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民俗学人类学考研真题

北师民俗学人类学考研真题

北师民俗学人类学考研真题
北师民俗学人类学考研真题

民俗学

1998年民间文艺学(含民俗学)

一、填空

1.北京大学于年创办《歌谣》周刊,1928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周刊。

2.民间传说可分为传说,史事传说和传说。

3.民间寓言是具有明显寓意的故事,民间笑话是具有性和幽默意味的故事。

4.《西游记》的蓝本是宋末元初间写成的话本,《水浒传》的蓝本是宋元年间的讲史话本。

5.《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族英雄史诗,《玛那斯》是族的英雄史诗。

二、判断对错

1.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型故事。

2. 中国汉族民间叙事诗历史上曾经想讲唱的道路上发展。

3. 端阳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与关于屈原的传说相联系。

4.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将李耳视为木匠行业的祖师爷。

5. 我国广大的农村节日中演出的戏剧,主要是民间小戏,一般很少有大戏。

三、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谚语

3. 儿歌

4. 创世史诗

5. 人生礼仪

四、简答题

1.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2.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五、问答题

1. 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2. 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999年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

模式性创世史诗民间历法

二、判断对错

1、家族村落的结构要素之一是辈谱。

2、坐商招徕顾客的主要标志是商幌。

3、刘德培是湖北五家沟一带的著名民间艺人。

4、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5、《一千零一夜》在汉、回、哈萨克等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一定影响。

6、傩戏表演的主要功能是民间娱乐。

7、《妙峰山》是我国现代民俗学史上第一部田野考察著作。

8、歌墟是甘肃、青海一带民间的传统歌节。

9、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

10、神话的神都是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

11、“打春牛”是我国各省沿袭已久的开耕习俗。

12、阿凡提是新疆各地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

13、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30年。

14、牌匾的主要特征是一写二画。

三、论述题

1、分析孟姜女与杞良妻的关系与区别。

2、以四合院为例,略谈北方民居的特点。

3、民间信仰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民众发生意义的。

2000年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

1、士昏礼

2、女人社

3、庙市

4、春官歌

5、社火

6、行话

7、祭祖

8、干亲

9、字辈谱

10、撒帐

二、简答题(二选一)

1、以工匠集团为例,简论民间组织的“局内意识”。

2、以文人传说为例,简论民间集团的“局外意识”。

三、论述题

1、论民俗的传承性、现代民俗传承的类型与功能。

2、概述在你身边发生的春节民俗的变迁,并谈谈你个人对这种变迁的含义和趋势的认识。

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

1、口头性

2、幻想故事

3、创世史诗

4、民间说唱

5、民间道具戏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与信史有什么区别?

2、举例说明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

3、坚持“忠实记录”的原则对民间文艺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论述题

1、神话、传说、故事的主要区别的什么?

2、你怎样理解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特殊的文艺学?

2001年

民间文艺学(428)

一、回答问题

(1)指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述异记、搜神记、黄山谜、古谣谚、中国农谚、粤风、天籁集、山海经、古今谚、吴歌甲集

(2)指出下列作品中具有变形情节的篇目

叶限、白水素女、狗耕田、十兄弟、蛇郎、老鼠嫁女、青蛙骑手、虎媪、兔子判官、狼外婆(3)指出下列史诗活民间叙事诗的族属

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娥并与桑洛、玛纳斯、嘎大梅林、崇阳双合莲、阿诗玛、孔雀东南飞、马五哥与疓豆妹、创世纪

(4)指出作品中的中国四大传说

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巧媳妇、孟姜女、夸父追日、虎媪、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治水

二、简答题

1、你怎样看待谜语的测验、锻炼智慧的功能?

2、谈谈仪式歌的特征合你对仪式歌发展趋势的看法。

三、论述题

1、论传说的历史特征

民俗学(540)

一、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学派;叶限;遗留物说;禁忌;成年礼

二、论述题

1、论述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差异。

2、分析汉魏时期的民俗理论。

3、论述民俗的社会功能。

4、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2002年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民俗图腾通过仪式民间熟语干栏式建筑民间工艺美术

二、简答题(36分)

1、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它具有哪些功能?

2、工匠民俗有哪些重要特点?

3、说一说北大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创建情况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40分)

1、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你怎样理解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P7《民俗》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起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民俗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文化,自然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说,民俗学与人类学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人类学是把民俗学当作一门支学来对待的。

后来,随着民俗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民俗学自然而然地从文化人类学中分离出来,以民俗文化的研究对对象,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其次,从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研究方法的形成来看,也得利于人类学的研究(中大时期)。从国内外研究看,许多人类学家同时也是民俗学家。他们一方面探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探讨民俗文化的形成对人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民俗学可以从多方面弥补人类学研究的不足。

但是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这与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是不尽相同的。另外,民俗学的范围是一个民族集团或一个国民集团,中国民俗学以中国民族或中国国民为范围,民俗学具有这种狭窄性。但人类学却是以人类为对象的综合学问,并没有英国人类学、中国人类学等提法。

P7《民俗》社会学与民俗学的关系(社会学对民俗学研究的作用/民俗学为什么要学社会学)

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28分)

母题墨册鼓词故事形态理论召树屯异文《民间文艺周刊》

二、简答题(42分)

1、幻想故事与传说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区别。

2、蛇郎故事的主要情节。

3、史诗与神话的关系。

4、写出5篇以上钟敬文早期研究民间文学的论文名称。

5、讲手的作用。

6、汉族古代寓言的特点。

三、论述题(30分)

1、为什么说各种文学体裁大都来自民间?

2、我国民间小戏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

2003年

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梅葛》

2、文人竹枝词

3、“重出立证法”

4、安德鲁·朗

5、高禖

6、“洗三”

7、《中华全国风俗志》 8、王少堂 9、悬棺葬 10、诀术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家族祭祀的功能

2、四合院的人文特点

3、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4、为什么钟敬文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5、传说与严格意义的历史有什么不同?

6、英雄史诗的特点

7、忠实记录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民间口传文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2004年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1、民俗

2、巫术

3、成年礼

4、宗族

5、神话

6、民间叙事诗

二、简答(15分×4=60分)

1、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为什么说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

3、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4、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20分×3=60分)

1、谈谈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P7《民俗》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起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民俗是人民大众的生活文化,自然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说,民俗学与人类学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人类学是把民俗学当作一门支学来对待的。

后来,随着民俗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民俗学自然而然地从文化人类学中分离出来,以民俗文化的研究对对象,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其次,从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研究方法的形成来看,也得利于人类学的研究(中大时期)。从国内外研究看,许多人类学家同时也是民俗学家。他们一方面探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探讨民俗文化的形成对人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民俗学可以从多方面弥补人类学研究的不足。

但是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这与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是不尽相同的。另外,民俗学的范围是一个民族集团或一个国民集团,中国民俗学以中国民族或中国国民为范围,民俗学具有这种狭窄性。但人类学却是以人类为对象的综合学问,并没有英国人类学、中国人类学等提法。

P7《民俗》社会学与民俗学的关系(社会学对民俗学研究的作用/民俗学为什么要学社会学)

2、汉代有哪些重要的民俗著述?体现了何种民俗观?

3、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如何理解它与民间文学书面传承的关系?

哲学系——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民俗

2、行商

3、宗族

4、巫觋

5、民间歌谣

6、神话

二、简答题(任选其中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述中国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2、请简要说明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主要文化因素

3、民俗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任选其中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1、何谓成年礼?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举行成年仪式?

2、举例论述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

3、如何理解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在民俗研究中的关系?

2005年

文学院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5分)

民俗、岁时节日、流行语、宗族、幻想故事、创世史诗

二、简答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2、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起着什么作用?

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三、论述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你怎样认识大众传媒对民间文学的应用?

2、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3、田野作业方法对于民俗研究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哲学——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6*5=30)

1、仪式歌

2、酉阳杂俎

3、报丁

4、招幌

5、驱傩

二、简答题(三选二25*2=50)

1、如何理解并实现民间文学搜集过程中的“忠实记录”原则?

2、何谓“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3、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三、论述题(任选二35*2=70)

1、请举出三部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古代民俗文献,并予以简要述评?

2、请以民俗学的知识分析当代民俗信仰问题。

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民俗的传承性社区组织成年礼田野作业民间叙事史诗

二、简答(60分)

1、举例说明民俗的类型性

2、农业民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

3、谈谈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主张,你认为这一学派的长处与局限体现在哪些地方?

4、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论述题(60分)

1、你怎么认识个人在民俗传承和变迁中的作用?

2、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运动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3、为什么民间文学又被称作“口头文学”或“口头传统”?其口头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2006年

社哲院—民俗学

一、名词解释(7个,共35分)

民俗传承社日歌谣周刊六礼民俗主义百工五法民间组织

二、我国四大传说是什么,各属什么类型,分别说明(20分)

三、民俗学研究方法,试举二三例加,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25分)

四、传统工艺所包物质民俗内涵,结合具体物品加以说明及其含义??(30分)

五、民俗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系(40分)

文学院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民俗的传承性社区组织成年礼田野作业民间叙事史诗

二、简答(60分)

1、举例说明民俗的类型性

2、农业民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

3、谈谈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主张,你认为这一学派的长处与局限体现在哪些地方?

4、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论述题(60分)

1、你怎么认识个人在民俗传承和变迁中的作用?

2、谈谈五四前后歌谣学运动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意义

3、为什么民间文学又被称作“口头文学”或“口头传统”?其口头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2007年

民俗学(含民家文艺学)

一、什么是故事类型?什么是故事类型学派?试谈两者的关系?(20分)

P21《民俗》、P254《民俗》、P210《民引》

故事类型,是指某些故事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故事的类型化是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之一。故事学中的“类型”源自芬兰学者阿尔奈的《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一种类型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作品,组成它的可以是一个母题,也可以是多个母题。如果几个不同的故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母题,则这几个故事属同一“类型”。类型是依据母题来定义的,是由若干母题按照相对固定的一定顺序组合而成的。母题(也可译作情节单元)构成了故事类型最稳定的结构,具有国际性。

中国各族历代传承的民间故事看似海边沙粒,无以数计,但经多年研究,人们发现独立的故事类型却非常有限,无数的口头故事,只不过是对一些有限的故事类型进行不断地复述和加工而已。故事类型按照美国学者汤普森的说法:“一种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又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例如《狼外婆》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有无数人作过无数次的复述,其讲述的内容略有差异,但它的故事类型却只有一个。若用现代叙事学术语来表述“故事类型”内涵的话,则是指一些由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情节单元按照基本上一致的顺序排列而成的故事文本的集合。(陈建宪)

故事类型的发现时历史地理学派的功劳。

钟敬文认为应该把故事当作一种人民的精神产物来对待,而不能只像故事类型学那样,把它当作一种结构形式来拆解,特别是在研究中国故事上,还要研究它所联系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承、讲述活动和表演情境等,而不能只分析它的情节单元,这样才能得出比较适当的结论(——钟敬文为《故事的歌手》中译本写的序言)。

故事类型学派研究方法过于机械,忽视了影响故事发展变动的诸多因素,对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文本所涵盖的生活思想内容、叙事美学特征,以及同传承者之间的联系等便较少涉及,这些显而易见的不足之处有待学人改进。

1931年,钟敬文又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共归纳出中国民间故事的45型,51个式。

AT分类法(P54)产生问世之后,各国故事学家纷纷采用这种方法编辑本国的民间故事类型。

1978年,美籍华人丁乃通依据“AT分类法”,积十年心血写就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但依据的主要是文化大革命之前搜集的故事,对之后的更多作品,则无人去整理并科学分类。

二、民俗与宗教的关系。(25分)

三、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30分)

四、五四时期民俗学运动的特点。(35分)

五、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40分)

2008年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5*6)

1、民俗

2、宗族

3、民族志

4、神话

5、民间故事讲述家

6、田野作业

二、简答题(15*4)

1、巫术可分为哪几类?简述其主要内容。

2、什么叫“通过仪式”?它具有什么意义?

3、“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优势?

4、简要说明史诗的一般特点。

三、论述题(20*3)

1、民俗是文化遗留物吗?举例说明你的看法。

2、以生活故事为例,谈谈民间文学与民众生活的关系。

3、试述德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浪漫主义传统。

民俗学方法与理论

一、简答题(20*3)

1、如何定义民俗信仰?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中国传统节日有何特点?当代社会为何要将部分传统节日定为公众假日?

3、简析民间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技艺传承特点。

二、论述题(90=45+45)

1、请根据钟敬文先生关于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思想谈谈你对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看法。

2、你如何看待当前旅游活动中的民俗表演?(45)

2009年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5*6)

1、图腾

2、岁时节日

3、社区组织

4、民间传说

5、异文

6、历史地理学派

二、简答题(15*4)

1、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关系怎样?

P6、P240《民俗》

在社会科学中,民俗学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弄清民俗学与其他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对民俗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位置的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对民俗学性质和特点的深刻理解。因为在各门社会学科的比较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发展。从某一种意义上讲,民俗学的独立地位是在同其他学科的相互竞争中获得的,它的理论框架也是在同其他社会学科的学习和借鉴中形成的。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密切到连学术名称都是一样的(folklore)。这就说明,民俗学起源于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研究,或者说,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研究,是民俗学的组成部分。虽然民间文学在我国已经发展为独立的民间文艺学,但是由于口头文学历来密切联系着各种民俗事象,渗透到各种民俗活动之中,成为多种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到它仍然是民俗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民俗学推动民间文学的研究。从民间文艺学的角度看,对民间文学只从文学角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其不足以说明民间文学产生、发展、演变规律中的许多问题:(1)民间文学在民间的创作,带有社会学和集体性特点。许多民族都有口头创作和传承民间文学作品的风习。从这种意义上讲,它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具有民俗的基本特点。(2)民间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需要具备诸多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如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其中民俗学对民间文艺学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3)民

俗资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民间文学作品民族性和民族特点的讨论,离不开民俗学的资料。

总之,民俗学工作者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在研究中不断开阔视野。如果不注意多学科的理论修养和不断提高认识和分辨分体的能力,不到其他学科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就不能胜任民俗学研究工作。

2、民俗信仰具有哪些特征?

3、大众传媒对民间文学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P66-68《民引》

大众传媒包括两类,一类是报纸、图书、广播、电话(手机)、电报、电影、录音、摄像等;一类是计算机技术(网络)。

大众传媒有很多种,但近几年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却却是网络,其中录音和摄像等的发明在民间文化采风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俗称“民俗学考察中的一种利器。”这种有意识的采风使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学以固定的文本形态广为传播。

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民间文学的口头交流;另一方面,它又帮助仍然存在的口头传承顺利完成。大众传播媒介的无孔不入,导致一些民间文学的传播排斥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同时大众传媒的新的视听感觉,在某种程度上,又使现代社会返回到早期的部落团体——数百人看同一个节目,为同一喜剧而笑,崇拜同一个明星。

在所有大众传媒中,网络对民间文化的介入最为全面和深入。(1)网络写作带有民间口语的书写特征,写者总是在努力保持“说话”或“聊”的在场效果;(2)网络写作和阅读具有民间讲故事所需要的现场气氛和听众群体,因此,非常类似于民间文学的讲述状态,重视如何把故事讲得更有吸引力;(3)网络写作接近于民间文学的面世,带有一定的匿名性。网络文学一种类似于民间文学的方式树立其形象,力图打破文学精英对于话语权的垄断,让文学重返民间。网络空间是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又是一个崭新的滋生民间文学的场域。

另一种对传统书写形式产生强大冲击的是手机短信。只要用手指敲击几下就迅速完成了文学传播的功能。

海尔曼·鲍辛格认为民间文学研究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口头讲述的基本需要还没有被各种完全不同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某些阅读材料等所满足。”基于此,李扬曾作过一项随机调查,请一些青年学生讲述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结果有不少学生的叙述是来自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作品《青蛇》。这种现象在现代民间文学的传播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说明民间文学“形成了新的传播通道,即口传—媒体—口传的往复循环。”借助大众传媒无比强大的传播力量,可以迅速扩大民间文学的传播空间,同时产生大量的当代异文。

但大众传媒和书面记录一样,客观上在确立所记录版本的权威性和统一样,而消磨掉口头文本的地域性及多样性的特征。大众传媒往往以对待作家文学的态度来录制播放民间文学作品。

4、谈谈欧洲民俗学史上民俗学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三、论述题(30*2)

1、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同的吗?你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与局限?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社会学》P69

民俗包含: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作为文化遗产,只有那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民俗文化才可以被列为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

原因:(1)民俗文化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这种文化生存的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显得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坏和损伤。使民俗文化受到破坏和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人为原因、自然原因。(2)民俗文化中的无形文化财(精神文化遗产)和有形文化财不同,它不是一种固定了的形态,因此很难寻找它原来的踪迹,加上人们认识的不足,保护不当也容易遭受损失。(3)民俗工艺产品等在现代化的社会里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4)过

去的人们,对于民俗文化很无知,且存在偏见,灿烂的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5)而且随着生活的日益现代化,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和频繁,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许多民俗文化在现代信息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它的传承更是受到空间的威胁。eg:当故事讲述家去世时,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便也随之被埋葬。

保护措施(p40、48)(1)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进行系统科学的M。对具体的文化财要确定它的可靠传承人,要保持文化财原型和技能的传承,达到资源M和政策保护具体可行。(2)民俗文化财的保护要有专业人才参与。专业人士能把文化财的价值和意义用浅显的方式讲给民众,使他们懂得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财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民俗文化的保护力不了后来的继承者,要形成一种制度,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民俗文化保护者,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吸收青少年参与,培养他们传承民俗文化的兴趣。(3)在被保护的地域之内,争取所在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自发地参加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不应该将保护的文化财与民众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变成局外人。那样就失去了民俗文化财保护的意义。(4)民俗文化的保护,需要政策的连续性支持。中国的民俗活动大都具有自发松散的特点,不注意活动档案的记载,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应该改变。

保护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无形文化财托付于一个个具体可观的人——艺人、匠人、歌手或者巫师—→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无形的可复制,可创新;有形文化财具有不可再生特点,坏一个少一个。(2)整体保护原则。不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3)活态保护原则。与已经成为化石的文物不同,无形文化财一直以其鲜活的面貌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这也是无形文化遗产有别于遗产的不同之处。“活鱼还要水中看”。(4)有形化原则:a)以实物的方式记录文化遗产;b)以多媒体的方式记录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c)以口述史学的方式记录无形文化遗产。

2、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主张是什么?这些主张对民间文学研究具有什么意义?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4*5)

1、民俗志

2、巫术

3、北大歌谣研究会

4、《民俗》周刊

5、寒食

二、简答题(50=20+30)

1、民俗学一般有哪两种研究方法?请简要举例说明之。(20)

2、谈谈你对民间信仰的看法。(30)

三、论述题(80)

1、简述民间歌谣与民俗和现代生活的关系。(35)

2、什么是物质民俗?有那些特征?有哪些社会应用意义?试举例说明。(45)

2010年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民间故事的重复律。民俗的类型性。岁时节日。表演理论。程式。族群认同。改良学派的民俗学工具。论。深度描写。宗族。传说核。

三、简答题

田野作业中的经验接近和经验远离。

何谓被发明的传统?

论民俗学的历史性和现代性。

原始思维互渗律。(还有这个忘了)

通过礼仪

四、论述题

如何理解民俗学研究中的日常生活。

大众传媒会不会使民间口头叙事终结,说说你的看法。

2010年博士入学考试

民俗学

名词解释:

母题类型情境文本民间信仰民间工艺

论述(第一题必做,第2和3任选其一)

1 谈民俗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可以以某国或某个研究领域为个案

2 谈民间文学个体性与集体性之关系

3 谈民俗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之关系,可以结合具体个案加以论述

2011年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

1.民俗

2.宗族

3.巫术

4.母题

5.一国民俗学

6.神话-原型批评

二、简答

1.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

2.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校园民间文学的主要类型

4.表演理论的意义

三、论述

1.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 生活属性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2.20世纪初叶现代民俗学活动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 这一运动包括哪些活动, 这些活动的特点。

2012年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

一、填空题(20分,2分,10题)

二、名词解释(六题,每题5分)

社会组织民俗的调节功能都市传说

三、简答题(共四题,每题15分)

1、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费尔德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2、民间文学的表演性

四、论述题(20分每题)

1、你是如何看待当今社会民俗传统的传承和变迁

2、民间文学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学

2012年考博

中国民间文化科目:

1、民间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吗?为什么?

2、简述明清时期的说唱艺术。

3、简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现状。

4、什么是民俗主义。

5、简述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现状。

中外民间文学科目

1、简述当前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困境

2、论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学术意义。

3、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

4、解释民族志诗学。

5、民间故事的研究范式。

北师一所复试题

1、人类学与民俗学的差异

2、为什么说民间文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学?

3、民间传说的体裁特征

4、“日常生活”这一概念提出的学术意义

5、列举一种民间小戏剧种并加以述说

6、钟敬文的学术贡献及简要评述(貌似是这个)

2013年

一、填空题(2*10)

1、统一派分辨派

2、首次将神话翻译成中文并加以运用的学者

3、民间经济的根本特性

4、家族民俗三种类型

5、民间信仰方式

6、民间音乐

7、四大秧歌

8、民俗的社会功能

9、图腾的意思

二、名词解释(5*3)

程式联村组织互文性

三、简答题(15*3)

1、民间游戏娱乐的基本特性

2、如何理解作为族群公共记忆的传说的意义

3、唐宋民俗思想的三个特点

四、论述题(35*2)

1、论现代化的文化语境对民间文学传承的影响。

2、论民俗学学科本位。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名词解释

1.民俗

2.宗族

3.巫术

4.母题

5.一国民俗学

6.神话-原形批评

简答

1.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

2.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校园民间文学的主要类型

4.表演理论的意义

论述

1.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生活属性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2.20世纪初叶现代民俗学活动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这一运动包括哪些活动,这些活动的特点

2014年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民俗社会组织民间游戏神话故事类型傩戏

二、简答题(60分,每题15分)

1、民俗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联系与区别

2、民俗传承性和变异性的辩证关系

3、表演理论的理论主张是什么及其对民俗的意义。

4、什么是“深度描写”,如何在田野记录和民族志中进行深描?

三、论述题(60分,每题30分)

1、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

2、当代社会中,“民”生活在什么地方,“俗”有什么变化,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一、填空2×10

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豫章新喻县男子天鹅处女型故事

织绣工艺

马林诺斯基《西太平上的航海者》

族谱

巫术

纸马民间祭祀

岁时节日的定型期汉代

二、名词解释5×5

回合

文类

卡里斯马

撂地

隐语

三、简答15×3

中国神话历史化的本质

顾颉刚“不求一真,惟求流变”的学术目标

促使民间故事国际化的三个特征

四、论述30×2

选择一种民俗学研究方法,评述其当代的适用性

互联网时代的民俗学研究

人类学

2012年

人类学(720)

一、填空题(20分10题)

二、名词解释(九题,每题6分)

千禧年

P372《人类学概论》1千禧年(millennium)源出《圣经·启示录》,本指基督教的一种信念,认为耶稣基督将再度降世,出现千年至福。千禧年运动的追随者盼望通过神的启示、上天的宣告或奇迹的自动发生来实现社会生活的转变,是“通过向一种文化注入新目的和新的生命以拯救该文化的一种努力”。从中世纪开始,西方社会中不断涌现出大大小小的千禧年运动。国家

P332国家(state systems)是政治组织中最为正式和最为复杂的形式。国家是一个自治、整合的政治单位,其领土上存在着许多社群,并有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中央统治权威。国家通常可以界定为广大地理区域内治理许多社群的政治组织的一种层级形式。简单而言,国家即

1以后只写了页码的均出自该书《人类学概论》。

具有强制力的集权政治体系。政府的国家体系中有各种形态,如城邦、帝国、神权、现代民族—国家等。

种群

主位

P138 主位与客位相对。主位(emic)和客位(etic)分别源自语音学中的“音位的”和“语音的”。人类学者马文·哈里斯在1979年的《文化唯物主义》一书中将之借用到人类学研究中。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事情的解释),因此,主位研究强调的是从文化内在的角度分析、理解事件(客位研究则强调文化外部的立场和解释)。沿着不同的研究脉络,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对同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三、简答题(五题,每题10分)

1、田野工作中人类学者的学术责任

P153人类学者在从事田野工作时有着学术研究者这一身份责任。其中包含对于人类学学科的义务、对于人类学同行的义务、对于学生的义务以及对于公众的义务。人类学者的研究行为和研究成果必须满足学术评委员会的种种要求;人类学者在田野调查和作品发表时有责任维护他们的学科的诚实和声誉;人类学者应该尽其所能为后来的田野工作者创造条件,以便他们能够继续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人类学者应该能使同行、学生、公众合理地利用他的田野资料和研究成果。

2、都市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四、论述题(15分)

民俗学从人类学中借鉴了哪些研究方法,并论述其评价其运用情况。

五、讨论题(20分)

以贫富差距这一现象为例,分析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2013年

一、填空题(2*10)

1、体质人类学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过程及现代人类的生物性与多样性的关系。(P96)

2、最能体现列维斯特劳斯结构分析是其四卷本《神话学》(10964-1971 神话二元对立思维)(P72)

3、物质文化

4、

5、游耕

6、

7、罗伯特加德纳

8、超自然信仰分类

9、习惯法(P337)

10、宗教

二、名词解释(5*9)

应用人类学

P404 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指所有借助人类学的理论、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来探讨、评价并解决社会文化问题的工作。因此,应用人类学可以认为是人类学四个基本分支领域工作的延伸。有些人类学者将人类学划分为学术人类学(academic anthropology)和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者走出了学院的“象牙塔”,他们密切关注学科内外的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使人类社会更多的人因人

类学而受益。有很多人类学应用实例,比如阿善提的金凳子。

口述传统

P378 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指一种文化中通过口头形式世代相传的文化传承,主要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谚语、民歌、史诗等民间文学形式,以及地方曲艺、讲经说卷等其他一些民间弹唱或说唱艺术。口述传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学研究的经典题目之一。人类学对口述传统的关注点仍是通过它们来解释人们的文化活动、艺术本质和社会结构等。在人类学的口头传统研究中,较有影响的几个理论方法包括历史—地理方法、自然比喻研究、结构主义分析和民间文学的社会情景分析等。

制度化宗教

P346 杨庆堃在《中国社会的宗教》中对宗教类型做了划分,他认为宗教可以分为制度化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和普化(diffused religion)宗教两个类型。制度化宗教,指具有严格的宗教组织、成员、仪式、经典和体系化教义的宗教类型,其宗教事务通常与一般的日常生活分开。如基督教。(普化宗教:指其信仰活动扩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没有明显的经典、体系化教义。如中国民间信仰。)

神判

濡化

性别

国家

主观抽样

非语言交际

三、简答题(10*5)

1、交际民族志

2、游猎队群所包含的的文化因素

3、田野工作的特征

4、哈里斯的整体论研究视角

5、反思人类学的特点

四、简述(15*1)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的理论都有哪些?

五、论述(20*1)

民俗学学科体系与人类学学科体系的区别(试从教科书方面)

2014年

一、填空题(30分,每空3分)

1、天人合一_是反映下规模社会人和大自然和谐一致的世界观。

2、人格是个体在濡化与社会化及在周围环境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_______之总称。

3、涵化_指的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相整合的过程。

4、每一族群都有决定或表达成员身份的方式,用来证明或指明群体成员身份的_____因素,就成为族界标志。

5、弗雷泽划分了巫术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似律和_接触律_____。

6、_语言____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情感表达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本质特征和主要手段。

7、面具的功能是由拥有者的_______来加以衡量的,面具越古老,它汇聚的力量就越强大。

8、人类学参与有计划社会文化变迁的最著名的个案,要数_____在秘鲁维柯斯河谷从事的一项计划。

9、亨廷顿等人在《______》一书中,列举出20种可以对经济贸易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

10、一些学者将人类学划分为学术人类学和_应用人类学______。

二、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人类学是从哪四个层面界定政治。

2、城市功能有哪几个方面。

3、濡化的含义。

4、解释人类学进入田野的两种方式。

5、解释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

三、论述题(45分,每题15分)

1、阐释人类学宗教研究的三种途径。

2、阐述生命仪式和强化仪式。

3、详细解释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

四、讨论题(25分)

1、如果你是一个人类学者,如何研究北京的雾霾这一环境问题。

人类学

一、填空 2×10

哈里斯《文化唯物论》

弗雷泽巫术宗教科学划分

道格拉斯分类体系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马林诺斯基库拉交换圈

结构马克思主义将文化简单化为意识形态

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群岛

还有一个荷兰人类学家第一个研究中国什么什么的不知道是谁

二、名词解释5×9

田野工作参与观察非结构性访谈主观抽样过程研究谱系法理论预设大传统三、简答15*5

文化功能论的缺陷

结构功能论人类学研究的两个途径

万物有灵论的基本信条

上个世纪60年代人类学的三种自我批评的倾向

实验民族志的特点

四、论述 35

西方人类学理论发展过程

民俗学

民俗学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概要 民俗学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它源自英语的Folklore。它的原本含意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The Lore of F olk〕,作为科学名称可直译成“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民俗是常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举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民俗学的认知与阐述,是当今国际学术研究极为重视的课题,也是日后研究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方向。 民俗学纵览

民俗学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18 46年创于英国。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后,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它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学者产生一种从科学上给予解释的要求。最初提出“民俗学”一词并倡议研究这门学问的是英国稽古学者W.J.汤姆斯。这个概念的早期含义是指民众的知识或学问。它的内容包括传统的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由于民俗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由于近代许多民族、国家要求民族自我认识、争取民族独立和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殖民地的需要,促使这门学科得到广泛深入的发展,遂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引人注目的学问。 民俗学研究范围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社会基础(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有关的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

《中国民俗》试题2及答案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 ______和____________。 3.暗八仙是指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 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 123

45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4.服饰元素包含哪几个方面?以居住地民间服饰为例,分析这些服饰元素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民俗信仰观念。(至少3例,须明确居住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众多营造热闹场面、渲染喜庆吉祥气氛,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是中国式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出居住地或你熟悉的地方当代婚俗中的仪式的象征意义及缘由(须言之成理,不超过4个,每个5分)。 2.以身边的人、事、物为例,浅析民俗信仰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20分,至少4例,须分析其价值)

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性、服务性 2.《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何仙姑持荷花 二、看图 1.龙凤呈祥 2.福寿双全 3.平(瓶)安如意 5.五福捧寿 三、简答 1.首先,人们可以从这些歌谣中,窥见诸暨的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不同时期的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及人们对诸种事物的态度和情绪。其次,对现实生活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民间歌谣有的是人民群众心中情绪的抒发,有的则是某些事物、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有的又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希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歌谣在流传着、演化着。一方面说明歌谣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它们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教育作用。再次,为今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养份。民间文艺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艺中直接或间接汲取养份,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 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二、中文摘要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民俗学 重点

绪论 我国学界民俗自觉意识的发生是建立在什么理念基础上的?对Folklore的理解又是怎样的? 1、我国学界民俗自觉意识的发生是建立在“富国强民”思想基础上的。严复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救亡图存的思想。20世纪初民俗学研究主要是为了挖掘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民众有价值的生活文化的经验,改造和建设国民性。顾颉刚从历史与民俗,江绍原从宗教与民俗的交叉研究,均致力于挖掘几千年来被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为建设新文化,塑造新的国民性服务。 2、Folklore在英语中主要是指民众的知识和智慧。20世纪初我国民俗学界关于Folklore 的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如江绍原曾将其翻译为谣俗学、民学、民俗学,将其理解为民众的一切传承性生活文化知识;周作人虽然没有对日本沿用的民俗学(Folklore)做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从其对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认同来看,关注的也主要是国民生活知识和民族基层文化内容。 第一章 1、如何理解民俗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说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从民俗的生活层面而言的。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1)民俗是一种生活的样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活条件不同,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样态。如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放牧牛羊、住蒙古包、以狼为图腾等是其基本生活样态。(2)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体现为生活的技艺和生活的习惯,它体现在男婚女嫁、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3)民俗是活的生活样态。民俗不是古老的、落后的生活习俗,而是活生生存在于当下的生活当中。 2、为什么说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1)所谓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是说民俗赋予了日常生活相应的规范或范式。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还体现为相应的文化观念。 (2)民俗作为文化模式体现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自身不同的文化特质。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孝文化;日本民族具有浓重的耻辱观念等等。 (3)不同民族文化模式不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导致民俗文化模式的冲突或融合。如满清政府强制汉人剃发,遭到汉人的强烈反抗。满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通知,又注重弘扬汉族孝文化。 第二章 1、中国十二生肖是如何在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 (1)十二生肖作为是一种历法形式,是适应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表示法。十二地支是古代太阴历用来表示一年十二月,一天十二时辰的方式,后来与十天干结合使用,又产生了十二生肖的说法。 (2)十二地支用十二种动物表示,这十二种动物如猪狗牛马羊等一般是与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古代社会这些动物往往也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图腾;同时,不同动物代表不同时辰,也与人们对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的认识有关,因此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从上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它是在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科目:民俗 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民俗又称,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① 2.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② 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解析:压邪驱鬼×② 4.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① 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 6.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 7.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 8.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 9.“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 10.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② 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① 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② 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 14.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① 15.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① 1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①

《民俗学》考试提纲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时空以外的时空指的是一般事情相反的事情。 在民俗学里时空指的是人们日常的正常生活,例如说从早上到晚上的一天工作,休息,饮食等等。那么时空以外的时空,跟正常民间生活不一样,人们可以丢掉一切紧张的工作进行的玩耍,但也有跟正常生活不一样有很多禁止做的事,有各种仪式。例如,做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和仪式。 传统节日,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 传统节日又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有悖于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律。例如,节日期间的人们可以暂时远离劳作之苦而专心于享乐、游戏、探亲和访友,孩子们也不必担心玩儿的太疯而招致长辈的责骂、身份的差异,如尊卑贵贱也会因为节日的缘故而淡化。总之,传统节日是人们给自己紧张生活的一个“假期”和“加油站”,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机会来享受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而创造出来的生活,进行各种仪式,所以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2.史诗歌手是怎样“记住”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的? 史诗就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歌。史诗具有传统性、保守性、互动性、程式化倾向、音乐性、神圣性、延续性等特点。 依据美国的米尔曼·帕里和艾尔伯特·洛德创造的口头程式理论,史诗的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模式或故事类型。根据这几个概念和相关的分析模型,口头程式理论基本上解释了许多伟大的史诗歌手为什么能够记忆长达几万甚至几十万行的史诗。 史诗歌手们并不是将史诗“背”下来的。史诗歌手之所以能够记忆、创编、演唱鸿篇巨制的史诗,并非由于他们惊人的记忆力,而在于他们对程式、主题以及故事模式的熟练拿捏。史诗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遵循着一种创作模式和规律,其中包括一些固定的常规语句和典型场景,被称为“口头程式理论”。歌手在表演一部史诗之前,首先会考虑它属于哪种类型的史诗,以此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故事模式;接着,他会将整个故事划分为一系列的主题或场景,并且对应该如何叙述每个主题、描绘每个场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继而歌手会从自己的程式库中调取相应的程式,将大量的程式排列组合起来,完成对主体的叙述和场景的描绘。最后,当一个个被城市武装起来的主题、场景有序的排列起来之时,一部鸿篇巨制的史诗就完成了。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并不需要刻意的去记忆整部史诗,他需要做的仅仅是运用程式以及程式化的主体和故事模式而已,他们完全能够满足歌手的需要。 总之,史诗的演唱是高度程式化的。掌握了史诗的不同层次上的模式和技巧,有助于歌手在演唱过程中顺利而不间断,“记住”了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 3. 如何理解当代“鬼搭车”传说的传统性。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传说属于散文叙体,像神话一样,无论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就以当代鬼搭车为例。 在很多地方我们收集到了汽车司机夜间开车遇到鬼搭车的传说。一般都是在深夜,司机(多数为出租汽车司机)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请求搭车。在把姑娘送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8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

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 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理顺与掌握知识体系。 本课程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总体上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三个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甚至每一章节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总说,再分说;都采取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教授基本分析方法,再介绍基础知识的顺序,以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各种民俗事象。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消化和吸收,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结论。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 1.一般了解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掌握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3.了解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①经济的民俗:它是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 ②社会的民俗:它是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 ③信仰的民俗:它是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的; ④游艺的民俗:它是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1.了解民俗学的性质。 ①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②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2.掌握民俗学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1.一般了解民俗学的方法。 ㈠调查方法㈡研究方法 2.重点掌握民俗学的作用。※ ⑴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可以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积极推进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⑵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的勇气和自觉性。 ⑶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自觉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发挥它应有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⑷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落实党与国家的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⑸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间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各国人民的相互团结。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 1.掌握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特征有三,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⑴民族的区别 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的区别,既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言,又是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 ⑵阶级、阶层的差异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民俗学专业分析

民俗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民俗学专业是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2、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本学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素

质的人材,以高素质和高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专业学习要求:全面掌握民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具有田野调查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本学科基本知识的能力进行独立研究。 就业目标:第一,文化宣传部门、行政部门的国家公务员;第二,大专院校教学人员;第三,为旅游产业和旅游部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3、研究方向 01区域民俗研究 02民俗文物研究 03文艺民俗学 4、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02文学理论 ④806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注:各院校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以上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二、就业方向

民俗学必读书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3,事件的起因。4,事态的发展。5,产生的结果。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 ……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7,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8,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此书教人如何分析民俗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9,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教人从社会制度入手理解民俗和宗教现象。 10,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了解当代宗教人类学很好的入门书。 1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巴赫金使民俗学具有了思想的力量和历史的穿透力 12,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建议自己买一本) 不用解释了吧? 13,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建议借别人的来看) 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经典之一,对口头传播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对民俗学来说,其作用更胜于《图腾与禁忌》之类。 14,《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人民日报出版社,很薄的一小本,内容精要,值得研究者、爱好者一读。 15,《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钟敬文,中华书局。钟老的民俗学思想体系在这里有充分的展示与表述。

民俗学概论(讲义)

《民俗学概论》教案绪论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第二节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 –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 ?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食宿用品 ?礼品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3、物质准备 ?红头文件 ?盖章介绍信 ?联系人 ?见面礼 ?办一件对方认为重要的事 ?跟领导打招呼 ?秘密认同 ?恢复旧关系 ?勿犯旧错误 二、调查方法 ?1、与地方信息提供者合作 ?2、参与观察 ?3、现场访谈 ?4、绘图与照相 ?5、转写技术(括号) ?6、答谢原则 –不当审讯者、支配者、监视者和旁观者三、整理资料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科目:民俗 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① 2.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② 3.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解析:压邪驱鬼×② 4.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① 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 6.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 7.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 8.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 9.“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 10.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② 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① 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② 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 14.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① 15.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①

中国民俗学试卷解析

中国民俗学试卷解析 一、名词解释: 1、《歌谣》周刊: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1922年12月17日创刊,到1925年6月28日并入《国学门周刊》,共出版97期及周年增刊一册。最早作为北京大学《日刊》附张印发,自25期起脱离北京大学《日刊》,独立发行。《歌谣周刊》先后由常惠、顾颉刚魏建功、董作宾等负责编辑。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出现了“民俗学”这个专业名词。 2、家谱:是我国家族民俗发展的一种记录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谱表或文书。俗称谱书、宗族谱、族谱;古代典籍上又称“家牒”、“家乘”。它本来是古代封建大家族记录血亲延续系统的文字,多流行于仕宦之家。 3、安德鲁朗:安德鲁·朗格(Andrew Lang,1844~1912),苏格兰著名作家和人类学家,曾就读于圣安德鲁大学和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后当选为默顿学院特别研究员。他的作品涉猎广泛,从诗歌、历史、传记、小说,到童话和神话故事。还翻译过《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出版过最重要的历史著作《苏格兰史》和《英国文学史》。其中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广的是他的《世界经典童话全集》以及其他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相比,安德鲁·朗选编的童话更全,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他汇集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统神话和经典童话故事。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民俗一种生活方式? 要点:(具体参见陈勤建《中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第一节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相)必要举例说明。 民俗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什么是“相”,这是佛家的用语.佛家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比如:火是一种焰相,水是一种流相;什么是民俗,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地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大家最熟悉的民俗要数春节了,春节怎么过?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我们现在过年的年味很少,而外国人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很热闹?”其实我们的年味原来是很浓的。从传统的习俗讲,前后有近60项事情要做:大扫除、祭灶、祭祖等。没有任何文字规定我们一定要怎么做,而这就是一种程式化的风行的规范。 民俗不光集中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就拿住来说,江南有厢房式的——一进去,方位都朝南,左右各一个厢房,为什么要这样?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们说的风水:“左青龙,右白虎”,中间就是最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或者要避免房门朝北开?这就是一种生活相。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冬天寒风从西北过来,就被“白虎”给挡住了;春天东南风一刮,雨水多了,那么“青龙”也可以挡住。中间这个地方利用了天然的防寒防雨的空间,是最早的风水的理念,没有那么多的迷信,这并非人们胡思乱想得出的。古代没有空调,如何防寒,如何来保持适宜的温度呢?当然是要靠具体环境的选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 中国历代学者积累了不少民俗资料,提出了某些见解。大约成书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神话、宗教、民族、民间医药等古民俗珍贵资料。东汉时期产生了专门讨论风俗的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记述地方风俗的著作,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等。隋唐以来,全部或部分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更多。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谣的目的是文艺的与民俗学的。1928年初,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影响颇大。30年代初,杭州又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继承并发展了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这方面的学术工作。从20年代到40年代末,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学者和著作,如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江绍原的《发须爪》,黄现璠的《吸烟风俗传播考》、《我国坐俗古今之变》以及黄石、闻一多等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论文。在抗日战争期间,西北的民主政权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由于毛泽东提倡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并指出民间固有文化的优点和对它学习的重要,因而在西北并扩及到各抗日根据地形成了搜集和运用民间文学艺术的热潮,给“五四”以来这方面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新的科学起点。新中国的民俗学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1950),进行采集、研究和组织队伍等工作,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等刊物和许多歌谣集、故事集。50年代后期,配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俗学活动得到了新的、比较全面的发展。民间文艺的收集、研究工作进一步展开。中国民俗学会于1983年5月在北京成立,一些地方也相继建立起民俗学团体。有些地区的博物馆建立了民俗学部或开办了民俗学资料展览会。中国民俗学事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中国民俗学的历史回顾 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被引入中国,肇始于1918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歌谣征集活动。1018年2月1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从此揭开了中国民俗学的序幕。此后,1922年由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本办的《歌谣周刊》,在其创刊词中更明确提出了民俗学的学术目的:“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以不各尽一分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歌谣》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11月。)历来为精英们所不屑一顾的民间俚俗歌谣,如今竟然刊登在堂堂国家最高学府的报纸上,并进入了学生的课堂,这在当时被看作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0年代末,除北方的北京大学外,广州的中山大学又成为民俗学发展的另一个中心,1928年成立了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并创办《民俗周刊》,出版了一批民俗学调查与研究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山大

民俗学理论

一、民俗学是什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1、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是一门以 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从根本上来说民俗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基本关系的学问。 2、民俗作为专业学科术语,是由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床创用的。民俗一词在中国很早 就出现,但作为学科专业名词是在1922年12月7号北京大学《歌谣》《发刊词》中。 二、日本民俗学之父及他的两种研究方法?中国民俗学之父? 1、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 2、方言周圈论:这个研究方法应用到一般民俗事象上,用以研究文化传播的规律,就发展 成为“文化周圈论”(语言的变化一般从文化中心开始,像圆形波纹一样向四周传播,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因此边远地区保存着较多的古语。) 重出立证法:即比较研究法。 3、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三、民俗的基本特征、功能 1、基本特征:集体性、继承性和扩布性、相对稳定性和变异性、类型性(基本全世界都有 洪水的传说,具有某些共同点)、规范性和服务性。 2、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维系人类的生存繁衍)、调节功能。 四、神话是什么?传说是什么?(民间)故事是什么? 1、神话:神话是人类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的普遍产物。一般来说,神话发生在从原 始氏族社会到文明社会的早期。在古希腊,神话体系的发展充分而完美。但是从柏拉图开始,神话就因其幻想和非理性因素受到攻击和排斥。(神话是谜语,神话本身就具有“谜”的性质,同“谜”有着不解之缘;神话是解释神人关系) 2、民间故事:广义的指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 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狭义的指除了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体的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这也是我们今日民间故事中的研究对象。 3、传说: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 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此说法尚不能科学的区分传说与故事。 对民间传说定义的思考:我们认为民间传说应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五、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四大民间史诗? 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史诗:中国四大英雄史诗(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汉族《华抱山》 六、传说核是什么? 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成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七、什么是万物有灵?图腾崇拜? 万物有灵:英国学者泰勒认为原始人相信灵魂可存在于物体之中,故称万物有灵,即一切事物皆有灵。 图腾崇拜:图腾是原始信仰之一,他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是“他的亲族”的意思。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图腾并以该图腾为保护神、徽号和象征。在同一图腾内禁止通婚,有一定的祭祀与禁忌。 八、人生礼仪是什么?通过仪式是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