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0517-2006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s-Smoke alarms

2006-07-17发布 200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第6章及7.1条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参考了ISO 12239《独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草案)及UL 217《单点及互联式感烟报警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安盛赛尔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保东、王艳娥、赵英然、李海涛。

本标准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中安装的根据散射光、透射光原理(光电感烟)和电离原理(离子感烟)工作的报警器。其他环境中安装的或根据其他原理工作的报警器,除特殊技术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15--1993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12978-2003 火灾报警设备检验规则

GB 16838-1997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

3 产品分类

3.1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a) 光电原理的报警器(散射光、透射光原理);

b) 电离原理的报警器。

3.2 按供电方式可分为:

a) 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

b) 外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

c) 外部电源供电且配有内部备用电池的报警器。

3.3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

a) 单点报警器;

b)互联式报警器。

4 一般要求

4.1 当被监视区域发生火灾,其烟参数达到预定值时,报警器应同时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

4.2 对于互联式报警器,当一只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与其连接的其他报警器亦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4.3 在距报警器3 m远处,火灾报警信号声压级应大于80 dB(A计权)。

4.4 报警器应具有自检功能,自检时报警器应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

4.5 具有报警消音功能的报警器,消音周期应小于100 s,对互联式报警器,报警器的消音不应影响与其互联的报警器的报警功能。

4.6 除电池和熔断器外,报警器不应有用户拆换或维修的元器件,当电池被取走时,应有

明显警示标识。

4.7 报警器可与远程显示器等辅助设备进行通讯,但是报警器与这些设备通讯过程中出现

断线、短路故障时不应影响报警器探测火灾的性能。

4.8 具有多个指示灯的报警器,指示灯应以颜色标识。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报警器,应具

有交流电源工作指示灯,交流电源工作指示灯应为绿色,火警指示灯应为红色,故障指示灯

应为黄色。

4.9 报警器应装配网眼最大尺寸水大于1 mm的网织品或采取其他预防昆虫进入的措施。

4.10 报警器的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4.10.1 对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和外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电池的容量应能保证报警器正

常工作不少于一年;在电池将不能使报警器处于报警状态前,应发出与火灾报警声信号有明

显区别的声音故障信号;声音故障信号至少在7 d连续每分钟至少提示一次,在此之后,报

警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灾报警信号应至少持续4 min。

4.10.2 对外部电源供电且配有内部备用电池的报警器,当外部电源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自

动切换成备用电池供电,备用电池应能保证报警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至少72 h;在电池将不

能使报警器处于报警状态前,应发出与火灾声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音故障信号;声音故

障信号至少在7 d连续每分钟至少提示一次,在此之后,报警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

灾报警信号应至少持续4 min。

4.11 报警器电源极性反接不应造成报警器损坏。

4.12 报警器应耐受住本标准第5章所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满足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5 要求和试验方法

5.1 报警器试验纲要

5.1.1 本标准规定的是型式试验,受试样品不少于18只,并在试验前进行编号,试验时先

进行功能、电池故障报警、极性反接、声压、方位、一致性试验,其他试验宜按表1从上到

下的顺序进行。

表1 试验程序

试验程序报警器编号

编号试验项目 1 2 3 45678910111213 14 15 161718 5.3 功能√

5.4 电池故障报警√

5.5 极性反接√

5.6 声压√√

5.7 音响器件检查√

5.8 电源√√√√√√

5.9 通电√

5.10 重复性√

5.11 方位√

5.12 一致性√√√√√√√√√√√√√√√√√√5.13 电压波动√

5.14 气流√

5.15 高温√

5.16 环境光线√

5.17 振动√

5.18 湿热√√

表1 (续)

试验程序报警器编号

编号试验项目 1 2 3 45678910111213 14 15 161718 5.19 冲击√

5.20 碰撞

5.21 腐蚀√

5.22 绝缘电阻√√

5.23 耐压√

5.24 低温√

5.25 静电放电√

5.26 辐射电磁场√5.27 电瞬变√

5.28 火灾灵敏度√√√√

注:用√表示报警器进行此项试验。

5.1.2 报警器在试验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符合下述要求时,方可进行试验:

a) 表面无腐蚀、涂覆层剥落、起泡现象,无明显划痕、毛刺等机械损伤;

b)预防昆虫措施满足4.9条要求;

c) 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结构无松动。

5.1.3 如在有关条款中没有说明时,则各项试验均应在下述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15℃;

相对湿度45%~75%;

气压86 kPa~106 kPa

5.1.4 如果某项试验要求报警器处于监视状态,则应按报警器制造厂规定的要求供电,除非

试验方法中有指定说明,给报警器供电的电源参数应设置在生产厂家规定的范围内,并且试

验期间为常数,每个参数的选择应为规定值,或指定范围的平均值。

5.1.5 如在有关条款中没有说明,则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应为±5%。

5.1.6 具有可变响应阀值的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时,应将报警器的响应阈值设在最大和最

小极限值上分别进行试验;在火灾灵敏度试验时,应将报警器的响应阈值设在最大极限值上

进行试验;在其余试验项目中,应将报警器的响应阈值设在最小极限值上进行试验。

5.2 响应阈值的测试

5.2.1 试验烟

试验烟利用液体石蜡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试验气溶胶,粒径为0.2 μm~1.0 μm的烟

粒子数不应少于粒子总数的90%。

选用的试验烟须在所有需要测量响应阈值的试验中始终使用。

试验烟在粒径分布方面应有再现性和稳定性。

5.2.2 阈值检验烟箱

用于试验的阈值检验烟箱(以下简称烟箱)应满足GB 4715---1993中4.2.2条的规定。

5.2.3 测试方法

将报警器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在烟箱中,并按5.1.4条接通电源,调节烟箱,使报警

器附近的气流速度为0.2 m/s±0.04 m/s(第5.14条气流试验除外),气流温度为23℃±5

℃(第5.15条高温试验除外),报警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15 min~20 min后,按下述要求

将烟注入烟箱中:

0.015 dBm-1min-1≤△m/△t≤0.1 dBm-1min-1(光电感烟火灾报警器)

0.05 min-1≤△y/△t≤0.3 min-1(离子感烟火灾报警器)

式中:

△m--m值增量,单位为分贝每米(dB/m);

△y--y值增量,无量纲;

△t --时间增量,单位为分钟(min)。

m值的定义见GB 4715-1993中4.2.4.1条。

y值的定义见GB 4715-1993中4.2.4.2条。

当报警器动作时,记下m值(光电感烟报警器)或y值(离子感烟报警器)。

烟浓度的测量应在报警器的附近进行。

每次试验前,烟箱和报警器内部都不应有烟存在。

烟箱中烟浓度的增加速率应相对稳定。

5.2.4 试验仪器

试验仪器应符合GB 4715-1993中4.2.4条的规定。

5.3 功能试验

5.3.1 目的

检验报警器的功能。

5.3.2 方法

5.3.2.1 将报警器安装在烟箱中(对互联式报警器按互联方式连接),并且按5.1.4条的要求连接电源,操作报警器的自检装置,观察报警器是否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

5.3.2.2 待报警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后,按测量响应阈值方法开始增加气溶胶的浓度,观察报警器是否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对互联式报警器观察与其连接的所有报警器是否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

5.3.2.3 在报警器报警以后,保持气溶胶的浓度在报警器能够报警的水平,60 s后启动消音装置(有消音装置的报警器进行此试验),保持气溶胶的浓度直到报警器再次报警,记录消音周期。

如果报警器的报警消音周期可调,那么在报警器的最大消音周期上试验。

如果报警消音装置使用在互联式报警器上,上述试验要在最大负载的情况下完成(可用模拟负载代替)。当烟箱中的样品处于报警消音周期内,向与其相互连接的报警器中的任一只加入足够量的烟。检查所有报警器是否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

5.3.2.4 对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和外部电源供电且配有内部备用电池的报警器,当电池被取走时,检查是否有明显警示。

5.3.2.5 检查报警器是否可与辅助设备(如远程显示器等)进行通讯,当报警器与这些设备通讯过程中出现断线、短路故障时是否影响报警器探测火灾的性能。

5.3.2.6 检查报警器的指示灯

5.3.3 要求

应满足4.1.4.2、4.4、4.5、4.6、4.7、4.8条的要求。

5.3.4 试验设备

烟箱。

5.4 电池故障报警试验

5.4.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对其内部电池的监视功能。

5.4.2 方法

用可调稳压电源给报警器供电,进行下述试验:

首先以额定电压供电,然后使电源电压以每分钟不大于0.1 V的速率下降,观察报警器能否发出故障信号,并记录发出故障信号时的电压值(故障电压)。

5.4.3 要求

报警器应能发出故障信号。

5.5 极性反接试验

5.5.1 目的

检验电源极性反接是否对报警器造成损坏。

5.5.2 方法

5.5.2.1 对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将其外部供电电源线的极性反接,除非报警器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这种状态要保持2 h 。如果报警器使用时是互联式,那么,他们之间的连接线也必须进行反接。

5.5.2.2 对于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包括备用电池),如报警器的结构允许,将电池与报警器上的电池连接端子之间互相反接,除非报警器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这种状态要保持2 h。

5.5.2.3 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包括备用电池),以故障电压供电,观察报警器是否发出故障信号。

5.5.2.4 进行上述操作后,按照5.1.4条的要求重新连接报警器供电电源,并且按5.2条的要求测量响应阈值。

对于试验后的响应阈值和初始的响应阈值,两者中大的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用y min 或m min表示。

5.5.3 要求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必须在故障电压下发出故障信号。

5.5.4 试验设备

烟箱。

5.6 声压试验

5.6.1 目的

检验报警器满足声音输出要求的能力。

5.6.2 方法

5.6.2.1 在环境噪音不低于65 dB时进行声压试验。互联式报警器应在互联工作方式下测量一只报警器的声压级,可使用模拟负载。

5.6.2.2 对外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以故障电压供电,在距报警器3 m远处,测量并记录报警器报警时的声压级。

5.6.2.3 对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以故障电压供电,在距报警器3 m远处,测量并记录报警器报警时的声压级。

5.6.2.4 对外部电源供电且配有内部备用电池的报警器,按5.1.4条接通电源,此时在距报警器3 m远处,测量并记录报警器报警时的声压级。然后断开主电源,以故障电压供电,在距报警器3 m远处,测量并记录报警器报警时的声压级。

5.6.3 要求

满足4.3条的要求。

5.6.4 试验设备

声级计。

5.7 音响器件检查试验

检验报警器在经过耐久试验后,音响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5.7.2 方法

按照5.1.4条的要求连接供电电源,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采用稳压电源供电,并将电

压调整到电池额定电压。

使报警器在正常监视状态和报警状态之间转换50次,然后在报警状态下连续运行72 h。

试验后,按5.6条的要求测量报警器的声压。

5.7.3 要求

满足4.3的要求。

5.8 电源试验

5.8.1 目的

检验报警器电源容量。

5.8.2 方法

5.8.2.1 对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及外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以50倍最大平均工作电流对报警器内的电池或电池组放电168 h,然后分别将电池放入报警器,测量报警器的报警声压级。如果报警器未发出故障信号,则进一步放电,使报警器发出故障信号,观察并记录报警器是否在7 d内每分钟至少发出故障信号一次,然后使报警器处于报警状态4 min,观察并记录报警器声、光报警信号情况。

5.8.2.2 对外部电源供电且有内部备用电池的报警器,断开外部电源,以备用电池供电72 h,观察报警器是否发出故障信号,测量报警器的报警声压级。如果报警器未发出故障信号,则进一步放电,使报警器发出故障信号,观察并记录报警器是否至少在7 d内每分钟至少发出故障信号一次,然后使报警器处于报警状态4 min,观察并记录报警器声、光报警信号情况。

5.8.3 要求

满足4.3、4.10条的要求。

5.9 通电试验

5.9.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工作的稳定性。

5.9.2 方法

先按5.2条规定测量报警器的响应阈值。然后使其在正常监视状态下连续运行45 d。运行结束后,再按5.2条规定,在与运行前相同的测量方位上,测量报警器的响应阈值。

在两次测量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9.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9.4 试验设备

烟箱。

5.10 重复性试验

5.10.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呼应阈值的重复性。

5.10.2 方法

按5.2条规定,在报警器正常工作位置的任意一个方位上连续测量6次响应阈值,6个响应阈值中的最大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最小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10.3 要求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0.4 试验设备

烟箱。

5.11 方位试验

5.11.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在不同方位上的进烟性能,并确定报警器的“最有利”和“最不利”响应方位。

5.11.2 方法

按5.2条规定,在报警器的不同方位上测量8次响应阈值,每测完1次,报警器应按同一方向绕其垂直轴线旋转45°。将报警器的最大和最小响应阈值的方位记录下来。在以后的试验中,这两个方位分别称为“最不利”和“最小利”方位。

最大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11.3 要求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1.4 试验设备

烟箱。

5.12 一致性试验

5.12.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响应阈值的一致性。

5.12.2 方法

将18只报警器按1~18顺序编号,并依次按5.2条规定,在报警器和“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对具有可变响应阈值的报警器,应将报警器的响应阈值设在最大和最小极限值上分别进行试验。

18只报警器中,最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对具有可变响应阈值的报警器,当设在最大极限值上时,则最大响应阈值用y max(1)或m max(1)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y min(1)或m min(1)表示。当设在最小极限值上时,则最大响应阈值用y max(2)或m max(2)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y min(2)或m min(2)表示。

5.12.3 要求

5.12.3.1 对于固定响应阈值报警器

a)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b) 最小响应阈值y min应不小于0.2,m min应不小于0.05 dB/m;最大响应阈值y max应不大于3.0,m min应不大于2.0 dB/m。

5.12.32 对于可变响应阈值报警器

a) 响应阈值比y max(1):y min(1)或m max(1):m min(1)以及y max(2):y min(2)或m max(2):m min

均应不大于1.6;

(2)

b) 最小响应阈值y min(1)和y min(2)均应不小于0.2,m min(1)和m min(2)均应不小于0.05 dB/m;最大响应阈值y max(1)和y max(2)均应不大于3.0,m max(1)和m max(2)均应不大于2.0 dB/m。5.12.4 试验设备

烟箱。

5.13 电压波动试验

5.13.1 目的

检验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在额定工作电压波动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5.13.2 方法

将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分别使外部额定工作电压降低15%和升高10%或按制造厂规定的额定工作电压上、下限值测量响应阈值。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三者中最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最小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13.3 要求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3.4 试验设备

烟箱。

5.14 气流试验

5.14.1 目的

检验报警器抗气流干扰的能力。

5.14.2 方法

5.14.2.1 响应性能检验

在报警器周围风速为0.2 m/s±0.04 m/s条件下,按5.2条规定,分别在报警器的“最不利”和“最有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分别用y(0.2)max或m(0.2)max或y(0.2)min或m(0.2)min 表示(下标0.2表示风速为0.2 m/s±0.04 m/s)。

在报警器周围风速为1 m/s±0.2 m/s条件下,重作上述试验,响应阈值分别用y(1.0)max 或m(1.0)max或y(1.0)min或m(1.0)min表示(下标1.0表示风速为1.0 m/s±0.2 m/s)。

5.14.2.2 误报检验

将报警器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取“最有利”方位,安装在只含洁净空气的烟箱中,按5.1.4条接通电源,调节烟箱中气流速度,使之先为5 m/s±0.5 m/s,持续5 min,然后,突然增大到10 m/s±1 m/s,持续2 s(光电感烟报警器不做误报检验)。

5.14.3 要求

a) 响应阈值应满足:

0.625≤[y(0.2)max+y(0.2)min]/ [y(1.0)max+y(1.0)min] ≤1.6

或者

0.625≤[m(0.2)max+m(0.2)min]/ [m(1.0)max+m(1.0)min] ≤1.6

b) 在误报检验时,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5.14.4 试验设备

烟箱。

5.15 高温试验

5.15.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5.15.2 方法

将报警器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取“最不利”方位安装在烟箱中,并按5.1.4条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烟箱中的初始温度为23℃±5℃。调节烟箱中的温度,以不大于1℃/min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到50℃±2℃,并保持至少2 h。然后按5.2条规定在此高温下测量响应阈值。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 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15.3 要求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5.4 试验设备

烟箱。

5.16 环境光线试验

5.1

6.1 目的

检验光电感烟报警器在环境光线作用下性能的稳定性。

5.1

6.2 方法

将报警器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取“最不利”方位安装在烟箱中,并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先使闪光装置的每只灯依次按“通电(10 s)—断电(10 s)”

的固定程序,连续通断10次。再使相对安装的每对灯依次重复同样过程。然后,使4只灯同时通电,持续时间至少1 min后,按5.2条规定测量报警器的响应阈值。

将报警器绕其垂直轴线任一方向旋转90°,重复上述试验过程。

将每次测量的报警器响应阈值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m min表示。

5.1

6.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响应阈值比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

6.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4715—1993中4.10.4条的规定。

5.17 振动试验

5.17.1 目的

检验报警器经受振动的适应性及其结构的完好性。

5.17.2 方法

将报警器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在振动台上,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依次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在10 Hz—150Hz—10 Hz的频率范围内,以0.0981 m/s2的加速度幅值、1 oct/min扫频速率,进行一次扫频循环,检查有无危险频率。如有危险频率,则使报警器分别在三个垂直的轴线的每个危险频率上进行加速度幅值为0.0981 m/s2、持续时间为90 min ±1 min的定频振动试验。如无危险频率,则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进行频率为150 Hz、加速度幅值为0.0981 m/s2、持续时间为90 min±1 min的定频振动试验。

然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 表示。

5.17.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试验后,报警器无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

c)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7.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振动台和夹具)应符合GB 16838—1997中第4.12.4条规定。

5.18 湿热试验

5.18.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在湿热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5.18.2 方法

将两只报警器及其底座在温度为40℃±5℃的干燥箱中干燥24 h后,立即移到湿热试验箱中,并将报警器按5.1.4条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调节湿热试验箱,使报警器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持续96 h后,将一只探测器取出,立即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

另一只报警器由湿热试验箱中取出后,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小于70%的环境中放置72 h,然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

将测得的两只报警器的响应阈值与该两只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在湿热试验箱中,以及由一种环境过渡到另一种环境时,报警器表面均不应出现凝露现象。

5.18.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试验后,报警器不应有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

c)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8.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湿热试验箱)应符合GB 16838—1997中第4.5.4条的规定。

5.19 湿热试验

5.19.1 目的

检验报警器经受非多次重复机械冲击的适应性及其结构的完好性。

5.19.2 方法

将报警器和底座按其正常的工作位置安装在冲击试验设备的木梁底面的中心位置上,按5.1.4条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调整试验设备,使一个质量为1 kg的圆柱形钢块从700 mm高处沿导向装置垂直地跌落到木梁顶面中心部位,冲击面积为18 cm2±10%,连续跌落5次。

试验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 表示。

5.19.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试验后,报警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脱落现象;

c)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19.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4715—1993中第4.13.4条的规定。

5.20 碰撞试验

5.20.1 目的

检验报警器承受机械碰撞的适应性。

5.20.2 方法

将报警器和底座按其正常的工作位置安装在碰撞试验设备的刚性水平安装板上,并按5.1.4条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报警器在试验前应至少通电15 min。

调整碰撞试验设备,使锤头碰撞面的中心能够从水平方向碰撞报警器,并对准使报警器最易遭受破坏的部位。然后,以1.5 m/s±0.125 m/s的锤头速度1.9 J±0.1 J的碰撞动能碰撞报警器。碰撞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报警器的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20.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b) 试验后,报警器与底座之间、底座与安装板之间不应松动或产生位移;

c)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20.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4715—1993中第4.14.4条的规定。

5.21 腐蚀试验

5.21.1 目的

检验报警器抗腐蚀的能力。

5.21.2 方法

试验时,将报警器和底座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固定在一个温度为40℃±2℃、SO2浓度25

×10-6±5×10-6(体积比)、相对湿度90%~95%的试验箱中经受21 d试验。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通电。装卸报警器时,其上应无凝露现象。

试验结束后,使报警器和底座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7 d。

在报警器与连接导线连接完好的情况下,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 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21.3 要求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21.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16838—1997中第4.9.4条的规定。

5.22 绝缘电阻试验

5.22.1 目的

检验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的绝缘性能。

5.22.2 方法

将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及其底座安装在绝缘电阻试验设备的一块金属板上(电压地端),将报警器的所有接点相互短接,并在该短接处和金属板间施加500 V±50 V的直流电压,持续60 s±5 s后,测量绝缘电阻。接着,将报警器放置在温度为40℃±5℃的干燥箱中干燥6 h后,再放置到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湿热试验箱中,保持96

600+min,立即按上述方法测量绝缘电阻。

h,接着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10

5.22.3 要求

在两种条件下测得的报警器的绝缘电阻值应分别不小于100 M?和1 M?。

5.22.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4715—1993中4.16.4条的规定。

5.23 耐压试验

5.23.1 目的

检验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的耐压性能。

5.23.2 方法

将报警器和底座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湿热试验箱中放置24 h,然后取出,再将报警器和底座安装在耐压试验设备的一块金属板上(电压地端),将报警器的所有接点相互短接,并按下述要求在短接处和金属板间施加试验电压:

a) 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 V时:

试验电压以100 V/s~500 V/s的升压速率从0 V升到500 V,保持60 s±5 s。

b) 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 V时:

试验电压以100 V/s~500 V/s的升压速率从0 V升到1 500 V,保持60 s±5 s。

5.23.3 要求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生表面飞弧、扫掠放电、电晕或击穿现象。

5.23.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4715—1993中4.17.4条的规定。

5.24 低温试验

5.24.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5.24.2 方法

将报警器放置到低温试验箱内,按5.1.4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在温度为

15℃~25℃、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湿热试验箱中放置1 h,然后以不大于0.5℃/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10℃±3℃,在此条件下稳定2 h(报警器在试验箱中不应有结冰现象)。

低温稳定期结束后,取出报警器,关断电源,在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环境中恢复1 h~2 h,然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24.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24.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16838—1997中第4.3.4条的规定。

5.25 静电放电试验

5.25.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对带电人员接触造成静电放电的抵抗性。

5.25.2 方法

将报警器放置到试验用接地板上,其距接地板边的距离应不小于100 min。按5.1.4条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静电放电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8 000 V,将连接150 pF贮能电容器和150 ?电阻器的静电放电探头充电到8 000 V,经该150 ?电阻器对报警器进行放电。每次充电后应立即将静电放电探头触及到报警器外壳的一个试验点上,无论是否发生电弧放电,务必使探头尖端与试验点切实接触。静电放电应在报警器外壳(底表面和侧面)的不同试验点共进行10次。

依次放电间隔时间至少1 s。

试验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 表示。

5.25.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25.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16838—1997中第4.16.4条的规定。

5.26 辐射电磁场试验

5.2

6.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在辐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的适应性。

5.2

6.2 方法

将报警器和底座置于绝缘试验台上,按5.1.4条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将发射天线置于中间,报警器与电磁干扰测量仪天线分别置于发射天线两边1 m处,调节1 MHz~500 MHz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电磁干扰测量仪的读数为10 V/m,在试验过程中频率应在1 MHz~500 MHz的范围内以不大于0.005 oct/s的速率缓慢变化,同时应转动报警器观察并记录报警器工作情况。如使用的天线有方向性,则应先使发射天线对准电磁干扰测量仪天线,调节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为10 V/m,然后将天线的位置反转,对准报警器进行试验。在1 MHz~500 MHz频率范围内,应分别用天线的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进行试验。

试验应在屏蔽室内进行。

试验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

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 表示。

5.2

6.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2

6.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16838—1997中第4.17.4条的规定。

5.27 电瞬变试验

5.27.1 目的

检验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在电瞬变产生的干扰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5.27.2 方法

试验时,按5.1.4条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对非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对报警器的电源线施加1 000 V±10%、频率50 kHz±20%的正负极性瞬变电压,每300 ms施加瞬变脉冲15 ms,试验时间为2 min。

试验期间,监视报警器是否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试验后,按5.2条规定,在“最不利”方位上测量响应阈值,并与该报警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阈值相比较,其中大的响应阈值用y max或m max表示,小的响应阈值用y min或m min表示。

5.27.3 要求

a) 试验期间,报警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 响应阈值比y max:y min或m max:m min应不大于1.6。

5.27.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16838—1997中第4.18.4条的规定。

5.28 火灾灵敏度试验

5.28.1 目的

检验报警器在试验火条件下的响应性能及确定报警器对四种规定试验火的灵敏度。5.28.2 方法

5.28.2.1 试验的进行

将4只报警器其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在燃烧试验室(见5.28.4)的顶棚表面上,按5.1.4条接通电源,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对于 5.28.2.2规定的每种试验火,在试验前,应使报警器在正常监视状态下至少保持15 min。并且试验室应通风换气,直至热电偶、光学密度计和离子烟浓度计分别指示出下列温度(T)、烟浓度的初始值为止:

T=23℃±5℃;

m<0.05 dB/m;

y<00.05。

然后,按5.28.2.2规定的每种试验火的具体要求点火。点火后,试验人员应立即离开试验室,并要注意防止空气流动影响试验火。所有的门、窗或其他开口均应关闭。

试验期间应随时测量△T、m、y和燃料消耗量△G等火灾参数,并将报警器动作(确认灯亮)时的△T、m、y值记入表2中。

根据试验结果,将报警器灵敏度级别分为Ⅰ、Ⅱ、Ⅲ三级;

Ⅰ级:mⅠ<0.5 dB/m,yⅠ<1.5,△TⅠ<15℃;

Ⅱ级:mⅡ<1.0dB/m,yⅡ<3.0,△Ⅱ<30℃;

Ⅲ级:mⅢ<2.0dB/m,yⅢ<5.0,△TⅢ<60℃;

将Ⅰ、Ⅱ、Ⅲ三级灵敏度的数值用m、y和△T为坐标轴的三维坐标系表示,则由9个

不同的限定值可确定3个长方体。

表2 报警器动作时的火灾参数记录表

试验火报警器编号△T/℃ m/(dB/m)y 备注

SH1 2 8

15

16

SH2 2 8

15

16

SH3 2 8

15

16

SH4 28

15

16

注:1 如果报警器在试验结束时未动作或试验结束后才动作,则应该在备注栏内说明。

2 试验火的布置以及燃料的数量和材质应保证试验火的有效性和再现性。为此,m或y、m/y、△

G/G0等火灾参数满足试验结束时的规定值。如果这些火灾参数的任一数值不满足要求,则该试验火无效,须重新试验。

将报警器对某种试验火动作时的m、y、和△T等火灾参数规定为火灾报警坐标值,这些坐标值构成该坐标系中的火灾报警点,如果4只报警器的火灾报警点都位于最小长方体内,则报警器为Ⅰ级灵敏度。如果4只报警器的火灾报警点都位于中等长方体内,但不是所有的火灾报警点都落在最小长方体内,则报警器为Ⅱ级灵敏度。如果4只报警器的火灾报警点都位于最大长方体内,但不是所有火灾报警点都落在中等或最小长方体内,则报警器为Ⅲ级灵敏度,试验所得报警器的灵敏度级别用“√”号记载在表3相应的栏中。

如果4只报警器的火灾报警点位于最大长方体外,则该报警器不予分级,并应在表2的备注栏中记载。

5.28.2.2 试验火的组成

试验火的组成应符合GB 4715—1993中第4.22.2条的规定。

5.28.3 要求

4只报警器均应探测出4种试验火,其灵敏度级别应在Ⅰ、Ⅱ、Ⅲ级之中。

表3 报警器灵敏度级别

试验火Ⅰ级Ⅱ级Ⅲ级备注

SH1

SH2

SH3

SH4

5.28.4 燃烧试验室和测量仪器

燃烧试验室和测量仪器应符合GB 4715—1993中第4.22.4条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产品出厂检验

企业在产品出厂前应对报警器进行下述试验项目的检验:

a) 外观检查;

b) 功能试验;

c) 声压试验;

d) 一致性试验;

e) 湿热试验;

f) 绝缘电阻试验;

g) 耐压试验。

报警器在出厂前应进行以上七项检验(检查),b)、f)、g)三项试验任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不合格,其他四项试验中任两项不合格,允许调整后补做,累计补做次数不超过两次。

6.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执行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全部检验,抽样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2只。

6.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产品的结构、主要部件或元器件、生产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

产品的性能,或正式生产后满四年;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e)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f)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

6.2.2 检验程序及判定原则应按照GB 12978—2003有关型式检验要求进行。

7 标志、包装

7.1 标志

报警器应有清晰、耐久的标志,包括产品标志和质量检验标志。

7.1.1 产品标志

产品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厂名;

b) 产品名称;

c) 产品型号;

d) 商标;

e) 制造日期及产品编号;

f)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g) 执行标准。

7.1.2 质量检验标志

质量检验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标准代号及编号;

b) 检验员;

c) 合格标志。

7.2 包装

报警器的包装应安全可靠、便于运输和贮存;应防潮防水;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随产品提供如下文件并装入防水袋中:

a) 产品合格证书;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零部件及其清单。

8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按GB 9969.1—1998编写,如果产品使用电池,应说明电池种类、容量、型号及安装方法、更换方法、更换备用电池时,应切断报警器主电源。

___________________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要求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一、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3、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确实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二、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探测器应安装牢固,并不应产生位移。在钢结构建筑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和反射板)可设置在钢架上,但应考虑位移影响。 2、发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和反射板)之间的光路上应无遮挡物,并应保证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避开日光和人工光源直接照射。 三、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管路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及采样孔的设置。

2)采样管应固定牢固,有过梁、空间支架的建筑中,采样管路应固定在过梁、空间支架上。 四、探测器底座的安装要求 1、探测器的底座应安装牢固,与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应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2、探测器底座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五、其他要求 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应朝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调试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GB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解读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部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解读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部分 在经过了多年的深思熟虑和不断修改之后,正式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终于在万众期盼中发布了。根据近几年来市场对于火灾报警的需求和火灾报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对上一版GB50116-98版做出了较大改动。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探测器选择方面除了传统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缆式感温探测器和线型感烟探测器外,针对特定场合还新增了光纤光栅测温系统、火焰探测器、图像型探测器、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等的选择和相关标准。 其中在某些章节单独列出了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设计标准,这肯定了目前此类产品在火灾报警领域所起到的作用。对于特殊场所和具有特殊建筑特点的区域,原先普遍使用的点式烟感早已不能满足火灾探测的需要。其实早在多年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已经开始陆续地运用在一些特殊场所,但是因为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层次不齐,设计时也只能参考国外的一些标准或相近项目。所以现在新《规范》出台后,不仅为消防/电气设计和应用提出了指导方向,也对整个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领域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新《规范》中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相关内容: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下列场所宜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摘自规范第节,22页): 1.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 解读:如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无尘室等任何通过空气调节作用而保持正压的场所。在这些场所中,烟雾通常被气流稀释,这给点型感烟探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了困难。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由于采用主动的吸气式采样方式,并且系统通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加之布管灵活,所以成功地解决了气流对于烟雾探测的影响。 (图1: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2.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解读:如机场航站楼、火车候车大厅、酒店中庭、大型物流中心等场所,空间跨度较大,高度往往超过12m,气流易分层和横向扩散,安装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完全无法发挥作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管路安装十分灵活,采样孔可开在需要的位置,有效地采集空气样本。 (图2:高大空间烟雾扩散效果图) 3.低温场所; 解读:例如冷冻冷藏库,点型烟感和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应用温度限制较大,最低只能应用于-10℃的场所。而冷冻库根据其所储藏物品的类别,温度可能在-10℃~-28℃之间,此时,上述的烟感即无法使用。同样需要指出和注意的是,某些以激光为光源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主机也无法直接安装在冷库内,只能安装在库外,通过在墙面上打孔后安装管路,容易破坏保温层,造成能耗的浪费;同时引起采样管温差,造成冷凝结冰等,影响设备的使用。所以在此类低温场所,推荐使用HPLS为光源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它的应用温度为-40℃~+60℃,能直接安装在冷库内,不仅安装方便,不影响冷库的整体性,而且维护也非常简单。 4.需要进行隐蔽探测的场所; 解读:有些建筑为了建筑的美观(例如仿古建筑),或是为了防止人为破坏,需要将探测器进行隐蔽安装。如果安装普通的点型烟感,势必破坏建筑整体风格。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以将管路敷设在夹层等不宜察觉之处,从而避免了对视觉美观的破坏。 (图3:使用天花穿件和毛细管进行隐蔽安装)

智能化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设计

智能化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设计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智能化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设计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目录 绪论 (2) 第一部分传感器的简介 (6) 1.1.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6) 1.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7) 第二部分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9) 2.1.1 根据感应元件的结构不同分为:9 2.1.2根据火灾探测器类型分为: (10) 第三部分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13) 3.1.1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分类: (13) 第四部分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电路模 块分析 (15) 4.1.1倒相电路(图5) (16) 4.1.2稳压、限流电路(图6) (16) 4.1.3振荡电路(图8) (18) 4.1.4接收放大电路(图10) (20) 4.1.5抗干扰电路(图11) (21) 4.1.6报警接口电路(图12) (22) 4.1.7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总电路图如图 13。 (23) 4.1.8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电路原理:22

结论 (25) 致谢 (26) 参考资料 (27)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楼宇的建成与使用,用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 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显得越来越必要。世界上火灾监控系统的使用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随着建筑防火规范的实施,火灾监控系统在消防工 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火灾监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近些年来,我 国的建筑市场非常活跃,高层建筑特别是智能建筑的兴起,对建筑物火灾监 控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 器工作原理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 前言:以前一直以为酒店用的光电型烟感探头,采用的是烟雾遮蔽即报 警的工作原理,拆开研究后才 发现发射管与接收管并不是正 对着的,于是觉得“想当然的 东西看来不一定靠谱,百度一 下才搞明白原来是这么会事, 它应用的是另外一个原理——烟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工作原理: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感光电极处于激光照射下发生电信号,当火灾烟雾遮蔽激光时,电极失电,发出报警信号。 光电感烟探测器 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红外发光元件与光敏元件(光子接收元件)在其探测室内的设置通常是偏置设计。二者之间的距离~般在20-25mm.在正常无烟的监视状态下,敏元件接收不到任何光,包括红外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在烟粒子进入探测室内时.红外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则被烟粒子散射或反射到光敏元件上,并在收到充足光信号时,便发出火灾报警,这种火灾探测方法通常被称做烟散射光法。点型光电感烟探铡器通常不采用烟减光原理工作.因为无烟和火灾情况之间的典型差别仅有0.09%变化这种小的变化会使探测器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通常是由分开安装的、经调准的红外发光器和收光器配对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烟减少红外发光器发射到红外收光器的光束光量米判定火灾,这种火灾探测方法通常被称做烟减光法。 光电感从实际使用方面来看.二者的区别是.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适用于设有小型空间的建筑.即适用于天棚高度在12m 以下的房间,探测面积为60-80m2,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适用于设有高天棚和大型空间的建筑,其最大探测距离为100m;最大安装同距为14 m 最大保护面积为1400m2 ,一只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相当于18只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特别适用于探测位于地面处的阴燃火。 散射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示意图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同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相比,虽然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但从现有的实用型式和方法来看,仍有其不足之处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现有实用型式和方法,主要有下述三种:第一种型式是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两端都设有电源.即设有2个电源,而且每个电源都要有主电和备电,还设有一个低电平控制器.该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因而,其成本或造价较高。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 前言:以前一直以为酒店用的光电型烟感探头,采用的是烟雾遮蔽即报警的工作原理,拆开研究后才发现发射管与接收管并不是正对着的,于是觉得“想当然的东西看来不一定靠谱,百度一下才搞明白原来是这么会事,它应用的是另外一个原理——烟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工作原理: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感光电极处于激光照射下发生电信号,当火灾烟雾遮蔽激光时,电极失电,发出报警信号。 光电感烟探测器 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红外发光元件与光敏元件(光子接收元件)在其探测室内的设置通常是偏置设计。二者之间的距离~般在20-25mm.在正常无烟的监视状态下,敏元件接收不到任何光,包括红外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在烟粒子进入探测室内时.红外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则被烟粒子散射或反射到光敏元件上,并在收到充足光信号时,便发出火灾报警,这种火灾探测方法通常被称做烟散射光法。点型光电感烟探铡器通常不采用烟减光原理工作.因为无烟和火灾情况之间的典型差别仅有0.09%变化这种小的变化会使探测器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通常是由分开安装的、经调准的红外发光器和收光器配对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烟减少红外发光器发射到红外收光器的光束光量米判定火灾,这种火灾探测方法通常被称做烟减光法。 光电感从实际使用方面来看.二者的区别是.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适用于设有小型空间的建筑.即适用于天棚高度在12m 以下的房间,探测面积为60-80m2,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适用于设有高天棚和大型空间的建筑,其最大探测距离为100m;最大安装同距为14 m 最大保护面积为1400m2 ,一只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相当于18只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特别适用于探测位于地面处的阴燃火。 散射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示意图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同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相比,虽然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但从现有的实用型式和方法来看,仍有其不足之处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现有实用型式和方法,主要有下述三种:第一种型式是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两端都设有电源.即设有2个电源,而且每个电源都要有主电和备电,还设有一个低电平控制器.该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因而,其成本或造价较高。 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检测方法 1.一般在工程上使用专业烟枪,按照火灾时烟雾颗粒大小及浓度专用的香,通过自带的小风机将烟雾送至感烟探测器内部,在一段时间内感烟探测器将报出预警、火警的状态。 2.在感烟探测器报警后,观察火灾报警主机上的显示是否正确,包括:报警设备地址、报警位置、报警时间等。 3.进行报警测试记录。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系统操作手册

IFD Cirrus Pro 极早期火警预警系统 操作手册

目录 第一章一般操作 (1) 第二章异常操作 (7) 第三章查询 (10) 第一節事件检视 (10) 第二節历史曲线图 (12) 第三節数据库查询 (13) 第四節历史数据查询 (14) 第五節图面打印 (15) 第四章CirrusPro控制器操作 (17) 第一節组件选项 (17) 第二節灵敏度设定 (18) 第三節编辑文字 (18) 第四節输入输出设定 (19) 第五節管之进气流 (20) 第六節保修信息 (20) 第七節制造信息 (21) 第八節清除事件线图 (22) 第九節展示模式 (22) 第五章数据设定 (23)

第一節树状窗口操作 (23) 第一項监控计算机 (24) 第二項F-NET (27) 第三項区域 (32) 第四項CPD(CirrusPro控制器) (35) 第二節图片窗口操作 (38) 第一項新增 (38) 第二項删除 (38) 第三項更改属性 (39) 第四項CPD位置调整 (39) 第六章登入 (41) 第七章使用者管理 (42) 第一節使用者权限 (42) 第二節新增使用者 (43) 第三節修改使用者 (43) 第四節删除使用者 (44)

第一章一般操作 进入极早期火警预警系统, 屏幕显示如下: 窗口说明: 树状窗口 极早期火警预警系统之数据为树状结构,以监控计算机图标 开始,第二层为区域侦测网络(F-NET) ,每一个区域侦测网络包含区域 (第三层),每一个区域 包含极早期火警预警控制器(CPD) (最后一层)。树状显示窗口如下: 图控树状窗口 图片窗口 讯息窗口 CPD 状态窗口

浅析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大型物流仓库中的应用及其案例分析

浅析大型物流仓库的消防保护 ——运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进行极早期火灾探测 防火、灭火、对于人类社会来讲,几乎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只要有易燃物存在的地方,肯定就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存在,而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物资流动的中转站,物流仓库由于现场情况复杂、物资堆放密度大,十分容易发生火情,所以物流仓库的防火安全,一直是消防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 随着对物流仓库容量和利用率要求的不断提升,目 前的物流仓储业也逐渐朝着大空间的方向发展。各 类高架仓库、立体仓库等新型、大型仓储建筑不断 涌现。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中国国内网购行业的迅 猛发展,各大耳熟能详的电商纷纷建立超大型的物 流中心。 近几年来,我们经常从新闻报道中听到仓库火灾的 频繁发生,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生命之虞。火灾对任何一个仓库所有者和管理者来说,一直是头疼的问题。 ?高价产品,不容有失 为了获得更高的土地利用率,现代化仓库的高度不断增加,其紧凑的设计和超大的库容使得火灾一旦发生,将迅速蔓延,往往难以扑救。库容的增加导致产品总体价值也随之被放大,意味着同以往相比,火灾所产生的后果也更加严重。 ?业务中断,损失巨大

库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仓库发生火灾,将导致企业业务中断,不仅影响企业的供货,同时对品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估量。 ?烟雾损害,不可小觑 即使火灾能够被及时扑灭,火灾产生的烟雾、烟灰和扑救期间使用的灭火剂也会对产品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毁灭性的损害。不论是电子产品、食物或是药品,往往再也无法使用,其间接损失程度不亚于火灾的直接损失。 而随着仓库高度和规模的日益扩大,消防设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消防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物流仓库的要求。而且一旦火灾发生后,很难将其扑灭,所以如何准确而有效地实现火灾预警尤为重要。如果能在火灾刚发生,甚至尚未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探知火情,能够为提前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提供关键的时间。所以仓库如何实现极早期火灾探测也越来越受到仓库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重视。 国家对大型物流仓库的防火工作也日益重视。比如在现行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2013》中,建议在高度超过12m 的建筑中采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此外,上海消防局就明文提出:“大型物流仓库内应设置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等早期火灾报警系统。” 但由于仓库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造成其火灾探测的难度很高,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仓库环境多样性 仓库中的产品多种多样,有些本身就易燃,比如纺织品、纸质书籍等。有些本身虽不易燃,但大多使用易燃包装,如纸箱、木箱、木制托盘、包袋等。此外,仓库中电气设备的短路也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仓库运行

点型复合式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点型复合式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JTF-GOM-GST601点型复合式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一、JTF-GOM-GST601特点 复合探测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新型多功能高可靠性的火灾探测技术。JTF-GOM-GST601点型复合式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是由烟雾传感器件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件从工艺结构和电路结构上共同构成的多元复合探测器。它不仅具有普通散射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性能,而且兼有定温、差定温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性能。正是由于感烟与感温的复合技术,使得该款复合探测器能够对国家标准试验火SH3(聚氨酯塑料火)和SH4(正庚烷火)的燃烧进行探测和报警。同时该款探测器也能对酒精燃烧等有明显温升的明火探测报警,扩大了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应用范围。 本探测器为无极性信号二总线制,可接入海湾公司生产的各类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报警总线。而且本探测器与海湾公司生产的其它探测器完全兼容,可混合安装在同一总线上。 二、JTF-GOM-GST601主要技术指标 (1)探测器类别:A2R (2)工作电压:总线24V (3)监视电流≤0.6mA (4)报警电流≤1.8mA (5)报警确认灯:红色,巡检时闪烁,报警时常亮 (6)使用环境: 温度:-10℃~+50℃ 相对湿度≤95%,不结露 (7)编码方式:十进制电子编码 (8)外壳防护等级:IP22 (9)外形尺寸:直径:100mm,高:56mm(带底座)

三、JTF-GOM-GST601保护面积 建议参考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具体参数应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为准。 四、结构特征、安装与布线 探测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如图1-10: 本探测器的安装及布线与JTY-GD-G3型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相同。 JTF-GOM-JBF-4000点型复合式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一、JTF-GOM-JBF-4000功能特点 1、本探测器为烟温复合式,烟报警与温报警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互相不干扰; 2、内置微处理器,探测器对自身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判断,具有自诊断功能; 3、抗干扰能力强,抗灰尘附着、抗电磁干扰、抗温度影响、抗腐蚀、抗外界光线(光源)干扰; 4、抗湿热能力强,极具创意的导流槽设计,可适应于各种不同环境的要求;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云雾室技术)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云雾室技术) 一、火灾探测设备面对的火灾挑战 随著人类科技的进步,火灾探测器的性能也不断的提升,也解决了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的场合,依然挑战著火灾探测设备的能力。在今日复杂的环境里,火灾探测设备被要求具有下列的能力: 1.有极高的灵敏度,以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才不致于酿成巨灾; 2.在极高的灵敏度运行状态下,不会因灰尘而造成误报,产生运行上的困扰; 3.在气流稀释烟雾的状况下,亦能保持高灵敏状态; 4.在开关柜的阻隔下亦能进行火灾探测; 5.在高大空间环境中,能降低烟雾分层现象的冲击。 传统的点式探测器、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对于上述的问题无法解决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点式探测器不具备有高灵敏度探测能力是众所皆知的,而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因仍旧采用传统光电式的光遮蔽原理(光遮断或散射方式),若是要设定在高灵敏度状态下运行,势必频繁造成误报的困扰,最终也不得不降低灵敏度以求妥协,其结果就是回到传统的点式探测器一般的灵敏度,如此一来,不仅对火灾探测没有增加多少效益,而投资大量预算设臵的空气采样式高灵敏烟雾探测器更形同浪费。而气流稀释烟雾及烟雾分层现象更使得传统的点式探测器或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对火灾无能为力。火焰探测器需要有火苗产生才能探测到火灾,较适合使用在易燃性气体或液体火灾,加上空间许多遮挡物,造成火焰探测器无法及时对火灾做出反应。

因此,探测器要成功的对抗火灾的基本要件是: 1.具有在烟未产生前的过热(overheating)或打火状况下即能反应的极高灵敏度,而在此高 灵敏度状态下运行, 亦不会因环境因素(如灰尘、温湿度的变化)影响而产生误报;2.探测器必须能承受因气流变化造成探测标的物被稀释的影响,而仍能维持在高灵敏反 应的能力, 以达到及早报警的预防效果; 3.能降低烟雾分层现象的冲击,火灾生成物必须能到达探测器,以快速反应火灾情况; 4.能解决开关柜内探测的问题,不因机柜的阻隔而延误救灾; 5.日后的维护工作需要简易,让火灾探测器得以稳定的正常运行。 二、IFD云雾室型极早期探测系统技术特点 上述几项要求对传统点式光电型探测器、红外对射型探测器、图像式火焰报警探测器、或如激光型空气采样式烟雾探测器而言,都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只有采用云雾室探测技术(Cloud Chamber Technology)的IFD探测器,它具有最快的火灾反应灵敏度,几乎等于零的误报率,因而避免了复杂的火灾确认程序、避免延迟救灾的时间、避免降低对警报的警觉性、避免以调低灵敏度来降低误报率,能真正反应投资极早期探测器的意义。 IFD 云雾室型极早期火灾探测器具有如下特点: 1.全世界唯一具有能运转在最高灵敏度(火灾极早期阶段)状态下而不误报的能力; 2.不会受粉尘、雾气等影响而造成误报,不需使用内、外臵式精密过滤器,没有额外费 用支出的问题;

感烟探测器工作原理

感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感烟探测器 该种探测器主要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液体微粒即烟雾粒子的探测器, 主要用来探测可见或不可见的燃烧产物及起火速度缓慢的初期火灾。可分为离子型,光电型,激光型和红外线束型四种。 ①离子感烟探测器: 它主要是利用烟雾粒子改变电离室电流原理而设计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器内部装有а放射源的电离室为传感器件,现今使用大多为单源双室结构(补偿室,测量室),再配上相应的电子电路或CPU芯片所构成。 探测器内部的а放射源是由镅-241(Am241)发出。物质的放射性来自原子核的自发衰变过程如下:Am241->237Np+42He 由于а粒子比电子重得多,且带两个单位正电量,其穿透能力很弱。能量为5MeV的а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为3.5cm, 而金属中射程为2.06*10cm, 所以屏蔽遮挡很容易, 同时а粒子的电离能力很强,当它穿过物质时,每次与物质分子或原子碰撞而打出一个电子,约失33eV能量,一个能量为5MeV的а粒子,在它完全静止前, 大约可以电离15万个左右的分子或原子。采用放射源Am241的优点,除了电离能力强,射程短以外,其半衰期长,成本也较低。 图所示是单源双室结构的离子感烟探测器原理框图: 在单源双室结构的电离室正极板上放置有а放射源AM241,其放射源可以在上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放射出а粒子, а粒子不断地撞击空气分子,引起电离,产生大量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从而使极间空气具有导电性,两个电离室分别称为补偿室和检测室。当在电离室的正负极间加上12V的工作电压时(实险测得:12V 工作电压时电离室线性度最佳),可使原来做无序运动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正离子向负极运动,负离子向正极运动,从而形成电离电流。电离电流的大小与电离室的结构尺寸,放射源的特性,施加电压的大小,以及空气的密度,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多种因素有关, 施加的电压越高,电离电流越大,但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 施加电压再高, 电离电流也不会再增加,此时达到饱和工作区。设计时保证离子室工作于线性区。 当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进入测量室,部分正负离子会被吸附到比离子重许多倍的烟雾粒子上。一方面将使离子在电场中的速度降低了,另一方面增加了正负离子互相复合的几率,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Cirrus Pro IFD 云雾室空气采样极早期火灾报警系统计算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展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1-2

目录 一.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特点 三.传统点式烟雾探测设备的局限性 四.Cirrus Pro IFD云雾室空气采样极早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五.Cirrus Pro IFD在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应用优势 六.Cirrus Pro IFD网络结构 七.云雾室型与激光型探测器性能比较 八.IFD探测器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一.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科技及信息产 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书籍、资料和数据(印刷 版本、电子版本、电脑数据库等)的兴趣和需求 越来越强烈,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和乐趣、资 料和数据以及信息等服务。我们对其的依赖也变 得日趋强烈。与过去的情况相比,计算机数据中 心的设施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完备,造价也 变得越来越昂贵,所以这些场所内部设施的一次 很小的火灾都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灾害。其中不但 包括建筑物及设施本身的损失,而由此引发的包括珍贵的文史图书、资料和数据的损毁以及信息服务中断所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安全,特别是火灾防范,已经变成保障此类场所中有形及无形资产安全,确保服务正常进行的首要问题。但是,传统形式的火灾报警设备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计算机数据中心这一类物品价值高、设施精密,有些部门还不能间断服务的场合的防护需求,为了计算机数据中心火灾防范问题,必须要有一种比现有设备更加先进,更加灵敏,更加稳定无误报,能够较好的适应这些场所特殊环境的新一代极早期火灾报警探测系统。 二.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特点 相对一般意义的火灾防范,计算机数据中心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易燃物品种类繁多--与过去相比,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中心内安置有大量计算机、电源及功能完备、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电线电缆及各种存储介质,其中设备内部的元器件,电缆绝缘外套多采用石碳酸纤维,聚氯乙烯等易燃材料,极易燃烧造成灾难性后果。另外,类似纸张,磁盘,磁带等各类存储介质也是构成火灾隐患的重要因素。 2.火灾的诱发机制繁多,产生的危害也多种多样----计算机数据中心、数据库火灾通常可有多种原因诱发,其中包括传统的原因,也包括基于计算机数据中心自身特点的多种原因。据统计在造成火灾各类原因当中,32%的火灾由电力供应系统(交直流电源、电池、发电机及供电线路等)引发,18%的火灾由建筑内的其他电器设备引发,其中包括供电系统,电梯,空调,加热设备,照明系统等等。10%的火灾则直接由设备内部的线路引发。设备一旦发生火灾,不但会对设备造成直接危害,而且由于电器设备当中的特殊材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也将对设备及周围的物品造成长久的危害。 3.对于计算机数据中心来说,机房内设备昂贵,对火灾的敏感性极高,——与过去相比,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设定原则

Understanding ‘Sensitivity (Gain) Settings ’ Old Cirrus IFD unit Gain 1Gain 2Gain 3 Gain 4Sensitivity Low High Sensitivity Very Low Very High Fixed Alarm Points Gain 9Gain 10Gain 1Gain 2Gain 3Gain 4Gain 5Gain 6Gain 7Gain 8New Cirrus Pro units Pre-alarm Fire 1Fire 2Fire 3 New Cirrus Pro 4 x Adjustable Alarm levels Pre Fire 3 Fire 1 Fire 2

Understanding ‘Sensitivity (Gain) Settings ’ Sensitivity Very Low Very High Gain 9 Gain 10Gain 1Gain 2Gain 3Gain 4 Gain 5Gain 6 Gain 7Gain 8Typical Cirrus Pro set-up for Computer Room Pre-alarm –Local area investigation (alarm but possibly no visible smoke)Pre Fire 3 –‘Single knock’signal to Extinguishing Panel (possible flaming fire) Fire 3 Fire 1 –Air conditioning shutdown (possible small amount of visible smoke)Fire 1 Fire 2 –Evacuate signal to house fire alarm system (probable visible smoke)Fire 2

IFD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用户操作手册

CirrusPro Series User Manual CIRRUS PRO 火灾侦测器 用户手册

目录 1.0简介 (2) 1.1型号和设备 (3) 2.0 定期检修 (4) 2.1 定期检查 (4) 2.1.1 每天检查 (4) 2.1.2 三个月检查 (4) 2.1.3 年度检查 (4) 3.0 使用者指引 (5) 3.1 面板指示和控制 (5) 3.2 面板显示 (5) 3.2.1 主功能选单 (7) 3.2.2 实时图形表示 (7) 3.2.3 单位/管显示 (8) 3.2.4 事件讯息 (8) 3.2.5 历史图形 (9) 3.2.6 密码 (9) 3.2.7 维修讯息 (10) 4.0 侦错 (11) 4.1 错误讯息列表 (11) 4.2 侦测单元上的错误码 (11) 5.0 侦测器规格 (12)

1.0简介 本手册详述了Cirrus Pro Series Aspirating Fire Detectors的安装、测试、服务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 众所皆知当材料过热时会产生比可见光波长还小的粒子,而且其数量远远超过在正常环境下存在的粒子数。Cirrus Pro侦测器利用Wilson的云雾室理论来侦测火的早期及其它各阶段所产生的次微粒子。 经过过滤的空气样本经由离心风扇传送到侦测器,其中一部份被送入增湿器中。在接近100%的相对湿度下,空气样本被吸入云雾室。因为真空样本在迅速的膨胀和降温过程中,使水气凝结在小粒子表面而形成“云”。 因此,这些由温度变化产生的粒子而造成的“云”会被云雾室的测量系统侦测。云的密度会以相称的粒子数量来表现。 侦测的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讯号,其对应于粒子的浓度,且此讯号用来提供有4个顺序的警报。 Cirrus Pro侦测器有自我管理系统,会持续的监视其正常的操作。任何问题会立即有面板灯号、蜂鸣器及失误继电器发出警告。 Cirrus Pro侦测器将失误数据、背景粒子浓度及事件数据储存在本机内存中,这些数据可以用选购的Cirrus窗口软件来存取及输出。 选购的面板显示器可以用来做结构的选项及显示全部的数据,面板显示器可以安装在侦测器上或装在远程,利用网络可监控到32个侦测器或面板显示器。

FMST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操作说明1

FMST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操作说明 FMST Detector Power Sil/Iso Fire Time 显示模块Display Module Airflow Program 整机电源静音/隔离气流程序Silence Reset Test Isolate 静音复位自检隔离 火警2Fire2 火警1Fire1 行动PRE 预警AUX. 报警时间 整机指示灯: 绿灯亮起为正常运转 黄灯亮起为侦测机有故障 电源指示灯: 绿灯亮起为正常运转 黄灯亮起为电源有故障 静音/隔离指示灯: 绿灯亮起为正常运行 黄灯亮起为设备处于静音状态 黄灯闪烁为设备处于隔离状态 气流指示灯: 绿灯亮起为正常运转,气流在正常范围内 黄灯亮起为气流有故障,可能是气流过高管路可能断裂、气流量过低管路可能阻塞或是抽气泵失效 程序指示灯: 绿灯亮起整机程序正常运行 黄灯亮起为程序死机 烟雾浓度指示灯: 首次开机有15分钟设备自学习时间,此时,16个红灯流动闪烁。 报警时间: LED 显示时间为最新报火警的时间。 预警级灯亮(AUX) 当达到该报警级别,且超过一定的延时,该灯亮起,并伴有间断报警声。 行动级灯亮(PRE) 当达到该报警级别,且超过一定的延时,该灯亮起,并伴有间断报警声。 火警Ⅰ级灯亮(Fire1) 当达到该报警级别,且超过一定的延时,该灯亮起,并伴有不间断报警声。 火警Ⅱ级灯亮(Fire2) 当达到该报警级别,且超过一定的延时,该灯亮起,并伴有不间断报警声。 静音键: 按此键可以用来消除报警时蜂鸣器所发 的声音。当按下时指示灯长亮,整机处于 消音状态。 复位键: 连续按此键三次程序重新运行。 自检键: 按此键设备进入自检状态,无须人工干 预,自动诊断设备工作状态。 隔离键: 按此键设备进入隔离状态。被隔离后,设 备不产生任何报警,且隔离指示灯亮。 1. 现场处理办法 当有作业人员在现场时发现有“预警”级和“行动”级报警时,应立刻查明报警原因并进行处理,消除烟源,待报警信号自动消除后,才能离开现场。按“静音”键可消除报建蜂鸣音,按“复位”键可解除报警。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概述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概述 什么是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通过主动地采集探测区域内的空气样 本并分析是否存在烟雾微粒,从而发出火灾报警,也叫做空 气采样探测器或极早期烟雾探测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要严重,如企业供货能力损失、市场份额损失,其 结果甚至导致企业经济崩溃。高价值财物的高度集中、不可替代性,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商品和服务快速供给的要求,都促使需要有相应的防火方案。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消防技术要求,这些是传统的火灾探测器达不到的。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分布在被保护区域内的采样管网 上的采样孔主动采集空气样本,并送至一个智能化的探测模块中,与模块中 原有设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由此给出准确的信号提示,并根据使用者事先确 定的报警设置灵敏度级别发出火灾警报。此系统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对火灾极 早期(过热、闷烧、低热辐射和无可见烟雾生成阶段)的探测和预警,所以 在热分解阶段即能给出及时的报警。报警时间比传统探测设备提早数小时以 上,可以在火灾形成前极早期发现风险隐患,将火灾风险概率降到最小。 为什么要使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进行探测? 目前市面上的火灾探测器品种不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传统点式感烟探测器: 是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广泛的火灾探测器,通常应用在各种办公大楼和民用建筑内。

由于其探测灵敏度偏低,大多为3-5%,对于通常的环境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宾馆、饭店、办公大楼等等。但在一些工业场所,譬如仓库、电子厂房以及数据中心等应用环境中,其探测灵敏度明显偏低,无法在火灾发生初期做出有效探测。 而且点式感烟探测器大多安装在被保护区域的天花板上被动地等待烟雾慢慢扩散到其附近,才能报警,此时通常火势已经较大或产生较多烟雾,即使发出报警,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相关人员采取行动。如果空间中有空调或风机运作,使烟雾稀释,会严重影响探测效果。 此外根据国家现行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中规定,点型烟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在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中使用。所以在一些高架库房,烟草仓库,航站楼等场所无法使用。 此外,传统的烟感探头需经常维护,否则容易积灰,时间长了影响使用寿命,也无法发挥作用。而由于其安装的特点,其维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非常费时费力。 2、红外对射式感烟探测器 针对传统点式设备对高大空间的保护无法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情况,很多厂家选择使用红外对射探测系统。红外对射系统包括红外发射端与接收端,当其所属发射器与接受器之间的红外线被烟雾遮挡时,接受器所接收到的光强度会发生改变,报警器以此判断烟雾的存在,并会发出报警信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探测设备的安装高度的问题,但同样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弊端。 为了保证探测效果,要求在红外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无遮挡。所以如果安装在仓库中,很容易被货架或作业中的叉车等遮挡,引起误报。 而且当烟雾足以遮挡红外线时,火势通常已经很大,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值守人员进行查看和采取措施。 由于建筑物会产生轻微的形变,造成对射系统产生对不准的情况,所以经常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专门的登高工具进行调校,非常麻烦且需要较高费用。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一、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3、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确实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二、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探测器应安装牢固,并不应产生位移。在钢结构建筑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和反射板)可设置在钢架上,但应考虑位移影响。 2、发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和反射板)之间的光路上应无遮挡物,并应保证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避开日光和人工光源直接照射。 三、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管路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及采样孔的设置。 2)采样管应固定牢固,有过梁、空间支架的建筑中,采样管路应固定在过梁、空间支架上。 四、探测器底座的安装要求 1、探测器的底座应安装牢固,与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应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2、探测器底座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五、其他要求 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应朝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调试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中安装的跟据散射光、透射光原理(光电感烟)和电离原理(离子感烟)工作的报警器.其他环境中安装的或根据其他装理工作的报警器,除特殊技术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15-1993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12978—2003 火灾报警设备检验规则 GB 16838—1997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 3产品分类 3. 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a)光电原理的报警器(散射光、透射光原理); b)电离原理的报警器。 3. 2位供电方式可分为: a)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 b)外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 c)外部电源供电且配有内部备用电池的报警器。 3。3位工作方式可分为: a)单点报警器; b)互联式报警器。 4一般要求

4。 1当被监视区域发生火灾,其烟参数达到预定值时,报警器应同时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 4。 2对于互联式报警器,当一只报警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时,与其连接的其他报警器亦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4. 3在距报警器3 m远处,火灾报警信号声压级应大于80 dB(A计权)。 4。4报警器应具有自检功能,自检时报警器应发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 4. 5具有报警消音功能的报警器,消音周期应小于100 s,对互联式报警器,报警器的消音不应影响与其互联的报警器的报警功能。 4. 6除电池和熔断器外,报警器不应有用户拆换或维修的元器件,当电池被取走时,应有明显警示标识.4. 7报警器可与远程显示器等辅助设备进行通讯,但是报警器与这些设备通讯过程中出现断线、短路故障时不应影响报警器探测火灾的性能. 4。 8具有多个指示灯的报警器,指示灯应以颜色标识。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报警器,应具有交流电源工作指示灯,交流电源工作指示灯应为绿色,火警指示灯应为红色,故障指示灯应为黄色。 4。9报警器应装配网眼最大尺寸不大于1 mm的网织品或采取其他预防昆虫进入的措施. 4. 10报警器的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4. 10. 1对内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和外部电池供电的报警器,电池的容量应能保证报警器正常工作不少于一年;在电池将不能使报警器处于报警状态前,应发出与火灾报警声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音故障信号;声音故障信号至少在7 d连续每分钟至少提示一次,在此之后,报警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灾报警信号应至少持续4 min。 4。10。 2对外部电源供电且配有内部备用电池的报警器,当外部电源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自动切换成备用电池供电,备用电池应能保证报警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至少72 h,在电池将不能使报警器处于报警状态前,应发出与火灾声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音故降位障,火灾报警信号至少持续4 min. 4。 11报警器电源极性反接不应造成报警器损坏。 4. 12报警器应耐受住本标准第5章所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足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5 要求和试验方法 5.1报警器试验纲要 5. 1。 1本标准规定的是型式试验,受试样品不少于18只,并在试验前进行编号,试验时先进行功能、电池故障报警、极性反接、声压、方位、一致性试验,其他试验宜按表1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表1 试验程序

感烟火灾探测器

JTY-GD-DG311型联网型 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使用说明书 JTY-GD-DG311联网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适用于商场、宾馆、商店 、仓库、电机房等民用及工业场所的火灾预报警。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可靠、耗电小、美观耐用、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与安防系统配套使用 一. 性能: 报警声音: ≥80dB 供电电源: DC9V ~DC28V 电 流: 静态电流 ≤200uA 报警电流 ≤45mA 工作温度: -10℃~+50℃ 相对湿度: ≤95%RH(40℃±2℃) 烟雾灵敏度:1.06±.26%FT. 符合标准:GB4715-2005 输出形式: 声光报警/继电器无源触点(NO/NC 可设置)输出 二. 功能: 自检:按下检测按钮,探测器LED 常亮,同时发出报警音响(注:自检仅对于探测器本身内部功能进行检测,自检时无继电器信号输出)。 工作:正常情况下,探测器大约每隔6秒指示灯会闪亮一下。探测器自动检测周围环境中的烟雾浓度,并根据使用环境状况进行灵敏度自动补偿。当烟雾浓度接近报警值,探测器加快对烟雾浓度趋势进行智能运算,同时报警指示灯开始闪亮。若运算结果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探测器开始声光报警,并启动继电器输出。当周围环境的烟雾浓度降低到报警值以下时,探测器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输出:无源触点输出;触点容量24V/1A ,可通过探测器内部的跳线,设置为常开或常闭触点输出。出厂时跳线默认设置触点为常闭。 三. 结构特征: 探测器外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探测器外形示意图 四.安装: 在天花板上相距60mm 的位置上打两个直径5mm 的安装孔, 如图3用涨塞和螺钉固定探测器底座在天花板上。 图2 :安装示意图 注意:该产品不适宜在以下场所使用: ● 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的场所 ● 有较大粉尘、水雾、蒸汽、油雾污染、 ● 腐蚀气体的场所 ● 相对湿度大于95%的场所 ● 通风速度大于5m/秒的场所 五. 接线: 连接电源线在底座端子3、端子4上,继电器无源触点输出线连接在底座端子1、端子2上。将探测器按正确方向扣在底座上,压下后顺时针方向旋紧。接通电源即可工作。接线如图3所示。 图3:接线示意图 六. 故障分析与排除 1.报警无输出:检查跳线设置是否正确. 2.频繁误报警:可能传感器迷宫中积尘过多引起,用吸尘器清理迷宫(外部黑色塑胶部分) 七. 维护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使用故障,请尽快与供应商联系,不要私自拆卸修理,以免发生意外。 如长期不使用,必须拆下探测器,装入包装盒中,在通风干燥处存放。 八. 运输和储存 根据GB/T15464-19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运输和储存。 运输储存过程中必须保持生产厂原包装及封印完整,并保证产品不受到剧烈冲击。 环境气温应避免剧烈变化。 装箱叠放高度不超过6层,拆箱后单件叠放高度不超过5层。 天花板 底座 安装孔距直流电源输入(无极性) ,默认常闭输出常开常闭可设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