汇看社会变化[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3).、’

[4]顾嘉祖,陆晟.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蒋磊.英汉新词语理据分析与对比l-J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6]杨婧.英语流行语及其发展趋势[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7]利奇.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沈安平.论社会文化与语言的联想意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左飚,谭慧敏.语义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J].上海建桥学院教学与研究,2006,(1).

[10]陈小燕.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