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S技术基础》复习题简答题

《3S技术基础》复习题简答题

《3S技术基础》复习题简答题
《3S技术基础》复习题简答题

中国矿业大学3S技术复习重点(简答题)

1.地理信息的特征

作为信息的一种,地理信息具备信息的基本特征,即信息的客观性、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可传输性和信息的共享性;但从其本身而言,地理信息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他们包括:

(1)空间相关性:任何地理事物是相关的,并且在空间上相距越近则相关性越大,空间距离越远则相关性越小,同时地理信息的相关性具有区域性特点。

(2)空间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的天然特性,不仅体现在数据上的分区组织,而且在应用也是面向区域的,即一个部门或专题必然也是面向所管理或服务的区域的。

(3)空间多样性:在不同地方或区域上,地理数据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地理信息的多样性意味着地理信息的分析结果需要依赖于其位置,才能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地理信息的多样性也体现在不同区域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不一样,特别是对于地理信息服务,信息的生产、信息的存储和信息的使用安排需要考虑不同地方对信息的需求。

(4)空间层次性:地理信息的层次性首先体现在同一区域上的地理对象具有多重属性,例如某区的土壤侵蚀研究,相关因素包括该地区的降雨、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其次是空间尺度上的层次性,不同空间尺度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信息特征。

2.GIS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输出

3.什么是地图投影,它与GIS的关系如何?

答:将地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而使其误差最小的各种投影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其实质就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的坐标(φ,λ)与平面上对应的坐标(x,y)之间的函数关系。

地图投影对GIS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是渗透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如数据输入,其数据包括地图投影数据;数据处理,需要对投影进行变换;数据应用中的检索、空间分析依据数据库投影数据;输出应有相应投影的地图。

4.简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实现的?

答:为了便于地形图的量测作业,在高斯-克吕格投影带内布置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具体构成是:规定以中央经线为X轴,赤道为Y轴,中央经线与赤道交点为坐标原点。同时规定,x值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y值在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中央经线以西为负。由于我国疆域均在北半球,x值皆为正值。为了在计算中方便,避免y值出现负值,还规定各投影带的坐标纵轴均西移500km,中央经线上原横坐标值由0变为500km在整个投影带内y值就不会出现负值了。由于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每个投影带都有一个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位于两个不同投影带的地图点会出现具有相同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而实际上描述的却不是一个地理空间。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和区别不同点的地理位置,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在横坐标Y值前标以投影带的编号。

5.地图投影的变形包括哪些?

答:地图投影的变形,通常可分为长度、面积和角度三种变形,其中长度变形是其它变形的基础。

6.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地图投影如何分类的?

答:按照构成方法,可以把地图投影分为几何投影和非几何投影。

几何投影:几何投影是把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几何面上,然后将几何面展为平面而得到。在地图投影分类时是根据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及其与地球椭球的关系又可进一步划分。

1)按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

2)按投影面与地球自转轴间的方位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投影面的中心轴与地轴重合;横轴投影:投影面中心轴与地轴相互垂直;斜轴投影

3)按投影面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划分:割投影、切投影

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7.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高斯投影和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答:主要原因有:1.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中大于等于1∶50万的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为地理数学基础;2.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其分幅与国际百万分之一所采用的分幅一致;3.我国大部分省区图多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和属于同一投影系统的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4.正轴等角圆锥投影中,地球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即大圆航线)表现为近于直线,这有利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分析和信息量度的正确实施。

因此,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高斯投影和正轴等角圆锥投影既适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8.何为高斯投影?其投影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高斯投影从几何概念上分析,它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我们把地球看成是地球椭球体,假想用一个椭圆筒横套在其上,使筒与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相切,椭圆筒的中心轴位于赤道上,按等角条件将地球表面投影到椭圆筒上,然后将椭圆筒展开成平面,这就是高斯投影。高斯投影的基本条件(性质)为:(1)中央经线(椭圆筒和地球椭球体的切线)和赤道投影成垂直相交的直线;(2)投影后没有角度变形(即经纬线投影后仍正交); (3)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

9.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哪几种?每种方法是如何进行压缩的?

答: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1)链式编码(2)行程编码(3)块式编码(4)四叉树编码

(1)链式编码:由某一原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

(2)行程编码: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的个数或发生变化的位置,即按(属性值,重复个数)或(属性值,位置)编码。(3)块式编码:块式编码是将行程编码扩大到二维的情况,把多边形范围划分成由像元组成的正方形,然后对各个正方形进行编码。

(4)四叉树编码用四叉树来描述,将图像区域按四个大小相同的象限四等分,每个象限又可根据一定规则判断是否继续等分为次一层的四个象限,无论分割到哪一层象限,只要子象限上仅含一种属性代码或符合既定要求的少数几种属性时,则停止继续分割。否则就一直分割到单个像元为止。而块状结构则用四叉树来描述。按照象限递归分割的原则所分图像区域的栅格阵列应为2n×2n(n为分割的层数)的形式。

10.简述栅格单元值选取的常用方法。

答:(1)中心点法。用位于栅格中心处的地物类型决定其取值。这种方法常用于有连续分布特性的地理现象。

(2)面积占优法。以占矩形区域面积最大的地物类型作为栅格单元的代码。

(3)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选取最重要的地物类型作为相应的栅格单元代码。这种方法常用于有特殊意义而面积较小的地理要素,特别是点状和线状地理要素。如城镇、交通线、水系等。在栅格代码中应尽量表示这些重要地物。

(4)百分比法。根据矩形区域内各地理要素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数确定栅格单元的取值。

11.什么叫矢量数据?点、线、面实体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矢量数据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图形数据结构,主要用于表示地图图形元素几何数据之间及其与属性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点实体:在矢量数据结构中,除点实体的(x,y)坐标外还应存储其它一些与点实体有关的数据来描述点实体的类型、制图符号和显示要求等。

线实体:线实体可以定义为直线元素组成的各种线性要素,直线元素由两对x,y坐标定义。最简单的线实体只存储它的起止点坐标、属性、显示符等有关数据。

面实体:多边形(也就是面实体)矢量编码,不但要表示位置和属性,更重要的是能表达区域的拓扑特征,如形状、邻域和层次结构等,以便恢复这些基本的空间单元可以作为专题图的资料进行显示和操作,由于要表示的信息十分丰富,基于多边形的运算多而复杂,因此多边形矢量编码比点和线实体的矢量编码要复杂得多,也更为重要。

12.栅格、矢量数据结构各有什么优缺点?

矢量数据结构: 优点- 1. 数据结构严密,冗余度小,数据量小;2. 空间拓扑关系清晰,易于网络分析;3. 面向对象目标的,不仅能表达属性编码,而且能方便地记录每个目标的具体的属性描述信息;4. 能够实现图形数据的恢复、更新和综合;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缺点-数据结构处理算法复杂;叠置分析与栅格图组合比较难;数学模拟比较困难;空间分析技术上比较复杂,需要更复杂的软、硬件条件;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

栅格数据结构:优点-数据结构简单,易于算法实现;空间数据的叠置和组合容易,有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各类空间分析,地理现象模拟均较为容易;输出方法快速建议,成本低廉。缺点-图形数据量大,用大像元减小数据量时,精度和信息量受损失;难以建立空间网络连接关系;投影变化实现困难;图形数据质量低,地图输出不精美。

13.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对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进行有效的选择?

答:在GIS建立过程中,应根据应用目的要求、实际应用特点、可能获得的数据精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配制情况,在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中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人们最熟悉的图形表达形式,对于线划地图来说,用矢量数据来记录往往比用栅格数据节省存贮空间。相互连接的线网络或多边形网络则只有矢量数据结构模式才能做到,因此矢量结构更有利于网络分析(交通网,供、排水网,煤气管道,电缆等)和制图应用。矢量数据表示的数据精度高,并易于附加上对制图物体的属性所作的分门别类的描述。矢量数据只能在矢量式数据绘图机上输出。目前解析几何被频繁地应用于矢量数据的处理中,对于一些直接与点位有关的处理以及有现成数学公式可循的针对个别符号的操作计算,用矢量数据有其独到的便利之处。矢量数据便于产生各个独立

的制图物体,并便于存贮各图形元素间的关系信息。

栅格数据结构是一种影像数据结构,适用于遥感图像的处理。它与制图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着简单、直观而严格的对应关系,对于制图物体空间位置的可探性强,并为应用机器视觉提供了可能性,对于探测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栅格数据最为便捷。多边形数据结构的计算方法中常常采用栅格选择方案,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栅格方案还更有效。例如,多边形周长、面积、总和、平均值的计算、从一点出发的半径等在栅格数据结构中都减化为简单的计数操作。又因为栅格坐标是规则的,删除和提取数据都可按位置确定窗口来实现,比矢量数据结构方便得多。最近以矢量数据结构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栅格算法表明存在着一种比以前想象中更为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某些栅格结构曾经存在的问题。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大范围小比例的自然资源、环境、农业、林业、地质等区域问题的研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战略性布局研究等,使用栅格模型比较合适。城市分区或详细规划、土地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矢量模型比较合适。当然,也可以把两种模型混合起来使用,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两种方式的地图。

14.简述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的基本方法。

答:同矢量数据多边形叠置分析相比,栅格数据的更易处理,简单而有效,不存在破碎多边形的问题等优点,使得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在各类领域应用极为广泛。根据栅格数据叠加层面来将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运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布尔逻辑运算:栅格数据一般可以按属性数据的布尔逻辑运算来检索,即这是一个逻辑选择的过程。

重分类:重分类是将属性数据的类别合并或转换成新类。即对原来数据中的多种属性类型,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重新分类,以利于分析。

数学运算复合法:指不同层面的栅格数据逐网格按一定的数学法则进行运算,从而得到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算术运算;函数运算:指两个以上层面的栅格数据系统以某种函数关系作为复合分析的依据进行逐网格运算,从而得到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过程。这种复合叠置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地学综合分析、环境质量评价、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中。

15.简述栅格数据窗口分析的三要素。

答:窗口分析中的三个要素:

中心点,在单个窗口中的中心点可能就是一个栅格点,或者是分析窗口的最中间的栅格点,窗口分析运算后的数值赋予它。

分析窗口大小与类型,依据的单个窗口中的栅格分布状况,如平滑运算的3×3矩形窗口,扇形窗口等。

运算方式,图层根据窗口分析类型运算,依据不同的运算方式获得新的图层,如DEM提取坡度、坡向运算。

16.基于ArcView的栅格数据任意多边形裁剪的基本步骤。

1.点击【View】下的【NewTheme】命令,选择建立一个Polygon主题A;

2.激活多边形主题A,点击绘制多边形的工具按钮,用鼠标绘制一个要裁剪的多边形,单击增加多边形的节点,双击则结束绘制多边形。点击打开表的按钮或点击【Theme】下的【Table】命令,把这个多边形的ID值设为1;

如果在其它主题中已经有绘制好的边界,则只需激活边界所在的主题,选择边界所在的多边形,点击【Edit】下的【CopyFeatures】命令。重新激活多边形主题A,选择【Edit】下的【Paste】(粘贴)命令,也可完成主题A中裁剪框的生成。同样,进行表编辑,把这个多边形的ID改为1;

3.点击【Analysis】下的【Properties】,输入分析范围为“SameasA”,栅格单元的大小为“Sameas 栅格主题”。同样,也对分析范围的Left、Right、Bottom、Top值进行修正,把其改为分析栅格单元尺寸的整数倍。

4.选择【Theme】下的【ConverttoGrid】命令,把多边形主题A转为栅格数据。在转换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生成的栅格主题所在的路径和文件名(在此文件名记为B),选择ID 字段作为栅格单元的值。

5.点击【Analysis】下的【MapCalculator】命令,公式为“栅格主题*B”,则可得到裁剪后的新的栅格主题,编辑新主题的图例,把NoData的颜色设为白色。

17.ArcView表间的连接问题。

答:建立表和表之间的连接,使空间要素的属性、多个属性表的查询功能得到扩展。需要建立连接的两个表都必须一个相同的关键字段(字段类型相同、字段取值对应)。进行连接的两个表中的记录,可存在“1:1”“M:1”或“1:M”的关系。ArcView中有两种连接的方式:Join(合并)和Link(关联):

对ArcView来说,表格的Join(合并)就是将外来表格的字段及记录加载于当前活动项目的“主题属性表”中,从而使外来数据作为“图形要素”属性的一部分而在主题属性表中得到反映,从而进一步完善要素的属性类型,丰富要素属性信息。

两个表之间通过关键字段进行连接

在ArcView中,表格的合并(Join)与表格的关联(Link)完全不同。合并可以处理诸如“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数据关系,而关联则只适合处理“一对多”的关系。

关联(Link)仅简单地定义了两表之间的相关性,两表的本来结构和内容并不改变。源表内的所有字段并不会象“连接”一样出现在目的属性表之中。

关联(Link)只是单向性的,Link的内涵仅存在于目的表之中。也就是说:当您选中目的属性表中的某项记录时,源表将会自动打开,并立即将与之相关的多个记录以高亮度方式显示出来。相反,如果您对源表进行类似操作,则目的表并不会打开,而且其内部的任何记录也不会有任何的显示动作。

两表关联(Link)成功后,被建立了链接关系的源字段(实际上依然存在于源表内,而不会出现于目的表之中)均不能用于主题外表的符号化、加标注、查询等基本操作。

18.空间数据处理中的合并(Union)操作作为矢量数据叠置分析的方法之一,操作的结果在几何和属性数据上有什么变化?并举例说明其用途。

答:几何上,新图层中为输入图层叠加了叠置多边形图层的分划信息;全部要素均得到保留。属性上,新图层中要素属性值包含了其原始值以及多边形值。示例:给你乡镇界线图和自然保护区界线图,请你计算各个乡镇中涉及各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位置,以及没有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

19.在ArcView中进行网络分析时如何定义道路的行进方向?

答:在网络线段要素属性表中增加一个取名为ONEW AY的字段,属性赋值时必须考虑线状要素的数字化方向,取值为FT时,表示交通行驶方向和要素数字化方向一致,取值为

TF时,表示交通行驶方向和要素数字化方向相反,取值为N时,表示该线段(即路段)禁止通行,为空值表示该线段(即路段)双向通行。

20.GIS有哪些数据来源?GIS的主要数据源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数字资料、文字报告。

21.举例说明网络分析的三大主要功能。

答:网络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功能:1.寻找最佳行进路线,如:找出两地通达的最佳路径。2.确定最近的公共设施,如:引导最近的救护车到事故地点。3.创建服务区域,如:确定某配送中心的服务区域,从而查明区域内的顾客数等等。

22.GIS中数据源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是否能够满足系统功能的要求;2.所选数据源是否已有使用经验。如果传统的数据源可用的话,就应避免使用其他它的陌生数据源。一般情况下,当两种数据源的数据精度差别不大时,宜采用有使用经验的传统数据源;3.系统成本。因为数据成本占GIS工程成本的70%甚至更多,所以数据源的选择对于系统整体的成本控制来说至关重要。

23.什么是属性数据的层次分类编码法?有什么优点?

答:层次分类编码法是按照分类对象的从属和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一种代码,它的优点是能明确表示出分类对象的类别,代码结构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24.手扶跟踪数字化与扫描数字化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手扶跟踪数字化方法,速度慢、精度低、作业劳动强度大,利用扫描仪进行数据输入比手工数字化约快5倍~10倍。数字化仪在处理少量地图时比使用扫描仪合算些,但扫描仪在快速、经济地处理山区地形图时比手工数字化有效。

25.非空间数据如何输入?如何实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连接?

答:非空间属性数据的输入,少量数据可在图形的适当位置键入,大量输入时的常用方法是,将属性数据首先输入一个顺序文件,经编辑、检查无误后转存数据库的相应文件或表格。

空间和非空间数据连接的较好方法是用特殊程序把非空间属性数据与已数字化的点、线、面空间实体连接在一起。

26.为何要对扫描得到的地图数据和遥感数据进行几何纠正?

答:由于如下原因,使扫描得到的地形图数据和遥感数据存在变形,必须加以纠正:(1)地形图的实际尺寸发生变形;(2)在扫描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操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如扫描时地形图或遥感影像没被压紧、产生斜置或扫描参数的设置不恰当等,都会使被扫入的地形图或遥感影像产生变形,直接影响扫描质量和精度;(3)遥感影像本身就存在着几何变形;(4)地图图幅的投影与其它资料的投影不同,或需将遥感影像的中心投影或多中心投影转换为正射投影等。(5)扫描时受扫描仪幅面大小的影响,有时需将一幅地形图或遥感影像分成几块扫描,这样会使地形图或遥感影像在拼接时难以保证精度。

27.简述地形图几何纠正的基本方法。

答:对地形图的纠正,一般采用四点纠正法或逐网格纠正法。

四点纠正法,一般是根据选定的数学变换函数,输入需纠正地形图的图幅行、列号、地形图的比例尺、图幅名称等,生成标准图廓,分别采集四个图廓控制点坐标来完成。

逐网格纠正法,是在四点纠正法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采用的。这种方法和四点纠

正法的不同点就在于采样点数目的不同,它是逐方里网进行的,也就是说,对每一个方里网,都要采点。

具体采点时,一般要先采源点(需纠正的地形图),后采目标点(标准图廓),先采图廓点和控制点,后采方里网点。

28.如何实现遥感影像的纠正?

答:遥感影像的纠正,一般选用和遥感影像比例尺相近的地形图或正射影像图作为变换标准,选用合适的变换函数,分别在要纠正的遥感影像和标准地形图或正射影像图上采集同名地物点。

具体采点时,要先采源点(影像),后采目标点(地形图)。选点时,要注意选点的均匀分布,点不能太多。如果在选点时没有注意点位的分布或点太多,这样不但不能保证精度,反而会使影像产生变形。另外选点时,点位应选由人工建筑构成的并且不会移动的地物点,如渠或道路交叉点、桥梁等,尽量不要选河床易变动的河流交叉点,以免点的移位影响配准精度。

29.GIS系统中,为什么需做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之间的转换?

答: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里,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各有千秋,它们互为补充,必要时互相转换,这是由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方式以及这两种数据格式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

30.空间分析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答:空间分析大致有以下步骤:(1)建立分析的目的和标准:分析的目的定义了你打算利用地理数据库回答什么问题,而标准则具体规定了你将如何利用GIS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2)准备空间操作的数据:数据准备在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GIS用户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建立地理数据库。在做空间分析之前,地理数据库还可能要作一些修改,如转换单位、略去数据库中的某些部分等。这个阶段往往要生成新的属性数据库或在原有数据库中增加新的属性项。对于数据准备的要求随研究对象而异。在进行分析之前,对数据准备进行全面的考虑,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完成工作。(3)进行空间分析操作:为了得到所需数据,可能需要进行许多操作(检索提取、缓冲、叠置等),每一步的空间操作都用来满足步骤一中所提出的一项标准。(4)准备表格分析的数据:大多数分析都要求利用空间操作得到一个(或一组)最终的数据层,然后就必须准备用于分析的数据,包括空间和属性数据。所生成的层的属性表包括了利用逻辑表达式和算术表达式进行表格分析的信息。通常必须将进行分析时所需要的数据项加到属性表中。(5)进行表格分析:利用逻辑表达式和算术表达式,可以对在步骤三中进行的空间操作所获得的新的属性关系进行分析。在本步骤中,将利用步骤一中所确定的标准,定义一系列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来对所得到的地理数据库进行操作。(6)结果的评价和解释:当你通过表格分析获得了一个答案,你就必须对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有效性,该结果是否提供了可靠而又有意义的答案?这是一个重要的验证步骤,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请一些有关专家来帮助你解译和验证结果。(7)如有必要,改进分析:如果感到你的分析还有局限性和缺点,你可以进一步改善,返回适当的步骤重新分析。(8)产生最终的结果图和表格报告:空间分析的成果往往表现为图件或报表。图件对于凸显地理关系是最好不过的,而报表则用于概括表格数据并记录计算结果。

31.什么叫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它是如何建立的?有何优点?

答:不规则三角网由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连成的三角网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观测点的密度和位置。

不规则三角网有人工和自动两种建立方法。前者在测量资料的基础上,人工构成三角形时,以可能最短的边来构成三角形,并保证每条边位于地面上而不是悬空通过或贯穿地球表面。三角网的自动建立,首先在所有可能的线段中寻找最短的一条,用它作为第一个三角形的基线。选出到这条基线两端的距离之和为最小的那一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接着,搜索次最短线段作为下一个三角形的基线。这样可使作为先前生成的三角形的一部分而被存贮起来的诸边不再被选取为基线。再寻找一个顶点,把新发现的各边存贮起来,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数据点被三角形的各边都连接起来为止。在决定新三角形任何一条边(包括基线)以前,要检查它是否不与已存贮的任何一条边或任何一条地性线相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正在予以考虑的那条边就被放弃而去搜索另一条。优点:不规则三角网与高程矩阵不同之处是能随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点的密度和决定采样点的位置,因而能克服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产生数据冗余的问题。对于某些类型运算比建立在数字等高线基础上的系统更有效。同时还能按地形特征点如山脊、山谷及其它重要地形特征获得DEM数据。

32.试述DEM主要用途。

答:数字高程模型有许多用途,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用途是:1.在国家数据库中存储数字地形图的高程数据;2.计算道路设计、其它民用和军事工程中挖填土石方量;3.为军事目的(武器导向系统、驾驶训练)的地表景观设计与规划(土地景观构筑)等显示地形的三维图形;4.越野通视情况分析(也是为了军事和土地景观规划等目的);5.规划道路线路、坝址选择等;6.不同地面的比较和统计分析;7.计算坡度、坡向图,用于地貌晕渲的坡度剖面图。帮助地貌分析,估计浸蚀和径流等;8.显示专题信息或将地形起伏数据与专题数据如土壤、土地利用、植被等进行组合分析的基础;

33.简述在地图制图过程中,符号视觉变量运用的一般规则。

答:一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小和纹理表征对象数量差别,如用不同大小圆点表示不同规模城市;2.图案常来表征定性地图数据,如用不同图案表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3.几何形状常表示不同的空间对象类别,如圆圈表示电杆,方块表示变电站

34.什么是图面配置,在一幅完整的地图上,图面内容包括哪些内容?图面配置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图面配置是指对图面内容的安排。在一幅完整的地图上,图面内容包括图廓、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制图时间、坐标系统、主图、副图、符号、注记、颜色、背景等内容。

图面配置应该主题突出、图面均衡、层次清晰、易于阅读,以求美观和逻辑的协调统一而又不失人性化。

35.什么是专题地图?其具有哪些特点?按照表现方式来分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专题地图,是在地理底图上,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面完善地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专题地图具有下列3个特点:(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家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2)专题地图的内容广泛,主题多样,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除了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进行测量的

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的或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均可以作为专题地图的内容。(3)专题地图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专题地图按照表现方式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点位符号法:用点状符号反映点状分布要素的位置、类别、数量或等级。下图为使用点状符号反映要素分布的专题地图,左图中用点的密度来表示各城市人口数量,右图使用分级符号来表现各城市人口数量;2.定位图表法:在要素分布的点位上绘制成的统计图表,表示其数量特征及结构。常用的图表有两种,一种是方向数量图表,一种是时间数量图表;3.线状符号法:用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带状分布要素的位置、类别或等级。如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地质构造线、山脊线等;4.动态符号法:在线状符号上加绘箭头符号,表示运动方向。还可以用线条的宽窄表示数量的差异,也可以用连续的动线符号表示面状分布现象的动态;5.面状分布要素表示法:面状符号表示成片分布的地理事物。

36.什么是大气窗口:

答:由于大气层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大气层对电磁辐射的透明度。电磁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使得能够穿透大气的辐射,局限在某些波长范围内。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时,通过大气层未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波段范围,称为大气窗口。

37.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三个基本标准(分辨率):

答: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三个基本标准:1.空间分辨率:确定了遥感系统获取地面源信息的离散化程度,反映了遥感的概括程度随着地面分辨率的降低而增大,是选择信息源的重要标准之一。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得遥感地学分析的微观程度和精度增加,提高和拓展了应用价值。2.时间分辨率:进行动态监测与预报,自然历史变迁和动力学分析,可以利用时间差提高遥感的成象率和解象率,或更新数据库以达到动态监测的目的。3.光谱分辨率:多波段光谱信息的利用大大开拓了遥感应用的领域,也使专题研究中波谱段的选择针对性越来越强,也可以提高分析判度效果。可以用于地物分类、制图、遥感定量分析和应用等等。

38.简述GPS定位系统的组成部分。

答:GPS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39.简述GPS卫星的基本功能。

1.接收和储存由地面监控站发来的导航信息、执行监控站的控制指令;

2.由星载微处理机进行部分必要的数据处理;

3.通过星载的高精度原子钟提供精密的时间标准;

4.向用户发送定位信息;

5.在地面监控站指令下调整卫星姿态和启用备用卫星。

40.利用GIS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1:道路拓宽改建过程中的拆迁指标计算

所解决的问题及约束条件1.计算由于道路拓宽而需拆迁的建筑面积和房产价值;2.道路拓宽改建的标准是:道路从原有的20米拓宽到60米;拓宽道路应尽量保持直线;部分位于拆迁区内的10层以上的建筑不拆除;

解决步骤:1.确定所需数据:现状道路图;区域内建筑物分布图;2.空间操作:选择拟拓宽的道路,根据拓宽半径,建立道路的缓冲区;将缓冲区图与建筑物分布图进行拓扑叠加,此图包括所有部分或全部位于拓宽区内的建筑物信息;3.统计分析:选择落入拆迁区内的

楼层高为10层以上的建筑物,将其排除掉,其余为拆迁建筑物;对所需拆迁的建筑物进行拆迁指标计算,包括建筑物面积、房产价值。

实例2:辅助建设项目选址

需解决的问题:确定一些具体的地块,作为一个轻度污染工厂的可能建设位置

约束条件:(1)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10000m2;(2)地块的地价不超过1万元/m2;(3)地块周围不能有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设施

解决步骤:(1)确定所需数据:全市所有地块信息的数据层;全市公共设施的分布图(2)空间分析:从地块图中选取所有满足条件(1)(2)的地块;与公共设施层数据进行拓扑叠加(3)对叠加的结果进行邻域分析和特征提取,选择出满足要求的地块(4)将选择的地块及相关信息以地图和表格形式打印输出

复习题中的 简答题

1.分层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原则: (1)网络中因拓扑结构改变而受影响的区域应被限制到最小程度; (2)路由器应传输尽量少的信息。 2.核心层设计应该注意什么? 答:应该注意: (1)不要在核心层执行网络策略; (2)核心层的所有设备应具有充分的可达性。 3.汇聚层有哪些主要设计目标? 答:主要设计目标: (1)隔离拓扑结构的变化; (2)通过路由聚合控制路由表的大小。 4.划分VLAN的方式有哪些? 答:划分方式: (1)基于端口划分VLAN; (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 (3)基于协议规则划分VLAN; (4)基于网络地址划分VLAN; (5)基于用户定义规则划分VLAN。 5.服务子网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应遵循的原则: (1)服务子网应该有较高的下行带宽,通常直接连到交换机高速端口; (2)服务子网应具有一定的冗余性,重要的数据服务器和PDC可以考虑双规接入; (3)服务子网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应根据安全级别指派IP地址和VLAN,重要的服务器可以单独划分子网,加装内部防火墙; (4)服务子网可以考虑集群服务提供更高的可靠性。6.什么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它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它既使语音、数据、图像通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主要包括: (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子系统; (3)管理子系统;(4)干线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7.请简要介绍建筑群间布线有哪几种布线方式。 答:布线方式有: (1)架空电缆布线;(2)直埋电缆布线;(3)管道电缆布线;(4)隧道内电缆布线。 8.某公司有一幢大楼共5层,平均每层的有效使用面积为800m2,楼层之间的净高为3m,现在准备采用增强型方案重新设计该大楼的布线系统,要求在一个系统中完成语音和数据布线的全部方案,且数据端接线路的传输速率不低于10Mbps。给出下列各步骤的设计方案。 (1)如果以每10m2一个工作区计算,该幢大楼共有多少个语音信息点和数据信息点? (2)各楼层的水平布线采用何种传输介质?据测算,过道长度为20m,计算该传输介质的用量。 (3)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何种传输介质?计算该传输介质的用量。 (4)为了实现语音布线管理,应该采用多少块110型接线块?按楼层计算后汇总。 (5)为了实现数据布线管理,应该采用多少块24口的集线板?按楼层计算后汇总。 (6)设备间如何设置比较安全?给出你的理由。答:(1)增强型设计方案要求每一个工作区设置1个语音点和一个信息点: 800/10×5×1=400个语音点 800/10×5×1=400个信息点 (2)水平布线采用双绞线,增强型设计为每一个工作区配置一条独立的双绞线电缆: [0.55×0+20+6]×800/10×5=6800m (3)考虑到为每个用户设计的带宽是10M,所以垂直干线应该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每一层楼设计一根光缆,若干线通道出口与楼层配线间的距离忽略不计,则所需干线光缆长度为: 3+6+9+12+15×1+15%=51.75m(大约为52m) (4)每层楼需要蓝场80×4=320,白场80×3=240,所以分别需要接线规模为100对线的110A4块和3块。5层楼的总用量是5×4+5×3=35块。 (5)每层楼需要80/16+1=6块,5层楼总共需要30块集线板。 (6)设备间选在5楼,物理安全性较好。 9.TCP/IP协议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每层又包含什么协议? 答:TCP/IP共有4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0.网络接口层包括了能使用TCP/IP与物理网络进行通信的协议,TCP/IP标准并没有定义具体的网络接口协议,而是旨在提供灵活性,以适应各种网络类型,如LAN、MAN 和WAN。 11.网际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将分组形成数据包(IP数据包),并为该数据包进行路径选择,最终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网际层协议包括网际协议IP,ICMP、IGMP、ARP、RARP。 12.传输层负责主机到主机之间的端对端通信,使用两种协议来支持两种数据的传送方法,分别是TCP协议和UDP 协议。 13.应用层用于提供网络服务,比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 域名服务和简单网络管理等,包括SMTP、POP3、TELNET、 DHCP、HTTP、THTP、DNS等。 14.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分为几种?每种拓扑结构具有什么 特点? 答:环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网状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均使用相应的网络适配器连接到 共享的传输介质上,并通过点到点的连接构成封闭的环路; 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节点传输;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 方法可以确定环中每个节点在何时发送数据,不会出现冲 突。网络的管理较总线型拓扑结构复杂; 星型拓扑结构:每个节点通过点到点线路与中心节点连接, 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转接。 树型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安全性最高,但是建造和运行成本高。 15.划分VLAN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基于交换机端口的虚拟局域网:根据局域网交换机的 端口来定义虚拟局域网成员。基于交换机端口的虚拟局域 网无法自动解决节点的移动、增加和变更问题。如果一个 节点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一个端口,则网络管理者必须对 虚拟局域网成员进行重新配置。 基于MAC地址的虚拟局域网:用节点的MAC地址来划分 虚拟局域网。用MAC地址定义的虚拟局域网允许节点移 动到网络的其他物理网段。由于它的MAC地址不变,所 以该节点将自动保持原来的虚拟局域网成员的地位。缺点 是需要对大量的毫无规律的MAC地址进行操作,而且所 有的节点在最初都必须被配置到(手工方式)至少一个 VLAN中,不便于维护。 基于网络层地址的虚拟局域网:使用节点的网络层地址来 配置虚拟局域网。有利于组成基于服务或应用的虚拟局域 网。用户可以随意移动节点而无须重新配置网络地址。 基于IP组播的虚拟局域网:用一种称为代理的设备对虚 拟局域网中的成员进行管理。当IP广播包要送达多个目 的节点时,就动态地建立虚拟局域网代理,这个代理和多 个IP节点组成IP广播组虚拟局域网。 基于策略的虚拟局域网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任一种划分 VLAN的方法,并可以把不同方法组合成一种新的策略来 划分VLAN。 16.网络互连类型有哪几类?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它属 于哪种类型?答:LAN-LAN互连、LAN-WAN互连、 WAN-WAN互连。例,两个LAN通过广域网相连属于 LAN-WAN-LAN相连。 17. 为什么使用交换机划分网段、使用路由器划分子 网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从网络互连层次的角度,说明使 用交换机和路由器有何不同? 答:利用交换机可以分隔通信量,扩展网络的物理距离, 属于数据链路层的互连。使用路由器可以实现不同网络直 接的连接,有效地阻止了广播,属于网络层的互连。 18. 路由器是从哪个层次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 路由器具备的特点有哪些? 答:路由器是互连网络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工作在OSI的 网络层,最基本的功能是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的特点: 路由器是在网络层上实现多个网络之间互连的设备。 路由器为两个或3个以上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解决的 最佳路径选择。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主要区别是:交换机独立于高层协议, 它把几个物理子网连接起来,向用户提供一个大的逻辑网 络,而路由器则是从路径选择角度为逻辑子网的节点之间 的数据传输提供最佳的路线。 路由器要求节点在网络层以上的各层中使用相同或兼 容的协议。 19.什么是MAC地址?什么是IP地址?MAC地址和IP地 址有何区别? Mac地址:数据链路层地址,不同网络(以太网、令牌 环、xDSL…..)MAC地址是不一样的,MAC=物理地址=硬 件地址IP地址:网络层地址,可以由用户设置(软地址) 20.什么是网络ID和主机ID?写出 192.168.45.83/255.255.0.0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 答题要点:网络ID表示的是设备所处的那个网段,主机 ID表示该主机在网络中的编号;网络ID是192.168.0.0, 主机ID是0,0,45.83 21. 说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并说明它们有 何不同? 答题要点:交换机按照MAC地址表决定转发的目标端口, 路由器使用路由表决定转发;交换机的转发决定是硬件实 现,路由器的转发决定是软件实现,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 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端口不需要IP地址, 路由器端口必须设置ip地址)。 22. 什么是VLAN?解释VLAN的作用和使用场合。简 单说明基于端口划分VLAN的方法。 答题要点:VLAN是虚拟局域网,VLAN的作用是讲一个 大的局域网划分成多个规模较小的虚拟局域网,最重要的 两个作用是减小广播域和数据隔离。基于端口划分VLAN 的方法:创建VLAN,划分端口,级联端口设置为Trunk 模式。 23. 什么是NAT?NAT的作用是什么?用于什么场合? 答题要点:NAT是网络地址转换,它的作用是将内网地址 转换为外网地址,可以使大量的内网主机使用少量的公网 IP地址连接互联网,NAT用于局域网的出口处。 24. 双绞线的连线规则有几种?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 的连接电缆该如何制作?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电缆该 如何制作? 答:EIA/TIA 568标准中使用的8针连接器通常被称为RJ-45 连接器。在布线系统中,EIA/TIA 568标准推荐使用4对8 线的5类双绞线电缆,在电缆的每一端将8根线与RJ-45 连接器根据连线顺序进行相连。连线顺序是指电缆线在连 接器中的排列顺序。EIA/TIA 568标准提供了两种顺序: 568A和568B。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电缆应采用交叉线; 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电缆通常采用直通线。 25.说明环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 答:(1)不宜多用户接入网络,只适应于主干网络的建设。 (2)环网中增加节点时,会导致路由跳数增加,使网络 响应时间变长,加大传输时延。 (3)难以进行故障诊断,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测后才 能找到故障点。 (4)环网不易重新配置网络,环网的投资成本较高等。 26.综合布线设计说明书应当详细描述哪些内容? 答:(1)说明网络主干链路设计; (2)网络传输介质选择; (3)网络垂直布线设计; (4)网络水平布线设计; (5)网络工作区布线设计; (6)网络中心机房设计; (7)防雷接地要求; (8)综合布线设备和材料一览表等。 27.交叉电缆用于哪些设备之间的连接? 答:(1)计算机—计算机 (2)交换机—交换机 (3)集线器—集线器 (4)集线器—交换机 (5)路由器—计算机 (6)DTE—DTE等设备的连接。 1.分层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核心层设计应该注意什么? 3.汇聚层有哪些主要设计目标? 4.划分VLAN的方式有哪些? 5.服务子网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 6.什么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它包含哪几个部分? 7.请简要介绍建筑群间布线有哪几种布线方式。 8.某公司有一幢大楼共5层,平均每层的有效使用面积为 800m2,楼层之间的净高为3m,现在准备采用增强型方案 重新设计该大楼的布线系统,要求在一个系统中完成语音 和数据布线的全部方案,且数据端接线路的传输速率不低 于10Mbps。给出下列各步骤的设计方案。 9.TCP/IP协议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每层又 包含什么协议? 10.网络接口层包括了能使用TCP/IP与物理网络进行通信 的协议,TCP/IP标准并没有定义具体的网络接口协议,而 是旨在提供灵活性,以适应各种网络类型,如LAN、MAN 和WAN。 11.网际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将分组 形成数据包(IP数据包),并为该数据包进行路径选择, 最终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网际层协议包括 网际协议IP,ICMP、IGMP、ARP、RARP。 12.传输层负责主机到主机之间的端对端通信,使用两种 协议来支持两种数据的传送方法,分别是TCP协议和UDP 协议。 13.应用层用于提供网络服务,比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 域名服务和简单网络管理等,包括SMTP、POP3、TELNET、 DHCP、HTTP、THTP、DNS等。 14.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分为几种?每种拓扑结构具有什么 特点? 15.划分VLAN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16.网络互连类型有哪几类?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它属 于哪种类型? 17. 为什么使用交换机划分网段、使用路由器划分子 网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从网络互连层次的角度,说明使 用交换机和路由器有何不同? 18. 路由器是从哪个层次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 路由器具备的特点有哪些? 19.什么是MAC地址?什么是IP地址?MAC地址和IP地 址有何区别? 20.什么是网络ID和主机ID?写出 192.168.45.83/255.255.0.0中的网络ID和主机ID。 21. 说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并说明它们有 何不同? 22. 什么是VLAN?解释VLAN的作用和使用场合。简 单说明基于端口划分VLAN的方法。 23. 什么是NAT?NAT的作用是什么?用于什么场 合? 24. 双绞线的连线规则有几种?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 的连接电缆该如何制作?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电缆该 如何制作? 25.说明环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 26.综合布线设计说明书应当详细描述哪些内容? 27.交叉电缆用于哪些设备之间的连接

材料科学基础练习题

练习题 第三章 晶体结构,习题与解答 3-1 名词解释 (a )萤石型和反萤石型 (b )类质同晶和同质多晶 (c )二八面体型与三八面体型 (d )同晶取代与阳离子交换 (e )尖晶石与反尖晶石 答:(a )萤石型:CaF2型结构中,Ca2+按面心立方紧密排列,F-占据晶胞中全部四面体空隙。 反萤石型: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位置与CaF2型结构完全相反,即碱金属离子占据F-的位置,O2-占据Ca2+的位置。 (b )类质同象:物质结晶时,其晶体结构中部分原有的离子或原子位置被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所占有,共同组成均匀的、呈单一相的晶体,不引起键性和晶体结构变化的现象。 同质多晶:同一化学组成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c )二八面体型:在层状硅酸盐矿物中,若有三分之二的八面体空隙被阳离子所填充称为二八面体型结构 三八面体型:在层状硅酸盐矿物中,若全部的八面体空隙被阳离子所填充称为三八面体型结构。 (d )同晶取代:杂质离子取代晶体结构中某一结点上的离子而不改变晶体结构类型的现象。 阳离子交换:在粘土矿物中,当结构中的同晶取代主要发生在铝氧层时,一些电价低、半径大的阳离子(如K+、Na+等)将进入晶体结构来平衡多余的负电荷,它们与晶体的结合不很牢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其它阳离子交换。 (e )正尖晶石:在AB2O4尖晶石型晶体结构中,若A2+分布在四面体空隙、而B3+分布于八面体空隙,称为正尖晶石; 反尖晶石:若A2+分布在八面体空隙、而B3+一半分布于四面体空隙另一半分布于八面体空隙,通式为B(AB)O4,称为反尖晶石。 3-2 (a )在氧离子面心立方密堆积的晶胞中,画出适合氧离子位置的间隙类型及位置,八面体间隙位置数与氧离子数之比为若干?四面体间隙位置数与氧离子数之比又为若干? (b )在氧离子面心立方密堆积结构中,对于获得稳定结构各需何种价离子,其中: (1)所有八面体间隙位置均填满; (2)所有四面体间隙位置均填满; (3)填满一半八面体间隙位置; (4)填满一半四面体间隙位置。 并对每一种堆积方式举一晶体实例说明之。 解:(a )参见2-5题解答。1:1和2:1 (b )对于氧离子紧密堆积的晶体,获得稳定的结构所需电价离子及实例如下: (1)填满所有的八面体空隙,2价阳离子,MgO ; (2)填满所有的四面体空隙,1价阳离子,Li2O ; (3)填满一半的八面体空隙,4价阳离子,TiO2; (4)填满一半的四面体空隙,2价阳离子,ZnO 。 3-3 MgO 晶体结构,Mg2+半径为0.072nm ,O2-半径为0.140nm ,计算MgO 晶体中离子堆积系数(球状离子所占据晶胞的体积分数);计算MgO 的密度。并说明为什么其体积分数小于74.05%?

自然科学期末考试题

09-学前教育班自然科学期末考试题 出题人:姜玉华份数:130 一、填空:(30分) 1、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是力的作用;箭从拉弯的弓弦上射出去,是弓对它的 力的作用;皮带运输机运送货物,是靠皮带对货物的力来完成的。2、在平稳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右摆动说明列车在。 3、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物体,物体没有运动时,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如果力的大小恰好使物体运动时,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在物体运动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 4、在电梯的顶棚通过弹簧秤悬挂一重物,当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的一瞬间,弹簧秤的示数将,电梯由静止开始下降的一瞬间,弹簧称示数将。 5、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通风、严禁烟火等,以防止跟空气混合后遇火爆炸。 二、选择:(20分) 1、地球自西向东转,这对跳远运动员来说{ } A 运动员面向东跳最有利。 B 运动员面向西跳最有利。 C运动员面向南或北跳最有利。 D 地球自转不影响运动员成绩。 2、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某一刻,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乙。 B 甲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 C甲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3、下列说法中,一般有机物所不具有的是{ } A难溶于水B易燃烧 C不易导电D反应速度快 4、下列操作中,不能达到消毒作用的是{ } A用食盐水洗涤B用75%的酒精洗涤 C开水煮沸D紫外线照射 5、下列物质中:(1)天然气(2)液化石油气(3)沼气(4)水煤气其中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的有{ } A(1)和(2)B(1)和(3)C(2)D(2)和(3) 三、判断:(20分) 1、一位同学沿着200米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原处,他跑的路程是200米,位移是0米。 () 2、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很大。() 3、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只受滚动摩擦力,不受重力作用。()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小球,靠在一起并不互相挤压,它们之间只有弹力作用()

数字电路复习题一 简答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触发器的空翻现象?简述造成空翻现象的原因。 2、简述时序逻辑电路分析的步骤。 3、最小项的性质。 4、组合电路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及常用的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5、简述时序逻辑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的异同。 6、简述触发器的基本性质。 7、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8、反演定律和对偶定律(答案见课本27页) 9、计数器的分类

简答题参考答案 1、答:如果在一个时钟脉冲的高电平作用下,触发器的状态发生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翻转, 这叫做“空翻”。 由于是电平触发,在CP=1期间,数据输入端如果连续发生变化,触发器也连续随着变化,直到CP由1变0才停止,造成空翻现象的原因是触发器电平触发。 2、答:(1)观察电路,确定电路类型;是同步时序电路还是异步时序电路;是Mealy型时序电路还是Moore型时序电路。 (2)根据电路写出各触发器驱动方程及时钟方程(即各触发器的CP信号表达式,如果是同步时序电路,则可不写时钟方程(因为每个触发器均接同一个脉冲源,来一个时钟脉冲,每个触发器同时变化)。 Q的逻辑(3)将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带入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写出各个触发器次态1 n 表达式(即状态方程)。 (4)根据电路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输出方程)。 (5)推出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真值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又称波形图)。 (6)总结和概括这个时序电路的逻辑功能。 3、答:(1)任何一组变量取值下,只有一个最小项的对应值为1; (2)任何两个不同的最小项的乘积为0; (3)任何一组变量取值下,全体最小项之和为1。 4.答:在组合电路中,当逻辑门有两个互补输入信号同时向相反状态变化时,输出端 可能产生过渡干扰脉冲的现象。常用的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有:输入端加滤波 电容、加封锁或选通脉冲、修改逻辑设计等。 5、答:时序逻辑电路是一种任意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电路的输入,而且还与电路 过去的输入有关的逻辑电路。因此,时序逻辑电路必须具备输入信号的存储电路,以便此信号在下一时刻其作用。组合逻辑电路在某一时刻的输出只取决于该时刻逻辑电路的输出,与过去的历史情况无关。因此,不需用存储电路记忆过去的输入,只有门电路就可构成。 6、答:每个触发器有两个互非的输出端Q和Q,且有以下两个基本性质: (1)触发器有两个稳定的工作状态 一个是“1”态,即输出端Q=1,Q=0;另一个是“0”态,即输出端Q=0,Q=1。在没有外界信号作用时,触发器维持原有的稳定状态不变。 (2)两个稳定的工作状态相互转变 在外界信号作用下,触发器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为另一个稳定状态。所谓“稳定” 的状态,是指没有外界信号作用时,触发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均维持恒定数值。 7、(1)真值表;(2)函数表达式;(3)逻辑电路图;(4)卡诺图。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考研专用

一、名词: 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结晶过程。 平衡结晶: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结晶的过程。 成分起伏:液相中成分、大小和位置不断变化着的微小体积。 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枝晶偏析:固溶体树枝状晶体枝干和枝间化学成分不同的现象。 共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脱溶:由固溶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也称之为二次结晶。 包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成分过冷:成分过冷:由液相成分变化而引起的过冷度。 二、简答: 1. 固溶体合金结晶特点? 答:异分结晶;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 2. 晶内偏析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冷却速度。 3. 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 答:合金成分;液相内温度梯度;凝固速度。

三、书后习题 1、何谓相图?有何用途? 答:相图:表示合金系中的合金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相图的作用:由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存在哪些相、各个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2、什么是异分结晶?什么是分配系数? 答: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之比值。 3、何谓晶内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 答:晶内偏析: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形成过程: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使前后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不同,实际生产中,液态合金冷却速度较大,在一定温度下扩散过程尚未进行完全时温度就继续下降,使每个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布均匀,先结晶的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的含低熔点组元较多,在晶粒内部存在着浓度差。 影响因素:1)分配系数k0:当k0<1时,k0值越小,则偏析越大;当k0>1时,k0越大,偏析也越大。2)溶质原子扩散能力,溶质原子扩散能力大,则偏析程度较小;反之,则偏析程度较大。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晶内偏析程度越严重。 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使合金的机械性能下降,特别是使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

数字电路复习题一(简答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触发器的空翻现象简述造成空翻现象的原因。 2、简述时序逻辑电路分析的步骤。 3、最小项的性质。 4、组合电路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及常用的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5、简述时序逻辑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的异同。 6、简述触发器的基本性质。 7、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8、反演定律和对偶定律(答案见课本27页) 9、计数器的分类

简答题参考答案 1、答:如果在一个时钟脉冲的高电平作用下,触发器的状态发生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翻转, 这叫做“空翻”。 由于是电平触发,在CP=1期间,数据输入端如果连续发生变化,触发器也连续随着变化,直到CP由1变0才停止,造成空翻现象的原因是触发器电平触发。 2、答:(1)观察电路,确定电路类型;是同步时序电路还是异步时序电路;是Mealy型时序电路还是Moore型时序电路。 (2)根据电路写出各触发器驱动方程及时钟方程(即各触发器的CP信号表达式,如果是同步时序电路,则可不写时钟方程(因为每个触发器均接同一个脉冲源,来一个时钟脉冲,每个触发器同时变化)。 Q的逻辑(3)将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带入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写出各个触发器次态1 n 表达式(即状态方程)。 (4)根据电路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输出方程)。 (5)推出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真值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又称波形图)。 (6)总结和概括这个时序电路的逻辑功能。 3、答:(1)任何一组变量取值下,只有一个最小项的对应值为1; (2)任何两个不同的最小项的乘积为0; (3)任何一组变量取值下,全体最小项之和为1。 4.答:在组合电路中,当逻辑门有两个互补输入信号同时向相反状态变化时,输出端 可能产生过渡干扰脉冲的现象。常用的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有:输入端加滤波 电容、加封锁或选通脉冲、修改逻辑设计等。 5、答:时序逻辑电路是一种任意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电路的输入,而且还与电路

简答题问答题复习题

简答题: 1、已知线性因果网络的差分方程为()0.8(1)()0.8(1)y n y n x n x n =-++-,试在z 平面上画出零极点的位置,并定性画出其幅频特性曲线。 2、简述采用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及主要公式。 3、简要叙述基2 DIT-FFT 与基2 DIF-FFT 快速算法运算流图的主要异同点。 4、基2FFT 快速算法的原理是什么?其运算次数为多少? 5、在利用DFT 分析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时,由于需要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和截断,由此可能产生的误差的三种现象是什么?并简要说明减小或避免产生这三种现象的方法。 6、FIR 滤波器具有线性相位的条件是什么?其相位表达式是什么? 7、(1)脉冲响应不变法与双线性变换法各有何特性? (2)哪种方法适合设计IIR 数字高通滤波器? 8、简述I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网络结构类型以及每种网络结构的特点 9、简述巴特沃斯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步骤及主要公式。 问答题: 1、已知实序列(){}{}3,2,1,0,1,1,1,2)(3,2,1,0,1,2,2,1=-===n n h n n x ,试计算: (1)4点的循环卷积; (2)7点的循环卷积; (3)画出利用FFT 计算线性卷积的实现框图。 解:解:(1)()[]211111 2112 ()366 3112121 1 1 21x n h n -????????-? ????=*=????-????-???? 由于线性卷积长度7与循环卷积长度相等,结果相等,故可以计算线性卷积。 20 15 10 5 0 0 0.5 1 1.5 2 w/π 幅频特性 0.8 -0.8 Re[z] Im[z]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材料按照使用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 。 A. 高分子材料; B. 功能材料; C. 金属材料; D. 复合材料。 2、在下列结合键中,不属于一次键的是: A. 离子键; B. 金属键; C. 氢键; D. 共价键。 3、材料的许多性能均与结合键有关,如大多数金属均具有较高的密度是由于: A. 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 B. 金属键具有方向性; C.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 D.A 和C 。 3、下述晶面指数中,不属于同一晶面族的是: A. (110); B. (101); C. (011- );D. (100)。 4、 面心立方晶体中,一个晶胞中的原子数目为: A. 2; B. 4; C. 6; D. 14。 5、 体心立方结构晶体的配位数是: A. 8; B.12; C. 4; D. 16。 6、面心立方结构晶体的原子密排面是: A. {111}; B. {110}; C. (100); D. [111]。 7、立方晶体中(110)和(211)面同属于 晶带 A. [110]; B. [100]; C. [211]; D. [--111]。 6、体心立方结构中原子的最密排晶向族是: A. <100>; B. [111]; C. <111>; D. (111)。 6、如果某一晶体中若干晶面属于某一晶带,则: A. 这些晶面必定是同族晶面; B. 这些晶面必定相互平行; C. 这些晶面上原子排列相同; D. 这些晶面之间的交线相互平行。 7、金属的典型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它们的晶胞中原子数分别为:A. 4, 2, 6; B. 6, 2, 4; C. 4, 4, 6; D. 2, 4, 6 7、在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同时又产生间隙原子,这样的缺陷称为: A. 肖脱基缺陷; B. 弗兰克缺陷; C. 线缺陷; D. 面缺陷 7、两平行螺旋位错,当柏氏矢量同向时,其相互作用力:

管理复习题简答题答案

3.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工作定额制 2、标准化原理 3、能力与工作相符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6、实行职能工长制 4.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有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因素、组织文化和问题强度。 5.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改善组织及其成员的伦理行为?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规则3。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4。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 5。对效绩进行全面评价 6.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7。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6.决策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决策过程是指从问题到方案确定所经历的过程。决策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性,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在现实工作中,导致决策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因此,明确和掌握科学的决策过程,是管理者提高决策正确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7. 合理的目标的设置应反映的性质。 8.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这种看法不对,因为一方面“车到山前必有路”本身并不表明工作中不做计划,只不过是计划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快速调整;另一方面计划的作用体现在: (1)为企业活动分工提供依据; (2)为企业活动资源的筹措提供依据; (3)为企业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 9.计划工作的步骤。 (1)估量机会。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加以估计,并在清楚全面地了解这些机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探讨。 (2)确定目标。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所属的下级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即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 (3)确定前提。前提是指计划工作的假定条件,即执行计划时的预期环境。计划前提的确定应该选择那些对计划工作具有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对计划执行情况最有影响的因素。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将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数量逐步减少,对一些最有希望的方案进行分析。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

12 级 小学教育 专业《 自然科学 》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 一 学期期末考试 ( 2 )卷 注意事项: 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开(闭)卷 4、本试卷共 六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复查人 得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评卷人 1、下列哪位是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 A.牛顿 B. 伽利略 C.恩格斯 D.达尔文 2、下列不属于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的是( ) A.比较—分类法B. 分析—综合法C. 归纳—演绎法D. 数学方法 3、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是 ( ) A. 恒星 B.宇宙 C.银河系 D.星云 4 、细胞内遗传信息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 5、关于加速度的正确说法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火车刚开启时,加速度大,速度也大 C.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 6、关于四季的产生,正确说法是( ) A.有一定的气候意义 B.完全是由于气候的分类需要 班级 姓名 学 号 密 封 装 订 线

C.东、西方四季分明 D.不是一种天文现象 7、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A.捕获光能,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 B.本身分解放出氧气 C.本身吸收二氧化碳 D.是植物的营养素 8、下列属于小学生的营养和膳食应该做到的是() A.保证吃好早餐 B.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C.重视户外活动 D.以上都是 9、土地作为资源有如下主要特征,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生产能力 B. 数量是无限的 C. 具有固定的空间的地域 D. 土地利用具有时间性 10、目前,已知的金属元素有()种 A.79 B.84 C.89 D.104 11、水作为一种煤质,他的临界角为() A.40.5度 B.47度 C.48度 D.48.5度 12、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点小于()的物体 A.5米 B.8米 C.10米 D.15米 13、我们通常离墙()才可以听到回声 A.12米 B.15米 C.17米 D.20米 14、以下不属于生物成分的一项是() A.生产者 B.组织者 C. 消费者D。分解者 15、根据地表环境中的水分状况,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类型可分为三类, 以下说法不属于该基本类型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简答题习题复习过程

简答题习题

1、为什么能把钢材简化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 答:从钢材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到,钢材有较明显的弹性、屈服阶段,但当应力达屈服点后,钢材应变可达2%~3%,这样大的变形,虽然没有破坏,但结构或构件已不适于再继续承受荷载,所以忽略弹塑性阶段,而将钢材简化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 2、塑性和韧性的定义,两者有何区别,冷弯性能和冷作硬化对结构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答:塑性是指当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韧性是指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同塑性有关,但不完全相同,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冷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对发生裂缝的抵抗能力,可检验钢材的冷加工工艺和检查钢材的内部缺陷。钢材冷加工过程中引起的钢材硬化称为冷作硬化,冷作硬化可能使材料变脆。 3、为什么承受动力荷载的重要结构要通过刨边、扩孔等方法清除其冷加工的边缘部分? 答:钢结构冷加工时会引起钢材的局部冷作硬化,从而使材料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使钢材变脆。因此,对承受动力荷载的重要结构要通过刨边、扩孔等方法清除其冷加工的边缘部分,从而防止脆性破坏。 4、请说明角焊缝焊脚尺寸不应太大、太小的原因及焊缝长度不应太长、太短的原因? 答:焊脚尺寸太大施焊时较薄焊件容易烧穿;焊缝冷却收缩将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热影响区扩大容易产生脆裂。焊脚尺寸太小,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较小,焊缝冷却快,容易产生裂纹;同时也不易焊透。 焊缝长度过短,焊件局部加热严重,会使材质变脆;同时起、落弧造成的缺陷相距太近,严重影响焊缝的工作性能。

焊缝长度过长,应力沿长度分布不均匀,两端应力可能达到极限值而先破坏,中部则未能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 5、试述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工作的影响? 答:残余应力对结构静力强度一般没有影响,因为它是自相平衡力系,只要材料能发生塑性变形,其静力强度是不变的。但当材料不能发展塑性时,则可能 ,发生脆性破坏,即各点的外加应力和其残余应力相加达到材料的抗拉强度f y 该点即破坏,从而降低构件的承载力。 残余应力将减少构件的刚度,因残余应力与外加应力相加,将使某些部分提前进入塑性而不再承担以后增加的荷载。 残余应力使构件刚度减小,因而对稳定承载力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工字形截面的弱轴影响更大。 双向或三向残余拉应力场,将增加材料的脆性倾向,也将降低疲劳强度。 6、正面角焊缝和侧面角焊缝在受力上有什么不同?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又将如何? 答:正面角焊缝受力较复杂,但沿焊缝长度方向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正面角焊缝承载力较高;侧面角焊缝受力相对简单,主要承受沿着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剪应力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不均匀,两边大、中间小,侧缝的承载力较低,但侧缝塑性较好,两端出现塑性变形后,应力重分布,所以当焊缝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剪应力应仍按均布计算。 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将它分解成分别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和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应力,分别按正面角焊缝和侧面角焊缝算出和,且要求 。 8、如何减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答:减小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方法有: 采取合理的施焊次序;尽可能采用对称焊缝;施焊前给构件一个和焊接变形相反的预变形;可能情况下焊前预热,焊后保温慢慢冷却;焊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消除焊接变形。 9、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起什么作用?预拉力的大小与承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答:通过高强螺栓的预拉力,使连接构件受压,从而在连接面上产生摩擦力来抗剪。在传力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一定的情况下,预拉力越大,高强螺栓的抗剪承载力就越大,每个摩擦型高强螺栓的抗剪承载力为:。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也随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即。 10、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有什么区别?

【考研】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答案

Test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 郑举功编

东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一、填空题 0001.烧结过程的主要传质机制有_____、_____、_____ 、_____,当烧结分别进行四种传质时,颈部增长x/r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0002.晶体的对称要素中点对称要素种类有_____、_____、_____ 、_____ ,含有平移操作的对称要素种类有_____ 、_____ 。 0003.晶族、晶系、对称型、结晶学单形、几何单形、布拉菲格子、空间群的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0004.晶体有两种理想形态,分别是_____和_____。 0005.晶体是指内部质点排列的固体。 0006.以NaCl晶胞中(001)面心的一个球(Cl-离子)为例,属于这个球的八面体空隙数为,所以属于这个球的四面体空隙数为。 0007.与非晶体比较晶体具有自限性、、、、和稳定性。 0008.一个立方晶系晶胞中,一晶面在晶轴X、Y、Z上的截距分别为2a、1/2a 、2/3a,其晶面的晶面指数是。 0009.固体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液固湿润性,当真实接触角θ时,粗糙度越大,表面接触角,就越容易湿润;当θ,则粗糙度,越不利于湿润。 0010.硼酸盐玻璃中,随着Na2O(R2O)含量的增加,桥氧数,热膨胀系数逐渐下降。当Na2O含量达到15%—16%时,桥氧又开始,热膨胀系数重新上升,这种反常现象就是硼反常现象。 0011.晶体结构中的点缺陷类型共分、和三种,CaCl2中Ca2+进入到KCl间隙中而形成点缺陷的反应式为。 0012.固体质点扩散的推动力是________。 0013.本征扩散是指__________,其扩散系数D=_________,其扩散活化能由________和_________ 组成。0014.析晶过程分两个阶段,先______后______。 0015.晶体产生Frankel缺陷时,晶体体积_________,晶体密度_________;而有Schtty缺陷时,晶体体积_________,晶体密度_________。一般说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相差不大时,_________是主要的;两种离子半径相差大时,_________是主要的。 0016.少量CaCl2在KCl中形成固溶体后,实测密度值随Ca2+离子数/K+离子数比值增加而减少,由此可判断其缺陷反应式为_________。 0017.Tg是_________,它与玻璃形成过程的冷却速率有关,同组分熔体快冷时Tg比慢冷时_________ ,淬冷玻璃比慢冷玻璃的密度_________,热膨胀系数_________。 0018.同温度下,组成分别为:(1) 0.2Na2O-0.8SiO2 ;(2) 0.1Na2O-0.1CaO-0.8SiO2 ;(3) 0.2CaO-0.8SiO2 的三种熔体,其粘度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0019.三T图中三个T代表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0020.粘滞活化能越_________ ,粘度越_________ 。硅酸盐熔体或玻璃的电导主要决定于_________ 。 0021.0.2Na2O-0.8SiO2组成的熔体,若保持Na2O含量不变,用CaO置换部分SiO2后,电导_________。0022.在Na2O-SiO2熔体中加入Al2O3(Na2O/Al2O3<1),熔体粘度_________。 0023.组成Na2O . 1/2Al2O3 . 2SiO2的玻璃中氧多面体平均非桥氧数为_________。 0024.在等大球体的最紧密堆积中,六方最紧密堆积与六方格子相对应,立方最紧密堆积与_______ 相对应。0025.在硅酸盐晶体中,硅氧四面体之间如果相连,只能是_________方式相连。

《自然科学基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通常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类。维生素C属于。 2.科学上用三要素进行力的描述,这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3.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庭中的电灯、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联,它们的工作电压是。 4.科学上规定光在1年内走过的距离称为。 5.马有白色的和黑色的两种。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头白色的公马与一头黑色的母马交配,产出一头黑色的小马。那公马与母马的基因应该分别是和。 6.新陈代谢包括和异化作用,它们是两个作用相反,但又相互依赖的过程。 7.地球公转的特点是具有严格的轨道、周期和。 8.人在运动时的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学生的剧烈运动如百米赛跑属于9.已知热的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 10.地球的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学生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已将天平调好,估计物体质量约20g,将物体和砝码分别放人左右盘中后,发现指针偏向左侧,他应该( )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 C.向左移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D.向右移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2.下面关于重力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竖直向下并指向地心 B.垂直于地面 C.垂直于水平面D.与海拔高度有关 3.目前已知化合物的总数达3000万种,其中最多的是含( )元素的化合物。 A.氢 B·氧 C.氮D·碳 4.下列现象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自行车内胎“放炮” B.铜器上长铜绿 C.蜡受热熔化 D.气球爆炸 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糖水B·牛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