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胃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

治的正常胃粘膜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与石碳酸染色进行检测,探究幽门

螺杆菌对于胃炎的致病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P-10、Mi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

较差异存在差异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组IP-10、Mig含量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组

间比较差异存在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行为肺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内IP-10

与Mig表达明显升高,且IP-10与Mig表达升高程度与胃黏膜炎症活动程度呈正相关,趋化

因子在患者体内参与了炎性细胞浸润反应。

【关键词】胃炎;幽门螺杆菌;IP-10;Mig;表达研究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IP-10 and Mig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Zhang Ying Dong Xiupeng Dujing,et al.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Heilongjiang,Daqing,Heilongjiang 163453)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IP-10 and Mig in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Methods:30 cases of gastr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15 cases of normal gastric mucosa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pathogenic factor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o gastritis

were detected by rapid urease method and stone carbonation staining.Results:the levels of IP-10 and Mi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levels of IP-10 and Mig

in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negative group,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IP-10 and Mig in gastric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patients with HP related behavio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level of IP-10 and Mig ex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the gastric mucosa,and chemokine was involved in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the patients.

[Key words] gastritis;Helicobacter pylori;IP-10;Mig;expression study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理学特征为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为

特征的一种胃部疾病[1]。趋化因子是指炎症反应活动的敏感指标,可与受体共同作用趋化,

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NK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活化,并参与到组织损伤

与修复过程中[2]。根据相关研究提示[3],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CXC趋化因子白细胞介

素-8、生长相关癌性基因、CC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活化时表达

下降因子、巨噬细胞炎蛋白等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CXC趋化因子

IP-10、Mig表达情况进行观察,进一步探究幽门螺杆菌对于胃炎的致病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胃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在19~59岁,平均年龄为(31.26±3.25)岁,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

患者17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13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正常胃粘膜者15例作为对照组,正常胃粘膜者的纳入要求近5年内无饮酒史、吸烟史患者,近2个月未采用抗生素、非兹体

夏苓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分析

夏苓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夏苓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夏苓汤结合西药治疗的方法,對照组40例,采用西药抑酸、抗HP、保护胃黏膜的治疗方法。持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实验组的幽门螺杆菌转阴18例(45%),对照组转阴14例(35%)。实验组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夏苓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标签:夏苓汤;胃炎;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发展为胃癌[1]。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胃炎要及早进行治疗,这样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较好的控制,避免病情恶化[2]。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方面,西医多采取抗生素联合治疗、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方法,这种方式见效快,散失也快,不容易实现彻底治愈[3]。中医一般采用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法。我院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采用的是夏苓汤结合西医治疗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为8~66岁,平均年龄为44.7岁;病程为1~28年,平均病程7.2年。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均确诊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苦求尿素酶实验结果为+。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以1997年HP第二届专题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为准。中医诊断标准为:主要症状:纳呆少食,胃脘痛,腹胀,法力,嗳气,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濡缓。次要症状:反酸、嘈杂、大便失调、口中异味等。 1.3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20mg/次,2次/d;口服硫糖铝混悬液保护胃黏膜,5ml/次,3次/d;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250m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g/次,2次/d,用来抗幽门螺杆菌。4w 1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再结合夏苓汤治疗,厚朴10g、藿香15g、半夏10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砂仁10g、炙甘草6g、玄胡10g、蒲公英20g,以水煎温服,1剂/d,分为2次服用,200ml/次。4w 1疗程。1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幽门螺杆菌转阴以及病理检查情况。 1.4疗效评定症状改善标准:对患者在治疗后存在的上腹胀、上腹痛、恶心、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及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民间流传着用“痢特灵”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偏方”。该方确实有效,但人们却不知道它为何有效。胡医生也曾经治疗过一位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中西药服了不少,但效果不理想。后来他在胃痛时自己服用“土霉素”,胃痛却神奇般地消失了。他问我为什么,我无法回答他。 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取样,在微需氧的条件下,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并指出这种菌与慢性胃炎的直接关系以来,引起了全世界医学界人们的广泛研究和证实,并在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灶中,查出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98%和100%。此菌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此后的研究表明,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至此,它们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神秘面纱才被揭了下来。(虽然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和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性,不提倡使用。)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发病也各不同;有的人发生慢性胃炎,而有的人发生消化性溃疡。有关研究还在进行之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居于人类,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多系口-口传染,因为在牙菌斑中可以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而粪-口传染途径尚未得到证实。知道了幽门螺杆菌是怎样相互传染的,大家就应该预防为主,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勤刷牙,勿食被污染的食品,实行分餐制等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 下面介绍几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密切的几种疾病; 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发病率很高。有上腹不适患者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但过去对其病因却一直不清楚。自从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以后,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我国也于1985年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5%,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多为活动性胃炎,杀灭幽门螺杆菌后则变为非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逐渐发展可以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继而加重萎缩性胃炎并发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成为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的癌前疾病,因此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需胃镜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癌变。 2.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比较常见,其胃镜检出率为16.5%-28.9%。过去认为“无酸(pH)则无溃疡”,抑酸可愈合溃疡。虽然抑酸愈合溃疡不难,但一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我国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70%,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9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经过长期随访观察,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至10%以下。因此有人提出了“无Hp(幽门螺杆菌)则无溃疡”的说法。 3. 胃癌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的一个高危致病因素。实验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引起细胞过度增殖,使DNA易受损伤;幽门螺杆菌还可引起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过度表达及基因突变等因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个启动因子。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发生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途径目前是:口-口、胃-口(还有人认为粪-口也是一个传染途径),我国的感染率达60%。幽门螺杆菌常常寄生于胃黏膜,它通过引起胃黏膜自我保护的屏障作用下

综述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摘要现代医家继承发展古人经验,形成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气机失调的定则,同时认为瘀血阻滞为慢性胃炎的常见病机,而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幽门螺杆菌得以发现,胃黏膜得以直观,现代医家进一步发展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认为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乃慢性胃炎不可忽视的病机之一。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研究;研究进展 一.慢性胃炎的概念及由来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胃粘膜层可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炎性改变。1970 年代初,临床使用纤维胃镜检查之后而被广泛诊断。纤维胃镜的应用使得我国慢性胃炎患者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故有“胃镜所到处处有炎症”的风趣之说。2000 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Update Sydney system)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又称非萎缩性(non-atro-phic)、萎缩性(atrophic)和特殊类型(specialforms三大类。二.慢性胃炎的发病率 慢性胃炎因高患病率、慢性迁延性病程及疾病的久治不愈而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国外资料显示慢性胃炎占普通人群的40%左右,目前国内虽缺乏慢性胃炎大规模人群的调查资料,但有资料显示,在普通人群中50 岁以上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老年疾病中位居前十位,病程慢性迁延。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 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是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1983 年Waarre 和Marshll 证明了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致病的最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人口 平均患病率约占50%,我国人群患病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从那以后,改变了人们 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认为胃炎是一种可治愈、不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临床上仍然存在相当多一部分慢性胃炎患者,虽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也给予了正规三联或四联等治疗,但胃部不适的症状依然存在, 故为了弄清这一原因,有学者在正常人(无胃部症状)中进行了流调,结果发现,正常人群中约有50%~62.42%的人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这个数据接近于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群。 三.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久郁化热,灼伤胃津,损伤胃络;饮食不节,嗜食辛甘,邪从口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蕴湿生热,阻碍气机,瘀阻胃络;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或劳逸失常而致中气虚弱,运血不畅,胃络失养。主要病机派生主要证型,反映共性特征。证之临床,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气滞、湿热之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气虚、阴虚和血瘀之证。四.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 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 点状、片状和条状) 、黏膜粗糙不平、出点( 斑) 、黏膜水肿、出血等基本表现。 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 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后者系伴增生性病变所致。 2. 病理组织学诊断 ( 1) Hp: 观察胃黏膜黏液层、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管上皮表面的Hp 。无: 特殊染色片上末见Hp; 轻度: 偶见或小于标本全长1/3 有少数Hp; 中度: Hp分布超

中医冶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中医冶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03T15:06:25.9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作者:常爱红 [导读] 中医冶方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有比西医常规治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县洋溪中心卫生院 629202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冶方对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入对照组的40例患者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分入研究组的40例患者加用中医冶方——半夏泻心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研究组HP转阴率92.5%,对照组HP转阴率72.5%,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冶方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有比西医常规治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冶方;西医四联疗法;HP转阴率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发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患者多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临床表现,临床多以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可以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1]。对于这种情况,临床可以选用中医冶方——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以提高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本文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试探究中医冶方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资料: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78岁,平均(48.08±10.22)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9~77岁,平均(48.12±10.1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等资料,差异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对比可正常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作常规四联治疗,患者所使用的四种药物及其用法用量如下:①克拉霉素:每日早、晚餐后服用1次,每次500mg;②雷贝拉唑:每日早、晚餐前30分钟服用1次,每次20mg;③阿莫西林:每日早、晚餐后服用1次,每次1g;④胶体次枸橼酸铋胶囊:每日早、晚餐前30分钟服用,每次240mg。治疗时间为10日。 研究组除了按照与对照组相同的用法用量进行常规四联治疗,另加用中医冶方——半夏泻心汤,其组方为:半夏9g、干姜6g、人参6g、黄芩6g、大枣3g、黄连3f、炙甘草6g,以500mL水进行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100mL,在滤渣后再次加300mL水,如此反复滤渣、加水三次,浓缩到300mL,放入冰箱(4℃)中备用。研究组患者以每次100mL,每日2次的频率用药,连续10日。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若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且次要症状显著缓解,胃镜检查可发现黏膜急性炎症显著改善,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肠化生与异型增生显著减轻、腺体萎缩,则可认为是显效;若主要症状有所减轻,胃镜检查发现黏膜病变范围至少缩小了50%,胃黏膜炎症也稍有减轻,则可认为是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2]。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3.2 HP转阴率 治疗结束后停药4周,为患者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患者的HP转阴率。令患者吞入使用同位素13C标记过的含有尿素的药丸,幽门螺杆菌中的尿激酶会胃肠道中与药丸发生反应,分解成13CO2,其经胃肠道吸收并进入血液,随血液进入肺部,通过呼气排出体外,以专用仪器收集,可测定患者的HP阳性率与阴性率[3]。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HP转阴率均使用(n,%)形式表示,检验卡方值。两组的数据若统计计算为P<0.05,那么则有统计学意义存在于分组结果中。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12<0.05)。具体见表1。 2.2 HP复查即呼气试验结果 研究组转阴率为92.5%,对照组转阴率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5.541,P=0.019<0.05)。具体见表2。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3-02-18T15:16:16.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郝建明1 宋阜彪2 [导读] 本文通过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方法,仅供参考。 郝建明1 宋阜彪2 (1青州市庙子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 262500)(2青州市谭坊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 262500) 【摘要】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是目前人们消化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不但会造成消化系统受损,更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正常消化吸收。目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和治疗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三联疗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发展,饮酒酗酒,暴饮暴食,就餐时间紊乱等时有发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胃部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句俗语说十人九胃,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有报道统计我国国内目前大约60%左右的人都患有胃炎。胃炎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从医学上又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中慢性胃炎占胃炎患者的绝大部分。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而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近年来西方医学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元凶之一。而且,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而且可能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癌[1]。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广大医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治疗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合理有效,治疗方案也基本趋于标准化。但是治疗方案实施的细节上不同的地方往往会有差异,尤其是在抗菌药的选择上。我院在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了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85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4岁。患者就诊前表现出腹部隐痛、腹胀、嗝气、返酸等症状,来我院后均经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测确诊。在来我院检查治疗前一周内未服用抗菌药、抗酸药和铋剂。对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均为发现异常。 1.2治疗方法 对85例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三种药物的剂量分别为:40 mg、500 mg、500 mg。奥美拉唑每日一次,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每日两次,连用4周。服药用前后行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并记录患者症状及不良反应。 1.3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尿素酶试验显示HP消除。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未愈:患者常规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无显著改善。治愈和好转在统计有效率时均为有效。 2 结果 85例采用三联疗法的患者,其中治愈61例(71.8%);好转18例(21.20%);未愈6例(7.0%),总有效率达93%。9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皮疹、乏力、腹泻、腹胀等,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3 讨论 3.1慢性胃炎时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原因:(1)细菌、病毒或其毒素;(2)刺激性物质;(3)药物;(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5)胆汁反流;(6)X线照射;(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9)其它脏器病变的影响等。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在引起慢性胃炎的诸多因素中,幽门螺旋杆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据报道,60%以上的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而且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2]。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可在人胃粘膜内生长繁殖,传播的方式是消化道,它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存活一周左右。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的机制有:(1)细菌的动力和粘附力。(2)细胞毒素和酶类:包括VacA、尿素酶、粘蛋白酶、脂多糖、磷脂酶A、溶血素等。其中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即保护细菌不受胃酶侵袭,又对胃粘膜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过氧化酶能抑制一些杀菌物质的形成。而蛋白酶、脂肪酶等可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HP产生的空泡毒素可导致胃粘膜空泡变性。(3)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产生各种损伤因子。(4)HP造成的高胃泌素血症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3]。 3.2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人们制定出许多的治疗方案,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案就是奥美拉唑联用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此方案也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4]。此方案治疗的基本原理为:奥美拉唑镁片属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夜间胃酸、五肽胃泌素和试餐等刺激的胃酸分泌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已发现的作用最强的一类胃酸抑制剂。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应予以抗菌治疗。克拉霉素是已知抗生素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并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方案中。 本研究表明,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能够使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治愈率高,总有效率可达93%。此三联疗法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2):117. [2]孙兆发,唐小鹤.改良质子泵胃三联清除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9-20. [3]朱铁兵.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0,8924). [4]吴春秋,董惠宁.三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不成熟型疣状胃炎30例[J].中国乡村医院,2009,10(16):2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作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其耐药的问题近年来却越来越突出,给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带来很大困难,国内外学者已开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物质,希望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祖国中医对该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而中西医结合更具有效性,成为特色,本节课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概述 (一)Helicobacter pylori, Hp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消化疾病比较热点的内容。图1可以清楚地可以看到幽门螺杆菌,也叫Hp,是一个细菌。 (二)罗宾·沃伦与马歇尔 图2中的2个人是幽门螺杆菌发现者。1981年澳大利亚皇家佩思医院的病理医师Warren和当时的实习医师Marshall开展的一项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Warren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发现胃黏膜标本上存在细菌,而Marshall用四环素治疗1例胃内有细菌的老年胃炎病人,发现清除细菌后胃炎症状得到改善,试图分离培养这种细菌。直到1982年4月经过37次培养,终于培养成功。1982年10月22日在皇家澳大利亚内科学院的会议上,他们首次报告了这种细菌和胃炎相关。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在消化界领域,甚至在医学界轰动的事情。 消化性疾病的治疗,目前认为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酸的治疗,研究发现了酸在消化性疾病里面起很重要的作用,这被认为是第一次质的突破。 第二次突破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认为细菌在胃病里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二次飞跃。最近又认为溃疡愈合指标是第三个飞跃,尤其对消化性溃疡是一个典型的胃病。 1981年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相关,但该菌的存在却可能是从人类出现开始。那么该菌的侵袭感染机制怎样?在全世界有什么样的流行趋势? (三)幽门螺杆菌的侵袭感染 图3 图3是细菌的侵袭感染,指的细菌在胃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浸润。首先细菌可以产生毒素,或者它自己本身有毒性,直接引起免疫细胞损伤。如尿素酶产氨引起细胞损伤,外空泡细胞毒素(VacA)引起细胞空泡变性。还有,它介导了或者自身免疫出现了问题,诱发全身的胃黏膜损伤。 (四)HP感染流行趋势 1.全世界的自然人群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 2.中国人的感染率是54.76%。但是地域分布不同。调查发现西藏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具首位。 3.血清学的阳性,即确认现在感染还是以前感染,发现了中国人的感染率在59%左右。现在的感染率高达55%。 因为幽门螺杆菌与胃病关系密切,所以要进行治疗。那么,它可以引起哪些疾病呢?临床如何对其检测,治疗药物有哪些?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综述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摘要: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能够导致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和胃癌。1994年,和HP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Ⅰ类致癌原。此外,HP还与糖尿病、冠心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一些肠道外疾病有重要关系。目前HP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案是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杀灭细菌效率超过90%。但是,这种治疗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药物疗法副作用较多,如口腔异味、腹痛、恶心、呕吐等;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对于发展中国家感染人群来说治疗费用相对昂贵等。免疫接种有望成为预防HP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1)。近年来,HP感染呈上升趋势,有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HP的最简单、经济、快捷的手段。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诸如灭活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DNA疫苗及缓释疫苗等相继问世,其优、缺点也比较明显。本文对以上几种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疫苗 一. 研究幽门螺杆菌疫苗的迫切性 早在1994年,WHO就已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确认为一级致癌因子,但长期以来对HP感染的药物治疗一直受到治愈率低、费用昂贵、病人依从性差及耐药菌株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现阶段全球感染人数仍呈上升趋势。HP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对有效

控制及降低HP感染率、发病率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二.Hpylori疫苗开发策略 由于Hpylori仅感染胃上皮细胞表面,它们的发病由病原菌的粘附、定居和繁殖所决定,其感染局限于循环抗体难以达到的地方。因此,这类疫苗应主要着眼于产生分泌性抗体,阻止细菌对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 这种疫苗以经血循环途径给予通常是无效的,疫苗只是通过与感染相同的途径给予,才能在通常的感染部位诱导出足够的分泌型抗体。疫苗接种应能诱导针对大量表面蛋白的强烈的粘膜免疫应答。而疫苗引起的免疫主要针对H pylori开始粘附过程的关键性抗原结构,即阻断Hpylori在胃粘膜的粘附。 Hpylori的毒力因子有许多种,如尿素酶、热休克蛋白、VacA、CagA、过氧化氢酶等,从理论上讲,不大可能运用“减法”策略研制一种成功的减毒疫苗,因此, “加法”策略是Hpylori疫苗研究过程中应用的最佳选择。由此可见,Hpylori疫苗开发策略必须建立在经充分鉴定的、高度保守的纯化抗原上,并能诱导有效的粘膜免疫应答。 三.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进展 1.HP全菌灭活菌苗 Czinn和Nedrud首先证实Hpylori全菌蛋白抗原联合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可预防小鼠和雪貂感染Hpylori,并表明预防性疫苗与胃肠道IgG和IgA反应有关。1999年Goto等用超声处理的H pylori悉尼株全菌抗原+CT口服接种C57BL/6小鼠,取胃组织做细菌

临床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效果

临床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治疗中中医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辩证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给予患者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50),2 次/d,0.5 g/次;给予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031),2 次/d,1.0 g/次;给予患者早晚空腹口服美拉唑钠肠溶胶囊(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314),1次/d,40 mg/次,连续服用2周后,将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停止服用,继续给予患者空腹口服美拉唑钠肠溶胶囊,每天早晨服用1次,连续服用2周。 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治疗。脾胃虚弱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者采用三黄泻心汤加减治疗,在此基础

上,将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加减治疗,如果患者阴虚,则在基础方上加太子参15 g,麦冬30 g,石斛15 g;如果患者瘀血,则在基础方上加田七10 g,莪术10 g;如果患者食欲不佳,则在基础方上加麦芽15g,炒谷15g,焦山楂15g;如果患者泛酸明显,则在基础方上加乌贼骨10 g,煅瓦楞30 g;如果患者肝郁化火,则在基础方上加栀子10 g,丹皮10 g;如果患者兼肝胃不和,则在基础方上加代赭石30 g,旋复花10 g。将以上所有药物加水煎煮,取药汁250 ml,1剂/d,分成早晚2次口服。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为无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胆汁反流减少为有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故应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⑴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 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求达到HP根除,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在中性pH条件下,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霉素、利福平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咲喃类、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有高度抗药性。但HP对铋盐中度敏感。尿素呼吸试验与内镜加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可用德诺(De-Nol) 0.24Bid ;羟氨苄西林0.5 ,gid 或1g Bid ;甲硝唑0.2gid 的三联疗法,青霉素试验阳性者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 饮食方面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要结合抑制胃酸治疗,理论上讲应该是不要吃任何东西来刺激胃酸分泌,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尽量食用一些能减少胃酸分泌的食物。例如:不能喝酸奶或牛奶,低盐,少食多餐,尽量少吃水果,增加运动量,多休息。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三联疗法”、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现HP感染,原则上应服药将其根除。HP对抗菌药物有较大的抵抗力,单种药物治疗成功率不超过50%,只有几种抗菌药物合用才有 较高的成功率,所谓三联治疗方案”或三联疗法”是指选用1种质子 泵抑制剂或者枸橼酸铋加2种抗菌药(附表)连续服用10-14天,而四联疗法”则是使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2种抗菌药。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各自用药习惯开出具体处方。HP感染被成功根除的标准是停药一个月以上复查阴转(不影响HP的药不必停)。将服用了三种药或四种药就称为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是错误的,一停药就复查是否治愈也是的错误的。 对于成人治疗失败者,本人较多采用四联10天+20天方案,效果不错,具体如下:第一阶段为四联药物10天,即奥美啦唑(20mg, bid )、阿莫西林(1g, bid )、咲喃唑酮(0.2g, bid )、枸椽酸铋(240mg ,bid );第二阶段单服枸椽酸铋(240mg ,bid )20 天。本方案的选择理由主要是这几种药很少发生耐药现象。需提醒的是:①咲喃唑酮会致尿色极黄、枸椽酸铋则致舌苔和大便发黑。此非副作用,不必恐慌;②枸椽酸铋的品名有多种如果胶铋、丽珠得乐等,说明书上介绍的用药次数一般是4次/日。但为了服药方便,请将 4 次药量分成早晚两次服用;③蚕豆病患者不能使用本方案,因咲喃唑酮有致溶血的风险。蚕豆病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缺乏症)。

胃的结构功能与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

胃的结构功能与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 指导老师:武枫林 摘要:胃是人体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具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在人的消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胃癌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将胃的结构机理与防治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病综合研究对防治胃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人体胃的结构、功能出发,综述了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和临床症状。 关键词:胃,结构,功能,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 消化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其功能主要为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可溶性小分子物质并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供全身细胞利用。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胃属于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并吸收部分水和无机盐。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细菌,其与上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倍受消化界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 1.胃的形态和分部 1.1胃的形态 胃有前、后2壁,上、下2缘和进、出2口。上缘凹而短,朝向右上,称胃小弯;下缘凸而长,朝向左下,称为胃大弯。胃的进口称为贲门,与食管相接,出口称为幽门,与十二指肠接通。在幽门表面常有缩窄的环形沟,为幽门括约肌所在之处。这两处部位均有括约肌功能,可防止食物倒流。 图1 胃的形态示意图 1.2胃的分部 胃可分为4部,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及幽门部。贲门部指胃贲门周围的部分,与胃的其它部分无肉眼可见的界限。通过组织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因贲门部的胃粘膜内含有贲门腺,有别于胃其它部的膝体。胃底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亦称回穹窿,其中含有咽下的空气(约50ml),X线摄片上可见此气泡,放射学中称之为胃泡。胃体上方与胃底相续,下界在胃小弯为角切迹,在胃大弯无明显界标,一般以胃大弯开始转为近于横向行走处为界,此处与角切迹之连线为胃体与幽门部的分界线。幽门部居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问。幽门的左侧份较为扩大,称幽门窦;右侧份呈长管状,管腔变窄,称幽门管。幽门塞通常居胃的最低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19世纪末,人们发现在胃粘膜中存在一种螺旋形的微生物,以后虽有不少类似的报道,但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了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当时称之谓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认为该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 我国于1984年开展Hp的研究工作,近15年来,通过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努力,在Hp 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扼要综述如下。 一、幽门螺杆菌的病原学与遗传变异 198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张振华在国内首先分离培养了Hp,并对其生物学性状作了研究。发现该菌与弯曲菌属在一些重要的酶类(尿素酶、DNA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酰胺肽酶等)、超微结构、菌体蛋白质SDS-PAGE、菌体脂肪酸组成及耐热抗原等方面存在着本 质上的差异。 1987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陈晶晶等对300例各型胃病患者进行了Hp检查,阳性率为65%。用血液双相培养基测定了Hp的生长曲线,起始接种浓度为1.02×102cfu/ml,第4天达2.87×105cfu/ml,以后又开始下降,从Hp染色体DNA酶切图谱分析,表明Hp与空肠弯曲菌用BagⅢ、BamHⅠ、Xb aⅠ和PstⅠ酶切,均显示出两菌 的不同带型。 有关Hp对组织粘附特异性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周殿元等(1997)在Barrett食道上皮化生区发现Hp定植,我们(1996)发现Hp菌对胎儿胃粘膜的胃窦和胃体下部有较强的粘附 能力。 近年北京医科大学王蔚虹(1997)和中山医科大学陈 湖(1997)等应用PCR扩增技术,所得产物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APD分析)鉴定Hp,可用于区别不同来源的Hp菌株。北京医科大学(1997)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PCR-SSCP),南京医科大学(1997)用CagA/VacA毒素基因测定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应用菌体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法对该菌进行了分型研究。如采用毒素基因分型,Hp可分为CagA+Vac A+、CagA +VacA-、CagA-VacA+和CagA-VacA-4种亚型,我们(1996)将Hp的SDS-PAGE表型分型,综合112株的共同条带特征,可将Hp分为Ⅰ~Ⅳ型,而其中Ⅳ型又分为Ⅳ1~Ⅳ5五个亚型。 我们认为这种分型方法有利于Hp的致病性与菌苗的研究。 贾继辉等(1994)发现,Hp的L型与其它细菌的L型一样,形态不均一,呈多形性。用HindⅢ酶切分析,显示Hp-L型和细菌型的酶谱基本相同,南方医院(1996)发现Hp的变异体在体外可长期传代,而冷冻保存后则难以复苏,用特定的无血培养基可以促进形态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Mig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胃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 治的正常胃粘膜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与石碳酸染色进行检测,探究幽门 螺杆菌对于胃炎的致病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P-10、Mi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 较差异存在差异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组IP-10、Mig含量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组 间比较差异存在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行为肺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内IP-10 与Mig表达明显升高,且IP-10与Mig表达升高程度与胃黏膜炎症活动程度呈正相关,趋化 因子在患者体内参与了炎性细胞浸润反应。 【关键词】胃炎;幽门螺杆菌;IP-10;Mig;表达研究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IP-10 and Mig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Zhang Ying Dong Xiupeng Dujing,et al.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Heilongjiang,Daqing,Heilongjiang 163453)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IP-10 and Mig in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Methods:30 cases of gastr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15 cases of normal gastric mucosa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pathogenic factor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o gastritis were detected by rapid urease method and stone carbonation staining.Results:the levels of IP-10 and Mi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levels of IP-10 and Mig in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negative group,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IP-10 and Mig in gastric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patients with HP related behavio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level of IP-10 and Mig ex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the gastric mucosa,and chemokine was involved in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the patients. [Key words] gastritis;Helicobacter pylori;IP-10;Mig;expression study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理学特征为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为 特征的一种胃部疾病[1]。趋化因子是指炎症反应活动的敏感指标,可与受体共同作用趋化, 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NK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活化,并参与到组织损伤 与修复过程中[2]。根据相关研究提示[3],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CXC趋化因子白细胞介 素-8、生长相关癌性基因、CC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活化时表达 下降因子、巨噬细胞炎蛋白等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CXC趋化因子 IP-10、Mig表达情况进行观察,进一步探究幽门螺杆菌对于胃炎的致病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胃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在19~59岁,平均年龄为(31.26±3.25)岁,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 患者17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13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正常胃粘膜者15例作为对照组,正常胃粘膜者的纳入要求近5年内无饮酒史、吸烟史患者,近2个月未采用抗生素、非兹体

幽门螺旋杆菌治愈经验

幽门螺旋杆菌治愈经验 治疗第一步 更换牙刷,对病人的杯洗具按时用巴氏消毒,早晚使用漱口水。漱口水要有杀菌功效,即其配方为化学药剂,如主要成份度米酚,麝香草酚或复方替硝唑液。中草药成份漱口水无效。 传染性 会传染且传染性很强,家中有人感染时,一定要分餐,并且使用家用消毒柜每日每餐后对餐具消毒。 治疗时间 大多数患者由于第一步没有做到位,即未使用医用漱口液,对个人洗漱用具未杀菌,只是盲目服用“三联”药物,这样的治疗只是会暂时好转,停药之后复发率高。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会完全康复,最后发展为胃炎或者萎缩性胃炎。第一步做好的患者,不超过两周即可治愈的。 服药方式 1。睡前空腹服用抗酸药物效果最好。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选一。 2。一定要使用抗菌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选一。 3。服药期间吃酸的食品或者喝酸奶,这会让你的治疗前功尽弃。 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慢性传染病会使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受到感染,且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所作的一个涉及全国20个省市、40个中心的自然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 现症感染率为42-64%, 平均55% 。 目前,已经确认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病;(3)胃癌;(4)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MALT)恶性淋巴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防止溃疡复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头号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和多学科疾病的研究课题,幽门螺杆菌不仅与上胃肠道疾病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现在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还与口腔、皮肤、血液、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乃至与妊娠及儿科等疾病的发生相关。所以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课题,也是临床医生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临床问题。其危害如下: 1、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胃的幽门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而且幽门螺杆菌不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还会在口腔内寄生,特别是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引起顽固性口臭。幽门螺杆菌重要毒性物质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产生难闻的、严重的氨臭味,所以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口臭有着密切的关系。 2、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此,它还会导致胃炎患者久治不愈,甚至与上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诱发和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幽门螺杆菌就被列为一类致癌因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