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射线检测方案

X射线检测方案

凯米拉化学品(南京)有限公司

罐区扩建项目

X射线检测方案

编制:王凤松

审核:南韦平

批准:李剑

南京金鑫检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10月08日

一、主题内容:

1.1 本方案规定了凯米拉化学品(南京)有限公司罐区扩建项目安装工程无

损检测的基本要求。

1.2 本方案编制依据: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3 工程概况:

该工程管道规格分别为DN20~DN80等,材质为20#、304、316,检测比例按图纸设计规定。射线检测评定标准为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格级别按图纸设计规定。

二、射线安全管理规定

2.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防护培训,并取得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操作前应佩带好个人计量牌。

2.2 注意用电安全。

23 射线检测前,必须先与甲方取得联系,通知射线探伤时间及安全辐射范围。

2.4 每次检测前,必须划定警戒区域,悬挂警告标志(夜间挂红灯、出入路口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并确认警戒区内无其他人员后才可开机作业)。

2.5 射线检测人员应尽量利用现场建筑物屏蔽射线,使所受的辐射剂量尽可能达到最小。

三、人员安排

启安现场负责人:黄俊逸157********

姜若威186********

金鑫现场负责人:王银国132********

杨永前

夏海斌

张小斌

四、射线地点及时间安排

4.1 探伤地点

因为选用的射线机的安全半径为22米,所以我们将探伤地点定在启安预制场东南侧,距离西侧,北侧各30米的地方,详见下图

4.2 探伤时间

探伤的时间将选在晚上8点至第二天凌晨5点。一般探伤工作在凌晨1点左右完成,完成探伤后,我们将通知业主等各方人员恢复工作。

五、射线检测专用工艺

5.1 本射线检测专用工艺适用于:凯米拉化学品(南京)有限公司罐区扩建

项目安装工程无损检测的基本要求射线检测。

5.2 检测设备和器材的选择

5.2.1射线机和能量的选择

射线机的安全半径为22米

5.2.2胶片的选择

5.2.3增感屏的选择

5.2.4像质计

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形像质计测定。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的规定, JB/T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7684的有关规定.

5.2.5.1不同线型像质计适用的材料范围一览表:

5.2.5.2透照厚度(TA)与像质的选型一览表:

5.3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

5.5.1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现作适当修整。

5.5.2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

5.4具体要求

5.5.1透照布置

5.5.1.1透照方式

应根据工件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透照方式。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应选用单壁透照方式。在单壁透照不能实施时才允许采用双壁透照方式。

5.5.1.2透照方向

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

5.5.1.3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的透照布置

小径管采用双壁双影透照布置,当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

a)T(壁厚)≤8mm;

b)δ(焊缝宽度) ≤D0/4。

椭圆成像时,应控制影像的开口宽度(上下焊缝投影最大间距)在1倍焊缝宽度左右。

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椭圆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

5.5.1.4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的透照次数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时,当T/ D0≤0.12时,相隔900 透照2次,当T/ D0≥0.12时,相隔1200 或600 透照3次。垂直重叠成像时,一般相隔1200或600 透照3次。

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时,可采用椭圆成像或重叠成像方式透照一次。鉴于透照一次不能实现焊缝全长100%检测,此时应采用有效措施扩大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底片评定范围内黑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5.5.无用射线和散射线屏蔽

5.5.1应采用金属增感屏、铅版、滤波板、准直器等适当措施,屏蔽散射线和无用射线,限制照射场范围。

5.5.2检查背散射防护的方法是:在暗盒面贴附“B”铅字标记,一般“B”铅字

的高度为13mm,厚度为1.6mm,按检测工艺的规定进行透照和暗室处理。若底片上不出现“B”字影像或出现黑度高于周围背景的“B”“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符合要求。

5.6像质计的使用

5.6.1像质计一般应放置在工件源侧表面焊接接头的一端,(在被检区长度的1/4左右位置),金属丝应横跨焊缝,细丝置于外侧。

5.6.2像质计放置原则

a)单壁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源侧。双壁单影透照规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双壁双影透照规定像质计可在源侧,也可放置在胶片侧。

b)单壁透照中,如果像质计无法放置在源侧,允许放置在胶片侧。

c)单壁透照中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应进行对比试验。

d)当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在像质计上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作为标记,“F”标记的影像应当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底片上,且像质计指数提高一级,并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5.7.小径管可选用通用线型像质计或标准规定的等径像质计,金属丝应横跨焊缝放置。

5.8.标记

5.8.1透照部位的标记由识别标记和定位标记组成,尺寸应为8mm高、1.6mm 厚。

5.8.2识别标记一般包括:管线编号、对接焊接接头编号、管径、母材厚度、焊工代号、透照日期。焊口的返修片在拍片时该焊口应加返修标记“R”,扩透焊口时应加扩透标记“K”。

5.8.3定位标记一般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中心标记指示透照部位区段的中心位置和分段编号的方向,一般用十字箭头“”表示.搭接标记是连续

检测时的透照分段标记,可用符号或其他能显示搭接情况的方法表示。

5.8.4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所有标记的影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

5.9 分段透照底片示意图:

5.9.1 底片标记及像质计的摆放

5.9.2 识别标记

位于底片下半部由左至右(按其顺序依次排列)为:

年、月、日:为拍片日期:焊工代号

位于底片上半部由左至右(按其顺序依次排列)为:

G:管线编号: H:焊缝代号; N0:为拍片序号R X:返修标记及次数

T:特殊注标通常为板厚、扩拍(K)或管子规格。

5.9.3 底片两端↑-↑有效评定长度(搭接标记)↑离底片端部≥10mm,也可用阿拉伯数字替代。

5.10透照方法示意图:

5.10.1双壁单影透照示意图:(1)

d

O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倾斜透照示意图(椭圆成像)

5.11. 装片

5.11.1所用胶片应按批量任意抽取三张未曝光胶片,进行正常暗室处理以检查底片灰雾度及有无其他影像,确定胶片是否合格。

5.11.2所用的增感屏必须逐张检查,不得使用有划痕及不清洁的增感屏。 5.11.3检查并确定所用的暗袋无漏光、平坦、清洁。

5.11.4裁片、装片必须清洁并戴细绒手套,胶片不得折叠、弯曲并离红灯不

得太近,远离药液等杂物。

5.11.5按工作量裁装胶片,剩余胶片应在包装盒表面注明剩余数量、规格、裁片日期等。

5.12. 胶片暗室处理

5.12.1使用FUJI-100胶片配套显影、定影配方。

5.12.2显影温度控制在20±2℃,采用手工槽洗,显影时间为5-8min。显影结束后应在停显液中停留1-2min。定影时间控制在20-30min。

5.12.3定影结束后,底片应在放有消泡剂的流动水中洗泡30min。然后自然凉干。

5.13 评片要求

5.15.1评片应在评片室内进行,室内光线应暗淡,室内照明不得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射。

5.15.2评片灯的亮度应可调,最大亮度不小于100000cd/cm2,透过底片的亮度不小于30 cd/cm2,并配有不同大小遮光板。

5.15.底片质量

5.15.1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

5.15.2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级:1.5≤D≤5.0

AB级:2.0≤D≤5.0

B级:2.3≤D≤5.0

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2.0.

5.15.3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痕、斑纹等伪缺陷。

5.15 人员要求

5.15.1检测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合格人员,方可参加检测工作。

5.15.2操作人员必须经防护培训,并取得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5.15.3评片人员的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mm能读出高为0.5mm,间隔为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评审片人员必须持射线Ⅱ、Ⅲ级资格证书。

5.15.4检测人员应对焊接工艺有所了解。

5.15.5检测人员应根据委托单、现场工件情况和本射线检测专用工艺、射线检测通用工艺及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编制工艺卡,经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现场遵照实施。

5.16 底片的评定与审核

5.1

6.1底片应按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进行评定。

5.1

6.2底片评定前应将检测的有关记录、拍片部位图等交评片人员。

5.1

6.3底片评定中评片人员发现有疑问的底片,应及时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必要时应进行复验检查。

5.1

6.4审核人员对底片的缺陷定性、定量、评定级别应逐张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应检查报告内容填写是否规范。

5.17返修和扩大

5.17.1超标缺陷应及时发出返修通知,返修后及时把返修片透回,返修片应加返修标记“R”。

5.17.2抽透焊缝若有返修片,应按返修一个口扩大两个口的比例进行扩大检查。若又发现返修片,应对该焊工焊接的该条管线焊口进行100%拍片检查。

5.17.3质量分级的一般规定

Ⅰ级对接焊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根部内凹、根部咬边。

Ⅱ级和Ⅲ级对接焊接接头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双面焊以及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

对接焊接接头中缺陷超过Ⅲ级者为Ⅳ级。

当各类缺陷评定的质量级别不同时,以质量最差的级别作为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

5.18圆形缺陷的质量分级

5.18.1圆形缺陷用圆形缺陷评定区进行质量分级评定,圆形缺陷评定区为一个与焊缝平行的矩形,其尺寸见表1。圆形缺陷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区域。

表1:缺陷评定区

5.18.2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或与圆形缺陷评定区边界线相割的缺陷均应划入评定区内。将评定区内的缺陷按表2的规定换算为点数,按表3的规定评定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

表2:缺陷点数换算表

表3:各级别允许的圆形缺陷点数

5.18.3由于材质或结构等原因,进行返修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的对接焊接接头,各级别的圆形缺陷点数可放宽限1~2点。

5.18.4对致密性要求高的对接接头,制造方底片评定人员应考虑交圆形缺陷的黑度作为评级的依据。通常交黑度大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当对接焊接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其质量级别应评为Ⅳ级。

5.18.5当缺陷的尺寸小于表4的规定时,分级评定时不计该缺陷的点数。质量等级为Ⅰ级的对接焊接接头和母材公称厚度≤mm的Ⅱ级对接焊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不得多于是10个,超过时对接焊接接头质量等级应降低一级。

表4: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

5.19条形缺陷的质量分级

条形缺陷按表5的规定进行分级评定。

表5:各级别对接焊接接头允许的条形缺陷长度

5.20综合评级

5.20.1在圆形缺陷评定区,人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时,应进行综合评

级。

5.20.2综合评级的级别如下确定:对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分别评定级别,将两者级别之和减一作为综合评级的质量级别。

5.21 射线照相的质量等级

5.21.1射线照相质量等级为AB级。

5.22 透照方式和透照参数的确定

5.22.1焦距为600mm。

5.23检测报告

5.25.1检测报告包括:射线探伤报告,在必要时应附返修通知单。

5.25.2报告要认真填写,字迹清楚,不得涂改,表格中不得有空项。

5.25.3报告在初评、复评栏中本人必须签字,不得代签。

5.25.4报告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后,二份交委托单位,一份自存,待工程结束后和底片交资料室存档,存档期限不少于7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