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原含量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糖原含量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糖原含量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糖原含量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糖原含量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货号:BC0345

规格:100管/96样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0.1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10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4℃保存;

产品简介:

糖原是由葡萄糖单位构成的高分子多糖,是糖的主要的储存形式之一,主要贮存在肝和肌肉中作为备用能量,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可调节血糖浓度,当血糖升高时可在肝脏合成糖原,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则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因此,肝糖原对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十分重要。肌糖原是肌肉中糖的储存形式,在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血糖时,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血糖,必须先分解产生乳酸,随血液循环到肝脏,通过糖异生转变为肝糖原或葡萄糖。

测定原理:蒽酮法。利用强碱性提取液提取糖原,在强酸性条件下利用蒽酮显色剂测定糖原含量。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浓硫酸(不允许快递)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糖原提取:

1﹑细胞或细菌:收集500~1000万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加入0.75mL提

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转移至10mL 试管中,置于沸水浴中煮沸20min(盖紧,防止水分散失),隔5min振摇试管1次,使充分混匀;取出试管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到5ml,混匀,待测。

2﹑组织:称取0.1~0.2g样品,置于10ml试管中;加入0.75ml提取液,置于沸水浴中煮沸20min(盖紧,防止水分散失),隔5min振摇试管1次,使充分混匀;待组织全部溶解后,取出试管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到5ml,混匀,待测。

二、步骤和加样表

1、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620nm,蒸馏水调零。调节水浴

锅至95℃。

2、在试剂二中倒入6mL蒸馏水,缓慢倒入24mL浓硫酸,充分溶解混匀后使用。4℃有

效期一周。

3、加样表(在EP管中反应):

试剂空白管(μL)标准管(μL)测定管(μL)

糖原提取液60

试剂一60

蒸馏水60

试剂二240240240

混匀,置95℃水浴10min(盖紧,防止水分散失),冷却,取200μL转移至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中,于620nm波长处,分别读取空白管、标准管和测定管吸光度,分别记为A1、A2和A3。

注意:空白管和标准管只要测一次。

如果A3-A1大于2,需要将样本用蒸馏水稀释,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三、糖原含量的计算:

1、按照样本质量计算

糖原(mg/g鲜重)=1.11×(C标准×V1)×(A3-A1)÷(A2-A1)÷(W×V1÷V2)=0.555×(A3-A1)÷(A2-A1)÷W

2、按照蛋白质含量计算

糖原(mg/mg prot)=1.11×(C标准×V1)×(A3-A1)÷(A2-A1)÷(V1×Cpr)=0.111×

(A3-A1)÷(A2-A1)÷Cpr

1.11:是此法测得葡萄糖含量换算为糖原含量的常数,即111ug糖原用蒽酮试剂显色相当于100ug葡萄糖用蒽酮所试剂显示的颜色;C标准管:标准管浓度,0.1mg/mL;V1:加入反应体系中糖原提取液体积,0.06mL;V2:加入提取液体积,5mL;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W:样本鲜重,g。

注意:最低检测限为10ng/g鲜重或0.1ng/mg prot。

生物化学第四章酶习题

第七章酶化学 一、填空题 1.全酶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________________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________________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2.酶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________________。 3.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功能部位,其中________________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________________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4.常用的化学修饰剂DFP可以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TPCK常用于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 5.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纵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 6.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__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7.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共价修饰调节;糖原合成酶、糖原磷酸化酶等则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共价修饰调节。 二、是非题 1.[ ]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2.[ ]酶活性中心一般由在一级结构中相邻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 3.[ ]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4.[ ]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5.[ ]当[S]>> Km时,v 趋向于Vmax,此时只有通过增加[E]来增加v。 6.[ ]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长,则最适温度高,作用时间短,则最适温度低。 7.[ ]增加不可逆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8.[ ]正协同效应使酶促反应速度增加。 9.[ ]竞争性可逆抑制剂一定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 10.[ ]酶反应的最适pH只取决于酶蛋白本身的结构。 三、选择题 1.[ ]利用恒态法推导米氏方程时,引入了除哪个外的三个假设? A.在反应的初速度阶段,E+P→ES可以忽略 B.假设[S]>>[E],则[S]-[ES]≈[S] C.假设E+S→ES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时,即ES的生成速度与分解速度相等 2.[ ]用动力学的方法可以区分可逆、不可逆抑制作用,在一反应系统中,加入过量S和一定量的I,然后改变[E],测v,得v~[E]曲线,则哪一条曲线代表加入了一定量的可逆抑制剂? A.1 B.2 C.3 D.不可确定

生化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 选择题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45%,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E A.8.3% B.9.8% C.6.7% D.5.4% E.7.2%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D A.组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天冬氨酸E.色氨酸 3.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亚氨基酸:A A.脯氨酸B.焦谷氨酸C.亮氨酸D.丝氨酸E.酪氨酸 4.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C A.离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 5.关于肽键特点的错误叙述是:E A.肽键中的C-N键较C-N单键短 B.肽键中的C-N键有部分双键性质 C.肽键的羰基氧和亚氨氢为反式构型 D.与C-N相连的六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E.肽键的旋转性,使蛋白质形成各种立体构象 6.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7.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B.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二硫键将各多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8.含有Ala,Asp,Lys,Cys的混合液,其pI依次分别为6.0,2.77,9.74,5.07,在pH9环境中电泳分离这四种氨基酸,自正极开始,电泳区带的顺序是:B A.Ala,Cys,Lys,Asp B.Asp,Cys,Ala,Lys C.Lys,Ala,Cys,Asp D.Cys,Lys,Ala,Asp E.Asp,Ala,Lys,Cys 9.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 B.溶解度增加

生化

1、肌肉内糖原磷酸化酶的变构激活剂是()糖原磷酸化酶,分解糖原,生成1-磷酸葡 萄糖,磷酸化酶磷酸化后活性增强,而去糖原合酶正好相反! A、A TP B、ADP C、AMP D、GTP E、UTP 2、在有氧时仍需靠糖酵解供能的组织或细胞是() A、成熟红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 D、骨髓 E、皮肤 3、关于糖酵解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整个过程在胞液中进行 B、糖原的1个葡萄糖单位经酵解净生成2分子A TP 糖原中的葡萄糖是以6-磷酸葡 萄糖的形式进入糖酵解的,所以生成三分子A TP C、己糖激酶是关键酶之一 D、是一个可逆过程 E、使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 2、α-淀粉酶和b-淀粉酶的区别在于α-淀粉酶水解-1,4糖苷键,β-淀粉酶水解β-1,4糖苷键。 A、对 B、错 3、三羧酸循环是四大物质最终代谢的共同途径,也是联系它们代谢之间的桥梁。 A、对 B、错 1、在胰液的a-淀粉酶作用下,淀粉的主要水解产物是() A、麦牙糖及异麦牙糖 B、? 葡萄糖及临界糊精 C、? 葡萄糖 D、葡萄糖及麦牙糖 3、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活糖原合成酶 B、? 抑制肝糖原分解 C、? 可抑制2,6-双磷酸果糖的合成 D、抑制激素敏感脂肪酶 E、? 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 E、? 异麦牙糖及临界糊精 1、乳酸循环的意义是() A、防止乳酸堆积 B、补充血糖 C、促进糖异生 D、防止酸中毒

E、避免燃料损失 4、如果摄入葡萄糖过多,在体内的去向是( ) A、补充血糖 B、合成糖原储存 C、转变为脂肪 D、转变为唾液酸 5、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 ) A、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柠檬酸的生成 B、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C、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第11章糖类代谢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打印版

第十一章糖类代谢 第一节概述 一、特点 糖代谢可分为分解与合成两方面,前者包括酵解与三羧酸循环,后者包括糖的异生、糖原与结构多糖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还有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糖代谢受神经、激素和酶的调节。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组织,其代谢情况有很大差异。脑组织始终以同一速度分解糖,心肌和骨骼肌在正常情况下降解速度较低,但当心肌缺氧和骨骼肌痉挛时可达到很高的速度。葡萄糖的合成主要在肝脏进行。不同组织的糖代谢情况反映了它们的不同功能。 二、糖的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 淀粉是动物的主要糖类来源,直链淀粉由300-400个葡萄糖构成,支链淀粉由上千个葡萄糖构成,每24-30个残基中有一个分支。糖类只有消化成单糖以后才能被吸收。 主要的酶有以下几种: 1,4糖苷键,产生α-构型的还原末端。产物主要是糊精及少量麦芽糖、葡萄糖。最适底物是含5个葡萄糖的寡糖。 在豆、麦种子中含量较多。是外切酶,作用于非还原端,水解α-1,4糖苷键,放出β-麦芽糖。水解到分支点则停止,支链淀粉只能水解50%。 存在于微生物及哺乳动物消化道内,作用于非还原端,水解α-1,4糖苷键,放出β-葡萄糖。可水解α-1,6键,但速度慢。链长大于5时速度快。 4.其他α-葡萄糖苷酶水解蔗糖,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 二、吸收 D-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可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不能消化的二糖、寡糖及多糖不能吸收,由肠细菌分解,以CO2、甲烷、酸及H2形式放出或参加代谢。 三、转运

1.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有协助扩散系统,通过一种载体将葡萄糖(或半乳糖)与钠离子转运进入细胞。此过程由离子梯度提供能量,离子梯度则由Na-K-ATP酶维持。细菌中有些糖与氢离子协同转运,如乳糖。另一种是基团运送,如大肠杆菌先将葡萄糖磷酸化再转运,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供能。果糖通过一种不需要钠的易化扩散转运。需要钠的转运可被根皮苷抑制,不需要钠的易化扩散被细胞松驰素抑制。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肌肉和脂肪组织是通过被动转运。其膜上有专一受体。红细胞受体可转运多种D-糖,葡萄糖的Km最小,L 型不转运。此受体是蛋白质,其转运速度决定肌肉和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的速度。心肌缺氧和肌肉做工时转运加速,胰岛素也可促进转运,可能是通过改变膜结构。 第二节糖酵解 一、定义 1.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有氧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O2和水,酵解生成的NADH则经呼吸链氧化产生ATP和水。缺氧时NADH把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2.发酵也是葡萄糖或有机物降解产生ATP的过程,其中有机物既是电子供体,又是电子受体。根据产物不同,可分为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乙酸、丙酸、丙酮、丁醇、丁酸、琥珀酸、丁二醇等。 二、途径 共10步,前5步是准备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三碳糖,消耗2分子ATP;后5步是放能阶段,三碳糖生成丙酮酸,共产生4分子ATP。总过程需10种酶,都在细胞质中,多数需要Mg2+。酵解过程中所有的中间物都是磷酸化的,可防止从细胞膜漏出、保存能量,并有利于与酶结合。 ATP磷酸化,产生6-磷酸葡萄糖。 反应放能,在生理条件下不可逆(K大于300)。由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需要Mg2+或Mn2+。己糖激酶可作用于D-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是糖酵解过程中的第一个调节酶,受6-磷酸葡萄糖的别构抑制。有三种同工酶。葡萄糖激酶存在于肝脏中,只作用于葡萄糖,不受6-磷酸葡萄糖的别构抑制肌肉的己糖激酶Km=0.1mM,肝脏的葡萄糖激酶Km=10mM,平时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时5mM,只有进后葡萄糖激酶才活跃,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葡萄糖激酶是诱导酶,胰岛素可诱导它的合成。6-磷酸葡萄糖也可由糖原合成,由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生成1-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催化下生成6-磷酸葡萄糖。此途径少消

一氧化碳检测方法

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 一、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1原理 一氧化碳对不分光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一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2 试剂和材料 2.1变色硅胶:于120℃下干燥2h。 2.2无水氯钙:分析纯。 2.3高纯氮气:纯度99.99%。 2.4霍加拉特(Hopcalite)氧化剂:10~20目颗粒。霍加拉特氧化剂主要成份为氧化猛(MnO)和氧化铜(CuO),它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用于仪器调零。此氧化剂在100℃以下的氧化效率应达到100%。为保证其氧化效率,在使用存放过程中应保持干燥。 2.5一氧化碳标准气体:贮于铝合金瓶中。 3、仪器和设备 3.1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3.1.1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0~30ppm;0~100ppm两档 重现性:≤0.5%(满刻度) 零点漂移:≤±2%满刻度/4h 跨度漂移:≤±2%满刻度/4h 线性偏差:≤±1.5%满刻度 启动时间:30min~1h 抽气流量:0.5L/min左右 响应时间:指针指示或数字显示到满刻的90%<15S 3.2记录仪0~10mV 4 采样 用聚乙烯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5分析步骤 5.1仪器的启动和校准 5.1.1启动的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稳定30min~1h后,用高纯氮气或空气经霍加拉特氧化管和干燥管进入仪器进气口,进行零点校准。 5.1.2终点校准:用一氧化碳标准气(如30ppm)进入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5.1.3零点与终点校准复复2~3次,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2样品测定 将空气样品的聚乙烯薄采气袋接在装有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的过滤器和仪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样品被自动抽到气室中,表头指出一氧化碳的浓度(ppm)。如果仪器带到现场使用,可直接测定现场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仪器接上记录仪表,可长期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6 结果计算 一氧化碳体积浓度ppm,可按下列公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 。mg/m3 =ppm/B×28式中:B――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0℃(101Kpa)时,B=22.41 当25℃(101Kpa)时,B=24.46 28――一氧化碳分子量

第六章代谢总论 第七章 糖类代谢

第六章代谢总论第七章糖类代谢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能量代谢 3、、自由能 4、高能化合物 5、糖酵解 6、糖酵解途径(EMP) 7、糖的有氧氧化8、三羧酸循环(TCA) 9、磷酸戊糖途径10、糖的异生作用 二、填空题 1、糖类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和。 2、糖酵解途径是在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3、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4、糖酵解过程中有3步不可逆的酶促反应,催化这三步不可逆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5、三羧酸循环是从草酰乙酸和结合成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又返回草酰乙酸的过程。 6、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8、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9、在磷酸戊糖途径中,7-磷酸景天庚酮糖与________________在转醛醇酶作用下,生成4-磷酸赤藓糖和。 10、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和,其中两种脱氢酶是和,它们的辅酶是。 11、酶催化与ATP反应生成1,6-二磷酸果糖,其逆反应是由酶催化的。 12、动物体内糖的运输形式是_________,糖的贮存形式是_________。 13、一次三羧酸循环共有次脱氢反应和次底物磷酸化反应。 14、组成丙酮酸脱H酶系的三种酶分别是、和,五种辅酶分别是、、、和。 15、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和催化。 16、催化糖酵解途径中消耗ATP的反应的酶是和。 17、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为型,对__________ 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反应。 18、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19、通过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产生和___________这些重要的化合物。 20、酵母菌通过途径产生使面包发起来。 21、在磷酸戊糖途径中,酶催化二碳单位的转移,酶催化三碳单位的转移,二碳、三碳单位的供体是,受体是。 22、参与糖原合成的核苷酸是,它和葡萄糖结合的形式是。 23、糖异生作用的关键酶有、、和。 24、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 25、6-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下进入途径;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进入途径;经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进入途径。 26、磷酸戊糖途径是在内进行的,磷酸戊糖途径与糖酵解途径共同的中间产物是和。 27、在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最重要。生物体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是以此为中心的。 28、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生物化学反应中pH 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_________。 29、△G为负值是反应,可以进行。 30、高能化合物通常指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被称为能量代谢的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 2、糖酵解细胞定位是: A.线粒体B.线粒体及细胞液C.内质网D.胞液 3、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D.乙酰CoA 4、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正确顺序应为: A. 琥珀酰CoA,琥珀酸,α-酮戊二酸,延胡索酸,苹果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 C.琥珀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 D.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苹果酸,延胡索酸 5、在原核生物中,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 A.12 B.24 C.32 D.38 6、糖代谢中间产物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B.3-磷酸甘油醛C.1,6-二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 7、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 8、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 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三羧酸循环D.糖酵解 9、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糖酵解D.TCA循环

实验四 FTIR测定硅材料中的碳氧含量(定量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FTIR 测定硅材料中的碳氧含量(定量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定量方法的原理; 2、 掌握FTIR-650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 学会FTIR-650红外光谱仪测试硅材料中碳氧含量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 FTIR-65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标准硅样品,多个测试硅样品等 三. 实验原理 单晶硅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器件等,由于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要求其纯度达到99.9999%甚至更高。在单晶硅生产过程中由原料及方法等因素难以避免的引入了碳、氧等杂质,直接影响了单晶硅的性能,因而需对单晶硅材料中的氧碳含量进行控制。 红外光谱可用于定性分析,获取分子结构、振动能级等相关信息。实际上,红外光谱还可用于定量分析,可以对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相对含量的测定,其基本原理就是对比吸收谱带的强度。对处于一定状态的物质和其中的各种组分,所吸收的红外光的频率是固定的,并且存在一个规律,就是吸收率与组分的浓度和光程(红外光在样品内经过的路程)成正比,这就是红外光谱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对于不同频率的红外光,硅片的透过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硅晶格和其中所含杂质种类和浓度不同(如氧和碳等),所以红外光的吸收率是不同的。因此对单晶硅材料中的氧碳含量的测试可以采用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来完成。 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比尔-兰勃特定律,即当红外光源通过样品时,由于样品的共振吸收,使用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这种入射光强度的减弱与可见光的吸收本质是一样的,也可以用光吸收定律表示: Kb e I I -=0 0/I I T = cb K Kb I I T A 00)/lg()/1lg(==== 其中T 为样品对红外光的透过率,A 为样品的吸收率, b 为样品厚度,c 为组分的浓度,K 为待测样品的吸收系数,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K 0为物质的吸光系数,有如下关系K=K 0c 。对于不同碳、氧含量的硅片(c 不同),不同区域的红外光的吸收率是不同的。 硅晶体中处于填隙位置的氧原子与临近的两个硅原子形成硅氧键,硅氧键的振动引起红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糖代谢1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A型题 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 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1997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 [答案]B 2.糖的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1。999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 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 [答案)C 3.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 A.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糖原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E.脱枝酶 [答案]D 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答案]A 5.下列哪个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1998年研究生考题) 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果糖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答案]B (二)X型题 1,糖酵解的关键酶有(1996年生化试题) A.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 [答案]A、B、C 2,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经历的共同反应是(1997年生化试题)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2—磷酸甘油酸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酸一1,3—二磷酸甘油酸 D.1,6-二磷酸果糖一6—磷酸果糖 [答案]B、D 3,糖原合成途径需要 A.ATPB.UTPC.小分子糖原D.无机磷酸和激酶 (答案]A、B、C 4。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酶是(2001年生化试题)

第1课时-测量氧气含量的方法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一.知识讲解: 这部分知识点的实验图,我们常见的就是以上两个,其实两套装置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再利用瓶内外产生气压差使瓶内液面上升,从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空气体积的1/5。考试经常考到的问题有:1、为什么用红磷?不用碳或者是铁丝?2、如果倒吸的水少于1/5,原因可能有哪些?3、测定氧气含量的同时,又侧面反应了氮气的哪些性质? 问题的答案分别是:1、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影响实验的结果,而铁丝在空气中是不可燃烧的。2、(1)红磷量不足。(2)装置气密性不好。(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或弹簧夹。3、可以侧面说明氮气具有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以及不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二、例题精讲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①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③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瓶中水面的上升; ④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⑤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 其中有错误的是() A.④⑤B.③②C.②①D.①③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的燃烧只消耗氧气,且不生成新气体,由于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减小,水倒吸入瓶内,进入水的体积即为装置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①、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更加准确,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②、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压强的知识可知,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水会被压入集气瓶,会导致集气瓶内水面的上升,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④、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由于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氧气的原有的体积,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 ⑤、当氧气的含量很低时,红磷就不能燃烧了,只是氧气的量风非常少,对实验的结果影响不大,故⑤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选:A. 三、牛刀小试 1.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装置冷却后才打开弹簧夹 2.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B.蜡烛C.红磷D.硫磺 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体积约占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糖原磷酸化酶 a(Glycogen phosphorylase a,GPa)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 QS3601 规格:50管/48样糖原磷酸化酶 a(Glycogen phosphorylase a,GPa)试剂盒说明书 紫外分光光度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EC 2.4.1.1))是糖原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使糖原分子从非还原端逐个断开α-1,4-糖苷键移去葡萄糖基,释放1-磷酸葡萄糖,直至临近糖原分子α-1,6-糖苷键分支点前4个葡萄糖基处。GP分为有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a(GPa)和无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b(GPb)两种形式。糖原的分解主要在GPa的催化下进行。 测定原理: 未添加激活剂时,GPa催化糖原和无机磷产生葡萄糖残基生成糖原和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进一步依次催化NADP还原生成NADPH,在340nm下测定NADPH上升速率,即可反映GPa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 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液体6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40 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20℃保存; 试剂三:粉剂×1瓶,-20℃保存; 试剂四:粉剂×1瓶, -20℃保存; 样本的前处理: 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 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将试剂二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 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3、试剂三的配制:临用前在试剂三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 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4、试剂四的配制:临用前在试剂四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分装 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5、将工作液、试剂三和试剂四置于37℃预热5分钟; 6、在1mL石英比色皿中加入50μL样本、50μL试剂三、50μL试剂四、50μL蒸馏水和800μL 工作液,立即混匀,记录340nm处5min后的A1和10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2-A1。 GPa活性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产生1nmol NADP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第1页,共2页

酶名词解释酶的活性中心酶原活力单位比活力Km诱导契合学说

酶 一、名词解释 酶的活性中心酶原活力单位比活力K m诱导契合学说 变构效应ribozyme 辅酶和辅基同工酶竟争性抑制作用 二、填空题 1、1926年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从刀豆中提取了脲酶并获得结晶,经实验证明结晶脲酶是一种蛋白质。1930-1935年间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同事们先后获得了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结晶,确定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1956年由IUB和IUPAC协商提议建立一个国际专门委员会,叫__________________,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委员会负责推荐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酶学中使用的数理常数的确定。 3、催化以方程式AH2+B A+BH2为代表的一类反应的酶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类。 4、催化通式AX+B A+BX所表示的一类反应的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催化下面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 C NH2 H COOH + COOH CH2 2 C=O COOH CH3 C=O COOH + COOH CH2 CH2 HC NH2 COOH 6、催化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反应的酶称异构酶类。 7、合成酶类也称___________________酶类。 8、测定酶的活力时,初速度对底物浓度呈___________反应,对酶浓度呈________反应。 9、原初Michaelis-Menten酶促动力学方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说。 10、欲使某一酶促反应的速度等于V max的80%,此时的底物浓度应是此酶的K m值的________________倍。 11、测定酶活力时,一级反应速度常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生物有毒的物质大都是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乌本[箭毒]苷(uabain),即毒毛旋花苷G(strophanthin G)是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专一性抑制剂。 14、磺胺药物所以能抑制细菌生长是因为它是维生素叶酸的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类似物。

实验四 测定硅材料中的碳氧含量(定量分析)

实验四 测定硅材料中的碳氧含量(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 1、理解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定量方法的原理; 2、掌握TENSOR27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学会TENSOR27红外光谱仪测试硅材料中碳氧含量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 TENSOR27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标准硅样品,多个测试硅样品等 三. 实验原理 单晶硅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器件等,由于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要求其纯度达到99.99997。甚至更高。在单晶硅生产过程中由原料及方法等因素难以避免的引入了碳、氧等杂质,直接影响了单晶硅的性能,因而需对单晶硅材料中的氧碳含量进行控制。 红外光谱可用于定性分析,获取分子结构、振动能级等相关信息。实际上,红外光谱还可用于定量分析,可以对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相对含量的测定,其基本原理就是对比吸收谱带的强度。对处于一定状态的物质和其中的各种组分,所吸收的红外光的频率是固定的,并且存在一个规律,就是吸收率与组分的浓度和光程(红外光在样品内经过的路程)成正比, 这就是红外光谱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对于不同频率的红外光,硅片的透过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硅晶格和其中所含杂质种类和浓度不同(如氧和碳等》所以红外光的吸收率是不同的。因此对单晶硅材料中的氧碳含量的测试可以采用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来完成。 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比尔-兰勃特定律,即当红外光源通过样品时,由于样品的共振吸收,使用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这种入射光强度的减弱与可见光的吸收本质是一样的,也可以用光吸收定律表示: Kb I I -=e 0 0/I I T = cb K Kb I I T A 00)/lg()/1lg(==== 其中T 为样品对红外光的透过率,A 为样品的吸收率,b 为样品厚度,c 为组分的浓度,K 为待测样品的吸收系数,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K 0为物质的吸光系数,有如下关系K=K 0c 对于不同碳、氧含量的硅片(c 不同),不同区域的红外光的吸收率是不同的。 硅晶体中处于填隙位置的氧原子与临近的两个硅原子形成硅氧键,硅氧键的振动引起红外光三个频率的吸收,分别在1106、513和1718cm -1处,其中最强的1106 cm -1吸收峰被用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代谢调节(推荐文档)

第十一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代谢调节 一、选择题 1、糖酵解中,下列()催化的反应不是限速反应。 A、丙酮酸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己糖激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2、磷酸化酶通过接受或脱去磷酸基而调节活性,因此它属于()。 A、别(变)构调节酶 B、共价调节酶 C、诱导酶 D、同工酶 3、下列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A、三羧酸循环 B、脂肪酸β氧化 C、氧化磷酸化 D、糖酵解作用 4、关于共价修饰调节酶,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这类酶一般存在活性和无活性两种形式, B、酶的这两种形式通过酶促的共价修饰相互转变 C、伴有级联放大作用 D、是高等生物独有的代谢调节方式 5、阻遏蛋白结合的位点是()。 A、调节基因 B、启动因子 C、操纵基因 D、结构基因 6、下面哪一项代谢是在细胞质内进行的()。 A、脂肪酸的β-氧化 B、氧化磷酸化 C、脂肪酸的合成 D、TCA 7、在乳糖操纵子模型中,操纵基因专门控制()是否转录与翻译。 A、结构基因 B、调节基因 C、起动因子 D、阻遏蛋白 8、有关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论述()是错误的。 A、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也是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形式 B、乳糖操纵子由三个结构基因及其上游的启动子和操纵基因组成 C、乳糖操纵子有负调节系统和正调节系统 D、乳糖操纵子负调控系统的诱导物是乳糖 9、下列有关阻遏物的论述()是正确的。 A、阻遏物是代谢的终产物 B、阻遏物是阻遏基因的产物 C、阻遏物与启动子部分序列结合而阻碍基因转录 D、阻遏物与RNA聚合酶结合而阻碍基因转录 10、脊椎动物肌肉组织中能储存高能磷酸键的是()。 A、ATP B、磷酸肌酸 C、ADP D、磷酸精氨酸 11、下列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A、磷酸肌酸 B、乙酰辅酶A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3-磷酸甘油酸 12、下面柠檬酸循环中不以NAD+为辅酶的酶是()。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琥珀酸脱氢酶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1、概述 1. α-1, 4-糖苷键(直链)、α-1, 6-糖苷键(支链)。 2. 一个还原端+多个非还原端(反应部位) 3. 肝糖原维持血糖平衡。 4. 肌糖原为肌肉收缩供能。 2、步骤 ②肝糖原合成三碳途径(补充肝糖原储备); ③肾经糖异生可维持酸碱平衡。 肝糖原合成三碳途径 乳酸肌肉中经过血液运输扩散到肝中肝糖原←UDPG ↓↑ 丙酮酸 G-1-P ↓丙酮酸羧化酶 G-6-P 酶↑ 草酰乙酸葡萄糖← ↓PEP 羧激酶↑ PEP F-6-P ↓果糖双磷酸酶-1 ↑ 2-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1,3 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F-1,6-DP ?葡萄糖→ G-6-P → G-1-P → UDPG →肝糖原 三碳途径避免G→ G-6-P 目的:肝中葡萄糖激酶Km 高,与葡萄糖的亲和力低

2、解决三个问题 1.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①丙酮酸→草酰乙酸(-ATP、丙酮酸羧化酶、线粒体、乙酰CoA[激活剂]); ②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G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线粒体或胞浆)。 2. F-2.F-1,6- DP → F-6-P(果糖双磷酸酶-1、特例[底物F-1,6-DP 是抑制剂])。 3. G-6-P-G(葡萄糖-6 磷酸酶、肌肉没有) 3、乳酸循环 1. 避免堆积防止酸中毒。 2. 回收能量(15 或14 分子ATP) 3. 肝糖原合成的三碳途径。 甘油激酶NADH 甘油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F-1,6-DP→F-6-P→G-6-P→G 转氨基PEP 羧激酶 氨基酸谷氨酸→α-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PEP→…→G

第8-10章-酶化学

第五章酶化学 一:填空题 1.全酶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________________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________________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2.辅助因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需要________________除去,________________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________________除去。 3.酶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________________。 4.酶活力的调节包括酶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和酶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 5.T.R.Cech和S.Altman因各自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而共同获得1989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 6.1986年,R.A.Lerner和P.G.Schultz等人发现了具有催化活性的________________,称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以分为六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按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每一种酶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醇脱氢酶的编号是EC1.1.1.1,EC代表________________,4个数字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专一性、________________专一性和 ________________专一性。 10.关于酶作用专一性提出的假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11.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功能部位,其中________________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________________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12.酶活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 13.通常讨论酶促反应的反应速度时,指的是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速度,即________________时测得的反应速度。 14.常用的化学修饰剂DFP可以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TPCK常用于修饰________________残基。 15.酶反应的温度系数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 16.调节酶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17.解释别构酶作用机理的假说有________________模型和________________模型两种。 18.固定化酶的优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如Km________________,Vmax________________等。 20.同工酶是指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21.pH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影响________________,(2)影响________________,(3)影响 ________________。 22.温度对酶活力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 23.脲酶只作用于尿素,而不作用于其他任何底物,因此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专一性;甘油激酶可以催化甘油磷酸化,仅生成甘油-1-磷酸一种底物,因此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专一性。 24.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纵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

单晶硅、多晶硅“氧碳含量测试仪”说明书

WQF-520型FTIR硅中氧、碳含量 测量分析系统 使用说明书 信息部电子第四十六所

WQF-520型FTIR硅中氧、碳含量测量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 一、仪器的规格与性能(由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提供) 1.1、波数范围7000cm-1~400cm-1 1.2、分辩率1.0 cm-1 1.3、波数准确度优于所设分辨率的1/2 1.4、透过率重复性0.5%T 二、测量条件 2.1、样品 2.1.1、试样 经双面研磨/单面抛光/双面抛光(机械/化学抛光)硅晶片均可。一般测量时,试样需用金刚砂305#粗磨和303#细磨,以致双面平行,表面无划痕,并且试样在1300 cm-1~900 cm-1范围内基线透过率不低于20%。 要求试样在室温下电阻率>0.1Ω.cm,试样的厚度范围为2.00mm—3.00mm。 2.1.2、参样 参样的厚度约为2.00mm,双面抛光呈镜面,并且参样中的氧、碳含量均小于1×1016cm-3。 2.2、测量精密度及检测下限 2.2.1、本方法在常温下测碳含量精密度为±20%,检测下限为1.0×1016 cm-3。对于低碳含量样品,多个实验室测量碳含量精密度,按照“硅中代位碳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国家标准(GB/T 1558-1997)为: +0.6*1016 SSD=0.134 N C 式中:SSD—试样的标准偏差,cm-3; —碳含量,cm-3 。 N C 2.2.2、本方法在常温下测氧含量分两种情况: (1) CZ-Si(直拉硅)中氧含量精密度为±10%。 (2) FZ-Si(区熔硅)中氧含量精密度为±20%,检测下限为1×1016 cm-3。符合“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国家标准(GB/T 1557-89)的要求。 三、测量系统组成 3.1、硬件 3.1.1、正常运行的WQF-520型FTIR仪器一台。 3.1.2、通用微型计算机一台。 3.2、软件 测量分析软件光盘1张。 四、测量系统软件的功能介绍 4.1、主界面 进入Win窗口,点中窗口中的快捷方式“硅中氧、碳含量测量分析”图标,双击鼠标左键,启动自动测量系统,进入主界面(见图1)。

第5章 酶化学答案

第五章酶化学 一、填空题 1.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辅助因子包括辅酶和辅基等。其中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 2.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 3.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4.关于酶作用专一性提出的假说有锁钥学说和诱导契合假说等几种。 5.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个功能部位,其中结合部位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催化部位直接参加催化,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6.酶活力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速率。酶活力的大小用酶活力单位来表示。 7.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 -1/km ,纵轴上的截距为 1/Vmax 。 8.糖原磷酸化酶是通过磷酸化与脱磷酸化进行共价修饰调节酶活性。 9.酶的活性部位通常位于酶分子表面的疏水裂隙中,即位于疏水的微环境中,从而使酶与底物之间的作用加强。 10.酶反应速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以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得到的是一条双曲线。 11.有的酶在分泌时是无活性的酶原,需要经某种酶或酸将其分子作适当的改变或切去一部分才能呈现活性,这种激活过程称酶原激活作用。 12.有些酶分子除具有与底物结合的活性部位外,还具有与非底物的化学物质结合的部位,这种部位有别于活性部位,而且与之结合的物质都对其反应速率有调节作用,故称别构部位,具有该部位的酶称别构酶。 13.根据酶蛋白分子的特点将酶分为三类,即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物。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组成酶活性中心的各个基团可能来自同一条多肽链,也可能来自不同多肽链。 (B)酶活性中心一般由在一级结构中相邻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 (C)酶活力随反应温度升高而不断地加大。 (D)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长,则最适温度高,作用时间短,则最适温度低。 2.下列有关Km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B)Km是酶的特征常数,在任何条件下,Km是常数。 (C)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底物无关。 (D)Km值高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强,Km值低时表示亲和力弱。 3.下列有关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哪一项描述正确?(B) (A)酶的最适pH值是一个常数,每一种酶只有一个确定的最适pH值。 (B)酶的最适pH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酶的纯度、底物、作用时间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