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珍爱生命》单元分析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生命的美丽,感受生命的宝贵,以及生命承载着家人的希望与付出;敬佩为拯救他人生命而献出爱心的人。

能力:能够尊重和珍爱生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知识: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单元设计构想

1.本单元旨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生命的话题很大,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究。在这里只是播下一粒种子,让学生获得一些意识,有所感悟。

2.单元的内容安排是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到人类的生命,从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其中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是重点,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是延展。针对不同的内容,本单元还安排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3.本单元体现的新课程观主要有:(1)课题设计注意综合性与范例性,打破了片面强调学科(材料)系统性的传统。课题涵盖的范围涉及多门学科,学生可以在一个课题上发挥开来、深入领会并学以致用。(2)在目标取向上追求基础性和有效性,不片面强调为了他人生命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而是首先要珍爱作为个体的自己的生命。(3)在教材呈现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学生自己能够感受到、看得见、听说过的各种场景,用学生的视角来组织各种资料。

4.本单元编写思路是从“欣赏”生命、感知生命的美丽入手,唤起心中对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关于生命这个话题,一年级是让学生从感性出发关爱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三年级则侧重在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学会理解父母。高年级侧重植被造成破坏的原因及给人类带来的恶果,进行环境和生态意识的教育。而四年级主要关注的便是生命道德,对生命的欣赏和感受,关注动植物的生命是从它

们也有生存的权利这一角度出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它寄托了家人无限期望,强调的是对于生命的责任感。

主题活动指引

主题一“美丽的生命”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进而关爱动植物。

1.学生观看课件并结合课前调查,将观察到的各种生命形态进行分类,画一幅以生命为主题的想象画,并将所画的画办成画展,了解各种各样的生命。

2.通过感受生命的过程,建立与生命的对话,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生命的美丽。

3.通过利用图片介绍自己的动植物朋友和童话剧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进而关爱动植物。

主题二“我们的生命”主要是探寻自己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盼。知道生命是有限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1.通过观看课件、编排小品和访问家长等方式,了解自己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成长过程,感受成长的不易。

2.从讲述“我的成长小故事”中,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亲人的爱和期盼。

3.在对神话故事中“长生不老,死而复生”的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生命是有限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懂得珍惜生命。

4.把收集到的爱心事例办成爱心展板。

主题三“呵护我们的身体”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了解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环境。

1.组织学生课前总结自己的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保证身体健康。

2.收集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关的俗语、谚语,在班级交流。

3.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陋习大清除”活动,使学生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美丽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感受生命的美丽。

能力:能够主动地去关爱动植物。

知识: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多样的生命,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知道人与自然万物要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大都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但是农村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关注相对少一些。并且,家长对珍爱生命方面的教育也比较滞后,使得学生对生命的宝贵性认识不够,关爱生命的意识比较薄弱。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很容易接触到自然界,在他们生活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可是,平时他们并没有留意身边的动植物,有些伤害动植物的行为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生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太懂得怎样去珍爱生命,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是必要且急需的。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使其能够主动地去关爱动植物。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感受到生命的美丽。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开始,去观察校园、村庄,还有田野和森林里有哪些生命,并借助音视频资源,感受大自然这个美丽神奇的世界,发现生命的多种形态,体会和感受生命的美丽。同时可通过学生讲述自己和动植物的故事,辨析不和谐的音符和童话剧表演等形式,激发他们对动植物的喜爱,使学生知道动植物与人类一样需要关爱,动植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这样,世界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使其能够主动地去关爱动植物。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按小组数准备8开大的白纸。

学生准备:观察自然界里都有哪些生命,并做好记录。准备一个自己和动植物朋友的故事。收集身边1~2个爱护和不爱护动植物生命的事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生命使世界美丽”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它们也需要爱”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生命使世界美丽

1.[播放视频:美丽的世界]

围绕情境交流:同学们觉得这个世界美吗?是什么让世界如此美丽?

小结:世界是由生命构成的。生命使世界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世界因生命而美丽。(板书:生命使世界美丽)

2.呈现画面,让学生体验感悟。

[播放视频:假如没有生命]

学生反馈交流观看录像的感受。

小结:如果没有生命的话,我们的世界将变得苍白、凄凉、毫无生机。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生命,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美丽。

【设计意图: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会世界因为这些生命而变得美

丽。】

活动二关注生命

1.填一填

况。

小结: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各种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在自然界里存在着。

2.画一画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一幅有关生命的想象画,并在班上介绍自己的画,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动植物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它们不同的生命形态,它们多姿多彩,充满了活力。也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生生不息的生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充满生机,变得五彩斑斓。(板书:五彩斑斓生生不息)【设计意图:通过填表和画一幅生命的想象画,了解动植物不同的生命形态,激发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生命使世界美丽

五彩斑斓生生不息

第2课时

活动一说说我的动植物朋友

小小故事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和动植物朋友怎样相处的故事。动植物朋友可以是自己种植的植物、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是自己喜爱的某一种动物或植物。

小结:正是因为有了动植物的存在,我们的自然界才多姿多彩,充满了活力。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板书:动物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自己和动植物相处的故事,加深对动植物的了解。】

活动二请让我来关心你

[播放视频:动植物朋友的心声]

学生交流研讨:日常生活中,在爱护动植物方面,我们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小结:作为朋友,动植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欢乐。作为生命,动植物与人类一样需要关爱。我们大家要善待它们。善待它们也是善待我们自己。(板书:它们也需要爱)

【设计意图:引发思考,让学生对受伤害的动植物产生恻隐之心,进一步认识到要爱护动植物,善待生命。】

板书设计

动物植物

它们也需要爱

《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宝贵,珍惜生命,对亲人的关怀心存感激。

能力: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了解生命是有限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

知识: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待。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还很肤浅,认识上存在许多盲点。特别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的空间范围相对较窄,社会生活经验也比较少,使得他们生命的意识比较淡薄,没有真正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受

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他们对自己出生前及婴儿时期,家人细致呵护小生命的苦心与快乐知之甚少,难以感悟生命的不易,同时,忽略了周围生活环境中诸多危及自身安全的因素,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生命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承载了亲人的爱和期待。十分有必要唤起学生心中对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待。教学难点是了解生命是有限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对亲人的关怀心存感激。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教学中,可通过音视频资源和“小生命”访问交流会,了解妈妈肚子里的“我”。通过小品“产房外”和“爸爸的回忆”及出生证等物品,了解出生时的“我”。通过记者调查——“我的成长小故事”,了解成长中的“我”,使学生回顾自己生命的历程,感受成长中家人倾注的心血,充分体会成长的不易。借助与“珍爱生命”有关的名人名言和对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死而复生”的讨论及“爱心使生命更美丽”故事会,让学生从中了解生命是宝贵的,是有限的,是不能失而复得的,不会出现像童话故事里那样的复活,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以此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待。

教学难点

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对亲人的关怀心存感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对家人进行调查访问。准备1个“我的成长小故事”和自己出生

时的出生证、照片等物品。收集白娘子和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神话传说故事。收集与珍爱生命有关的名言名句和生活中奉献爱心的真实事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含“献出爱心延续生命”话题)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生命的孕育

[播放视频:生命的孕育]

“小生命的孕育”探寻交流会。学生根据课前调查访谈交流研讨:

(1)妈妈怀孕时候的样子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当自己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妈妈有些什么想法、感受和期盼?为了生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他们是怎样做的?学生从妈妈的饮食、行动及家人的付出等方面交流生命孕育的不易。

(2)你出生的那一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人是怎么度过的?在你即将出世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时,他们的心情又怎样?

小结: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包含着家人的期盼和心血。(板书:包含家人期盼和心血)

【设计意图: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感受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活动二成长小故事

1.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

2.记者调查——“我的成长小故事”。

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交流成长小故事,感受家人的关爱与付出。交流碰撞:我们

的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

小结:从出生时的嗷嗷啼哭,到牙牙学语,从歪歪扭扭的小脚丫,到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的成长凝结了家人无尽的心血和付出!生命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它承载着家人的关爱与期望。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板书: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

【设计意图:从身体的变化中,感受家人为自己成长付出的心血,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亲人的爱和期望。】

板书设计

包含家人期盼和心血

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

第2课时

活动一关于生命的探讨

1.故事会——讲述传说故事《白蛇传》。

观点对对碰:“人能死而复生”,大家认为这些可信吗?生活中真的可能发生吗?

谈谈对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是怎样理解的。

小结: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板书: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2.真情感悟:[播放视频:生命的洗礼]

学生围绕情境交流对生命的认识。

小结:生命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失去了就不会重来,当生命经过了生与死的洗礼,人们就更懂得生命的宝贵。

3.提供研讨素材:[播放课件:每天消失一个班]

围绕数据展开研讨:看到“每天消失一个班”的新闻报道,你们对于“生命”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每天,都有四十多位父母失去孩子,有四十多个家庭失去亲人。大家算一算,一年又会有多少个生命会离开我们?

小结:生命从来都不会给我们重来一次的机会,它就像捧在手里的水,尽管我们十指并拢,水还是一滴一滴的渗漏,是挡不住流逝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中的一点一滴。(板书:珍爱生命)

【设计意图:理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有限和宝贵的,要珍惜。】

活动二献出爱心延续生命

1.[出示图片:献出一份爱心]

(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如果健康的人献出一份爱心,就可以使他人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生命得以延续。)

“爱心使生命更美丽”故事会。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或从报纸、电视等媒体收集到的奉献爱心的真实事例。如:义务献血、捐献眼角膜和骨髓、非典中救治病人的医务人员、抗击冰雪和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例等。

启示感悟:听了这些感人的事例,你想对献出爱心的人们说些什么?(板书:献出爱心延续生命)

2.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展板,让更多的人感受爱,感受生命的美丽精彩。

小结: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把握分分秒秒,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珍惜每一天,让每一个日子都快乐而充实,生命由此而精彩无憾!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话题。

[播放视频: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设计意图:懂得生命因为有了爱变得更加美丽。】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珍爱生命

献出爱心延续生命

《呵护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喜欢参加多样的体育活动。

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并能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知识: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保持良好心态以及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

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该如何去爱惜自己的身体,更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对自己身体的危害性,这种情况在农村更为普遍。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虽然都知道要爱惜生命,但他们还不太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差。同事,农村家庭对学生呵护自己生命的教育也很少,对应该如何珍爱生命的知识了解的不多。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差,公共卫生相对落后,居住条件简陋,学生不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卫生、饮食、作息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危害着他们的健康。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有待加强。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知道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教学中,需通过小品表演,探讨健康的“秘诀”,“今天我坐诊”,“锻炼好处多”和“好心情胜良药”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就是生命的根本,爱惜生命就要先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在“陋习大清除”活动中,需强化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并以实际行动为革除陋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出一份力。要注意的是,对农村学生,要求不要太高。

教学重点

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

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关的俗语、谚语。

课时建议

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坚持锻炼身体”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保持良好的心态”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健康身体需要好习惯

1.[播放动画:这些习惯好不好]

围绕情境展开研讨: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2.进一步提供研讨范例:[播放动画:问题出在哪里(一)、问题出在哪里(二)、问题出在哪里(三)]

围绕范例展开讨论:如果经常这样,他们的身体以后会怎么样?

学生诊断病因,并总结正确的做法。[播放课件:我们来诊断]

3.找一找,说一说自己有些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不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影响。

小结:生活中的坏习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合理搭配饮食,保证休息时间,有耐心和信心,不断地行动与实践。(板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合理搭配饮食、保证休息时间、持之以恒)

4.请你帮助我

每个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或周围小朋友平时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折好后传出本组,最后每个同学手中留一张。把它打开后,四人一组交流,分析其哪些习惯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习惯及危害。针对不好的习惯,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商量怎样改正,或把自己存在的不良习惯,悄悄告诉自己信任的人,请他们监督改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对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不良习惯对身体的危害。要有耐心和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二陋习大清除

1.辩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小结:实际上“不干不净,吃了会得病”。我们要明辨是非,增强卫生意识。

2.[播放动画:找找生活中的陋习]

围绕情境开展研讨:这些陋习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生活中还有哪些误区?

学生了解陋习带来的危害及生活中的卫生误区对健康的影响。[播放动画:卫生误区揭秘]

3.[播放动画:生活陋习大扫描]

学生交流探究:为什么“随地吐痰惹人厌”?“手蘸唾液点钱物”与他人无关吗?许多人都明知吐痰传播细菌,不卫生,可为什么随地吐痰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时有发生呢?

小结:我们能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他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我们要树立牢固的公共卫生意识。

4.[播放动画:俗语、谚语]

小结: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必不可少。

【设计意图:知道生活中的陋习会危害身体健康,了解个人与公共卫生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卫生意识。】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活动一锻炼好处多

1.根据调查交流反馈:你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对你有什么帮助?

2.活动范例:[出示图片:锻炼]

围绕范例讨论:人们经常在什么地方,参加哪些体育锻炼?参加锻炼前和锻炼之后,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吗?

了解如何做到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播放动画:每天锻炼一小时] (板书:坚持锻炼身体)

小结:经常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有益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设计意图:懂得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知道要持之以恒,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二他们说得对不对

[播放动画:他们说得对不对]

辨一辨:你认为他们说得对吗?饮食和看书可以代替体育锻炼吗?

小结:饮食和看书不能代替体育锻炼。小刚和小霞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设计意图:知道体育锻炼是不可替代的。】

活动三找找问题在哪里

围绕教材图文展开讨论,给张明会会诊,并开出“药方”。[播放动画:“药方”]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锻炼中常常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小结: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大家锻炼坚持不下来,一是怕苦,二是怕累。今后,我们在锻炼时,要注意控制好运动量,慢慢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把锻炼变成一种乐趣,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板书:坚持锻炼身体贵在持之以恒)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锻炼坚持不下来的原因,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贵在坚持。】板书设计

坚持锻炼身体

贵在持之以恒

第3课时

活动一好心情胜良药

1.故事感悟:[播放动画:好心情胜良药]

讨论交流:为什么医生的一句话,会使这个病人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小结: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情绪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乐观的情绪使人精力充沛、食欲良好、睡眠安稳。悲观消极的情绪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板书:保持良好的心态)

2.[播放动画:不良情绪的影响(一)] 、[不良情绪的影响(二)]

围绕情境展开研讨:像小丽和李军这样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遇到烦心的事就睡不着,生气的时候吃什么都不香,而心情好的时候,干什么都觉得精力充沛。可是我们难免会不开心,情绪会低落,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心态,心胸开阔,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板书:心胸开阔)【设计意图: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乐观面对。】

活动二“笑一笑”游戏

游戏活动:“笑一笑”。采取“击鼓传花”的形式,鼓停时,花落到谁那里,谁就站在圆圈中央,讲一件自己最近遇到的不愉快的事。然后,同学们尽量逗他笑。依次进行,使每位同学都能感受一下“笑一笑”对自己心情的积极作用。

小结: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生命来自好的身体,而对好的身体的呵护,就需要我们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让笑声常伴我们左右吧。(板书:笑口常开)[播放视频:《健康歌》MTV]。

【设计意图: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板书设计

《安全地生活》单元分析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护安全标志和设施,形成安全防范意识。

能力: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能够保护安全标志和设施,注意公共安全。

知识:知道一些有关的安全小常识及与人打交道的原则,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和设施的用途,懂得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也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

设计构想

本单元是针对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容易在自己独立生活的时候出现危险而设计的。这里侧重在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上面,附带了一些相互救助,但不涉及社会组织和国际援助。

本单元和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话题《小心别伤着》相比较,在教学内容上有部分重合点,但是更具备横向的空间分工和纵向的能力递进。这一特点也明显地体现在本单元内部的教学设计中。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们既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展开,也可以采取交叉处理。特别要注意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险情,这种现场生成的问题更具有普遍性和教育意义。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适当地突出“活动要开心,更要当心”这一主题。

本单元体现了两大新课程观:(1)理念上以回归生活为旨。教育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中,指导学生生活。(2)注重学生思考方法与相应意识地获得,而不是给出现成条目,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主题活动指引

主题一“今天,你安全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地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公共场所以及各种活动中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要有安全意识。并且初步掌握一定的自护自救、互助等方法。

1.与家人一起查一查家庭隐患,记录下发现的安全隐患。试着给隐患分分类,并预测结果,思考可以如何预防。大家齐动手,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活动提醒孩子,在温暖幸福的家里其实也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要留心。

2.课下,全班同学可利用一周时间在校内外进行观察,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课堂上,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彼此提醒,并思考、交流如何避免发生意外。这种交流可以是“说一说”,也可以是“演一演”,条件允许的,还可以实地演示防止受到伤害的具体做法。

3.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续演小故事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教材内容进行续演,通过表演充分展现小组成员的观点。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设计其他典型情境,引导学生续演,最后由学生们自己讨论评议哪个组的做法最妥当,并说明理由。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讨论,敏感地抓住现场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做更进一步的或者多角度的思考,并对正确可行的做法做适当的梳理和归纳总结,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有所收获,并能够指导和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

主题二“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部分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用途,并保护它们。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懂得安全事故可能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1.课本剧《我是小小安全标志》:课前展开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安全标志,以及围绕安全标志发生的小故事。课上,学生们可以戴上自己制作的安全标志头饰,向同学们介绍安全标志,并且和好朋友合作演一演安全标志的故事。学生们看完课本剧后的思想交流是个重点,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归纳提升。

2.学生利用休息时间,留意周围环境中爱护或者损坏安全标志(设施)的现象,用方便的方式记录下来(画画、写日记、编小品),并举行一次“观察发布会”,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同时可在同学范围内征集保护安全标志(设施)“金点子”,并把获得的“金点子”制作成不同形式的宣传卡、宣传画、手抄小报等,利用休息日向周围的邻居、朋友、居民们发送。也可自己编写与爱护安全标志有关的口号、儿歌、

歌曲等,通过口头唱诵的方式,号召更多的人共同爱护公共标识(设施),重视公共安全。

主题三“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以火灾处理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当危险发生时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会自救,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救人。

1.可以请学生模拟火灾发生时拨打报警电话的情景,总结出在紧急状况下,关键该报告哪些内容才有助于营救。也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询问家人、老师,参观访问消防队、公共场所及有关工作人员,了解火灾发生时的自救和救人方法。课上给予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最后将好的方法制作成手册或宣传画,放置或张贴于班级的明显位置,指导学生的生活。

2.课下引导学生调查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出现哪些安全隐患(比如:有人触电、家人生病、家中被盗、看见他人落水、目击交通事故、遇到抢劫、发现小偷等),通过询问老师、家人、医生、警察等,多方查找资料,整理、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逃生或救人方案,整理成册,在学生中广泛传阅。

3.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比如:学校有此类共建单位,学生家长中有相关职业的工作者),可邀请消防员、警察、医生等为学生作专题讲座,教给孩子科学的自护自救和救护他人的方法。

《今天,你安全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家庭生活和活动中的安全意识以及社交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掌握一些安全小常识及避免伤害的方法。

知识: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初步知道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农村孩子生活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活动的空间范围比较广阔,家庭生活条件相对简陋,又少人监督,因此,生活中发生危险的机会比较多。同时,由于农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或者非独生子女,不像城里的孩子看得那样娇贵等原因,即使发生一些意外,农村的家长和孩子常常采取自行观察判断,草草了事的处理办法。再加上多数孩子的家长忙于务农或者外出打工,无暇管理孩子

的生活及活动,对于孩子的生活安全指导和游戏安全的监督更是薄弱。所以农村孩子们的自我安全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往往不容易发现、认识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很难细致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伙伴在户内外各项活动,以及公共场所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农村家家户户开放式的聚居方式,较为淳朴的邻里关系,也使得有些孩子对陌生人毫无戒备之心,容易上当受骗。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也会有危险,了解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交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遇到问题及时正确地处理和应对。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住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简便直观、切实可行的方法,充分细致地观察自己的实际生活,从最熟悉、最容易被忽视的自身和周围发现问题,用“生活的真实”去触动孩子的心灵。教师选取的事例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普遍性,比如说孩子们最容易大意的磕碰、烫伤、被动物伤害、玩火、到小河游泳、饮食安全……有些隐患是家长们也不太重视,甚至是习以为常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关注。事例不要太多太杂,力求一事一得,举一反三。二是在课堂活动部分,要以激励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进来。特别是自护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模拟实践,切忌纸上谈兵,避免出现“会说不会做”的现象,真正做到帮助孩子更好地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也会有危险,了解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交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遇到问题及时正确地处理和应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插头插座、开水瓶或壶、刀和剪刀、镰刀、锄头等。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一下,家中有哪些安全隐患;学生校内外各项活动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并记录下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