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 提升海峡西岸竞争力发表

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 提升海峡西岸竞争力发表

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 提升海峡西岸竞争力发表
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 提升海峡西岸竞争力发表

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提升海峡西岸竞争力发表

发布时间:2011-10-12信息来源:福建社会科学院

摘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创新适应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福建要谋求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增强其核心地区集聚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集聚,避免成为边缘地带;关键在于重组区域优势,培育与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核心经济区域。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键在于重组区域优势,培育与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核心经济区域,增强其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核心经济区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边缘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核心———边缘体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借鉴与创新: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努力构建成为全国性核心区域

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变革以及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现代科学发展观的转变,无疑需要我们探索适应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家创立的核心———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创新,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第一,核心———边缘体现的区域经济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动力源自集聚———扩散作用,核心地区的集聚作用通过六种效应机制(极化效应、加速效应、理性预期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生产效应)将不断深化,不断极化,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同时不断削弱边缘地区经济。通过对边缘地区的扩散作用,核心地区不断向边缘地区传播创新成果,带动相关空间系统的发展,但由于扩散作用的空间范围有限,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累积性循环效果更为明显。

第二,在大国核心———边缘体系中,其中许多在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的核心地区控制之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由于在与其他经济体之间进行经济要素交换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劣势,从而会受到一些规模更大、经济实力更强的核心地区的控制。

第三,在核心———边缘体系中要形成空间经济一体化,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处在一个高水平的均衡稳定状态,必须经历由单核心向多核心阶段发展。在工业化中期极化增长累积循环过程开始转向扩散过程,于是当更高层次的经济活动继续向大城市积聚的同时,某些低层次经济活动向下级城镇扩散,从而使区域的第二、第三级中心得到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由工业化初期阶段所形成的单纯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变为多核心结构。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福建沿海地区基本上具备了成为全国性核心地区的实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大部分地区也已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有条件构建以省会福州和副省级城市厦门为双核心的核心———边缘体系

二、福建沿海核心经济带的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福建沿海经济带,地处我国是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是环太平洋西岸重要地区之一。依据全国性核心地区的判别标准———总体经济规模、中心城市的数量、独立地从国外汲取经济要素的能力,福建沿海的福厦泉漳地区基本上具备了作为中国的全国性核心地区的实力,不过与其它全国性核心经济区域比较,福建核心经济区域的竞争力亦喜亦忧。

第一,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其高端市场由传统的东南亚已经逐步转移到了欧美各国,在此过程中原有的竞争优势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新的竞争优势也在形成。一方面,在传统的

以东南亚为主的高端市场,福建具有巨大的人脉优势和时空成本优势,但随着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与东南亚各国的差距显著缩小,使得福建沿海核心地区的产品在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的比较优势有所削弱。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促进了福厦泉漳核心地区制造业的进步,有更多的产品可以进入比东南亚各国更为高端的市场———日、美、欧市场,其中欧美市场的重要性将继续提高。

第二,平行市场在福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正逐步提高,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地区是福建沿海核心地区最主要的平行市场。而在这一层次的市场中,福建沿海核心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产业链较短或专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部门。

第三,以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地区为主的广阔的低端市场延长了福建沿海核心地区部分衰退产业的生命周期,但由于受对内交通通道的制约,以及泛长三角和泛珠三角体系的扩展,福建沿海核心地区在低端市场上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第四、福建沿海经济带竞争力成长具有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即福建与台湾有着特殊的地缘、亲缘、文缘关系,随着“三通”的实现而日益密切的闽台经贸关系必将提高福厦泉漳核心地区在全国的地位。

三、培育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及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重组区域优势,强化福建省内核心———边缘体系。必须致力于构建以厦门和泉州为中心的双中心网络联盟式都市圈和以福州为中心的连接宁德和莆田的典型的中心———外围型都市圈,以这两大省域体系内的都市圈作为建设平台,做大做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同时强大“南三龙”(南平、三明、龙岩)大腹地,鼓励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市、沿海地区集中,优先发展沿海经济带。

第二,壮大主导产业,打造临海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为代表的沿海战略型产业集群;大力提升沿海制鞋、纺织、建材三大类传统优势产业集群;重视培育沿海生物技术、新材料、医药和先进环保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政府可通过产业引导、创建环境、完善服务等,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壮大中心城市,培育沿海经济增长极。一要对中心城市进行合理定位与布局。如福州可定位为东南沿海技术创新能力强大的重化工业城市、现代化滨海港口城市;厦门可定位为制度创新能力强大的经贸中心城市、高技术产业中心城市和东南亚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二要鼓励人口与产业活动向中心城市集聚。人口的集聚可以充分利用财政和市场手段,大致形成乡村-中心镇-县城-区域性中小城市-两大都市圈的顺序依次迁移的格局。三要加强城际合作,推动城市联盟。目前要重点构建三个层次的城市联盟,即经济联系紧密的闽江口、厦门湾与泉州湾城镇密集区的城市联盟;漳州到宁德的闽东南沿海城镇密集带和沿闽江流域的城市联盟;闽粤赣和闽浙赣等若干跨省域城市联盟。

第四,构建通道支撑体系,延伸经济腹地。要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进出省公路通道建设为重点,形成一个以沿海港口为核心,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以省级干线、农村公路和内河航运为网络,在较高层次上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地,东出台湾的“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力输出福建优势,引进发达地区优势,将江西、湖南、安徽等广大地区纳为福建沿海核心区域的经济腹地。

第五,营造创新环境,增强发展动力。从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角度看,区域的快速发展更依

赖于区域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创新。核心地区的集聚作用导致创新的加速,但创新的加速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并非完全处于市场自发状态,需要政府创建促使创新能力加速的环境与机制。

第六,提升闽台合作,备建闽台经济核心区。闽台两地的经济总量超过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两地经济的互补性很强。福建沿海经济带应利用闽台关系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和创造多种合作形式,全面提升闽台合作,为构建闽台经济核心区做好充分准备,真正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两岸合作交流的接合部和最活跃的地区。

第七,灵活政府调控,力促区际协调发展。在构建核心———边缘体系发展模式中,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促使各地区经济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鹏颐:《海峡西岸发展港口物流业的战略思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郑祖宪:《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教育发展构想》,《教育评论》2008年第5期。

(作者单位: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宁德 352100)

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

海西高速公路规划重新修编 更新时间:[2009-06-08] 字体:大中小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先后经省长办公会、省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修编后的海西区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总里程规模从原来的约5300公里增加到约6100公里,规划方案为“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 km/100km2,位于沿海省份目前规划指标的前列;人均高速公路密度1.5公里/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综合高速公路密度为2.7 km/(万人·100 km2)1/2,超过发达国家和沿海省份平均水平,满足并适当超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总体布局方案 1、三纵(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第一纵:国高“沈(阳)海(口)线”福鼎(分水关)至诏安(分水关)段,是沿海对接两洲、连接港澳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分水关(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和沿海主要县区,终于诏安分水关(闽粤界)。全长649公里,已建成通车,其中,福泉厦漳路段269公里正在拓宽。 第二纵:“沈海复线”福鼎(沙埕)至诏安(霞葛)段,是海西沿海区域内陆县市间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沙埕(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和沿海山区县市,终于诏安霞葛(闽粤界)。全长690公里。 第三纵:国高“长(春)深(圳)线”松溪至武平段,是山区对接两洲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松溪旧县(闽浙界),途经南平松溪县、政和县、建瓯市、南平市区、三明沙县、三明市区、永安市、龙岩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终于武平岩前(闽粤界)。全长475公里,已建成南平至三明段74公里, 建瓯至南平53公里、三明至永安51公里、永安至武平195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助力海峡经济区建设与发展_(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 助力海峡经济区建设与发展 许华榕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行业协会的内涵及其特征,阚述了行业协会在促进海峡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功能及其作用。文章立足于福建——海峡经济区西岸部分建设和发晨最重要的主体.分析了其行业协会的现状及在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时所遣遏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给出7解决的对藏和建议。 【关键词】行业协会;海峡经济区;建设;发晨 海峡经济区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必然结果。它南海峡东西两岸构成, 是一个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其东西两岸分别以台湾和福建作为主体。福建作为海峡经济区两岸部分的核心区和主要建设者,其发展必将影响海峡经济区建设和发展。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社会分工在市场领域细化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体系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fi仅是市场、政府与企业进行协调、沟通的桥梁也是企_k与企、Ip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对内可通过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的最大化;对外可代表企业向政府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并帮助政府有效实施。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行业协 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两岸科技、企 业顺利对接的桥梁和平台作用是推进海峡经 济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1.行业协会的内涵及特征 1.1行qk协会的内涵 国内外学界对行业协会的定义有着多 种表述: 1.1.1国外学界对行业协会的定义 日本经济界认为,行业协会足指“事 业者以增进共同利益为主要目的而组织的事 业者的联合或结合。”tl 3美国出版的《经济 学百科全书》认为,行业协会是“一些为达 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商人的 团体。”英国关于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定义则 是“由独市的经营单位组成,保护和增进全 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2】 1.1.2国内学界对行业协会的定义 张理泉(1991f3]认为:“行业协会是以l—J行业企业为主体、在自愿基础上为增进共同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陈宪,徐中振(1999[4]认为,行业协会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维护|一J业利益, 促进I—J业发展,避免问业内部无序竞争, 进行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社会中介性组织和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余晖(2002【5]则认为:“行业协会是具有同一、相似或相近市场地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2009-05-14 字体显示:大中小 国发〔2009〕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

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企业竞争力结构核心竞争力形成

企业竞争力结构与核心竞争力地形成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因素间地互动性、不可分离性和隐含性特点,使得我们几乎不能对企业未来竞争力地状况作出实质性地评价.经管学家伊夫·多兹认为,竞争力不可以触知,也不能度量,并且最具价值地竞争力也最难经管(安德鲁·埃贝尔,1999).但是,从企业自然发展地过程来看,优秀地企业却在这种竞争力因素地复杂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地核心竞争力,塑造了企业地个性.尽管这种演变是在不自觉地过程中发生地,但其结果却显示了一种竞争力地独特构成.问题地关键是,企业能不能积极而理性地创造核心竞争力,而不让竞争力完全处于失控地自发状态.出于这种目地,本文试图从竞争力结构下和经管角度,探讨核心竞争力地理性形成过程.一、企业竞争力图素分析竞争力是企业资源和能力地综合反映.它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它在较长地时间跨度上综合了企业全部实力.因此,它地作用与成本、利润等技术经济指标相比,具有更加广泛地持久性和基础性.然而,竞争力地价值究竟是什么?资源依赖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杰伊·B·巴尼认为,企业地资源和能力一旦具有了稀缺性且难以模仿,企业就具备了竞争力地价值(1995).这里,资源地价值替代了竞争力地价值,实际上忽略了竞争力地相对性和动态性.本文为了寻求竞争力因素地类别特点,而从消费者地价值判断角度来理解竞争力地价值.竞争力是企业实力地消费者价值体现,由于消费者效用价值判断地主观性,因此,竞争力因素是在消费者地比较下,通过具体地指标反映出来地.这样,从消费者地选择角度分析,我们可以把竞争力因素分为二类,即内涵因素和表象因素.前者是竞争力地实质,它隐含在企业各种活动中间,是难以触及地因素;而后者是竞争力地形式,它与消费者地价值认同直接相关.根据表象因素地性质,又可以把他们分为选择因素、识别因素和支撑因素.他们地有机结合,构成了竞争力地使用价值.选择因素是消费者实际想要地产品和服务地使用价值,包括产品地功能、质量、价格、产品结构、服务、品牌等方面地相对水平.消费者根据自己对产品价值判断地重点,通过比较,作出综合判断.选择因素地相对水平,是评价企业竞争力地最实质性地规范.然而,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地选择是没有绝对规范地,一般而言,他们是通过识别因素对企业产品进行相对比较.特别是对于那些功能和质量难以判断地产品来说,企业地经营水平往往比企业地技术能力更加重要.如企业地广告形象对消费者影响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为全文:国发〔2009〕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

公司治理结构与竞争力

公司治理结构与竞争力 孙剑 一 公司是一个与蒸汽机相比也毫不逊色的伟大创造,它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成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学者们对法人治理结构看法歧异,在西方国家的企业治理结构定义中,美国公司董事协会所作的定义被认为是最权威的:企业治理结构是确保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确定,确保整个管理结构能够按部就班地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的一种组织制度安排,企业治理结构还要确保整个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能:维护企业的向心力和完整;保持和提高企业的声誉;对与企业发生各种社会经济联系的单位和个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这些看法中还包括把公司治理结构看成一种制度安排;把公司治理结构看作是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公司治理结构看作是一种决策机制等等。)国内学者中吴敬琏教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所有者(股东)、法人及其法人代表(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其主旨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而英美公司法学者则把为促进公司最佳利益的方式行使公司权力而对董事会赋权、控制制约机制称之为公司治理结构,这种制约机制在实证上就是董事的法律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固然定义繁多,但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进而维护股东利益)、强调分权制衡是其最本质的内容,概要而论,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就是要解决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状态下使得公司富于竞争力,最大地实现公司利益,进而满足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核心内容是妥善处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信托(代理)关系即股东与信托人(董事会)之间的关系、董事会与代理人(CEO)之间的关系,包括董事会如何忠诚于股东并勤勉尽职,董事会如何有效激励和监督CEO,以及如何平衡公司各相关者利益问题。所有治理结构的理论都是从此展开的。 公司治理结构共有两个理论模型:以股东主权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和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不同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看法也不同,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类型,一类是英美国家“股东主权加竞争性资本市场”的新古典式公司治理模式,竞争性资本市场指这样一种约束机制,它通过敌意接管业绩不良的董事会从而将平庸无能的经营者淘汰出局,达到外部治理的目的;另一类是以法、日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前者强调股东权益至上,是传统的观点。后者被定义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之间有关公司经营与权利的配置机制,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成为这种理论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流看法,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股东主权理论的一个突破,经过几年的孕育、讨论,在操作层面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职工的利益应当在决策中有所体现,但还大程度上还存在学术讨论的圈子内。 美国董事协会法人治理模式如下图: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本文由yhr610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0 年第 6 期 ( 总第 165 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 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6, 2010 General, N o 165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朱鹏颐 (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海峡西岸经济区跨越多个行政单元, 在建设 过程中, 协同 发展应成为 核心理念, 以 求经济 一 体化。为使区域内各地域单元 ( 子区域) 资源整合和系 统化运作, 必 须实施资源 共享型、优 势互补 型、关 联互动型和联网辐射型等协同发展的模式。并要建立联动机制、协调机制和市场机制。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发展模式; 运行机制;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285 ( 2010) 06- 0008- 04 一、协同发展应成为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核心 理念 20 世纪 70 年代赫尔 曼 哈 肯 ( Harmann Haken) 创建的协同学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 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的机理和 规律 的学 科 [ 1] 区若干意见?[ 4] ( 以下简 称 ! 意见?) 明 确其战 略定位: # 海西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 域;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我国重要 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强调努力将海峡西岸 ? 经济区建设成为 # 和谐区域?、 # 可持续发展地 区?。福建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 繁荣的海峡西岸经 济区的发展思路 [ 5] 。其 理论 核心 是 自组 织理 论 [ 2] 。 这种自组织能力赋予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 变机制和驱动力, 从而使分散甚至相互抵触的成 分转变成有序的整体合力并形成整体功能。而这 种整体功能所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在子系统层次 中是不具备的 [ 3] 。实现上 述宏伟目标, 就必须树立协同发展的核心理念, 特别要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上求突破, 以新 的发展模式, 协调各地区利益关系, 使区域内各 地域单元 ( 子区 域) 和经济组 分之间协 同和共 生, 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 促进区域全 面发展。 二、海西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探析 协同发展 的核心理念只 有落实在发 展模式 上, 才能产生实效, 才能确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 设目标的实现。本文总结出四种协同发展模式。 ( 一) 资源共享型协同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 应整合相关 资源, 发挥其综合优势, 提高效益。特别是海峡 西岸拥有优势 的港口与岸线 资源, 从 温州、福 州、厦门 至汕头拥 有大陆海 岸线 4100 多 公里, 深水港 资源居全国首 位, 海岸线长 列全国第二 位, 有大小 自然港 湾 125 个, 国家 主枢 纽港 4 个。现在我国沿海港口岸线大都已被开发利用, 。在经济全球 化的背景 下, 各 地区很难依靠单个地区独立地构建经济的优势, 而必须更多地依赖多个区域在协同过程中, 通过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多种途径, 进行双向的整 合, 形成综合整体效应, 才会有效降低区域之间 的交易成本, 实现区域分工与均衡发展, 从而提 升整体竞争力。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 岸以福建为主体, 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 西部分地区, 依托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形成 对外开放的经济区。本区北

海峡医用设备城的规划

海峡医用设备城的规划 前言 鉴于我省医疗器械市场存在的纷乱局面,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治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秩序,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于2009年11月9日下发了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资格认可暂行规定》(闽食药监械[2009]365号)(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除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治理以外,关于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门是经营场所与设施设备的要求明显提高。《规定》要求“经营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5个类代码以下(含5个)的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少于1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经营5个类代码以上的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少于300平方米;综合性经营企业的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少于400平方米。”“企业经营场所应设置产品陈设专区(陈设室或陈设柜),其面积许多于20平方米。”“经营6801-6820、6856、6864、6866类代码医疗器械产品的,仓库面积许多于500平方米;若仓库层高5米以上的,其面积许多于300平方米;经营期类别医疗器械产品,仓库面积许多于100平方米;经营有冷藏要求类别的医疗器械产品,应配备许多于20立方米的冷藏设施。” 目前福建省多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有的经营场所和设备不具备《规定》所要求达到的条件,这就意味着这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新的经营场所。这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投资新建达到《规定》要求的经营场所全然不现实,再去单独重新租赁合适的经营场所,不利于各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稳固经营,更重要的是将导致我省医疗器械市场更为分散,交易市场更不规范,加大监管难度。目前我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急需一个现代化经营场所,以便建立一个规范化经营的医疗器械交易市场。 基于如此的考虑,民建福建省企业委员会和福建医用设备商会依照《2007—2009年福建省医疗器械产业进展行动打算》,联合组织人员就在闽侯南屿建设海峡医用设备城,以规范福建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器械代理企业的市场行为,实现集中治理并减少医疗器械安全隐患为目标进行了专题研究,从国家和省级的产业扶持政策、医疗器械行业地位、市场进展趋势及外地医疗器械城体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建设海峡医用设备城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方案进行了初步规划。

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刘立栋(271400) 【背景材料】5月4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关 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 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 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 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 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 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 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地域分工明确、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面对台湾,毗邻台湾海峡,地处海峡西岸,是一个肩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命题分析】从地理的视角应关注的考点有: 1.福建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分析:(自然: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海岸曲折,良港众多;季风显著,台风频繁;水系发达,水力丰富。人文:城镇、人口多沿河流、沿海分布。原因:水陆交通便利、生活、生产水源充足、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2.福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⑴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⑵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⑶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山脉走向、海岸线大体平行⑷山地多于平原⑸内地多于沿海。 3.福建省区域差异及区域开发方向:1人多地少,耕地不足2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

质种植业;3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4山区开发水能资源5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运输、渔业)。 4.分析闽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闽江流域的开发与生态问题、山区的水土流失、沿海的赤潮。流域开发(以水口电站为例,了解水电站建设的利弊,运用相应材料说明水电站在航运、灌溉、发电等方面的作用);赤潮(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海洋旅游业);水土流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治理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 5.分析福建省的地理区位优势:东南沿海承“长”接“珠”,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福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航空为主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完善,促进了福建与周围广大地区在资源、市场开发上有效合作,宁德与南平、漳州与龙岩分别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协作圈,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海峡西岸、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随着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及台湾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和交流的通道功能将进一步增强,福建“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6.简述台湾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大陆市场对台开放和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精)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和信 息化发展的意见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支持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加快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工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支持闽台加强产业交流与合作 (一)支持福建省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产业合作的前沿平台和紧密区域,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支持台商在闽投资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并采用先进技术的电子信息、船舶、机械、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项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推动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争取闽台在产业合作、投资贸易、市场对接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鼓励海西引进台湾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积极推动闽台产业对接。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支持国家相关行业协会在福建举办两岸产业研讨、展览、对接等大型经贸活动,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鼓励建立与台湾产业配套以及大陆台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支持设立“闽台信息产业合作交流促进中心”,建设以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区域为主的闽台产业对接集中区。会同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在福建联合主办“海峡论坛”及相关活动。积极推进两岸信息产业等领域技术标准对接与合作。加快推进两岸直达通信光缆建设,积极研究和推动台资企业在厦门等地先行开展离岸呼叫中心业务试点等相关工作。 (三)加快福建省台商投资区建设。支持以现有台商投资区和各类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支持在福建建立具有特色的台商产业专区,在福建沿海建设海峡两岸信息产业等合作试验区;支持福州、海沧、集美、杏林四个台商投资区改造提升,支持在泉州等地设立台商投资区;支持台商引进关键的零部件进行加工、生产和销售。 二、支持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 (四)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海峡西岸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支持建设海西国家级电子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示范基地、海峡西岸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示范

产业五种竞争力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1 产业五种竞争力 1.竞争优势的外生论(产业组织理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外部环境和产业结构决定的。 典型代表: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 包括:潜在进入者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替代产品或者替代服务的威胁; 本产业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等5种力量在内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他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5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不同而各异。波特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位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式认为产业内的企业是同质的,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常常 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较高但缺乏运作经验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上的盲目多元化。 2.竞争优势的内生论(资源基础理论) 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内生论认为 产业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全部影响的一部分。即使在缺乏吸引力的产业中,只要企业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或能力,同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 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 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也就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只有具备了核心能力,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满足 顾客的需要,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内生论告诉我们应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而不是从企业外部条件来寻找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 争优势的根源,它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管理者把目光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并建议他们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进行决策。 1.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呈现的进入障碍与准备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有在位者 的反击。他们统统称为进入障碍,前者称为“结构性障碍”,后者称为“行为性障碍”。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3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发展优势 第二节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战略定位 第三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一节功能区划分 第二节总体布局 第四章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第一节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 第二节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节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第四节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 第五章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第一节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第二节建设海峡西岸能源基地 第三节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第四节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六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节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节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 第五节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第七章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节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 第四节建立城乡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第八章加强区域合作 第一节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推进与港澳侨更紧密合作 第三节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 第九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第一节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 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

第三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第四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第五节构建和谐社会 第十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第二节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三节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十一章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第一节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第二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第三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着力先行先试 第二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第三节加强组织协调 前言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着眼全局,在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

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与维度核心价值观

第3讲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与维度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复合而成的。 图3-1 企业核心能力的结构与维度示意图 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也叫第一维度,它包括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企业价值标准等等。 IBM公司前总裁沃森说过:“就企业相关业绩来说,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比技术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重要得多。” 【案例】 丰田公司和松下公司,他们都有企业特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体系,他们为了遵从消费者所看重的价值,本着企业和顾客双方都受益的原则,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损害别的企业利益,损害消费者利益,搞假冒伪劣,这样的价值观是没办法培育核心能力的。所以培育核心能力首先要端正企业的经营理念,要塑造特有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 价值观分为大价值观和小价值观,大价值观是解决企业员工的态度问题;小价值观是解决企业核心技术专长的定位培育问题。 ◆大价值观就是用户第一,或者像海尔提出的产业报国、追求卓越,都是大价值观。大价值观强调信任和尊重,这主要体现在对员工和顾客的信任和尊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盖洛夫认为:企业的成功来自于顾客的忠诚度、员工的满意度,还有它的品牌。 ◆小价值观一般指企业的行为规范,也就是着眼何种技术选择问题。 【案例】 柯达公司的核心技术专长是均匀分布的卤化银乳液,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 这个核心技术专长上不断地投入,不断地优化升级。为了吸引最好的化学人才,企业执行了胶片设计优先 于设备设计的提升、奖励原则。 组织与管理 组织与管理是第二维度,组织灵活性强,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就广,企业效率就高,反之则会制约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和管理既是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者,又是知识和技能、软件和硬件的运作环节。 ◆从组织上来看 现代企业里组织结构不断变化,从原来的直线职能制发展成事业部制,现在IT产业里这种企业组织结构

从产业集聚角度解读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从产业集聚角度解读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摘要: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新的构想。本文主要从产业的角度,利用产业集聚概念解读了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问题,其中着重论述了其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优势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提出的渊源及背景 福建地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具有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地理优势,其作为台海两岸最直接的连接点,与香港和澳门也有着紧密的经贸关系,并且福州、泉州和厦门都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通商的海上口岸。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一个早就客观存在的概念。然而,这一客观事实却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才被认识到,究其原因,是因为福建无论在交通还是意识上都是一个相对较为闭塞的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其更多地局限于建设自身。从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沿海、山区一盘棋发展”直到后来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构建“三条通道的战略构想”,始终都未能抛开局限于福建这个小范围的思想束缚,没有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去考虑福建所处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地理位置,从而导致福建近年来与周边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处在被两大三角区域经济板块夹击并边缘化的危险之中。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这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工业基地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新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共包括3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闽东南经济集聚区,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带,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二部分是内地山区经济推进区,它是山海之间经济交流的枢纽,是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骨架;第三部分是周边经济协作区。这一构想充分体现了福建对自身的新的定位,体现了其对自身区域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深刻认识,由此,福建将全方位地融入到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中去,将成为推动长三角和珠三角整合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点,并将有利于中央对台政策的落实和促进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二、产业集聚的概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PEST和五种竞争力分析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目录 编辑本段政治法律环境 Political Factors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局,政府的态度等;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1. 政治环境是否稳定?

PEST分析法 2. 国家政策是否会改变法律从而增强对企业的监管并收取更多的赋税? 3. 政府所持的市场道德标准是什么? 4. 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5. 政府是否关注文化与宗教? 6. 政府是否与其他组织签订过贸易协定,例如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ASEAN)等? 编辑本段经济环境 Economic Factors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战略要素: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 1. 利率。 2. 通货膨胀率与人均就业率。 3. 人均GDP的长远预期等。 编辑本段社会文化环境 Sociocultural Fators 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人口环境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种族结构以及收入分布等因素。 1. 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什么? 2. 这个国家的人对于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如何? 3. 语言障碍是否会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 4. 消费者有多少空闲时间? 5. 这个国家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分别是什么? 6. 这个国家的人长寿吗?老年阶层富裕吗? 7. 这个国家的人对于环保问题是如何看待的?

海峡西岸建设

海峡西岸建设.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三)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服装与鞋类产品出口较快增长 我省对外贸易主要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去年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45.1%和22.8%,贸易总量相当于我省总贸易量近三分之二强。 从我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全年通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8.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9.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7%。发电设备增长87.6%;汽车产量7.03万辆,增长9.7%,其中轿车3.71万辆,增长28.6%。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8.3%。在高技术产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6%,其中彩色电视机、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31.4%。 另外,服装与鞋类产品出口也有较快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省民营经济在服装和鞋类的强势发展。 (四)区位优势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 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港口在经济发展潜在优势相当明显。早在世界经济市场形成伊始,港口即被认为是贸易和经济兴盛的一大标志,贩奴运动造就了许多伟大的城市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区位上看,福建居于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两大三角洲之间,西向有正在崛起的中部等地区,东面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理位置独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福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的整个海峡西岸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要素的集聚互动效应越来越突出。从资源上看,我省生态环境良好,山海资源丰富。特别是岸线港口资源禀赋优良,深水港资源居全国首位,海域面积多达13.6万平方千米,其中可大规模开发建设5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港湾有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7处。从产业发展看,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初步形成若干新兴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也在不断提升,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提升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打下较好的基础。 从这一明显的区位优势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符合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 二、福建对外贸易的探究与“海西”战略的战略定位 (一)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几个制约因素: 当前,福建对外贸易发展仍受到几个潜在因素的制约。第一,港口处于初级开发状态,成为外贸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福建虽称海洋大省,却非港口大省。目前,福建的港口多数仍处于水产养殖和避风港的开发状态迄今为止,全省港口的吞吐能力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宁波港。上世纪80年代,福建的湄洲湾与深圳的盐田港、宁波的北仑港、大亚湾曾经被交通部一起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深水中转港。如今盐田港和宁波港都成为亿吨港港口,成为领跑深圳和浙江外贸经济的中坚力量。第二,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匮乏,使得企业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随着福建对外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开放,这一部分的缺口会更大。对外贸易涉及到

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海西经济区意见(全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