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地理学业考查试卷分析

初中地理学业考查试卷分析

初中地理学业考查试卷分析
初中地理学业考查试卷分析

初中地理学业考查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同学,两年的地理学习告一段落了,那些课堂场景你还记得吗?第一节地理课,老师就带来了地理学习的工具——地球仪。

1. 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

A. 预测某地天气

B. 寻找各种矿藏

C. 确定位置方向

D. 测量地形高度

答案:C

考察目的:知道用经纬网来定位方向

相应课标: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对应教材:七上P7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

考点: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及气象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相关知识点:经纬线,经纬度

例题:读右图,由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解释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比如下面这种自然现象。

2. 造成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

A. 地球是球体

B. 天气的变化

C. 地球的自转

D. 地形的差异

答案:A

考察目的:通过读图并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影子长短与地球形状的关系

相应课标: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对应教材:七上P2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识点:地球是个球体

相关知识点: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易错点:易与地球的自转混淆

例题:例1、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

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⑤流星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例2、关于我们生活的人类之家地球,下列关于其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圆地方B不规则的球体C到扣的盘子D正球体

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制作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3. 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下面的()

答案:A

考察目的:制作地形模型,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相应课标: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对应教材: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点: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

相关知识点:等高线、山体部位

例题:例1、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代表盆地的是()

例2、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张强在课堂上当了一回地理学家,你知道他正在讲述什么内容吗?

4. 与上图资料对应的地理学习内容是()

A. 气候分布

B. 板块构造

C. 海陆分布

D. 地图绘制

答案:B

考察目的:读图找出地理事物即可

相应课标:知道板块构造学说

对应教材:七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板块的运动

知识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分六大板块

相关知识点: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易发生地震

例题: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下列描述正确

的是()

A.地震由板块张裂作用造成的

B.地震发生在非洲板块上

C.地震由板块碰撞

D.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上

很多同学具备了运用地图认识、了解国家的能力。读下面四幅地图,回答5~9题。

5. 四幅图中,完全反映自然地理事物分布状况的是()

A. 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

B. 日本本州岛工业区分布图

C. 巴西人口分布图

D. 美国本土铁路交通图

答案:A

考察目的:会区分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对应教材:七下《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知识点:矿产属于自然地理事物,工业、人口、交通属于人文地理事物。

6. 澳大利亚有很多美称,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把它称为()

A.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D. 地广人稀的国家

答案:B

考察目的:掌握读图步骤,通过图名、图例得出结论

对应教材:七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澳大利亚》

知识点: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号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解法:以上均符合澳大利亚,但图中只涉及矿产所以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例题:例1、享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的是()

例2、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部沿海地带

B.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C.特有的动物是斑马和长颈鹿

D.西部有著名的大分水岭

7.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

A. 北部平原

B. 南部高原

C. 东部和南部沿海

D. 中部地区

答案:C

考察目的:掌握读图步骤,通过图名、图例得出结论

相应课标: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巴西的人口概况

对应教材:七下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

知识点: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

相关知识点:城市化问题、人口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解法:根据图例观察巴西人口分布图得出巴西人口的分布

例题: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首都是南美洲最大城市

B.森林蓄积量居世界首位

C.伊泰普水电站位于亚马孙河上

D.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8. 美国的四个城市中,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是()

A. 辛辛那提

B. 波士顿

C. 迈阿密

D. 芝加哥

答案:D

考察目的:会看铁路交通图

相应课标:说出美国交通运输特点

对应教材:七下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

相关知识点:铁路枢纽

解法:读图找出既沟通南北也连接东西的城市即可

例题:经过天津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

B.陇海线

C.京沪线

D.京九线

9. 日本本州岛的工业区多分布在沿海,与之无关的原因是()

A. 城市、人口集中

B. 林林茂密、风景宜人

C. 原燃料主要靠进口

D. 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答案:B

考察目的:识记日本工业区分布的原因

相应课标: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对应教材:七下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知识点: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原因

相关知识点: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易错点:选项B是日本的特点,但是跟日本工业没有关系

例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附近发生9

级强震并引发巨大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给日

本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1)日本多火山、地震,其位置刚好处在地震带。

此次地震是___板块和___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沿岸和__沿岸。

(3)日本的首都是____

(4)日本海岸线____,多优良港湾,这样的自

然条件有利于日本进口____,出口____,积极开

拓国际市场。

生活中的许多大事小事情都蕴含着地理知识,你注意到了吗?一起来看10~16题。

10. 影响图中我国东西两端作息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 地球运动

B. 天气变化

C. 距海远近

D. 植被不同

答案:A

考察目的: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东西时间的差异

相应课标:运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对应教材: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地球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

相关知识点: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易错点:选项C距海远近可使东西产生差异,但产生的降水的差异,易混淆。

例题:例1、一天中有昼夜的变化与更替,这些变化是由()引起的。

A.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 地球的自转

C. 地球的公转

D. 纬度的高低

例2、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日落,这是由于()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011年初,我国很多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春旱,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11. 据图估算此次受旱省区的面积约为()

A. 160万平方千米

B. 500万平方千米

C. 962万平方千米

D. 20万平方千米

答案:A

考察目的:记忆我国的国土面积,读图分析旱区所占比例

相应课标:记住中国领土面积

对应教材:八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知识点: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例题:例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A.1600万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600万平方千米

D.300万平方千米

例2、根据右侧中印两国领土重叠示意图估算,印度的面积大约是()

A.5万平方千米B.100万平方千米C.300万平方千米D.4000万平方千米

12. 这些地区受干旱影响最大的生产部门是()

A. 工业

B. 旅游业

C. 农业

D. 交通运输业

答案:C

考察目的:知道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对应教材: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相关知识点: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例题:下图中每一幅小图表示我国一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中图文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

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

为了减轻干旱的影响,很多地区及时利用适宜的天气实施了人工增雨。

13. 下列天气比较适合实施人工增雨的是()

答案:D

考察目的: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相关的常识

相应课标: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对应教材:七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知识点:会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例题:例1、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例2、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

例3、2011年4月12日至13日,哈尔滨市遭遇罕见特大降雪,给我市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这种天气的是()

14. 中学生为抗击干旱所能做的工作是()

答案:B

考察目的:知道干旱的解决措施,和自身的节水意识

对应教材:八上第三章《中国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知识点:解决干旱的措施

例题:水是生命之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请你分析刘大妈在生活中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15. 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可信的是()

A. 所有灾害都是可以预报的

B. 面临灾害首先要保证财产安全

C. 某些灾害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灾害

D. 灾害的发生都是毫无征兆的

答案:C

考察目的:知道一些自然灾害的生活常识

16. 当遇到灾害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答案:B

考察目的:知道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常识

例题: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式正确的是()

A.跑到山脚下

B.站立在窗前

C.跑到大树下

D.跑到空旷处

学习地理要放眼世界,心怀祖国。你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吗?回答17~22题来查查。

17. 上图所示传统民间习俗,多见于()

①南方地区②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考察目的: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相应课标: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应教材: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知识点: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题:下列地区的民居通气性比较好的是()

A.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B.黄土高原的窑洞

C.东北林区的木屋D热带沙漠地区的土坯房.

18. 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A. 西北和青藏

B. 北方和西北

C. 南方和北方

D. 青藏和南方

答案:C

考察目的:明确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相应课标:指出各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对应教材:八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知识点: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

例题:例1、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较,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A、水量更丰富

B、含沙量更大

C、汛期更长

D、结冰期更短

例2、秦岭—淮河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与一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吻合()

A、800毫米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19. 成语“得陇望蜀”中提到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答案:D

考察目的:识记我国34个省级区的轮廓、名称、简称

对应教材:八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4个省级行政区

知识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行政中心

例题:例1、关于四省位置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位置偏西的是③,偏东的是④

B.纬度最高的是②,临海的是③

C.有热带分布的是①、②

D.与四川省相邻的是①、③

例2、以下4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贵鄂辽晋

B、皖晋辽豫

C、黔皖辽豫

D、贵皖豫辽

例3、连线

20. 下面四个地区中,属于跨省区域的是()

A. 陕北

B. 滨海新区

C. 西双版纳

D. 黄土高原

答案:D

考察目的:知道各地区所包含的省级行政区

21. 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我国第一大河是()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河

答案:B

考察目的:识记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相应课标:说出长江的概况

对应教材: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

相关知识点:黄河的概况

例题:例1、关于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将使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人们喝上长江水

B.长江上游山区的水体污染严重

C.“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江段水患严重,需用加固堤坊予以解决

D.长江流域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南地区

例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长江B黄河C塔里木河D尼罗河

22. 下列建筑体现北京政治职能的是()

答案:D

考察目的:通过图片中的地理事物分析体现的北京职能

相应课标: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城市职能

对应教材:八下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知识点:体现北京政治职能的建筑

例题:.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国际交往中心,这座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重庆

23. 两年的地理学习,你体会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

A. 记住了很多国家的首都

B. 知道了石油资源的分布

C. 能用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

D. 会背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答案:C

考察目的: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例题:四位同学的学习体会,最贴近“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个目标的是()

A.我记住了许多天气符号和城市名称

B.我掌握了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方法

C.我具体了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能力

D.我学会了用地理视角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4分)

24. 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小明与父母在北美洲的西印度洋群岛度过了七天的假期。

(1)小明一家旅行的第一站是古巴,古巴的首都是________。

(2)在古巴游玩期间,小明看到农田里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3)小明在巴哈马结交了一些黑色人种的小朋友,黑种人的故乡在________。

(4)从北京到古巴,小明一家选择乘坐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的特点是________。

(5)读西印度群岛图连线。

陆上相邻的两个国家巴哈马

纬度最高的国家海地

面积最大的国家古巴

多米尼加

答案:(1)哈瓦那

(2)甘蔗

(3)非洲

(4)速度快

(5)陆上相邻的国家(海地、多米尼加),纬度最高的(巴哈马),面积最大的(古巴)考察目的:(1)(2)(5)考察读图能力,要求掌握首都的图例、农作物的分布。

(3)(4)考察学生的记忆

对应教材:七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知识点:黑种人的故乡、交通工具的特点、纬度相关知识

例题:、例1、将下列国家与其相关的地理信息用直线连接起

例2、与美洲印第安人属同一人种的是()

A.日本人 B.欧洲人 C.阿拉伯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25. 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

台湾岛地形剖面图

(1)台湾岛的东海岸直接濒临大洋,该大洋是________。

(2)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位于台湾岛的________方向。

(3)台湾地形剖面图是沿上图中的________(纬线)绘出的。

(4)由剖面图及地形图可看出,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是________;据此推断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_(东部、西部)。

(5)下面的结构图反映了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将A、B填写到相应的方框中。

A. 落差大、水流急

B. 降水多、流量大

地理位置→

地形地势→水能丰富

答案:(1)太平洋

(2)东北

(3)北回归线

(4)山地,东高西低,西部

(5)

地理位置→B

地形地势→A水能丰富

考察目的:考察学生读图能力,(1)找出图中的地理事物(2)读图判断方向(3)会阅读地形剖面图(4)读图观察地形地势特点(5)掌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应教材:八下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

知识点:台湾的位置,如何判断方向,剖面图的阅读,读地形地势图得出地形地势特点,推断城市分布,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易错点:剖面图是个难点,可能会存在问题,

例题:例1、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例2、读“中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呈________状分布。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

(3)图中青藏高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请写出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两种珍稀

野生动物_____和_____。

(4)图中的四川盆地有“___”之称,与其他的盆地相比,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是_。

26.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4分)

(1)韩老师认为薛明同学的笔记条理不够清晰,因此帮他修改了一部分,请你参照这种方式帮薛明整理其他内容。

(2)天津和北京的交通都十分发达。相比而言,天津的________运输独具优势。

月份气温

1月-4℃

4月13℃

7月26℃

10月14℃

12月-2℃

(3)

(4)下图反映了天津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搬入小区的居民将来更多从事的工作是()

A. 种植业

B. 制造业

C. 养殖业

D. 畜牧业

答案:(1)位于北纬38°至40°,东经116°至118°之间。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

地形(地势) 资源:油气、海盐、地热(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海洋(3)(4)B

考察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识别各地理要素(2)通过位置判断交通工具(3)绘制气温曲线图(4)掌握城市的职业构成

对应教材:《天津地理》

知识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交通工具的选择、气温曲线图的绘制、知识主要从事的职业

例题:例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的省区轮廓图表示上海和天津的一组是

()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2)将有关天津和上海的内容连线。

(3)比较两城市的人口密度:天津市面积1.19万平方千米,人口1075万:上海市面积0. 63万平方千米,人口1 674万。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是____。

(4)结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读下图回答。

例2、有一批蔬菜要从郊区运到市区销售,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27. 全球环境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整体。根据下图信息,回答问题。(12分)

(1)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2)发达国家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加剧了亚马孙雨林的砍伐。请你解释一下________。

(3)亚马孙雨林的减少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影响全球气候,许多沿海地区出现了如漫画甲所示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候的变化加剧了乙大洲的干旱和土地荒漠化。乙是________洲。

(5)很多大洲的农民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它们含有的有害物质散布到全球,南极洲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这些有害物质。图中丙所列的动物中,南极洲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填写字母)

(6)能够为应对全球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

答案:(1)C(2)发达国家从该地大量进口木材(3)全球变暖(4)非(5)D(6)联合国

考察目的:识记发达国家最多的地区,亚马孙热带雨林存在的问题,识别大洲答应,了解极地地区的动物,知道常见的国际组织。

对应教材:七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欧洲西部》

七下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

七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七下第十章《极地地区》

七上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知识点:发达国家的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大洲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南极洲的代表动物,国际组织

易错点:(2)可能不知道怎么答题

例题:例1、全世界都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是()

例2、目前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奥委会

D.国际红十字会

例3、下面四个国家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澳大利亚

B.美国

C.日本

D.巴西

例4、读图完成以下两个小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大洲

①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2.图中字母“P”所在的大洋是洋

例5、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字代号1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2)2012年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伦敦位于洲

(3)北京时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智利位于南美洲其图中代号是。

(4)“黑色人种的故乡”位于3 洲

(5)图中数字是5的大洲代表的动物是()

A北极熊B企鹅C袋鼠D鸸鹋

例6、阅读分析

材料: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随着增高。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是: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时常感到比较困难

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时常感到比较困难,非凡是04年开始我省使用了新教材,这一问题似乎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从教学的角度寻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对策。初中生、学习地理、困难、对策2004年秋季开始,我省使用初中地理新教材。从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无疑是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全国新教材试点省份-----江西省,在对学生学习新教材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困难仅次于物理,居第2位,我校对高一学生也作了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困难超过了数学、英语、化学等学科,普遍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1.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

了地理学习过程中经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社会课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2.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灵敏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地理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缺陷的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非凡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学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原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思维变通性差,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在讲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时,有意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当北半球是一月时,南半球是几月?”不少学生会回答:“是七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平时未必会答错,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3.学习地理的动机、爱好、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

初中地理教学实施意见

初中地理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木理念,引导学生善于从地理的视角关注生活、关心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主合作、优质高效”为主题,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试,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学策略和建议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每位教师要切实研究、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真正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中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落实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差异,扎扎实实开展新课程改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 地理教学要强调地理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例如,在以一个国家为例学习区域地理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该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多方面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该国地理特征的综合影响。 3、精心备课,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面对课改新形势、必须深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流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1)精心备课,搞好教学设计。课堂讲什么,怎样讲,哪些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合作探究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点拨,思考题如何设计,训练如何进行,学习设计怎么编写等等都学要在课前备课中做好充分的考虑。 (2)精心打磨课堂,打造高效教学流程。教学中要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要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创新科学的教学流程。以下关于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流程可作参考。 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明确要求——依据学习设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释疑——教师答疑、归纳小结——巩固训练,反馈达成——反思内化、拓展延伸。 复习课的教学流程:解读课标,明确要求——梳理知识,形成体系——重点精析,拓展延伸——典例解析,凝炼方法——达标训练,提升能力——归纳整理,反思完善。 讲评课的教学流程:统览全卷,错因分析——自查自纠,自我完善——合作交流,解决疑难——针对问题,精析点拨——整理错题,反思内化——二次过关,举一反三。 (3)控制进度,降低难度,减缓坡度。自然总论部分教学难度大,教学中要控制好进度,理清思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4、完善学生学习设计,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大多数学校的实践证明。“学习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学习设计的编制要体现基础性、主题性,突出问题意识,训练部分要体现层次性、自主性、适度性的原则。不同课型应有不同的学习设计。 5、重视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 初中地理知识与高中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地理知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占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今年的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二、试题解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满分30分 出现错误较多的有第3题,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不准;第5题,点A在那个半球掌握不准;第11题,选项A发达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中的“全部集中”没有看清楚;第15题,学生对由降水和气温图判断气候类型掌握不准,对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不牢,所以丢分较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小题,满分30分 错误较多的有第16题,(3)讲过原题,但个别学生回答错误,对四季和温度带的理解不够。 第17题,东、西半球判断错误,亚洲和欧洲分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不会写。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读多练,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

地理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突出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强化平时训练。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试题的命制体现了地理新课改的理念,紧扣教材,以课标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注重地理事物、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内容知识覆盖面较广,对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基础题、中等难度题比重合理,但难题难度略大。不足有:①没有体现出课标要求中“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要求;②试题的生活化气息不够浓厚,没有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二、成绩情况: ********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失分率比较高的题是第10小题。 第10小题:学生对根据经度的理解存在困难,不能判断出东边时刻比西边早。(二)读图分析题: 第17小题:少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东半球看成西半球而选择B 第18小题:学生在区别山脊与山谷时,只会死记硬背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为山谷,向低处凸出时为山脊,学生在判断时,最容易将其搞混淆。

初一地理下册试卷分析

初一地理下册试卷分析 做好初一地理试卷分析可以使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不断的深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一 这次地理期末考试的范围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命题面向全体同学,从考察基础知入手,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整个试题难易适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较好的完成答题,从考试结果来看,总人数56人,优秀17人,及格42人。基本完成了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 试卷总分50分,共有二种题型:1、选择题,2、非选择题。分值比例是: 24分、26分。第一大题,选择题,12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24分。其中,基础题8道,占2/3,中档题4道,占1/3,难题、偏题没有出现。学生多数失分在中档题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灵活,不能举一反三,做题时不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尤其是在地理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方面学生还有待提高。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即读图解答题,共3个小题,共计26分。读图题的三个小题,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做过了,特别是在复习阶段,针对读

图、识图能力进行了专项训练,但是在这次考试中还是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发现,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另外还发现学生读题不够仔细,有漏填的现象。读图能力的培养依旧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今后要加强发展学生读图用图的学习,不断的养成读地图学习地理的良好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做题习惯。 今后地理教学,要改变过去只注重课本知识、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要注重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法,要加强“请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请找一找这个图上有什么?总结一下有什么特征。”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快适应课改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地理考试总分为50分,选择题20分,综合题30分。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侧重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有: 一选择题:第1小题错误较多,讲课时只侧重于欧洲最典型的气候类

初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doc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 .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地理初中学业结业水平考试题(附答案)

第1页(共9页) 最新人教版地理初中学业结业水平考试题(附答案)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题只选一个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准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卷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甲、乙两图,完成1~2题。 1.太阳光照如乙图时,地球正运行在甲图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乙图中A 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状况是 ①冬季 ②夏季 ③昼长夜短,正是旭日东升时 ④昼短夜长,正是夕阳西下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关于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和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语言 C .佛教创建于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很大 D .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无关 4.从右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乙 太阳光照及昼夜分布图 甲 地球公转示意图 ③ ② ④ ①

第2页(共9页) C .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D .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轮廓图”,完成5~7题。 5.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6. 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A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B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 C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D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 7.云云非常喜欢动物,在学习上述三个大洲时收集整理了许多动物的图片和资料,下列图片中的动物没有生活在以上三大洲的是 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8.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无风、降水多 B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C .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大洲 D .我们放寒假时正是考察该地区的最佳时期 9.德干高原示意图,能说明该地区地势特征的信息是 A .海陆位置 B .纬度和经度 A B C D 10°N 20°N 孟加拉湾阿 拉伯海

初中地理课后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后教学反思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独立地学习地理知识并很好的运用地理知识。近年来,对于培养思维能力的课题研究,已经是智者见智。本人认为,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思维能力是能否真正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和初中地理会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以下仅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想法和做法:把握转轨,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初二年级正处于中学过渡阶段,不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大纲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都要经历一次转轨。由于很多学生经历了中考紧张复习的压力,升入高中后往往想趁机松口气。从学科的年级要求看,初中地理教学一直以自然地理为重点,以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仅流于低层次,再加上部分初中特别是农村初中视地理为“副科”,教师不重视,学生无兴趣,致使学生进入初中后基础差,底子薄,能力低。因此,高一年级应切实抓好教学转轨,把好思维能力培养的第一关。 把握转轨重在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学习活动本身就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非智力因素虽不能代替其它基本能力,但它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激素”。兴1 / 2

趣、爱好、意志、态度和课堂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兴趣、爱好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应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当然人的心理活动决定要保持和发展兴趣是不易的,这就必须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多渠道变换思路,坚持教学得法的原则,用科学的、新颖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养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因为教师的工作环境主要由人组成,每日在课堂上与学生打交道,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课堂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既作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来考虑。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双方都心情舒畅,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师生双方情感上的接近与默契,从而减少了人际间的心理冲突,在课堂上出现教学相长。教师应该充分显露自已的才华,人格和仪表去吸引学生,不要把自已单纯看着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媒介而做一位“教书匠”,这是搞好教学的先决条件。 2 / 2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转眼间,期中考试的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通过这次考试,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更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一、试卷情况 这次试卷表现出重视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目的在于让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夯实双基的内容,重视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并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题目设置的难度比月考和日常练习要小一些,除了选择题第9题考试之前我没有着重强调过,其余大部分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考试之前复习过的。所以这样的试卷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给其增加信心的一个考试,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学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这张试卷突出地图这个第二语言在地理中的重要性。20个选择题,出现了9幅图,6道综合题,出现了6幅图。由此可见地图在以后的考试中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其实,增加地图的出现,不但不是要为难学生,相反是想要帮助学生思考,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这张卷子体现出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一章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这次期中考试没有难为学

生,而是考察其运用地理的能力。所以,很多学习比较死板的学生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考试成绩 这次考试全年级共243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72.4,共有47人不及格,及格率为80.7%;76人优秀,优秀率31.3%。我将以本次考试退步比较多的三班和进步较大的五班为例,进行分析:下表是三班各分数段统计表。 优秀 100分 99—90分 89—85分 0人 6人 6人 0% 14.6% 14.6% 合格 80—84分 79—70分 69—60分

初中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陈方永 一、试卷分析: 1.试题结构:本次试题共分选择题、连线题、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四道大题。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试。 (2)突出读图、绘图能力的考查。 (3)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此题型七年级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学生最高得分为30分,最低分为8分。 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理解不清楚。例如:第6小题看到“下南洋”等字样,就应联想到“华人华侨”,但是好多同学都做错了,没有去仔细审题。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得分在20分以下的同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课上不注意听讲,课本知识没有读透学透。 2.连线题:此题得分率较低,主要错在东南亚和欧洲的旅游资源上,学生平时知道的少,考试容易混淆。 3.读图分析题:此类题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表现在看到图根本

就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脑中一片空白,做的时候连蒙带撞。另一方面表现在大轮廓明白,一到里面的详细内容就晕头转身了,答的不知所云。另外就是分析不全面,描述气候只描述降水,不说气温。 4.材料分析题:此题得分较高,此题是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考试时有些学生不认真读材料,所以导致失分。 三、存在问题; 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对地理事物不了解。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试题的得分。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四、教学措施: 针对在考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制订出如下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好基础知识。争取在课堂上利用有效的45分钟,把双基落实好。 2.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加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地理)

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 地理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地理要求的程度,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考试应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地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本考试标准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制订。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业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广理教师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容,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地理课程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发挥考试的鉴定、激励等功能。 二、考试容与要求 (一)考试围 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方文化常识等四个部分。 (二)考试容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本考试标准将知识方面的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3个层次,技能方面的目标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2个层次。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一个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

A.了解指对地理具体事物、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其大意和要点,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例如,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的说明和解释;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对揭示地理事象和演变过程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进行表述。例如,把握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C.掌握运用已经知道和理解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等,说明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D.初步学会能够模仿或在相关指导下,完成某些地理操作任务。例如,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等;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等。 E.学会能够按要求独立完成有关的地理技能操作任务。例如,学会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用于解释具体的地理现象,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独立绘制简单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等。 考试主要检测以下表格中的培养目标: (1)地球与地图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12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淮南第十九中学地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图》和。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经纬线和经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四季、五带、等高线地形图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50分,2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74%,计37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78%,计39分。第27题(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在第二部分综合题表现很突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第29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些学生答不上来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第27题考查的是二至二分,学生读图不认真,下笔匆忙,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再次是学生自信心

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27题的第5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8个班378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68.63,合格率是71.16 %,优生率(85分以上)是27.51%。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复习三节课,复习较充分。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是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极少有学生找到我问地理问题的,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探讨

何木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五岔路中学 678400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八年级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课时紧。既要上完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又要复习好初中阶段四册教材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地理复习,制定好中考复习策略是关键。1.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及要求等内容,把握考试的动向,明确复习目标,才能比较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具体、完备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地理复习中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习题,做好综合练习,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测试。2.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第一阶段,一定要特别重视,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在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时注意两点:2.1 把复习目标细化抛弃大水漫灌式,真正做到小任务,快节奏,让学生感觉到你布置的任务很容易、很轻松地就能完成。如果你布置的任务量太大,使学生长时间完不成复习任务,很容易使他们对复习丧失信心。2.2 教师要所知识条理化在上课时罗列出知识点,帮助学生把知识串成线,织成网络,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体系。3.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识、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3.1 识图识读地图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2.2 析图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要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幅到多幅地图的复合过程。因为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常常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让学生结合地图记忆,这样他们记的知识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在运用地图进行复习时,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图,比如:中国地形图、中国铁路运输图等,我经常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去想地图,想每个地理事物的位置,方位,成因等。另外在学生记忆时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随手画,不要求画得特别准,只要他自己能看懂就行了。这样子,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解题能力。4.注重方法,提高效率4.1 谐音记忆复习法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呜呜大吐),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爬爬试吧)。 4.2 联系生活记忆法地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很多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一些现象或者是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名词进行记忆。4.2.1 在地图上旅行此法要求教师在设计旅行路线时,要有目的的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特征相互联系起来,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及规律。4.2.2 地理事物定位法第一步:读、划先行,第二步:填、写结合。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4.2.3 对比强化记忆法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4.2.4 强化训练法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 5.加强练习,掌握解题技巧在练习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及心得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及心得 鳌陵初中朱康靖 一、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近几年,初中地理与其它课程一样实施了新教材,我们的教材从原来的人教版到中图版再到现在的星球版。我作为一名从教近5年的地理教师非常关心新教材的内容,拿到教材后,深感教材的难度明显降低,但趣味性和实用性明显提高,从而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而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此,我经过认真地反思,认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应从有利于学生“生活再现”和“终身发展”入手,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与时俱进,放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以“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为例,该教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及其它媒体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的交流,给学生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信息的过

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强化地图教学 打开地理新教材,我们会发现文字篇幅有所减少,各种地理图表去占了近一半的篇幅,如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照片等,还有各种统计图表,不仅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还可以形象、直观、准确、趣味的表现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课堂上面对课本里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经常反思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我主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和传统教学方法(如挂图等)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教他们认识地图信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看图的兴趣,从而养成看图的习惯。例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同学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