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临沂市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2012年临沂市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2012年临沂市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一、试题整体分析

1.基本情况

试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相关规定,顺应《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导向,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目标要求。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与教育价值立意的有机结合;突出了对历史学科重点知识的考查;非常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注重体现历史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密切联系。试题选取的素材真实、多样、精炼;试题的设计重视基础性,不偏不怪;题目灵活,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文字表述科学、准确。

2.主要特点

(1)考查内容。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考查范围,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历史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知识内容为依托进行命题,每一课中的楷体字(小字)部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2)覆盖面及分值比例。中国古代史占32%,16分;中国近代现代史占34%,17分;世界史占34%,17分;满分50分。

(3)题型及分值比例。选择题占40%,10道小题,20分;非选择题占60%,3道小题,30分。

(4)试题突出对教学重点内容的考查,尽量联系社会热点,注重运用材料进行提问角度的创新;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没有考查需要死记硬背的细微知识点;试题的“现实感”强,试题所选用的材料和所创设的情景贴近学生生活。

3.总体得分情况

试题难度0.65,符合命题要求;试题信度高,考查出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绝大多数学生得分情况良好,满分生数量适当。具体得分情况见各部分题目分析。

4.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1)学生阅读、解析史料的能力亟待提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继续加大“史料教学”的力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进一步掌握运用材料具体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2)由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繁多和试题数量的限制,试题的覆盖面虽经反复考虑,但仍难免略显狭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通过创新试题的设计角度,使试题的覆盖面得到适当扩大;一方面通过“年度适当回避”的方法,使应该考查的内容逐步得到考查。

二、选择题(第11—20题)分析

1.考查情况分析

试题取材比较广泛、新颖,设问灵活,中国史与世界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各部分比例得当,符合既定的命题要求,注重比较、判断、评价、分析、概括和处理材料等能力的考查,有很好的信度。

2.得分情况分析

试题命制科学合理,没有偏题、怪题,题量、阅读量适中,难度适当,绝大多数学生得分情况

良好。10道选择题共20分,最高得分为20分,平均得分为15.23分。

3.突出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重大史实记忆不准确或对题意理解错误,或对选择题缺乏必要的解答技巧,导致错答失分。

4.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加强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教师要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反复强调,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史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象。

(2)指导学生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试题图文信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推敲、搞清命题意图,这是提高审题准确性所必需的步骤。

(3)指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和运用选择题的解答技巧。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都要经常训练,努力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三、非选择题(第34—36题)分析

第34题分析

(一)考查意图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本题侧重考查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史,它沿袭了历年历史试题的基本特点,命题方式新颖,凸现时代气息。试题从新闻传播到报纸的产生,自然引申出与报纸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两大科技发明。然后又联系考查了当今社会的重要报纸《参考消息》,并与唐代报纸从阅读目的方面进行了比较。以新闻传播为切入点,选取材料,创设新情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考查。本题涉及面较广,时间跨度较大,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问题的设问上较巧妙,看似简单,但学生必须认真审题才能够正确作答。

(二)得分情况

第34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内容,共10分。其中,基础知识点的再现占6分,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有效信息占4分,分值分布非常合理,既能保证一般程度的考生得到相应的分数,又能让优等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1200份抽样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得分在6—9分,10%左右的考生得了满分,另外有少部分同学得分在1—5分之间,不得分的情况仍有存在。

(三)失分原因

1.考生阅读、分析、解题能力较差,不能全面、准确地从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这是造成第34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如,第一问:“材料一认为新闻传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何时?”从“材料一认为”就可以判断答案来源于材料中,但很多考生置材料不顾或一目十行,写成“唐朝”“商朝”“170万年前”“70万年前”“明朝”“古时候”等等。

第(3)问:“材料二中‘报纸’的名称是什么?”这1分失分特别严重,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以往的材料要么都是文字材料,要么都是图片材料,这个材料则是集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于一体,考生必须既看文字材料又看图片材料,并且图片材料分为三部分。材料中明明说“该报(报标见右图)”,但不少学生根本就没看见,闭着眼睛就把曾学过的报刊答上了,如“申报”“中外纪闻”“新青年”“民报”“视觉中国”等;更多的同学即使看了报标但因为不认识繁体字也都写成了“参政消息”“参改消息”“参政信息”,实属可惜。其实,只要考生稍微认真细致一点,就能通过图片上的拼音辨认出报纸名称,做出正确答案。

再如,“人们阅读该报与唐朝人阅读‘进奏院状’的主要目的各是什么?”这也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答案的,但很多学生没有读懂问题的要求。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对“主要目的各是什么”没有分别作答,答成了“都是传递信息”;再是对材料一中“唐朝人阅读‘进奏院状’”的信息早已忘

得干干净净,不知道从材料一中寻找答案,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答出了“为了科举考试”“考取功名”“了解民生”“向朝廷进谏”“参与国家管理”等一些不准确的要点。

2.对基本史实掌握不牢。

如,“考古研究表明,那时我国境内哪种居民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且已经使用天然火?”“唐朝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种科技发明密切相关?”这两问是对“北京人”、“造纸术”、“印刷术”三个知识点的考查,这是本题的主要得分点。但仍有同学写成“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北京元谋人”“北京猿人”“制纸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算术”“印制术”“纸”“纸张”“纸的发明”等等。这确实是对基本史实掌握不牢造成的。

3.错别字太多,粗心大意造成失分。

有些考生把“远古时代”写成“元古时代”“原古时代”“源古时代”“猿古时代”“远使人类”;把“北京人”写成“北商人”“北高人”“京北人”。两大发明写成“印发数”“印涮术”“印发术”“印刷书”“印剐术”“雕班”“雕板”;再比如“造纸术”,很多学生把“纸”下面都加上了一点。确实让人哭笑不得!失分也就难免了。

(四)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授学生以“渔”,让学生掌握获取历史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方法。

(1)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实做到用教材教,把教材当做材料使用,进行实战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要让学生明确答题的基本思路——依据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或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答题,将材料解析题的“读、找、答”各个环节落到实处。不能仅仅把方法口头讲给学生,要让学生加强做题训练,并及时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进行反思、纠正。

(2)在做题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具备正确解读图文结合式材料的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这样的话,本题的主要失分点就成了主要得分点了。

(3)注意学生规范答题的指导。学生规范答题主要表现为“五化”,即学科术语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简洁化。

2.加强对基础知识,特别是与时政热点相关的主干知识的落实。不仅要读、记,而且还要会想、会写,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可高估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那些凡事不愿按部就班而又容易犯低级错误的学生。这样既能让学生较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不至于出现错别字。

3.在初三复习中,教师要依据考试说明、课标、时政热点等信息帮助学生筛选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在短暂的复习时间内,从繁多的史实里牢固地掌握最重要的知识点。这一点对学生很重要,历史史实浩如烟海,只让学生自己复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把重点知识掌握好。

第35题分析

(一)考查意图

第35题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结合2012年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的时政热点,重点考察历史人物对时代与社会的影响。通过“雷锋同志生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哪几个时期?”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线索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加深学生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问题的设置不仅考查了学生分析史料、理解史料和运用史料的能力,也体现了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查,符合当今历史中考命题趋势。

(二)得分情况

第35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分值10分,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占3分。在对1200份试卷抽样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得分在5-7分之间,8-10分的占3%左右,平均分约7-8分。

(三)失分原因

1.审题不严,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够。

第(1)问多数同学回答较好,能准确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符合问题要求。但少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审题,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比如第(1)问“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少数学生把思想品德中的内容写上,且答非所问。第(3)问虽然回答情况较好,但依旧有部分学生审题马虎,未看清题意就回答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由此就失去了1分。

2.知识线索掌握不够清晰,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第(2)问雷锋生活的几个阶段划分不清,回答笼统,这是本大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时期”。有的同学把所知道的时期全部罗列,甚至还答成了“改革开放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等等。学生对第(2)问的最后一问“新社会与旧社会相比,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的回答情况,就更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时间界定不准确的现象比较普遍。政治上的变化有的同学答成“中国封建社会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的变化,学生失分更多,大多是答成了改革开放后乃至现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3.答题不规范,表达不准确。

平时,老师要求答题要“段落化、要点化、简洁化”,但缺乏严格训练,致使有的学生在考试时满卷乱写,却写不出要点。

(四)教学建议

1.注重对历史线索、基础知识的掌握。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线索和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减少对死记硬背的依赖。比如,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学习兴趣,运用列表格等方法来进行系统归纳,要注意从宏观上对历史年代和近现代史的几个大的分期进行梳理。第35题的第(2)问,如果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清晰,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2.加强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平时要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和做题方法的指导。首先,阅读问题,明确问题,抓问题的关键词。然后,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阅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信息。最后,总结整理出答案。第35题第(1)问:“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内涵,并说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如果有了上述方法的引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3.关注时政,关注现实。从时政出发,回扣历史知识。平时除了注重训练学生答题能力,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老师要多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做到热点、重点、焦点与历史课本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就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学生与老师都对雷锋很熟悉,也知道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但很遗憾的是不能做到把热点和历史基础知识的紧密结合,所以第35题第(2)问失分依旧比较严重。

4.答题要规范细心,书写要认真。从改卷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很强,但表达过于口语化,忽视了语言表述的学科化。有的长篇大论,既不符合答题要求,又增加了老师的阅卷难度。个别同学还出现错别字和笔下误。如,“探索”写成“探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写成“中华人名共和国”、“中华民国共和国”。要避免以上情况,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规范答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第36题分析

(一)考查意图

第36题围绕正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欧债危机这个热点问题,考查了与欧盟的有关历史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巧妙地与中国历史有机结合起来。既突出了课标要求的重点问题,又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史料、理解史料和运用史料的能力。该题还通过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积

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深刻认识历史的现实意义,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总之,本题体现了“课标”要求,符合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现了灵活性与创造性,对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得分情况

本题以世界史内容为主,结合中国史内容,共10分。其中,教材基本知识点占5分,从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占5分。在1000份试卷的抽样调查中,其中得分在1-4分之间的有352份,5-7分的有304份,8-10分的有344份,满分10分的占12%左右,最低分0分的约占5%左右,平均分为5-6分。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此题难易程度比较适中,教师也比较认可。

(三)失分原因

阅卷中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审题不严,答非所问。

平时上课时,我们历史教师一再强调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但通过阅卷发现,有些学生不但审题不仔细,有的甚至根本就不会审题。例如,该题第(1)问:“欧盟”是在哪一组织的基础上成立的?题目中明明要求的是哪一组织,但有些同学却答苏联、美国、欧洲、欧债危机、经济危机等。第(2)问“欧盟在当前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重要经济地位?”很多同学不去答地位反而去答欧盟的具体作用。还有最后一问,题目中明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欧债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但有些同学没有通读材料就不假思索地去答题,写成“经济全球化”“一超多强”“多极化发展,信息化、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互相帮助、相互激励”等,这些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失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不清,错别字较多。

该题第(1)问“欧盟是在哪一组织的基础上成立的?”正确答案应该是“欧共体”或“欧洲共同体”,但有些同学却答成“世界贸易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资本主义国家”“欧洲联盟”“欧洲共和体”“欧洲共同经济体”、“共合体”、“欧州共同体”等。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国走了一条什么建设道路?”有的同学却答成“资本主义道路”“发展新经济道路”等。这些问题说明学生在平时学习不扎实,概念理解不到位,没有夯实基础。

3.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强。

如该题第(2)问:材料二认为“新兴经济体以哪个国家为首?”材料中明确指出是“中国”,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答成“美国”“巴西”“日本”“欧洲”等。第(3)问: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答出当前经济的特点,材料中信息非常明确,但有的同学就是不去读材料,想当然地答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等。这说明平时对材料解析题的训练还不够,学生做材料解析题的能力还比较低。

4.语言表达不准确。

如“欧洲在当前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重要地位?”有的学生答成“世界最大的经济机构”“当前最大的经济大国”等。再如,最后一问要求答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有的同学却答成“经济会大幅度降低,军事也会大不如从前,我们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由先富先强来带动发展中国家,使世界走向科技化的共同道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明白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四)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这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对“课标”中要求学习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应理解到位,立足平时,夯实基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帮助学生理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准确记忆。

2.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前因后果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并把历史知识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关注现实,以提升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3.加大对材料题的训练。要教给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中的信息,以便从材料中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要进行长期而有效的解题训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