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高考新课标1卷生物答案与解析

2015高考新课标1卷生物答案与解析

2015高考新课标1卷生物答案与解析
2015高考新课标1卷生物答案与解析

2015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考查了物质的元素组成,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tRNA和细菌的结构。题目考查偏重于基础知识,选项错误很明显,考生可以轻易将其解决。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幼嫩细胞相对于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C项错误。生长素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运输方式有非极性运输和极性运输,生长素能影响乙烯的合成。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考查了必修二中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错误选项明显,考生可以轻易识别。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等渗,静脉注射后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组织细胞内。

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比细胞内液中的多。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考查了必修三中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根据内环境成分间渗透的方向考生可以轻易得出答案。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丰富度不同,灌木阶段丰富度大,群落空间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且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条件。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集中考查了必修三群落的知识,题目设置基础,很容易拿分。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

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 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朊病毒是蛋白质,所以侵入机体后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增殖方式与朊病毒不同;遗传信息的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

过程。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以疯牛病朊病毒的感染增殖考查了考生基因的表达、细菌的增殖方式,综合性较强,题干较长,但是难度不大,较易得分。

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

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B

【解析】短指为常显遗传,发病率男女相等;红绿色盲为伴X隐,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白化病为常隐,不会几代人连续出现。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考查了各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几率,考生只要认真审题,就可轻松解答。

二、非选择题

29.(9分)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 (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答案】(1)高于、C组光照时间只有D组的一半,但光合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光照、基质

(2)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H]和ATP

【解析】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光照时间只有D组的一半,但光合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从题目中

可以看出暗反应不需要光照,却需要光反应提供的原料。A、B、C三组处理相比,

随着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H]和ATP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

生。

【点评】题目中等偏简单。此题目以4组实验植物的光合产物为题干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知识。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干,仔细分析题干中4组实验的不同点。

30.(11分)

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后立即灭活)

【解析】激素调节的特点是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后都会被灭活,激素的作用就是传递信息。神经递质需与细胞膜上的特性性受体结合后起作用。【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考查了必修三的激素调节的知识,题目考查极为基础,只要考生平时注意多看生物课本,多注意细节问题,并且记住课本原话,满分就可手到擒来。

31.(10分)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

别。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答案】(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1:1:1 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就是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类型,根据计算可知三种年龄的数量相等均为400只,所以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就是活动能力强,范围广的动物。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考查知识极为基础,作答非常容易,但是需要学生熟悉课本原话,用课本原话来填空。

32.(9分)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答案】(1)1:1 、1:2:1、0.5 (2)A基因纯合致死(或显性纯合致死)、1:1

【解析】种群中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A与a的基因频率均为0.5;Aa随机交配后代中基因型的比为1:2:1,其中A的基因频率=1/4+1/2*1/2。若Aa随机交配后代中没

有AA则说明AA显性纯合致死,其中Aa为2/3,aa为1/3,则随机交配后代中AA

为1/9 ,Aa为4/9,aa为4/9,AA死亡,则Aa与aa的数量比为1:1。

【点评】题目简单。此题目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题中只考查了一对相对性状,考查了基因频率的计算,只要考生平时多做遗传题,见过此种题型就可以轻易解答。

3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染色。

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答案】(1)苏丹III或苏丹IV萃取法(2)油脂(3)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4)45 40 【点评】题目简单。该题目是选修一的知识。考查了油脂的提取,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知识。题目考查较为基础,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于选修

不会做太深入的考查,学生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熟悉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熟记并能

背诵老师给总结的常考知识点。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以其作为模板,在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

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

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答案】(1)RNA 逆转录酶、cDNA(或DNA)(2)抗体、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3)T淋巴(4)监控和清除

【点评】题目简单。该题目是选修三的知识。以艾滋病病毒为框架考查了基因工程,免疫调节知识,选修中掺杂了必修的知识。题目考查较为基础,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于选修不会做太深入的考查,学生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熟悉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熟记并能背诵老师给总结的常考知识点。

答案:(1)RNA 逆转录酶DNA (2)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3)免疫(T细胞、B细胞)(4)消灭

解析:(1)提取HIV中的RNA,为了获得目的基因,以RNA作为模板,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获取该目的基因。

(2)抗原注入机体后,会产生抗体,抗体会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HIV和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因此可以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

(3)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B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体免疫细胞可清除癌细胞。而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已发生恶性肿瘤。

2015年全国1卷高考生物试题答案解析.pdf

2015年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解析 1.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最新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1 化学试题 2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3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4 是指() 5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6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18gD 2O和18g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8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9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10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11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 12 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 13 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A.1:1 B.2:3 C.3:2 D.2:1 15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6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1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 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 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 为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 2 (SO 4 ) 3 溶 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 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 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 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 低 D . 将0.1mol·L-1MgSO 4 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 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 2 的溶度积 比Mg(OH) 2 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 17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18 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19 () 20 A.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21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22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23 D.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 O 6 +6O 2 =6CO 2 +6H 2 O 24 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25 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 2

2015高考全国二卷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 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选择A。 【知识点】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解析】 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选择C。 【知识点】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后,CuO→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

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选择B。 【知识点】 【答案】D 【解析】 考察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 错,进气管应长,进入溶液中。D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选择D。 【知识点】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 c(H+)= c(OH-)+c( 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2015年福建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一、选择题 1.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A .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 .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中蛋白质不是每种都含有20种氨基酸,例如胰岛素 含有16种51个氨基酸,A 答案不对;分泌蛋白例如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的激素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 答案不对;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属于酶,酶起催化作用,蛋白质在人体中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特异性,人体中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所以D 答案不对;蛋白质分子由多肽链组成,肽链的折叠盘曲糖基化使得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 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 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 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 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 .效应T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 细胞致其死亡 D .促进T 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相关理论,效应T 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的 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发挥免疫效应,不具有传递抗原的作用,患者的胰岛B 细胞受损死亡导致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胰岛素水平下降;患者由于T 细胞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异常增强导致胰岛B 细胞受损,不能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由于是自身的T 细胞过度激活导致攻击自身的胰岛B 细胞死亡导致疾病,所以属于自身免疫病。 3.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25CO C +(即RuBP )32C →。为测定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 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5C 与142CO 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3C 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 .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测定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单位时间内143C 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 【答案】B 【解析】考查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及其场所的相关知识,属于比较简单的分析,背景材料的分析要 求难度不高,很明显的看出,暗反应的进行有光无光均可以进行,而使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实验的结果也属于本题背景知识已经说明的内容,注意本题的变式,可以设计成难度较高的实验分析题型。 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21J m 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5年高考全国卷2化学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选C。硅胶吸水后仍为固体切,不易泄露,所以A正确;P2O5吸水后变为磷酸,有腐蚀性,所以不能作食品干燥剂,B项正确;C项六水氯化钙已不能吸水,所以不能作食品干燥剂,错误;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且无腐蚀性,D项正确。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 C14H18O5 B. C14H16O4 C. C16H22O5 D. C16H20O5 【解析】选A。根据酯水解的方程式:酯+2水=羧酸+2乙醇,可以得出C18H26O5+ 2H2O=羧酸+2 C2H6O,根据原子守恒,可以得出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厲性次序为c>b>a B. 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元素abc各自最髙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解析】选B。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说明是a是H元素,b、c的最外层有6、7个电子,说明是S、Cl元素,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K元素。元素的非金厲性次序为c>b>a,A正确; K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是K+,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错误;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氢化钾、硫化钾和氯化钾,C正确;abc元素各自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1和-1, +6和-2,+7和-1,所以各自最髙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正确。 10.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D.235g核素,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 N A 【解析】选C。1mol乙醇中含有8mol的共价键,60g乙醇为1mol,所以含有8 N A共价键,A错误;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含有碳元素1mol,而含碳元素的物质有H2CO3、HCO3-和CO32-,所以三者的和为1mol,B错误;钠在反应中只失去一个电子,23g钠为1mol,所以不管生成什么,均失去电子1 N A,C正确;由方程式 可知净产生电子数为9,所以235g核素为1mol,净产生 的中子数为9 N A。 11.分子式C5H10O2并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 5种 D.6种 【解析】选B。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为羧酸,分子式C5H10O2的羧酸为一元饱和羧酸,相当于把羧基放在丁基上,丁基有四种,所以羧酸有四种。 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5年山东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

2015年高考(山东卷)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5.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 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 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 Ab X aB 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 D.若I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6.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二(高清+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食品干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0.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 A B .1L0.1mol ?L - 1 的NaHCO 3溶液中HCO -3 和CO 2- 3 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D .235g 核素U 23592发生裂变反应:n U 1023592+裂变 n 10Xe Sr 10136 549038++,净产生的中子(n 10)数为10 N A 11.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2.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苦卤中通入Cl 2 是为了提取溴 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 作为沉淀剂 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 2将其还原吸收

2015年高考真题——生物(江苏卷)word版有答案

绝密★启封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江苏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 题,每题2 分,共计40 分。 1. 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 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 都是水溶性物质 C. 都含 C、H、O、N 这4 种元素 D.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 B. 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C. 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 D. 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 4.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5.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 Na+浓度 B. 渗透压 C. K+浓度 D. O2 浓度 6.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最新2015年全国二卷化学(带答案)

7.食品干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2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 3 用作食品干燥剂 4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 5 酸的分子式为 6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 7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8 -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 9 述错误的是 10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11 合物 12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13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4 10.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 A 16 B .1L0.1mol ?L -1 的NaHCO 3溶液中HCO -3 和CO2-3 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17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18 D .235g 核素U 23592发生裂变反应:n U 1 023592+裂变 n 10Xe Sr 10136 549038++,净产生的中子(n 10 )数为19 10 N A 20

2015年全国1卷高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生物试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

2015年海南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

2015年高考(海南卷)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3.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4.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5.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6.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7.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 A.DNA→RNA B.RNA→DNA C.蛋白质→蛋白质 D.RNA→蛋白质 8.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 D.IAA 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2015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清晰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A.蒸发B.传导C.辐射D.对流 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A.质膜和核膜B.线粒体和核膜 C.质膜和核搪体D.线粒体和核糖体 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③属于二倍体④能寄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 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B.低密度脂蛋白 C.高密度脂蛋白D.极低密度脂蛋白 6.图2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 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 7.利用枯草杆菌生产分泌性中性蛋白酶,以下符合该酶分离纯化的正确流程是 ①制成酶制剂②发酵液过滤③冷冻干燥④层析法提纯蛋白酶 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8.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 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3。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B.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c处抗生素无效D.d为对照 10.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 B.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与分析】D。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强碱性,能够去除油污,A正确;漂白粉在水中能够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消毒、杀菌的能力,B正确;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从而消除过多的胃酸(盐酸)作用,C正确;碳酸钡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性的氯化钡,不能用作钡餐,D观点不正确,所以选D。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与分析】C。在空气中形成的雾和霾均以空气为分散剂,A正确;分析图像得知,雾和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也对;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与反应后均没有改变的物质,显然,NH3在整个循环中参与反应并生成了NH4NO3与(NH4)2SO4,C观点错误;过渡使用氮肥容易产生NH3及硝酸盐等,与雾和霾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D观点也是正确的。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2015年天津高考生物真题含答案

2015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右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2.鸡霍乱病原易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3.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 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5.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6.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D.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环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7.(15分) DHA对脑神经发育至关重要。以A、B两种单细胞真核藻为亲本,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高产DHA融合藻。两种藻特性如下表。 亲本藻优势代谢类型生长速率 (g/L·天) 固体培养基上藻落直 径 DHA含量(‰) A藻自养0.06 小0.7 B藻异养0.14 大无 据表回答: (1)选育的融合藻应具有A藻与B藻的优点。 (2)诱导融合前需用纤维素酶处理两种藻,其目的是获得。 (3)通过以下三步筛选融合藻,步骤可淘汰B藻,步骤可淘汰生长速率较慢的藻落,再通过步骤获取生产所需的融合藻。

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7、(2015新课标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2015新课标1)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2、(2015新课标1)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13、(2015新课标1)浓度均为0.10 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26、(2015新课标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与答案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与答案 (word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题,共90分。 第I卷(36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 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 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 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题-第32 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9-40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 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及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2015年天津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天津卷)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答案】D 【解析】由图示的从属关系可知:甲是个体、乙为种群、丙为群落、丁为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错误。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后,围绕K值上下波动;B错误。 依据群落的定义可知群落包含了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生态 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因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的影响; D正确。 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C 【解析】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注射的霍乱病原菌对鸡的抗性进行选择;B错误。由“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可知存活鸡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 疫反应即二次免疫应答;C正确。由“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 发现全部鸡存活”可推知初次注射鸡体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但由于二次注射的是新鲜 病原菌,没有经过初次免疫的鸡的抵抗力比较弱,会由于病原菌的侵染而死亡;D错误。3.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有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和胎儿的原始性腺;A正确。由“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可知患病小鼠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伤 导致胰岛素缺乏引起;B错误。移植后胰岛样细胞可合成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 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正确。体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反之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 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

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考点: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4H22O5D.C14H10O5 【答案】A 考点: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 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235g核互235 92U发生裂变反应:235 92 U+1 n90 38 Sr+136 54 U+101 n净产生的中子(1 n) 数为10N A 【答案】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这说明该有机物是羧酸,即分子组成

2015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生命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A.蒸发B.传导C.辐射D.对流 答案:A 解析:蒸发散热是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辐射散热是由温度较高的物体表面(一般为皮肤)发射红外线,而由温度较低的物体接收的散热方式。传导散热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对流散热紧贴身体的空气由于辐射的结果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而上升,冷空气接着来补充,体表又与新移动过来的较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因而不断带走热量。由上述散热方式的定义和题干中环境温度接近体温,可推断这种环境中人体维持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答案选A 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A.质膜和核膜B.线粒体和核膜 C.质膜和核搪体D.线粒体和核糖体 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无核膜,也无线粒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A、B、D错误。 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③属于二倍体④能寄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细菌无染色体,③错误;细菌营寄生的类型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有的为自养,如硝化细菌,④错误。细菌为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看到;答案选A。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看不到目镜测微尺;A错误。高倍镜下细胞放大倍数增大,而B图细胞比低倍镜下还小;B错误。低倍镜下保卫细胞没在视野的中央,应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因此在高倍物镜下保卫细胞等基本位于视野的中央;C正确。D的测量与低倍镜下的测量数值不符;D错误。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B.低密度脂蛋白 C.高密度脂蛋白D.极低密度脂蛋白 答案:B 解析: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胆固醇,并将其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一旦低密度脂蛋白与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后,被传送到溶酶体,在溶酶体内蛋白质被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出来被细胞利用;答案选B。 6.图中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可能是氧气 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 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 答案:D 解析:物质P出细胞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物质Q出细胞顺浓度梯度,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氧气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A错误。水分子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但物质Q出细胞可能是协助扩散,也可能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B、C错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但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D正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