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效供应链还需强力_润滑油_

高效供应链还需强力_润滑油_

高效供应链还需强力_润滑油_
高效供应链还需强力_润滑油_

中国冶金报/2007年/1月/20日/第002版

物资流通

高效供应链还需强力“润滑油”

马钢提升材料物流供应能力保产纪实

孙凯

2006年,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的钢产量首次跃升到1000万吨之上,马钢新区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新“马钢速度”。与此同时,马钢材料公司在人员减少,仓储未变,机械设备没有太大改善的情况下,全年完成材料物流供应吞吐量90.92万吨,比2005年增长39.96%,用400万吨钢的生产配套能力完成了1000万吨钢的生产材料保障任务,以及马钢新区工程建设材料和合肥公司的材料配送任务。马钢材料公司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内功”的呢?就让笔者带大家一探究竟。

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强化内部管理是保证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的基础和前提。截至2006年年底,该公司的材料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实现全程闭环,并在运用中不断完善,为该公司在材料计划、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结算、收发等环节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串联,使业务管理工作关口前移,把各项工作变事后被动分析为事前或过程中的主动控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使该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材料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因此获得了马钢股份公司2006年管理创新二等奖。

从资源材料采购管理,到材料入库的严格检验;从专业管理和仓储管理,到现场管理及作业管理;从生产管理到职工的思想管理,严格的内部管理渗透到该公司的各个方面。向管理要战斗力,以管理促效益,良好的内部管理对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和材料供应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完善配送体系确保供应快捷高效

面对马钢产能接连“跳跃”、马钢内部整合,以及作业长制度的推行,2006年,马钢材料公司及时提出以满足马钢高水平、快节奏的生产为目标,积极与生产厂进行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材料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材料计划的准确性,提高计划的兑现率,对数量多、资金大的大宗生产、维修及技改材料直接配送到生产厂的车间、班组和料台等第一现场。特别是在2006年5月份,马钢重组合钢后,该公司迅速把马钢的物流配送体系延伸到合肥,为合肥公司提供了及时快捷的材料配送服务。截至2006年年底,该公司材料和油料配送点突破500个,配送材料从之前单一的钢材变为目前的钢材、有色、油料、气体等生产、维修和技改用料,配送材料的规格和品种达上万种,月配送量从3年前的1000吨提高到现在的6000吨左右,真正做到了“需要什么就配送什么,什么时间需要就什么时间到位”。

加强调度指挥精心组织装卸运输

马钢材料公司每天的内网生产调度会,成为该公司加强调度指挥、强化生产组织,加强供应站、配送中心、油站和业务科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的平台。在调度会上,他们每天都要通报前一天的材料物流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提出各基层单位所要沟通和解决的问题等,这样既明确了当天需要供应和配送的材料品种和数量,又提出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为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服务,该公司还加强了外部路局、运输部门的协调工作,提高运输协调能力和接卸能力,使材料能够及时准确入库。在生产、维修材料及工程材料供应方

面,该公司在优化材料物流、促进工序之间衔接的同时,积极抓好配送计划的综合平衡,合理安排车辆运输;合理优化劳动组合,提高装卸效率;合理安排货场,充分利用现有的仓储设施,来缓解装卸和仓储能力不足的矛盾;加强调度指挥,使材料物流供应能力实现了最大化。

优化劳动组合提高保供服务质量

2006年,随着马钢股份公司冲击千万吨钢生产目标,以及马钢新区工程建设进入设备安装和收关阶段,材料的需求量和供应量连创历史新高。为此,马钢材料公司不断完善保产手段,创新供料模式,从优化劳动组合入手,实行两班制作业,增加了小夜班和双休日作业时间,合理、科学地优化劳动组合,不仅满足了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的材料供应需求,同时提高了装卸效率,达到“人员休息,设备不停”的效果。2006年10~11月份,该公司在关键岗位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并为竞赛中的佼佼者提高了0.1的工资系数。在2006年的“质量月”活动中,该公司对10家主线厂的顾客组织开展了满意度调查活动,就材料供应的服务质量和实物质量进行走访调查,最后平均得分为86.20分,比2005年提高了1.07分。

加强设备保养强化设备保障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升材料物流供应能力,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最大使用率,马钢材料公司不断提高修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保产意识,扩大了自修范围,使各类车辆、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均达到了最佳,确保了各类保产服务设备运转正常。另外,该公司还开展了设备零故障管理活动,针对重点起重设备工作量大、开动率高的特点,安排了协力保产单位专门当它们的“保健医生”,进行现场跟踪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安全、经济的运行状态,保障了生产材料和工程材料及时吊装。同时,该公司还利用好有限的资金,尽量改善保产供料条件,增加了部分运输、起重设备,对油站加油机进行升级改造。

供应链管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

供应链管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

《供应链管理》课程期末试卷A 班级:姓名:学籍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常见的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包括、和三种。 2.供应链体系设计的内容包括、和。 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原则是、、。 4.批发商在供应链结构中一般执行功能,其供应链结构一般取决于 的特征、生产商所选择的渠道、消费者的购买渠道以及它自身的。5.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的新特点能够概括为、 、即“三个转变”。 6.依据供应商分类矩阵,供应商类型有、、、商业型。7.整合供应链总体绩效度量指标包括质量、、、资产四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每一条供应链的目标是()。 A.整体价值最大化 B.整体成本最小化 C.整体收益最大 D.整体资金规模大 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 A.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B. 占领市场 C. 集成化管理 D. 参与竞争 3.为了能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在设计时应遵循()原则。 A. 集优原则 B. 简洁性原则 C. 协调性原则 D. 动态性原则

4.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是()。 A. 缩短采购提前期,提高供货的柔性 B. 加快资金周转 C. 缩短供应链总周转期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D.减少供应商数目 5. 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方式进行的。 A. 订单驱动 B. 制造订单 C. 生产驱动 D.计划驱动 6. 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至少在()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 A. 三个 B. 所有节点 C. 两个 D. 四个 7. ECR的主要目标是( )。 A. 增加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收益 B. 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成本 C. 缩短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时间 D. 提高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服务 8. 供应商管理最主要的两个领域是供应商的选择和( ) A. 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B. 供应商的目标管理 C. 供应商的成本管理 D. 供应商的考核管理 9.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在这四个领域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 )和辅助领域。 A.职能领域 B.服务领域 C.物流领域 D.管理领域 10、供应链设计和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其前提是供应链能保证产品在流经过程中畅通无阻、供应链对客户的需求变化能做出迅速反应,这体现了( )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A. 以产品为中心 B. 以客户为中心 C. 以重点企业为中心 D. 以市场为中心

供应链管理职业规划

岗位,则应服从职能的具体内容。岗位可以灵活的分布于不同的部门,而我们需要澄清的是,部门并不等同于职能。例如销售物流的职能,有些企业会直接放在销售部门,有的企业则有所谓的“一体化”物流部门来管理这个工作,所以不一定要拘泥于在哪个部门从事那个职能的工作。不过,岗位的技能一定要服从相关的职能要求,还要符合流程的定位。 因此,如果要展开说明供应链领域的从业者可以考虑哪些工作方向,不妨先简要概括一下每个主要流程涵盖哪些工作内容。 1.客户服务管理Customer service management –订单信息分析 –订单评估与承诺 –具体的物流操作准备 –生产管理 2.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需求预测 –销售与运营计划 –生产计划 –产能计划 –库存计划 –采购计划 3.订单履行Order fulfillment –系统数据准备 –生产订单 –物料准备

–生产准备 –生产过程 –成品存储 –成品发运 –客户接收 4.生产流程管理Manufacturing flow management –物料供给 –加工过程 –产能保证 –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共享 5.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供应商开发 –供应商评估 –供应商早期介入 –供应商质量 –谈判和合同管理 –采购计划协同 –采购订单执行 6.产品发展和商业化管理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产品策划 –产品开发 –项目采购

–物料和零件审批 –样件测试 –产品试生产 –产品测试 –市场推广 –生命周期管理 7.返还管理Returns management –修理和替换OP欧普特智本资源管理学院供应链管理分院—采购管理分院 —物流管理分院 —零售管理分院 —电商管理分院 ---数据分析分院 –回收管理 –循环利用管理 8.供应链 1.面向内部物流管理 –订单跟踪执行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配送管理

供应链管理办法

供应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的营销交付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采购行为的规范、高效、透明、可控,保障项目收益最大化,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第三条组织机构 1、经营管理委员会是公司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供应链管理制度的批准、谈判人任职资格条件的设定、《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审批。 2、营销管理委员会是公司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审核机构,负责谈判人任职资格的审批、《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审核,对于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出具处理意见。 3、产品负责人负责产品线技术方案的确定、外购产品的选型、技术验证,负责供应商开发、准入评价及日常管理,负责组织外购产品的商务谈判,负责推荐谈判人;负责《投标设备成本》的核算、批准,负责《采购预算变更》(金额增加)的批准。 4、销售负责项目土建成本的核算,《投标报价成本》的批准,推荐供应商;负责项目交付过程中的采购执行,包括采购下单、组织设备进场、采购付款申请、到货验证及质量跟踪。 5、资本经营中心负责采购资金计划的制定、发布及执行,负责项目资金收支计划的制定、发布及执行。

6、风险控制中心负责相关制度的拟定,负责《合格供应商名录》的更新及发布,负责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执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定期发布。 第四条岗位职责 1、谈判人 1)负责供应商准入谈判; 2)按照采购成本下浮的目标,完成年度、季度、月度谈判工作; 3)在项目交付阶段,按照单项合同价格下浮目标,完成谈判工作。 2、主设计师 1)项目投标阶段,负责《投标设备成本》核算; 2)项目深化设计完成后,按照工程实施方案调整《投标设备成本》; 3)完成《项目采购预算》的导入。 3、大项目经理 1)负责项目土建成本的核算; 2)负责审核《投标设备成本》。 4、工程项目经理 1)负责拟定《项目设备进场计划》; 2)负责项目交付过程中的采购执行,包括采购下单、组织设备进场、采购付款申请、到货验证及质量跟踪。 第五条供应链管理原则

润滑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润滑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txt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时,你至少还有时间,时间能抚平一 切创伤,所以请不要流泪。能满足的期待,才值得期待;能实现的期望,才有价值。保持青春的秘诀,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是生活决定何种品位,而是品位决定何种生活。润滑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润滑油技术现状 1我国润滑油现状 润滑油加氢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如加氢处理、加氢补充精制、临氢降凝等技术已成熟并有新的进步,另一方面异构降凝等新技术日益得到应用。采用加氢新技术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已接近或达到PAO合成润滑油的性能而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为适应汽车工业与其他工业技术高速发展与更新换代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加氢工艺在润滑油生产中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根据原油组成的不同,开发出一系列润滑油加氢新工艺,为我国炼油企业生产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对于润滑油高压加氢工艺,环烷基原油是世界各类原油中最高贵的资源之一,其储量仅占原油总储量的2.2%。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委内瑞拉和中国拥有环烷基原油资源。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利用有限的环烷基原油资源,是炼油界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从环烷基原油的特点看, 其润滑油馏分的化学组成以环烷烃、芳烃为主,直链石蜡烃少,凝点较低,是生产电气用油、 冷冻机油的良好原料,同时也适宜于生产白油、化妆品用油以及特殊工艺用油。针对石蜡烃含量少的环烷基原料的特点,采用催化脱蜡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环烷基润滑油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克拉玛依石化厂采用RIPP开发的全氢型高压加氢组合工艺,建成了30万吨/年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2000年10月高压加氢装置投入运转。表1、2是工厂加工的原料油与所得基础 油的性质,从性质可以看出,在生产期间,各线主产品颜色水白,低温流动性好,各项指标都达到要求。 表1原料油性质原料油运动粘度mm2/s粘度指数凝点C氮含量卩g/g 100 C 40 C 减二线油一64.49 —-21 516 减三线油12.6 264.3 -43 -20 1065 轻脱沥青油57.8 2295 50 -8 1862 表2加氢后各线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质原料油运动粘度mm2/s粘度指数倾点°C硫含量卩g/g氮含量卩g/g色度号紫外吸收度260nm 100 C 40 C 减二线油48.28 5.725 —-36 18减三线油177.4 10.99 —-21 9轻脱沥青油475.4 29.71 90 -21 17 〈5 〈0.5 —〈5 〈 0.5 0.12 〈5 〈 0.5 —

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点

简介:构造高效供应链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一是以顾客为中心;二是强调企业的核心竟争力;三是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四是优化信息流程。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是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到达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社会库存,而且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逋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的有效链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最终把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把合适的产品,及时送到捎费者手上。计算机产业的戴尔公司在其供应链管理上采取了极具创新的方法,体现出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优越性。构造高效供应链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以顾客为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拉式”营销推动的结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以往供应链的起始动力来自制造环节,先生产物品,再推向市场,在消费者购买之前,是不会知道销售效果的。在这种“推式系统”里,存货不足和销售不佳的风险同时存在。现在,产品从设计开始,企业已经让顾客参与,以使产品能真正符合顾客的需求。这种“拉式系统”的供应链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原动力的。供应链管理始于最终用户。其架构包括三个部分:客户服务战略决定企业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客户的反馈和期望作出反应;需求传递战略则是企业以何种方式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的提供相联系广采购战略决定企业在何地、怎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客户服务战略。第一步是对客户服务市场细分,以确定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期望的服务水平。第二步应分析服务成本,包括企业现有的客户服务成本结构和为达到不同细分市场服务水平所需的成本。第三步是销售收入管理,这二步非常重要,但常被企业忽视。当企业为不同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时,客户对此会如何反应?是购买增加而需要增加产能,还是客户忠诚度上升,使得企业可以提高价格?企业必须对客户作出正确反应,以使利润最大化。需求传递战略。企业采取何种销售渠道组合把产品和服务送达客户,这一决策对于客户服务水平和分销成本有直接影响。而需求规划,即企业如何根据预测和分析,制定生产和库存计划来满足客户需求,是大多数企业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良好的需求规划是成功地满足客户需求、使成本最小化的关键。采购战略。关键决策是自产还是外购,这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所承担的劳动力、汇率、运输等风险;此外,企业的产能如何规划布置,以及企业如何平衡客户满意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强调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在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并为其在供应链上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企业要在各式各样的行业和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它必须集中资源在某个自己所专长的领域,即核心业务上。这样在供应链上定位,成为供应链上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empirenews.page--]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点是仿不了,就是别的企业模仿不了,它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企业文化。第二点是买不来,就是说这样的资源没有市场,市场上买不到。所有在市场上能得到的资源都不梅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点是拆不开,拆不开强调的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具有互补性,有了这个互补性,分开就不值钱,合起来才值钱。第四点是带不走。强调的是资源的组织性,好多资源可能像个人,好比你拿到了MBA学位,这时候你的身价就高了,你可以带走。这样的资源本身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不走的东西包括互补性,或者它是属于企业的,好比专利权,如果专利权属于个人,这个企业就不具有竞争力。一些优秀企业之所以、能够以自己为中心构建起高效的供应链,就在于它们有着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并且凭借这种竞争力把上下游的企业串在一起,形成一个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有机链条。比如,沃尔玛作为一家连锁商业零售企业,高水准的服务以及以此为基础构造的顾客网络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于是,沃尔玛超越自身的“商业零售企业”身份,建立起了高效供应链。首先,沃尔玛不仅仅是一家等待上游厂商供货、组织配送的纯

供应链管理期末试题(卷)与答案

物流管理班《供应链管理》期末试卷A 一、单项选择(2×10=20) 1、每一条供应链的目标是() A. 整体价值最大化 B. 整体成本最小化 C. 整体收益最大 D、整体资金规模大 2、为了能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在设计时应遵循()原则 A、集优原则 B、简洁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3、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 竞争力 B. 客户服务 C. 营运能力 D、设计能力 4.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是() A. 缩短采购提前期,提高供货的柔性 B. 加快资金周转 C. 缩短供应链总周转期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D. 减少供 应商数目 5. 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方式进行的. A. 订单驱动 B. 制造订单 C. 生产驱动 D.计划驱动 6. QR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至少在()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 A. 三个 B. 所有节点 C. 两个 D. 四个 7. 不属于物流的作用的是() A. 保障信息交流 B. 保障商流 C. 保障生产 D. 保障生活 8. 不属于库存物流管理优点的是() A. 有利于资金周转 B. 有利于缩短物流管理 C. 促进生产管理更为合理 D. 有利于顺便进行运输管理,也有助于有效应地开展仓 库管理工作。 9. ECR的主要目标是( ) A. 增加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收益 B. 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成本 C. 缩短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时间 D. 提高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服务 10. 供应商管理最主要的两个领域就是供应商的选择和( ) A. 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B. 供应商的目标管理 C. 供应商的成本管理 D. 供应商的考核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10×3=30) 1、供应链的网链结构主要包括( ) A. 供应链的长度 B. 各层面供应商或客户的数量 C. 各层面之间的联系方式 D. 供应链数量 2、供应链按研究对象分() A. 企业供应链 B.产品供应链

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发表时间:2019-11-27T09:40:03.48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作者:郎润卿[导读] 现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工业润滑油创新优化迫在眉睫。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单纯的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改进,显然是达不到实质性效果的,所以需要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润滑油生产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仅供参考。 郎润卿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摘要:现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工业润滑油创新优化迫在眉睫。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单纯的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改进,显然是达不到实质性效果的,所以需要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润滑油生产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仅供参考。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现阶段,润滑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占据主要地位,它被广泛应用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磨损,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润滑油在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还可以显著降低动力能源的过度使用,起到动力传递介质的作用。由此可见,润滑油质量水平的高低对于工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不断推行,加之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给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满足性能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符合绿色生产的战略目标。 1概述 本文所分析的是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润滑油,其主要应用到工业设备和机械保养中,目的在于降低设备运行出现的摩擦和损耗,最终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除此之外,工艺润滑油还有其它很多的作用,例如密封防腐蚀、制冷以及传递动能等。工业润滑油根据存在形态的不同,通常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即润滑剂、润滑油以及润滑脂,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还属液态润滑油。在工业润滑油组成方面,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占比较大,其性质决定着润滑油的性质,而添加剂的目的在于弥补润滑油中基础油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以达到赋予其特殊属性的效果。2车用润滑油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现代车用润滑油加氢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加氢处理、加氢补充精制、临氢降凝等技术已成熟并有新的进步,同时异构降凝等新技术日益得到应用。采用加氢新技术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已接近或达到PAO合成润滑油的性能而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2000年之后,由于环境保护和机械行业的发展,对润滑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严格。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粘温性、低温流动性、抗磨性、抗乳化性等相关性能都需提高,以此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研发新的添加剂来提高油品的性能已经拙荆见肘,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基础油的品质,来提高润滑油整体的性能。此外,由于原油的储量在逐年减少,生产基础油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使用重质油生产已不可避免,所以对传统加工方法也提出了挑战。 3我国润滑油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3.1改善基础油的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增长使用周期、减少污染长换油周期甚至终身免保养是汽车制造商一直追求的目的,驱动着对应油品向更加稳定换油周期更长的方向发展,Ⅰ类油由于抗氧化性能差,换油周期短,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现在汽车对油品的需求,Ⅱ类、Ⅲ类加氢、深度加氢基础油由于其烃类饱和度高,氧化缓慢,能有效地增加其换油周期。国内一些炼厂比如克拉玛依、锦州炼油厂、茂名石化等升级其硬件设施,加大对其技术改造,Ⅱ类、Ⅲ类基础油需求持续增加,外加中国交通便利,而且是世界最大的油品市场,国外比如韩国SK、韩国双龙、阿布扎比等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输入,也进一步促进基础油的更新换代。同时,一些合成技术的应用,我们国家逐渐从改变分子性能结构转变为设计分子结构阶段,一些更高性能的基础油相应出现,实现了超长换油周期,突出代表为Ⅳ类基础油即PAO,其国外具有代表意义的为美孚最近强烈推出的茂金属PAO,具有超强抗氧化性、低温流动性、抗剪切特性等显著特点,国内纳克公司自主研发的PAO6、PAO150等基础油,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填补中国在Ⅳ类基础油中的空白。 3.2生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3.2.1新材料无硫磷有机钼技术添加剂是成品油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成分,能有效地改善基础油的性能。抗磨剂被广泛的用语润滑油中,用以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常用的为硫、磷类的添加剂,比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但是其中锌、硫、磷元素会使金属腐蚀,也会对大气造成危害。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固体颗粒作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比如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纳米铜等。但是固体添加剂容易形成团聚,难以稳定的悬浮在润滑油中。无硫磷有机钼抗磨添加剂油溶性好,与Ⅰ、Ⅱ、Ⅲ类矿物油、全合成基础油以及酯类油都可以有良好的溶解性。由于不含硫、磷元素,能有效地防止尾气处理装置中毒,是一种环保型的抗磨添加剂,并且与其他类抗磨剂、酚类胺类抗氧剂、腐蚀抑制剂都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3.2.2纳米材料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高端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人们能以原子、分子分辨率直接观测样品表面纳米尺度的结构,打开世界的另一个大门,使人们可以用此技术操纵单个原子、分子进而使材料可以向人们预期的性能方面进行改造,使人们进入分子设计阶段。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载荷、速度、温度等工作条件的日益苛刻,润滑油中传统的减磨剂和抗磨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减磨、抗磨性能的要求。某些纳米材料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抗磨性能,促使人们开始在润滑油领域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纳米油品添加剂为有一些特殊结构的层状或者鳞状结构的固体添加剂,如何使其形成稳定的"流体+固体"的混合润滑液体,成为新的难点。目前,在润滑油中已经应用了一些纳米技术,对改善其摩擦系数、延长换油周期、降低油耗都有明显效果。 3.3费油再生和无污染处理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供应链是( C )结构。 A.直链 B.支链 C.网链 D.环状 2.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 A )关系。 A.需求与供应 B.支配 C.平等 D.利益 3.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链上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 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B)。 A.复杂性 B.动态性 C.交叉性 D.灵活性 4.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初供应链管理处于( A )。 A.初级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建设阶段 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最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D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6.(D )是供应链的驱动因素,一条供应链正是从客户需求开始,逐步向上延伸的。 A生产计划B安全库存C战略需要D客户需求 7.推式供应链是以(B )为核心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和库存情况,有计划地把商品推销给客户,其驱动力源于供应链上游制造商的生产。 A 供应商B制造商C分销商D客户 8.在推式供应链中,生产和分销的决策都是根据(D )的结果做出的。也就是说,制造商是利用从零售商处获得的订单进行需求预测。 A企业计划B库存需要C顾客需求D长期预测 9.拉式供应链是以(D )为中心,比较关注客户需求的变化,并根据(D )需求组织生产。 A 供应商B制造商C分销商D客户 10.我们把在推动阶段和拉动阶段之间的分界点称之为(D)切入点, A生产计划B安全库存C战略需要D客户需求 12.企业和下游企业和终端顾客构成的供应链的运行基础是(C )关系。 A.需求 B.供应 C.顾客 D.利益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理是迄今为止企业物流发展的最高级形式。虽然供应链管理非常复杂,且动态、多变,但众多企业已经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当前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1、时间与速度 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在IT行业,国内外大多数PC制造商都使用Intel的CPU,因此,如何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安装Intel最新推出的CPU就成为各PC制造商获得竞争力的自然之选。总之,在供应链环境下,时间与速度已被看作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一个环节的拖沓往往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 2、质量与资产生产率 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

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信奉物流质量创新正在演变为一种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制造商越来越关心它的资产生产率。改进资产生产率不仅仅是注重减少企业内部的存货,更重要的是减少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趋势要求企业开展合作与数据共享以减少在整个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 3、组织精简 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并且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与迅速。比如,跨国公司客户更愿意将它们的全球物流供应链外包给少数几家,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一家物流供应商。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整套优势。 4、客户服务方面 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开始真正地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传统的量度是以“订单交货周期”、“完整订单的百分比”等来衡量的,而目前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它为标

浅析我国润滑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润滑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11-13T10:47:26.3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卫广军[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润滑油企业品牌意识的不断觉醒,内需以及基础性建设投资加大将会为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汽车刚性需求的环境和潜力仍在,中国汽车市场将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这也将很大程度拉动汽车润滑油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润滑油消费的快速增长,国内润滑油产能已无法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需求,特别是高档次、高品质的润滑油,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类。 烟台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国内润滑油企业品牌意识的不断觉醒,内需以及基础性建设投资加大将会为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汽车刚性需求的环境和潜力仍在,中国汽车市场将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这也将很大程度拉动汽车润滑油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润滑油消费的快速增长,国内润滑油产能已无法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需求,特别是高档次、高品质的润滑油,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类。 关键词:润滑油;现状;发展趋势 1、我国润滑油市场容量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电力、汽车、钢铁、船舶、机床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润滑油需求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润滑油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也将推动润滑油市场竞争的升级。众多国际品牌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壳牌、美孚、BP、嘉实多等国外一线品牌,凭借其技术和品牌优势,形成了独霸中国润滑油市场的格局。不过,昆仑、长城、统一等民族品牌也成为消费者热衷选择的品牌。中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还将继续拉动工程机械制造业、运输业、物流运输等产业的刚性需求。内需以及基础性建设投资加大将会为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 2014年润滑油产量自5月份开始产量逐渐下滑,2013年全年润滑油产量为574.6万吨,而2014年产量为570万吨,产量变化不大,有略微下降趋势,2014年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局面,整体市场比较低迷,厂家开工负荷低迷,产量有所下滑。2014年润滑油表观消费量842.80万吨,较2013年表观消费量小幅上扬。2015年3月份中国润滑油产量为50.8万吨,环比呈现29.92%上涨。3月份较2月份产量环比大增,主要原因在于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润滑油企业多停工放假,生产积极性相对低迷;而3月份正值基础油和润滑油的传统消费旺季,因此润滑油厂在3月普遍增加其装置的开工负荷,因此产量有所增长。但2015年一季度中国润滑油总产量却较2014年同期下滑3.68%,产量下跌至133.5万吨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润滑油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5年版)认为,2014年12月国内润滑油进口总量在26,886吨,环比上升12.22%,主要是2014年下半年基础油价格连续下跌,部分国外品牌选择下调外销价格,因此进口量出现小增。纵观2014年1-12月润滑油进口量29.08万吨,累计同比上升6.67%,国内调和厂开工负荷低,所以贸易商通过进口资源来弥补市场,国外品牌质量较好,受到国内市场欢迎。 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2800万辆,比上年增长约15%,超过美国销量过千万辆。一个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西部的城市化和政府的刺激政策都有助于提升汽车保有量,自2003年以来,增长率已达两位数。城市化的加剧显然对中国润滑油市场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传统意义上,中国沿海地区代表了润滑油需求的绝大部分,2015年份额超过50%。然而,中部和内陆地区,拥有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也增加了该区域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估计中国目前的市场总值约260亿美元。就量而言,工业润滑油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接近50%,就货币价值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却是消费品领域,约占了相同的百分比。合并后,商业与消费品部分,润滑油需求约为390万吨。发动机润滑油约占该需求总量的70%,其中,重负荷柴机油占比低于50%,乘用车机油约为25%。 2017年国内润滑油市场增长迅速。曾经提供低、中、高端润滑油的本土大企业,至2020年将主要提供中高端产品。这使得市场的低端润滑油主要由本土小企业来提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更直接向主要客户销售,本土巨头亦如此操作。他们向大客户提供更直接的销售和个性化的服务,而跨国企业则更擅长于技术,例如润滑油管理等项目。 2、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 目前国内基础油产能的四分之三以上仍是延用传统的“老三套”工艺,即加工流程是在原油提炼过程中,经减压蒸馏等工艺,在分馏出汽、煤、柴油等轻组分后,减压馏分油再经酮苯脱蜡、溶剂精制、白土精制等“老三套”工艺提炼出基础油。也有部分采用进口的加氢工艺,其中以雪佛龙公司的异构脱蜡技术为代表。由于采用加氢法生产基础油具有质量好、收率高、操作灵活性大等优点,特别是用于生产调配大跨度润滑油的低黏度基础油、具有极低CCS黏度和低挥发度的 APIⅡ类基础油,使加氢法生产技术发展很快。各大石油公司都开发了各自的加氢工艺,并实现了工业应用。 3、可生物降解润滑材料 可生物降解润滑材料亦称环境友好润滑剂,是一类生态型润滑剂。这类润滑剂既能满足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活性微生物(细菌等)分解为 CO2和 H2O,润滑剂及其耗损产物对生态环境不产生危害,或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所允许研究表明,以合成酯和天然植物油为基础油的植物油基润滑剂,其生物降解率均在 90%以上,而矿物油基润滑剂生物降解难度大,大部分生物降解率不大于40%。由于植物油基润滑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欧洲,植物油基润滑剂在润滑剂市场占有率由1997午的1%提高到2000年的10%。北欧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限制部分矿物润滑油的使用,以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润滑油。可生物降解润滑剂最初用于舷外二冲程发动机油,后来发展到许多行业,如链锯油、液压油、机械加工润滑剂和食品加工机械用润滑剂等。天然植物油、合成酯类油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是可生物降解润滑剂基础油的首选品种,另外合成烃、聚醇等其他一些品种也有作为可生物降解润滑剂基础油的潜力。 4、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润滑油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及环保和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未来润滑油将朝着更环保、更节能的趋势发展,润滑油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满足环保、节能要求的高档润滑油成为发展方向。为满足连续性、自动化、高精度工业设备对润滑油产品的可靠性、长寿命等特点的要求,应不断推出新一代的高效润滑油产品。(2)环保型润滑油品种逐步增加。为满足越来越苛刻的环保法规,LPG/CNG燃料、乙醇汽油燃料、生物柴油等新型的燃料开始被广泛使用。(3)产品品种细分和性能差异化越来越明显。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朝更精密、专项化发展的趋势也更明显,需要使用不同的润滑油品种,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

企业如何构建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企业如何构建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搭建一个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没有人能够用简简单单几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况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千差万别,如果仅仅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或用一个模板来套用,往往也会有所偏颇。 因此,安得智联建议不妨换个角度来提出这个问题,即:完整高效的企业供应链体系通常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可以称之为共性。无论来自于哪个国家,无论来自于哪个行业,这些成功的供应链企业,他们在构建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上做了哪些事情?归纳如下: 1、由客户价值驱动的明确的供应链战略和策略 企业需要为多方创造价值,例如客户、员工、股东,甚至是社区或社会,但所有的这一切追本溯源,都要从为客户创造价值开始,它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初心所在。 然而,虽然许多企业将“客户价值”写进了企业战略,却忽略了它在供应链战略中所处的那个最核心的位置。很容易看到,在众多的真实案例中,“成本”成为了供应链的最高战略,而它很可能与我们所寻找的“客户价值”并没有明确的关联。 2、健全的供应链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和完备的人才建设机制 供应链的组织架构体系应当如何搭建,没有唯一的答案。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供应链的组织架构要做到有合有分。 合是为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端到端可视化。例如有的企业设立了供应链大部门,将采购、生产、物流、计划等职能都划归供应链大部门统一管理,提升供应链运作的整体协调能力和效率。分是为了能够相互制衡,规避决策风险,同时提升各个职能的专业化水平。例如有的企业把采购分为寻源部门、供应商管理部门、采购执行部门、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门、非直接材料采购部门等。分和合没有唯一的答案,其目标是兼顾效率和风险。但不管如何整合或切分,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供应链的组织架构体系中不能有所缺失,例如缺少了计划部门,计划协同的工作就没有抓手了。 人才是一切的根本仅有组织没有人才,组织架构再好也是白搭日本当年在甲午战争中获得的中国高达两亿两白银的赔款,就干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强军,一件是教育。因为他们深知,强军是强国之根、教育是立国之本。 供应链管理也类似,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在人才市场中永远是稀缺的。原因很简单,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时间短,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一名专业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时间之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包括安得智联在内的企业应当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空) 1、(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是供应链管理的模式。 2、供应链的形态结构分为两类:一类为(链状结构);一类为(网状结构)。 3、半个世纪以来,制造业竞争优势转移的轨迹是(规模)(成本)(质量)(时间)。 4、()是指供应链的增值活动过程中产品差异的分叉点。 5、()是一种供应链管理技术,也是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有的组织还把它认定为一种新 型的()。 6、JIT生产方式将(获取最大利益)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将(降低成本)作为基本目标 7、MRPII的核心是(物流),主线是(计划)。 8、不正常需求是订单之外的数量,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反映出() 9、()是为实现供应链交互式协同运作的根本目标。 10、供应链管理及其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1、供应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有:()()()()。 12、供应链由于受外部环境原因和特性的影响,其绩效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有(流程机制)(合作伙伴)(组织结构)( 应链战略)(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 1、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 B )机制。 A、竞争-质量-协调 B、竞争-合作-协调 C、质量-合作-协调 D、合作-协调-质量 2、( A )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A、物流管理 B、企业管理 C、业务管理 D、成本管理 3、快速反应以( C )竞争为核心。 A、质量 B、成本 C、时间 D、信息 4、快速反应的实现保障层是( A )。 A、支撑体系层 B、核心层 C、时能层 D、管理层 5、在实施( A )后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买方库存成本的降低,卖方总成本的降低。 A、JIT B、ECR C、ERP D、VMI 6、下面不属于区分供应链网络结构类型的是( D ) A、平行的供应链网络 B、完全交叉的供应链网络 C、部分交叉的供应链网络 D、闭环供应链网络 7、()是公司税后利润扣除一定时期所有资本成本之后的余额,用于衡量企业财富的增加 A、经济价值增量 B、平衡计分 C、绩效评价 D、业务价值增量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3题) 1、供应链的特征( ABCD ) A、复杂性和动态性 B、面向用户需求 C、不确定性 D、高科技的综合体 2、企业可以采取( BCD )主要措施建立供应链。 A、控制时间延迟 B、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定位 C、建立物流配送网络 D、采用信息技术 3、服装企业快速反应物流的特征是( ACD ) A、对时间要求高 B、增加业务量 C、对信息要求通畅 D、强调协同 4、CPFR的实施过程( ABCD ) A、识别可比较的机遇 B、整合运用数据资源 C、组织评判 D、商业规则界定 5、JIT的目标是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具体要达到( BCD )的目标 A、经济目标 B、质量目标 C、生产目标 D、时间目标 6、一般企业的ERP管理系统的应收/应付账管包括( ABCD )功能

未来供应链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1

未来供应链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其历史还不足30年。据记载,供应链一词最早出现在博斯(Booz)咨询公司(前身“博思艾伦”即“Booz, Allen & Hamilton”咨询公司)伦敦分公司两名咨询顾问1982年发表的文章中。这些年来,我们管理企业信息和物料流动的方式已有巨大进步。然而,人们并非总能完全理解渠道端对端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同时,具备相关技能和能力来管理全球复杂供应链的管理人员也较为缺乏。 许多公司称之为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描述为物流管理或配送管理可能更加准确。同样,供应链经理等职位实际上相当于物流经理(负责物流计划)或配送经理(负责实际货品搬运和存储)。其实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其字面的意思。它其中一个关键任务是同时关注内部问题以及外在业务范围。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就是管理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关系,以更低的供应链总体成本为最终市场提供卓越价值。” 目前,许多公司将越来越多的运作外包出去。因此,他们对供应商和服务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同样,公司在多渠道营销和配送领域涉足越深,就越需要与中间商密切合作。 跨界管理(又称之为“扩展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最大的挑战是实现供应链端对端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和能力。 采用供应链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组织结构有着关键影响。几个世纪以来,企业一直采用基于“劳动分工”的组织逻辑,即各项活动在相关职能或部门内进行。虽然这种职能化组织理念可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但是,却过度注重于内部,可能造成“孤岛”思维。这类企业还可能无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另一方面,能快速应对客户需求变化的公司往往更加注重于“流程”管理。所谓流程,就是面向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横向系列化活动。根据定义,流程具有跨部门特点,可通过跨部门团队进行最佳管理。 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企业从内向型“纵向”结构转换为外向型“横向”结构。 横向组织结构具有多项突出特点: 面向市场 流程化组织 基于跨部门团队 以顾客核心基准为导向 横向组织结构的特点在于关注流程,而非关注职能。由于客户价值是通过流程创造和交付的,因此以一体化方式进行流程管理,即通过跨部门团队进行流程管理变得十分重要。跨部门团队由来自各职能部门的专员组成,由整合负责人牵头,其职责就是领导团队实现公司的市场化目标。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原来不同的技能。 整合负责人应具备哪些技能和能力?公认的模型就是“T型经理”理念。T型经理要具有特定的职能专长(代表T字的竖杠),同时也深入了解端对端供应链流程中发生的各类活动(代表T字的横杠)。 打一个比方,流程管理负责人可能具有库存管理相关的背景,也就是其职能专长。要成为成功的整合负责人,他还应了解所有能将订单转化为现金的其它活动。为此,他必须熟悉相关的信息系统技术,成本核算工具(比如活动化成本核算等)以及合理的计划框架(比如销售与运营计划(S&OP)等)。而且,供应链整合负责人还必须善于识别和管理造成供应链复杂的因素。要取得更加好的效果,他还须熟悉业务流程再造、六西格玛技术等技能。总而言之,他必须熟悉供应商关系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当中的最新思维。这确实是一项大挑战!

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与趋势

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与趋势 陈克松,张若云 (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上海200237) 【 摘要】供应链管理理念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大型公司的一种普遍的运营实践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商业管理模式。 文章通过整理部分文献对供应链概念及管理理论进行概括,揭示这些思想和理论对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关键词】价值链;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F124;F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1-0030-022006年第1期(总第71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COASTALENTERPRISESANDSCIENCE&TECHNOLOGY No.1,2006 (CumulativelyNo.71)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供应链管理(SCM)最早的出处是源于Michael.Porter在1980发表的《竞争的优势》书中关于“ 价值链”的概念。KraljicPeter和ShapiroRoyD于1983年和1984年在《 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供应管理这个说法,但并没有给其明确的定义,其后,SCM的概念、基本思想和相关理论在美国迅速发展。1986年物流管理委员会(CLM)对SCM作了定义,SCM是一种关于企业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在CLM的定义中,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物流管理的一种形式,可能是由于物流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功能模块,它也有关于资源和信息流管理的广义的定义,这些都和供应链交互着。美国WillianC.Copacino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中将SCM定义为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之间的物料和产品的流动技术,在这个定义中明确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技术。企业往往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业务流程内各个环节的改进上,但是SCM强调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从物料供应一直到产品交付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流动和相互连接上。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虽然没有得到统一,但是其基本作用和概念框架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 1996年成立于美国的供应链协会认为SCM是为了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包括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一切努力。而在1998年10月CLM也宣布重新定义物流的概念。CLM明确地表示物流管理是SCM的一部分,定义如下:物流是供应链中的一部 分,它是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流程的计划、实施和监控,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这两个定义首先让人们清楚物流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也明晰了各自的发展方向。1998年日本学术团体SCM研究会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定义供应链管理如下:将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业务看作一个完整的、集成的流程,以抬高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为目标,跨越企业边界所使用的流程整体优化的管理方法的总称。这里给出的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定义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论坛上提出来的: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终用户到上游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提供者,一切能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价值的关键流程的整合,从这点我们可以明确供应链管理主要有由供应、制造、分销和客户组成的网路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供应链的结构设计、重构与实施是一个研究的集中点, DouglasM.Lambert和MarthaC.Cooper指出对于SCM结构的 设计没有指导性的方法思想,大多数企业都是随波逐流。他们认为SCM的成功实施需要建立一种理论,开发出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对研究人员和管理者都有参考意义的标准化模式。1994和1997年HauL.Lee与MarshallL. Fisher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供应链设计思想,他们都认为应 该围绕市场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设计目标应该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1993年DavidHole提出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 占据领导地位或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领导市场变化、参与产品开发,这样就需要重构供应链。DenisR.Towill(1996)、 MargueritaM.Sasser(1997)和G.N.Evans(1995)等提出了各自的重构模型。 1992年HauL.Lee指出高质量、实时的双向的涉及需求 和供应的信息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当涉及到供应链中信息传递问题时就不能不提Bullwhip效应,具体是指供应链中的零售商向供应商的定货量与其实际的销售量不一致。一般地,发给供应商的定货量,其方差大于销售给买方的(即需求扭曲),这种扭曲会以放大的趋势向供应链的上游蔓延,这一效应是Forrseter于1996年提出来的,所以也称为 Forrseter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对 市场需求新的分析和处理、理性对策、批量定货、价格波动。而最直接的原因是SCM理性成员所运用的优化行为的结果,由 于成员间信息不能共享或传递失真,使得各成员的优化行为相对整个SCM来说不是最优的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中信息的传送也得到不断的优化,AndreaVinelli(1996)和CiprianoForza(1997)在其提出的快速反应策略中强调了IT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快速反应是美国著名咨询公司KSA在1985年提出的一种关于流通领域快速反应的一种策略,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点也表明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1994年Klaus与Muller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概念、功能做出了定义和前面CLM的定义基本相同,同时Alan与Martin还提出了精益物流技术以适应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1992年HauL.Lee等人对供应链中的物流成本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总成本法来计算成本,很多学者都强调供应链中财物和成本问题的重要性。 在整个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供应链成员之间 【收稿日期】2005-09-24 【 作者简介】陈克松(1983-),男,江西人,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