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这次在我们标准修改稿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推理能力包含了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合情推理,一般包括归纳和类比,演绎推理一般就是从基本事实出发,推出来一些定理,它们再作为推理的出发点,来进行论述。我们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的时候,首先运用合情推理的方法,包括直观、操作、猜测,然后得出假设。这些假设是否能成立呢?我们就需要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去进行证明。所以合情推理往往是一种发现的方法和手段,而演绎推理是一种证实的手段,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一个命题的认识。

本人结合2012年三明市数学中考第23题,谈谈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 BD 交于点O ,点P 在线段BC 上(不含点B ), ACB BPE ∠=∠2

1 , PE 交BO 于点E ,过点B 作PE BF ⊥ , 垂足为F , 交AC 于点G . (1)当点P 与点C 重合时(如图①),求证:△BOG ≌△POE ;

(2)通过观察、测量、猜想:PE

BF 的值= ,并结合图②证明你的猜想 ; (3)把正方形ABCD 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③),若∠ACB =α,求PE

BF 的值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O G

E

F

D C B A

(p) p O

G E F D C B A O G E F D C B A

(图①) (图②) (图③)

纵观三小题的设计思路,就是从合情推理过度到演绎推理的过程。第(1)题是最简单的演绎推理,同时它又是第(2)题的特殊情况,从(1)到(2)过程又是从合情推理过度到演绎推理的过程;第(2)题是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同时它又是第(3)题的特殊情况,从(2)到(3)过程也是从合情推理过度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第(1)题要点:要证明△BOG ≌△POE ,就要找到三对相等的量,BO=PO,

∠GOB=∠EOF=90°,学生一下就找到了;关键是∠OBG=∠OPE,如果平时教学中有让学生注意到两直角呈现的基本图形,即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启示:在平时教学中对于演绎推理,大家不但很重视,而且形式化也很强。比如拿书写来讲,很多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会详细地跟学生说,哪一句话要怎么写,当

然数学的严谨性是它自身的一个特色,三段论的基本形式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学习之初,不要让这种形式化掩盖了学生对证明意义的理解、对证明思路的分析。我们还是尽量在允许的情况下,淡化或者放开一点,学生的精力更多的不是在怎么写上,而是集中在怎么想、怎么理解证明上。同时要在规范化和过于刻板之间寻找平衡,有的老师可能担心一开始不规范后面可能就不行了,但这种规范也要建立在他理解的基础之上。他知道这样写的道理是什么,然后我们这种规范才有意义,否则这种规范就变成一种教条,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第(2)题要点:点P从点C 平移开,要求学生要大胆地去发现、大胆地去归纳,大胆地去猜想,通过动手测量,敢于去猜;第(1)题的基本图形不存在了,那要如何实现呢?观察发现原来∠APB=45°,不难发现过P作AC的平行线,实现基本图形的构造,采用第(1)题的解题思路就能很好地完成。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直觉的、经验的成份,包括特殊化和一般化。

教学启示: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可能还是对演绎推理关注得多,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合情推理和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联系得非常密切,所以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里面明确地提出来,要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发现、大胆地去归纳,大胆地去猜想。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通过发现,通过你的灵机一动感悟到的东西,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敢于去猜,你才能迈出研究的第一步。这之后,再利用演绎的方法去从逻辑上去证明,也就有的放矢了。所以在咱们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千万不要把合情推理作为演绎推理的一个简短的前奏,很快过渡到所谓的“主旋律”了。

第(3)题要点:本题是演绎推理题,但如果注意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问题解决就容易的多。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核心∠GOB=∠EOF=90°不变,原来∠APB=∠ACB =45°,改为∠ACB= ,实现特殊到一般的转化,不难发现过P作AC的平行线,实现基本图形的构造,采用第(2)题的解题思路就能很好地完成。

教学启示:初中阶段推理能力的培养应做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在寻找解题思路时,合情推理显得更重要,因而合情推理的落实,跟老师自身对问题的设计也是很有关系的,如果我们只设计一些学生一看就很容易知道结论的问题,他就会觉得老师设计的这个合情推理环节很假,时间长了就对合情推理的环节提不起足够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设置好的问题情景,给他一个很开阔的空间,才能够感受到合情推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总之,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推理能力孩子们一时半会儿上不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千万别着急,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很多老师在七年级一接触几何就马上开始学演绎证明,但实际上我们走的太急了反而要摔跤,因此推理能力的培养要有层次性,先让学生看到现象能够初步的说明道理,由此出发再慢慢的规范化、形式化,再变成证明,一点一点走可能会走的更扎实一点,有些能力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实际上是通过不断的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感悟出来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把推理能力贯穿到每个领域、贯穿到每一节课当中,不能一蹴而就,得有耐心。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一点有关推理的知识,是《课标》指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学习和生活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的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合情推理,即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而归纳推理又多表现为不完全归纳推理”。数学推理,是从数和形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归纳类比、判断、证明的过程,它是数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抽象性的有效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重视强化学生的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已有知识、经验、技能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说理,养成学生推理有据的好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组织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教给学生如何判断的推理过程,而与语言最密不可分的是演绎推理,小学生解题时大多是不自觉地运用了演绎推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追问为什么,要求学生会想、会说推理依据,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例如:14和15是不是互质数时一定要学生这样回答: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因为14和15 只有公因数1,所以14和15是互质数。这样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经常进行说理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推理方法 小学生学习模仿性大,如何推理、需要提出范例,然后才有可能让学生学会推理。小学数学中不少数学结论的得出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内容为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正确的推理。例如,在教乘法交换律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计算多组算式:5×3=15、3×5=15所以5×3=3×5还有:15×4=4×15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左、右两边因数相同,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归纳出乘法交换律。 三、要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 能力的发展决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的获得。知识可以用“懂”来描述,技能可以用“会”来描述,都可以立竿见影。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得以进行,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例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时,学生在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这些分数后,提出问题: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哪个分数大?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的猜想,接着验证:取两张相同的纸片,一个折出二分之一,另一个折出三分之一,再比较大小,一目了然,二分之一大于三分之一。接着再推理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哪个分数大?从而得出结论:分子为一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这样再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要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植根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中 要想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更好地发展,除了书本知识外,还有很多活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①大树与影子有什么关系,成什么比例,计算糖水里含糖量可能用什么比例解答,在解答之前,要用变化规律进行猜想,得到合情推理,再进行验证。②用举反例的方式证明结论不成立,如给小明家打电话,若多次接通但无人接听,则由此得出“小明不在家”的判断。③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分圆比赛,就能得出“圆的周长与∏有关系”这一结论。

初一下简单几何图形推理

1、∠B 与∠1是________被________所截得到的_________角; ∠C 与∠2是________被________所截得到的__________角; ∠B 与∠BAE 是________被________所截得到的________角; BD 截AC 、BC 得到的同位角是________________; AC 截BD 、BC 得到的同旁内角是______________; ∠B 的同旁内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并说明每对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 3、依据图形写出由AB ∥CD 得到的三种不同类的结论及其依据: (1)∵AB ∥CD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2)∵AB ∥CD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3)∵AB ∥CD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4、依据图形写出能判定AB ∥CD 的五种不同类的条件及其依据 (1)∵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2)∵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3)∵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4)∵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5)∵____________________ ( ) ∴AB ∥CD ( ) B C 87 654321A B C D E F G H B C D 654321E A B C F D

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梁才中心学校程素霞 我从教三十多年,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已有知识、经验、技能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能成为“科学发现的金钥匙”;下面就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浅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重视强化学生的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组织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教给学生如何判断的推理过程,而与语言最密不可分的是演绎推理,小学生解题时大多是不自觉地运用了演绎推理,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的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之中。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推理方法 小学生学习模仿性大,如何推理、需要提出范例,把学科的内容隐入情境,提供给学生足以探索的数学材料,创设具有一定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要突出问题,然后才有可能让学生学会推理。如:在教乘法交换律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计算多组算式:5×3=15、3×5=15所以5×3=3×5还有:15×4=4×15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左、右两边因数相同,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归纳出乘法交换律。 三、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理猜想,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对学生提出的独特猜想,教师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予以适当的评价;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猜测,教师应注意引导、帮助修正。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经常开展操作、实验、观察等数学活动,让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例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在认识了1/2、1/3、1/4……这些分数后,提出问题:1/2和1/3哪个分数大?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的猜想,接着验证:取两张相同的纸片,一个折出1/2,另一个折出1/3,再比较大小,一目了然,1/2>1/3。接着再推理1/3和1/4哪个分数大?从而得出结论:分子为1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要想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更好地发展,除了书本知识外,还有很多活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做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活动也

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 (一)课标解读 关于推理能力,《课标》是这样阐述的:“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这段话包含三层内容:推理能力的重要性;什么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推理的相辅相成。 1、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推理的本质功能是推出新结论,生成新知识,因此,它对于数学和数学学习极其重要。可以说,没有推理,就没有今天的数学。同样可以说,没有推理,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2、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以特殊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知识为结论的推理,思维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它包括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A、不完全归纳推理 “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即由特殊(个别)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不完全归纳推理仅仅考察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由此推出的一般性结论,可能真,也可能假,它是合情推理。例如: 因为17×3+17×5=(3+5)×17、23×2+23×4=23×(2+4) 所以a×c+b×c=(a+b)c,得出乘法分配律 B、类比推理 “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即以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为前提,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有相同的结论,也称类推。如用类比推理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因为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且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 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即只要推理前提是真,则得到的结论一定为真),思维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例如推理判断255是不是3的倍数。 因为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大前提) 255各位上数的和2+5+5=12,12是3的倍数(小前提)所以,255是3的倍数。(结论)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1)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尤其在几何教学中,这一点尤为突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处理问题能力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课不仅是要学会数学知识,也要锻炼一定的能力。 推理与证明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好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增加练习的思维含量,注重练习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强化练习中实现,通过综合性练习,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找出规律,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一、一个清晰的思维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思维混乱,那么他肯定没有一个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几何问题的解决往往是一个步步递进的关系。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分析,然后才能做出清晰的解题步骤。有些同学见到一些几何问题就懵了,究其原因是他没有一个

清晰的思路。例如,一次一个同学问我一道证明一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几何题。我看过题之后,问他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首先需要证明哪一个结论?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又要去证明什么?这样 帮他层层分析,他才恍然大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前提必须首先要培养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让学生感觉到是一个思路清晰的人,学生才会潜移默化的学习这种清晰的思维方法。具体方面,教师备课内容要清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分明,平时与学生交流时也应该保证一个清晰的思维。因为一个清晰的思维便于人与人的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一个清晰的思维带给人的切实好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而不能做一个糊涂教师。 二、在培养学生推理与证明的时候要注重推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培养学生推理与证明的时候要注重推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这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对学生探究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所侧重。最下等的老师是通过一个题仅教会了这一个题,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仅会这一个题,将问题稍微变动,学生就又如见到一个新题一样,学了一个新题又有一个新题,是学生感到疲倦。次等老师是通过一个问题教学生会解决了一类题,也就是培养了学生解决了这样一类推理证明的能力,或者

小学生推理能力的主要形式及培养策略-最新文档

小学生推理能力的主要形式及培养策略 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而推理则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见到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合情判断的痕迹. 本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个大循环 教下来,对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推理的主要形式及能力培养的策略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一、归纳推理――让学生体验数学规律 归纳推理,即通过对某类事物一定数量的具体实例进行观 察、比较、分析、概括,得出某些结论,并将其所具有的规律作 为该事物的普遍规律. 借助归纳,人们能从有限的事物中受到启发,提出假说和猜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乎大部分定律、性质、法则是由归纳推理得出的,而且一般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 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还有待严格证明. 但不完全归纳法符合人的思维特点,是一种基础性认知能力,易于被学生接受.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适度应 用归纳推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 【案例1】“商不变的性质”教学片段 教师逐题出示:36 ÷ 12,360 ÷ 120,……  师:3600……0(末尾100个0)÷ 1200……0(末尾100个0)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得数是3,我是猜出来的.

师:商是不是3,我们来研究一下. 教师根据36 ÷ 12 = 3,编了9道新算式引导学生先独立 计算,再看看商的变化情况,把商没变的算式整理出来,如下:(36 × 2)÷(12 × 2) = 3 (36 × 3)÷(12 × 3) = 3 (36 × 10)÷(12 × 10) = 3 (36 × 5)÷(12 × 5) = 3 师:它们的商为什么没变?你能发现什么?把发现的规律和 同学交流一下. 生1: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商不变. 我还发现被 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几,商不变. 生2:我可以把他们的话并成一句话来说,被除数和除数同 时乘或除以几,商都不变. 师:好的,按照你们刚才的话,老师把题目改成(36 × 0)÷(12 × 0),这句话还成立吗? 师:有(36 ÷ 0)÷(12 ÷ 0)这样的算式吗?0可以作为除数吗?为什么? 生:哦,我们发现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商不变. 策略1:提供关系结构或规律相同的多个同类型材料,让学 生归纳. 针对归纳推理,教师给学生提供或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时,应

空间重构类图形推理不看后悔

【分享】立方体折叠专题一 一.判断给定的平面图形是否属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1.最长的一行(或列)在中间,可为2、3、4个,超过4?个或长行不在中间的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2.在每一行(或列)的两旁,每旁只能有1个正方形与其相连,超过1个就不是. 3.规律: ①每一个顶点至多有3个邻面,不会有4个或更多个. ②“一”形排列的三个面中,两端的面一定是对面,字母相同. ③“L”形排列的三个面中,没有相同的字母,即没有对面,只有邻面.

二.快速确定正方体的“对面” 口诀是:相间、“Z”端是对面 如下图,我们先来统一以下认识: 把含有图(1)所示或可由其作旋转后的图形统称为“I”型图;把所给平面图中含有(2)、(3)、(4)所示或可由其作旋转后的图形统称为“Z ”型图。 结论: 如果给定的平面图形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那么在这个平面图形中所含的“I”型图或“Z” 型图两端的正方形(阴影部分)必为折成正方体后的对面。 应用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迅速地确定出正方体的“对面”。 例1.如图,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汉字,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超”相对的字是. 分析:自—信—沉—着—超,构成了竖着的Z字型,所以“自”与“超”对应,故应填“自”. 三. 间二、拐角邻面知 中间隔着两个小正方形或拐角型的三个面是正方体的邻面.

例2.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盒,在它的三个侧面分别画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现用一把剪刀沿着它的棱剪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则展开图可以是() 分析:我们把画有圆的一面记为a面,正方形阴影面记为b面,三角形阴影面记为c 面. 在选项A中,由Z字型结构知b与c对面,与已知正方体bc相邻不符,应排除;在选项B中,b面与c面隔着a面,b面与c面是对面,也应排除;在选项D中,虽然a、b、c三面成拐角型,是正方体的三个邻面,b面作为上面,a面为正面,则c面应在正方体的左面,与原图不符,应排除,故应选(C). 四. 正方体展开图: 相对的两个面涂上相同颜色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水平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尤其在几何教学中,这个点尤为突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这个水平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处理问题水平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个清晰的思维是逻辑推理水平的关键。如果一个人思维混乱,那么他肯定没有一个较好的逻辑思维水平。几何问题的解决往往是一个步步递进的关系。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才能做出清晰的解题步骤。有些同学见到一些几何问题就懵了,究其原因是他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例如,一次一个同学问我一道证明一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几何题。我看过题之后,问他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首先需要证明哪一个结论?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又要去证明什么?这样帮他层层分析,他才恍然大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证明水平的前提必须首先要培养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让学生感觉到是一个思路清晰的人,学生才会潜移默化的学习这种清晰的思维方法。具体方面,教师备课内容要清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分明,平时与学生交流时也应该保证一个清晰的思维。因为一个清晰的思维便于人与人的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一个清晰的思维带给人的切实好处。所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而不能做一个糊涂教师。 在培养学生推理与证明的时候要注重推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而这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探究问题的过程

中,让学生体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对学生探究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所侧重。最下等的老师是通过一个题仅教会了这个个题,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仅会这个个题,将问题稍微变动,学生就又如见到一个新题一样,学了一个新题又有一个新题,是学生感到疲倦。次等老师是通过一个问题教学生会解决了一类题,也就是培养了学生解决了这样一类推理证明的水平,或者叫做举一反三的水平。上等老师是通过一个问题教会学生解决绝绝绝大部分问题,也就是培养了学生处理任何问题的推理证明水平,或者叫做一不变应万变的水平。知识是死的,而题是活的,如何用有限的知识,教会学生处理无限的问题就需要我们注重培养学生推理证明问题的过程了。 书本知识中所述之理,即解决证明问题之据。书本知识中的定理,定义,公里是为了我们在解决问题中所用的,所以要教会学生会用这些定理定义公里。一种定理如果学了之后不为我们所用,那么它的价值也就等于0.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是学生知道学习这些定理定义就是问了解决问题时候用的。 将枯燥无味的几何问题的推理转化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推理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水平的很好方法。譬如我在讲直线关系的时候讲到一个问题:已知两条直线的同位角相等怎么证明他们的内错角也相等呢?我就将这个问题类比于生活,为什么小明迟到了呢?这时候学生们都在七嘴八舌的找小明迟到的原因,小明说我昨天晚上没有睡好觉,所以起床晚了,起床晚了,所以我到学校就迟到了。我接过话题,说:“小明你有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吉林省公主岭市岭西小学景标 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一点有关推理的知识,是《课标》指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学习和生活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的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合情推理,即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而归纳推理又多表现为不完全归纳推理”。数学推理,是从数和形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归纳类比、判断、证明的过程,它是数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抽象性的有效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重视强化学生的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已有知识、经验、技能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

的一些体会。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说理,养成学生推理有据的好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组织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教给学生如何判断的推理过程,而与语言最密不可分的是演绎推理,小学生解题时大多是不自觉地运用了演绎推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追问为什么,要求学生会想、会说推理依据,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例如:14和15是不是互质数时一定要学生这样回答: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因为14和15 只有公因数1,所以14和15是互质数。这样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经常进行说理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推理方法小学生学习模仿性大,如何推理、需要提出范例,然后才有可能让学生学会推理。小学数学中不少数学结论的得出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内容为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正确的推理。例如,在教乘法交换律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计算多组算式:5×3=15、3×5=15所以5×3=3×5还有:15×4=4×15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左、右两边因数相同,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归纳出乘法交换律。三、要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能力的发展决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的获得。知识可以用“懂”来描述,技能可以用“会”来描述,都可以立竿见影。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7724676.html,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作者:郭旭卿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处在当前教育发展阶段要注重教育方向的转变,结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比较关键的,这是学生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方面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本文先就科学教学中推理能力培养的现状加以阐述,然后探索推理能力培养的策略,希冀能从理论上就学生推理能力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科学课程;推理能力;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290-01 科学课程教学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举措,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就需要教师能积极应对,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就学生推理能力积极培养,这就能为学生高效化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科学教学中推理能力培养的现状 从当前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观念,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强调理论假设以及事实证据的一致性,只注重静态科学知识的内在一致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这就会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对学生创见性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就会产生很大阻碍作用[1]。 1.2;推理能力培养重视度有待加强。 科学教学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从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情况能了解到,教师只注重对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输,而没有重视对学生推理能力培养,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2]。科学知识教学当中注重规律以及概念的演绎推理,而 对于其由来的教学没有加强重视,学生的推理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1.3;科学教学不注重探索实验。

浅析苏科版七年级几何教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浅析苏科版七年级几何教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苏科版七年级几何教学中,从不该忽视的一类证明,重视几何概念的教学,强调几何规范语言的书写,深化推理论证的基本方法,注重解题思路的引导等方面的实践,对学生的几何逻辑推理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 【关键词】推理能力;培养 平面几何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研究平面图形性质的一门学科。因此,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是平面几何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生学几何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几何的难点。虽然学生在小学里接触过一些几何图形,但是现在他们对于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还是完全陌生的。尽管初中七年级上册还没有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形式的书写,可是到了八年级下册就要求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解决有关的“证明”了,如果现在不打好基础,那么以后做几何证明题时可能就会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必须要在七年级做好几何教学的推理论证工作,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1不该忽视的一类证明,初步感受几何推理论证 平面几何入门学习中,我感觉大多数教师在这一阶段教学中对于利用“等式性质”推导线段和角相等的证明不够重视,而事实上,课本上更有相关的习题要求学生掌握证明,苏科版七年级(上)课本第115页习题6.13如图1如果AC=BD,那么线段AD与线段B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另一个方面是,在教学中我作为一个典型例题重点讲解,而且在黑板上写出严格的推理过程和填上每一步的理由依据,证明:∵AC=BD(已知) ∴AC+CD=BD+CD(等式性质) 即AD=BC 证完结束后,我小结如下:实际上,这道题目是方程中等式性质在几何方面的运用,接着就做一个变式练习:如上图如果AD=BC,那么线段AC与线段BD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模仿黑板上的证明过程自己试着写出来,初步感受一下推理论证。同样在学习到角的有关知识点时,尽管书本没有配套的习题,我自编一题几何说理题:已知,如图2,∠AOB=∠COD,请判断∠AOC与∠BO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让学生回答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如下。 证明:∵∠AOB=∠COD(已知) ∴∠AOB-∠BOC=∠COD-∠BOC(等式性质) 即∠AOC=∠BOD 接着做变式练习:已知,如上图,∠AOC=∠BOD,请判断∠AOB与∠COD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通过讲和练可以让学生自我进行归纳证法:相同线段(或角)±公共部分线段(或角)=新的相同线段(或角),这是为以后的几何学习做好了铺垫工作。事实上,在苏科版七年级(下)学习全等三角形时,经常会利用等式性质去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条件,因此,我在这一阶段教学时一直加以重视。 2重视几何概念教学,逐步感悟几何推理论证 严格的几何推理过程的书写,是从线段的中点概念开始的,因此,在讲解“线段中点定义”时,尤其要重视几何概念的教学,以及几何图形,几何语言的规范

小学数学培养推理能力

专题讲座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 周爱东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一点有关推理的知识,是《课标》指定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在《课标》(修改稿)的第三页倒数第一行,就有明确的规定:“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觉、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课标》还具体地作出了解释“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合情推理,即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而归纳推理又多表现为“不完全归纳推理”。 一、知识结构、逻辑推理及相互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乌辛斯基早就指出:“所谓智力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因为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而获得逻辑意义。数学中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遵循科学的逻辑性构成的。 “数学作为一种演绎系统,它的重要特点是,除了它的基本概念以外,其余一切概念都是通过定义引入的”。这种演绎系统一方面使得数学内容以逻辑意义相关联。另一方面从知识结构所蕴含的逻辑思维形式中得到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等),再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我们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长=宽 因此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数学中的这种推理形式一旦被学生所熟识,他们又会运用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判断和推理。

8.7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推理(3)三线八角

8.7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推理第三课时三线八角 【学习目标】1、理解三线八角的意义,并能从图形中识别它们 2、通过三线八角的特点的分析,培养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 3、认识图形是由简到繁组合而成,培养形成基本图形的结构的能力。 【学习重点】三线八角的意义,能在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 【学习难点】能在各种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 一、复习回顾 如图,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二、自主探究 如图,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图中共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 位于直线AB上方的有: 位于直线AB下方的有: 位于直线CD上方的有: 位于直线CD下方的有: 位于直线EF左方的有: 位于直线EF右方的有: 1、观察∠1和∠2在位置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直线AB、CD的_________,又在第三条直线EF的_________,这样的一对角称为_________ 上图中有哪些是同位角?一组同位角所组成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2、观察∠1和∠6在位置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夹在直线AB、CD的_______,又分别在第三条直线EF的_______,这样的一对角称为_______ 上图中有哪些是内错角?一组内错角所组成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3、观察∠1和∠8在位置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夹在直线AB、CD的_______,又在第三条直线EF的________,这样的一对角称为__________ 上图中有哪些是同旁内角?一组同旁内角所组成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是直线_______与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_________ 注意:(1)截线是这一对角的公共边,另外两边分别是被截直线 (2)这三类角都是位置关系,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是数量关系。

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这次在我们标准修改稿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推理能力包含了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合情推理,一般包括归纳和类比,演绎推理一般就是从基本事实出发,推出来一些定理,它们再作为推理的出发点,来进行论述。我们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的时候,首先运用合情推理的方法,包括直观、操作、猜测,然后得出假设。这些假设是否能成立呢?我们就需要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去进行证明。所以合情推理往往是一种发现的方法和手段,而演绎推理是一种证实的手段,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一个命题的认识。 本人结合2012年三明市数学中考第23题,谈谈在几何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 , BD交于点O,点P在线段BC上(不含点B), , PE交BO于点E ,过点B作 , 垂足为F , 交AC于点G . (1)当点P与点C重合时(如图①),求证:△BOG≌△POE ; (2)通过观察、测量、猜想:的值= ,并结合图②证明你的猜想 ; (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③),若∠ACB=,求的值 .(用含的式子表示) (图①) (图②) (图③)纵观三小题的设计思路,就是从合情推理过度到演绎推理的过程。第(1)题是最简单的演绎推理,同时它又是第(2)题的特殊情况,从(1)到(2)过程又是从合情推理过度到演绎推理的过程;第(2)题是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同时它又是第(3)题的特殊情况,从(2)到(3)过程也是从合情推理过度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第(1)题要点:要证明△BOG≌△POE,就要找到三对相等的量,BO=PO,

∠GOB=∠EOF=90°,学生一下就找到了;关键是∠OBG=∠OPE,如果平时教学中有让学生注意到两直角呈现的基本图形,即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启示:在平时教学中对于演绎推理,大家不但很重视,而且形式化也很强。比如拿书写来讲,很多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会详细地跟学生说,哪一句话要怎么写,当然数学的严谨性是它自身的一个特色,三段论的基本形式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学习之初,不要让这种形式化掩盖了学生对证明意义的理解、对证明思路的分析。我们还是尽量在允许的情况下,淡化或者放开一点,学生的精力更多的不是在怎么写上,而是集中在怎么想、怎么理解证明上。同时要在规范化和过于刻板之间寻找平衡,有的老师可能担心一开始不规范后面可能就不行了,但这种规范也要建立在他理解的基础之上。他知道这样写的道理是什么,然后我们这种规范才有意义,否则这种规范就变成一种教条,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第(2)题要点:点P从点C 平移开,要求学生要大胆地去发现、大胆地去归纳,大胆地去猜想,通过动手测量,敢于去猜;第(1)题的基本图形不存在了,那要如何实现呢?观察发现原来∠APB=45°,不难发现过P作AC的平行线,实现基本图形的构造,采用第(1)题的解题思路就能很好地完成。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直觉的、经验的成份,包括特殊化和一般化。 教学启示: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可能还是对演绎推理关注得多,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合情推理和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联系得非常密切,所以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里面明确地提出来,要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发现、大胆地去归纳,大胆地去猜想。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通过发现,通过你的灵机一动感悟到的东西,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敢于去猜,你才能迈出研究的第一步。这之后,再利用演绎的方法去从逻辑上去证明,也就有的放矢了。所以在咱们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千万不要把合情推理作为演绎推理的一个简短的前奏,很快过渡到所谓的“主旋律”了。

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不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合推理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发展决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得以进行,因而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任何试图把能力“传授”给学生的做法,都不可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2.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毫无疑问,学校的教育教学(包括数学教学)活动能推进学生推理能力更好地发展。但是,除了学校教育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人的推理能力。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活动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学习”,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两个人握一次手,若每两人握一次手,则三个人共握几次手?n个人共握多少次手呢?(通过合情推理探索规律)这与"由上海开往北京的1462次列车途中停靠23个站(不包括上海和北京),这次列车共发售多少种不同的车票"这样的问题,有什么联系呢?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注意层次性和差异性 推理能力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层次性。一般地说,操作、实验、观察、猜想等活动的难易程度容易把握,所以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始终。即使如此,《标准》在“学段目标”的“数学思考”部分的表述中,三个学段仍然有着一定的层次。例如,“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第一学段)”;“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第二学段)”;“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第三学段)”。以“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为例,不同学段的学生观察、实验、推理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第一、二学段,学生主要通过简单的“看”、“摆”、“拼”、“折”、“画”等实践活动,感知图形的性质,或归纳得到一些结论;而到了第三学段,在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得到的结论,有时需要运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加以证明。如“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教学,大体经历这样的过程:用量角器、三角尺画角,按照一定的步骤会用尺规画角(用重合的方法直观地感知所画的角等于已知角),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条件后,则可以用演绎推理的方式证明所画的角与已知角相等。 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不仅要注意层次性,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差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从而使学习演绎推理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克服“为了证明而证明”的盲目性,还要注意推理论证“量”的控制,以及要求的适度。 总之,推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长期的不断训练提高的,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

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 教案

《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 探索和掌握常规图形的常用辅助线(过某一点作平行线)及结论. 2. 感受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探究、归纳、猜测、验证能力以及严谨的语言叙述. . 3.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常用的辅助线及结论. 教学难点 探索在证明角的关系的问题中如何适当进行平行线的添加 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二、探索新知 例观察:用几何画板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度数,计算出:三角形内角和180°,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如何验证此结论。(每个学生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做拼角实验。即撕掉三角粘在一起) 思考:屏幕上的三角形不能撕, 如何搬到一起__添加辅助线: (过点A 作MN ∥ BC) 引导学生用几种方法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180° 已知:如图,△ABC 求证:∠A+∠B+∠C=180° _ H _ G _ A _ B _ C D _E _F

(法一)证明:过A点作DE∥BC ∵DE∥BC ∴∠DAB=∠B,∠E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B+∠BAC+∠EAC=180° ∴∠BAC+∠B+∠C=180°(等量代换) 已知:如图,△ABC 求证:∠A+∠B+∠C=180° (法二)证明: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BA.∵CE∥BA ∴∠B=∠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AC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A+∠ACE+∠ECD=180° ∴∠A+∠B+∠ACB=180°(等量代换) 证明的基本思路: (1)把三个角转化为平角 (2)转化为平行时的同旁内角 三、课堂小结 1.没有熟悉的可以直接运用结论的图形时,可以作什么? 2.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什么?构造新的平行线或三角形 3.构造三角形,应用三角和内角和定理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尤其在几何教学中,这一点尤为突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处理问题能力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课不仅是要学会数学知识,也要锻炼一定的能力。 推理与证明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好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增加练习的思维含量,注重练习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强化练习中实现,通过综合性练习,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找出规律,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一、一个清晰的思维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思维混乱,那么他肯定没有一个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几何问题的解决往往是一个步步递进的关系。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分析,然后才能做出清晰的解题步骤。有些同学见到一些几何问题就懵了,究其原因是他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例如,一次一个同学问我一道证明一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几何题。我看过题之后,问他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

腰三角形首先需要证明哪一个结论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又要去证明什么这样帮他层层分析,他才恍然大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证明能力的前提必须首先要培养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让学生感觉到是一个思路清晰的人,学生才会潜移默化的学习这种清晰的思维方法。具体方面,教师备课内容要清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分明,平时与学生交流时也应该保证一个清晰的思维。因为一个清晰的思维便于人与人的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一个清晰的思维带给人的切实好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而不能做一个糊涂教师。 二、在培养学生推理与证明的时候要注重推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培养学生推理与证明的时候要注重推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这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对学生探究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所侧重。最下等的老师是通过一个题仅教会了这一个题,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仅会这一个题,将问题稍微变动,学生就又如见到一个新题一样,学了一个新题又有一个新题,是学生感到疲倦。次等老师是通过一个问题教学生会解决了一类题,也就是培养了学生解决了这样一类推理证明的能力,或者叫做举一反三的能力。上等老师是通过一个问题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