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教育.doc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2、3节能源、核能和太阳能

学习目标:

1.知道哪些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了解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2.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及核污染的有关知识。

3.知道太阳能的由来及特点,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学习重点:理解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树立节能意识。

学习难点;核能的利用及太阳能的产生。

学习过程:

一、走进课堂

前苏联建设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今在乌克兰境内)的一个反应堆于1982年发生严重事故,造成核泄漏。切尔诺贝利市民已全部迁移,该市已成为一座空城,该核电站于2019年全部关闭。核电站是利用何能发电?核泄漏为何给环境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

二、探究历程

(一)能源家族

阅读教材第148-149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平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

能源。

2.根据是否直接获得,分为能源和能源。根据是否在短期内获得补充,又可分为

能源和能源。

3.讨论交流:人类开发化石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如何节约利用这些能源?

练习1.我市规划在攸县建造一座火力发电厂,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火力发电所需要的煤不是()

A.化石能源 B.一次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不可再生能源

练习2.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的能源消耗完了以后,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我们称此类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化石能源

(二)核能

结合教材151-152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核能是指:原子核或,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释放核能的两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______的链式反应,而原子弹爆炸是 ____的链式反应,一

瞬间发生原子核裂变释放极大的能量。

练习3.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蒸汽轮机的效率总是小于1

C.蒸汽轮机将核能转化为机械能

D.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太阳能

阅读课本154-156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太阳内部,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大部分太阳能以

和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2.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另一种是用

3.结合图17.3-4想想议议:

地球上的能量是怎样转化和守恒的?

练习4.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人类社会的当务之急。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能。

练习5.人们常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从能源能否可以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角度看,太阳能属于能源(选续“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在石油、天然气、煤、核能中,不是间接来自太阳能的是。

三、拓展性阅读:

太阳能的利用

常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加强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近几年,国际光伏发电迅猛发展。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1980年又正式将光伏发电列入公共电力规划,累计投资达8亿多美元;1994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光伏发电的预算达7800多万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23.4%;2019年美国和欧洲相继宣布"百万屋顶光伏计划",美国计划到2019年安装1000~3000MW太阳电池。日本不甘落后,2019年补贴"

屋顶光伏计划"的经费高达9200万美元,安装目标是7600Mw。印度计划2019-2019年太阳电池总产量为150MW,其中2019年为50MW。

核能的利用

1951年美国首次在爱达荷国家反应堆试验中心进行了核反应堆发电的尝试,发出了100千瓦的核能电力,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迈出了第一步.此后不久,1954年6月,原苏联在莫斯科近郊粤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工业电网送电的核电站,但功率只有5000kW.1961年7月,美国建成了第一座商用核电站——杨基核电站.该核电站功率近300MW,发电成本降至9.2美厘/度,显示出核电站强大生命力。今天,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能源洪应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传统的能源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不仅缺乏常规能源的国家如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发展核电站,而且常规能源煤、石油、水电等非常丰富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也在大力发展核电站.截止2019年全世界运转的核电站总数达438座.其中美国运转的核电站总数达109座,核发电量创下6730亿千瓦小时的最高记录,在美国电力生产中核电比例达22.5%.法国核发电量比前年增长4.9%,达3580亿千瓦小时,运行中的56座核电站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76%,而且去年出口核电达700亿千瓦小时.核电已成为法国第六大出口产品.日本,由于其常规能源资源短缺,对核电的开发大为重视,目前运转中的51座核电站,供应全国28%的电力总需求,而且日本有关部门计划到2019年将核电量提高33%。

思考:

你知道太阳能和核能还有哪些应用?你能设想一下它们的应用前景吗?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的收获:

(1).能源的分类:按转化条件分为能源和能源;按能源的利用状况可分为能源和

能源;按能源的性质分为能源和能源。

(2).原子由、、三种粒子组成。获得核能的方式、。

(3).太阳是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其能量来自,太阳能的特点是。

2.我还有的疑惑:

五、达标检测

1. 核电站是利用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该设备内的铀产生的裂变会不断的自行继

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是控制的(选填“可以”或“不可

以”)

2.右图是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

统为整个场馆提供电力,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除供正常使用外,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供夜晚使用。请完成下面的方框图,使其正确反映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转化的情况。

3.

A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B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 .一次能源中只有石油,煤和天然气

D .二次能源中只有电能和核能

4.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石油 ②太阳能 ③天然气 ④生物质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B.化石燃料中所含的化学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C.太阳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被地球吸收

D.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吸收的太阳能

6. 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正确的途径是( )

A.核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电能

7.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

季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 .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 .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 .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 .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8. 关于太阳能电池,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长,不需燃料

B.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压低

C.太阳能电池使用方便,效率低

D.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低

六、课下作业

第4、5节能源革命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类进行能源革命的历程,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通过实例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趋势及产生的环境影响。

3.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保护环境,维持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负有责任感。

学习重点: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学习难点:对未来理想能源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走进课堂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消耗大量的汽油,与此同时,汽车的发动机和水箱的温度很高,有大量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为什么科学家不把这些散失的热收集起来呢?

二、探究历程

(一)阅读课本“人类进步的阶梯”

1.完成图17.4-1的题目和图17.4-3的填空。

2.说出三次能源革命的历程。

(二)自主学习: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1.据图17.4-7完成豆子的生长过程。

2.阅读教材162页“STS”。

交流:“灾害——失控的能量释放”。

(三)自读教材164-166页相关内容

结合图17.5-1、17.5-2、17.5-3讨论交流:

★随着人类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应如何解决?

2. 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怎样有效

保护环境?

3. 未来新能源需满足那些条件?

(四)拓展阅读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

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发展前途。

新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资源以及海洋能源资源等。近20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现实能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新能源发展还有一些障碍。新能源发电规模小而且分散、成本高,会给电网带来一系列运行、负荷匹配、增容和成本增加等问题,实践中存在上网问题。另一方面,新能源设备和产品的技术论证、检查及监督,也缺乏有资质认证的专业性服务公司,增加运行风险。因此,新能源企业风险较大、盈利较差,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中国能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过快消耗,从而影响能源安全和长远发展。发展新能源势在必行,而且时间和速度都很重要。

思考:

新能源的利用有哪些优点和面临哪些困难?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

1.人类历史上总共进行了次能源革命,第一次是以作为主要能源;最后一次

是以作为主要能源。

2.能量的转化、转移,都是有的。

我还有的疑惑:

四、达标检测

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厨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煤球炉、沼气灶和液化气灶等灶具已走进家庭。液化气与煤相比,热方面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 ;环保方面突出的优点是。

2.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源的新里程碑;能的利用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能是能源技术的飞跃。

3.按利用状况分类能源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常规能源有、和天然气等,新能源有、和。

4.在燃煤厂,向大气排放的主要物质有、、及其它致病的有害物质。5.未来理想能源应满足的条件:

(1);

(2);

(3);

(4)。

6.威海新闻频道5月14日报道,世界最大非晶硅光伏建

筑在威海市民活动中安装,如图所示,仅次于楼顶部的

非晶硅光伏电玻璃有效发电面积5500cm2,在光线充足

的情况下,每4h可发电1000度,阴雨天也可以发电,

用非晶硅光伏发电玻璃发电时的能量转化是,使用这种能源的优

点是。

7.水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A.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内能

B.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电能

C.水轮机的机械能→水的机械能→电能

D.水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

8.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A.依靠科技进步,改变能源结构

B.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C.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D.减少环境污染

9. 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会导致温室效应

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

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

11.研究能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

的任务.能源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进行不同分类.下列四组能

源中,能归入图所示阴影部分的一组是( ) A .煤炭、地热能、沼气 B .太阳能、风能、海洋能

C .水能、木柴、天然气

D .石油、海洋能、核能

12. 关于能源及其利用,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是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C.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能源的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千方百计注意能源的节约,提高能 源的利用率

D.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五、课下作业 来自太阳辐

射的能量

新能源 可再生 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019届高三语文南京三模

南京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 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 分) 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章法分明,_____。 《空城计》散板前六向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有时 ______,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______,意到神随,美不胜收。 A. 秋毫无犯淡妆浓抹丝丝入扣 B. 秋毫无犯轻描淡写环环相扣 C. 有条不紊轻描淡写丝丝入扣 D. 有条不紊淡妆浓抹环环相扣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有条不紊: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这里说唱腔,应该是有条不紊。 淡妆浓抹:(1)指浓淡适宜,颜色很好看(多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华丽的衣着)。妆:化妆。 (2)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装饰,也比喻浓丽和素雅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色。 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这里形容唱腔,用的是轻描淡写的本意,和后面浓墨一挥形成对比。 丝丝入扣:丝丝:每一根丝;扣: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 环环相扣:一环接着一环,形容连接紧密。此处的“扣”,是动词,义为套住或搭住。环是圆圈形的物品,环与环相互套在一起,很牢靠,没有脱落之虞。比如自行车的传动链条,就是“环环相扣”,一节与一节衔接得很牢固。这里说唱腔应该是丝丝入扣。 2. 下列对联中歌咏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组是(B)(3 分) ①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②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③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只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A. 周瑜周文王史可法 B. 诸葛亮仓颉史可法 C. 周瑜仓颉文天祥 D. 诸葛亮周文王文天祥 ①此为鄂润泉撰成都武侯祠联。望重南阳:郡望以南阳为重。南阳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十年躬耕地,我们课本上学到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等。羽扇纶巾:手握羽扇,头戴纶巾。纶巾,青丝帛的头巾。形容儒雅从容。泽周:恩泽遍布。西蜀:诸葛亮辅佐三国时期西蜀刘备。浣花濯锦:成都的浣花溪、濯锦江,地临武侯祠。 意译:先生的郡望,世人推重南阳。遥想当年仪容,头戴纶巾,手握羽扇,忠心耿耿扶持汉室。你的恩泽遍布西蜀。我喜爱此地有浣花溪、濯锦江。后人纪念你,香烟缭绕着武侯祠。 ②此联概括仓颉。 “一画本天开”化用了“一画开天”的典故,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第一画,乾为天,故曰一画开天。清代王筠《说文释例》卷一:"一之所以为数首者,非曰此字只一画,即可见一之意也……此即卦画之单,乃一画开天之意,故平置之。"草昧: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代。绳更结:取“结绳记事”之典故。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一些部落里,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最新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章法分明,________。《空城计》散板前六句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有时________,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________,意到神随,美不胜收。 A. 秋毫无犯淡妆浓抹丝丝入扣 B. 秋毫无犯轻描淡写 环环相扣 C. 有条不紊轻描淡写丝丝入扣 D. 有条不紊淡妆浓抹 环环相扣 2. 下列对联中歌咏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②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 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③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只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A. 周瑜周文王史可法 B. 诸葛亮仓颉史可法 C. 周瑜仓颉文天祥 D. 诸葛亮周文王文天祥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小品文是散文之一种。“小品”这个名词,晋代就有了,指的是佛经的简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和晚明公安、竟陵的小品大不相同了。 ①现代小品文又和晚明小品文不同 ②直到晚明时代,才有所谓小品文 ③还强调要用平易的语言,讲出高深的道理 ④它受西洋随笔的影响很深,往往有幽默感 ⑤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一不可以写 ⑥既强调要写出作者的个性,又强调要描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②④③①⑤⑥ C. ④②①⑥⑤③ D. ④③②①⑥⑤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导学案:14.1 热机

14.1热机 【学习目标】 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学习内容一:热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7-P1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2.燃料直接在发动机的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 3.内燃机分为汽油机与柴油机两大类。它们分别用汽油与柴油作为燃料。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演示P17图14.1-1,请学生观察后讨论如下问题: 1.点然酒精灯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听到“呯”的一声,看到塞子飞出去,瓶口附近出现“白雾”。 2.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瓶口为什么会出现“白雾”? 答:酒精燃烧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当管内的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塞子在水蒸气压力的作用下就会飞出去。管内的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3.从酒精灯点燃到塞子飞出去,能量是怎么转化与转移的? 答:酒精具有化学能,燃烧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水,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 4.在大屏幕上展示P18图14.1-2,这个内燃机与刚才的演示实验装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活塞——塞子汽缸——试管 5.它们工作时能量转化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能量转化过程相同,都是燃料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演示实验中,塞子不能塞得太紧,否则有可能引起试管爆裂。 2.内燃机与其它热机的能量转化方式一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同点在于内燃机的燃料在汽缸内燃烧,所以称之为“内燃”。 【即时练习】 1.完成P21第1题。 2.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习内容二:汽油机、柴油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8-P20文字内容与插图,二人为一组,相互描述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自学检测】 1.汽油机的结构:汽缸上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下部有活塞。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学情调研 语文 2020.0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人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当年苏曼殊曾为他的汉译英诗集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因缘”,不禁让人想到一句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翻译充当的角色就仿佛文学因缘的月下老人罢? 古文今译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据说,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曾把殷周时代古奥的档案文册改写成明白流畅的汉代语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开始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时光流逝,语言变易,阅读中的语言障碍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在中外都一样。《尚书》到了唐代,人们已觉得“佶屈聱牙”;就是十六七世纪的莎翁剧作在三四百年之后的观众看来,也有些古怪拗口。所以,如果不加注释或翻译,大概会有不少读者被语言障碍拒之门外,不能进入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就好像面对粮仓却没有钥匙的人一样,空守着粮食却饿肚皮。 毫无疑问翻译是必要的,可是,翻译并不容易。译文很难达到逼肖原作的水平,虽然翻译者都很想使译文成为原文的镜子,“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除了左右相反之外纤毫不差,但翻译者打造的这面镜子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走形,更不消说在拙劣的匠人手里还有成为“哈哈镜”的危险。唐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诗里曾好心地替翻译者抱不平,他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不过翻译毕竟不是自由写作,原文对于译者总是一重束缚又是一把验尺,所以即使是最好的翻译者面对原文,也不敢拍胸口打包票,保证译文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精神,恢复了原文的旧貌;更不消说面对的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篇佳作,译者就更不能保证译文如同原文一样有神韵妙味了。这里原因很多,撇开翻译者水平的差异不说,大概首先是古今文化的时代差异。古人生活在业已消逝的历史之中,时间已经带走了他们的精神、情感、习俗。虽然翻译者可以通过阅读去体验这种历史氛围,通过译文来重现这种历史风貌,但毕竟逝者如斯夫,再好的译者也不能重构历史的真实,而只能部分地还原与逼近真实的历史。即使加上说明,加上注释,也难以完全凸现原文中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情趣。其次是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古人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文学范本,而我们却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追踪和复述它的用意与内容。仅仅是语言构成的差异就使我们为难,因为精密严整的白话和自由灵动的文言毕竟不大一样;更何况还有一些原文中典章、器物、习俗、礼仪的术语早已消失,翻译者不得不花很多话语去解释;还有文言特有的节

新人教版2013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稿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中学 初 三 级 物理科 上册学案 主备: 上课老师: 学生姓名: 班别: 时间:2019年 月 日 学习内容: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三、展示反馈 1、如图甲是电阻R 和灯泡L 的U-I 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 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 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0.4A ,则电源的电压是 V 。 2、小明想测出一个额定电压已知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此实验中,通过 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若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有 . 四、拓展提升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懂得用伏安法测电路的电阻,知道电路短路的危害。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1、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2、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3、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二、小组学习 1、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教学反思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 (选 填“①”或“②”)。 (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欧姆。 2、有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是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电阻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两点组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__Ω。 3、把R1=15Ω,R2=5Ω的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 ,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 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 如果电压增加到6V ,导体中电流为 A ,导体的电阻为 Ω。 1、 在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2、 小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用“伏安法”测电阻: ①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位于____端(选填“A”或“B”)。 ③ 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 ,则R 的阻值是_______Ω。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1)②(2)5 2、v R U I - U IR UR V V - 三、5;3 三、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 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四、1、6V 10Ω 20Ω 当S 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S 接2时,U1=2V U2=U-U1 I=0.2A 3、(1)○1略 ○2断开 B ○30.3 5 减小误差 (因无规律可寻)

江苏南京市 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南京市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 【建议答案】C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有条不紊: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这里说唱腔,应该是有条不紊。 淡妆浓抹: (1)指浓淡适宜,颜色很好看(多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华丽的衣着)。妆:化妆。 (2)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装饰,也比喻浓丽和素雅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色。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这里形容唱腔,用的是轻描淡写的本意,和后面浓墨一挥形成对比。 丝丝入扣:丝丝:每一根丝;扣: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环环相扣:一环接着一环,形容连接紧密。此处的“扣”,是动词,义为套住或搭住。环是圆圈形的物品,环与环相互套在一起,很牢靠,没有脱落之虞。比如自行车的传动链条,就是“环环相扣”,一节与一节衔接得很牢固。这里说唱腔应该是丝丝入扣。 2. 【建议答案】B 【解析】 ①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此为鄂润泉撰成都武侯祠联。望重南阳:郡望以南阳为重。南阳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 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十年躬耕地,我们课本上学到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等。羽扇纶巾:手握羽扇,头戴纶巾。纶巾,青丝帛的头巾。形容儒雅从容。泽周:恩泽遍布。西蜀:诸葛亮辅佐三国时期西蜀刘备。浣花濯锦:成都的浣花溪、濯锦江,地临武侯祠。 意译:先生的郡望,世人推重南阳。遥想当年仪容,头戴纶巾,手握羽扇,忠心耿耿扶持汉室。你的恩泽遍布西蜀。我喜爱此地有浣花溪、濯锦江。后人纪念你,香烟缭绕着武侯祠。 ②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此联概括仓颉。 “一画本天开”化用了“一画开天”的典故,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第一画,乾为天,故曰一画开天。清代王筠《说文释例》卷一:"一之所以为数首者,非曰此字只一画,即可见一之意也……此即卦画之单,乃一画开天之意,故平置之。" 草昧: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代。 绳更结:取“结绳记事”之典故。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一些部落里,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一般是酋长和巫师)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 六书:指汉字的造字方法,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笔难投:用的是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 ③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坯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此联概括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弘光元年(1645 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导学目标】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课堂导学】 1、伏安法测电功率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5)实验电路 按左边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6)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好。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的位置。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③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小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④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⑤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⑥断开开关,结束实验。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灯泡的亮度1 2 3 (8)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 P额; 当U实〈U额时, P实P额; 当U实= U额时, P实 P额。 2、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们发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与的实验电路图相似,实验过程也很相似。 2.实验时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小灯泡的、和亮度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小灯泡的亮度不是由决定而是由它的决定(选填“额定功率”或“实际功率”)。 【课后练习】 3.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是6V的蓄电池,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8V”字样,其额定功率约为1W。 (1)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入电表符号,使实验电路图完整。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若滑片向右移动时,发现小灯泡变暗,但电压表示数却变大,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小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并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U/A 电流表示数I/A 电功率P/W 小灯泡亮度 1 3 0.2 2 较亮 2 3.8 0.26 正常发光 3 4.5 0.3 很亮 ①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A,额定功率是 w。 ②实验中,把小灯泡两端电压从3V调到3.8V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端移动(就上面的电路图而言,选填“左”或“右”),眼睛要盯住表的指针看; ③为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滑动变阻器。(甲滑动变阻器规格为“8Ω 1A”、乙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0.5A”); ④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其亮度之间的关系是; ⑤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大,原因是。 (6)某同学发现电压表大量程(0~15V)坏了,小量程(0~3V)还可用,利用原有器材如何实验,请设计电路图,并简单描述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7.1 《力》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5.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6.知道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指导 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本节的难点。对力臂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5)画力臂三步骤: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F

(1)设计实验方案①选取实验工具②写出实验步骤③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等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依照“右高右旋,左高左旋”的方法,即杠杆右边高则螺母向右移,杠杆左边高则向左移,直至杠杆水平平衡。注意杠杆水平平衡一旦调好,不得随意再旋转平衡螺母,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中,每次改变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后都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这样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可以直接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单位不一定要用米,只要两个力臂的长度单位统一就可以了。 3.根据已学过的杠杆知识,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形状的杠杆,如指甲剪、钓鱼竿、剪刀、筷子、天平、独轮车等。并能按照动力臂与阻力臂长短的关系分析和判断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使用时要注意两点:(1)要省力就要多移动距离;(2)要省距离就要费力,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曲型范例 例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k 正确的是( ) A .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 .力臂就是杠杆的长度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D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精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图删去) 全解:应选(c ) 点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图(a)、(b)所示,虽然力的作用点A 相同,但力的方向不同,画出力臂也不同。 例2.张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张华重250N ,爸爸重750N 。当爸爸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张华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F

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高三九月学情调研卷(零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2019届高三年级九月学情调研卷(零模)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俞先生的看家本事,还是根底。他的文言文,对唐诗宋词有的领悟能力。他的字和旧诗都是一流的,同龄人中间,达到同等高度的人并不多。 A.家学鬼斧神工独到 B.旧学鬼斧神工独特 C.家学炉火纯青独特 D.旧学炉火纯青独到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一种误解,不时地被个别走江湖的写作者,被一些天真的外行人和数以千计自命的作家说得,那就是把作家看成是纯粹的天才,认为他们激情奔涌、灵感忽至之时,便是大作之日。 A.添砖加瓦惟妙惟肖一挥而就 B.添枝加叶惟妙惟肖一蹴而就 C.添砖加瓦活灵活现一蹴而就 D.添枝加叶活灵活现一挥而就 2.下列语段衔接最合适的一组是()(3分) 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形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那却是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 支着巍峨的两三丈高一排白石圆柱 玻璃窗也是绿的,嵌一道窄红的边框 屋子四周绕着宽绰的走廊 地面铺着红砖 窗上安着雕花铁栅栏,喷上鸡油黄的漆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期,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频繁,主要成因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弱冷空气配合造成的。 B.动画片《小猪佩奇》已在全球180个地区播放,仅去年一年就创造了12亿美元的零售额。这样的数据,让不少业内人士着实震惊。 C.这次环保督查“回头看”,是为了有效纠正处分执行得是否到位的问题,真正发挥处分应有的警示、惩戒作用。 D.拍照5分钟,修图2小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修图群体,引发了人们的从众心理,通过修图来展现更美好的自己,获得人际互动的快乐。 4.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3分) A.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九年级物理上册3、1《磁现象》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第一节磁现象(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知道磁化的方法 课前学习 1、回忆小学《科学》课中你学习过哪些与磁有关的物理知识? 2.认识磁体 用以下的物体进行探究:请你找两个有磁性的物体,另外准备的物体还有:大头针、铁片、铜片、硬币、纸片、玻璃片等。 课堂学习 一、交流预习情况 1.交流你的思考和做小实验的情况。 2.讨论: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二、认识磁体 用你准备的一些物体(两个有磁性的物体、大头针、铁片、铜片、硬币、纸片、玻璃片等),你能做哪些实验?通过实验请你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所给的磁体去吸引上面已经准备的各个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答:。 2.在条形磁体上均匀地撤一些大头针,拿着中间提起,观察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数目,你有什么发现? 答:。 3.当两个磁体靠近时你感觉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 4.先观察一根大头针能否吸引另一根大头针,再让磁体吸引这根大头针过后,观察这根大头针能否吸引另一根大头针。 答:。 归纳小结整理:通过以上实验,我对磁体的认识是 ①叫磁性。

②叫磁体。 ③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极,分别是极和极。 ④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及相,异名磁极及相。 ⑤叫磁化。 [及时练习]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物体,一根是磁体,一根是铁,不用其它物体,怎样把它们区别出来? 当堂检测 1.磁体上的部分叫磁极,如果把一根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指南的那个磁极叫极,用符号表示,指北的那个磁极叫极,用符号表示。 2.当两根条形磁体的N极与N极靠近时会,S极与S极靠近时会,N极与S极靠近时会。(选填“排斥、吸引”) 3.磁体不能吸引下列哪类物质() A 铁,钴 B 钴,镍 C 铁,镍 D 铜,铝 4.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 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 5.一考察队在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 他们拿出指南针定向, 指针最终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圈内填写“东”、“西”、“南”、 “北”。 6.如图所示,用线把两个刀片吊在一起,再让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刀片,你会看到两个刀片会分开;将磁铁拿开,两个刀片又靠拢,请你解释一下这一现象。

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语文(含答案)

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语文 2019.09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两段关于“雨”的文字,完成1~4题 (一) 他是一个对大自然特别敏感的人,大自然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在他的心灵世界引起反应,在他的诗中留下精妙回响。若要从唐代选一个诗人来作写雨的探花郎,那么我真心推举他—韦应物。和朋友分别时,“________”;和友人不能见面的时侯,他会有“________”的念头;等到相逢时,“________”,这是对友人身上隐士之风的赞美;在大宴宾客的盛宴何等雍容,极有身份。 到了宋代,苏东坡写雨总是令人________。他用诗写雨:“黑云翻墨末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将夏天的雨写得________,也是一派大家风度,他用词写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这风雨自然不只是自然界的风雨。到了________的境界,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 1.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相送无限情,沾襟比散丝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A. B. C. D. 2.依次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无与伦比淋漓尽致超然物外 B.无法企及穷形尽相超然物外 C.无与伦比穷形尽相随心所欲 D.无法企及淋漓尽致随心所欲 (二)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3.“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句话中包含多种修辞,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4.文中所述下列听雨场景,与右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疏雨滴梧桐 B.骤雨打荷叶 C.江阔云低客舟中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一、实验原理 P=UI 二、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结论 1.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暗; 2.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正常; 3.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亮。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三、今日感悟 《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估计生活中某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1度电可以使一盏100的灯泡正常工作10h 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50 C.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 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55 【答案】C

【解析】因为1度=1·h,P=100=0.1kW,由=Pt得:t=/P=10h,所以A符合实际;假设小明的体重是m=50g,三楼的高度是h=9m,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所做的功约=Gh=mgh=4500J,若其功率为150,上楼所用时间为t=/P=4500J/150W=30s,B选项符合实际;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Gh=2N×3m=6J,C选项不符合实际;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是0.25A,则额定功率由:P=UI=220V×0.25A=55,D选项符合实际。故选C。 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B.家用空调器C.普通计算器D.普通的白炽灯 【答案】 【解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若电流为0.15A,其功率为P=UI=220V×A=880W,普通的白炽灯功率通常在几十瓦,D 选项符合题意家用电冰箱功率在几百瓦,A错;家用空调器通常在一千瓦左右,B;普通计算器使用纽扣电池,容量小,电流通常不到1毫安,C错误。 从电能角度求电功率 根据电能表的参数,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再利用,求出电功率。 【答案】【解析】小丽同学家电饭煲上的铭牌模糊不清,她想利用标有3000revs/(Kw.h)字样的电能表测量电饭煲的功率。她断开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和热量》导学案教科版

第二节内能和热量(一)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知道人类改变和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概念 5.通过对比演示或自主实验探究,知道物体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课前学习 一、复习回顾 1.温度表示物体的。 2.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着。 二、尝试学习(看书P6—8完成) 1.通过做P6图书馆1-2-2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什么叫热运动? 2.叫物体的内能,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怎样?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你能举例说明吗? 4.叫做热量 课堂学习 一、温度与热运动 科学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猜想:温度越高,扩散越。(依据是什么?) 进行实验: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书P6图1-2-2)。 你观察到什么?答。 结论: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 人们常常把叫做热运动。 [及时练习1]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二、物体的内能 1.内能的定义:。

交流讨论:南极的冰山有内能吗?结论是(依据是什么?) 进一步分析得出:内能是储存在物体内部的能量,一切物体都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分子动能越,内能也越。 [及时练习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o C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2.改变内能的方式 交流讨论:怎样让笔杆热起?、等等。 归纳总结:改变内能的方式有:、。 交流讨论:看书P8图1-2-7,分别是怎样改变和利用物体的内能? [及时练习3]下例事例分别是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飞船返回舱和大气剧烈摩擦,把烧烛层“烧”得通红。。 ②通过炼钢炉加热,使铁熔化。。 ③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 补充实验:压缩空气做功:观察教师演示,分析可知,活塞压缩空气做 功,使空气内能、温度。即: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 能,温度。 补充实验:气体对外做功:观察教师演示,分析可知:雾是由于瓶内的 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内能,温度,使水蒸气成 小水滴而形成的;由此可得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温度。 三、热量的定义:。 热量的单位:。 [及时练习4]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当堂检测 1.将一壶水置于炉火上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它的内能将,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 2.“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由于空气摩擦,外壳烧得通红,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时,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这时返回舱的机械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