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规原理笔记-整理

城规原理笔记-整理

城规原理笔记-整理
城规原理笔记-整理

绪论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的出现——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公元前3000,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产生,政治性能很强。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满足外部产品和服务需求(“出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因)。

从属经济部类--满足内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乘数效应:基本经济部类增长,从属经济部类也增长。

(基本经济部类增长快,城市发展前景广阔;从属经济部类增长快,多样化部门增加,前景更广。) 城市发展过程阶段:

(1)专门化: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出口。(2)综合化:企业联动效应,形成综合体。 (3)城市化。(4)区域化(例:上海的发展带动了区域发展)。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1)绝对集中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变。

(2)相对集中时期:成熟性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3)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第三产业>第二产业郊区人口增长>城市人口增长。

(4)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第三产业大幅增长, 农村人口.不再向城市转化,城市人口继续向郊区转化。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F·佩罗 1950年);(注册P34)

(1)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发展并非均衡,有些城市占主导地位,其他则占从属地位。

(2)区域经济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应,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不断循环和积累的过程,逐渐成为地区的中心城市。

(3)随着这些城市的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将遇到较多的阻力,其他城市的优势越来越显著,这些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开始向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扩散,形成“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城市发展,使区域空间经济趋于平衡。

(4)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发展政策,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有限的资源应集中在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作为增长极,由此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使区域空间经济趋于平衡。

导致的问题: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劳工短缺,环境污染等。

第三产业增长足以弥补第二产业的下降——后工业化。第三产业增长不足以弥补第二产业的下降——逆工业化。

产业结构转型——结构性产业。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从事成品制造;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集聚于少量全球性中心城市;制造、装配功能扩散在大多数城市中。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城市的组成要素:人口、土地、产业、设施、社会组织、环境。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的物质构成:(1)公共领域,(2)非公共领域。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1)公共领域:公众共享物质环境。公众投资对公众设施起主导作用;(2)非公共领域:被社会个体占用。基础设施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公共领域的空间属性:

(1)可达性: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道路交通)。可达性高,土地开发效益高。

(2)外部效应:城市作为空间聚集集体,物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空间属性。a、积极的外部效应:空间经济;b、消极的外部效应:空间不经济。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和发展周期有关:生长期→向外扩展(新开发),人口增长缓、停、散→内部重组(在开发)。

?城市物质环境更新的时机:原有建筑之间的价值与潜在地块的价值的差额。随着技术的进步,时机会

提前。

3、城市物质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物质环境作为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城市经济up→投资up→物质环境up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和城市社会空间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异质性大——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经济和社会背景的社群居住在不同的社区。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1)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或65岁以上>7%);

(2)家庭核心化(父母,未婚子女→小学,托幼);

(3)生活闲暇化(食品支出/全部指出=恩格尔系数,<30%富裕,>59%贫困)。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自自然(前工业社会主导);第二产业:在加工(工业社会主导);第三产业:为生产消费服务(后工业社会主导)。

2、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

*3、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P99):

(1)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整个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如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而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持续降低。产业结构的位序演进将经历一、二、三次产业到二、三、一次产业,再到三、二、一次产业的转变过程。

(2)工业的内部结构逐渐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演进。

(3)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逐渐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再进一步向高、精、尖工业为中心演进。

(4)在向区域外输出产业的过程中,逐渐由低附加值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演进。

(5)在产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程度上。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演进。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1)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城市规模或数量的增加。(2)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3)经济发展和GD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4)(广义)居民点公用设施现代化。(5)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6)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

2、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诺瑟姆曲线,1979年(图)(注册P34)

(1)初期:<=30%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增长缓慢;

(2)中期:30%-60%,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工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3)后期: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

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第一个城市化达到50%的国家——英国;世界特点:(1)增长势头猛烈;(2)发展主流转为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的城市集中。中国特点:(1)城镇人口增长较多,但占总人口比重增长不快;(2)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不稳定——政治因素】

4.影响城市化的因素:

(1)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增加;

(2)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3)经济发展和GDP的增高;

(4)居民点、公用设施的现代化;

(5)文化水平的提高;

(6)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二)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初始动力。(1)为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商品粮(2)为城市工业资金提供原始积累(3)为城市工业(轻纺,加工业)提供原料(4)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5)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

工业化——根本动力。直接导致人口向城市流动。

第三产业——后续动力。(1)生产性服务增加要求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务(2)商品流通要求城市提供中转,存储,销售处所(3)住房,医疗等设施。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与促进:

(1)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2)城市化进程能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资金无序→有序→发展。

3、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化,现代化互相作用,影响。现代化程度用城市化衡量。

特点:(1)工程基础设施(功用,文化,教育,科技等)完备(2)居住水平提高--城市布局日益合理,绿化,生态环境好(3)城市管理现代化——交通,信息通畅,防灾应变能力强(4)反恐,公民社会公德

4、城市化实质:生活方式进步,技术辐射,扩散,人口向城市集中。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第四版第十二章)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类似建筑与城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影响范围:中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周围较小城市经济发展起组织作用的城市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分布疏密程度,影响区域,与周围城市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人才集中。

(2)区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①城市发展方向:a、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有利不利因素;b、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c、各个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通过以上确定城市性质。

②城市发展规模:人口,用地。

③城市空间结构布局:集中式(京,哈);分散式(山东,大庆);交通,通讯。

* 第一章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发展、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主要内容:(1-9 “编制办法”P40)

二、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7 “编制办法”P43)

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7 “编制办法”P41)

3、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18 “编制办法”P41)

三、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1-6 “编制办法”P44)

成果:规划文本、图纸以及相应说明的附件。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四、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

内容:(1-5 “编制办法”P45)

五、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1、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6 “编制办法”P46)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编制办法”P47)

4.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7 “编制办法”P47)

六、城乡规划的调整与修改

1、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一般程序:

2、允许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五种情形:(1-5 “规划法”P20)

3、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一般程序:

七、城乡规划的审批

(“规划法”P10)

补充: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突出以下方面:1、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空间管制;3、突出建设标准的确定与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4、强调按照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科学合理的划定城市规划区。

第三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第一节城市性质

一、城市性质

范围内的分工的主要职能。(城市个性)

例哈尔滨城市性质:

黑龙江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哈尔滨城市职能:

1、现状具有良好基础,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名城;东北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黑龙江省中心城市。

2、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前景良好,今后需大力促进发展的新的城市职能-----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具有较强经济活力,适于创业的城市;适宜居住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城市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1、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2、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去认识,明确其职能和发展方向。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一个城市是由复杂的物质要素所组成,其中有些要素主要是为满足本市范围以外地区的需要而服务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城市性质就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

*二、城市性质拟定的方法

正确拟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一般确定城市性质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1、“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认真的调查研究城市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如城市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历史文化发展特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科学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2、“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一般可分析主要生产部门在全国或地位和作用,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以及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等。

总之,城市性质的拟定应建立在认真调查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符合客观实际。

四步骤:

1、调查分析周围地区所能提供的资料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发展水平和对工业的要求,以及与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等等。

2、全面调查分析本市所在地点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以及附近的风景、名胜和革命纪念地等等。

3、自上而下,充分了解各级有关主管部门对于发展本市生产和建设事业的意图和要求,特别是这些意图和要求的客观依据。

4、应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进行科学分析,进行地区综合平衡,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从而确定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的表述:

1、用一个或几个定语修饰城市;

2、用一系列同位语表示同时具备几种互无冲突的职能。

例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节城市的规模

一、城市的人口规模

居住人口。

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1

影响年龄构成的因素: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2、性别构成

3、家庭构成

4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指劳动人口在城市总人口中的比例。

(它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它的多少随城市规模变动。)

影响劳动构成的因素: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人口自然增长率;社会闲散劳动力就业情况;城市建设阶段。

5、产业和职业构成: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即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人数的比例。

6、文化构成

(二)人口规模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影响城市用地大小、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的组成与数量、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及郊区规模、城市布局等。正确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环节。

估算人口规模的方法: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进行校核。

1、综合增长法:P t=P0(1+r)n

适用于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城市,对于新建或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的城市则不适用。

2、时间序列法:P t=a+bY t

适用于城市人口有长时间的统计,人口数据起伏不大,未来发展趋势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城市。

3、增长曲线法:一般使用逻辑增长曲线P t= P m/(1+aP m b n)

适用于较为成熟的城市的人口预测,并不适用于新建城市或者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城市。

4、劳动平衡法(较少采用)

5、职工带眷系数法

适用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成后的城镇人口。

二、城市的用地规模

(一)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

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9中类,14小类。

城市建设用地共分8大类,35中类,42小类。

(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标P14)

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

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多地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50.0㎡/人。

第四章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与选择

*第一节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与评定

(一)地质条件

1、建筑地基

地基承载力——由地质钻探与地基土试验确定。

不利于建设的情况有: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腐植土、淤泥、沼泽地、地下岩溶洞、地下采空区等。

2、滑坡和崩塌

3、冲沟

4、地震

(1)基本烈度:通常以一百年内在该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为准,是设防的依据。

设计烈度: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内的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而据此来制定更为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

(2)在城市规划中的防震措施主要考虑:

①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

②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在9度以上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用地。

③在城市规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烈度及地质、地形情况,安排相宜的城市设施。

如重要工业不宜放在软地基、古河道和易于滑塌的地区。同时在排布建筑时,尽量避开断裂破碎地带。在规划布置中为减少次生灾害的损失,建筑不宜连绵成片,应留以适当的防火间隔。对易于产生次生灾害的城市设施,要先期措置合适的位置。

5、泥石流

(二)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条件

城市防洪标准——按洪水频率的5%(二十年一遇)到1%(百年一遇)来设

防。重要城镇可按百年一遇设防,并以二百年一遇的洪水特大值校准;一般城镇

按二十~五十年一遇的洪水设防。

城市建设可能造成对原有水系的破坏,同时在建设实践中对水文条件考

虑不足往往造成不良后果。

例如:a. 某市在江流上游修建水闸,使下泄水量减少,对降低的冲刷作用

减弱,江口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逐渐淤积,使河床抬高而影响通航,并影响沿岸

工厂、仓库的水运作业,增加疏浚航道的经常费用。 b. 大江流速大于夹江,

使原以为可通过大江稀释的污水,被逼流入布有多处取水口的夹江,从而污染城

市水源。

2、水文地质条件——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

矿化度、硬度、水温及动态等条件。

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

压水三类。后两类可作为城市水源,特别是承压水不易受污染,

且有一定水压,往往是主要水源。地下水若被盲目过量采用,

会形成“漏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流向

改变,严重的引起水源枯竭。

*(三)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风向、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1、太阳辐射

2、风向——一般分8个或16个方位观测。累计某一时期中(如一月、一季、一年或多年)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值(即风向的频率)来表示。

(1)分析当地全年占优势的盛行风向、最小风频风向、静风频率和盛行风向季节变化规律。

?城镇规划布局原则参考图示(考虑风向时):

a.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工业区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居住区在

其下风向。

b.全年有两个方向基本相反的盛行风向时,工业区与居住区一般

可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并考虑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的季节转

换规律。

c.当静风频率占30%以上时,应使工业适当分散,并与居住区保

持一定间距,以免近处受严重污染。

工业有害气体对下风侧的污染程度,除考虑风向频率外,还与风

速、排放口高度和大气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2)污染系数 = 风向频率 / 平均风速

(3)由于所受太阳辐射的强弱不一,及热量聚散速度的差异,

会形成局部地区的空气环流,如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3、温度

(1)逆温现象:城市上部气温高于地面气温的反常现象,大气稳定,有害空气不易扩散。(冬季多一些)

(2)逆温层:在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地区(尤其是冬天),常因夜晚地面散热冷却比上部空气快,在城市上空出现逆温层结。

(3)热岛效应:城市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大中城市尤为突出。

?规划时可在盛行风向上保留绿化,道路方向上,有意识的引风。

(四)地形条件

城市宜选择在平原、河谷地带、低丘山岗、盆地等地修建,但我国由2/3的城市建在山地或丘陵地区。一般来说,地形坡度>10%,不利于城市建设;坡度<0.3%,不利排水。

?地形条件对规划建设的影响:

1、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

2、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分之间的高差是对制高点的利用、用地的竖向规划、地面排水及洪水的防范等方面的设计依据。

3、地面的坡度,对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4、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有利于更合理地布局建筑、绿地等设施。如在山地利用向阳坡面布置居住建筑,以获得良好日照等。

5、地貌对通讯,电波有一定影响。在高层布置时,要避开微波通道。

项目坡度% 项目坡度%

工业0.5~2 铁路站场0~0.25

居住建筑0.3~10 对外主要公路0.4~3

城市主要道路0.3~6 机场用地0.5~1

城市次要道路0.3~8 绿地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求进行土地使用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评估。

(一)用地评定的要点

1、根据不同规划阶段进行相应内容与深度的用地评定。

2、以自然条件为主要评定内容,兼顾考虑人为影响因素。

3、要考虑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

4、抓住对用地影响最为突出的主导要素进行重点分析与评价。

(二)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适合于城市建设,不须或只须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

二类用地——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或只有采取重大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因而在经济上不合理。

(三)成果

图纸和文字说明,是城市规划文件之一。比例与规划图纸比例一致。

第二节建设条件的分析技术经济条件

一、建设条件的分析

(一)建设现状条件

1、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

2、城市设施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

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二)工程准备条件

1、地形改造;

2、防洪;

3、改良土壤;

4、降低地下水位;

5、防止侵蚀和冲沟的形成;

6、防止滑坡等。

(三)基础设施条件

“七通一平”:“七通”指供电、供水、排水、通讯、供煤气、道路、铁路;

“一平”指平整土地。

“三通一平”:“三通”指供电、供水、排水;

“一平”指平整土地。

二、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的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与安排提供依据。

(一)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城市土地区位,除包括以地理坐标表示的几何位置外,更重要的是经济地理位置。

宏观区位:地区、城市∈地域范围;

中观区位:城市内部不同地段间的相互联系;

微观区位:某地段在城市中的具体位置及其与周边的相互关系。

(二)地租与地价

级差地租是指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及地租、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

基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因子层

土地区位繁华度

交通通达度商业服务中心等级、高级商务金融集聚区、集贸市场道路功能与宽度、道路网密度

公交便捷度

城市设施城市基础设施

社会服务设施供水、排水、供暖、供气、供电设施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娱体育设施、邮电设施、公园绿地

环境优劣度环境质量

自然条件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

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洪水淹没与积水、绿化覆盖率

其他人口密度

建筑容积率

城市规划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用地潜力

第三节城市用地的选择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除以自然环境条件为主,并

考虑技术经济与城市现状条件外,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政治

方面(如城乡、工农关系、民族、宗族关系等),文化方面

(如历史古迹、城市风貌、各种保护区等),以及地域生态

等方面的有关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及方案比较。

城市用地选择与城市用地条件的综合评价相互依存,

密切相关。

一、城市用地的选择是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和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城市用地选择原则上应考虑:

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按新建与扩建的不同特点来进行。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科学的评估,结合不同用地减少用地工程准备费用。

4、注意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

二、城市新区建设与原有城市的关系:

1、新区尽可能结合原有城镇建设;

2、新区以旧区为中心向四面发展;

3、新区与旧区结合偏向一侧发展;

4、新区与旧城区规模相当,可分可合;

5、现有大城市不易过分扩大新区在一定距离外的外围发展。

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1、建设现状和使用;

2、重大基础设施;

3、区域关系;

4、市政设施配套;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

城市用地分类体系在“细分”基础上向“混合”发展:

1、各种相关功能用地的混合已经是世界各个城市的普遍现象。而土地使用性质的限制导致这些混合的

物业产权没有明确的法律保护。

2、功能混合有利于城市的节能减排。

3、功能混合有利于城市的良性生长。

*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〇节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P275)

一、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即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

优点: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适用:鼓励中小城市采用。

进一步划分: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

1. 网格状:适用于平原地区,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城市形态规整,适合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但由于路网均等,不易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如洛杉矶、密尔顿凯恩斯。

2. 环形放射状:常见于大中城市,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有很好的向心紧凑的发展趋势,往往具有高密度、展示性、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但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过度拥挤和过度集聚。如北京、巴黎。二、分散式布局的城市——主要特征是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包括组团状、带状(深圳、兰州)、星状(哥本哈根)、环状(新加坡、荷兰兰斯塔德)、卫星状(伦敦、上海)、多中心与组群城市(底特律、洛杉矶、日本京阪神地区)等多种形态。

第一节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与方法

*一、城市总体布局的含义——城市总体布局(General plan or Master plan)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其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研究城市各项用地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城镇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发展的动态关系。

(一)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

1、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城市主要功能要素布局;

3、城市整体结构的控制;

4、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二)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方法

1、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步骤

(1)总体布局草案的构思与选择;

(2)各子系统方案的拟定与比较选择;

(3)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综合;

(4)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系统评价、比较与优选。

*2、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的内容(P288)

首先分析影响总体布局的关键性问题,其次研究采取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比较一般是将不同方案的各种条件用简单的数据、文字说明制成表格。通常考虑的比较内容有:

(1)自然条件与环境的适宜性:①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等条件;②生态与环境保护。

(2)工程条件的可行性:①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设施;②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

(3)城市布局的合理性:①城市总体布局;②居住用地组织;③生产协作;④交通运输。

(4)经济上的可行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①城市建设投资及收益;②社会成本比较。

以上各项,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有所取舍,灵活考虑。

二、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P278)

(一)立足区域,讲求整体;

(二)节约紧凑,强化结构;

(三)远近结合,弹性生长;

(四)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分析研究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三、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P273)

(一)城市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内部结构:反映在城市用地的功能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

外部结构:城市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延伸和扩展部分,也指城市建设发展的外部因素和条件。

搞好城市内、外部结构的协调发展,需注意:

1、充分重视城乡结合部;

2、促进生成城市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上海浦东陆家嘴,哈尔滨松北新区);

3、重视地域开发序列的衔接和过渡(结合内部外部);

4、积极制定和推行有效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建设政策(控制大城市)。

(二)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主旨:整体指导局部,局部推动整体,局部服从整体。

(三)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策略与建设政策。

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防治、地面沉陷等方面。

促进城市上、下部结构的协调发展,要做好以下工作:

1、基础设施对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力;

2、电厂、煤气厂、水厂、污水处理厂以及大型变电站等设施的选址要谨慎;

3、地下水的合理开发,防止地面下沉;

4、注重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5、合理布置高层建筑;

6、保持合理的建设投资比例;

(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第二节城市总体艺术布局

城市总体艺术布局是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城市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基本构思,确定城市建设艺术的骨架。

一、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协调统一

1、艺术布局与适用、经济的统一

2、近期艺术面貌与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

3、整体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的统一,要点、线、面相结合

4、历史条件、时代精神、不同风格、不同处理手法的统一

5、艺术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的统一

*二、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方法

第三节城市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一、城市工业布局的意义——工业布局合理,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节约资金、便利职工上下班、减少交通流量及改善城市环境,利于城市健康的发展。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是联系在一起的。

工业布点取决于生产力的配置。在这方面有一些区域规划的理论,如“工业区位理论”(Theory of Location),“增长极核理论”(Growth Pole Theory)等。工业的布局形式,苏联“工业小区”、西方国家“产业公园”(Industrial Park)等。

*二、城市中工业用地选择

在选择工业用地时,不仅考虑工业用地的要求,如规模、生产特点、货运量及运输方式等具体情况,还要考虑它与城市各项用地的关系,特别是与居住区的关系,首先应考虑工业区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问题。工业用地的选择合理,就能加快工业建设的速度,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居住卫生、城市经济、交通运输等方面创造有利的条件;反之,就会造成城市布局上不可弥补的缺陷。城市中工业用地选择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自身要求考虑用地面积、地形地势、排水条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水源条件、能源要求;

1、用地形状与规模——发展预留

工矿企业用地,应在节约城市用地的原则下,有足够的面积,能够按生产需要,合理布置厂房,并保证将来有扩建的可能。

2、地形要求:水泥厂 坡地

厂区的地势应结合工厂规模、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运输量大,面积大的工厂,地势要求比较平坦,由中心地区向外缘略有倾斜,以便于地面排水。厂区范围内主要地段,最好具有0.4~2%的地形坡度。

3、水源要求:农业,造纸厂

4、能源要求:用电量大的企业要靠近电源布置,以免远距离输电增加基建投资和电力损耗;需大量蒸汽及热水的企业应尽可能靠近热电站布置。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工业不在地震区,不在洪水淹没线内,不在水库下游

厂区的土质应保证厂房和构筑物的修建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修建复杂的基础工程,土壤承压力最好不小于2公斤/平方厘米。厂区的地下水位最好是低于厂房建筑的基础,并能满足地下工程的要求。还应保证厂区不会被洪水淹没。工厂不应布置在埋有地下矿藏的地面上,或由于地下开采而引起沉陷的地带,以及有岩溶(石灰岩溶洞)、断层和滑坡的地段。应靠近工业用水的水源,并应保证工业废水在治理后,能顺利地排除,不污染城市水源。在生产上有协作关系的各工厂,应考虑相邻布置(如钢铁联合企业与氮肥厂等)。

6工业自身特殊要求:某些工厂对气压、温度、湿度、空气含尘量、防磁、防电磁波、防震等有特殊要求;

7、其他要求——工业用地应避开以下地区:军事用地、水利枢纽、大桥等战略目标;矿藏区和采空区;文物古迹埋藏区;生态保护与风景旅游区;埋有地下设备的地区。

(二)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城市工业应布置在有便捷运输条件的地段,减少生产成本。一般来讲,工业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进行布置。工业的运输方案还应考虑各种运输方式,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形成系统,并避免货运线路和主要客运线路交叉。

(三)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1、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在城市中的布置要综合考虑风向、风速、季节、地形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散发有害气体的工业不宜过分集中在一个地段,此外,在工业与居住区之间还应建立卫生防护带,带内种植林木,减少工业污染。

2、防止废水污染。在城市现有或规划水源的上游不得设置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亦不得在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下游开辟新的水源。可以按不同水质要求,把工厂串联起来,实行水的重复使用,以减少废水排放量,还可集中布置废水性质相同的工厂,以便统一处理废水,节约废水处理费用。

3、防止工业废渣污染。在城市中布置工业可根据其废渣的成分、综合利用的可能,适当安排一些配套

项目,不能立即综合利用的废渣,应尽量利用荒地堆弃,并注意防止其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4、防止噪声干扰。规划中注意将噪声大的工业布置在离居住区较远的地方,亦可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带减弱噪声干扰

(四)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空间关系均衡分布工业区,减少单项高峰交通量,避免大块工业区,大块居住区

三、城市工业用地构成与标准(参见用地分类)

工业用地

按工业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的干扰污染程度,将工业用地分成:

人均工业用地标准:

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比例:

四、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

*(一)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的一般原则:(2007年论1)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能分布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间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5、布置在同一工业区的工业企业,相互之间在环境卫生方面不应发生不良影响。【如精密机械制造厂不应与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灰尘的工厂(如水泥、火力发电厂等)相邻布置;食品厂不应与钢铁厂、化工厂相邻布置;排放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的氮肥厂与炼油厂不应相邻布置。】

6、统筹兼顾工业与农业、工业与城市的协作,协调水资源、电力、废水处理等,节约用地。

*(二)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可以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三种情况:

1、布置在城市和居住区内——无干扰污染,用地小,运输量小的工业;

2、布置在城市边缘——对城市有一定污染、用地量大、货运量大、有些需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宜布置在城市边缘组成工业区,但要防止工业区包围城市,限制城市发展。

3、布置在远离城区的郊区和城市保持一定距离。

工业镇基本条件:●有一定规模,一般4万人;●有良好的建设条件;●与城市既保持一定距离又有方便的公交联系,一般10~50公里;●尽可能依托旧城镇;●加强吸引力,使其生活条件不亚于城市。苏联“工业小区”、美加等西方国家“产业公园”(Industrial Park)。

(三)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居住区布局的关系模式

1、工业与居住区的关系模式

(1)平行式——工业区的长边对着居住区,中间隔以干道(林荫路)。优点是好组织,职工上下班方便。但发展为带状会导致增加主干管线长度,若向相反方向发展则后期职工上下班距离较远。

(2)垂直式——工业区的短边对着居住区,呈垂直关系。大部分职工上下班距离较远,工业发展余地大,易于解决专用铁路线与人流交叉问题,可减少防护带;居住区较集中,规模可较大,易于安排公共福利设施。

(3)混合式——工业区与居住区混合相间布置,多自发形成,工业与居住互相干扰,用地不紧凑,市政工程不经济,难以组织公共福利设施,居民生活不方便。

2、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1)工业区包围城市——不利于再发展;

(2)工业区和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运输条件影响;

(3)工业区按组团式布置——大中城市工业门类多,规模较大,又受地形或现状条件限制,可将工业区与生活区呈组团布置,各组团相互独立,其间插花农业用地。职工上下班距离较短,生活方便。这种方式符合“有机分散”原理,利于解决大城市人口过分集中问题。

(4)群体组合方式布置——分为市区,近郊区,远郊区工业用地

五、旧城工业布局的调整

(一)存在问题

1、布局散乱;

2、用地不足,无发展余地;

3、生产落后,影响环境;

4、厂房简陋,劳动条件差。

(二)原则——“合理利用,逐步改造”,“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三)调整方式——就地改造;调整合并;迁移厂址,土地置换。

(四)对具有一定基础的旧工业区进行改造应考虑:

1、适当扩大用地;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节城市居住用地的规划

*一、城市居住用地构成与标准(参见用地分类)

居住用地包括:

中类:

小类:

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标准:

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比例:

二、城市居住用地的分布与选择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居住用地的规划任务是:根据现状情况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权衡需要与可能,确定居住用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正确选择城市居住用地和分布居住区,使之与城市其他功能部分具有合理的相互关系;规划居住用地的组织结构;布置道路系统和绿地系统;选择各级中心的位置;规划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并在用地规模上有合理的比例关系。

(一)城市居住用地分布的类型

1、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用地,用地范围内没有天然或人

为的障碍。

优点:可节省城市建设投资,简便地组织城市交通,经济合理地设置各

种生活福利设施。

2、分散布置——城市用地受自然条件限制、因工业布点要求、或因农田

分布等,不宜集中修建时,可分散布置。

优点:可适应地形,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良田;便于工业、居住成组

团布置,缩短上下班距离;可充分利用河流及现有公路组织交通。

3、轴向布置——以中心地区为核心,沿大型对外交通发展。

*(二)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应考虑下列要求:

1、自然条件良好——工程地址与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地势高,自然通风良好,风景优美。尽可能利用贫脊地,不占和少占高产良田。

2、环境卫生条件良好——在污染源的上风、上游,并考虑非常时期的防空、地面疏散避难、防汛的需要。

3、协调居住-工作-消费关系,交通时耗最少;

4、适宜的规模和用地形状,便于组织其他的生活设施;

5、结合房地产需求,节约开发投资;

6、留有发展余地;

7、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时,考虑新区和旧区的关系——尽可能依托旧城,注意保护文物古迹,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逐步改造,以逐步完善新城。

三、住区的规模

(一)影响住区规模的主要因素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步行距离,一般最大为800-1000m);

2、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在600-1000m,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hm 2,成为大型居住用地开发的基本规模。)

3、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4、其他影响(住宅层数、自然地形条件、城市规模、居民社会心理感受等)。

(二)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住区规模的划分(参见规范)

四、住区的规划结构

(一)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1、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

1868年,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案例: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河滨小镇。

特征:采用曲线形的街道,尽端式道路,在交叉口形成三角形的绿化休憩空间。街道两侧充满前院草坪,构成开放空间景观的组成部分。住区中心设置小型商业中心。

2.邻里单位模式

1929年,克拉伦斯·佩里,案例:克拉伦斯·斯坦因和亨利·莱特——新泽西州的雷德邦、英国哈罗新城。

提出了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

(1)邻里单位周围由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在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和绿地布置;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居住开发单元模式

前苏联“扩大街坊”“居住开发单元”

组织形式: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如河流等)划分,并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4.“扩大街坊”与“居住综合区”模式

“扩大街坊”: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使居民在使用时有可选择的余地。例:英国密尔顿·凯恩斯。

“居住综合区”:只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居住形式。

5.新城市主义模式

1980年末,美国。

(1)新城市主义模式的设计特征

1)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绕着核心城镇设施和商店布置住宅;

2)为人行和车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线;

3)设计为行人、自行车、游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使用的街道;

4)为了围合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界较少,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车库设置在住宅的背面并通过后街进入,以减少车库通道缘石打断街道的次数。

(2)新都市主义的10个基本原则

1)可步行;2)连通性;3)混合使用和多样性;4)住宅的混合;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6)传统的社区结构;7)增加密度;8)聪明的交通;9)可持续性;10)生活质量。

(3)TOD模式六大构成要素:

1)将步行放在交通设计的第一位;

2)区域内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形成包括电车、轻轨和公交车等的综合交通系统;

3)区域的节点上包含了相互临近的写字楼、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等多种用途;

4)每个节点进行高密度、高质量的开发,节点的范围在轨道交通站点5分钟步行范围内;

5)每个节点内可以方便地使用自行车、滑车和滑板作为日常交通工具;

6)每个节点内的停车地点在轨道交通中心5分钟步行范围内,停车地点尽可能精简。

综上:住区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简单到综合。

(三)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图)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

五、城市旧住区的更新规划

(一)城市旧住区更新的原则

“旧城区的改造,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以及受保护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一条

(二)城市旧住区更新改建的方式

1、维修改善(①维修改善旧住宅和住区的公共建筑;②旧住区室外环境的改善);

2、更新与整治规划;

3、改建(①局部改建;②道路沿线改建;③成片集中改建);

(三)城市旧住区更新规划中的若干问题

1、用地的调整(调整用地的原则P551);

2、住户的再安置;

3、具有历史价值的住宅、地段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保留;

4、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规划建设。

思考:如何确定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与布局方式?未来的住区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布局将产生哪些新的趋势?

城市住区更新规划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它对于城市更新具有什么意义?

第五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与城市中心规划

一、公共设施用地的界定

(一)*A、B大类、中类、小类(参见用地分类)

(二)公共设施的指标

* 1 影响因素:

(1)城市性质、规模;

(2)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

(3)布局结构;

(4)社区建设和发展。

2.指标确定方法

(1)按照人口增减情况,通过计算确定;(2)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3)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按需确定。

*二、公共设施的规划布置

需考虑以下方面:

1、项目合理配置;

2

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需考虑因素:(1)使用频率——使用频率高的设施半径小;(2)服务对象——不同服务对象,如全市行政经济机构、旅客服务设施、妇幼设施等;(3)交通条件——交通方便程度;(4)地形条件——山区、丘陵和河网地带,交通联系困难;(5)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大,需求大,服务半径可短;(6)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增加服务半径;

3、结合道路和交通规划——公共中心是人流、车流的集散点,布局上注意避免位于行车干道的交叉口,或排列于车行干道两侧,导致人流阻碍交通。避免人流较多的公建临街布置,必须设置,要适当退后红线,

尽量多设出入口。国外许多地方设置步行街区。

4、注意公共设施与环境的协调——学校、图书馆、文化室、医院等对环境要求不同。

5、注意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公共建筑一般体量较大,艺术性较高;城市公共中心往往是城市空间构图的中心或重点,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应与大量性的居住建筑和园林绿地协调布置。

6、考虑合理的建设时序,留有余地。

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三、城市中心(了解)(P564)

(一)公共中心的意义和规划任务

大、中城市由各级公共中心(城市中心、分区中心、区中心)和一些专业中心(体育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文教中心、医疗中心、金融中心等)组成城市中心体系;小城镇通常只有一个公共中心。

在新城市的总体规划阶段——选定合适的市中心区用地位置,确定市中心的规模,近远期修建的项目,并对主要建设项目进行布置;在详细规划阶段——具体进行市中心区范围内各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定出平面位置和高程,为各建设单位提供单体设计和建设的依据。上述两阶段均应结合城市设计的内容。(二)公共中心的用地选择

应位于城市的适中地段——能与全市各分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并避免过境道路穿越。

应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处于合理的位置。城市单向发展时,近期的中心在远期可作为一个区的中心;城市双向或多向发展时,近远期中心位置可统一,市中心可在原地分期建设,逐步完善。

应符合建设的经济要求——考虑必要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节省建设投资;旧城改建或扩建时,对原有中心充分利用,或就地改建,技术远期另选址新建,近期仍应充分利用,远期可做副中心或区中心。

应考虑城市艺术的要求——使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吸引力,力求中心建筑群与开阔的空间和园林绿化相结合。

●风景城市——与自然风景结合。杭州中心位置选择在风景区、旧市区和工业区三者之间。

●临水城市——接近水面,将市中心广场用林荫道或干道引向水面对景,如青岛市中心。

●山区城市——利用优美的山峦作为城市中心的背景或对景,如渡口市中心。

●名胜古迹城市——可与之结合,如济南、西安市中心。

(三)城市中心区的职能构成

1、商务职能;

2、信息服务职能;

3、生活服务职能;

4、社会服务职能;

5、专业市场;

6、行政管理职能;

7、居住职能。

(四)城市中心区更新改造的基本原则

城市中心区更新的总目标:提高城市中心区的环境质量和运行效率,建设富有特色的空间形象。

原则:1、“以人为本”;2、“有机整体”;3、“连续性”;4、“高效率”。

(五)城市中心的空间组织

1、满足功能与审美的要求

(布置形式:线型——街道式;星型——交叉口式;广场型——活动中心的内容围绕广场布置;线面结合型——街道与广场结合;内向步行街区型;立体型。)

2、原则:轴线原则;统一考虑各类空间的整合;尊重历史;

(六)城市公共中心规划中交通组织的要求(2003 简1)

1、交通以步行为主,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

2、疏解与中心活动无关的车行交通;

3、中心区四周布置足够的停车设施;

4、发展立体交通,建设步行天桥或隧道,以减少人车冲突;

5、中心区规模相当大时,可划定一定范围作为步行区。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非农人口、产业聚集的居民点,我国行政 建制的市、镇。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两次劳动分工有较 大促进作用: ●农牧业标志第一次,固定居民点。 ●商、手工业标志第二次,产生城市。 3.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工业化的促进是城市 化的动因: ●农村推力:剩余劳力向城市集中。 ●城市引力:工业供剩余劳力就业。 4.城市发展理论: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满足外部产品、服务需求。 从属经济(非基础)满足内部产品、服务。 城市发展阶段:专门》综合》成熟》区域化。 ●城市进化: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 绝对集中:工业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工业成熟,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相对分散:后工业初期,郊区增长超过中心城》 绝对分散:后工业成熟,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后工业成熟,第三世界处于工业初期。 ●增长极核: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 条件优越、规模集聚效应产生中心城市。 ●全球化:城市发展与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从原料地向生产、装配基地转变。 一体化经济,部分城市地位突出。 5.城市物质环境构成 ●公共领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投资。 ●非公共领域:个体占有,非公共投资。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提供可能和约束。 6.城市社会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空间分布聚居的异质性强(与农村本质区别)。 7.农村社会主要差别:●人际关系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认同基础。 ●聚居空间形态异质性弱。 8.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 9.城市产业构成:经济活动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自然界。 ●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再加工。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10.城市产业构成演化: ●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化,比重显著升降。 ●传统向高科技产业转化,二产中后者取代前者。 ●体制、构成由水平、部类向垂直、层面特征转化。 11.城市化:农业传统乡村社会转向工业、服务业现 代城市社会,乡村到城市的复杂过程。几种含义: ●城市生活方式的强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集中。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空间集聚。 ●农业区、未开发区出现城市。 12.世界城市化三阶段: ●兴起、验证、示范,英国首先城市化过半。 ●欧洲、北美推广、普及、基本实现。 ●全球推广、普及、加快。 13.城市化进程一般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产业构成消长、变化。 ●与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成正比。 ●以二、三产、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14.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势头猛烈。 ●主流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向大城市集中,处于支配地位。 15.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 ●增长多,比重不大,速度缓慢。 ●不稳定,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 1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工业是根本,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17.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推动。 18.城市化是达到现代化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19.城市:区域的中心/某些职能有辐射、吸引作用。 20.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等有组织作用/ 受区域资源、发展条件制约/与区域城镇相互促 进、制约。 2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影响: ●区域自然、社会、人文、文化资源影响。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 ●空间布局由大城市单中心到多重心组团城镇群。 22.城镇体系:区域中,不同职能、等级规模,空间 有序,相互依存。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决定城 乡整体发展水平。 23.城镇体系特征:群体、关联、层次、开放(各城 镇对内外开放/整体对外部开放)、动态、整体性。 24.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般规律: ●城镇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城市引力》向心增长 ●城市辐射》离心增长》城镇体系强化城乡发展 25.城市规划: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土地、空间、 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实施管理。 26.我国古代规划思想: ●礼制,周礼考工记,最早。 ●自然,管子。 ●商品经济、世俗生活,清明上河图。 ●唐长安,轴线、方格、核心皇城、三面里坊。 ●元大都、北京,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 27.古希腊城市:广场、公建、集会场所,民主。 28.古罗马城市:浴室、斗兽场、宫殿,享乐;罗马 帝国时期的广场、铜像、记功柱、凯旋门,核心; 集中体现为广场群。 29.中世纪欧洲城市:教堂、城堡。 30.文艺复兴、巴洛克:意大利古典严谨,罗马圣彼 得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轴线宫殿。 31.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里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排水、环卫、公园、墓地。 ●城市美化,欧美国家,城市景观空间。 ●公司城。 3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标志,分散模式。 霍华德,为健康、生活、产业,规模有限,农业围 绕,土地公有,莱奇沃斯。 ●现代城市: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集中发展。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功能理性,绿地空间阳光。 光辉城市,深化和集中体现。 33.早期其它探索: ●线性城市,索里亚玛塔,西班牙。 ●工业城市,戈涅,法国。 ●区域规划,格迪斯,芒福德发展。 ●城市规划方法,格迪斯,调查、分析、规划。 34.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大城市派生)/新城(独 立)/有机疏散(沙里宁)/广亩城(赖特)。 35.集中发展理论:聚集区/大城市带(戈德曼,法)。 36.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发展动力。 ●城市是开放系统,依赖区域支持。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的成就和示范作用。 37.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吉伯斯,中央商务》过渡(衰败居住)》 工人居住》良好居住》通勤(富裕居住)。 ●扇形:霍伊特,放射,轴状延伸。 ●多核心:哈里斯、乌尔曼,设施位于少数区域(中 央商务)、受益于接近(工业、工人居住)、对抗 和消极影响(高级住宅、污染工业)、无法负担 土地费用而位置不合理(边缘仓库)。

《美学原理》整理版说课讲解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作业(复习题)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50、51页,两点。 2、自由创造这种特性为什么是最珍贵的?53页,三点。 3、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 4、65页 4、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70---72页 5、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从78页开始。(2) 78页中间一段中。 6、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1)100页,104页,两点。(2)104-----106页。 7、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1)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扩大。 8、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社会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美的审美需求越强烈,越从功利的人向审美的人转化。例如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了,各国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将许多著名的自然美景点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等。对自然美的欣赏有着独特的情趣。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9、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1)136页 (2)形式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形势美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他不直接具体的美的内容。它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的,实在任命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式特征。他远离了美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形式本身的特定抽象意义。 10、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不可能有艺术美。所以,我们说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它是客观的。 1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12、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辨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美学原理考研复习(2018年整理精华版)

美学原理 (一)、什么就是美学 一、怎样学习美学 1、要认识美学,美学不就是一种靠逻辑推理就能得出得,它就是一种美感经验,需要亲身体会才能有所得。 2、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与方法论,具体得历史得研究美得现象。 3、要注意结合艺术实践,瞧一些艺术史方面得书籍,懂艺术, 并培养提高自己得欣赏能力。 4、注意提高独立思考得能力。 5、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积累自己得经验,丰富知识与内心世界。(二)、美得本质及特征 一、美得本质 1、西方关于美得本质得历史探索 西方人重思辩,西方对美得本质得探索一开始就表现出思辩得特点,而且一般就是在哲学领域中进行探索。西方不同派别得哲学家、美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得美得本质理论,例如,古希腊得毕达哥拉斯早就提出“美就是与谐”得观念,并提出了著名得“黄金分割”定律;苏格拉底则提出“美就是有用”即美就是善得观点。其后,柏拉图、亚理斯多德直至康德、黑格尔等等,都对美得本质发表了意见,归结起来不外两大派:唯心主义得美得本质论与唯物主义得美得本论。这两大派别探索美得本质得出发点就是不同得。

2、从精神意识中得探索美得本质 (1)、柏拉图:“美得理式”说 柏拉图提出,美得本质就就是美得理式,既美本身就是脱离个别 美得事物,而独立存在得精神实体。 (2)、康德:“美就是无目得得合目得形式”说 康德提出审美就是一种趣味判。她认为,只有当审美时不带任何欲求与理性概念,而对象呈现得外在形式符合主观得两种心理能力, 即想象力与知解力,并引起这两种心理能力与谐自由得活动,才能产 生审美快感。这种快感就就是判断美得真正原因。就就是说,事物美不美,决定于审美者得心理机制。而这种心理机制又就是天赋得。 (3)、黑格尔:美就是“理念得感性显现”说 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但她说她得理念与柏拉图不同,不就是抽象得,而就是具体得,美得理念就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得统一,感性形式就是理性内容(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得显现。 黑格尔指出当理念处于绝对得抽象阶段时无所谓美,只有当理念通过感性形式显现出来时才产生美;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时产生自然美,但自然美不就是理想得美;只有当理念发展到社会精神阶段,产生了艺术时,真正得美才诞生,换言之,美就是理念发展到艺术阶段得产物,艺术才就是真正得美。黑格尔用哥特式教堂去说明理念如何显现于感性形式。 (4)、克罗齐:美就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得直觉 克罗齐认为自然无所谓美,自然得美就是直觉创造出来得,同样,

美学原理 叶朗 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鲍桑葵《美学史》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 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 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美是理念是指: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念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 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 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 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 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 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 4、社会结构较单一 5、能源使用多样 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聚集规模差异 2、生产效率差异 3、生产力结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

美学原理笔记 (2)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最新整理美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 (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科学。《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我知道很多社会心理学的道理,却在生活中束手无策,不会应用。这真的非常契合那句:“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几年”的人生哲理。现在把它的主要内容列举出来,舒坦我自己,也供大家玩味。 下面的文章是由当时的读书笔记生成的,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因为是读书笔记,所以是按章节排序的,如果你对某一部分感兴趣,可以购买这本书,仔细阅读。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 事后聪明式偏见(俗语:事后诸葛亮)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或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3 说话的方式决定好多事儿的成败。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 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少。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忘记。 2 自我概念的基础,你对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是你的自我图式。例如:如果体育运动是你的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假如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你的自我图式的一部分),你就会特别注意别人的身体和技巧。 3 我们可以更好回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 4 全力以赴并取得成功会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 5 文化不同,自我效能不同。例如:对于日本学生来说,高兴是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交往而来的——亲密感、友好和尊敬。而对于美国学生来说,这种情绪通常伴随着解脱的情绪——效能感、出众和骄傲。 6 人们都矢口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但是承认媒体会对其它人产生影响。 7 人们预测别人的行动比预测自己行动更准确。 8 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9 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免疫系统令我们比自己预期得更容易适应残疾、恋爱关系终止、失去职位与团队的失败。 10 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后,他便开始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 11 自我服务偏见:我们并不是客观的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待事物。 第三章社会信念与判断 1 内因(性格)和外因(情境)的界限通常是很模糊的,因为外部的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体内部的改变。 2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3 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4 所有人都知道考官是占优势的,但考生和旁观者都会错误地认为那些考官确实比自己懂得更多。 5 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的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

美学原理笔记

绪论: 美学研究对象: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叶朗) 美学学科性质: 1.人文学科(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即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学科,功用:教化) 美学特点:和人生有紧密联系,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紧密联系 2.理论学科 哲学的永恒课题:美、真、善 美学不是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哲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心理学美学取代哲学美学是不利的(叶朗) 3.交叉学科(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不能把美学全部归结为语义分析)、人类学、神话学(生命体验),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 4.发展中的学科 现代形态美学体系:文化大中和(中西文化,19、20世纪文化精神),当代西方美学体系没有综合中国以及东方文化 为什么学习美学: 1.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审美活动是一种体验活动(精神活动?) 2.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3.对于人文工作者,还有一种人文和技术层面的关系(技要上升为道) 中国戏曲的特点:虚拟,但不等于写意,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人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动物) 美学学习方法: 立足中国文化;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开放的心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狭义的美: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一种、完整、和谐的美,古希腊式的美 广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式 美和美感谁是第一性(主观的的还是客观的)--50年代美学大讨论 李泽厚(辩证唯物论):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蔡仪:美是客观的(事物的典型性) 高尔太(美和美感是统一的)、吕荧: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客观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39页word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 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 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 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总结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 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

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节:城市化 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 现象及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城市人口U占总人口P的比重(Q=U/P)。 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集中的用地及人口的高密度 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期(缓慢发展期)、中期(城市化快速增长)、稳定阶段(稳增) 三、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正常发展(1949~1957)、城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02、03、04任务答案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02、03、04任务答案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共 4 道试题,共20 分。)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美学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摹仿说 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游戏说 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最新《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是由王德胜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适用于高等学校文科的教材。本书着眼于教学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在合理吸收传统美学思想精华、关注和借鉴当前国内外美学研究新成果的同时,突出了美学理论的当代特点。 书中着重以审美活动为基点,把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美学学科定位及其对象、人类审美发生、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审美类型、审美经验及其结构与过程、审美判断、艺术审美与创造、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生产与消费活动、审美教育等各个方面,对美学中的诸多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实证、概念与形象的统一,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学生的审美实践发展。接下来,我将着重从以下方面来谈谈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第一章节向我们论述了什么是美学,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美学的历史与现状、美学的学科定位、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怎样学习好美学。美学被称之为“无用之学”,这是从它的实际作用来说的,它没有特别实际性作用,但它却有着潜在的功效,一个人如果对美学有着特殊的理解,或者有着系统化的学习,那么他便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形成一种意识,即审美意识,这种潜在的意识,会让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它会促使你不断发现和体会生命的无尽意味。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它着重体现了人文实践领域的价值特性,因此,要正真把握美学的对象,就必须始终抓住人类审美活动。也就是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来追踪、构建人类审美价值体系。 从这一章节中,我还了解到美学研究的方法,它包括: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理论与实践性统一、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相统一、兼收并蓄与民族特色相统一。这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学习好美学原理这门科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节向我们论述了审美发生,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审美的发生论史、人类劳动与审美发生、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审美关系以及价值。审美的发生论史包括模仿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性本能说、游戏说,以上四种学说,在美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代表性,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局限性,就是没有揭示出人类审美活动背后的、促使其发生的现实基础,即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它揭示出了审美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并为审美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并且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 审美活动主客体的统一,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扩大人类审美范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