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论》

《伤寒论》

《伤寒论》
《伤寒论》

《伤寒论》·序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医学著作。

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学好《伤寒论》,才能学好中医。现就伤寒、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的涵义,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著书动机、成书时间、流传、版本、注家、学术发展及如何学习《伤寒论》分别作一探讨。伤寒有三重含义,其一是一切外感病之统称,如《难经》伤寒有五的“伤寒”,《伤寒论》的“伤寒”;其二是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不包括温病;其三是太阳伤寒的“伤寒”。六经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是六气的名词。依据阳热在地下地上的多少而命名。

六气来源于自然,然后应用于人身。一年大气的圆运动,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

生长收藏化,五行运动性能也。

大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运动不圆,偏见之气也。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故曰六气。二火者,君火运行,重在上升;相火运行,重在下降。相火由秋降人水中,再由春升上,乃为君火。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名曰五行,其实六行。木气偏见,则病风。君火之气偏见,则病热。相火之气偏见,则

病暑。金气偏见,则病燥。水气偏见,则病寒。土气偏见,则病湿。

六行六气的圆运动,四节一气。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属初之气,即厥阴风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属二之气,即少阴君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属三之气,即少阳相火,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属四之气,即太阴湿土,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属五之气,即阳明燥金,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属六之气,即太阳寒水。人身个体有表有里。荣卫主表,脏腑主里。太阳经主表,并不确切,十二脏腑之表,三阴三阳各居一半,太阳只占十二分之二,太阳如何能传三阴,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将“荣卫”二字代替“太阳”二字,这由表传里显而易见。太阳腑指膀胱,不是小肠;少阳只有经,不在表,居人身半表半里,没有腑病;阳明经在表中,阳明腑指胃,不是大肠;太阴脏指脾,不是肺;少阴脏是肾,不是心;厥阴脏是肝,不是心包。整部《伤寒论》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人身。彭子益指出,凡外感风寒,必荣卫先病,脏腑后病,荣卫不解,里气郁动。脏阴偏盛之人,乃阳退而病脏寒;腑阳偏盛之人,乃阴退而病腑热,并无三阴直中,三阳传经之事。不过腑阳偏盛,亦须荣卫已病数日,腑病乃成,世遂误认为传经;脏阴偏盛,荣卫一病,里阳遂退,脏病即成,病成较速,世遂误认为直中。风寒偏伤荣卫之后,荣卫病成,荣卫本体自病也。荣卫不解,脏腑病成,

亦脏腑本体自病也。《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约生活于公元150年~公元219年,跟同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成为东汉末年及后世著名的医学家,与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齐名,是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医圣。至于张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太守的事,是有争论的,现在还没有确实的证据可查,但是确有不少文字记载,说是张仲景在“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汉代时期,社会生产力和文化事业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古人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理论性医药书籍,如《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和《神农本草经》这些医药专著。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三国时期,天下乱离,兵戈扰攘,长期的战争造成疫病多次广泛流行。张仲景对当时统治阶级不关心人民疾苦、不重视医学只迷信巫觋的现象是十分反感的,同时也抨击那些因循守旧的医家,加上疫病流行,自己宗族中的人多死亡于疫病,正如张仲景原序自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于是,作者“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并以此为动机,抛弃仕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通过自己“平脉辨证”的经验总结,参考《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禄》,约在公元200年~210年撰成《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当时,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又因封建割据,战争频繁,不久,原书便亡失。时光到了西晋,也就大约80年后,一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才流传至今。《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值得一提的是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使其流传下来,其功大矣,但在《伤寒论》卷首妄加伤寒列,将寒字捣个大乱,使后人治温病,治麻疹认错原理,其罪亦不小(据《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代已发明印刷术,经高保衡、孙奇、林亿等通过当时封建王朝的力量,加以校正,重新刻板印刷发行,称为宋治平本。《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也在宋代刊行于世,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节略本。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

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并删除了上卷伤寒部分,并采集了散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古今录验》等著作中的仲景方,最后把删后的两卷仍勒成三卷,旧名仍用《金匮要略方论》(不过,少了“玉函”二字),也即现行之《金匮要略》,通称宋本。《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宋本《伤寒论》后已不见,现在通行的《伤寒论》版本有两种:一是明·赵开美复刻宋治平本(1056年),称赵刻本,一是金·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本,称成注本。宋本《金匮要略》今已不可得,现在通行的《金匮要略》版本中最善本是元邓珍本,也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总之,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难以定论为直接源自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历代以来,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或多或少有联系的历史和版本举不胜举,其来龙去脉,甚难理清,但最重要的流传历史和版本如上述。在宋版本刊行前,《伤寒杂病论》仍然流传于民间800多年,这一时期仅在医家流行,对原文有所整理和研究,看不出很大的发展,但对当时医家是有影响的。

宋版本刊行后,可以说是《伤寒杂病论》的发展时期。

几乎所有著名医家都对其进行了钻研和临证实践,注释者近千家,真是阐发精微,各有发挥,丰富多彩。

《伤寒论》的影响力要大于《金匮要略》,宋、金元时期,韩祗和著《伤寒微旨》,庞安时著《伤寒总病论》,朱肱著《类证活人书》,尤其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对后世医家启发很大,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著作,而此时《金匮要略》没有一专门著作问世,只是从不同方面对《金匮》的某个理论、某种学说或某些病证作出专题阐发。

伤寒论背诵条文归纳--考试重点

伤寒论背诵条文归纳 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桂枝汤+附子一枚过汗致阳虚汗漏,表未解 020.太阳病,发热,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太阳病发汗太过气营不足身痛 0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0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B作业1-4

伤寒论B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2.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D.黄连汤 3.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D.甘草泻心汤 4.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C.六、七天左右 5.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D.五味子 6.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________,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B. 恶风 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8.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 伤寒 9.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0.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口渴欲少少饮 1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13.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E.脉浮弱 14.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A.大陷胸汤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伤寒 16.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7.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18.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如狂 19.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0.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112方 21.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22.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六经辨证 2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张仲景 2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5.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D.麻黄汤 2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D.附子泻心汤 27.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 D.葛根黄芩黄连汤 28.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9.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小便利否 30. 栀子豉汤主治:E.心烦懊憹,胸中窒 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B.虚实夹杂证 32.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刘渡舟: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及参考书

刘渡舟: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及参考书 学习《伤寒论》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必备熟读《黄帝内经》并背诵经典条文段落 背诵:《医宗金鉴·寒心法要诀》、《长沙方歌括》 第二步、直接看伤寒论原文(白话古文)整体把握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 《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冶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部是有机的联系着。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甩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 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伤寒论原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恃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看历代伤寒注家的注解,成无己、徐大椿、柯韵伯、尤在泾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 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侯,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 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浅析《伤寒论》

浅析《伤寒论》 中医药学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本文针对《伤寒论》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方证治法 1 《伤寒论》在中医临床上的重要地位 《伤寒论》是张仲景勤奋治学与临床经验的结晶。它不但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集大成之作,还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伟大贡献,是中医临床辨证学、治疗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创立六经辨证,即是《伤寒论》对中医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因为它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源于《内经》,但把辨证论治与临床完美结合,则始于《伤寒论》。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创造性地把《内经》等古典医著中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理、治疗大法等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检验、总结、提高,终于创造出理法方药俱全、辨证体系完整、辨证思维灵活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造性地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将临床的病、脉、证、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所以说,六经辨证的出现,标志着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治发生了质的变化。 2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核心与实质 仲景自序中提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内经》有关六经的理论,而且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伤寒论》的六经包括了《素问·热论》中六经热病的证候分类、治疗及转变的精神,也有《灵枢·经脉篇》中手足六经的循行及病证的部分内容。《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的概念在《伤寒论》中也有体现,而《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关于阴阳气各有多少来分三阴三阳,更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依据。 六经辨证,实质是三阴三阳辨证。是用三阴三阳概括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与病理演变。又用三阴三阳所涵示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与感受邪气机体所发生病理变化、脉症特点结合起来,以说明疾病的正邪斗争、表里进退、虚实转化、阴阳盛衰;以辨明病邪、病位、病性、病势、预后等。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遣用相应的方剂药物,选择相应的煎服方法。不仅如此,还通过具体的病脉证治,揭示了既原则又灵活的辨证思维方法,把中医学朴素而丰富的辨证思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 [1分]A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经络辨证 D.八纲辨证 E.卫气营血辨证 *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 B. 脉沉紧 C.脉浮大 D.脉浮滑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 3. 伤寒的涵义是: [1分]A 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 C.是传染病的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是 * 4. 栀子豉汤禁忌 [1分]D A.少气 B.胸中窒 C.心中结痛 D.旧微溏 E.但头汗出 * 5. 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B

A. 麻黄汤加根 B.桂枝汤加麻黄、根 C.麻桂合方加根 D. 桂枝甘草汤加根、麻黄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根 *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1分]D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C.先表后里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以上均不是 *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 A.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是 *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1分]C A.一、二天 B.三、四天 C.六、七天左右 D.十一、二天 E.以上皆不是 * 9. 厚朴生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1分]B A.太阴脾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阳明腑实证 D.寒湿凝证 E.热实互结证

*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 [1分]C 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B.根黄芩黄连汤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大青龙汤 E.以上均不是 * 11.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1分]B A.寸口、趺阳 B.尺、寸 C.寸浮、尺沉 D.人迎、趺阳 E.迟数 * 12.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 [1分]E A.大黄、芒硝、甘遂 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 大黄、栝蒌实、半夏 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 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 13.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 [1分]C A.少腹硬满 B.如狂或发狂 C.小便不利 D.身黄 E.脉沉结 * 14.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 [1分]A 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 解肌祛风、通下里实 E.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伤寒论重点背诵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1、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乃指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何谓传经、变证(坏病)、合病、并病、直中? 传经: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 变证:指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着一般规律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合病:指两经或者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序之分;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序之分。 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的一种发病方式。 3、列表示意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病变阶段、邪正盛衰、病位、经脉、诸症、性质、治法)

4、简述《伤寒论》中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著。 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③表里同治法。 5、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 6、如何区别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三证各自的病因病机、脉症特点及治则方药如何? 7、太阳中风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7、服桂枝汤的调护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8、太阳中风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0、太阳伤寒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11、太阳伤寒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2、根汤为何既能治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证,又能治太阳伤寒兼下利证 13、试从症候、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鉴别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 14、麻杏石甘汤证与根芩连汤证的证治各如何?请比较太阳病篇中五个喘症的证治。 15、试述桂枝甘草汤证、苓桂术甘汤证、干附子汤证及炙甘草汤证各证的证治。 16、太阳蓄水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

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症

浅谈伤寒论之太阳中风 摘要:本论文主要谈了下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及病及分析以及方药用法,对以后的临床实践和药物的用法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摘自原文第二条和原文第十二条进行分析。 关键词:肌腠空疏,卫外不固,卫失开合,营阴不守 正文: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本证是感受风寒之邪(以风邪为主)、营卫受邪所致的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汗出,脉浮缓,或头痛,身疼,腰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病机分析:本证以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为特征。风寒之邪侵袭,卫气郁遏,奋起抗邪故发热;风寒之邪外侵,卫气被遏,则恶寒或恶风,恶寒与恶风性质相同,但有轻重之别;风性疏泄,人体腠理疏松,营阴内守功能减弱则汗出;病在表,故脉象表现为浮,缓是与紧相对而言,较为和缓,还可以出现浮弱脉,由于有发热还可以出现数脉;寒邪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身疼,腰痛;风寒之邪影响到肺,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利则鼻塞,流清涕;苔薄白为感受风寒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表热证相辨别,两者均有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但表热证恶寒程度轻,时间短,并有口渴,咽红肿痛,舌边尖红等热象。本证与太阳伤寒证的辨别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

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显然,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从症状表现到病理本质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证型。值得探讨的是,二者均系外感病,又同属太阳病经病,如果所感受的外邪完全相同,为什么病理本质会完全不同?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别。体质的虚实可以导致太阳经病产生不同证型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是否就是外邪侵犯太阳经形成“中风”抑或“伤寒”的全部原因与机理呢?研究疾病的机理,其病因与病位是不能忽略的。我认为,外邪侵犯太阳之表,其证型表现为“中风”抑或“伤寒”,除了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外,与其所受外邪(或曰致病原)的种类、性质及其发病部位也有极大的关系,而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 辨证注意点:本证属表寒虚证,抓住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的主症即可诊断。 治疗方药: 原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中风证的脉症、病机。条文首先提出太阳中风,并以发热与汗出为重点,阐述了中风证的临床特征和病机。风邪袭表,卫阳浮盛,故而发热;卫失开合,营阴不守,故而汗出。即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是形容太阳中风发热、恶风的特点。尤以翕翕发热,说明太阳中风证因肌疏汗出,阳热外越,故虽热而轻。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风邪闭表,肺气不宣,鼻窍不利,故见鼻鸣。胃为胃之源,风邪闭表,

伤寒论B作业1答案推荐文档

A型题: 1.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C. 温中解表 2.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A. 大陷胸汤 3.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 六经辨证 4.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B.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5. 栀子豉汤禁忌:D. 旧微溏 6.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B. 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 7.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A. 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8.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 112方 9.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B. 火逆发黄 10.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11.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E. 现有的脉证 12.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 小便利否 13.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 A.大陷胸汤 14.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15.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 桂枝加附子汤 16.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 17.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 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8.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 19.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 如狂 20.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C.先复阳,后复阴 2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23.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4.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26.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 旋复代赭汤 27.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B. 麻黄汤 28.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9.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B. 五苓散 30.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D.葛根黄芩黄连汤 31. 大结胸证的病机是:B. 水热互结 32.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 口渴欲少少饮 33.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原因是:C.邪重药轻、正邪相争,邪郁不解 B.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34. 伤寒 35.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36.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同时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本文就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祈望同道斧正。 一、抓住主证是关键 《伤寒论》每一方剂的组成,都是以六经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的,都建立在"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基础上。因此要想准确有效地运用其方,首先必须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因主证反映了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在,故而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机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对此仲景在《伤寒论》中作了很好的示范,论中首先以六经辨证为纲,把疾病划分为六个阶段,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兼夹等关系。六经提纲证即是对疾病六个阶段的高度概括。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接下来《伤寒论》又将每经病作逐层分解,最后判定具体的方证。如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可见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它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辨证依据。只有抓住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从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有序。 二、抓主证,也要注意兼证 兼证是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它附于主证而存在,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的不足。凡在主证基础上而见新的证候的,就叫做兼证。举例而言,如桂枝汤的主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若兼见气喘,或者兼见项背强几几等,便是桂枝汤的兼证。兼证同主证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必须指出,如果属于六经提纲证的主证,而出现另一经兼证的,则往往属于合病与并病的范畴,就不能按兼证来看待。兼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离不开本经发病的范围。如桂枝汤兼证的喘和项背的强几几,都与中风表不解有关。因此,它和合病并病的实质不同。我们既要抓主证也要顾及兼证,治疗上在主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病情的变化,加入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减去与病情不适宜的药物。例如,太阳中风证兼里阳受伤而汗出不止,用桂枝汤加附子温经固表;太阳中风证兼胸阳受损而脉促胸满者,则于桂枝汤中去芍药以除其阴柔有碍通阳之弊。临证中必须做到知常达变,方能尽辨证之能事。 三、掌握病性,方随证变

最新伤寒论重点条文-一般考试必考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3 6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 13 20 26 31 34 35 38 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64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 82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 135 138 146 154 161 163 177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 303 305

319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51 378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指嗜酒之人 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 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 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 胃家实:胃肠燥热亢盛。胃家,泛胃肠而言;实,是指病证的性质,即邪气盛 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 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 气上撞心:心,泛指心胸部位。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

《金匮要略》作业50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金匮要略》作业50题 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 答:《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方书之主。由于《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之所以被后世称为“经典”,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症侯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钢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体现出来。 3.《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几种?其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目前,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有以下4种:①寸口三部法。②趺阳诊法。③少阴诊法。④少阳诊法。 仲景运用的原则是:①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痉湿蝎病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而细”当指寸口脉而言。②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沉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据此可看出腹满属脾胃病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③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而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据此可看出仲景诊妇人病兼诊少阴脉。④对某些复杂的病证,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以寸口与趺阳并举。⑤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据此可看出仲景对上下阻隔的病,常分寸、关、尺以候之。 4.《金匮要略》在治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历经1700余年,其辨病辨证治法方药一直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医治法上的许多特点,本书均有充分体现,如:⑴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即无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预防疾病的思想。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⑵重视人体正气,治病求本: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难为力,故全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注意调补脾肾两脏,认为这是内伤疾病的治本之法。治脾者以黄芪为主药,因其能健脾益气,故用黄芪方有8首,而《伤寒论》诸方没有用黄芪的。治肾者以附子为主药,故其用炮附子之方有18首。再者杂病也多血亏之证,故《金匮要略》用当归之方14首,而《伤寒论》仅4首,《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多用炮附子温肾回阳。 ⑶对于邪实之证,祛邪时注意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随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痰饮一证,溢饮在表,用大小青龙汤;痰饮在下用五苓散。此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及八法的灵活运用,虽是本方剂的特点,同样也是本书的治法特点。 5.简述《金匮要略》一书的方剂特点 答:⑴疗效高、收效快。⑵药物少。⑶配伍严。⑷重视药物剂量⑸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神⑹体现了八法的灵活运用。 6.什么是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

《伤寒论》学习体会

《伤寒论》学习体会 千百年来学医者必读张仲景《伤寒论》,原因在于它是开创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经典著作,虽系古代文献,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仲景之方,配伍精,药味少,疗效佳,内涵深远,思维多向,是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石与核心。笔者认为,学习《伤寒论》不仅要背诵其重点条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张仲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组方用药特点,包括思维方式、识证、遣方、用药各环节。下面谈几点本人学习体会。 1、深刻领会六经辨证之精髓 《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专书,是中医临床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的源头。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在掌握各经提纲辨证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其变法,及其合病、并病,注意疾病的动态,注重整体联系,有时还要学会逆向思维,做到知常达变,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不明之处,应注意旁参诸家之说,如关于伤寒六经的病位之义,《柯氏伤寒论翼笺正六经正义》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石芾南《医源论张仲景伤寒论》对病位更有明确发挥,曰:“表里以六

经分,明邪所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由传也。上下以三焦分,以有形之痰、食、水饮、渣滓、瘀血,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也。” 关于疾病的传变,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曾总结《伤寒论》中涉及传经问题较明显的条文如下: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 (250条);③“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6条);④“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条);⑤“太阳病……如其不下者,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 (246条);⑥“……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 (99条);⑦“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279条)本人体会,以上仲景所述伤寒之传与不传,主要与正气之强弱、病邪之重轻及是否药误有关。 2、要纵横比较,融会贯通 (1)注意前后联系总结比较 如少阴三急下证与阳明病三急下证的比较;少阴病篇真武汤证与太阳病篇太阳变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前后比较;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与阳明病篇阳明津伤水 热互结的猪苓汤证前后比较;比较吴茱萸汤用于阳明病“食

《伤寒论B》第1次作业(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 [1分]A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经络辨证 D.八纲辨证 E.卫气营血辨证 *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 B. 脉沉紧 C.脉浮大 D.脉浮滑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 3. 伤寒的涵义是: [1分]A 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 C.是传染病的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是 * 4. 栀子豉汤禁忌 [1分]D A.少气 B.胸中窒 C.心中结痛 D.旧微溏 E.但头汗出 * 5.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B A. 麻黄汤加葛根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麻桂合方加葛根 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1分]D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C.先表后里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以上均不是 *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 A.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是 *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1分]C A.一、二天 B.三、四天 C.六、七天左右 D.十一、二天 E.以上皆不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