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革开放不动摇

改革开放不动摇

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个国家的发展,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把握,才能更加清晰。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突破思想藩篱,砥砺创新勇气,激发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绝非历史的“偶然”,而是大势使然,是“内忧外压”的形势逼出来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却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在生产效率方面,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1978年中国人均GDP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万工人,相差14.5倍;法国戴高乐机场,1分钟起落1架飞机,1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小时起落2架,还搞得手忙脚乱。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之大令人震撼,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压力之巨,也前所未有。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必须作出历史的选择: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思路走下去,在僵化思维的束缚下,固守老一套做法,其结果是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难以追赶世界浪潮,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要么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拓前进,突破观念和体制障碍,实行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其结果是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危难中奋起,还是在僵滞中徘徊;是锐意变革进取,还是继续墨守成规?历史和人民要求我们党作出重大政治决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这艘巨轮指明

了前进方向。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
30多年来的奋斗荡气回肠,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恢弘乐章。30多年来,我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源泉充分涌流,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以其实实在在的成就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但在前进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怀疑和责难的声音。这些声音归结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确?这些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问题。
有人提出,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改没了,越来越改向资本主义了。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强调,改革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要融入资本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同志说,搞改革当然要改变很多东西,但“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老祖宗不能丢!”……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始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始终不变、党的性质宗旨始终不变、党的先进性始终不变。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这些“

不变”,才使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表明,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被窒息的活力进一步迸发,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有人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矛盾的,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事实上,英国、法国、日本等都有经济计划,都对经济进行国家干预。就是自称经济最自由的美国,为应对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不是也频频由政府出面对银行、保险、汽车等行业施以援手吗?当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我国市场经济在所有制基础、分配制度、宏观经济政策上,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着根本区别。比如,我们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注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十几亿人口。比如,我们始终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的监管,这不仅有效避免了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大幅波动对经济发展的伤害,而且使我国经受住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等。事实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不仅不是搞资本主义,而且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势。
有人提出,改革开放虽然使物质文明上去了,但精神文明却下来了,带来思想道德滑坡,不能说是成功的。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中确实存在着道德失落、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消极现象。必须看到,改革开放是一场空前规模的社会变革,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思想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党和政府从来是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常抓不懈的。比如,针对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努力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比如,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着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市场经济不完善的问题。再比如,针对社会政治

生活中出现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提出要“从源头上遏制”,通过加强教育、规范制度、坚决处理一批案件等措施,努力从根本上加以消除。正是因为始终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流始终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社会生活中的消极面都归罪于改革,更不能因为改革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从根本上否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相反,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应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只有真正读懂读透这部教科书,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巨变,才能自觉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3.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进行的,走出这条正确的道路相当不容易。面对种种怀疑和责难,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
为什么不能走回头路?这是因为,人们从改革开放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我们不能忘记,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指导思想上的严重偏差,所导致的严重内耗使党和国家事业长期停滞不前。3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气象。抚今追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伟大道路。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实现自己的更快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参与这一进程才能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我们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才有了更大的视野、更强的能力,从而造就了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我们才能在广泛的对外交往合作中不断吸收借鉴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回头路,

就不会有市场繁荣、产品丰富的生活,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人们常说,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进步,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体现在人民的生活中。回首30多年,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越来越殷实的生活:从吃得饱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从穿得暖穿得美再到穿出个性,从住筒子楼棚户区到现代化住宅区,老百姓的期待从满足温饱变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解决生存问题变为追求全面发展。这些历史性变化从何而来?来自改革开放!
不走回头路,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回首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不是没有争论,不是没有困惑,但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风险和考验,我们党都始终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能走回头路。正是因为我们党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赢来了百年中国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的宝贵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针对怀疑改革开放的错误意见和主张指出,改革开放的政策要长期保持稳定,不要受任何干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严峻,他又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世纪之交,当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之时,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要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200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斩钉截铁地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些至理名言我们必须永远牢记!
4.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那么,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呢?我们认为,应该实事求是地看,从主流和积极方面来看。
首先要看到,改革开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是正常的。同时,改革开放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各种矛盾的成因也非常复杂,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比如,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还要规范和健全;财税

、价格、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在大力推进,但还要有待于突破;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已经建立,但还要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但任务仍然繁重,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可能解决。
又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过程中带来大量人口流动,推动了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社会问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带来的,是深化改革面临的新任务,要通过加快推进各方面改革,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不断加以解决。
再比如,由于改革深化,利益调整的层次更深、力度较大、涉及面广,因而影响到一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受到国际金融风波的冲击,一些企业关门、工人失业,一些地方就业压力增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违法乱纪、消极腐败现象出现,等等。这些问题是改革攻坚过程中产生的,是我们相应的政策、制度、措施还不适应的结果,需要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配套措施加以解决。
还比如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的矛盾加剧,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空气、水等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环境治理的任务相当艰巨;等等。这些问题是随着经济发展规模扩大而凸显出来的,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抓紧解决。
总之,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社会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关键是如何着力解决好。
近年来,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鲜明提出,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使改革决策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切;要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统筹好改革涉及的各项工作,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在具体政策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克服改革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正是通过逐步解决前进中的问

题,才使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仅没有放慢,而且不断持续地向深入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发展前进的。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我国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和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容易改的基本上都改了,下一步改革必然要面对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遇到难关、险阻越不能绕过去。要坚信,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只有以大无畏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开拓前进,才可能找到一条新路。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奋发进取,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真正活跃起来,使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使中国共产党大踏步走在了时代前列。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世所公认,中国的变化沧海桑田,中国的前景光明灿烂。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使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信念:“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项伟大的决策只有将之放在历史和时代的坐标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悟到其深远的意义。
上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面临着极为困难的局面。一方面,十年内乱虽然结束了,但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彻底纠正“文革”错误的意愿受到严重阻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一系列“左”的政策依然严重束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抓住机遇、扶摇而上,在我国大陆的周边就有所谓“四小龙”的说法。是在危难中奋起,还是在僵滞中徘徊?是毅然鼎新图变,还是继续墨守成规?中华民族又一次站在了进退兴衰的十字路口。我们党及时感知时代的潮流,深刻体察人民的愿望,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改革的春潮在中国的大地上以不可遏制之势涌动起来,开放的大门从南到北、从沿海沿江沿边到内地次第打开,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来,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着眼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党带领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精神,冲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种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认识,大胆变革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现阶段国情的生产关系某些方面和上层建筑某些环节,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瑰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与此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13亿人口的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势面对世界、拥抱世界,不仅加快了我国的发展,也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我们的改革不是要丢掉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我们党从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后又形成并不断充实完善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多年来,无论是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还是遭遇国内政治风波,无论面对某些国际势力的“制裁”遏制还是应对来自社会的、自然的方方面面的风险考验,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

动摇。
在具体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破天荒地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通过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我们既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我们既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对外开放中,我们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实践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本质的深刻揭示。喜看今日之神州大地,放眼当今之世界舞台,我们党领导的这场伟大革命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
——改革开放创造了我国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三位。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30年前的“后发展国家”如今被国际社会誉为“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教育、外交、祖国统一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方针和政策。在当代世界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的波澜壮阔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住了、站稳了。在国际社

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世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社会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共产党以崭新的风貌重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正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凭借改革开放的舞台,在科学认识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在深刻体察人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待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破解改革开放难题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了自身的先进性。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自身建设进入新的更高的境界,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得到不断发展。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发展起来,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空前巨大、空前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是在不断地面对和解决各种矛盾中开拓前进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水深岸阔,正好行舟,但也难免有惊涛骇浪。我们取得的成绩举世惊叹,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例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加以审视。不能因为看到了一些消极负面的现象,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就对改革的方向和道路产生怀疑,甚至想走回头路。
要分清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是改革目标取向上的矛盾和问题还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显著提高,中国总体上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方面。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某些差距的拉大,是在告别普遍贫穷、打破

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阶段性问题。差距的扩大既有人们劳动贡献大小、技能高低不同的因素,又有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因素,也有行业垄断、以权谋私的因素,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坚定地把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同时,已经提出并正在逐步完善一系列“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一定可以在中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要分清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是改革带来的,还是因为改革措施不到位、不完善所导致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首先发轫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党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视教育、卫生和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推进了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的改革。今天,中国的教育、卫生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3亿中国人民的教育、医疗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国家用于支持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财力还相对有限,一些相关的措施还不够完善、不够配套,也确实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和改革的深化,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目标将逐步实现。
要分清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共性的矛盾和问题,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所特有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发展和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在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所遇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问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等。我国的改革开放要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走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一些矛盾和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集中。质言之,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改革开放本身带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这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了。重要的是,我们党已经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致力于建立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一定可以把发展中的种种不科学现象、种种消极腐败的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坚定不移地继

续推进改革开放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是为了更加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如果说过去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的一招,今后能不能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同样决定中国的命运。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只能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走回头路,就会使中国重新回到贫穷落后、僵化封闭的状态,就会丧失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宝贵发展机遇,就会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就会葬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很显然这样做人民不高兴,人民不赞成,人民不答应。
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矛盾只能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只能求诸更好更快的发展。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们对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已经大大深化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概括总结的“十个结合”,凝结了我党在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科学认识。坚持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引领和推进改革开放,就能够保证改革开放方向的正确性,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解决我们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总钥匙”。必须通过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不断优化国内生产力发展环境的同时,面向世界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未有穷期。继续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通过改革开放,使我国各个方面体制充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分吸收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成果,充分吸收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创造活动的新鲜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机制。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同时,只有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深植根于实践的沃土,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才能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要求历史地贯通起来,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更好地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要继续通过改革开放激发我们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巨大社会效应之一,就在于激发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对人的束缚,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出来,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风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今日之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光明而美好的前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今天我们演播室非常荣幸地为大家邀请到中央党校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怀超教授,请他谈谈“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欢迎您,王教授![04-27 09:46]



[王怀超]您好。[04-27 09:47]



[主持人]王教授,首先请您跟我们网友谈谈,改革开放决策是怎么提出来的?它是否是权宜之计?[04-27 09:47]



[王怀超]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到新华网和大家交流思想,今天我们的题目是“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这个问题实际上不完全是个理论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个实践问题,或者是个政治问题。首先,改革开放不是一个权宜之计,不是我们临时提出的应急方针,而是我们总结了长期历史经验总结的基本结论,或者是战略性的决策,所谓历史经验主要是我们自己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也包括国际经验。[04-27 09:47]



[王怀超]从49年建国到现在,78年做出了改革开放,我们的新生共和国已经走了29个年头,现在31年,当时作出改革开放就是总结了我们的经验。邓小平说之所以提出这个就是因为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不改革不行,不走一条新的道路不行。大家应该知道从49年建国多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应该说还是进展不错的,成就巨大。从57年开始搞反

右,58年大跃进最后到了文化大革命,我们走了很多的弯路,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政治斗争上,最后造成了全国人民的普通贫困,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再不走一条新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文革的这段教训难以名状,经济上我刚才已经说了,政治上一片混乱,整个是无序的状态,应该说改革是由文化大革命逼出来的,我们是被逼上改革之路的。[04-27 09:48]



[王怀超]文革是这样的,我们的导师恩格斯讲过:任何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都是以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来补偿的。简单说就是历史的灾难靠进步来补偿,历史给一个民族不能仅仅给灾难,历史还是公平的,一段灾难,一段历史进步,中介就是正确的对待这个灾难,正确的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得出正确的启示。比如说二战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催成了一个联合国,一个欧盟。用历史灾难的形式把这个原来的错误的外交路线推向极端。它告诉我们各个国家谁都别想独霸世界,应该合作和共赢,所以就促成了联合国和欧盟。[04-27 09:48]



[王怀超]2003年的抗击非典引起了我们全党全社会的震惊,但是这个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增长方式和战略,发现了仅仅注重经济不行,还要注重社会、民生、人和自然的和谐,特别是注重人的生活环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抗非典的直接的产物。10年改革也是这样的,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把我们传统的体制推向了极端,经济上普遍贫困,特别是农村几亿计的贫困人口。别说普通人了,连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生命权都保护不了,你侮辱主席就是侮辱国家啊。我说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文化大革命把我们传统体制的弊端推向了极端,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个体制不改不行。[04-27 09:48]



[王怀超]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改革开放可能不会这么顺利,当时统一认识不会这么顺利。78年几乎全党全国是一致的,一定要走一个新路,所以很快就统一了认识。所以文化大革命的积极作用我们讲的不多,所以作出了改革开放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性抉择和战略抉择,这是全局性的抉择。[04-27 09:49]



[王怀超]其次做出改革开放决策,还有一个对时代主题转换的认识,特别是对世界发展潮流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大家知道78年我们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时候,时代的主题已经转换了,我们这方面的见识比较迟。上个世纪50年来末以古巴的导弹危机为标准,世界的主题已经由战争和革命转向了发展。邓小平同志敏锐的就看到

了这个问题,他说当今世界的问题是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就就抓住了实地的主题。实践证明,对于时代认识的准确与否直接应该到了我们制定路线的正确与否。基于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能够提出一个正确的大思路。[04-27 09:51]



[王怀超]当时的时代主题已经发生了战略转变,世界潮流也是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在治理自己的发展。这个趋势,特别是二战以后特别突出,发达国家也是一片废墟,落后国家,特别是二战以后民族独立的国家有上百个,他也有一个发展问题,一个迅速的现代化问题,当时世界的潮流是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尽快实现现代化。走向现代化已经不可逆转了,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已经兴起,已经成为了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所以我们作出改革开放除了总结自己的经验,还有一个顺应潮流发展的问题。[04-27 09:51]



[王怀超]49年建国以后,建国初的七八年发展的很快,和世界的差距就缩小了,但是20年走了弯路把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所以要赶上时代潮流。所以我们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出发点是我们自己的教训,更长远的目标就是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不被历史所淘汰,改革的目的就是割除不利于生活力发展的旧的体制和机制,开放的目的就是吸引外资,为我所用,促进我们的发展。所以实践证明,这个改革开放的决策应该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及时的,已经是末班车了,如果当时不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这个机遇转瞬即逝,现在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了。[04-27 09:52]



[王怀超]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第一条就是改革开放的决策不是灵机一动,而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思考,总结沉痛的历史经验,付出了巨额的学费,作出了战略性、历史性的决策,不能轻易改变,轻易改变就付出更大的代价。[04-27 09:52]



[王怀超]第二个原因就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的真理,这个历史进程还离不开我们建国60年,这前后两个30年的对比告诉我们的结论,我刚才已经提到了,从49年到78年这29年,我们应该有进步,但是由于后来的20年瞎折腾,搞政治运动也不出效率,把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78年我们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时候,贫困人口还有近3亿,实际上严格的标准看大部分在贫困县以下,78年没有富人,城市也是贫困人口。在国际上的地位那也提不上来,是最贫困的国家之一。[04-27 09:53]



[王怀超]78年以来我们作出了改革开放30年,经济上了几个台阶,总

量增加了十几倍,人均的几十倍,国民经济上了几个大台阶,按官方的汇率现在我们的综合实力已经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加上欧盟也是第四大经济体之一了。 人均我们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外汇储备现在世界第一,近2万亿,我们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现在国际的地位在迅速上升,这次无论是在地区问题,还是在全局性问题我们的发言权越来越大,这都应该说得力于30年的改革开放。[04-27 09:55]



[王怀超]政治上我们的民主进程也很快,无论是更高层的民主,还是基层的民主,我们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把法制建设作为我们的目标,依法治国的进度也很快。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就应该是一个法制化的国家,市场经济也逐步完善,民主政治在迅速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信息的传播接受方式都有变化。这个进步我都用日新月异毫不夸张。[04-27 09:55]



[王怀超]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主要是实践问题,是个事实问题。建国以来60年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的唯一决策,目前看来别无他图,我们过去试过老路不行,要走西方的路子中国的国情也不允许,因为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政治传统也不同,所以各国有各国的特点和国情,只有把基本的原理、基本的道路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通过改革开放2个轮的驱动,加快中国的再次复兴,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04-27 09:56]



[主持人]改革开放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起什么样的作用?[04-27 09:56]



[王怀超]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怎么发展,或者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发展问题是个新问题,社会主义大师们,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告诉我们,列甯同志做过探索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答案,他只是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矛盾还存在,对抗将消失,社会主义建设以后怎么发展是个问题。斯大林同志做了一个长期的探索,他的探索也不太成功,他说: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他始终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所以这是他的一个悲剧,也是他的局限。[04-27 09:56]



[王怀超]应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毛泽东50年来初他写过一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他敏锐的意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他说特别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要建成社会主

义至少有两个阶段,一个不发达阶段,一个发达阶段。要经历一个不发达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不发达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毛泽东同志的唯物辩证法学的不错,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社会的矛盾,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矛盾,不仅仅是基本矛盾,还存在社会矛盾。[04-27 09:57]



[王怀超]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在解决矛盾的方式他没有找到,他用频繁的政治运动,不停的折腾,在他的脑子里认为人有惰性,要不停的折腾你,他七八年来一次。比如说土改、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所以毛泽东的贡献在于正确的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局限就是解决矛盾的方式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我们改革开放这30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开放,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途径,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后,社会进步无非是两种方式,一个是革命,一个是改革。[04-27 09:59]



[王怀超]革命就是通过群众运动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这要付出的代价很大,无论社会、无论老百姓付出的成本很高。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改革,是在不触动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他的体制和机制,就是基本的生产关系,基本的上层建筑不打碎,而是改变它影响发展、影响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经济的具体体制,或者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通过不断的改革完善起来,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从低到高不断的发展起来了,因为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还有几代、十几代、几十代人的奋斗。[04-27 10:00]



[王怀超]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的途径,我们要通过改革开放逐渐地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通过改革开放的途径把它完善起来,发展起来,实践证明也确实是这样,因为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根据新的问题我们做出新的政策,把这个新的政策付诸实践,觉得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从法律把它稳定和固定下来,法律化就是制度化了,这样使你的制度逐渐完善。[04-27 10:04]



[王怀超]我们改革开放30年,有关的法律大约三四百部,各行各业都要逐步规范,这个过程还是在继续,纵横交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途径,或者是完善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通过改革开放

得出的一个重要启示。[04-27 10:04]



[主持人]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社会的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像贫富差距拉大、腐败严重、社会不公、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是我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需要怎样改革才能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04-27 10:05]



[王怀超]这个问题不错,我刚才讲的是从三个方面做了回答,为什么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因为改革开放首先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的实践性问题。[04-27 10:06]



[王怀超]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是30年历史作出的结论,这是客观历史进程得出的启示也没法争论,这是历史做出的答案,全国人民都能体会到,只要尊重事实,都不能否认这一点,这就是历史的作用,历史是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04-27 10:07]



[王怀超]既然改革开放是完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动力,那么要完善社会主义就必须完善改革开放,所以我们从三方面对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作了回答。改革开放讲的是整个的趋势,基本路线和方向不能逆转,你也回不去了。城市原来的国有体制不可能退回到以前的大锅饭,改革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倒退的话就是一场灾难,可能还不如不改,并不否认改革过程中出现两个问题,特别是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以后,我们的问题很多,而且很尖锐。[04-27 10:08]



[王怀超]2005年的下半年有过一场争论,一直到十七大,大家从总结改革经验,反思改革入手,结论主要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腐败的普遍化问题,经济发展过于粗放,使我们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都崩的很紧,不少方面都存在问题,有的问题还非常尖锐,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是改革过程中引发和出现的,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种观点就是要退回去,这是回头路,坦率的说这是个馊主义,每个行业都不会答应,你也没有办法答应。所以正确的办法就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退回去带来的问题比继续前进带来的问题可能更大,甚至是一场灾难,而且这个灾难可能就很难收拾了。[04-27 10:10]



[王怀超]现在已经遇到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那么只能义无反顾地知难而上,在深化发展的改革中解决这个问题。我讲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增长方式粗放所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大家知道,主流媒体反复强调,我们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没有问题。国民经济上了几个台阶,我们的GDP上升,但是这个快速发展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

代价和环境代价,因为我们增长方式太粗放了,靠拼资源、能源、环境来发展,这和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有关系的。邓小平同志主张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04-27 10:12]



[王怀超]但是问题是如果仅仅发展经济,仅仅重视经济,而忽视其他的环境,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我们不改变增长方式,只是片面地追求GDP,所带来的后果就比较严重。最突出的就是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全面紧张。十七大报道的时候,胡锦涛同志讲了一段话。我总结就是六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代价过大。还是能够看出来是比较紧迫需要解决的,资源、能源、环境代价过大,而且放在了六大问题之首位,就说明这个问题已经非常的急迫了。我们这30年走了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回收、高污染、高增长”的道路,我们是用资源、能源和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的,如果不改变增长方式的话,应该很难持续下去。我简单和大家说说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客观地说毛主席老人家对我们国情的概括有一个缺憾,他说:人口众多、地大物博。[04-27 10:13]



[王怀超]“人口众多”没有问题,“地大”也没有问题,“物博”有点问题,应该改为“物薄”。我国石油的世界平均占有总量不到七分之一,天然气大概是世界总量的二十五分之一,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是四分之一,钢、铜、铝也是少的可怜。[04-27 10:14]



[王怀超]我们现在重视能源的多样化,因为我们能源、资源比较贫乏,而且增长方式又特别的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程度和增长幅度远远高于GDP,超过了两位数,能源、资源有限,而且增幅又这么快,就造成了资源特别紧张,我们能源和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相当高。[04-27 10:15]



[王怀超]比如石油、铁矿石、铝、铜对外依存程度也很高。[04-27 10:16]



[王怀超]石油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石油是现代社会的血液,钢铁是现代社会的粮食,每天都不能少的。钢要断炊就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二的钢铁厂要断炊。 [04-27 10:17]



[王怀超]所以我们这么一个粗放的增长方式,仅仅靠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行的,要尽快转变增长方式,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要解决人和自然的核心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持续问题。[04-27 10:18]



[王怀超]由于我们的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大家都愿意把利益搞得最大化,都不太注意环保。我们有的基本没有环保,有的环保也跟不上。环保问题是个大问题,土地的荒漠化问题比较严重,我们依靠外延性的扩张发展经

济,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就是土地的荒漠化,荒漠化的面积现在全国已经将近30%。而且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遏制住,每年还在扩张,就是一年有几个县县域的面积要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威胁了差不多四亿人,他们的家园、饮水等等会遇到问题。 [04-27 10:20]



[王怀超]两年前我曾经去青海和甘肃搞调研,题目就叫做“西部开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我们走了两个多星期,第一站是青海,青海是“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看了以后非常的沉重,它的冰川在退化、土地在沙化,草场在退化,河流的水土流失也到处都是,心里非常的沉痛。[04-27 10:21]



[王怀超]那里的水都不是水了,而是泥浆,我第二站到了甘肃,沿河西走廊走了一圈,到处都是茫茫的大戈壁,他们说不到三年的时间,温家宝同志去了三次,他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民勤县不能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第二句话就是不能让敦煌变成第二个楼兰。[04-27 10:22]



[王怀超]罗布泊以前是个大湖,现在已经变成了沙漠了,如果民勤变成了沙漠,就等于两个沙漠都连在了一起,那么整个河西走廊,大半的甘肃就直接消失了。楼兰也已经沙漠化非常严重了,只有一点点残垣断壁,全是大沙漠。我从敦煌到北京,坐飞机的时候喜欢坐在窗口,实际上可以看看地形地貌,就是坐在飞机上的一种旅游和观光,那时我一路在盯着窗外,一起飞就是大沙漠,甘肃的大沙漠,随后是内蒙古的大沙漠,都快到了北京才出现了绿洲,我判断就是张家口或者承德有一点绿色。[04-27 10:24]



[王怀超]那时候飞机已经减速了,土地荒漠化的源头离北京市不到200公里。这就是大自然对你的报复,大自然不是无限大的垃圾桶,你每次对它的损害它都以它的方式报复你,而且是毫不讲情面的,人类面对大自然是没有办法的,“人定胜天”那是人类的一种乐观主义,你胜不了天,只是一种精神,一种鼓励。[04-27 10:25]



[王怀超]我想通过新华网这个平台,也让大家有一点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特别是从事企业的同志们要注意环境保护,为后代留一片蓝天和绿水。 [04-27 10:28]



[王怀超]水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淡水严重短缺,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黄河以北甚至是长江以北有很多干枯的河流。[04-27 10:29]



[主持人]咱们的环境、水污染都特别的严重。[04-27 10:29]



[王怀超]全国最缺水的地域一个是华北,一个是西北,华北人均占有淡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十二分之一,我以北京为例。北京有两个母亲河,一个是永定河,一个是苍赣河,永定河在80年来中后期就断流了,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