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生命的基础能源 糖类》第2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生命的基础能源 糖类》第2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生命的基础能源 糖类》第2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生命的基础能源 糖类》第2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

2课时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1.(2013·福州高二检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新型糕点只含面粉、油脂和蛋白质,不含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B.人类只有淀粉酶,没有纤维素酶,食草动物只有纤维素酶,没有淀粉酶

C.一切植物都含有纤维素,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D.淀粉只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植物的其他部位主要含纤维素

【解析】糕点中的面粉属于糖类,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过多食用会危害糖尿病人的健康;食草动物体内既有纤维素酶,又有淀粉酶,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都含有纤维素,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与块茎中,如谷类、马铃薯等。

【答案】 C

2.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糖类,都是混合物

B.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C.通式都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D.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虽然它们的通式形式相同,但由于n的取值不同,所以它们的分子式并不相同,当然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所以A、B、D都是正确的,唯有C项错误。

【答案】 C

3.糖原[(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称为动物淀粉,下列有关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淀粉互为同系物

B.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糖原具有还原性,是还原糖

D.糖原具有甜味,可溶于水

【解析】糖原、纤维素、淀粉的通式相同,但n值不一样,因此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它们都属于多糖,无甜味,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答案】 B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体内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氧化,为人体提供热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糖原,少量的参与机体的构成或发挥其他生理作用

B.人体如果摄入淀粉不足,就会动用体内储备的脂肪、蛋白质提供热能

C.如果摄入淀粉过多,多余的淀粉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

D.淀粉在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A、B、C三项的说法均正确。淀粉进入口腔后,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小部分先水解为麦芽糖。进入消化道后,在胰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在口腔里没有水解的淀粉继续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由此可见,D 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5.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H2SO4,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是( )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Cu(OH)2悬浊液④碘水

A.④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能有三种情况:(1)水解完全,产物为葡萄糖;(2)部分水解,产物除葡萄糖外还有未水解的淀粉;(3)没有水解。要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淀粉在稀H2SO4作用后的水解液中加碘水,然后用NaOH中和催化剂H2SO4,再用新制Cu(OH)2(或银氨溶液)检验确定水解的程度。

【答案】 C

6.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竹笋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为人体内没有使纤维素水解的酶

B.随着生物酶技术的发展,将来人类也可以像牛一样吃草充饥

C.人体不能分泌出纤维素水解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

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所以与人类的营养无关

【解析】由于人体内没有使纤维素水解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但可以帮助消化。

【答案】 D

7.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酸

④加入银氨溶液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

A .①②⑤⑥④③

B .①⑤②④⑥③

C .①⑤②③④⑥

D .①⑥④⑤③②

【解析】 淀粉水解实验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使其水解;②加碱液中和催化剂硫酸;③检验产物。

【答案】 C

8.(2013·武汉高二检测)苹果是果品之王,下列关于苹果的叙述和判断都正确的是

( )

【答案】 B

9.把一定量的淀粉和少量的淀粉酶配成溶胶灌于半透膜中并置于盛有热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进行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淀粉在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滴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热煮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淀粉在这段时间内未水解完全,应进行怎样的实验证明_______。

【解析】 淀粉在催化剂作用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可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的蒸馏水中,取此溶液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要想检验淀粉未水解完全,只需检验半透膜内有淀粉即可。

【答案】 (1)(C 6H 10O 5)n +n H 2O ――→淀粉酶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2)砖红色固体出现 CH 2OH(CHOH)4CHO +2Cu(OH)2――→△

CH 2OH(CHOH)4COOH +Cu 2O↓+

2H2O

(3)取半透膜袋内的溶液少许,加入碘水,若出现蓝色,说明淀粉未水解完全

10.甲、乙两位学生分别做淀粉水解产物检验的实验,操作如下:

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 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加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

学生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45 min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有银镜产生,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

试回答:

(1)学生甲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甲的实验现象,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__。

A.完全水解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D.不能准确判断

(2)学生乙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

根据乙的实验现象,淀粉的水解情况是________。

A.完全水解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D.不能准确判断

【解析】(1)学生甲的错误是未加碱来中和硫酸,因为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不能与葡萄糖作用。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无蓝色出现,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选A 项。

(2)学生乙的错误是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碘水之后不变色,有可能是I2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淀粉有可能水解完全也有可能未完全水解,只能说明已经有水解发生,故选D项。

【答案】(1)未加碱来中和硫酸 A (2)加入了过量的NaOH溶液 D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 教学设计 《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人教版《化学2》第60至62页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对于《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通过对甲烷分子结构的认识,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将其进行了细化,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甲烷的来源,了解甲烷的可燃性、取代反应等性质及主要用途。 人教版《化学2》让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认识到有机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初步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甲烷立体结构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重点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初步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甲烷能燃烧的化学性质,在学习这一章有机化合物之前,又较系统地学习了无机化合物,初步了解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为学习有机化合物奠定了一定基础。有机化合物学习和无机化合物学习的不同点是:有机化合物更强调从结构角度认识机化合物的性质,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内容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同学动手搭建甲烷结构模型,进一步深化认识甲烷的立体结构,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另一方面从科学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化学反应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从结构角度提升学生对取代反应的认识,符合学生认知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高中化学第一节课的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第一节课教案 分析:高中化学教师的第一节课不但关系到老师能否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且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使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气氛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思维的转变 教学过程: 〖提问〗1.你能谈谈初中学习化学的体会吗? 2.化学与语文和物理等课程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学好化学? 〖讲述〗初中化学强调的是定性分析,只要学生记住现象和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例1〗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中一定有的元素有 〖例2〗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 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 g CO2和3.6g 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 〖讲述〗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之外,还要明白“为什么”,“是多少”我们来回顾下初中时仰视和俯视对测量液体体积的影响? 这个应该不难知道我们老师都讲过是“羊小虎大”可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你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来作图来分析: 仰视俯视 〖恩考〗1.我们量取50Ml的液体时,采用俯视读数,会有什么影响呢? 2.如果我们采用滴定管(滴定管高刻度由上而下依次增大)量取液体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讲述〗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我们身边常见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实验入手,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除了要加强形象思维之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此外,初中化学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有些同学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而高中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并将学过的知识再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那将会事倍功半。 〖例3〗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宏观上和微观上间隔的区别,要求学生能够对相似的概念进行归纳,比较,辨析。 〖练习1〗有种玉的主要成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 B.这种玉含有10个原子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难点整理

1.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n = m + 1 (B)n = m + 11 (C)n = m + 25 (D)n = m + 10 2.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的单质可跟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C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D)原子半径A>B>C 3.金属钫(Fr)天然存在极微,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已知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化学式为Fr 2 O的氧化物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它应是极强的碱 (D)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比钠剧烈 4.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AB 2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A、B可能在同一周期(B)A在B的前一周期 (C)A肯定是金属元素(D)A可能在三周期的ⅡA或ⅣA族 5.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与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 2X 2 (B)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 (C)Y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却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D)X和Y都是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6、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 2 O 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CsHCO 3 受热不易分解 7、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C、“类钫”具有放射性 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g.cm-3 8、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②原子半径比钾大③它的氧化物有的能跟二B A C D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試卷範圍:必修二第一章第1,2節 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新元素的发现、化学理论和实验等研究工作起到了指导作 用。周期律揭示的规律包括以下内容中的( )。 ①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作周期性变化 ②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函数 ③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④元素性质的递变只取决于其核电荷数的递变,与原子结构无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短周期元素M 和N 的离子M 2+和N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 2+的离子半径比N 2-小 B .M 的原子序数比N 小 C .M 和N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 .M 和N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3.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 族,下列物质 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HF B .H 3O + C .NaH D .H 2O 2 4.(6分)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 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5.对于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n A 、-n B 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B C A r r r >> B .微粒半径:+->n n A B C .C 元素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D .原子序数:C>B>A 6.已知某元素R 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 H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2RO C .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42RO H 7.(12周期数 1 2 3 4 5 6 7 元素数 2 8 8 18 18 32 32 (1)第六6,7种元素,原因是 。 (2)周期表中 族所含元素最多, 族元素形成化合物最多。 (3)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元素种数为 ( )。 A .18 B .32 C .50 D .64 (4)居里夫人发现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 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 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合物中呈+2价 B .氢氧化物呈两性 C .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氧气 D .碳酸盐难溶于水 8.A.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C.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D.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E.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F.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高一化學 三月第3周測試題 ??

高中化学实验重难点归结

高中化学实验重难点归结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38个“不” 1.药品的规范存放,取用的使用 (1)试纸①__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__ (2)②_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__,更③_不能品尝__药品的味道。 (3)液态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加水封,④_不能用橡胶塞__;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⑤_不能用玻璃塞__而应用橡胶塞。 (4)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⑥_不得抛弃__,也⑦_不要放回原瓶__(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2.实验器材的规范使用 (1)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⑧_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__ (2)酒精灯的使用,⑨_不能用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__,⑩_不可用嘴吹灯__,燃着时?_不可添加酒精。__ (3)烧瓶、烧杯、锥形瓶?_不能直接加热__。 (4)试管中的液体?_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__;加热时试管口?_不能对着人__。 (5)量筒?_不可用于配制溶液或作反应容器__;?_不可用于加热__。 (6)使用胶头滴管“四不能”:?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不能平放和倒拿,?不能随意放置,未经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别的试剂。 (7)锥形瓶在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21不需干燥,○22_不能用待装液润洗__。 (8)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溶液,○23_不能盛装碱性溶液__;碱式滴定管用来盛装碱性溶液,○24_不能盛装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__。 (9)容量瓶○25_不能长期存放溶液__,更○26_不能作为反应容器__,也○27_不能加热__,瓶塞○28_不能互用。__ 3.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1)测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但○29_不能接触容器内壁__;测蒸气的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上,○30_不能插入溶液中__。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31_不能用蒸馏水湿润__。 (3)过滤时○32_不能搅拌__,否则会损坏滤纸;在蒸发浓缩结晶时○33_不能将溶液蒸干__,否则有的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受热分解。 (4)钠、钾着火,○34_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或水扑灭__,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 (5)浓硫酸○35_不能干燥碱性及具有还原性的气体__,CaCl2○36_不能干燥NH3__。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37_不能再加蒸馏水__。

2020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大赛

2020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大赛 4年一届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暨教学改革研讨会,由中国教 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发起,是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展示风采的最高 舞台. 14年的大会于2014年10月22-24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会议 的主要内容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例现场展示、说课现场展示、微 课评比和总结表彰等.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31个,参与现场观摩的来自全国 各地老师共有2000多人,参赛人数与观摩人数为历届之最. 研讨会分为三个会场,分别在湖北省重点中学武汉二中、武汉六 中和武汉育才高中举行,选手分别分配到相关会场,本次现场展示改 变了以往小班化教学场景方式,由会场学校提供完整的班级学生作为 教学对象,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更能体现参赛选手对课堂的实际掌 控水平和现场应变能力,也给观摩教师提供原汁原味的教学盛宴.现 场教学选手丰富的课程资源、精巧的构思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 优雅的课堂语言、新颖的实验改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活跃的课堂 氛围、融洽的师生互动、和谐的生生合作、优美的课堂板书、精美 的教学课件和精准的课堂小结,让听课老师受益非浅.教师课堂教学 形式多样化: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采用实验创新改进和实验探究设计;整合先进的手持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电子白板、在线测试 和知识网站等网络技术;融入化学史教育;精心创设自然和谐的情境;引入概念图、思维导图和维恩图等;问题引导,思维前行.学生 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模型动手联接、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合作共享、角色扮演、视频观看、实物展示等.说课比赛也体现了选手扎实 的教育教学功底.既有精妙的教学设计,也有强有力的教育理论支撑, 它是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教学实际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展示了选手 深厚的教育涵养.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专题_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笔记(完整版)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归纳

一、实验室安全 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 3、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一定量的固体药品时用托盘天平。 (2)液体药品的取用:少那量时用胶头滴管,多量时采用直接倾倒法,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滴定管等量取。 4、物质的加热 (1)液体物质的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烧瓶、烧杯。 (2)固体物质的加热:可用试管、坩埚、燃烧匙。 5、气体收集 (1)排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气法,大于空气的用向上排气法。 (2)排水法:难溶于水的可采用此法。 6、实验安全“六防” (1)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O)或用H2还原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 (2)加热混合溶液时要加沸石,防止暴沸. (3)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防止失火。 (4)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NO2、NO等)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中毒。(5)用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或加装安全瓶,防止倒吸。 (6)制取有毒气体时应先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7、实验中的有害气体、废液、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1)有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可在通风橱中或在封闭装置中进行,要进行尾气处理。(2)废液一定要倒入废液缸,经处理之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3)固体废弃物一定要进行回收,实验时束,要放回到指定的容器中,固体药品取用后没

用完的原则上不能放回到原先的试剂瓶中,但如果取出来之后,没有被污染是可以放回到原试剂瓶中的,如金属。 二、蒸发和过滤 1、过滤 (1)概念:过滤操作是将不溶于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3)装置图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上沿,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 (1)概念:分离溶于溶剂中固体溶质的一种方法。 (2)主要仪器及用品: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3)装置图: (1)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 (2)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除去: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体会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体会 很荣幸让我参加了全国化学优质课评比观摩评比活动。我感受了全国各省优秀教师上课时,他们幽默的语言,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上课思路的严谨环环相扣,实验探究设计的完美。让我受益匪浅。现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师要具备幽默的言语,调动学生关注你。 教学幽默是爱心和智慧的完善结合。一堂生动幽默富于磁力的好课,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充分准备,甚而需要教师花一辈子的心血。 1、反常 “反常”就是一种幽默,这种“反常”,表面看来,它违反了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而实质上,它又遵从常性,受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制约,因而说,它是“反常”的,但不是荒唐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在很多影片中的精彩表演就是如此。 2. 含蓄 适度地含蓄也是一种幽默,也能产生出幽默的奇效,令人回味无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学习那种“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虑,寄正于馀”(刘勰《文心雕龙》)的含蓄而又幽默的方法,在课堂上尽量不要应用照本宣科,平庸呆板令学生乏味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去寻找一种含蓄而又幽默,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的教学方法。 3. 曲折 “曲折”也算是一种幽默。一般指在写文章时,注意婉转有致,变化多姿,让文章别开生面,异峰突起,达到动人风趣,开人视野的效果。 二、教师要具备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跟着你的引导走。 教师主要应具备三种能力,即更新自我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都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2、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心理的调适度 3、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度 4、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度 5、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 6、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三)、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三、教师在上课时,教学的设计要严谨环环相扣,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一)、烘托渲染——情景设置 在教学设计中安排的“情景设置”环节是从情景教学法演变过来的。(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材的立意,设置具体可感的情景,提出相应的要求来开展教学。其具体的教学程序分三步走:情景设置,揭示课题;情景展开,分析评价;情景反馈,巩固提高。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景所营造的清新的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情景的分析和评价。) (二)、环环相扣——问题探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问题教学法是最佳选择。(问题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人,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探究”这个环节,正是将问题教学法付诸实践的表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高中化学第一节课教案

第一课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让学生认识高中化学的知识结构 ②开始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 ③掌握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教材分析使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化学体系 ②采用化学图片实验谚语和谜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交流和讨论增强与学生的认识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②锻炼学生学习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法与学法 交流、探讨与讨论、思考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当你们用充满疑问的眼神看我的时候,我想我不能不做一番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之前,我想由衷的祝贺各位在人海之中来到铜仁一中。几年前,我和你们一样,经历初三艰苦的学习生活然后考入铜仁一中,那时我 15岁,也是我第一次实现第一个目标,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也在我沉浸在甜蜜的幻想之中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约而至,我没有了新的目标,学习的动力一下子无影无踪。这样高一在恍惚之中度过,那是我很后悔的一年,后来我考入西南大学成为现在的身份。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 化学名称:龙胜勇

物理性质:色泽——肉色环保型质量——55KG 长度——头顶天脚踏地混合物味道独特无毒 化学性质:像钾一样活泼的性格酒精灯一样的奉献多语言支持——普通话,铜仁话,铜仁普通话。身体安康 希望我们的相遇像浓硫酸和水的相遇一样能有无限的活力 这就是我,一个今天将要和你们探讨五个问题的人 1、化学与中国、化学美 2、化学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3、高中化学与高一化学 4、高中化学怎么学 5、关于青春 (学生交流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化学与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化学家的故事)老师补充介绍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历史上的化学名人的简历以及他们对中国化学发展的贡献。并且与国外化学发展作对比,简单介绍化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 (学生列举他们在化学中发现的化学美的地方以及在化学课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老师介绍化学美的时候通过谜语、图片、实验视频给学生展示。 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交流发表意见)老师补充 ①它提供给我们便利的生活条件,学习化学我们能了解许多生活常识; ②化学是创造新事物改进社会的空间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学科; ③化学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④最后化学帮助各位在高考中实现理想。 高中化学共八本书,分为必修2本,选修6本。内容涵盖广丰富,在学修的版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模块来阅读。在高考中,必修占据大部分的知识内容,选修也会有部分内容,我们会根据考纲的要求来安排选修板块的学习。

高中化学重难点讲解 超详细的哦

盐类的水解重难点知识讲解 1、根据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弱酸的相对强弱 强碱弱酸盐的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例NaAc、NaCN、NaClO、Na2CO3、NaF……。影响水解平衡的外界条件有温度、盐溶液的浓度、等,但决定水解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水解生成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那么就可根据强碱弱酸盐溶液的pH大小,判断对应酸的酸性强弱,若溶液的pH越大,水解所得的对应酸的酸性就越弱。 2、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NaHSO4、NaHCO3、NaHS、NaH2PO4等均是酸式盐,酸式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若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例如NaHSO4,但弱酸的酸式盐呈酸性还是碱性,要看酸式酸根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谁更大。常见盐溶液酸碱性归纳如下: 碱性:NaHCO3、NaHS、NaHPO4 酸性:NaHSO4、NaH2PO4 3、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浓度关系的判断 如K2S溶液中离子有K+、S2-、HS-、H+、OH-。下面以0.1mol·L-1 Na2CO3溶液为例说明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溶液中存在电离和水解: (1)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C(CO32-)>OH->H+ (2)电荷守恒关系(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C(Na+)+C(H+)=2C(CO32-)+C(OH-)+C(HCO3-) (3)物料守恒 Na2CO3固体中n(Na+)=2n(CO32-),即为n(Na+)=2n(C)

溶液中CO32-一部分变为HCO3-、H2CO3,故有: C(Na+)=2[C(CO32-)+C(HCO3-)+C(H2CO3)] (4)水电离出的H+和OH-物质的量相等. C(OH-)=C(H+)+C(HCO3-)+2C(H2CO3)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溶液pH的计算方法(25℃) 1、酸溶液 (1)强酸溶液,如H A,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 n -lgC(H+)=-lg(nc)。 (2)一元弱酸溶液,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电离度为α,则C(H+)=C·α,pH=-lg(Cα)。 (3)两强酸混合 2、碱溶液 (1)强碱溶液,如B(OH) ,设物质的量为 n C mol·L-1,C(OH-)=nC mol·L-1, (2)一元弱碱溶液,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电离度为α,C(OH-)=Cα, (3)两强碱混合 由,先求出混合后的C(OH-),再通过K w求混合后C(H+),最后求pH。 3、强酸与强碱混合 先依据H++OH-=H O,判断是否有过量的情况,可以分为下面三种情况: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高中化学重点难点

高中化学重点难点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得颜色见会考手册得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得气体:HF、HCl、HBr、HI、NH 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得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得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得NH3、H2O、HF反常。③常温下呈气态得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得烃、一氯甲烷、甲醛。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常温下呈液态得单质有Br2、Hg;呈气态得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得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⑨易升华得物质:碘得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⑩易液化得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得气体,能做喷泉实验得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得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得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②溶于水得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③含C、H、O得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得有机物密度大于水。④钠得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得单质一定都就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就是非金属? 二、结构 1、半径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③电子层结构相同得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得阴离子。②非金属元素除O、F 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与为8。③变价金属一般就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就是C、Cl、S、N、O。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与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①就是否就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瞧非金属元素形成得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得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②掌握以下分子得空间结构:CO2、H2O、NH3、CH 4、C2H4、C2H2、C6H6、P4。 4、键得极性与分子得极性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得概念。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得关系。③掌握分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试题精选[1]

1.观察右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A.0.5ml B.1.5ml C.1.6ml D.1.7ml 2.如果你在厨房不小心将花生油与凉开水混在一起,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分离()A.过滤 B.蒸馏C.分液D.萃取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④②⑤ 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①④②⑤③ 5.广州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A.石蕊溶液B.四氯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6.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D.①③⑤ 7.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 8.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9.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11、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C.倒入漏斗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溶液 12、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请从上面选择下列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填序号)(1)食盐水与泥沙___ _(2)海水晒盐__ _(3)苯和水__ _ (4)蒸馏水的制取_ __(5)用CCl4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 13.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14.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试管B.胶头滴管C.玻璃棒D.漏斗 15.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