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11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11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11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11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1、建筑企业管理层次有: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和作业层次。

2、资质包括资格和素质两个方面的内涵。资格是表述企业单位具有的资历、财力、业绩、

信誉等;素质主要是指企业单位的人员、资金、装备的数量构成,技术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等各方面的基本状况。

3、建筑企业资质类别:1)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资质类别:原资质为12个。现为12个。

(2)专业承包企业的资质类别:原资质为60个。(3)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类别:原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分为13类。新的资质标准不再分类。

4、激励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

我实现需要。2.麦克莱兰的激励需要理论:权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4.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5.亚当斯的公平

理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6.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5、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组织而存在的理由或目的,是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目标等的概括描述,它比企业愿景更具体地表明了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的具体化,是企业追求的较大的目标。

6、战略评价和选择的标准:英国战略学家查得.鲁梅特提出战略评价和选择的四个标准:协

调、优越、一致和可行。“协调”和“优越”针对外部环境评价,主要用于检查企业战略的基础是否正确;而“一致”与“可行”针对内部环境评价,主要用于检查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协调:指在评价战略时既要考察单个趋势,又要考察组合趋势。

优越:战略必须能够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为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三个方面:资源、技能和位置。

一致:一个战略方案中不应出现不一致的目标和政策。

可行:一个好的战略必须既不过度耗费可利用资源,也不造成无法解决的派生问题。7、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共振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

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会议要坚持以下原则:(1)支持和鼓励参加者解除思想顾虑,能自由奔放地提出预测意见;(2)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怀疑和批判;(3)提出的意见愈多愈好;(4)鼓励参加者对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综合;(5)发言要精炼,不需要详细论述。

特尔菲法预测的步骤如下:(1)选择对预测的问题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若干人,预测机构与专家们用信件联系,专家彼此不联系。(2)首次联系,向专家提出预测目标,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3)首次反馈,专家们回函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4)多次联系,由预测机构将各位专家预测的情况,用匿名的方式传递给各位专家,并继续提供资料,请专家提出修改后的预测意见。(5)多次反馈,把专家们最后预测的意见加以归纳,形成预测结论。此法具有3个特点:匿名性;多次反馈沟通情况;预测结果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8、建筑企业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合同风险、法律风险:1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对策:搜集对方证据、做好清算准备、提前通知对方。2代位权: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对策:选择信誉好的公司、债权信息保密。3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与他人实施处分其财产或权利的行为危害债权的实现时,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对策:及时撤销(有效期为1年)、了解债务资产。4优先受偿权对策:在催告期内通知业主、将工程折价拍卖、不得对抗已经付

款的购房消费者、优先受偿权在竣工后六个月有效、合同中未注明优先受偿权的需担保.5围标与串标:对策:商业保密、按规定招标。6非法转包:对策:主体工程需自己完成、不得肢解分包、以项目部为承包责任制为主体、选择有资质的分包商。7违法分包:对策:分包需征得发包人同意、要求分包单位不得再分包、选择有资质的分包商。8垫资:垫资与垫资利息有约定的、予以支持。对策:在合同中约定垫资的比例、利息的计算方法、资金的回笼。9工程质量缺陷:对策:业主指定分包需签订三方合同、收集业主对质量的指示文件。10工程未竣工而使用:对策:对业主提出尚未竣工验收的函件、不得签订交付使用文书。11竣工日期、黑白合同。

9、授权管理适用于以下范围:1业主合同、投标文件的审批;2分包商/供应商选择的授权;

3分包商/供应商合同审批的授权;4分包商工程款和供应商货款支付的审批。

授权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授权由建筑企业法定代表人向代理人签发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表明代理人的姓名、代理事项、代理的权限范围和代理的有效期,并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及加盖公司印章。

10、图纸的会审程序包括学习、自审、会审、综合会审4个阶段。

图纸会审的要点:1建筑、结构、安装之间有无矛盾;2所采用的标准图与设计图有无矛盾;3主要尺寸、标高、轴线、孔洞、预埋件等是否有错误;4设计假定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5推行新技术及特殊工程和复杂设备的技术可能性和必要性;6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有无矛盾;7某些结构在施工中有无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安全施工有无影响等等。

图纸会审纪要的内容:1会议地点、时间、参加会议人员名单。2建设与施工单位对设计提的要求。3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问题而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图纸,会议商讨结果与解决办法。4会议中尚未解决或需进一步商讨的问题与要求等。11、技术核定:技术核定单是记录施工图设计责任之外,为完成施工承包义务,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等技术事宜,提出的具体方案、方法、工艺、措施等,经发包方和有关单位共同核定的凭证之一。

12、技术复核是指每分项工程在施工之前先检查把关,由专业工种把每一项工序作自检后,再由质量检查人员最后复验检查。它是保证质量、防止发生差错的重要措施。

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基础的灰线;桩基的定位;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安装时各类构件的型号、安放位置、搁置长度和标高砖砌体的轴线尺寸和皮数杆;屋架、楼梯、钢结构的详图;主要管道、沟槽的标高和坡度;设备基础的位置和标高等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

13、QC小组类型:(1)现场QC小组:由作业人员为主,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在生产现场的QC小组。(2)服务型QC 小组:由企业中的辅助人员和服务人员,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开展活动的QC小组。(3)攻关型QC小组: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三结合组成,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开展活动的QC小组。(4)管理型QC小组:由管理人员组成的,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开展活动的QC小组。

QC小组活动组建坚持自愿参加、自由结合。

三大管理技术:(1)遵循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置)循环,循环前进、阶梯上升,大环套小环。(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方法。

QC小组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2)现场调查(3)设定目标(4)分折原因(5)确定主要原因(6)制定对策(7)对策实施(8)检查(9)活动效果(10)制定巩固措施(11)遗留间题和下一步打算

14、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结合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方法。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工法分为一级(国家级)、二级(地区部门级)、三级(企业级)三个等级。

工法内容11项:(1)前言;(2)工法特点;(3)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材料与设备;(7)质量控制;(8)安全措施;(9)环保措施;(10)效益分析;(11)应用实例。

工法管理及应用:企业的工法管理工作应由总工程师负责领导,并设立相应各级主管机构和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工法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企业要经常做好宣传和推广应用工作。认真做好工法的申报、评审和公布工作。

15、内部审计的全称是内部财务审计。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作用:防范性、维护、建设性作用。

16、知识的应用:知识应用就是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实现知识从知识形态本身到建筑企业价值转化的“拐点”。

知识转换的SECI模式: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内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重要因素:1.流程2.服务对象3.员工4.无形资产5.技术

具体措施:第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递知识。第二,鼓励知识共享。第三,传播“最佳实践”。

17、企业文化的结构:内层:企业文化内层即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层:企业文化的中层即制度层。外层:企业文化的外层即物质层,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制造的物质形态的总和。

18、国际工程包括咨询和承包两大行业。(1)国际工程咨询:包括对工程项目前期的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勘测、设计、招标文件编制、项目管理、监理、后评价等工作。(2)国际工程承包:包括投标、施工、设备和材料采购及设备安装调试、分包、劳务等工作。

19、建筑企业信息的分类:1)根据信息的内容分类:技术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管理信息。(2)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分类:内源性信息和外源性信息。内源性信息是企业内部产生的信息,外源性信息是从经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3)根据信息的价值程度分类:高值信息、潜值信息、低值信息、无值信息和负值信息。

20、招投标的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投标方式。

21、建筑企业变革的过程包括解冻、变革、再冻结等过程。

建筑企业变革的程序:1)通过建筑企业诊断,发现存在的问题;2)分析变革问题,制定改革方案;3)选择变革方案,实施变革计划;4)评价变革效果,跟踪反馈。

22、预测是根据事物的历史资料,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计和推测,估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这种估计加以评价,以指导和调节人们的行动。

决策,就是为了一个特定系统的目标,根据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的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用一定的工具、方法和技巧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决策就是考虑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行为和过程。

23、企业战略目标的作用:(1)实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目标三者态平衡(2)能够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3)为战略方案决策和实施提供评价标准和考核依据(4)战略目标描绘了企业发展的远景

24、建筑企业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在某些特定产品领域成长发展的战略。其目标不仅是从事某个行业或某种专业业务,而是这个行业或专业的领导者地位,即实施这种战略的企业总是站在最有利的能利用各种机会的地位,并不断利用领导者地位的权势和力量,保持其远超于竞争者的状态。

建筑企业专业化战略模式:(1)产品对象专业化。就是按建筑产品的不同而建立专业化的建筑企业。(2)施工工艺专业化。就是把建筑施工过程中某些专业技术,由某一种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建筑企业承担。(3)构配件生产专业化。就是专门向现代化工地提供大型的经过加工或组装的建筑构件、配件,以便组织建筑工业化的施工。

25、建筑企业组织设计的内容:1基础工作:目标/需求分析、工作结构分解。2硬组织设计:结构设计:部门化、层级化、任务分工;流程设计:工作流设计、信息流设计;制度设计:职能管理制度、项目控制制度;人力资源设计:角色设计、职位说明。3软组织设计:文化、VI等。

26、资质管理1建筑企业可以申请一项或多项资质。2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的企业申请建筑企业资质。3选择总承包序列某一类别资质作为本企业主项资质的,可申请总承包序列内各类别资质。 4建筑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5取得施工总承包序列中某一类别特级资质的企业,核发本类别建筑企业特级资质证书;同时核发某一相应行业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证书。

取得房屋建筑公路铁路市政公用港口与航道水利与水电等类别中任意1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同时取得其他两类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的。对达到特级标准的类别,核发建筑业企业特级资质证书和相应行业的行业甲级设计证书;

6取得建筑企业资质的企业申请资质升级资质增项

27、激励理论:激励的原意是指人在外部条件刺激下出现的心理紧张状态,它有三个要素: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激励效应。建筑企业激励就是指领导者通过了解员工的需要,采取一定手段,激发员工的动机,使其产生内在的动力,主动朝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最终确保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实现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建筑企业激励的功能表现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励的最主要作用是通过动机的激发,调动被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28、建筑企业专业化战略: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在某些特定产品领域成长发展的战略。其目标是这个行业的领导地位,保持远超竞争者的状态。

依据原理:规模经济原理学习曲线原理

专业化战略模式主要有三种:产品对象专业化,施工工艺专业化,购配件生产专业化

专业化战略实施:目标市场定位,组织结构调整,人才发展,技术发展

29、技术评价的标准:技术标准化是指在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并在生产建设中全面推行。因此技术标准成为从事生产,建设,环境保护,安全和卫生条件以及其他的应当统一的技术要求,都必须制定技术标准。对企业来说,标准是产品检查,验收的统一衡量尺度,是企业之间订货,签订合同的唯一依据。

分类:1建筑工程施工规程 2建筑工程质量标准 3建筑材料,半成品的技术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标准4方法标准5安全环保标准

30、建筑工程交易中心的作用及基本功能:建设项目报建、发布招标信息、合同授予、申领施工许可证、招投标活动都需在场内进行,并接受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

工程交易不能在场外进行。对国有投资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规范建设工程承发包行为。信息服务场所服务集中办公性质服务性机构信息服务中心运行原则:

信息公开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公平竟争原则属地进入原则办事公正原则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三、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1、总公司对分公司、分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包括业务管理、经济管理以及效绩考核方式等。 1.1管理模式 总公司对分公司采用经理负责制,即分公司经理为分公司最高管理者,独立向总部负责,分公司经理对分公司所有成员具有绝对管理权,全权负责分公司各项经营活动。 分公司对项目部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指将分公司将工程项目承包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分公司签定承包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管理模式。1.2 业务管理 (1)分公司要在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业务。 (2)分公司承担承包期间发生的全部经营成本。 (3)分公司在承揽项目时,必须自己组织队伍,项目经理应由总公司进行资格确认和授权,如临时需要借用总公司人员,必须征得总公司同意,并按公司规定向分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 (4)分公司在承揽业务时,招投标项目由分公司自行组织编制投标文件,并以总公司的名义参加投标,不得以分公司名义签订合同,订立合同必须盖公司的合同专用章。招投标工程如需总公司编制投标文件,总公司将收取标书编制费。 (5)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工作质量考核按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因出现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用工经济纠纷赔偿,由分公司承担。 (6)分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可参照执行。 1.3经济管理 (1)预算管理 总公司授权分公司管理其资产,对应的责任是通过经营资产实现利润。因此总公司在财年预算前要向分公司协调确定利润目标,以量化规范总公司对分公司权责利安排。 (2)审计控制

不论是集权控制还是分权控制都应建立对分公司的财务审计制度,形成对分公司的审计控制。对分公司的审计控制应包括会计审计和和预算审计两个方面。 (3)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由具备相应业务能力和较高职业道德的人去认真实施,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减少财务风险,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1.4效绩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在各分子公司得到有效落实,最终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建立公司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加强对分公司的考核激励,制定子公司经营层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分公司对项目部的考核体系。 (1)考核原则 战略导向原则、绩效优先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结果和过程评价相统一原则。 (2)考核周期 企业绩效考核,实行年度考核与责任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的考核制度。年度考核以公历计算,责任期考核期限为3年。 (3)考核方式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责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均采取由公司下达经营业绩目标的方式进行。 (4)考核关系 总公司对分公司进行考核,分公司对项目部进行考核。 (5)组织管理 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考核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批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和修改方案;审批子公司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及考核程序;负责子公司考核申诉的处理等。公司各企业总经理是本企业经营责任书的具体承担者。负责组织本企业考核指标的分解与落实;负责本企业考核工作的监督、管理。 (6)考核目标 考核指标和权重的设置原则: 战略导向性原则、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均衡发展原则、侧重定量原则、指标的设置以定量为主并侧重客观性数据的评价、行业挑战性原则、客观公正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对建筑企业经营开发问题论文

对建筑企业经营开发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营开发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必须进行调整。本文对企业经营开发的思想,方法,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开发;战略;开发方法;具体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s, method and means have to adjust. in this paper,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deas, methods, and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building enterpris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method; specif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经营开发战略 经营开发是企业的龙头,它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经营开发战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制定企业的经营开发战略首先要对企业的结构组成、技术水平、财务状况、人员素质、设备能力、主营领域、市场地位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充分研究市场形势,掌握国家、地区的发展规划;再次要对同行业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1.经营开发理念。立足市场就是要敏锐的洞悉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适应市场,及时发现商机,捕捉商机,同时规避市场风

浅谈施工企业经营管理

浅谈施工企业经营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在建筑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与面临各种挑战的新形势下,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题。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加速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根据本人多年从事施工经营管理工作的经验,结合我国施工企业发展现状现,从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组织、经营管理方法、经营管理手段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一)企业经营管理思想首先应有战略观念 企业战略是一个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和资源状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均衡发展的总体性规划,是实现目标及实现目标方法的统一体,其基本性质包括全局性、长远性和抗争性等。战略是长期目标的规划,同时又是制定阶段性目标的指导思想。国内部分大型施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企业战略管理,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战略规划能力。但大多数施工企业还缺乏战略管理意识,企业经营缺乏长期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处被动。 企业的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于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将企业的全局经营状况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联系起来,综合市场情况的分析和未来市场的预测,对企业的发展政策、经营方针和管理模式等进行必要的调整,为企业多方面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法。使企业大政方针的制定不再是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而是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战略分析研究 ①市场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稍纵即逝、变化莫测的市场。唯有了解市场,研究市场,挖掘市场,企业才能有效的应对市场。目前,国家或地方每年投资兴建的建设项目虽多,但分布的地域及其数量和比重极不均衡。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分析比较企业各个时期所承接项目在地域、工程类别的差异性和国家(地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方案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方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 建筑工程有有限公司 经营管理方案 一、公司经营管理总则 (2) 二、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2) 三、机构设置 (3) 四、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 (6) 五、职工工会 (6) 六、分公司股份经营 (5) 七、直属项目部经营 (5) 八、综合管理办 (6) 九、财务经营科 (5) 十、安全生产科 (6) 十一、招标核算科 (6) 十二、人力资源部 (6) 一、公司经营管理总则

创新经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企业通过经营管理创新,形成新的动力源,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建立一系列议事规则及监督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等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协调运转。 股东会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应充分行使其权力来决定重大问题,选举产生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等。 加强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处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枢纽地位,董事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资本经营、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中起引导方向作用。 监事会是股东会领导下的公司监督机构,建全监督制度,强化监事会的功能,依法对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行使监督职权,保障股东权益和公司利益不受侵犯。 二、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作为建筑企业,项目是利润的源泉,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公司上下形成的共识。 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围绕项目做文章,以项目质量、安全、工期策划及成本控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项目经营管理提供基本的制度依据。

6-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学生姓名: 入学时间:2008.9 专业名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班级:08汽车营销一班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摘要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如今中国的民营企业高度发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历程,截止2008年六月,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500万户,优秀民营企业家数不胜数。而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单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到如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更是经过了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家族式与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如何优化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现代化管理;制度改善与创新

目录 0 引言 (1) 1.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 (2) 2.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 (3) 2.1初创阶段 (3) 2.2成长阶段 (3) 2.3 快速发展阶段 (4) 2.4 思考 (4) 3.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6) 3.1 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势 (6) 3.2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缺陷 (6) 3.2.1企业股权单一,企业管理家族化 (6) 3.2.2经营管理集权化 (7) 3.2.3决策机制不健全,缺少科学的决策机制 (7) 3.2.4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倾向人治 (7) 3.2.5重视硬件建设,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8) 3.2.6 组织制度缺失,造成效率低下 (8) 3.2.7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8) 3.2.8靠策划起家,缺乏核心竞争力 (9) 3.2.9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9) 4.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10) 4.1 家族式经营 (10) 4.2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 (10) 4.2.1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 (10) 4.2.2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11) 4.2.3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11) 5.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模型 (13) 5.1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13)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 建筑行业是国家支柱行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建筑行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发展。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与此同时,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整个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过去建筑施工企业单纯依靠设备、劳力就能获取利润,,而当前形势对企业市场开发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握市场机遇,迅速做大做强,成为了施工企业领导共同关注的问题。 过去建筑市场混乱,行业内价格恶性竞争,潜规则层出不穷。施工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只能依靠低价中标、幕后交易等灰色手段。企业市场经营开发存在以下问题: 1、市场开发具有盲目性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缺乏战略发展规划,市场开发具有盲目性。没有根据自身企业基本情况确定主营业务与业务开发区域,开发策略。往往是看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将自身业务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陷入竞争红海。 2、市场开发缺少组织支撑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开发市场往往是领导个人单打独斗,依靠私人关系和人格魅力获取市场信息。项目信息来源渠道贫乏,使得企业丧失许多市场机会。企业内部缺乏系统的市场部门、高素质专业的经营队伍。 3、市场开发缺乏制度流程 企业内部没有进行业务总结,制定科学的制度流程。市场开发经常是一个项目一个样,一个人一个样。项目投标匆忙上阵,投标效果不尽理想。缺少市场开发相关的奖惩机制,员工热情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4、市场开发忽视客户关系管理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项目前期开发比较重视,一旦项目中标后,忽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变化,造成项目工期延误,甚至无法及时回收工程款项。 5、缺乏市场宣传、品牌推广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非常重视施工队伍建设,工程技术培育,总是认为专业技术强了,项目单子自然就 多了。殊不知,酒香也也怕巷子深,缺乏市场宣传和品牌推广,仅靠老客户口碑称颂,公司影响度远远不 能达到市场开发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可以从市场开发策略、市场开发组织、市场开发制度流程、市场开发客户关系管 理、市场开发宣传推广几个维度,对建筑施工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中影响较大的问题进行控制,采取如下相应对策。 1、 2、市场开发策略与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 制定市场开发经营开发策略,需要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企业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和企业发展进行调整和重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市场经营开发策略也要随着企业需求发生改变:企业追求占领市场扩大业务规模,开发大项目。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开发精品项目。企业为了进入新的区域或业务领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发联营项目。制定市场开发策略首先要对公司自身实力进行整体把握。公司人员配置、技术力量、项目管理、材料设备情况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市场开发策略的制定还要建立在对竞争对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在日常工作中搜集竞争对手资料,认真分析他们的经营开发策略、背景关系、市场行为。了解他们的销售团队的人员构成,历史成绩,为将来同台竞技做好准备。此外,制定市场开发策略对建筑市场进行分析判断。施工企业要对区域市场规模、企业集中度、拥有特级、一级资质企业数量。工业建筑、住宅、公共建筑等分支市场业务量,进入退出壁垒、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出现的工程项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会影响企业市场开发决策。

建筑公司经营管理解决方案.doc

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方案 创新经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企业通过经营管理创新,形成新的动力源,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促进九州公司健康、长足的发展,结合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经营管理方案。 一、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 1、指导思想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明确分工,把握市场,开拓创新,强化项目责任目标承包管理,着力人力资源建设,改善人力资源结构。 2、方针 以责任制管理为主导,以项目责任目标管理和发展多种经营管理为两翼,共同发展,继续巩固和完善企业经济目标管理的方针,大胆选拔人才、引进人才,发挥有技术有专业知识人才的积极作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管理的平衡。 二、公司职能与组织机构形成 公司决策机构人员由董事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组成,公司下设财务部、工程管理部、综合管理部、机械工程部、采购供应部、财务部、经营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各部室定岗、定责、定职、定薪,择优上岗,各职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作好本职工作,搞好服务,实行计

划管理经费开支申请审批的管理办法。 1、综合管理 公司内外部服务形象窗口,办理日常行政事务,协调各部门关系,接待来访,对外承办行政事务、证件年检、公司对外行业管理业务对接工作,起草制度计划,文书资料,人事考勤、工资绩效管理,实行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主要负责公司招投标业务管理、合同管理,切实抓好各类档案管理。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严格人员转正前的各项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 2、财务管理 按集团公司有关制度执行,负责日常财务审计工作,制定项目部财务管理计划,执行年度收入计划,年度财务预决算情况定期分析预测,提出或采取应对措施,并及时作出书面报告上报公司负责人,编制财务月报,为公司领导决策随时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负责,非生产性开支,日常报销的核准,工程预结算及终结审计,生产成本的核算控制,工程进度款调拨,搞好工程管理利费及各种应收款的催缴回收,全公司的资金进出管理,每月对各项目部财务进行指导监督审计。 3、工程管理 (1)公司承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工序的安全质量要求,工艺操作方法、质量、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管理安全检查,对工 程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合同等进行全面监控,对工程

企业运营模式

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都具有相近的特点,不论是国营还是私企或是合资、股份企业,其趋同性说明这种结构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研究这种模式无疑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行政管理层面 销售层面 生产层面 技术层面 资金管理层面 其基本职能体现为: 1. 行政管理层——企业的“大脑”和“中枢”,其主要职责为: 企业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考核 人员聘用与任免以及相关的人事管理 公关与企业形象推广、相关社会活动 融资、引资 福利、后勤 党建、工会 建设和形成企业精神和文化 2. 销售层——企业的“龙头”,其主要职责为: 产品销售——企业生存和资金流通的原动力 市场开发新产品推广——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情报收集——提供给技术部门处理。是企业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也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

形象推广——配合行政管理部门,推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逐步建立品牌效应,引领企业良性发展 产品监测——监督生产环节,进一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 库品管理——库存产品的保管和规划,企业生产调度的主要依据 用户服务——与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协作,做好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3. 生产层——企业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 设备采购、使用和管理 原料采购、使用和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人员管理和考核 生产成本管理、考核 库品管理 外协加工管理、检测 产品检测、质量保证 其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质量效率成本安全创新 质量——产品、管理 效率——生产、管理、质量 成本——材料、人员、生产、质量、安全 安全——人员、设备 创新——生产、管理 4. 技术层——企业的“发动机”,其主要职责是:

大型建筑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模式探讨

大型建筑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大型建筑企业为节约采购成本、提升工程效率,相继对工程物资及设备实行集中采购,本文肯定了集中采购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并从集中采购推行的意义及如何构建集中采购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集中采购;采购模式;管理系统 集中采购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采购管理模式,是大型建筑企业为提升工程效率、节约采购成本而普遍采取的手段,它是现代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已成为政府和诸多大型企业采购管理的主要形式。 1 集中采购模式推行的意义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采购管理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任何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都离不开原材料或消耗品的采购。有研究表明,采购为改善流程、提高生产率、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极大的机会,通过采购管理所降低的采购成本可以直接转换成利润,是企业增加利润的一个极有潜力的途径。 对大型建筑企业来说,物料成本所占比重较大,通常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所以工程物资采购供应成本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总投资,降低采购供应成本,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的利润。推行集中采购模式,将集合和统一各种采购需求,形成一个大的采购订单,通过向多个供应商进行综合绩效考察、询价比较、择优采购,从而获得对采购物品的品质和供应商服务质量的控制,同时通过统一采购、库存和结算控制,降低了采购成本。 2 集中采购模式构建 基于集采的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集中采购成功企业的采购模式,我们认为,国内大型建筑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出发构建自身集中采购模式,一是成立两级集中采购管理机构,负责政策制定、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采购谈判组织等;二是建立集中采购中心和分中心负责落实企业集中采购制度、政策和要求,并负责采购、订货、配送、结算、售后服务等具体工作的实施[1]。 2.1 集中采购供应的模式 目前,国内外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第一,集中采购、分散收货、分别结算、各自使用;第二,集中采购、分散收货、集中结算、各自使用;第三,集中采购、集中收货、集中结算、内部调拨。企业应根据集中采购实施阶段,集中采购的工程物资类别、具体项目情况等选用适宜的供应模式。 集中采购由各工程局项目部提出采购申请,集中采购机构进行汇总、调整、反馈、再汇总,并根据最终结果组织集中采购。这是集中采购模式下的强制性要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论文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浅谈建筑企业如何加强经营管理与创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强,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核心产品。创新作为时代进步的动力,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管理作为建筑企业创新的一部分,是建筑行业活力之源和生产效率增长的驱动力。本文笔者在阐述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项经营管理创新措施,并由此揭示出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注意点。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是各建筑企业竞相争抢的一块“蛋糕”。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建筑企业的技术力量上,更是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建筑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将管理科学理论及时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提升经营管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1 经营管理创新目标

1.1 项目优先,打造形象。 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展示建筑企业资本的载体,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首要目标为“项目优先”。在承接到工程项目后,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特点,要充分调动和合理分配企业的人、材、物和资金资源,选派适合的项目经理、管理团队及施工班组。为保证工程建造质量,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更新,创优质工程,打造企业良好形象。鲁班奖、国优杯奖、钱江杯奖等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建筑企业对外形象名片。此外,在工程项目的准备、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应有计划的安排人员到工程实际中去锻炼、实践,以造就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精管理的企业储备人才。同时,要善于摸索和总结,以形成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方法,提升项目管理整体水平。 1.2 企业做强,提升竞争。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在不断提高和改进,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要做大做强很难。建筑企业除了继承以往所积累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外,还要不断创新,在经营方式、目标和能力上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创造自己的独特品牌。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拓宽业务范围,以某一专项为主营方向,承接更多的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做大”和“做强”相结合,认真研究国际、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找准适合的目标,调整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摘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为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建筑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要注意关于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的树立,建筑施工企业要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来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也为企业之间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因为虽然建筑数量增多了,但是依然满足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需要,再加上投资压力的增加,这就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思想来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项目效益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核算、考核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一个项目要想获得好的效益更多的取决于项目经理整体思路、经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及其与其他各个部门的配合。通过工程项目全过程经营管理工作,可以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找出施工各个阶段的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对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取得更好效益。所以,必须重视项目经营管理。 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法 2.1建筑施工企业决策层要树立正确的市场开发理念。 具体来讲就是树立勇于开拓市场的信心。这一点对大部分国营企业来讲尤为重要,因为靠计划指派任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靠计划分配任务的陈腐观念必须更新。现在一些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在市场上无所作为,经济效益大规模滑坡这主要与其经营理念有关。要深知观念决定行为, 而行为决定结果。树立一种自信的积极的勇于开拓市场的理念,它会影响企业今后的总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2.2建筑企业必须树立正确合理的经营目标和自我市场定位。 这一点应结合本企业实际状况而定,要根据自身实力(人员力量,资金储备,技术力量,机械力量)的确定盈利目标值。要做到在盈利目标下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合企业发展的工程项目就承揽,反之,则坚决放弃。也就是有的工程可做有的工程可不做。如有些工程虽然利薄但施工期短,业主信誉好, 建筑企业不妨去承揽。而有些工程虽然利厚但须垫资施工, 施工期较长,而企业又无太多的资金支持,这类工程便可以放弃,或者,自身力量强大完全可以垫资施工,也可承揽。总之,盈利目标值的设置要有可实现性。建筑企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特色的企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有限公司 经营管理制度(定案) 一、经营管理的工作范围 1、了解建筑市场行情,建立信息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掌握了解 全区项目工程报规情况和项目工程招标公告发布情况。 2、负责公司所承揽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的商务标、技术标编制及标 书装订和密封递交。监督审核各分公司投标文件编制、装订,逐步拓展对外单位预决算编制和投标文件编制、装订。 3、负责组织项目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编制与签订、参与分包合同的 签订,并在合同批准签订生效后监督其执行情况。 4、编制公司所承揽工程项目的施工图预算,进行人、材、机分析, 为项目部提供施工主要机具、设备、材料数量和定额人工数量。 5、为公司所承揽工程项目编制月进度预算报表,协助有关部门督促 收回工程进度款。 6、配合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收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签证、 索赔等原始资料。 7、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加强定额管理制度,实行定额归口 分级管理,按定额考核工、料、机消耗,按费用开支标准考核费用支出,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8、对分包合同结算和发包订货合同结算进行监督审核,超过合同范 围的签证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核定。 9、公司所承揽工程竣工后,负责与建设单位、审计单位进行竣工决

算、定案工作。 10、负责项目工程招投标资料、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分包合同、 经营文件、竣工决算等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二、岗位职责 主管经营副总经理职责 1.在总经理领导下主管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了解建筑市场行情。组 织经营部建立信息平台。掌握全区项目工程建设的报规情况和项目工程招标公告发布情况。 2.贯彻执行《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国家、省、市 法令、法规,参与研究制定公司预算工作的方针、目标,监督审核经营部人员的岗位职责的制定及施实。 3.组织有关部门配合经营部进行对投标的编制及围绕竞标开展各项 工作。 4.参与接洽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施工总承包合同的讨论谈判、 评审及签订。 5.监督审核工程项目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和劳务分包合同的洽 谈、评审和签约。 6.监督预决算管理工作和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施实。 7.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8.完成总经理委派交办的其他任务。

企业运营模式-(51634)

..WORD完美格式 .. 一、运营模式概念 企业运营模式是指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 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 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 改进。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 生产称简单来说就是经营方法。 二、运营管理的对象 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 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这样的 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上述变换 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 现代运营管理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 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 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 ,对其进行集成管理。 另外,有两个运营名词值得注意: 一是“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运营官(COO)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公司的日常营运管理,辅助 CEO的工作。一般来讲,COO负责公司职能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并代表CEO处理企业的日常职能事务。如果公司未设有总裁职务,则 COO还要承担整体业务管理的职能,主管企业营销与综合业务拓展, 负责建立公司整个的销售策略与政策,组织生产经营,协助CEO制定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并对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 考核。

二是“资本运营”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 三、运营模块(子系统) 一个公司的运营模式可细分为:战略运营模式、战术运 营模式、公司组织运营模式、人力资源运营模式、产品运营 模式、营销运营模式等。 把运营模式细分为若干模块(子系统)以利于管理和实 效评估。 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具有相近的特点,不论 是国资还是私企或是合资、股份企业,其趋同性说明这种结 构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研究这种模式无疑对企业的良性发 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主要结构 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行政管理层面。 销售层面。 生产层面。 技术层面。 资金管理层面。 (二)基本职能 其基本职能体现为: 1、行政管理层——企业的“大脑”和“中枢”,其主要职责为: (1)企业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考核。 (2)人员聘用与任免以及相关的人事管理。 (3)公关与企业形象推广、相关社会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困境及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困境及创新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全面改革有了进一步深化,在诸多领域的改革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挂办理模式的创新就比较关键。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需求和出现的困境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通过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能有助于建筑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地位提升,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理论研究,对实际发展有着十分积极意义。 一、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需求和发展困境分析 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需求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有着其实际需求,这是建筑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发展的需求。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招标承包制度下,已经逐渐的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在经营的意识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着改变,在这种环境下,不断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显得

尤为重要。只有将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积极创新,使之能够和时代发展要求相契合,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是时代发展要求,是市场的完善的需求,充分重视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才能保障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困境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中,还有诸多影响因素阻碍,由于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在当前还没有得到完善化,会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有着阻碍。实际经营管理中没有注重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优化,有的施工企业为能在成本上得以减少,就对管理部门进行了撤销,从而造成管理的整体水平不高。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职责不清以及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不能有效实现科学合理化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资金的缺乏是重要的阻碍因素。由于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中,资金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缺少了资金的支持就必然会影响到管理的质量水平。而从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的现状来看,没有注重整体的战略把握,经营活动开展没有科学合理的呈现,这就对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有着诸多的不利。 另外,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具体管理中加以应用,这就造成了经营管理的效率水平相对比较低下,没有从整体上将建筑施工企

电大建筑施工与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报告 一、实践的基本情况 实践目标:在建筑施工中,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本论文就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现场的学习实践、总结,提出了一些施工管理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实践时间:2014年2月18日——2014年8月31日 实践对象:绩溪县华阳生活广场建设项目总占地逾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项目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单体建筑,是目前该县内筑规模最大的商业体之一。 实践方式:现场参与管理,了解学习请教,资料查询总结。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以及体会 1、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并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错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的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施工装备不断地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相对的,也出现了更多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各项规范也跟着发展,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不断先进,技术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安全问题 在华阳广场生产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对“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的认识不足,对施工安全内在规律及特点研究不深入,注重形式、流于表面;制订的规定、依据与施工安全内在规律所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尚存在差距;安全监管和

浅析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17705652.html, 浅析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于洋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5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1-000-01 摘要本文将主要针对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项目工程 一、加强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各种行业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正发生着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目前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处于建筑企业的洗牌期,可以说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攸关。建筑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不容乐观,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制约着建筑企业发展。 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内部普遍存在着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工程人员只负责工程,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没有全局意识,片面地追求高技术、高质量,忽视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必然增大了企业的成本,使建筑企业施工的成本居高不下,这种管理观念不仅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还降低工程项目的直接经济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项目核算不规范,存在经营风险 施工企业将部分成本长期挂在“存货”项目中这是经营核算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成本长期挂账的主要原因.一是为完成年度利润指标,没有及时将成本进行结转,形成潜亏;二是有些工 程与建设方结算不及时,成本无法结转;三是施工企业完成工作量,但建设方出于各种目的不予确认报量或只确认部分报量,致使部分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暂时不能得到弥补;四是对于超合同外工作量的确认一般在工程结束后进行,因工程已结束建设方不积极致使合同续签等工作无法开展。成本长期挂在“存货”项目中不进行结转,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了危险。 (三)建筑企业安全和质量管理薄弱

“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

“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 摘要:“外包”这种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与演化,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我国企业应借鉴这种新的模式。 一、“外包”的内涵 “外包”(Outsourcing),英文一词的直译是“外部寻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资源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我国的台湾宏基就是一典型的成功外包的案例。他们进行了流程再造,将在台湾生产的系统转变为在台湾生产主板、外包装和监视器等关键零部件,其他部件则外包给市场地厂商生产,然后在市场地组装销售,从而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这种模式推出后,库存时间从100天降到50天,资金周转率提高了一倍,新产品提前上市一个月,产品也更能迅速满足消费者个性的需求。 “外包”这种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与演化。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福特公司就开始了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基础上形成流水作业线,生产出具有规模效益的T型车的生产组织实践,并实现了零部件供应的外部化。发展到本世纪下半叶,标准化、全球化的组装生产模式已普及到全球。从工业时代的全球化的协作生产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外包是一个不断演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这种变化有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市场的环境特点是企业实行“外包”的根本原因。目前市场竞争环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市场的变异性增强,买方市场上顾客购买欲望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由于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市场竞争焦点由成本竞争转向产品性能、服务质量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速度的竞争。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永恒主题。以制药业为例,开发一种重要的药物,由于开发成本的上升,失败概率的增大,所有大制药公司所采取的一种对策是,与一些有前途的生物技术研发公司进行合作,甚至与竞争对手合作,即把研发这块业务部分外包给他人。采用此种战略,有望很快推出新产品。②竞争的地域逐渐由区域转向全球。在全球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困难相当大,它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卓越的营销手段,还需要如何构建和控制业务以确保企业的全球利益的问题,这不是企业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求企业采取某种管理模式能够整合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外包就是其中的一种模式,如上述的宏基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取得了成功。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扩张了企业的界限。过去由于市场交换中的信息搜寻、协作分工而付出的成本比较高昂,所以企业必须把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活动集中在自己的内部进行。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集成制造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间跨越时空障碍的合作日益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协作的交易费用,企业可以和其他的企业结成动态联盟,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上,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交给合作伙伴来完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把企业的内部优势资源和外部优势资源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企业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 3、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为建立外包模式提供了指导思想。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是现代

我国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三个方法

我国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3个方法 建筑市场施工队伍急剧膨胀,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如何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需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树立新型管理理念,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经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企 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动力源,以 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一、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实现成本优势 传统的成本管理仅是一种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注重于短期内 部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为使企业产品在价格上能与国外大公司抗衡,企业成本管理必须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成本管理 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能做到:第一全局性。 成本管理要以企业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 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以期知彼 知己,洞察全局。第二长期性。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成本管理应注 重于长远的降低成本,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长期 的生存、发展以至获利,因此对于近期投资较大但以后获利更大的 项目,应舍得投资,不要追求短期效益。第三竞争性。要将成本管 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二、实行机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建筑业属高度竞争的服务行业,积极推行以“国退民进”优化 产权为核心的国企第二轮改革,将公有资产逐步从建筑企业中退出,

引入民营资产或其他优良资产,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存量资本,扩大增量资本,是进一步焕发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内部股金比例,提高经营者和 经营层的持股比重和责任意识,实行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入股,鼓 励经营、管理、技术骨干持大股,把其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 起来。改进员工持股计划,打破人人持股格局,大力培育内部股权 交易市场,通过股权交易,使员工股向经营骨干集聚;改变目前职 工持股会的持股方式,待条件成熟时取消职工持股会,真正体现出 资人到位,形成股权流动机制,并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吸 收外资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资本,引进其先进的理念、经营机制和 内部管理方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建 立一系列议事规则及监督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 等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协调运转。股东会是建筑 施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应充分行使其权力来决定重大问题,选 举产生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等。加强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处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枢纽地位,制定《董事会决策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发挥董事会 在制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资本经营、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借 助外脑,吸收专家的意见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档次;加强对董事 会的监督、评估,提高董事会的决策功能。监事会是股东会领导下 的公司监督机构,建全监督制度,强化监事会的功能,依法对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行使监督职权,保障 股东权益和公司利益不受侵犯。 (二)创新组织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组织机制创新是保 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调整组织机构和整合优势为主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