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二部分行为障碍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itivity disorder

主讲人:马瑞芬

学号:2013120085

·描述和历史

?核心特征

?相关特征

?伴随的心理障碍与症状?患病率与病程

?理论与病因

?治疗

一、描述与历史

?描述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描述的是那些表现出持续的、与年龄不相符的、并不足以导致破坏其主要生活活动注意力分散、多动和冲动症状的儿童(美国心理协会,APA,2000)。

*最早记录之一

“坐立不安的菲利”就餐场景——海黎胥·霍夫曼

*1994年

《驱力过度的生活》,引起瞩目。

尽管菲利和达斯提相隔150多年,但两个孩子用餐时的行为都是ADHD 典型的基本症状。两个男孩都难以注意力集中——不能集中在目标行为上,多动——动个不停,冲动——行事毫不考虑。

坐立不安的菲利,1845

达斯提·恩,1994

?患有ADHD的儿童,行为奇特又充满矛盾。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的问题不在于知道要做什么,而在于难以做到你所知道的。

——拉塞尔·A·巴克利

?患有ADHD的儿童会有深深的挫折感和失望感。

比如,大卫说,“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什么也玩不好;当他们叫我笨猪或傻瓜大卫的时候,我只能哭,毫无办法”。

历史

?1902年

?英国医生乔治·史蒂尔首先将“活动过多”这一症状作为一个障碍给予了描述,认为这些症状都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和“道德控制缺乏”导致的。

?1917—1926年,脑炎流行

?“儿童脑损伤综合征”,与智力发展迟滞有关

?1940s-1950s

?“轻微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失调”

?1950s后期

?“活动过度”,对进入脑的刺激缺乏过滤而引起,“儿童多动症"。

?“活动过多”并不是唯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儿童不能根据情景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活动。

?1970s

?道格拉斯,除“活动过多”以外,注意力缺陷、冲动控制

?近年来

?自我调节不利和自控能力缺乏,核心症状

二、核心症状

诊断ADHD的DSM-IV-TR标准(《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注意缺陷(IA)

注意容量(attention capacity),短时间内能够记住和注意的信息量。(7±2个组块)

ADHD儿童在记忆容量上没有差别。

注意的选择性或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在有噪音干扰的环境里能集中在相关刺激上而不分心的能力。

ADHD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被突出的、偏好的刺激所干扰。

注意的持久性或持续性注意(sustained attention),长时间或者当疲劳时仍能保持集中的能力。(ADHD中基本注意缺陷)

ADHD的儿童做没有兴趣或者重复性任务时,他们的表现与其他儿童相比,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差。尽管没有人喜欢做无趣的事情,但当不得不做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可以做的。而有ADHD的儿童,即使是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也可能坚持不下来。

多动-冲动(HI)

多动(hyperactivity),高速运动的电动球。

坐在教室里听完一节课对ADHD患儿来

说很困难。

ο精力旺盛,活动强度大,但不合时宜,没有明确目的。

ο很少能完成某个任务。

ο即使睡着了,也比其他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活动。

ο在要求儿童控制自己行为的情景中,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差异最大。

冲动(impulsivity)

冲动的儿童似乎无法克制自己的即时反应或者不能在行为之前先想一想。*"我行我素”、“出口伤人”、“不合时宜”、难掩情绪、意外事故......

冲动的不同表现形式:

①认知冲动(cognitive impulsivity):无组织性、草率地考虑问题,并且总是要人提醒。

②行为冲动(behavioral impulsivity):很难根据情景要求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认知冲动和行为冲动(以及注意力障碍)可以预ADHD儿童在学业成绩,尤其是阅读方面的问题。不过,只有行为冲动可以预测反社会行

为。因此,行为冲动可以是品行问题的特殊预警信号。

亚型

?亚型是指有某种共同性的群体,诸如在症状、病因、问题严重程度或者可能的结果等方面有着共同性,这些使该群体不同与其他群体。DSM 根据基本症状确定了三种ADHD亚型。

?注意缺陷主导型(ADHD-PI),即基本都有注意力缺陷这一症状的儿童。(存在争论)

注意力缺陷、白日梦、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社交障碍

?多动-冲动主导型(ADHD-HI),即基本都有多动-冲动症状的儿童。

最少见,主要是学前儿童。攻击性、敌对性、不被同伴接纳。

?联合型(ADHD-C),即同时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两种基本症状的儿童。

最常见,更多表现行为控制和行为坚持的问题。

其他的DSM 标准

?并非每个表现出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冲动行为的儿童就有ADHD。

用DSM来诊断ADHD的话,行为还必须符合以下几点:

●7岁之前出现

●经常发生,而且比同年龄、同性别的其他儿童严重得多

●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至少已持续6个月)

●在多个情境中发生,不只发生在某一地方(如:在家里和在学校)

●明显导致儿童的社交或者学习成绩出现障碍

三、相关特征

?认知缺陷

?执行功能(executive)脑中激活、整合和管理其他脑功能的控制过程。

?认知过程

?语言过程

?运动过程

?情绪过程

?ADHD儿童通常在一种或多种执行功能上有障碍。

?智力缺陷

正常,很多相当聪明,无法将智力应用于每日的生活情境,未发挥潜力。

?学校功能障碍

度日如年,学习能力低,升学困难,成绩差。学校能力入学前已被损伤。

?学习障碍

阅读困难、拼写困难和数学困难等。

?歪曲的自我感知

较低的自尊

“积极虚假偏见”*自我保护功能

*执行功能障碍引起了自我觉察降低

*并不清楚什么是良好或不良好的表现

言语和语言障碍

?约30%—60%的HDAD儿童有言语和语言障碍。

理解他人言语,使用合适语言有困难,言谈散漫,很少用代词和连词,内容之间联系不清楚。

突然,那些士兵一突然,他昏倒了,你知道当他说“好医生,我想和你说话”的时候,突然他跑进那门里去了,在里面他们从那个东西上掉了下来。所以,他放——我想就是这个门把手上的东西。

医疗和身体方面的问题

?健康问题

并不清楚。根据某些具体问题,研究报道,

遗尿等相关问题比例更高。

睡眠困扰

运动协调困难

?易发生意外事故与冒险性

缺乏计划性和行动前的思考

更易遭受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童年多动-冲动行为会发展成一种成年期不负责任的和危险的行为模式寿命平均缩短8年

医疗费用是正常儿童的两倍多

?社交问题

抑郁和品行障碍

不会倾听,对人有敌意,喜欢争论,缺乏预见性,易发脾气不遵守规则,不吸取教训

多数是缺乏考虑,不是故意

?家庭问题

消极的交流特点,父母高控制,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

与父亲间的冲突相比,和母亲的冲突更多

母亲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同伴问题

很少给予和分享

令人讨厌、顽固、社交笨拙、缺乏社交敏感度,“缺根筋”。

同伴冲突和消极的名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提纲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DA的浓度。)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测评方法

MO/TS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评方法 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孩子明明看着聪明,但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静不下来,学习成绩差,当您在责怪孩子调皮、不爱学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可能得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多见病,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约60%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诊断,及早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了解病情是轻微还是严重,以便找到最佳时机给孩子进行治疗对家长们来说至关重要。那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呢?仅靠家长的经验和感觉很难得到客观科学的判断,必须通过专业、系统、科学的标准进行量化评测。MO/TS 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就是专门针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全自动测评系统。 一、主要功能 ●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进行测试评定。 ●儿童孤独症测试分析 ●儿童孤独感测试分析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分析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分析 二、主要测评范围 ●孤独症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孤独感测试:适用于小学3-6年级。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适用于0-18岁的儿童。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三、主要性能特点 ●在CABS、CLS、ADHD、Weiss中,测试时每个题目必须有独立的测试界面;测试能在电脑上独立完成;测试结果分析由电脑独立完成(不用手工作业)。 ●CAB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14种行为表现的得分 及反应强度;2、14种行为表现的反应强度;3、参考结论。 ●CL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项目的得分;2、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3、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所属范围;4、参考结论; 5、备注栏。 ●ADHD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每个项目的测试结 果;2、参考结论;3、备注栏。 ●Weis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因子分;各因子平均分;2、总分;平均分;3、参考结论;4、医生建议。 四、专业性及成熟性 ●具备专业技术支撑: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教授等为美欧医疗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的技术顾问。 ●产品性能成熟稳定:上市时间在10年以上。 ●使用客户众多:全国已有上千家机构客户。 五、系统主要特点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张俊贤)

“全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成果”交 流会案例 题目: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 训练研究 姓名:张俊贤 学校: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南路6号 邮编:100086 邮箱:hdpz20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28073.html,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又称儿童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有的还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国内调查在10%以上,高峰年龄为8~10岁,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60%以上。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具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专心)、多动及冲动。有的儿童以注意力缺陷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则是三者并存。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Ⅳ)把ADHD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过动”、“注意力缺陷合并过动”。 以下是我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江某的训练研究: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江某,男,10岁,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四年级。母亲在怀孕前,父母均有吸烟史,孩子出生时父亲年龄为27岁,母亲25岁,生产为剖腹产,体重3.55千克。 2.学生家庭情况 江某父母文化程度均为中专,因父亲赌博成性母亲与其离婚,父亲较少来看望孩子。母亲离婚后也较少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沉迷于棋牌室。江某一直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负责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姥姥管理很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或作业写得慢时,姥姥经常会体罚孩子。姥爷的教育观念是顺其自然,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3.学生现状描述 (1)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难以坚持完成某一项事物,学习成绩差(语文和英语勉强及格,数学不及格); (2)做事拖拉、贪玩,作业粗心大意,书写潦草,每天作业写得很晚,目前已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 (3)冲动、任性、不合群; (4)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做事有始无终,行为幼稚;

注意力缺陷障碍的临床表现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 )的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不集中、冲动控制力差和活动过多三大症状,不同人三大症状的轻重不同。另外,还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学习成绩低下、神经运动和神经生理功能异常、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异常等。 (一)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必须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一般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是不同的,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 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缺陷多动 障碍(ADHD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在较长时间里维持注意力去从 事某一活动,例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 母分配的任务,但是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他们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就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 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他们不能同时在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同时忽略另外一些剌激。由于这种分心,他们对于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在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的细节性任务上更容易出错。他们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不能完成,经常家长需要在旁边时时督促。 不同的人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视觉刺激,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听觉刺激,还有一些对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不能够专心接受。据本院(北辰学能培训)研究及临床观察:多动症儿童更多的表现是在对听觉刺激目标的注意缺陷。一般有视觉 注意障碍的,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的,听课特别 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感觉他的耳朵可能有问题。因此,这些孩 子难以服从指令并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命令督促下才开始去做安排的事情。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一般行为表现: 别人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常常就抢着回答或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是这类儿 童的突出特点。考试时他们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或者把本来计算正确 的结果抄错,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他们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等待按次序进行而是插队抢先。他们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时常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他们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他们有要求

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协作组行为量表

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协作组行为量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 (一)主要症状 1、注意力涣散 (1)注意力涣散,上课东张西望,教师讲课听不进去。() (2)注意集中时间短暂,做作业不专心,轻微环境干扰即分神。() (3)做事不能持久,常从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 2、活动过多 (4)活动过多,在家翻箱倒柜,拆卸玩具物品等。() (5)上课小动作多,下课先往外跑,放学不按时回家。() (6)走路常以跑代走。()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7)说话多,好插嘴干扰别人说话。() (8)上课、做作业保持静坐时难以保持安静。() 3、学习因难 (9)学习成绩不稳固,时好时坏,或逐年下降、学习困难。() (10)书写()、理解()、计算()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缺陷。() 学习成绩 语文分数平时考分 ____()期末考分 ____() 数学分数平时考分 ____()期末考分 ____() (二)常伴临床症状 4、冲动任性 (11)冲动任性,性情急躁,易激惹,爱发脾气。()(12)常不顾危险和后果,爬墙登高,追攀车辆。() (13)做事莽撞,常铤而走险,惹事生非。()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5、行为问题 (14)不守纪律和不受制度的约束,严责、打骂也不易慑服。() (15)说谎话蒙骗家长、教师,粗暴少礼。() (16)严重者打架斗殴、偷窃、不正当性行为,甚至违法行为。() 以上根据程度分为4级:无(0 分),只一点(1分),多(2分),很多(3分)。选择其一填在()内(三)诊断标准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提纲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te 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 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 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 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 DA的浓度。) 1942年,Lindsley发现服用苯巴比妥类安眠镇静剂治疗可以使多动儿童症状加重。但这些在当时都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苯比巴妥又称苯巴比妥:为治疗睡眠紊乱的药,可减轻突触后神经递质反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病因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病因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多动症,是孩子容易得的一种疾病,引起这种病因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遗传的原因,环境,外界的因素,解剖学的原因等等,都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多动症,一旦出现多动症,孩子的自控能力非常的差,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有时候学习也比较差。 ★1. 神经及化学性因素 人的脑中有主管学习、自我抑制、产生动机等的网状活化系统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而在网状活化系统RAS 内,有主管注意力的多巴胺(Dopamine)、正肾上腺素等神经传导的物质。专家认为,当缺乏这些物质或这些物质有异常时,即会诱发ADHD。在ADHD发病的相关研究中,目前亦持续提出除了多巴胺与正肾上腺素外的神经传导物质,如色胺酸(serotonine)等亦与ADHD发病有关。所以要有前述的神经及化学性因素才会引起ADHD,更重要的是,由于ADHD是一种疾病,需要接受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要单纯地认为ADHD是因为孩子天生的个性或周遭环境所引起的。 ★2. 遗传性因素

在许多ADHD基因研究中发现,ADHD儿童的父母或其兄弟姊妹中,有30%的比例也有注意力缺失的问题。但是目前并没有很具体的下结论表示,ADHD会单纯地因某种遗传性而引起,只是认为其因素会与家人有关。 ★3. 环境因素 亦有报告指出,怀孕时胎儿的状态亦与注意力缺失有关。换句话说,ADHD的罹患率会受到怀孕时期孕妇的营养不良、吸烟、过多的压力、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早产儿或难产时头部受损等因素,也可能成为引起ADHD的因素。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环境因素就一定能引起ADHD。专家认为,过去所认为的“过度看电视”、“铅中毒”、“高压电流地区的辐射暴露”、“日光灯暴露”、“电动玩具”、“过敏”等也会引起ADHD的说法,是毫无医学根据的。另外,其它说法像是缺乏维他命,摄取过多的食物添加物、盐腌制的食物、精致砂糖等,会造成过动的说法,在科学方面并没有确实的证据。 ★4. 解剖学原因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一)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一) 学龄儿童中有该障碍的比例达到3%—7%,男童高于女童,比例约为3:1。 一、发展特点 (一)细分为三种类型 1、以涣散为主的 2、以多动——冲动为主的 3、混合型 (二)注意的发展 1、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能力有限 2、注意维持时间短暂、注意稳定性有限 3、注意细节、注意分配能力的有限 (三)行为的发展 1、多动行为 “忙不停”,多动水平与正常年龄不吻合,行为无明显地目的性; 2、冲动行为 行动前不预先思考,常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急躁的性格或认知不灵活; 3、自主行为缺失 儿童的自主行为需要大脑执行功能的控制,该类儿童的执行功能异常状态; 4、问题行为 打人、骂人、吐口水、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捣乱。 5、社交行为 共情能力、同伴关系及自我概念等较正常儿童差,即使知道哪些行为是得体的,也无法表现出适当行为。 6、动作不协调行为 有轻微共济运动障碍,走路呈S形前进,易摔跤,操练缺乏节奏感。 扣纽、系鞋带等精细动作缓慢而不灵巧、画圈、用剪刀等动作显得笨拙,有的尚会出现镜样动作。 二、伴随着学习困难 NIH认为,学习困难归因于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辨认字的正确性及流畅

度有困难,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 1、学习成绩的波动性(低段波动) 学业完不成,即使家长、老师给予帮助也很难完成。自信心承受随之下降。 2、学习随升入高年级而逐渐下降 三、影响因素 1、遗传(重要作用) 基因研究表明,超过80%的该类儿童到成年后仍然无法康复,29%的ADHD 家长还会继续影响下一代。 父母有ADHD,大约57%的儿童也会被诊断为ADHD,这些孩子中30%—35%的兄弟姐妹也会遗传到ADHD。单卵双胎同时患ADHD几乎为100%,而双卵双胎儿同时患病只有10%—20%。 2、轻度脑损伤因素(还有外伤或机能失调) 母孕期的营养不良、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疾病、接受X线照射、分娩期早产、难产、缺氧窒息。 3、儿童自身的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影响完成某些作业任务工日常表现,任务情境越来越有趣,儿童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 4、社会环境因素 父母受教育程度、环境污染、文化偏见。

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协作组行为量表

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协作组行为量表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 (一)主要症状 1、注意力涣散 (1)注意力涣散,上课东张西望,教师讲课听不进去。() (2)注意集中时间短暂,做作业不专心,轻微环境干扰即分神。() (3)做事不能持久,常从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 2、活动过多 (4)活动过多,在家翻箱倒柜,拆卸玩具物品等。() (5)上课小动作多,下课先往外跑,放学不按时回家。() (6)走路常以跑代走。() (7)说话多,好插嘴干扰别人说话。() (8)上课、做作业保持静坐时难以保持安静。() 3、学习因难 (9)学习成绩不稳固,时好时坏,或逐年下降、学习困难。() (10)书写()、理解()、计算()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缺陷。() 学习成绩 语文分数平时考分____()期末考分____() 数学分数平时考分____()期末考分____() (二)常伴临床症状 4、冲动任性 (11)冲动任性,性情急躁,易激惹,爱发脾气。() (12)常不顾危险和后果,爬墙登高,追攀车辆。() (13)做事莽撞,常铤而走险,惹事生非。() 5、行为问题 (14)不守纪律和不受制度的约束,严责、打骂也不易慑服。() (15)说谎话蒙骗家长、教师,粗暴少礼。() (16)严重者打架斗殴、偷窃、不正当性行为,甚至违法行为。() 以上根据程度分为4级:无(0 分),只一点(1分),多(2分),很多(3分)。选择其一填在()内 (三)诊断标准

1、行为量表总分>20 分,即为阳性; 2、主要临床症状中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女孩多表现为发呆型)。学习困难,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3、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4、能排除其他精神发育障碍疾患。

幼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幼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10%之间。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行为冲动、唐突、不顾及后果。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前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期[1]。近年来,关于ADHD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为增加人们对此行为障碍本质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ADHD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一般在5岁前起病,特征是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缺乏持久性,易由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但哪一项也完不成,同时伴有混 故,违反纪律,但不是故意蔑视纪律,而是因缺乏考虑所致。患儿与成人在相互交往时常有脱抑制表现,缺乏正常的慎重与节制。认知、运动和言语发育的特异性延迟很常见。可继发社交紊乱行为及自卑。 国外报告其发病率约占学龄儿童的3%-10%,国内报告为1.5%-12%。现患病率调查结果悬殊除了有国家和地区间实际存在的患病差异外,与所用调查诊断方法和量表不一致有关。按DSM-IV-R诊断标准,在学龄儿童中较公认的患病率为3%-5%。男女发病之比为9:1-4:1。这与男孩多动症状突出,伴冲动、攻击行为和品行问题较多有关。本病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于有较高

的患病率和患儿常伴有学习困难。而心理行为矫正和药物治疗在部分儿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利他林(Ritalin,最常使用的处方药物)可以使ADHD小脑活跃度低的地方增进活跃度。我们也知道ADHD不是单独出现,往往合并像是读写困难、发展性协调困难、甚至自闭症。这暗示了脑部多区域或是单区域功能不良会影响多区域整合联结。有一些独立研究,支持这些诊断,其实都是由于小脑机能所造成的。我们知道,目前多动症患儿越来越多了,那多动症的患病率到底是多少?随着国际上有关多动症诊断标准的逐渐统一,现在国内外学者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已比较接近,如美国3.4-4.7%、德国3.9%-9.0%、日本4%、澳大利亚7.5%-11%、新西兰3.0%、巴西5.8%。近年来,我国各地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约为1.3%-13.4%,如北京8.6%、上海4.0%、天津3.8%、河南10.2%、哈尔滨6.9%、吉林10.8%、合肥10.6%、湖南7.3%、广州1.3%。综合国内7项大型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31%-5.83%。目前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3%-6%。粗略估计,我国约有1461-1979万的多动症患儿! 病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 首次在20世纪初被讨论。1902年,由一位对孩童疾病有兴趣的乔治史提尔(George Still)医生在伦敦发表了相关文章。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内容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DA的浓度。)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二部分行为障碍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itivity disorder 主讲人:马瑞芬 学号:2013120085

·描述和历史 ?核心特征 ?相关特征 ?伴随的心理障碍与症状?患病率与病程 ?理论与病因 ?治疗

一、描述与历史 ?描述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描述的是那些表现出持续的、与年龄不相符的、并不足以导致破坏其主要生活活动注意力分散、多动和冲动症状的儿童(美国心理协会,APA,2000)。 *最早记录之一 “坐立不安的菲利”就餐场景——海黎胥·霍夫曼 *1994年 《驱力过度的生活》,引起瞩目。

尽管菲利和达斯提相隔150多年,但两个孩子用餐时的行为都是ADHD 典型的基本症状。两个男孩都难以注意力集中——不能集中在目标行为上,多动——动个不停,冲动——行事毫不考虑。 坐立不安的菲利,1845 达斯提·恩,1994

?患有ADHD的儿童,行为奇特又充满矛盾。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的问题不在于知道要做什么,而在于难以做到你所知道的。 ——拉塞尔·A·巴克利 ?患有ADHD的儿童会有深深的挫折感和失望感。 比如,大卫说,“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什么也玩不好;当他们叫我笨猪或傻瓜大卫的时候,我只能哭,毫无办法”。

历史 ?1902年 ?英国医生乔治·史蒂尔首先将“活动过多”这一症状作为一个障碍给予了描述,认为这些症状都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和“道德控制缺乏”导致的。 ?1917—1926年,脑炎流行 ?“儿童脑损伤综合征”,与智力发展迟滞有关 ?1940s-1950s ?“轻微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失调” ?1950s后期 ?“活动过度”,对进入脑的刺激缺乏过滤而引起,“儿童多动症"。 ?“活动过多”并不是唯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儿童不能根据情景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活动。 ?1970s ?道格拉斯,除“活动过多”以外,注意力缺陷、冲动控制 ?近年来 ?自我调节不利和自控能力缺乏,核心症状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研究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研究张邵堃(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苏州)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17篇期刊论文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论文总体数量较少,研究方法以实验为主,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自我意识、自尊与社会适应以及治疗的发展等。研究结果表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的智力结构存在客观缺失,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社会适应性普遍较低,关于ADHD的治疗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相信如何根据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自我意识更有效的治疗ADHD仍将是国内外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治疗,文献综述 1 概念 多动症(Hyperactivity Disorder),又称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即ADHD,描述的是那些表现出持续的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一冲动的儿童(Mash & Wolfe,2004)。当前,使用较广泛的名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IV),过度运动障碍(ICD一10),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CCMD一3)’。这三个分类系统对多动症的诊断标准进行了界定,它们之间相同的部分,构成了它们对该综合征描述中的典型特征。 根据DSM-IV的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症状有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而DSM-IV 据这些主要的症状将多动症分为三个亚型,即注意分散型,主要症状为注意分散;多动一冲动型,主要症状为多动和冲动;综合型,既有注意分散,又有多动一冲动症状。 1.1 智力结构人们认识周围事物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诸种能力的构成及排列组合。它可分为单个人的智力结构和人才群体的智力结构。构成智力的主要要素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操作能力,它们构成了个人智力的主干结构。在智力结构中,这五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人的智力的提高,往往有赖于五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智力上畸形状态。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应用案例 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和功课很不满意,操心之余,甚至予以打骂。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发作期,随意打骂不但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加重了孩子的症状。儿童注意力缺陷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 一、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该研究对象为小宝(化名),独子,男,小学三年级,10岁。出生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城市家庭,家长文化水平均为大学本科。小宝父亲工作较忙,每天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母亲在下班的时候照顾小宝生活和功课。其他时间主要为保姆照顾其生活与饮食。小宝比较听话,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注意力缺陷行为主要体现为在生活上丢三落四,如,经常衣服穿不整齐或穿反,每次都要纠正;东西乱丢,经常忘了放在哪里;早起后和睡觉前刷牙没有养成习惯;要求在家中要穿拖鞋,但是都是要提醒完才穿,一会儿又会打起赤脚,屡犯屡教,屡教屡犯,屡教不改。在做功课时经常出现漏题现象,写的字也常缺笔少划,所认的字有相当部分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忘记掉,考试成绩因此而大受影响。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他消除注意缺陷行为,养成严谨、细致、专心、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 二、矫正过程 (一)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其中,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一般而言,儿童在注意力的保持与集中方面总比大人差些。由于脑神经的不成熟,心理上的幼稚,儿童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课业时,其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地专注;同时,他们没有对学习的收益与后果产生预期,自我克制能力差。因而,如果儿童不专心听讲的时间只有课上的一小部分时间,这属于成长中的正常情况,不必大惊小怪。 (二)持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小宝注意力缺陷行为的原因可能是: 1、孩子认为从头到尾完整地做完一件事情是件麻烦的事,很烦。

一个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阳光小男孩的故事

阳光小男孩 ——导儿学子经验分享熙熙(化名)今年九岁,被诊断为ADHD。熙熙是个不快乐的小男孩,情绪很容易激动暴躁,来中心首次测试时,对于各项目测试都显得十分不耐烦。熙熙还有个小妹妹,妈妈说,他和小妹妹的关系也不好,从不爱和妹妹一起玩。熙熙在ADHD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有,学习能力较弱,阅读和书写都有一定的困难,写字时,很难察觉自己写的错别字,平衡与协调能力也不好,绑鞋带时手指不灵活。 熙熙在与人交往方面既害羞又不善于表达情绪,容易发脾气,缺乏自信心。明明是好意的想和别人玩,说出的话和表达的行为却总令人不舒服。所以在学校朋友几乎没有,在家里也不爱说话和爸爸妈妈交流,宁愿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熙熙的问题,他的爸爸妈妈很焦急,尝试过很多方法也到医院看过,收效都甚微。熙熙妈妈说,她是无意中发现导儿网站的,在了解了导儿运动之后,抱着做做运动也没有副作用的想法参加了方案。 第一次去熙熙家访时,妈妈在感言上写道:“国庆过后,他的课堂表现有进步,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堂作业能够认真完成,不懂的地方还可以主动找老师请教,容易发脾气和丢三落四的现象还需努力。”

妈妈日记上还写道:“语文老师对熙熙上课注意力改善的情况大家赞赏,现在能够听下一节课,不会像从前一样开始上课十几分钟就开始画画,听写已经连续3次在课堂上的取得好成绩。” 在两个月后熙熙妈妈说:“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善,少了很多负面情绪,开朗了很多,爸妈的话也乐意听了,愿意配合。很少再发生歇斯底里的现象了,偶尔闹一下情绪也会多云转晴,不像以前那样一件小事就郁闷好久。基本从原来一个不快乐的小孩子变成了阳光小男孩,我和他爸爸感到很知足。”(文章: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28073.html,)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什么就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与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就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就是指没有自觉目的与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就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就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就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与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就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就是正常的,她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与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就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就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就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就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就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她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就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她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她明、安非她尼:促进突触前NE与DA释放,阻断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DA的浓度。)

如何对儿童多动进行有效干预

如何对儿童多动实行干预 儿童多动症也称儿童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现为儿童注意力存有缺陷,注意力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范围狭窄、极易分散,学习困难,成绩难以提升等。对于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因素迄今未明,但当前一致认为有遗传、脑损伤、家庭、社会等因素。故干预手段也表现多样化趋势。 1、心理疏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同样患有多动症,不同孩子因气质不同,具体表现和适合的具体治疗方法也不同。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暗示疗法,催眠疗法可能是比较有效。而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就比较适合。对于明显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就需要接受专业的认知行为训练。 2、心理减压 多动症儿童常伴有焦虑、焦躁情绪,这给多动症的诊疗带来了困难。使用生物反馈技术能够协助尽快掌握放松技术,逐步有效地转移缓解焦躁心境,消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够终身受益的自我调节的技巧。 身心平衡减压放松训练结合了“心天悟践疗法”的身心合一平衡发展的治疗理念。通过美妙的音乐,悠远而充满联想的图象,以及心、脑电子监测系统的有机配合,协助孩子学会身心快速一致性技术,通过协助人们缓解、预防压力、稳定情绪、调节心态平衡而达到“身与心的平衡”。 专家根据孩子的综合情况,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通过运动治疗让孩子身体的兴奋性来带动心理上的积极兴奋情绪,通过生理上的调节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3、心理训练 统合功能训练是提升注意力,治疗多动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统合功能训练能够协助孩子提升自身的“基础”水平,只有当孩子本体感觉水平提升,孩子才能全部心思用到学习上。如果本体感觉发育不全,孩子就会总为自己的坐姿分心,屁股下边好像是坐了一只猫,身体七拧八歪,学习肯定分心。学习过程有70%是依靠人的视、听觉。而“本体”感觉功能能使人的学习更轻松。做广播体操时,在初学阶段,会有意识的去记忆,很快人就能够不用脑子记忆,而主动将一套广播体操熟练而准确的完成。这是靠什么完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的临床表现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的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不集中、冲动控制力差和活动过多三大症状,不同人三大症状的轻重不同。另外,还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学习成绩低下、神经运动和神经生理功能异常、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异常等。 (一)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必须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一般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是不同的,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在较长时间里维持注意力去从事某一活动,例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母分配的任务,但是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他们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就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他们不能同时在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同时忽略另外一些剌激。由于这种分心,他们对于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在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的细节性任务上更容易出错。他们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不能完成,经常家长需要在旁边时时督促。 不同的人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视觉刺激,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听觉刺激,还有一些对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不能够专心接受。据本院(北辰学能培训)研究及临床观察:多动症儿童更多的表现是在对听觉刺激目标的注意缺陷。一般有视觉注意障碍的,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的,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感觉他的耳朵可能有问题。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并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命令督促下才开始去做安排的事情。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一般行为表现:别人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常常就抢着回答或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是这类儿童的突出特点。考试时他们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或者把本来计算正确的结果抄错,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他们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等待按次序进行而是插队抢先。他们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时常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他们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他们有要求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