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楼梦中佛学思想的体现

红楼梦中佛学思想的体现

红楼梦中佛学思想的体现
红楼梦中佛学思想的体现

目录

红楼梦中佛学思想的体现 (2)

前言 (2)

一、两个世界——现实佛教与理想佛学 (4)

二、《红楼梦》中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 (5)

1.佛法的众生平等思想 (5)

2.木石转世与众生平等 (6)

3.贾宝玉的平等观 (6)

三、《红楼梦》中“果报以及自造因果”佛学思想的体现 (7)

1.佛法中的因缘思想 (7)

2.因缘果报观表现在宝玉黛玉的三世姻缘中 (7)

3.因缘果报的其他体现 (8)

四、《红楼梦》中的“色空”观 (9)

五、透过《红楼梦》领悟“苦”的真谛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红楼梦中佛学思想的体现

By milan7sheva

前言

《红楼梦》文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细致的描写的官场的沉浮世故,豪门的奢华与没落。其中贾府大观园生活场景的展现让人惊叹于作者在园林、医学、诗词、美食、书画、服饰、建筑等等方面的深厚素养。小说以神话故事开头,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无用灵石,产生了下凡红尘,到那“富贵场中,温柔想里享受几年”的欲望,结果由神界使者一僧一道指点入凡间贾府。整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及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的爱情纠葛为线索,以贵族生活为中心,生动的描写封建社会生活的全貌及各种矛盾。《红楼梦》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结构,不仅在于它展现的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更在于它包涵的丰富社会内涵及传达给我们的深厚的人生哲理。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它的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甚至专门形成了一门“红学”,这不仅体现了《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红楼梦》宽广的覆盖面。不同的读者,会对它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察角度和看法,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史。”①早期的红学研究重点在于研究版本、考证作者的历史,而近年来的研究更加倾向于文本研究,重点在于《红楼梦》诗词戏曲、美学心理、宗教思想、哲学伦理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儒、佛、道、玄学等思想兼容并报,尤其是佛学思想,他的一生有很长时间是在寺庙中度过的,虽然他自己并未出家,但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感情、文献倾向和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有很多僧人角色,佛教活动,全篇更是笼罩着浓厚的佛学思想,开篇僧道助石头下凡入世,结尾贾宝玉看破红尘,出世而皈依佛门,这也隐含着佛学中的轮回思想。

佛教本源于印度,随着教义的广布与信仰人数的增多,它早已超越了种族与国家的界限。佛学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在汉代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更是发展出了无数分支。学派。两千多年来佛学对中国的文学、语言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佛教为志怪和神魔小说提供故事素材,佛教高深的思想进而内化为小说的中心思想。曹雪芹认定佛学是从日常生活中找寻高深奥妙的精神“他深深体悟到一切生命个体的人生深处都有佛性因子,因此他看到的是生命的“整体相”而不是“分别相”,而写出卓越的作品留下来给后世”归①。可以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发奋所著,他以哲学的研究与宗教的信仰提出最值得的佛教哲学,而且佛教哲学化遂成为晚清思想界的一大潮。

关于《红楼梦》佛学思想的研究不是很常见,比较重要的有黄怀萱《<红楼梦>佛家思想的运用研究》②,他认为曹雪芹将“情”提出与“空"对举,宣扬“情空不二”的观念,因此不同于佛家“色空’’说,而有独创的意义,杜景华在其《<红楼梦>与禅宗》一文中谈到曹雪芹表明了自己的宗教立场并痛斥了庸俗佛教对人的毒害。朱淡文在《红楼梦研究》中肯定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决不是为了宣扬佛家的色空观。在曹雪芹的哲学逻辑结构中,“情”才是核心,才是其起点与终点,还有园香《红楼梦与禅》,李哲良《红楼禅话》,王文宏《禅与(红楼梦)》,周汝昌《再解‘空空’十六字真言》,孙逊《关于(红楼梦)的“情"、“色”、“空"观念》,黄南珊《论曹雪芹的情禅思想》,刘宏《一个由“空、色、情"建构的立体世界》,陈维昭《彷徨于“色”与“空”之间》,等等。

80年代起关于《红楼梦》的宗教色彩研究逐渐多了起来,杜景华在1990年发表的《<红楼梦>与禅宗》一文就说:“对于曹雪芹的禅空观,我想我们是不必回避的.无论有意无意回避或绕过这种禅空观,对于《红楼梦》一开卷便抛我们的需多迷离观念以及全书中许多人物的归宿,我们都将无法得到更为合理的解释,受到此文的影响,对《红楼梦》中宗教观念的研究,陆续出现。李华生《<红楼梦>梦幻意旨与曹雪芹梦幻心态》、孙逊《关于<红楼梦>的“情”、“色”、“空"观念》、薛瑞生《封建末世的多余人一论贾宝玉“白色悟空’’的文化思想心理依据》、黄南珊《论曹雪芹的情禅思想》、娄毅《论<红楼梦>的虚无思想》、陈洪①俞平伯,《红楼梦简论》,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381页

《论癞僧跛道的文化意蕴》、陈维昭《彷徨于“色”与“空”之间一论<红楼梦>存在体验》、严云受《<红楼梦>与因果报应模式》、陈毓罴《<红楼梦>与民间信仰》等等。在著作方面梅新林著有《红楼梦哲学精神》一书从儒、释、道三方面对《红楼梦》的哲学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从补天顽石到贾宝玉再到宝玉出家,是一个“出发——变形——回归”的生命轮回,是佛教中的出世悟道思想的体现。

这些论著都对本文有很大的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的佛学思想进行了有益的讨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研究经验,是本论文主要的参考资料。《红楼梦》博大精深,即使只从佛学方面看也有很多的解读。本文主要辨析《红楼梦》中佛教活动与佛学思想的区别,指出作者对现实宗教活动和佛学思想的区别对待。重点讨论了《红楼梦》中“色空观”,轮回、众生平等等思想的体现。

一、两个世界——现实佛教与理想佛学

要讨论《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佛教和佛学。佛教是一种宗教,它主要指的是一种宗教仪式,宗教活动,主要在于表面上的行动。而佛学则是一种哲学思想,主要靠内心的体悟。《红楼梦》即有描写当时封建社会的佛教活动和世俗人的一些佛教观念,又在全篇中蕴含着丰富的佛学道理,这二者是两个互相联系又形成鲜明对比的方面。作者主要从两类不同的佛教信徒,勾勒出了两个不同的佛教世界,表达了他对世俗中的佛教活动的嘲讽与憎恶和对对真正佛学思想的思考与追求。

《红楼梦》中划分出两大类型的佛教信徒。一是经一佛一道点化或间接点化的出家者。其中包括贾宝玉、甄士隐、柳湘莲、惜春、紫鹃、蕊官等,这些都得到了作者的充分肯定。另一批是居于或出自佛门的世俗僧侣,诸如出佛门进衙门充当帮凶的小沙弥,包揽词讼破坏他人婚姻信封的静虚等都被作者作了彻底的否定。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系列的宗教活动,比如秦可卿死后,停灵期间请一百单八禅僧在大厅内为秦可卿超度亡灵,然后请五十高僧对坛按七作好事。对此,小说只做客观而又带几分滑稽的展览,谈不上丝毫的肯定。

那么,作者对于以上诸位宗教僧侣及同是出家的贾宝玉、甄士隐、柳湘莲等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评判态度呢?其中的取舍标准又是什么呢?分析起

来,可以归纳为三点内容:一是入俗与出俗的不同。前者虽然寄身佛寺,但却周旋于恶浊的豪门权贵之间,毫无真正的宗教信仰;后者却经过红尘劫数,阅览人生百味而由俗入神。二是形体与精神的不同。前者停留于行修,只是停留在形式上面,只得到宗教的皮毛;后者则进行与神悟,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境界,已得宗教之精髓。三是法术与哲理的不同。前者以法术为工具,或用来谋生,或用来害人。而后者则以哲理为指归,用宗教的哲理来审视人生,关注人生,反思人生。介于二者之间的妙玉,则是肯定和否定兼而有之。通过这类不同的佛教信徒的对比,作者注入的强烈的情绪和深入的思考,对现实的宗教给予最真实的描绘和无情的批判;对于理想的世界和宗教给予极大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以最大的精力关注人物运,关注生命,展示出被欲望和痛苦纠缠的人们的挣扎、抗争和望,无不示出对人生意义的关注和不懈的探索。作者怀着极大的同情和理解把爱恨和人道主义关怀各自挥洒在他的人物身上。抚摸着痛苦,也凝聚了曹雪芹的佛家禅宗思想一博爱、慈悲、平等、真诚。

二、《红楼梦》中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

1.佛法的众生平等思想

众生平等思想是佛教思想的一个基础支柱。“众生”是梵语sattva的意译,有译作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灵、群生、群萌、群类,泛指迷界之有情。《杂阿含经》云:“佛告罗陀,于色染著缠绵,名日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①,众生乃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广义上,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摩诃止观》云:“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入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②。以一切有情(众生)为五蕴假合之名,无有实体,依正报而呈现不同的分界,故又作假名世间、有情世间、众生世,因此有:“众生世间,既是假名无体,分别损实法假施设耳”③。

①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页40上.

②隋·智颐说《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页52下.

2.木石转世与众生平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分别是石和木的转世,所谓“木石前盟”。一草、一木、一石属于自然万物的都具有灵性,说明宇宙万物都有佛性,也就是一切众生(不管是有情众生还是无情众生)都是平等的,作者笔下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从“人化的自然”出发,给自然万物以人的地位,认为自然万物受环境的影响而做出的反应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一样。用贾宝玉的话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①”。由于自然万物对环境的反应更直接,贾宝玉就对这种“灵验"大加赞叹,要以自己的真心去换取自然的真情,于是“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②’’这里体现了贾宝玉对物与对人一样地深情。“虽说佛门轻易难入,也要知道佛法平等.我佛立愿,原是一切众生无论鸡犬皆要度他,无奈迷人不醒。若果有善根能醒悟,即可以超脱轮回”。

3.贾宝玉的平等观

曹雪芹在宝玉身上体现的重要平等思想是:不依强依势压人、和睦相处、自尊自爱、不生事端、清净和平、无正庶之分。贾宝玉带人宽和、亲切、无分别之心,他不仅对黛玉,史湘云等亲近之人关爱有加,连下人、生人也不例外,他从内心深处为贫贱者着想时时溢于言表,全无贵公子养尊处优之骄,在栊翠庵的那一幕妙玉嫌刘姥姥喝的杯子脏了,想要把它仍掉,那时宝玉不顾自己的身份反而向妙玉陪笑脸讨个人情:“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③,妙玉不好拒绝便命人拿那杯子来递与宝玉。在贾宝玉身上的另一特点就是主张男女平等,特别是多关心女性。当薛宝琴来到贾府时,受到老祖宗贾母的额外厚爱。探春对宝玉开玩笑说:“老太太有了这个好孙女儿,就忘了这孙子了”④,宝玉对此事不但不妒忌反而很乐意地笑并说:“这倒不妨,原该多疼女孩儿些是正理”些是正理’’。宝玉无论是

①清·曹雪芹著、高鹗续《红楼梦》,第77回,南京:风凰出版社,2006年,页551。

②清·曹雪芹著、高鹗续《红楼梦》,第35回,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页227.

③清·曹雪芹著、高鹗续《红楼梦》,第4l回,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页271.

对人或者对事都有一颗平等无二之心,在佛教里,凡无分别之心的人看什么问题都不落二边见,以中道为准,这类人往往给人一种若痴若愚的外在表现,但在修持上则易获得上乘菩提。由于内慧根深,他们在解悟佛法、修持向道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体同观的态度。他曾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①。这一贾宝玉的处世名言就决定了他的行为,随时随地、全身心地关心女性,因钦慕而保护那些纯净无染的少女而“甘为诸丫头充役”。所以有一次袭人生病,宝玉守在床边给她喂药,并安慰:“只养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生气”,可知这里只有兄妹、姐弟之情,而没有杂念之心。

曹雪芹借用佛家中的众生平等思想,构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在《红楼梦》中这种思想在贾宝玉身上集中体现,而且主要表现在男女平等,关爱女性。这种理想只能在未来世界才能实现,他是超前的思想家,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世界,把批评留给当时的社会。

三、《红楼梦》中“果报以及自造因果”佛学思想的体现

1.佛法中的因缘思想

佛法讲因缘生万法,宇宙万物的动静生灭变化皆是因果现象。佛学思想认为因是万物的本源,而缘是连接因与果的助力,即是指万物生起的一种相互交涉关系,果报是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缘有很多种,佛法从心色、结果的方式、前世今世来世等角度将它们分类。有什么样的因,就必然带来什么样的果。

2.因缘果报观表现在宝玉黛玉的三世姻缘中

《红楼梦》中的因果现象在整个小说中非常常见,整个故事由一个因缘果报缘起,贾宝玉、林黛玉的“木石前盟”就是一个受前生灌溉之恩,于今生以泪相报的爱情因缘,显现出冥冥中自有安排的宿命观。从而除了表现了心神交往之盟的“木石前盟”(无情众生)与宝、黛(有情众生)爱情的还泪奇缘,引起了宝玉终

于因为爱的幻灭而悟道出家,而林黛玉一生只钟情于贾宝玉一人,一生眼泪酬知己,以泪报恩,就是用生命报答知己。林黛玉不断流泪的过程,是暗示她为爱渐渐付出自己的生命;泪尽,则是代表生命的结束。此外还显示贾府的兴衰、亲人的离散、世俗的情缘、人间的功名,一切在表面上都是命定、虚幻而徒劳无功的,但实际上就是一切众生(无情、有情)在因果范畴之中来来回回地走了一串。或者说这是人生必须经历过迷与悟、生死与涅桀之中的过程。

这是一场前世注定的“还泪情缘”、“木石前盟”,宝玉与黛玉爱情的独特之处,就是儿女真情;然而,他们的儿女真情和传统社会的世俗人情却是不能相容的。因此,他们所面对的不止是家族的而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反对,所以难免一场必然发、必然失败的“有缘无份”悲剧,引起了宝玉终于因为爱的幻灭而悟道出家。

3.因缘果报的其他体现

《红楼梦》中的因果观念除了在宝玉黛玉的三世姻缘中反复点明外,还隐约表现在其他人的身上,如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以金锁与佩玉为配偶象征。花袭人与蒋玉菡,以汗巾之交换,千里伏脉:以及王板儿与贾巧姐,藉由童年玩具“佛手"不经意间的交换,不仅牵起两人的情缘,更是对贾巧姐坎坷命运的救赎。

王熙凤是贾府的当权者,她机关算尽,好利盘剥玩弄权柄,而最后却只能落得连自己姓名都算掉了的结局。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之讲故事。说是她们村中有个人家,因为行善积德,佛祖保佑,90岁上居然得了个儿子,这个故事,宝玉不喜欢,但贾母和王夫人却喜出往外,因为这个故事满足了她们今世享福,来世还能富贵的愿望,贾母和王夫人也代表了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想法,这是当时封建社会人们的一种朴实的轮回因果报应观的体现,反应了佛教思想对社会大众的影响。

《红楼梦》中存在大篇幅,多视角的佛教中因缘果报的体现,并不能因此说作者在宣扬一种因果报应的观念。这种因果报应是推动小说情节,操控人物命运的艺术展现。这种写法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世俗对因果轮回的一种观点,同时借用佛教“轮回"、“无常”、“缘起”等艺术的体现了了书中人物命运联系与曲折。在给读者艺术美感的同时,也让读者不禁对人生进行深思。

四、《红楼梦》中的“色空”观

《红楼梦》中的“色空”观,在小说的第一回中已经特别点出。小说写到一僧一道携石头入红尘历经劫数之后,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一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人,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见一大块石头上刻有《石头记》,于石兄对话之后,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又从头至尾抄录下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按“色空”之“色”,原本指佛教中“五蕴”。所谓“五蕴”是(1)色蕴,指一切有形物质现象。(2)受蕴,指感官所产生的苦、乐、忧、喜等感情。(3)想蕴,指想象事物的遗像意念。(4)行蕴,指意志活动。(5)识蕴,指心灵意识。佛教认为,无论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皆因缘而生,而非本来就有,是为“空”。所以就有“五蕴皆空”之说。也就是说并不是等到物质消亡之后,它才是空的,而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本来就是空的,就是虚幻的。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色、空在本体上的统一性,彼此是一体的而不是分开的。

以佛教中“色空”的本来含义反观于《红楼梦》,彼此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一道一僧给贾瑞的正面是王熙凤,反面是骷髅的“风月宝鉴”,虽然还有另外的“真假”含义,但总的来说和佛教中的“色空”观比较接近。然而即使如此,在“色”的解说中也仍然有差异,因为佛教中的“色”可以指一切之物,而并非专指美色,只是因为美色最能引发世俗人的红尘欲望,故而以美色为“色”之最。联系书中全部的客观描写及其所体现的作者的主要思想来看,所谓“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云云,其中的“色”与“情”重点在较为宽泛的男女之情,而四句偈语在实质上则是反映了一种云空未必空,欲割情难断的思想矛盾。既是那样如痴如醉的看重情,而又强为看穿而逃遁与空,成了作者思想和全书的情节体系难以解开的大结。这种感情真诚与理智的自欺,在哲学上反映了对世界认识中的实有和虚幻的矛盾。这对矛盾一直纠结于全书的始终,越是用诸如“色”,“空”一类的观念来进行自欺性的解脱,就越反衬出感情的执着和无法把握命运的悲哀,而感情越是执着真诚,就越显得以自欺来麻醉的可悲,二者在交织中表达了一种“大无可如何”的深沉痛苦和深层的悲剧意识。

同《红楼梦》中的其他佛学思想一样,对于其中的“色空”观,我们应该

理清一下两种看法。一是,《红楼梦》作者不是先有“色”、“空”的观念,然后去敷衍情节,塑造人物,以表达这种观念,而是在揭示充满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和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追求理想而又找不到师兄的途径,在理想幻灭而又无法对之进行科学的解释过程中看,才借助于“色”、“空”观念以表达自己的迷惘与实务,并通过带有诠释性的诗词和情景描写来渲染“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思想。二是,对“因空见色”不应该在严格意义上作佛学解释,更不应该用佛教中的某一宗派的理论来进行解释。因为曹雪芹虽深受佛学思想的影响,但他并非佛教的虔诚教徒,更不是为了宣传佛教教义来进行文字创作,当时历史背景的曹雪芹,将这部写实主义小说罩上宗教意味较浓的色空观念的外衣,是极其聪明的表现手法,具有很高的美学意义,有神秘的梦幻之美。“曹雪芹所理解的‘空’与大乘佛教所讲的‘空’是有区别的……他所谓的‘色空’观念也许更多地表现了作家的愤激情绪。”①《红楼梦》的魅力,不在于宣扬“色空”观念,而是以精细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却的典型形象。描写了诗意盎然感人至深的人生悲剧。典型化的细节描写、维妙的心理刻划、极具个性的对话,把各色人物性格活生生地表现出来。

五、透过《红楼梦》领悟“苦”的真谛

佛教的基本教义里有“人生即苦”、“一切皆苦”之说。然而佛教所言除生老病死外,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以及五取蕴苦。《涅巢经》云:“所谓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②。由于佛教“一切皆苦”的价值判断内在地蕴含了人非不朽、社会变化永无止境、人非尽善尽美等人类实存之有限性与不完满性等真义;因此,一直以来不断引起世人的共鸣。就曹雪芹的思想来看,他的“人生苦”主要是由于现实的黑暗、历史的忧虑以及自己不断碰壁遭打击的结果,它既是形而上的对人之存在有限性、悲剧性的体悟,也是真实的生存苦难和困境的具体表现。现实人生境遇中的惨痛遭遇使他对生命本体意义有了更深刻地把握,而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本体性彻悟,又时时加重着他在现实人生境遇中的痛苦感受,这两个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些已经表现出来他了然人生无常、死苦、爱别离苦那种①李根亮,《红楼梦与宗教》,三联出版社,2005年,125页。

刻骨铭心的。《红楼梦》中家庭纠纷、你争我斗有时让读者觉得心酸,这是一种活生生受罪的生活,像世间地狱一样的,“凤姐知道不过是家下婆子们又不知搬什么是非,心内大不受用,便命小红进去,装做无心的样子细细打听着,用话套出原委来”,到头来她也没什么好受“自己又气病了,茶饭也不吃,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①。在曹雪芹的作品中的林黛玉一生下来就多病,在第3回中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②,最后还是为了贾宝玉的安危担心哭泣而死的“弄的害了相思病死的”,她自己牺牲是充满了对贾宝玉的爱而死。贾宝玉在繁华丰厚的生活之中,好几次与“无常’’见面,先有秦可卿自尽、秦钟天逝、继以金钏投井、尤三姐撞墙、尤二姐吞金等而所爱之侍儿晴雯又被遣,而贾宝玉直到最后也是与心上人落个生离死别等等。这一连串事故的制激以后,宝玉渐渐有所警悟,思想起了变化,只有独善其身,飘然远去,与佛结缘,才是真正的解脱。贾宝玉就是《红楼梦》中的亲历者,所以在大石之上所刻的就是他入世修行悟道的启示录。于是,曹雪芹描写贾宝玉来到人间,亲闻亲历尘世有八大苦难: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苦,就是他亲身所经历过重重的悲欢离合。不止贾宝玉对林黛玉情深意重,但到头来也逃不过爱别离之苦;还有大观园里的红粉佳丽,终究逃脱不了颠沛流离,身委尘土的命运;“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这使我们悟出佛学所讲的“有身有苦,无身无苦何劳”的道理。如果一旦彻悟佛法,懂得有生必有死,有得必有失,有宠必有辱,世间的一切,犹如梦幻般的短暂和不真实的道理,只有把精神从物质世界的牢笼里解放出来,才能获得逍遥自在之乐“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正因为这样,曹雪芹才不辞多年辛苦,写下了这部作品,来警醒世人,也许他希望从这一件接一件事中,可以唤醒那些沉迷于荣华富贵,沉迷于功名宠辱的人。金陵十二金钗中的王熙风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从最初的毒设相思局,到逼死贾瑞、尤二姐,害死秋桐,她总是阴险毒辣,草菅人命。表面上她对尤二姐很好但在其心里就恨之入骨,所以百般刁难,让尤二姐身心受尽

①清·曹雪芹著、高鹗续《红楼梦》,第69回,南京:风凰出版社,2006年,页489.

了煎熬不由得想:“一…无可悬心,何必受这些零气,不如一死,倒还干净”。风姐不避锋芒,不留后路,枷带着煞气,结果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而秋桐自己仗着贾赦之赐,无人奈何得了她,“连凤姐、平儿皆不放在眼里”,所以找机会谋害风姐,引起了凤姐误会打骂平儿等等。从作品中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深刻的体会自己与人们的一种“怨会苦”与“求不得苦”的煎熬。他们往往生活在计算与挣扎之中对彼此充满了仇恨,等到死亡的时候,才会有一种伤感、无奈等的后悔与徘徊。这样的做人是一种悲哀与痛苦,也是所谓众生的苦难。此外,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还把这种怨气、憎恨之苦放在赵姨娘人物身上,让她没有尊严,惹人讨厌,不如一个小丫头。也许作者描写她之时在其心理上何尝无深深地感受一种“怨憎会苦”的心情。

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到红尘走了一遭,经历了生老病死等、悲欢离合的故事,又匆匆的离去。主要的是在生活上每遭遇到无常与生死的事或者碰到憎恨、.爱别离的人,我们该怎么面对和处理,从而让自己的人生与周围的人不陷入于痛苦与煎熬之中,就像贾宝玉所说的“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也许他说这“好’’字是一种心安理得、无怨无悔、毫无牵挂等的心境。这或许是作者想透过《红楼梦》中人物中经历的苦来引导读者来面对生活中的苦,领悟“苦”的真谛。

结论

《红楼梦》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它的艺术成就之高,包罗范围之广令人惊叹。近年来关于《红楼梦》所体现的哲学宗教思想研究是一个热点。本文在查阅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反复熟读著作,对《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的体现做了一个总结与分析,然而对《红楼梦》哲学宗教思想的探讨应该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课题,新意或者新见解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阅读都会有不同的展现和产生。本文只是管中窥豹,只见其一斑,纵使如此也颇有所得,得到以下结论

一、《红楼梦》中存在两类佛教世界,作者通过两种不同的佛教信徒,将这两类世界分离对比,并对他们有不同的态度。《红楼梦》中描写着很多世俗的佛教活动及世俗的僧侣,同时也在小说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佛教哲理。在研究小说的

佛学思想之前应将两者彻底划分开来。曹雪芹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其中佛学思想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有自己理想中的佛学世界,用佛学的思想去理解世界,思考人生。这个理想世界主要在贾宝玉、甄士隐等人的悟道出家之中体现出来。而对于世俗的佛教,作者则进行了否定,对披着佛教外衣而谋取自身利益的僧侣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二、《红楼梦》中佛学思想的体现,是作者借这个虚拟世界来抒发他对于现实人生的感悟及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愿望。明镜主人曾云:“《红楼梦》,悟书也”来感叹书中蕴含的丰富佛学哲理。曹雪芹虽然倾心于佛学,但他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更没有用《红楼梦》来宣传佛教的目的,小说中所蕴含的佛教观,哲理,诗情等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作者平生遭际碰撞的结果。

三、《红楼梦》中佛教因果轮回、色空观等内涵与作者在现实世界的体悟相同。它们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小说未来的走向,在对小说结构上有重要意义。同时《红楼梦》作为一部悲剧,固然是作者对现实世界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愤慨,然后它却通过作者的色空观,主要人物的因缘果报等一系列佛教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为小说定下了伤感的基调。

四、透过《红楼梦》中佛学思想以及对小说中人物经历的种种“苦”描写,读者可以走出小说回到现实世界,重新思考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面对生活中的苦,领悟“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著、高鹗续《红楼梦》,[M]:风凰出版社,2006

[2] 鲁迅,《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版

[3] 俞平伯,《红楼梦简论》,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

[3] 梅新林,《红楼梦的哲学精神》,[M]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4] 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梁归智,《独上红楼》,[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6]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7] 李根亮,《红楼梦与宗教》,[M],三联出版社,2005年,

[8] 吕健忠《花灯与禅性:论<西游记>的一则主题寓言》,‘《中外文学》,1985年,页126-132。

[9] 陈维昭<因果、色空、宿命观念与明清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

[10 ] 杜景华《红楼梦>与禅宗》《红楼梦学刊》,1990年。

[11] 朱淡文‘红楼梦研究》,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页47

[12] 娄毅《论<红楼梦>的虚无思想》,《红楼梦学刊》,1992年。

[13]陈维昭‘彷徨于“色”与“空”之间一论<红楼梦>存在体验》,《红楼梦学刊》,1994年.

[14] 严云受‘(红楼梦)与因果报应模式》,《红楼梦学刊》,1994年。

[15] 张威,《红楼佛语》,《华章》,2010(22)

[16] 谢氏映凤-释坚莲, 《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探讨》,福建师范大学,2009.

[17] 袁波兰, 《浅论红楼梦的佛教文化内涵》,湖北大学,2010.

佛家文化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及至西汉末年,它始由西域传入我国。佛法东传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善恶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的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正缘于此,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它的社会功能也就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乃应时而起,至唐达到兴盛。 (一)修善功德观 善恶是中国佛教文化中关于心性论的一对范畴。在印度佛教中,它原指心性的净染。《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

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善恶是根,皆因心起。”于是佛教就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约束众徒,以断恶修善。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心地才能恢复清净,才能修成善果。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之说。所谓“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欲、瞋恚、愚痴,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这样,佛教徒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佛法对于修行实践的佛教徒在修善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即“修三福”、“持五戒”。修“三福”的具体内容有:一是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是受持众戒,不犯众仪;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行善事。“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与十善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门中人将其奉为戒律并身体力行视作功德无量。这种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推动了南北朝以来中国慈善活动的开展。后世人们不杀生而行放生,建放生池、立放生会,不偷盗而行施舍,设善堂、建义局,凡此种种善行就是佛教教义中三福、五戒、十善中蕴涵着的慈善思想外在的具体表现。 至于行善的方法,佛家也有其特别的论述,诸如“修福田”、“布施”等。所谓福田,就是行善有如农民播种于田,必有秋收之获,多行善事于前,将会受诸报于后。“福田说”即以此为譬,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这成为佛教教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唐宋时的悲田养病坊、福田院之名就直接源于此。至于布施,大乘佛教就认为,“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名之为施”。它还将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是施舍财物,济人贫匮之苦;法布施是讲授正法,破迷开悟;无畏布施是帮助他人免除畏惧,使之身心安乐。除布施外,佛教还讲爱语与利行,以此度众生。爱语是以善言相劝谕,并以众生平等之心,亲近众生,随机教化;利行则是笃行诸种善举,以利众生。这就是说,佛教徒应该与众生结缘,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逐渐指引他们修德行善,劝勉佛教众徒“诸恶莫作、

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常乃惪和《中国思想小史》

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 ———常乃和《中国思想小史》 葛兆光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常乃(1898~1947)和他的《中国思想小史》。在2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史与思想史中,常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一方面,他与当时的激进和保守两方不同,把国家和制度的建设放在文化与思想的改变之上;另一方面,他也与当时新旧文化论争中的两派都不同,对古代传统的意义与当代思潮的渊源有自己的判断,他带着这些思考写下了《中国思想小史》。本文指出,这部《中国思想小史》,既显露了他的思考,也暴露了他的缺陷,这部书虽然不能算是名著,但从学术史角度看,它却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 关键词  常乃 思想史 政治史 激进与保守 这里要讨论的是常乃(1898~1947)和他的《中国思想小史》。 晚年的洪业(煨莲)在一次回忆时,曾经说到他对常乃的印象和抱憾。大约在1923年前后,燕京大学准备请王桐龄来教中国史,但王桐龄却 推荐了常乃,当时,洪业有点儿看不起只有二十 五六岁的常乃,“常乃来了,但我对他印象不好,他像个干瘪了的书生,头发乱七八糟,脸也不刮,长年穿一件破烂的蓝布大褂,因为他刚毕业,便聘为讲师,在宿舍分配了房间给他住,他在里面整理讲义,很少出来,我也很少理会他。我太太和我常请其他教员来吃饭,可我不记得有没有请过他。教了一年,他大概也觉得没受到赏识,就辞职了。我也没费力气留他,心里想走了也就算了。结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这个人后来成为青年党的台柱,是宪法运动中很重要的人物,又建立了新的历史学派,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而我却错过了他”①。 这个使洪业直到晚年还相当遗憾的常乃,现今,学术史和思想史可能都已经不太关注他了,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他倒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人物。说他值得重视,一方面是他对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确实有他的特别之处,另一方面是他本人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演出也相当引人注目,两方面都可以列入20世纪中国的学术史与思想史。 一 常乃确实是一个很奇特的人②,说他奇特,并不是讲洪业先生所看到的他的邋遢和不拘小节,而是这样一些地方:首先,他成名很早,在“五四”以前的1916年到1917年间,不满20 岁的常乃,就和当时大名鼎鼎的教授陈独秀发生过一场争论,令人很惊异的是,年轻的常乃对于传统的 18

从金庸小说看中国传统思想

从金庸武侠小说看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体现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金庸是著名的华人作家,他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哲理思想,而金庸本人在写武侠小说的时候也同样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和哲理思维来思考人生和主人公的命运。儒道佛思想对金庸小说影响很大。这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儒家、道家、佛家,只是视其人生观与世界观,气质与人格与儒家道家佛家相近似。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最主要的哲理思想是儒家、道家和佛学禅宗,儒家的学说是为人处世的东西,强调的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儒家可细分为经学和理学,经学重书本,讲章句训诂;理学重心性,讲义理修养,讲礼仪、伦常。道家的主要概念是属于哲学范畴,充分反映了古人对人类世界观宇宙观的智慧结晶。金庸的宗教思想实质上由儒入道,由道入佛的。开始是采用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哲学来塑造他的梦想。在对儒家彻底失望后,金庸开始人生哲学的探索之旅。 首先,儒家思想。儒家讲求积极入世,为政治出力,再加上儒家的礼仪教化要求人谦恭有礼,做人应当做到翩翩浊世佳公子的境界,所以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是《书剑恩仇记》,故事中的主角陈家洛就是儒家的典型代表。《书剑恩仇录》亦称《书剑江山》。从名字上看充满了儒生的诗卷气,而其中的主人公陈家洛更是十足的儒生气质。首先他的父亲就是当时大儒,学问非凡,在这种熏陶下他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金庸有意或无意的总是在其中穿插着儒家思想,他待人的行为,处事的原则,甚至是他微笑的样子,金庸都尽可能的带着“有礼”二字,再加上这部作品是金庸的处女作,我国教育中的儒家思想早已深深刻在金老的心里,他当然会尽量运用自己熟悉的思想贯穿在作品当中,主人公陈家洛无论是对待对霍青桐和香香公主的爱情,还是在对待反清的事业上面都是优柔寡断,无法取舍,以至于最后造成了爱人的枉死,事业的功败垂成。正是秀才造反,十年难成;秀才恋爱,误人误己!其中虽提到道家之“庄子”,更从庄子的《逍遥游》中领悟了高超的武功,但从陈家洛所领悟的角度来看,也仅是从儒生对庄子文章的角度欣赏其神思华美、虚灵缥缈而已,并未入门。如此十足儒生气的主人公,在其后作品中再未出现。其后的《碧血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系列,一直到《射雕英雄传》之前,都是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阶段,不过是从小儒到大儒,从文彩飞扬的小儒生如陈家洛,到近乎文盲的朱家、郭解之流的大侠客胡一刀、苗人凤、胡斐,其间小说主题包含较多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忠义思想,尤其是陈家洛在《书剑恩仇录》里仅仅是为了汉人的江山而反清,如在第十一回“高塔入云盟九鼎,快招如电显双鹰”中陈家洛对乾隆道:“正是,做汉人的皇帝,不是满清的皇帝。”正明明白白体现了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碧血剑》中李岩对李自成的失望和尽忠义之死,尤其是在第二十回“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中李岩叫道:“大家坐下,我自有主张,万岁爷待我不薄,‘造反’二字,万万不可提起。”然后从容

佛家思想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首《天真的预言》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 意义: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我信仰这个)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佛家禅语: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家禅语: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佛家禅语:《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佛家禅语: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佛家禅语: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佛家禅语: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佛家禅语: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三江学院佛教文化选修期末论文 12011041063 其实,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佛教文化的影响远远没有对我们祖辈的影响大了。相信大家的祖宅里基本上都供奉了观音的瓷像,要按时上香的,可见佛教文化早已渗透进了中国的每家每户,直到现在,就算是不信佛教的我们,考试之前还是会默念几句“菩萨保佑”之类的“咒语”,仿佛说了之后考过的可能性又大了几分。由此看来,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一个宗教产生的影响,而是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入了华夏文化,形成了带有中原特色的中式佛教文化,并渐渐与其他主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 说起佛教,是由两汉时期传入中原,被当时的统治者大加赞赏,其缘由在于,佛教提出了因果报应的理念,指出只有多行善事,死后进入地府轮回可以有个好的转世,而行恶事之人会转世为畜甚至打入地狱受尽折磨不得翻身,这就为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借口。在正统思想中,天子是上天指定的,若是推翻天子或违背天子的命令无异于逆天而行,绝对是天大的恶事,死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这样,信奉佛教的平民百姓们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安守本分,从不敢生出一丝造反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传入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也维护了中原的稳定,更大的意义在于佛教创造的信仰鼓励人们多行善事,心中有神佛的人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凡是尚存一点畏惧之心的人都不会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不光是对推动历史进程有重大意义,佛教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人信奉佛教,讲究不杀生于是吃斋念佛,不亚于现在正流行的健康素食主义,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生活中还有很多节日也与佛教有关,每当到了某个佛或者菩萨的圣诞日,也就是生日的时候,人们便成群结队前往庙里参拜。印象中每年观音菩萨圣诞日的时候便会有非常多的人去观音山拜菩萨,还有烧香礼敬的,似乎观音圣诞日一年还不止一次,上网查过才知道据说观音菩萨生于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说起观音菩萨,他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慈悲,其他三位菩萨分别是象征愿力的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原来观音菩萨是男子形象,但是在传入中原以后,人们便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想象为女子形象以加深他的亲切感和慈悲的印象,这便是佛教传入中原之后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了。 佛教传道的主要载体是佛经,而佛经内含哲理和禅意,由此也创造了很多的文化潮流和文学灵感。在唐宋,习禅乃是一种文人的时尚。禅的思想渗入到文人士大夫人生理想与生活情趣中,由此也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饱含禅意,充满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李白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人也》一诗云:“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运用了金粟如来,也就是过去佛的典故,信手拈来,可见对佛文化研究之深;王安石罢相后写下《读〈维摩经〉有感》:“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有看破红尘之意,也运用了维摩居士的典故,将其看作是自己的典范。中国文化的瑰宝《红楼梦》中也多次用富有禅意的话来预示结局,比较有名的是宝黛参禅——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东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此处将宝玉对黛玉的痴心一片,黛玉的多疑敏感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他们一个去世一个出家的结局暗示了出来,

《中国思想史》教案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 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 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黄来慧初读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这本著作,自己从内心觉得:要想深刻领会这本著作的思想,真的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慢慢品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一些启发从我的脑中油然而生。 对于《中国思想史》这部书而言,主要分为两卷: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而在这两卷中,是以唐作为一个思想史的分期,而在唐以后,又进行了一定的分期,每一编就是一个思想史段,每一编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如:百家争鸣、新儒学、佛学等等。由于在看这本书内容之前,看了目录,所以对此书的写作大致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以后看的时候,格外的注意和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理解,不然就会看了后面而忘记前面。假如前后不能有效的结合,进行一定的整理、思考、要想完完整整的通过阅读此书而了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些片段,真的是难上加难。 葛兆光老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是一部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而编著的书籍,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它所论述的内容,由于着重了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说明,所以又会显得比较复杂。虽然我是一名文科生,读的书籍不算少,但是初阅此书,的确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密密麻麻的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这本书到底说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书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时间的积累,自己的思想开始“生根发芽”,逐渐的可以领会其中的一些道理,内涵:本书突出思想发展的主线是“史”。所以在这本书中很难找到具有某个人的思想,所以,即使看完这本书,也只能让你把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基本偻清楚,要想进一步的学习,还需要再找一本中国哲学史或者其他人所写的中国思想史,而不会因为一些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影响了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而这一点,也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阅读文章,不能只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说法。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看、所听、所想的那样,是需要客观事物、历史考查而得到的。在这个社会上,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有情感的,只不过人的情感更丰富一些而已。正因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在评价一个事物时,往往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从而“左右”他人。 在文学界中,文章的写作有很多结构、手法,例如:总分总,总分等等,而这本书的所有章节则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也包括每一段,都是按照总分的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道、佛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道、佛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十七八年的时间里金庸老先生笔耕不辍,写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越女剑》(中篇)共十五部武侠小说,成为武侠小说史上一座新高峰。作品从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不缺读者,上到学者教授,下到贩夫走卒,无人不知,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却也被一部分人视为难登大雅之堂之物。然而,老先生从七十年代封笔到今天也已四十余年的时间了,可喜的是十五部作品耐住了岁月的洗礼和考验,近些年来也被不同程度地写进了文学史,实至名归。 在很多人看来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除了可读性之外并无他长,但是仔细分析推敲便会发现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单以老先生的几部作品来说吧,比如作品中对儒释道三教内涵的深刻阐释和领悟。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射雕英雄传》是阐释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作,主要体现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身上,而且这一传统也延续到了《神雕侠侣》中杨过这一形象身上;《笑傲江湖》阐释的是道教内涵,主要表现在令狐冲对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潇洒豪迈精神的渴望与追求之中,当然除此之外《笑傲江湖》还有其独特而又深刻的政治寓意。而对于佛教的阐释则具体体现在《天龙八部》一书中。

翻完《天龙八部》之后仔细体会一番似乎就会觉得这几乎是一部罪孽之书,不说别的,单从乔峰、虚竹和段誉这哥仨的身世就可见一斑。乔峰刚满周岁就遭逢大难,侥幸不死但也为他的一生埋下了诸多隐患,而虚竹和段誉这哥俩就更惨了,说得好听一点叫原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难听一点他俩就是两个孽种。虚竹——玄慈方丈与叶二娘的儿子,和尚的儿子,罪过罪过,阿弥陀佛(那时候的和尚得守清规戒律,不像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了);段誉的身世就更加匪夷所思了,可以说正是段正淳的风流成性为段誉的降生提供了可能,大理段氏的那些事儿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也难逃因果报应。下面咱们就通过作品中几个关节性的人物来理一理这其中的孽缘。 一、慕容博:始作俑者,罪孽之源 老先生在作品中对慕容博这一形象着墨并不多,但这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节性人物,甚至是个关键人物,众孽皆因此人而起,可以说没有此人就没有后来的乔峰,更没有之后的一系列恩恩怨怨,很多麻烦事都是由他引起的。三十年前他假传情报引起了雁门关外乱石谷的一场大战,乔峰生母被杀,生父跳崖,独留刚满周岁的乔峰,这就为后来乔峰与中原武林乃至因宋辽两国矛盾而起的恩恩怨怨埋下了一个伏笔,也注定了乔峰的一生将是一个悲剧。 慕容博之所以假传情报目的是想挑起宋辽两国的矛盾,他好从中

对佛学思想的一些感想

1、从本质上讲,色空之说,并不否定物质的第一性,空是色中产生的,而空又反作用于色,空无色不生(佛曰,不入红尘,怎言出红尘),色无空不化。就像哲学没有对具体科学的反思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而具体科学没有哲学就会迷失方向,不了究竟。 2、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疑”的态度,是修炼智慧自觉的最方便法门。“疑”是空化色,“观”是色化空。 3、智慧自觉的本质是什么?是空的自在,即“见性”,“性”即无差别,不着于色的纯的创造力。要见证智慧自觉可取一种“疑而不解的”态度,在“凝固的疑”中体会“空”的自在。 4、智慧自觉表现为一种明亮的空。 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为体,色为用。色是空的环境,空是色的主体。色之大者必为空也。凡者只见色而未见空,顿悟者虽空(有过空的体验),入色则易迷而失其空(无明),即不能化尽一切色;佛者,空色无异,入色而不迷其空,色空交融,空如磐石,愈迷愈空,悟后正修,修的正是色空交融的境界,不能入红尘的空是顽空,小成而已。 6、人人有佛的智慧,不同的只是其用的不同,不同的用处,产生是不同的“心”。一般情况下,创新是可遇不可求的,所谓“见性成佛”当然不在一般之内,这是对人类自身本质属性的观照,一种自觉,这是人类自身的一次内在的超越(如尼采的OVERMAN),而现代社会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人类智慧的外化过程,两者是一对矛盾,人类的社会化过程会使人类活动的创造性浓度降低(如果人类不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创新,也就是对智慧没有一种自觉的话),所以社会化渴望智慧的自觉,反之亦然,这本质上是一种“层”和“级”的辨证统一关系。 哲学是一种智慧自觉的一种外在形式,其本义“爱智慧”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人只有对智慧自觉的观照才会产生对它的爱。 智慧的隐没(即非创造性状态)即是苦的根源。未进行创造性活动,而保持创造性的状态,在于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这正是佛所说的证三昧后的正修状态。 能做到对事物无条件的“疑”,是智慧自觉的表现。 7、我也许一向以来热中于感性到理性,非语言化到语言化思维,而理性到感性的回归型思维没有得到锻炼。 8、人的本质是内在的一种创造动力,也正是佛所说的智慧,其一般表现未灵光一闪的灵感,能捕捉到灵感,使其长时间驻留,即佛所说的见性。其实灵感在人的思维行为中普遍存在,人类思想行为中的非重复性部分(非习惯性部分),也就是说创造性部分,其特点是自发性,不可言性,无规律性,不可重现性,难长住性(佛曰,无常),

思想史教案

思想史教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 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

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隋唐时期(佛学) 宋明时期(理学) 清代(实学和朴学) 近代时期(西学东渐) 三、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学习要求及方法 1、将思想史学习研究与社会史的学习研究相结合,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注意社会思潮的研究,思潮是一个历史时期思想领域内的主要倾向,中国思想史的思潮是接连不断涌现的,如夏人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德、春秋子学、战国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近代新学。 3、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理论思想的发展,古代的理论思维是综合各种科学成果的科学抽象,所以要结合科学技术史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

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

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金庸笔下融为一炉。儒释道墨法,皆为中国先秦诸子思想文化的最高结晶,让我们通过《天龙八部》,一览其悠久绵长的魅力。 “天龙八部”之名出自佛经,包括了八种神道怪物,这也注定了天龙八部成为一部佛教思想宣传片。天龙八部通过萧峰命运的转折变化,传达了佛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思想。萧峰是生于辽国长于大宋的契丹人。从佛家的思想来看,中原群雄的行为就是属于过分执着于对世俗的追求,拘泥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盲目排斥外族,简单认为本民族绝对是正义的,而少数民族一定是凶残嗜杀的。这注定了萧峰一生的悲剧性。当萧峰是契丹人的身份被揭穿时,江湖群雄马上把各种恶行都归到这本是大仁大义的英雄身上,并以最快的速度纠集起来对他进行追杀,原因无他,只因他是契丹人。这正是儒家正统观念“夷人性恶”,“尊夏贬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表现。萧峰为了民族大义,自杀身亡。这些形象,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观,正是儒家思想的光辉所在。 《天龙八部》里,武功最高的,大约要算那扫地僧了吧,须臾间制服两大不世高手,令慕容博萧远山死而后复生终于将其点化,却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称得上是金庸小说里一等一的高人,其胸怀之博大,早已经看破名利生死。诚然,金大侠是无法给这位高僧取任何名字的,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实在是真正的美只能由人感受,却不好描述。扫地僧隐居於少林藏经阁,日常功课是扫地。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这不就是道家思想的最高体现吗? 虚竹无心争斗,不想成为武林高手,反而最后能够天下无敌。虚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林和尚,他对武艺看的很淡,只是把武艺看成强身健体的运动,而从来没有想过要提升武艺,成为绝顶高手。他对一切采取的都是淡然的态度,最后却得到了一切别人挖空心思、拼上老命都得不到的福报。他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虚竹没有威仪,不会处理政务,但他德性厚重。灵鹫宫九宫部署都愿意为他而死,对他心悦诚服——这是天山童姥做不到的。最后,所有人都联合起来,造了她的犯。虚竹的德性就像大地一样,所以能够无言而教、不令而行。这不是德行德性的力量。虚竹因为一念救人,所以胡乱解开珍龙棋局;又因为一念救人,所以救走了天山童姥,学会了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又因为没有分别心,坚决救人,又从李秋水那里学会了小无相功。并因吸取了二人的内力,成为天下内力最强的高手。 段誉出身大理皇室,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加之宋朝时期,推崇儒家文化,官方哲学以理学和心学为主,因此,作为大理世子的段誉,一直以来就受到很多儒家思想的影响。从个人来说,他又对一些儒家经典,比如《周易》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次,大理国本身崇尚佛学,还有万佛之国之称,历史上,又有很多代皇帝放弃帝位出家为僧。而段誉从小就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他本人也十分崇尚佛学。这样一来,就造成他性格中软弱迂腐的一面,就比如他想以和平之理规劝神农帮,反被胁迫服下断肠散。同时,也使他产生了儒家的仁人之心,佛家的戒杀戒嗔,慈悲为怀。 反观慕容复,被上一代的因果缠身,最后因复国屡屡受挫而发疯。他一心一意以祖传训诫为重,欲兴复大燕的国家大业,为人心机颇重、城府极深,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继承家传绝招“斗转星移”,是以此招而立下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威名。逆势而为的结果只能是最后众叛亲离,千方百计条条不成,以至于精神失常。老子说:道法自然。他妄想以一人之力实现一国之复兴,忙碌半生,目标仍是镜花水月遥不可及,有一痴情表妹却又难以相爱,可以说是事业爱情两头空。 金庸小说深受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些传统文化共同在金庸小说中营构出了一种睿智而和谐的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佛学思想文字稿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佛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佛学思想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与其他宗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知道人有三世,六道轮回与善恶 果报,,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具体表现在信三世。佛家 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人 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佛教有六道 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 将报于来世。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同时还引进了悔罪植福、延寿荐亡、 修德禳灾、设供祈愿等观念。 佛陀之学即为佛学,佛学以因果轮回为理论,以五戒十 善法为规律,藉以出世解脱为佛家一主要思想﹐以万事无常转变 生死痛苦为理论。以无我、缘生、苦空为方法﹐以证得无为自在 为目的。为达此目的强调需要出世与解脱,出世就是指必须厌恶 世间欲望,不断自我修练,解脱是在脱离人世痛苦为目的。在大 乘佛教根本精神更进一步强调要舍己救世。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圣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就是苦缔、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诸多 苦难。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因为人死之后并不是 彻底的消失,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不论在天堂、地狱还是 人间,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 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永恒,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

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 故苦。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 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 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 生死的纯大苦聚集。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 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 离轮回这一个办法。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 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 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从中国的边疆传入内地。佛教一开 始进入中国,就和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著矛盾。不少文人排斥外来 文化,还出现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大规模灭佛事件。 但经过东汉魏晋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从对抗 走向适应,并相互影响。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传播开来。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样,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很深的影响。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进入鼎盛时期。

佛教文化考试试题参考以及答案

1.佛教: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佛教文化:是随着佛教发展而形成的历史积淀,是一种历史积淀的宗教文化现象。 2.四吠陀:①《梨俱吠陀》: 含有1017篇长短不一的祭祀圣歌,其中仅十分之一是关於一般世俗的,十分之九皆是宗教的,尤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乃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的一首。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最迟则为西元前一千年顷编集而成,此一《吠陀》乃为考察雅利安人最古状态的唯一资料。 ②《莎摩吠陀》: 计收圣歌1549首,为婆罗门僧侣於酒祭时所唱者。 ③《夜柔吠陀》: 此与《莎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导如何施行祭礼者,所不同的,大部分为《梨俱吠陀》中,尚未出现的独创祭词。 ④《阿闼婆吠陀》: 内容分二十卷,包括731首圣歌。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族接触之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而后集成,故其多属神咒,为控制神鬼之法,仅少数为歌颂上帝之诗,所以多含迷信色彩。 3.五戒十善:五戒: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十善:它是以三种身业、四种语业及三种意业所组成的。又称十善道、十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即: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4.三武一周: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周”。北魏时佛教都十分兴盛,大批田产及劳动都佛寺管理,国家的财富大批流入佛寺之中。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北周武帝时期僧徒滥杂,寺庙多币,蛊害百姓社会。北魏末年,佛徒人数有二百万,寺院三万余所,占北魏人口十五份一,佛徒侵占农田,不劳而获,又可逃避租税力役。北周武帝尊崇儒家。安史之乱后,藩镇连年混战,均田制破坏,中央财政日匮,百姓之赋役相对加重,由是百姓借寺院以逃税者渐多。唐代寺院拥有大量土地,贵族扩充庄园,多与寺院僧人相结,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唐武宗尚未即位时,已偏好道术。唐武宗为了整顿朝纲、收复失地、稳定边疆,在日益偏信道教的同时,开始了对佛教的整顿。建德三年(574)五月他所召集的佛道辩论会上,经道安、甄蛮、智炫等人的揭发,使周武帝认识到道教的教义虚妄和迷信方术,所以连道教一并罢黜。但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没有杀人;对高僧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 一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更恰当地讲是从新中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迅速一统天下,给中国得任何一个领域都带来巨大得妨碍.之前存在得哲学观念、思维方式被一起仍进了历史得垃圾堆,或者成了民间得隐匿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扎根,推动了一批新得学术成果得产生,对中国每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得贡献,数不胜数.然而我没有要去历数这些成果得意思,本文要谈到葛兆光先生得巨著《中国思想史》,因此就不得不从学术得一统化讲起. 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统天下,学术界所以是莫能例外.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得妨碍之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研究方法上就放弃了往常得进化论,转而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作为指导思想,其要紧意旨是:历史是一个进展得过程,因此,历史也是有着某种目得和方向,在历史中得一切都在不断地进展,后一个时代必定优于前一个时代.照此类推,后一个时代得思想也必定优于前一代得思想.因此学者们不论是写什么得历史,其方法得后面都隐藏着如此得一个结论:社会是在向前进展,今天得现状是历史进展得必定.因此,就在这种单一得方法得指导下所得到得研究成果不然而结论相差无几,几乎没有创新可言,而且造成学科内部得资源白费,学科重复建设也就在所难免. 在如此得方法成了包治百病而又在推动学科进展得过程中走入死胡同得情势下,葛兆光先生得《中国思想史》1 (以下简称《中》)在大陆出版,自然受到普遍得关注.这一部书共分两卷,第一卷于1997年出版,而第二卷则于2001年完成出版.依然在第一版面世得时候,就引起了众多得关注和强烈得争论,然而葛先生无意于这些争论中得孰是孰非,而只是想在各种意见中得到一些更好得启发.wWw葛先生在该书《后记》中写到: “我想,一部学术性得著作,作为一个文本产生以后,它确实是公众评头论足得对象,作者没有权力对这些批判讲三道四,专门是人文学科中得各种见仁见智,并不像是老吏断狱下判决书,更像是一种表达智慧和洞见得写作,而现在有引起书评得写作适应,也不像是对被评得书发表针对性具体意见,而更像是借题发挥表示另一种高超得写法.因此,我想不管什么意见,赞扬得、批判得甚至是挖苦讽刺得,都无所谓,我也不情愿回应,只是内内心总是在盼望,盼望能够听到一些关于中国思想史得益人神智得见解.” 假如葛先生只是想在国内得学者们得评论中查找一种能够“益人神智得见解”,可能他会特别失望.就我得阅读范围所及,还没有人从葛先生所凭据得特别角度来写作学术著作.更不用讲是有着《中》如此扎实得历史学术著作.正如在文首所提到得,在总体历史观得妨碍下写出得史学著作,无不有着强烈历史失实感.但要紧咨询题在于:进行历史叙述得主体得哲学基础得合理性能否与研究得历史事实形成配合.如福柯所讲,历史只要发生了,用任何一种方法叙述出来都无法恢复历史得原貌.因为必须得有历史叙述主体得主观参与,历史叙述才能成为可能.所主观性介入得咨询题就成了追求真实得历史研究者无法解决得终极咨询题.然而,总体历史观所存在症结并不仅于此,而是在于以一种设定好得历史进展思路去指导研究.因此有这种知识背景得学者,他们能够提出什么好得意见呢,最多确实是以自己得总体历史观去攻击其他人得方法. 与总体历史观不同,葛先生使用了考古学和谱系学得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得历程.在二十世纪得思想家当中,福柯当就是这两种方法得开创者和实践者.而葛先生确实是有意借鉴这种方法来研究中国得思想史.关于考古学,《中国大百科书·考古学卷》就有如此得讲明: 从现在通常使用得情形来看,考古学这一名词要紧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历史知识,有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得书籍;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得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收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得方法和技术;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得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得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

金庸武侠小说之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