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助读”方法探析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助读”方法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19055247.html,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助读”方法探析

作者:徐丽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年第02期

高中古诗词学习,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读不懂”、“读不深”,原因在于古代诗词与当下的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弥补这段距离,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助读”作用,可以通过“搭梯子”、“巧设问”、“做示范”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

一、“搭梯”助“学”,求其“入”

在刚接触一首古代诗词时,因为语言的障碍,大部分学生觉得很难读懂该诗词,再加上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家写作风格的不了解,即使读好几遍,也很难把握诗词内涵。所以,在学习古代诗词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学习古诗词搭一个“梯子”,让学生“站在梯子上”去“看”古诗词,就不会觉得古诗词是那么“高深”。

这把“梯子”可以是这首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如学习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在预习阶段,如果仅仅让学生去读该词,学生对这首词中的“愁”的内涵是很难准确把握的,更不用说去做深入探究了。所以,笔者在《声声慢》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把本词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学生,“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就放在学生的预习案中以供学生预习之用。这个背景介绍涉及到了本词写作的时间段、作者的遭际、思想特点、情感概述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给学生初读该词指明了阅读的方向,也能让学生快速定位本词的情感基调。这样学生就能借助写作背景这把“梯子”走进文本。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教师给学生提供写作背景、古诗词译文或改写,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初步“理解”古诗词提供一些必要的助力,从而帮助学生“入”诗。如果学生连“读懂”这个环节都无法解决,那么对古诗词进行“深入鉴赏”也就成了一种奢望了。

二、“巧问”助“思”,求其“深”

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发现,无论让学生怎么讨论,学生对诗词的鉴赏都很肤浅,更不要说让学生自行发现古诗词在写作技法上的精妙之处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