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挫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挫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挫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挫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挫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现在小学生普遍的耐受力较差,经不起失败挫折,受不了一点委屈。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日联合举行的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中,两国小朋友所表现出来的独立生存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中国学生表现出的挫折感和对挫折的承受力都不及日本的学生。另外,当今报纸上大学生被骗拐卖的文章比比皆是……这些事例反映了中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提高,我想我们的孩子将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适应社会变化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学生首先在学校里适应时代的节奏,从而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在学校教学中,学生将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抽象的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个需要设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实问题,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过程,更是一个科学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就如何让学生从挫折中战胜自己,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敢于竞争承受竞争

1、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课上,总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些活动怯于竞争、甘心落后。如在“跳山羊”教学中,有些学生不敢跳或跳起时不敢分腿,导致动作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必要

环节的指导与保护,给学生灌输“我一定能行”的竞争欲望,争取成功,树立自信,有了成功的体验后,让他继续做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为止,使学生树立起“只要勇敢的去做,一定能做好”的意识。

教材中有些内容本身就是一项比赛。课堂教学中,为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竞争性,教师可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采取“让距赛”、“让分赛”等方法,使比赛在“人为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加以鼓励,使一些从未尝到过成功的学生,体味一下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特别是体育差生)敢打敢拼的竞争意识。

课堂中还可以引进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游戏、活动项目。如趣味足球、小小保龄球等。有的学生对课堂中的一些内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但对课堂外的一些游戏、活动却很感兴趣,甚至水平很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这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示范,树立起他们的自豪感,从而引导他们:在这一项目上你可以做得这么好,在其他项目上一样可以很棒。逐渐培养学生,在其他项目上与别人竞争的意识。

2、提高学生对竞争的承受力。

竞争的结果总是伴着胜败。体育运动鼓励人追求胜利,也培养人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更具有意义。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美国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就是因为从小对挫折

失败的承受力低,长大后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

很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一帆风顺,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对挫折承受力低的人群。学校里、家里都是在老师和家长们的表扬声中、呵护声中长大的,他们对挫折的承受力更要低于同龄人。竞争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竞争过程中参与者得到的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学调整,特别是在紧张、落后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得到的锻炼与提高。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场比赛。对比赛中失败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尽了全力,但仍然失败的学生,要有重点的进行个别教育,首先要对他们的努力加以肯定,鼓其斗志,然后引导他们作自我总结,明白“别人为什么能胜”,“我为什么会败”,让他们直视挫折,找失败的原因,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

二、共同参与团结协作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将很难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培养意识。

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般都是小组合作或是小团体合作,而合作学习活动必然表现出“协力”学习的性质。让学生在这种"协力合作"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合作的兴趣。体育本身就是竞争,为小团体而奋斗,学生之间会紧密配合,出主意、想办法,没有了埋怨和责怪,充分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伙伴

的帮助,分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只要积极主动,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从而找到了自身价值,不怕遇到挫折,增强了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另外,合作意识的培养,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在集体项目比赛中,要让学生懂得谁上场、谁替换、替换谁都要以实现最高目标为准则。一场比赛的胜利,除场上个人技能、技术的充分发挥外,主要还有同伴间的默契配合,特别是个别运动技术好的学生,更应教育他们要与同伴相互配合,切忌“单打独斗”。比赛中,由于各种原因,队友发挥失常甚至出现失误都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下,队员间更要相互谅解、鼓励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相处得更融洽、亲和,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大。不管是在一场球赛中如此,以后走上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应该明白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只有真诚的合作、良好的协作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

2、合作探讨,尝试乐趣,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模式其实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将个人的目标转化为群体的目标,使小组成员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如在教学“原地正向投掷实心球”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理解怎样将球扔得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去获取成功;然后再与其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展开讨论,各抒已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探讨的结果进行评比:看哪组学生对“原地正向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

领“悟”得透。使小组的合作成员有了共同认可的目标而达成共识:群体的成功就是个人的成功。在此基础上群体保持团结一致,始终如一,共同进步。让学生明白:课堂上的一个游戏中如此,在以后的学习、人生道路上更是应该以自己所处的团体为本,与其团体成员齐心协力,取得成功。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同样也表现得极其生动、形象和具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竞争与协作意识迁移到其它教育教学领域中去,教育学生要敢于竞争、善于合作,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为他们走进社会、奉献社会打下一个基础。

2011年8月15日

浅谈对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案例:小倩在家倍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于是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小丽因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跳楼自杀。这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引起了这样的思考:这些孩子的心灵是否太脆弱了?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们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会如何?而造成他们这样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其原因和父母在家的疼爱,和老师在校的庇护是否又有某些联系呢?我们这些园丁们是否应该在给予孩子们关怀、表扬的同时,还应该对我们的孩子们进行一些耐挫折的教育呢?或许我这一观点的提出,会有与时下的以表扬为主的教育理念有唱反调之嫌,有些大逆不道,但我仍然想在此谈一谈耐挫折教育。 一、进行耐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生总是充满理想和希望的,而要实现理想和希望,则总难免碰到困难和障碍。人克服了困难,便有成功的愉快和满足。反之,就产生挫折感。对挫折所作的反应因人而异,有人颓废沮丧,有人则百折不挠,心理学家称这种承受能力为耐受力。耐受力的形成和人成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青少年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鉴于此,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搞活,我想我们的孩子将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所谓"优胜劣汰",在他们的成长路程上必将会遇到更多的障碍,而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为使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不畏艰难困苦,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二、受挫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及真表现 我曾经接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应该说她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孩子,但她也是一个相当不幸的孩子,在她读幼儿园的时候,母亲因车祸去世了,为了弥补其幼小心灵所受的创伤,一家大小整天就围着她转,给她吃好的,穿好的,等到上了小学,老师们又都对其所遭受的不幸而深表同情,对她的教育几乎都是表扬,从不敢正面对其批评,班级里有任何活动,只要她愿意参加,都让她去参加,甚至她不用参加选举,老师都会破格让她当选中队长,虽然童年的不幸给她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但我觉得周围人对她的过分疼爱是否会给她的未来带来更大的伤害呢?因为当我接手这个学生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已变得受不得一点挫折了,她会因老师的一个批评的眼神,而整天闷闷不乐;她会因一个机会没有给她,给了别人,而整天,甚至几天闹情绪;她会因老师的一句批评,而大吵大闹,甚至要跳楼。这样下去,她的未来又会怎样呢?

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香港六合彩公司 [指导语]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和生活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请回答下面问题,将符合你实际情况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里。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试题]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致感到尴尬.( )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和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都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动语塞,事后才想想该怎样反驳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评分与评价】 凡是单数号题(1、3、5、7…….)A=-2 B=0 C=2 凡是双数号题(2、4、6、8……)A=2 B=0 C=-2 将各题的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35~40: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的印象极好,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29~34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17~28分: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 6~16: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依赖于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旦遇到困难则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 5分以下: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在各种新环境中,即使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常常因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

浅谈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认为:道德意志是人战胜不正确的道德动机和排除内外障碍,以顽强毅力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是与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密不可分的,在各种教育道德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困惑智育中成绩、信心等问题的恰当解决,无疑增强了道德意志的锻炼。这样,培养抗挫折教育的探讨也就应时而生了,这是抗挫折教育的最佳时机。 抗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免不了要经受挫折,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来自出挫折。被恩格斯誉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他的《西风颂》中写到:“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当学生出现思想生活上的“冬天”时,挫折教育鼓起信心在这时候就显得尤其必要。为使我们的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为使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不畏艰难困苦、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和胜者,我们必须全方位(家庭、学校、社会)加强抗挫折教育。 一、抗挫折教育的土壤——家庭教育 为了使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竞争,很有必要在家庭中注入抗挫折教育的内容:如让孩子读名人传记,

看强者录像片等。让他们知道人生只有搏击,才能攀上事业的高峰。同时家长应去除溺爱之心,把挫折教育贯穿于孩子日常学习、生活、娱乐的各个方面,让孩子在自学、自理、自强中学习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二、坚持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斯大林指出:“只有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巨大的毅力”。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感到不适应,易被失败所困扰,陷入挫折的泥潭不能自拔。相反,远大美好的理想将会吸引他们不懈努力,取得成功。在教育中,可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题目,以团体活动、讲演会、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为载体。只要正确对待,挫折是有利于人成长的。战胜一个挫折,就向理想靠近一步,学习、事业就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我教高三时听过一个学生的演讲“谈信心”,在当时给我和很多学生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证明这种形式有极大的作用。 三、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要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对学生的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面对挫折,有的学生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挫

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几点做法

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几点做法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安定、进步、繁荣承担责任的内心体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年幼且无知的小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这个概念无疑是陌生的,怎样培养呢?我有以下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引导儿童通过感知认识社会。 儿童初次入学就是从家庭小天地里走出来,开始体验学校集体生活,这是教师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就是让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通过游戏、听故事、相互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等活动,使他们开始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地使儿童认识现代社会生活的美好。这是促进儿童热爱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一步。 二、从培养自尊感入手,实现向社会责任感的转化。 自尊感是随着年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逐渐增多而形成的。教师必须重视儿童自尊感的培养,因为一个人缺乏自尊感,就不会有荣辱感、责任感,甚至于自暴自弃,成为一个不求上进、趣味低下的人。我们应该看到,维护个人尊严的感情可以逐步发展为维护集体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感情,我们要善于树立和培养学生的自尊感,使儿童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从而将社会责任感转化为信念和意志。 三、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把认真完成每一项具体学习任务看作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一种责任。 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就不可能产生社会责任感。要通过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懂得,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为社会做贡献,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把努力学习同履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为社会及责任不是遥远的向往,而是今天的实际行动,经常处于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劳动者。 四、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情绪体验。 这是培养和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一般地说,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派值日生为班级和学校公共场所打扫环境卫生、组织拔河、团体操比赛等各种集体活动,使他们树立为集体做好事、为集体争荣誉的思想。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便可以组织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如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了解各行业为社会建设忘我劳动的动人情景;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站岗值勤,维护交通秩序;劝说行人不要随地吐痰,维护公共卫生;尊敬老人;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获得服务社会的实践,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能有助于学生将社会责任感变成具体的道德行为。 五、教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对造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教师是播种、诱发和培养道德情感的辛勤园丁。教师本身热爱人民、热爱儿童、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爱憎分明、忠实积极、忘我工作的崇高道德情感,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榜样的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引有几基础好同学把课文中散步的男人因为受儿童救鱼的影响也跟着救鱼为内容来读写,这时我又问:“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么别的游人会不会受到他们俩人的影响呢?”这几个学生恍然大悟,进而又读写下去,更多的游人不断参与救鱼的活动,最后所有的鱼都得救了。

《小学生挫折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生挫折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生挫折教育》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背景: 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而现在的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强,大多都是“小皇帝”或“小公主”;二是应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极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想到自己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于家长和老师;三是对自我的认识特别自信,在他们眼里自己什么都行,可是遇到困难时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缩放弃。四是现实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挫折在所难免”,尽管是小学生,也必须面对困难与挫折。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小学生的这些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坚持“因材施教”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收到实际性效果。在小学生挫折教育教学设计上坚持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教学素材选择上走进学生生活,教学方式以活动为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学习,按“入题激趣——明理导行——实践拓展”的思路层层推进,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教学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测试问卷。 3.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身边的一些能够在挫折中奋起,并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并作好介绍的准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情境教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生活再现(播放故事录音) 故事一:周末,小红的妈妈带她到公园里游玩,小红在妈妈的带领下,正在花间小道上追蝴蝶,忽然,脚下被一绳子一绊,摔倒了,小红扑倒在地上,眼睛看着妈妈,要哭的样子,这时,妈妈微笑着对她说:“好孩子真勇敢,跌倒了,爬起来!”于是,小红飞快地爬起来,又去快乐地追蝴蝶去

培智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筛查表

培智学校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 1、生活自理能力 0分生活自理能力很好,还能帮助老幼、弱者的生活事务。 1分自理个人生活全部事务,但有的事情做得欠好。 2分自理个人主要生活事务,进一步的事务需要别人指导,如随季节换衣服、洗衣服,但质量不好。 3分饮食、大小便自理不好,督促下方可洗漱,无人照顾难以独立生活。 4分个人基本生活事务(饮食、大小便)要全护、半护。 2、学习能力 0分正常学习,可以考上初中以上的学校。 1分只能读完小学,成绩一般或不好,考不上初中。 2分只能上到小学2—3年级,算术不好,生活中常用的心算有困难。 3分只会简单词语,可辨自己的姓和名,完全无心算能力。 4分知或不知自己的姓名、不辨姓和名。 3、时空定向 0分年、月、日等时间观念清楚,可单独出远门,很快掌握新环境的方位。 1分月、日清楚(有时差几天),上、下午有时分不清,可单独来往于近村、近街,到了暂住地,找不到回家的路。 2分只知上半年、下半年,只能在熟悉的环境里行动,对暂居地,只知名称,不知方位,或不知方位的关系。 3分只知上午或下午,只能在左邻右舍串门,不知暂住地的方位,或不知方位的关系。4分无时间观念,不能单独出门。 4、人事定向 0分知道爷爷、姥爷、叔、伯、姑、姨、表、侄等的意义,可以分辨陌生人的身份。 1分只知道家中人的关系,不会分辨陌生人的身份和年龄,也不会称呼陌生人。 2分只能称呼家里人,或只能照样称呼,不知其关系,不分辨长辈,同辈或晚辈。 3分只认识同住的亲人,只会叫父母,对生人熟人有不同反应。 4分只认识保护人,不辨熟人和生人(有不同反应) 5、社会交往 0分待人接物应付自如。 1分初见面时难发现智力上的缺欠,交谈中语无伦次,不理解隐喻语。 2分接触被动,谈话中很多词不适当,表情不当,容易受骗。 3分勉强可交往,说话内容/口齿不清,仪表不端正,表情不适当。 4分难接触。 目的:筛查出智力落后者、智力分等。 对象:学龄期儿童。

如何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现代的中学生中很多人都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对中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意识到挫折的存在性。中学生应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等活动中可能出现挫折。 二、意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的结果一般带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心理的痛苦,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三、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对学习和生活难免抱有较高期望和较高要求,但由于对生活中所遇坎坷估计不足,对自身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所以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 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挫折可成为弱者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歌德曾说过: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所以,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乐观精神,这样一来就能从逆境中奋起。 五、创设条件,改变环境。情绪反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产生。因此改变挫折引起的环境,转移注意力,就可以达到消除消极情绪的效果。 六、合理的宣泄。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必须经过某种形式得到发泄,否则积累过多,容易导致精神失常。 七、寻求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通过个别交谈,排除心理障碍,达到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的理想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 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 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 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 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 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 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 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 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 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指导语]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和生活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请回答下面问题,将符合你实际情况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里。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试题]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致感到尴尬.( )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和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都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动语塞,事后才想想该怎样反驳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评分与评价】 凡是单数号题(1、3、5、7…….)A=-2 B=0 C=2 凡是双数号题(2、4、6、8……)A=2B=0 C=-2 将各题的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35~40: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的印象极好,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29~34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17~28分: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 6~16: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依赖于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旦遇到困难则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 5分以下: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在各种新环境中,即使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常常因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 如果你在这个中得分较高,说明你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如果你得分较低,也不必忧心忡忡、因为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充满信心,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加强锻炼,你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成功者。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青少年素质教育系列——青少年成材必备的九种能力之六 目前,孩子普遍抗挫折能力的问题,一直着众多的家长。如果不具备抗挫折能力,或是抗挫折能力较低,那么,和风细雨都会变成急风暴雨,都有可能随时击垮、摧毁我们的孩子。孩子在人生路上就不会“笑在最后”。 社会的变化,竞争的激烈,都会使每一个人可能随时遭遇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强者会屡败屡战,愈战愈勇,并会从挫折和失败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最终走向成功。但是,还有不少的人也会遇到打击就一蹶不振,在心理、人格等方面被打上“烙印”,导致很难从挫折中走出,挺立,从而成为“趴下了,究站不直”的弱者;更为严重的甚至还会有自残、自杀的极端行为。 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并不是先天带来的。具体如何培养这一能力,其实应当讲:我们的家长个个都会,个个都是专家! 我们回忆一下,当年我们的孩子是怎样学会走路的?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一看,今天,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他会不会再也爬不起来呢?他是不是会将刚刚摔的这一跤当作“天大的事情”呢? 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并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只要做到给予孩子“摔跤”的机会和鼓励就可以了。可目前,我们的家长正是在这两点上做的不到位,所以才会导致孩子普遍缺乏抗挫折能力。 过分的溺爱、怕孩子犯错误、认为孩子“还小”,这也不会,那也作不好,等等行为和认识,必然使我们的家长为孩子搭建了“暖房”。孩子是不会遭受风里来雨里去的罪了,也自然就承受不了风和雨了。 这里给我们的家长一些建议,只要注意了,做到了,持续下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自然会提高,会增强: 不要自认为孩子不具备抗挫折能力; 要给予孩子生活的空间,孩子该做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去做。

班主任(心得)之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班主任论文之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很难想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公民没有责任心会是什么样。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国家、民族的命运与青少年是紧密相连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很紧迫和必要。 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娇生惯养,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没有体验生活中的苦,更没有品尝人生的艰辛。你要他们承担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是很难的。在班级管理中,经常有一些:乱扔垃圾,清洁区没扫干净;宿舍卫生不合格,被子不叠,晚就寝讲话,东西被盗;教室学习不认真,上课讲小话、开小差,传纸条等等一些问题。班主任想了解一些情况时,你会经常听到“不知道,反正不是我”、“我不在场,上厕所了”等等一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敢承担责任的回答,他们不懂得这些事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非常不利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及学生健康和学习。学校、班主任在这方面怎么做,采取什么措施呢?我想台湾一所学校的做法对我们有所启示。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

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他的校长高震东是这样的办学理念是这样的,他在一次演讲中认为教育学生应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为第一要义。他有一段话就很好的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我把它引过来: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

如何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一、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要教会学生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在是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引导学生尽量争取成功,让学生做事情首先不要去考虑失败了会怎样,而是如何去努力成功,有树立自信心,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二、教会学生团队协作 无论任何人,单打独斗都很难成就事业,因此,小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团队合作意识,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做事,做成事,并学会互相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思让学生配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人。 三、不把学生关在家里 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让学生能够通过与人接触经受锻炼。有的家长喜欢将学生护在身边,不让学生外出见世面,长此以往的话,容易让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将来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所以,家长要给学生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四、正确发泄个人情绪 在学生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也不要放任学生这种情绪,防止学生产生心理疾病,教会学生正确的发泄情绪,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

五、怎么教会学生面对挫折 正视自己,有些挫折的产生是由自身的失误和缺陷造成的,老师要教导学生在挫折中正视自己的错误,找准问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不要逃避问题。 不要太勉强,许多事情真的是上天注定,强求不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凭借努力成为博尔特、奥巴马、莫扎特……告诉学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本着这样的心态,许多挫折就不能伤害到你。 合理宣泄,失败有时是对努力拼搏、满怀希望的人们的当头一棒。像是小的时候亲眼看着自己搭好的积木被人推倒,负面情绪是必然存在的。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合理宣泄,是会产生很多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问题的。 因此,当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安慰之余,不妨让学生大声哭出来,或是以其他不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将自己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虽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阴霾。 六、怎样帮助学生消除压力 1、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如让他跳一跳,想办法把花篮取下来,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就必须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伊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诱发学生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和探索,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讲故事形式把数学内容展现出来。在复习旧知识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教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主干的直径是多少。”经老师这么一说,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氛围。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做”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对数学活动充满好奇和喜欢,是学好数学的源泉,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主动参与,才能更深入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操作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我便在课前指导学生参与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在课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连续三次倒满圆柱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其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梯形和一些特殊梯形(如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直观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在“做”数学,而非被动地“听”或“看”数学。这种有效的操作,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促进了推理能力的提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附图:) b (1) (2) a×h÷2+ b×h÷2

热门-小学生挫折教育演讲稿

小学生挫折教育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成长过程,或许有的人是在体验中成长起来的,有的人是在合作中成长起来的,有的人是在沟通中成长起来的,有的人是在鼓励中成长起来的,而我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挫折,我今年虽然才13岁,但已经遇到了“N”次挫折。 在我上幼儿园时,班里所有的女同学都会用彩绳子打成漂亮的蝴蝶结,而我被老师手把手教了许多遍,就是打不好,最终老师也束手无策了。 过了一年我已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一个雪天,学校让我们自己堆雪人,别的同学都是堆得又快又好,只有我不仅速度慢而且堆得什么都不是,就好像一堆雪不规则的堆在一起,形成上小下大的一堆,所有的老师看看我的雪人再看看我都摇了摇头。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我已经学会了堆雪人,可是其他同学们都早已学会了更多的东西,如跳皮筋,踢毽子,投沙包,抓石子……可我还是一件都不会玩,别人在操场上尽情的玩耍,而我坐在角落里羡慕的望着他们。

一转眼我上了小学五年级,体育要进行达标测试,有 50米冲刺,1000米长跑,立定跳远,4X10接力跑,投铅球……八项测试,和我同学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达标,甚至有的人每一项都能达到出色而我除了4X10接力跑勉强达标外,其余几项全不达标,以至于体育老师一看见我就发愁。 时间过的可真快啊!我已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了,我的挫 折依然没有停止,我的成绩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往下跌,我由全班的前几名跌至二十几名…… 我的挫折之路一定不会停止,我的失败仍会继续,但我 相信只要我不怕挫折,勇敢的面对、克服挫折,成功一定会属于我的。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中,总是有许多的笑容,但是,在生活中也并不缺少挫折与困难。如果没有挫折,那我们也就没有成长,没有改变了。所以,挫折在成长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那一次寒假,天正在下着大雪。一片片鹅毛般的雪花都 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又白又小的雪花陆续落到了地上,渐渐地堆积了起来。不过一会儿,整个世界就变得银装素裹。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因为…… 那一天,正是寒假第一天,妈妈告诉了我自己的期末成绩:语文和数学都没出色,唯独英语好些,但也在95分以下。

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0010234.html, 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江宇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3期 摘要:当今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健康的 重要标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办事、健体、求知。 关键词:做人;健体;求知 体育课相对其他课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活动时间。同学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也更多。这样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使学生具有关心尊重他人、热爱集体的良好思想品质,具有做人的良好心态。 1.学生轮流当体育委员,首先选几个责任心强的同学当体育委员。每堂课结束后进行评分,下次课公布成绩,看哪节课上的好。同学在课堂组织中深刻体会到集体的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也学会了关心、尊重他人。 2.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集体游戏或竞赛,如:红旗接力跑,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合作意识、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3.在游戏、竞赛中将体质差与体质好的同学合理搭配,使学生在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关心、爱护他人,培养他们承受能力挫折后锲而不舍、奋发上进的思想品质。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用语言加深某种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如:“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 二、教育学生体会健体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健的体魄是健康的重要标准。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优势,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指导学生健体方法,主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练习,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荔波县板吉小学覃红梅 新时代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她们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她们的个性比较娇气、任性、自私、惟我独尊等等,这些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人的基本品质之一,是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自觉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种要求。人在生活中具有责任感是生存于社会的必要的条件。责任感又是一种严肃的生活态度,缺乏责任感就不能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 一、了解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 当代的学生大多数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一些因素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种状况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利益的实现,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自身行为的标准和出发点。在这种社会务实风气的感染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转向讲求实际,追求实效。凡事都只为自己考虑,而很少关心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二)当前教育存在的缺陷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依旧存在。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形成了以“考试”为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条件,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主体都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严重背离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方向,只注重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学校、老师、家长因此也只关注升学考试科目的教育教学,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和基本公德的教育,这一项基础性道德观教育内容的德育始终处于悬空状态,既没有落脚点,又不具有可操作性。 (三)家庭教育存在着缺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内在素质、人格、价值观、道德观、日常行为等等,无不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之中,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人格成长。家长对孩子的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甚至是纵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

写挫折教育的演讲稿5篇小学生

写挫折教育的演讲稿5篇小学生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对于时时袭来的挫折、失败,我们要从容应对,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一起来看看写挫折教育的演讲稿5篇小学生,欢迎查阅! 写挫折教育的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 人生慢慢如流水,有高处,有低谷,有湍流,有险滩。弯弯曲曲,百转千回。然而,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遇难而退。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一段时间,结果肯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成绩大幅提高,有点飘飘然;有的成绩不理想,郁闷失落。如何面对期中考试失利呢?下面有几点建议: 1、正确看待成绩。学习就是不断发展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分类对待错题。对视卷中的问题应仔细分类,不能单纯把错误归为马虎。 3、制定可行的计划。“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调整好心态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4、学习要有恒心。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坚持不懈者,才有希望到达目的地。如果做到这些,相信同学们将会在学习生活上有很大的飞跃。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写挫折教育的演讲稿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而你会坦然面对挫折,让它成为你的一块垫脚石,还是绝望透顶,不正视挫折呢? 在我眼中,人生就是蔚蓝的天空,而挫折就是天上的朵朵白云,使天空变得更加美好;在我眼中,人生是漫漫黑夜,而挫折就是黑夜中的明星,把它点缀得星光灿烂;在我眼中,人生是空空的花架,而挫折就是美丽的鲜花,使人生变得更加绚烂。 我喜欢挫折,因为挫折使我们更加懂得成功的来之不易。《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的谈迁从小立志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用了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可是,谈迁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原稿被偷。然而谈迁却正确地面对这让人茶饭不思,夜难安寝的挫折,更加奋发努力,四处奔波寻访历史遗迹,让他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下面的问题能帮助你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判别(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A、是B、无法肯足C、不是)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I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_()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