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5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

4.5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

4.5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
4.5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

一、教材依据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沃德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因此,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亲历一个全新的探究过程,建构新知:即“情境——探究——交流”过程。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物质的溶解性,都是在感性的认识上学习新内容的,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第三册物质溶解度奠定了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也非常明显,起到过度、衔接的作用。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物质的溶解性。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教学难点: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五、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知道要借助仪器,探究实验等等。学生对平时看到的物质的溶解现象只是感性的认识。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本质,要经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建构起对物质溶解性的正确认识。

六、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

2.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信念。

七、实验准备

分组:学生每两人组成一个小组。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每小组两个烧杯、一次性杯子、试管、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天平、温度计、水、汽水、酒精、香蕉水、食盐、蔗糖、色拉油、氢氧化钠、硝酸铵。

八、教学过程

师:用一幅龙港农村水乡的风景----清澈的河流,碧绿的蓝天,勾起学生对龙港河流里水的一些回忆,与他们平时看到的河水有巨大的反差。你喜欢这样的河流吗?而龙港镇内以前河流里的水和这幅图中的一样,现在河里的水怎么会变得乌黑了呢?

生:许多生活垃圾扔到河里腐烂引起的、工厂污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到河水里引起的等等…

师:可见现在乌黑的河水里溶解了许多物质。那么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时,它的溶解能力大小受什么因素决定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节物质的溶解性]…板书生:思考…议论…猜测…

[设计意图]本课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画面里水和学生平时见到水的比较,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懂得要热爱大自然。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索,进行再创造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意识,充分体现了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强调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的重要理念。

师:你们桌子上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天平、温度计、水、汽水、酒精、香蕉水、食盐、蔗糖、色拉油、氢氧化钠、硝酸铵,齐全了吗?

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溶解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你们来做这样的实验:把少量的蔗糖加到20毫升的水中,并不断搅拌,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蔗糖全部溶解。

师:请继续往你的烧杯中加入蔗糖,你又看到什么现象?

生:学生继续动手实验后回答,还是全部溶解(提示学生再加些蔗糖),但也有些同学回答说,部分蔗糖不能溶解。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思考…议论…

生: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有限。(师:板书)

师:现在有没有办法让刚才不溶解的蔗糖溶解了呢?利用桌上的这些器材和物品或其它工具(设计)进行实验。

生:许多学生都能做出这个实验(把未溶解蔗糖的烧杯放到酒精灯上加热)…

师:提醒学生烧杯加热要垫上石棉网、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等。实验后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蔗糖又全部溶解了。

师:温度升高,蔗糖的溶解能力增强了。那么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有限这个结论要加些什么吧?

生: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有限。(在原有的板书上加上在一定条件下,)师:可见,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就像蔗糖这种物质,它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始终要在巡视和提醒学生注意的事项,还要对学生的实验一一作出评价,并明晰学生的科研思路。

[设计意图]本人认为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入手,提高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我把课本中实验顺序做了调整,把加热的实验放到前面来做,这样做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在一定条件下的含义,能明白物质的溶解数量有限。在这个过程中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展示自我;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会更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学习会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师:现在请大家再来做这么一个实验,将汽水倒入杯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实验后回答:杯壁有许多气泡、有气泡冒出。

师: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生: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设疑):炎热的夏天,我们如果喝从冰箱取出的汽水,很舒服;可过不了多久,会产生打嗝现象,这是为什么?

生:思考…议论(很想知道答案)…猜测…(学生有各种答案)

师:请通过实验来找到答案,现在开始动手做实验,把汽水倒到烧杯中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烧杯中又重新冒出很多气泡。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液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反而减弱了。(副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使学生处在一个很想知道结果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问题,这样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通过实验能找到答案,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主动性也就提高了许多;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及总结能力和合作精神。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这两个问题?

1.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缺氧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么?

2.我国内蒙古有一盐湖,夏天可以晒盐,而在冬季结冰的时,湖底却有一种纯碱的固体从湖水中分离出来,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每一小组间可以相互讨论。

生:每小组思考和讨论后回答。

师:评价。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之后立即运用,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起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宽思维的作用。有些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学得一些自己遗漏的知识,也能增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通过学以致用,也检验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师:刚才我们学了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现在我们接下来学习不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如何呢?现在请大家做这样的实验:把10克的蔗糖和10克的松香分别加到20毫升的水中,并不断搅拌,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蔗糖全部溶解,松香没有全部溶解。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思考…议论…

生: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水的体积相同,温度相同,让学生明白变量控制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师(设疑):衣服上的油渍为什么用水洗不掉?

生:思考…议论(很想知道答案)…猜测…(学生有各种答案)

师:请动手做实验,将一滴色拉油滴在水中和将一滴色拉油滴在香蕉水中,它们能溶解吗?(提示香蕉水易燃,要避免明火。)你观察到什么?

生:色拉油不能溶解在水中。色拉油能溶解在香蕉水中。呈浑浊。

师:这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色拉油不能在水中溶解,但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即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师:板书)

师:刚才的题目又怎么解决呢?现在明白了吗?

生:回答。

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问题,这样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通过实验能找到答案,学生的动手的主动性也就高了很多。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师(豁然开朗):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可以用汽油能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的原因了吗?

生:(思考后很自然的想到)油渍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师(举一反三):做汤时,把食盐、味精加到汤中,很快不见了;把胡椒粉加到汤中,却形成了一层膜,这是什么缘故?

生:思考----- 议论----

生:食盐、味精能溶解在烫中,而胡椒粉不能溶解在烫中的缘故。更能说明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豁然开朗和举一反三的环节,巩固了学生刚才所学的知识,这样也更

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师:关于物质的溶解性,你收获了些什么呢?

生:思考---- 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发现自己不足的和可以弥补的环节。也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

师:物质在溶解的时候是放热还是吸热?你的猜想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充分应用你桌面上的药品。)

生:思考----- 讨论------

师:那一个同学来描述你的假设是什么?

生:回答(评价)。

师:现在哪一小组派个代表来描述一下你们的假设和讨论后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师怎么样的?

生: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师提示:水尽量的少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师:根据刚才这个同学的设计(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开始动手实验。

生:动手操作实验。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计的读书变大,温度是升高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计的读书变小,温度是降低的。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师放出热量;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是吸收热量。

师:所以物质溶解时,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质溶于水会放热和吸热,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现场生成新知识、获取新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这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会更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学习会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同时也培养学生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师: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

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热量。

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应用、讨论、小结,指导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到。

师: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忆---------- 思考---------。

生:学生自己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也能使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化,也培养了学生勇敢的品质;学生之间的互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师:除了收获知识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感想吗?

生:思考---- 讨论-----

生:提出了许多有自己想法的问题。

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设计意图]一节好课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上完课后学生肯定还有更多新的问题生成,这个环节就是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条件。

师:这里有这么一则故事——爱迪生的问题。看了后你能替爱迪生提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发明“万能溶剂”是不可能的?

生:学生在很积极的思考-------- 讨论--------- 后提出并回答了这个问题。

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设计意图]一个小小的创造往往都是从自己的小小的想法开始的,学生能有自己的问题和答案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的信号,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在这里还需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做课堂练习。

生:…练一练…

生:…回答…

师:评价学生的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在成功品尝喜悦和通过实践的应用、学生的讨论、总结,指导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到。

[设计意图]学生对描述性的知识点都很紧张,通过这个题目,不但能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表达时,老师要及时的指导学生不但要把语句表达清楚,而且要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描述,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现象。

师:马上就要下课了,请同学们整理好器材。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后整理器材的良好实验习惯。同时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延续到课后,有助于科学探究的延续性。

注明:两个Flash是备用的。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1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演示]:汽油洗油漆的实验 提问:你知道汽油为什么能洗掉油漆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油漆能溶于汽油中 [教师问]:在生活中你对有关的物质溶解有什么现象和疑问吗? 二、[导出]新课《物质的溶解性》 学生提出疑问:如 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 2、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4、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5、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6、物质溶解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 [教师]:我们这堂课就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教师]:科学探究有那些步骤? [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成果交流[教师]: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提出了问题,然后应该怎么办? [学生]:建立假设。 [教师提问]:你能假设吗?

[学生回答]: [教师]:建立假设以后又该如何呢? [学生回答]:设计实验 [教师]:如何设计呢? [学生回答]: [教师]:好,接下来我们就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一(并完成表格):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二(并完成表格):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学生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例外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三(并完成表格):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学生得出结论: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四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四(并完成表格):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某物质在例外的其它物质中溶解能力也例外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五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五(并完成表格):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

(完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1.1平方根(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dm 5。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25 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5 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100 ⑵6449 ⑶9 71 ⑷0001.0 ⑸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 .1平方根(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本节课需要的各种图表要提前画好) 三、合作探究 请看下面的例子.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扎西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 (师演示一张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纸) (一)谁来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因为52=25(板书:因为52=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板书:所以边长=5分米). 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 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 ……(多让几位同学说,学生说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随即纠正) 说说1和1这两个数?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还是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请大家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 (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这样的10张卡片,一面写1-10,另一面写1-10的平方.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并理解“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得意扬扬、惩处、巡警、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等词语,并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引入以及想像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使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点勾画”等,为文章做批注的方法,并渗透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意识 3.整体解读文本,抓“中华不振”提领全篇,并通过合理想像画面、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重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认读生字词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2009年的国庆,是我们祖国60年华诞在迎国庆的阅兵仪式中,在那万民同庆,举国欢腾中你感受到什么?VCR出示60周年国庆的盛大场面 2、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使得我们骄傲自豪那百年之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VCR出示百年前的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揭示课题、产生质疑 1、百年之前的中国落后,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中国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处在生死挣扎的边缘在那样的背景下,一个12岁的少年发出这样的呼声 (出示课题)(齐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2、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又是谁说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第25课,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 利用两幅鲜明对比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心里,从而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初次感受课文 (一)、通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们一定知道是谁立下了这个志向,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你用一个词语就说明了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师板书:中华不振) 2、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才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请你们再次读书,同时拿去笔在书上轻轻地画,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3、课文又读了一遍,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对应的关系. (二)数学思考 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经历从无理数的产生及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三)解决问题 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会在数轴上表示√2 2学情分析评论 . 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有理数,在学习本节课前,已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同时也初步接触过等具体的无理数,本节先将有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一起来,再采用与有理数对照的方法引出无理数,揭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产生实数。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实数与数轴上的一一对应关系都需要一个渐进的理解过程。这些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 3重点难点评论 . 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 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及π、√2在数轴上的表示

4教学过程 . 4.1.1教学活动 .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2、√2的小故事和它的计算机所算结果 3、√2、π满屏的数字,有什么共同特征? 无限的、不循环的小数 活动2【活动】适时引导,探索新知评论 . 把有理数转换成小数的形式,它们又有什么特征? 第一组 3,-38 ,119 ,-13 第二组 52 ,0,911 ,227 归纳新知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2)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你能对照有理数的新定义给无限的不循环小数也下个定义吗? 活动3【讲授】分类举例, 剖析新知. 你能举出一些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吗? 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2 ,-√5 ,3√3 ,-√33 ,√3?1 π,π/2,-π+2 3.01001000100001...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

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淌ψ橹??嘟涣鳌#ɡ?纾鹤髡咂炔患按?乜春苫ā⒆髡呓蚪蛴形兜乜春苫ā???br>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教案

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实数的意义和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教学难点: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 3 5- ,478 ,911 ,119 ,59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 3 3.0= ,30.65-=- , 47 5.8758= ,90.8111= ,11 1.29= ,50.59= 二、新课: 1、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3.14159265π=也是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整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π 是正无理数, ,π-是负无理数。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 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 ???????????????正有理数正实数正无理数实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 2、探究 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 ′,点O ′的坐标是多少?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数a 的相反数是a -,这里a 表示任意一个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3、例1 (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5,-7,5π-,0,32,π-3 (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24562

第六章实数 6.1.1平方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 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教具准备:三块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学生计算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 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 25 少呢?

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2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 5 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 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 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 术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49 7 ⑴100 ⑵4 - ⑶1 7 ⑷0.0001 ⑸0 64 9 解:⑴因为102 100,所以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即? 100 10 ; ⑵因为(7)2 49 ,所以49的算术平方根是-,即..49 -; 8 64 64 8 V 64 8 ⑶因为1 ,() ,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一,即:1 9 9 3 9 9 3 V 9 V 9 3 ⑷因为0.012 0.0001,所以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即?. 0.0001 0.01 ; ⑸因为02 0,所以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即0 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 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 解; ③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一1, - 36, - 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

第二章 实数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第二章实数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章学习至此,学生已经认识了无理数,学习了实数概念及相关运算,从而将原有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范围,使得对数的认识更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系扩充的必要性与作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掌握了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经验,为学习本节“知识回顾与思考”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章是在学习了勾股定理及有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数系第二次扩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本课是对整章内容的复习与归纳,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多过地追求概念,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从意义上理解主要概念即可.作为复习归纳课,学生虽对相关知识基本掌握,但是知识间的联系还不够清楚,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在方法上还有所欠缺,因此本节的教学中应将整章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并以典型题作为载体让学生从题中悟知识点,从题中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复习无理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二次根式及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并进行相关运算; ②在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律、运算法则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 ③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本章概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本节的重点应帮助学生理清无理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二次根式的概念. 本章的难点体现在以下几处:①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常与平方、绝对值等具有非负性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应用;②实数的混合运算也一向是学生计算的难点,学生往往在运算顺序、运算法则上出错;③本章对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如实数与几何知识勾股定理结合在一起就是学生掌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融安县实验小学吴迷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名人名言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能使我们有很大的收获。谁来说一句名人名言? 预设: 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陶行知) 师:名人名言是汪洋大海,我们从中受到启迪。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条名言,请同学们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响亮。上课。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引出课题。 师: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到12课中去寻找,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司马迁发奋写史记,师故意写错漏) 预设学生回答:1.老师,你“发愤”的“愤”写错了,应该是“愤怒”的“愤”。 2.老师,你遗漏了书名号,《史记》是一本书,应该加书名号。 评价学生: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老师也混淆了,谢谢你的提醒。(老师将“奋”改为“愤”。)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史记》是一本书,不能遗漏书名号。看来,马虎不得啊! 师:现在,课题写对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感知名言。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6页,很快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到解释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生:在第三小节:“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师:一起读这句话。请对照司马迁的名言,看看“固”是什么意思? 生:“固”是“总是”的意思。 师:“或”什么意思?

“物质的溶解性”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马金凤 一、设计说明 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是为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作必要准备。在以往的教学中,按照书上的内容设置往往要通过两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操作却耗时较多,基于对“溶液”主题单元的思考,对本节课的课时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做了调整,期待提高“溶液”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关于物质溶解现象的经验,将课本中的课堂实验一设计成简单可行的家庭试验(如比较白糖和面粉的溶解性大小),既节省课堂时间,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则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条件在课外亲身感受的部分(如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对于课堂实验,要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功能:既让学生感知实验事实或变化规律,更要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概念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也巧妙地使教学过程逐步推进,在有限的时间里有序高效地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中的实验,以尽可能少的药品和仪器装置,尽可能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了多重功能(认识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饱和溶液概念的建构,感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合作精神等)。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六、七年级《科学》中学习过物质的溶解、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等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意无意地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其他物质中,比较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对一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溶解,各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能力并不同,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情况等还是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整理。通过本节课知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等)的学习作好铺垫。

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实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整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 注重主动参与与探索,同时注重有理数与实数的对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主动参与意识与观察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数的意义和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难点: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 用什么方法求2?其结果如何? 用计算器可求得2=1.414 213 562. 问题2 你能利用平方关系验算所得的结果吗? 用计算器计算1.412 135 62的平方,结果是1.999 999 99. 问题3 验证的结果并不是2,而是接近于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求得的2的值只是一个近似值. 问题4 那么2到底是怎样的数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探究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53-,847,119,911,95.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 3=3.0,53- =-0.6,847=5.875,119=18 .0 ,911=2.1 ,95=5.0 . 归纳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观察 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π=3.141 592 65…也是无理数. 结论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试一试 把实数试着来分类. ?????→??????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分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例如2,33,π是正无理数,2-,33-, -π是负无理数.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

七年级数学《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数学“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第六章“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教科书 教学年级: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并通过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认识 一些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充,数的运算也有了新的发展。在实数范围内,不仅能进行加、 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对0和任意正数能进行开平方运算,对任意实数能进行 开立方运算。 在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实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实数体系。本章教材在初中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进行其他内容学习的理论基础和运 算基础(如一元二次方程、解直角三角形、函数、二次根式等)。同时,在理论的 运算中也常用开方运算,故务必要学好。 二.学情分析 本章包括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 数等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学习了有理数 的概念,具备了学习数的开方和学习无理数的条件,大部分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 有较强的欲望,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对无理数的学习信 心不足,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 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了解数 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后,一些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并会进 行简单的实数运算。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桥》第一课时二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

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并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4.学习描写大雨、洪水、老汉的句子,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的课文已有过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因此,结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学重点: 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平方根(13.1 算术平方根)第一课时 韩友斌山阳县户垣中学 教案依据《平《实数》第一节本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 十三章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教育价值不仅因为它初中数学的一个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本章的第一节,因为有些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不能重要概念,也是学习二次根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2为代表的这由于对于以用有理数来表示,很自然地要推动数的范围扩张——引进新数。类数求近似值的探讨,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这类数的本质特征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同时也能够通过求其近似值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逼近法”思想。由此看来,学生正确合理地建构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不仅影响到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影响到以后在数学思想方法及情感体验方面的发展。 教学课题 算数平方根 设计思想 1、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些平方数,能说出一些平方数是哪些有理数的平方,同时对乘方运算也有一定的认识。 2. 相应的教法:从一些完全平方数入手,引入概念,设置疑问,动手操作,再根据实践需要,教师从方法上指导师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3. 具体措施:精讲多练,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学生是表现者、活动者、实践者。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容量,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认识、体会和内化。 教学任务分析

实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实数的运算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② 掌握实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运算律、运算性质,引出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运算律、运算性质,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加以巩固,适当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建立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范围里也成立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在这种数的扩充中所体现的一致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 ① 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② 会进行实数的加减法运算; ③ 会进行实数的近似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中仍适用的这种扩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性质运算律: 1、相反数:有理数a 的相反数是a -. 2、绝对值:当a ≥0时,a a =,当a ≤0时,a a -=. 3、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非负数的开平方、任意数的开立方运算,有理数的运算中还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二、实数的运算: 1.实数的相反数:数a 的相反数是a -.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

绝对值是0. 3、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非负实数的开方运算,还有任意实数的开立方运算,在进行实数的运算中,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性质也适用. 三、应用: 例1、(1)求364-的绝对值和相反数; (2)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 解:(1)因为4643-=-,所以44643=-=--,4)4(643=--=-- (2)因为33,33=-=,所以绝对值为3的数是3或3-. 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23(-+; (2)3233+. 分析:运用加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 解:(1)303)2_2(32)23(=+=+=-+; (2)353)23(3233=+=+ 例3、计算: (1)π+5 (精确到01.0) (2)23?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解:(1)38.5142.3236.25≈+≈+π; (2)45.2414.1732.123≈?≈?. 四、随堂练习: 1、计算: (1)2624-; (2))23(3+; (3)3253+-; (4)23)5 4(198-+--. 2、计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并理解“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得意扬扬、惩处、巡警、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等词语,并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引入以及想像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使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点勾画”等,为文章做批注的方法,并渗透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意识3.整体解读文本,抓“中华不振”提领全篇,并通过合理想像画面、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重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认读生字词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2009年的国庆,是我们祖国60年华诞在迎国庆的阅兵仪式中,在那万民同庆,举国欢腾中你感受到什么?vcr出示60周年国庆的盛大场面 2、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使得我们骄傲自豪那百年之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vcr出示百年前的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二)揭示课题、产生质疑 1、百年之前的中国落后,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中国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处在生死挣扎的边缘在那样的背景下,一个12岁的少年发出这样的呼声 (出示课题)(齐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2、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又是谁说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第25课,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 利用两幅鲜明对比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心里,从而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初次感受课文 (一)、通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们一定知道是谁立下了这个志向,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实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实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2.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实数; 3.会按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4.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与他人交流,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无理数、实数的意义; 2.实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使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3、 53-、847、119、911、95 由学生独立使用计算器,将这些有理数写成小数形式. 3=3.0,6.053-=-,875.5847= ??=18.0119,?=2.1911,?=5.095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很自然地引出无理数概念. 生:我们通过计算后,发现3、53-、847可以写成有限小数的形式;119、911、95 可以写成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师:不仅这六个数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事实上,同学们可以检验任何一个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之,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果把整数视为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我们学过的有理数实际上都是分数,反之分数也都是有理数 那么,我们思考一下2、3是不是有理数?为什么? 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2=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它不是有理数.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研究一下2能写成分数吗?如果说明不能,我们就严格论证了2不是有理数.我们把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叫做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例如33、5-、32、3……都是无理数,π=3.14159265……也是无理数.如果我们把有理数、无理数统称实数,你能把我们学过的数进行一下分类吗? 生1:

实数教学设计

13.3《实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刘新艳 一、 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问题:七年级我们接触到了有理数,有理数是由哪些数组成的?(整数和分数)本章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后,学习了像2,3,35,π….这样一类数,他们 是有理数吗?如果是,是整数还是分数?如果不是,它属于那类数呢?请同学们 打开课本82页,通过今天的学习,会为同学们揭开谜底。 二、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自学一: 自学课本82-83页探究之上,解决以下问题(脱离课本),时间3分钟。 1、由82页探究,我们可以得出有理数都可以写成 的形式。反过来, 都是有理数。 2、像2,3,35 ,π…都是 小数,又叫 。 3、 和 统称实数。 4、实数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活动:每组的最后一号位的学生回答问题,若回答不完整,可以由前一号位 的同学补充,最终所有学生都能把这些基本概念理解记忆。 练习反馈: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73773777.0,8,9 4,320,0,25,12,7,37,233---π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总结,我们常见的无理数有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带根号,但开不尽方的数,带π的数,无限不循环形式的小数。 教师:总结的非常全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都是有理数; B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 、无理数都是实数; D 、3 π 是分数。 问题:有理数都有相反数、绝对值,可以表示在数轴上,无理数呢? 自学二: 自学课本83-84页到思考之前。 你能说出在数轴上怎样能找到 π 和 2的位置吗?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怎样在数轴上找到π 和 2的位置,3分钟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 如图,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一点从原点到达A点,则点A的坐标为多少? -4 -2 0 1 2 3 4 -1 -3 π A

实数(一)教学设计

第二章实数 6.实数(一) 一、学生起点分析 实数是在有理数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数系扩张,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类比方法,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概念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并通过例题和习题来巩固,适当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这节内容教材安排了3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建立实数的概念并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不同的分类,同时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教材地位及作用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3.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实数分类的探究,增强学生的分类意识; 2.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将数和图形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实数进行分类的练习、进一步领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2.在探究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多角度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 2.在实数范围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3.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教学难点

实数 教学设计(三)

实数教学设计(三)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知道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有理数的运算律等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这部分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能正确识别无理数;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3.会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4.能够对实数进行大小比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到数的扩充的必要性; 2.通过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发展分类意识; 3.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体会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体验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活实践,又作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 纸片,支持,剪刀,计算器,多媒体,或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①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②实数的分类。

难点:①对无理数认识。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在纸上画一个Rt△ABC,使得两条直角边AC=BC=2; (2)做斜边AB上的高CD; (3)沿CD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做好后思考,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面积公式与开平方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 二、大家谈谈 1.对于整数-3,-2,-1,0,1,2,3,它们的平方分别等于什么?结果是怎么的数?有平方后等于2的整数吗? 2.对于分数 421124 ,,,,, 332233 ---,它们的平方分别等于什么?结果是怎样的数?有 平方后等于2的分数吗? 3.m是有理数吗? 4=?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回答问题 注:1.整数的平方是整数。没有平方后等于2的整数。 2.分数的平方是分数,没有平方后等于2的分数。 3.平方等于2不是以前熟悉的有理数。 4…………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思考:你还能举出我们熟悉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 学生回答:π…… 三、一起探究 1.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