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理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理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理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理论教学大纲

一、大众社会理论

1、奥古斯特·孔德:集体有机体观念:

2、斯宾塞:有机体比拟:

3、费迪南·藤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5、大众社会的出现

6、大众社会的特点

四、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宣传的效果强大的三个条件:

第六章第九章大众传播的效果:社会心理学取向第一节第一节认知平衡理论

一、追求一致性的本能

二、海德的平衡理论:

三、纽科姆的对称理论:

四、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

五、费斯廷格:认知不和谐理论

六:讨论:非理性的人。

八、麦圭尔的信息处理理论

九、说服行为的道德讨论:

十、说服研究的精致化模式(ELM)

沉默的螺旋

一、关于沉默螺旋的五个假设:

二、沉默螺旋理论体系的三个中心论点:

三、沉默螺旋理论的舆论观与效果观

四、沉默螺旋理论的发展与不足

第三人效果

一、起源:

二、理论假设:

三、主要成果:

1、适用范围

2、第三者效果的起因

3、受众方面的变量

4、可以解释内容检查者的心理

5、在宣传活动中,可以声东击西。

图式(schemas)效果

一、一、概念:

二、二、图式的种类:

1、自我图式

2、个人图式:

3、角色图式

4、事件图式

5、与内容无关的图式:

三、三、媒介中的图式

1、 1、媒体图式的特点:

2、 2、媒介图式的种类:

四、四、图式的来源

1、 1、从社会中学习的图式

2、 2、个人建构的图式:

五、五、图式的使用

1、 1、匹配:

2、 2、联接:

3、 3、修剪:

六、六、图式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第七章第十章大众传播的效果:群体的影响

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过程。

一、人民的选择

1、1940年总统竞选:

2、研究者:Lazarsfeld,Berelson and Gaudet

3、研究主旨:

4、地点:

5、研究方法:“固定样本设计”

6、社会地位和既有倾向:

7、调查结果

7、影响选民作最后决定的因素:

8、两级传播(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和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

9、研究成果:(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2)选择性接触假说;(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8%)

二、个人的影响:

1、 1、研究背景

2、 2、小群体研究的再发现:

3、 3、意见领袖的确定:

4、 4、意见领袖的特点:

5、 5、意见领袖三个指标:

三、创新与普及:

1、 1、起源

2、 2、创新的决定过程:

3、 3、传播流与影响流

4、 4、 N级传播

5、 5、大众媒介和外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渠道和本地渠道在劝服阶段更为得力。

第八章第十一章大众传播的效果:意义与文化取向

第一节第一节符号与意义:

一、什么是符号和意义

二、符号与意义:语言与言语

三、符号与意义:能指与所指

四、符号与意义:组合与系统

五、符号与意义:内涵与外延

六、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和李普曼的“外部的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图像”

第二节第二节议程设置

一、对媒介效果的重新定义。

二、关键概念

3

三、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

四、议程设置的研究的取向:

五、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和政治议程

六、如何测量三种议程

七、媒介议程

八、公众议程

九、政治议程

十、研究结果:

十一、议程设置理论的的第二层:启动效果与框架效果

十二、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发展:议程融合

第三节第三节培养理论

一、一、社会中的电视

二、二、从“效果”转向“培养”研究

三、三、文化指标研究

四、四、放大效果与主流效果

五、培养分析的发现

六、跨国培养分析

第四节第四节知沟

一、知沟的提出

二、知沟假设与社会变迁

三、大众媒介与知识控制

四、社会结构与假设的修正:

五、上限效果与批判

第九章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效果:受众使用与媒介依赖取向

第一节第一节使用与满足

一、不算”效果”的效果:不是研究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而是研究人们对媒介做了什么

二、源头:日间广播剧研究:

三1945年贝里森的报纸罢工研究,《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

四、1969年麦奎尔开始的对电视的调查

五、使用与满足的理论模式:

六、五大类需要:

七、使用与满足的图形模式

八、对使用-满足理论的批判:

九、从大众社会理论到文化研究:受众(audience)—使用者(user)—解读者(r eader)

第二节第二节编码、解码理论

一、一、对“使用与满足”范式的批判

二、二、意义的解码是在效果(使用)之前的一个中间过程,它涉及话语与语言。

三、三、编码与解码不一定完全对称。

四、四、语言中的阶级斗争:

1、电视语言是一种符号

2、电视符号的外延和内涵:

3、多义性与主导意义。

五、五、三种解读方式

六、六、关于编码解码的讨论:

第三节第三节媒介依赖理论

一、一、媒介生态与媒介依赖

二、二、媒介依赖双向性

三、三、个人与媒介系统间的依赖关系

四、四、媒介依赖对四种理论范式的整合

1、 1、认知范式

2、 2、符号互动论范式

3、 3、冲突论范式

4、 4、进化论范式

第四节第四节强效果还是弱效果:反思大众传播研究的受众观

讨论:是否存在普遍的效果理论?

1、弱效果理论中的问题:(1)行为主义传统,管理研究,与欧洲不同,商业主义的传统影响;(2)倾向于发现改变而不是维持;(3)认为受众的选择性是真实选择性

2、传播效果的维度:(1)认知-感情-行为;(2)宏观-微观;(3)有意图-无意图:意识形态问题;(4)依赖内容-与内容无关;(5)短期-长期一、不同的受众观

Biocca提出的五种受众行为:(1)选择性;(2)功利主义;(3)自觉性;(4)抵抗影响;(5)参与

二、受众理论的历史

1、古代希腊罗马的观众—书—报纸—电影—广播

2、作为大众的受众:与群集、公众、群体的区别

3、群体的再发现

1、 1、作为市场的大众

2、 2、新媒体下的受众:(1)传送方式变化:信息增多;(2)信息储存记录方式变化:灵活性;(3)全球化:身份与冲击;(4)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媒体:参照身份的消失。

三、三种受众观

1、结构主义传统:测量受众规模与结构

2、行为主义传统:媒介效果与媒介使用

3、文化传统和接受分析

四、另类受众观

1、托克维尔

2、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的受害者

3、米尔斯:心理文盲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5、达拉斯·斯迈兹:观众为电视打工

3、 3、里斯曼:孤独的人群

4、 4、德弗勒和波基奇:媒介依赖理论

5、 5、洪美恩: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

五、关于受众的问题

1、过度的媒介使用:电视、电影、漫画、电脑

2、是否会继续原子化

3、积极还是被动

4、研究者规范理论:被控制还是自治

5、新媒体的影响

第十章第十三章通俗文化的话语与大众传播

第一节第一节文化及话语分析

一、一、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

二、二、西方近代的文化概念

三、三、文化研究的文化概念

四、四、作为差异性标志的“文化”

五、五、福柯与话语分析

第二节第二节作为无政府主义/多元主义的通俗文化

一、一、文化保守主义(或精英主义)

二、二、文化多元主义

三、三、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第三节作为控制体系的通俗文化

一、一、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

二、二、政治经济学派

三、三、文化帝国主义

四、四、女权主义

第四节第四节作为反抗战略/战术的通俗文化

一、一、作为反抗战略的通俗文化

二、二、作为反抗战术的通俗文化

第五节第五节通俗文化的话语

一、通俗文化的二律背反

(1)经济—文化。(2)控制—反抗。(3)单一—混乱(4)结构—能动(5)精英—民粹。

二、谁在说话:中国研究者的冷漠到热情

三、通俗文化对学术话语的收编

《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18 课程名称:网络新闻传播(Network news media) 新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和时代发展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新闻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计算机基础》、《广告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总课时数36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学时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网络应用基础 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络新闻传播 网站建设与经营 网络营销 网络中的传播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机动 4 2 6 2 2 6 4 4 4 2 2 合计36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地特点,特别是作为新兴媒体地网络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发挥自己地优势,在网络新闻的采写和发布中博采众长,整合其他媒体的优点,在新闻传播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网络传播概念、研究内容、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以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传播、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把关”、互联网 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010122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 1.网络传播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新闻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新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院文学与新闻系新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三年级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总时数为36课时(周2课时,18周)。每学期2学分。 3.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4.课程教材:《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开设系(部):文学与新闻系。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 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 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 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网络传播学的发展(4课时) 第一节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了解互联网的发展,介 绍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理解)。 第二节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介绍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理解),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难点,重点讲述),网络传播的界限,面临的新问题和其对新闻价值实现的影响(理解)。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10519 课程名称:大众传播学 学时/学分:36/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文秘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模块课,是目前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学习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有助于良好的开展传播活动,协调社会关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运行的基本规律,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媒介。本课程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大众传播的特点、作用,特别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的多种运用方式,即总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在管理中的运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研究、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内容。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科研训练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的定义以及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明确传播学的学科性质;掌握传播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代码:06401405 课程学时:56 学分: 3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商务方向) 开课时间:三、四年级(2)、(1)学期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大纲执笔人:金惠康大纲审定人: 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ranslation)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有英语翻译成汉语与汉语翻译成汉语,现代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与障碍。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侧面及其相互的联系和在综合技能培养中的作用,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说明本课程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 1.教学目的: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指南。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系统地传授翻译基本理论,结合翻译实践训练、翻译方法和技巧,从而大大提高研究生的翻译能力。 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72学时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内外翻译研究动态,掌握翻译学的理论系统,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为他们走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翻译理论;英译与汉译语基本实践 2. 教学难点:翻译的基本技能技巧;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读辅导材料,写学习心得,参与翻译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 本课程两学期,36课时/36课时,专题讨论1-3次,计9课时,考试2课时。 第一学期: 第一章汉字英词(Chinese Characters & English Words) 第二章汉英表达的不同(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Ideas) 第三章汉文明礼貌语言(Chinese Language of Respect & Humanity) 第四章中国文化(Chinese Culture) 第五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架构(Chinese Social System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第六章现代说法反映现代社会(Modern Sayings Reflect Modern Life) 第七章语言,文化与社会(Language,Culture & Society) 第八章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九章语言与翻译(Language & Translation) 第十章翻译技巧杂谈(一)(On Skills of Translation)(1) 第十一章翻译技巧杂谈(二)(On Skills of Translation)(2) 专题讨论一: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专题讨论二:岭南文化翻译讨论 第二学期: 第一章跨文化传播与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第二章跨文化差异与融合(Intercultural Difference and Integration) 第三章跨文化理解与翻译(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深度访谈 (参见教材14.4焦点小组讨论及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Interview)常用于定性研究,也就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通过深度访谈可以为几种研究方法收集信息,如口述历史和案例分析。深度访谈是研究者与受访者做一对一的长时间接触,通常会有一个问题的访谈进度表,同时问题的顺序也是事先拟定的。深度访谈的优点是对问题的探讨比较容易深入,特别是有关意见的调查,缺点是不太容易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答: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访问过程中,由掌握高级访谈技巧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访问,用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最常应用于探测性调查。应用范围包括:详细了解复杂行为、敏感话题或对企业高层、专家、政府官员进行访问。 2. 名词解释:“预防接种”理论 (参见13.6预防接种理论)麦奎尔在霍夫兰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接种”理论(Inoculation Theory)。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绝大多数观点都不曾遭遇挑战。因此一遇到相反信息时,他们没有防御能力,所以容易动摇。就如同健康人需要“免疫”一样。有两种免疫方法,一是正面的,如健康饮食、锻炼等;另一种方法就是注射疫苗。 3. 恐怖诉求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提示? 正确答案:(参见13.5恐怖诉求) 答: 当受众接收到一个恐怖诉求后,会进行掂量,然后决定是否改变态度及改变多少。低恐怖诉求最有效而高恐怖诉求最无效。恐怖诉求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动机,他最多不过是一种技巧的运用。 4.名词解释:议程设置 正确答案:(参见12.5议程的设置)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舆论》中谈到了媒介对公众感知外部世界影响的重要性,他用了“柏拉图”关于“洞穴”的比喻,说明媒介所提供给我们的现实不是真实的现实,但却构成了我们头脑中图画的基础。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简言之,大众传媒即使不能决定人们应该怎么想,但至少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议程设置研究不仅对媒介报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进行了大量考察,而且将研究的触角伸向媒介报道框架和铺垫,以证明媒介如何影响人们“头脑中的世界”。 5. 简答:简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阶段 (参见教材12.1效果研究的传统) 大体上效果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万能效果论、有限效果论、强效果论,以及协商效果论等。 6.名词解释:意见领袖 正确答案:(参见教材12.2两级传播) 在伊犁县调查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讯息和观念不是直接传向所有人,是常常从广播与报刊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经由意见领袖流

新闻传播学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1002021 学分:2.0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新闻传播学》为通识教育课。 【教学目的】 这门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要求。 【教学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应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是:1.了解新闻传播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3.掌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能够运用新闻传播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一般的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教学内容】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由新闻学、传播学在跨学科综合、交叉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外均属年轻学科,本课程的重点是传播本质、模式、功能与原则等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其难点是传受心理机制、新闻性质功能、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新闻自由限度等方面的理解与运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新闻传播学,是从现代传播学视角来探讨新闻学原理的一门新型课程,具有传播学与新闻学双重性,其学科的交叉性、互渗性、创新性相当突出,因而 又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一门新学科。因而,必须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西方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体系,讲授马克思 主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观点力求明确,方法务必科学,介 绍切忌片面。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解读当代新闻活动、 关心传播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在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方面,要将科学思维与理论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采用新闻、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考察的方法 来学习理论,分析实际。 【先修课程要求】

全球传播课程教学大纲

全球传播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全球传播 英文名称: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总学时:36 学分: 2 适用对象:新闻学文学专业本2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资源。信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基本特征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当今高校开设的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等专业正是为未来的媒体产业培养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掌握一定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第揭示信息传播规律;同时它又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国际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运用国际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

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国际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着重学习国际信息传播的现象和本质;掌握国际传播现象和传播理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重点是学习掌握国际传播的发展历史、国际传播的主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国际传播的内容、国际传播的过程、国际传播的客体和国际传播的效果。难点是缺少国际传播的经验,学生较难理解抽象的国际传播现象。要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学习素材提高学生对国际传播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系统讲授有关国际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 2、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 充分认识到传播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价值;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 3、讲授中强调传播过程的人文和文化精神,使学生主机培养起大传播的意识。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关注传播学的前沿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和提炼,为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的。课余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采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全球传播教学时数分配表

传播学选择题及答案

1.传播学之父是(A) A.施拉姆 B.勒温 C.拉扎斯菲尔德 D.拉斯韦尔 1、传播的信息交流过程是(A) A、互动的 B、主动的 C、被动的 D、能动的 2、在传播学研究中,正式调查所采用的抽样形式一般都是(B) A、非随机抽样 B、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雪球抽样 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属于(B) A、群体传播 B、大众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际传播 4.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B)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B.传播的5W模式C.政治传播的概念D.容分析法5.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B) A.参与者即传播者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6.我们把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过程和行为称为(A) A制码B编码C译码D释码 7.(B)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出版、对外广播、对外电视传播、信息高速公路 A大众传播B国际传播C全球传播D网络传播 8.信息表现形式有语言、符号、(B) A文字B图像C声音D雕塑 9、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B) A普遍性B.抽象性 C.有效性D.指说性 10、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A) 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

1.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D)? A. 支配的关系 B.疏离的关系 C.圈层的关系 D.友善的关系 2. 以下哪一种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B)? A. 可信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 适时性原则 D.适量性原则 3.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的特点(D)? A. 集体性 B.复杂性 C.自主性 D.好奇性 4. 以下哪一种不属于传播者的责任(B)? A. 契约性责任 B.使命性责任 C.国际性责任 D.法规性责任 5. 当今世界,信息侵略—(B)—。 A. 还未来临 B.已成事实 C.会导致战争爆发 D.让黑客受益 6.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C)。 A. 艺术 B.信息 C.符号 D.媒介 7. 让受众透过媒介经常看到你,可以增强(A)。 A. 熟知性 B.接近性 C.可信性 D.权威性 8. —(A)—是指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的手段自由采访新闻的权力。 A. 采访权 B. 报道权 C. 批评权 D. 安全保护权 9. 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部,守门的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和—(C)—两个阶段。 A. 新闻剪辑 B. 新闻美化 C. 新闻加工 D. 新闻删选 10. 如果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对于个人特点过分强调或是对于传播模式无原则无休止争论的话,真正受到伤害的将是—(A)—。 A. 传播学 B. 社会 C. 某个传播学者 D. 广大人民查看全部条评论>>我也说一句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我国互联网的开发建设比美国晚20年左右;1995年,基本上与世界网络保持了同步的态势。发展历史分3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筹划至1994年4月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4年至2001年“三网融合”目标的提出; “三网融合”目标的实施与发展阶段。 第二课 一、人类信息传播阶段 二、网络传播 特点与优势: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低成本全球传播 4、检索便捷 5、多媒体 6、超文本 7、互动性 三、“新媒体”的界定P10 四个角度: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

4、“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第三课、Web2.0 的传播理念(了解理论的应用、阴影不用背) 一、长尾理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大多数,却是次要的。 优点:成本低、风险低、效益高、选择多元化缺点:收益时间长 在Web2.0时代,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20%的“优质客户”,而是许许多多数量庞大的原先被忽视的客户;长尾理论因此也成为Web2.0商业价值的重要诠释。 该理论本质上强调“个性化”和“小利润、大市场”。Google和亚马逊都是典型的例子。 二、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所有的人。 在Web2.0时代,六度分隔理论可以让现实世界的60亿人通过互联网,建立紧密的联系。每一个Web2.0网站都是网络中的一个提供社会网络服务(SNS)的站点。 类似“150”法则(MSN) 三、公共领域理论:通俗地说,它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在这个空间内,公民间的交往是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 人类活动的现实世界区分为三个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 网络论坛、博客、贴吧等都是构成网络公共领域的具体形式。 例如: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美国总统的政治营销手段。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与收音机; 60年代约翰.肯尼迪与电视; 2008年的奥巴马与Web2.0。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媒介主导传播、消费主义蔓延、大众文化盛行。90年代以后,网络大规模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使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全球主导的文化模式。非中心性、平面性、无深度性、商品性和大众化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形式。 在其功用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其专讲摧毁和否定;另一个认为其还蕴含着积极、肯定、建构性的内涵。 其建设性功用表现为: 1.倡导创造性, 2.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重构世界的多样性; 3.倡导对世界的关爱; 4.主张建立关于生活世界的生命哲学,真正关心人,教化人。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其社会意义也体现出多重性。 第一,表现形态的虚拟性与“超现实” 第二,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与“去中心化” 第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内爆 第四,传播语境的“超时空” 第五,表现形态的多媒体化与“视觉快感” 第四课、网络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5120030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任课教师: 学分:3 周学时 3 面向对象:2015学年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新闻基础知识》,《大众媒介概论》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传播学的历史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意义、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传播学地位的产生与确立、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二、传播过程及其相关要素:传播的概念、特点、分类、革命、模式和功能;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环境。三、传播谋略和效果监测:介绍传播的技巧和计谋、传播效果理论研究和模型建构。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The history and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research object, system and meaning; the origi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establishment of statu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b) Process and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revolution, mod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disseminators, information, symbol, media and aud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effect: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strategy, media effect theory and mode construction. The Methods of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will be used in this course.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传播学(Communicology/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学研究者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同其他学科一样,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强调积累、批判、创新。经过一代代传播学者的努力和发展,传播学已经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邻近学科那里汲取了很多养分,逐步发展成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具有一定应用

文化创意学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创意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文化创意学 英文名称:Cultural industry creativity learns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专业限修课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实践)学时: 0 学分: 2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先修课程:中国文化史传播学公共关系学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依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社会所需求的文化传播、宣传策划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梳理文化产业策划与创意的理论及方法,从文化产业创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创意的思维特点,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原则以及一般程序;课程对文化市场战略的创意与策划、文化产品的创意与策划、文化品牌的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创意与策划进行理论阐述,着重分析文化产业市场运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课程根据不同文化产业形态(纸质传媒产业、影视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广告产业、休闲文化产业)的特点进行创意与策划,分析各文化产业形态创意的特点、策划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注意将理论问题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限选课程。课程理论性、实用性均较强,与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联系密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讲解文化产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课程重在考查学生对各类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特征与程序的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能力与策划能力,扩充了专业相关学科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搭建坚实平台,为联系各实际领域搭建桥梁。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文化产业是观念形态的产业化,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生产和消费对象的特殊产业,它最终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心理需求。文化产业在获取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担负起增强人的文化素养、提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65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21实验(上机)学时:11 学分:2 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名称)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传播学学生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围绕新闻传播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系列方法,系统介绍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分析、理解当代社会传播中的现实问题,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具体目标如下:?让学生了解社会(传播)研究的基本思维; ?使学生掌握社会(传播)研究的一般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方法课程打下基础; 追求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普及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及一般步骤、研究问题选取、研究方案设计、概念测量与操作化、抽样原理与方法、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达等传播学研究中一些常用而成熟的方法。课程重点对问卷设计、调查执行、资料

搜集和录入、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内容进行讲解,并要求每位学生全程参与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传播学研究。 本课程将采用老师专题主讲、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专题研讨和课外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提升学生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项目以及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网络传播学重点

web2.0: ·其实是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 ·主要的网络应用形式:blog博客、wiki维基百科(百科全书)、RSS简易信息聚合(站点摘要)、BT下载、TAG标签(网摘)、SNS社交网络、微博micro blog等。 ·在web2.0中,用户成为信息制造的中心,拥有更多点对点传递信息的渠道,网络个人化、社会化、自组织等新的传播特点。 ·web2.0时代借助RSS和XML技术实现网站之间的交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信息。Web2.0倡导的个性化意味着精而专,网站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简而言之,web2.0时代的个性化不是原来的网页个性化,而是服务个性化。 ·web2.0的相关技术:①AJAX ②开放API ③内容协同④P2P传输技术 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 1、传播者 2、受传者 3、传播渠道 4、讯息 5、反馈 6、噪音 7、情境 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网络传播:传播者借助网络终端向受传者发送讯息,编码后的讯息经过服务器的中转解码后由受传者接收,受传者在理解传播者讯息意义后做出反馈,以反向传播的形式与传播者展开互动,实现一次完整的会话,第一轮循环宣告完成,随后又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多次循环,将传播引向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噪音的影响,无聊传播者、受传者还是网络技术服务商,都在尽力克服各种噪音的影响,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网络传播的特点: ·互动传播:人际互动、人机互动、人信互动 ·节点传播: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每一个网络用户以节点的形式生成、传播、接收其他节点的信息,平等参与并自主控制信息的传播过程。 首先,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用户,具体是指在网状结构的媒介平台上,每一个使用这一媒介并利用媒介本身的互动、联结功能的网络用户,他既是网络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再次传播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信息组织、处理和发布方式,遵循网络媒体的技术规则和传播规律参与网络媒介的内容生产过程。以节点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形式就是节点传播。在这种传播形态下,传播者和受传者具有平等的地位,二者之间的身份转换极为容易。集传播者和受传者双重身份于一体,这是网络环境下传播节点最为重要的特点。 其次,节点是参与信息互动的用户及其呈现给其他用户的相关信息的结合体。在基于互联网这类可以实现双向传播的技术媒介里,每一个用户既是节点的实体,用户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活每一个节点;同时又是节点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其他节点的互动生产新的信息。 由节点形成的传播网络,是一个无绝对中心的发散网络,即“去中心化”网络。 ·界面传播:就是借助网络终端的硬件设备,在互联网软件系统支持下,用户基于互动界面传播、接收信息的行为。 界面传播是充分体现以用户为核心的传播形式;界面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

融合新闻课程教学大纲

《全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 总学分:3 总学时:48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专业基础课;正确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掌握媒介融合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成因、形态及发展方向;理解媒介融合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了解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转变;掌握媒介融合对新闻职业伦理的影响及如何提高网民素养;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充分认识当前媒体发展的趋势,把握媒介融合规律,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去主动创新性的探索研究,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人文情怀的温度上去开展工作。 理论授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0学时 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参考教材:《媒介融合导论》,杨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媒介融合概论》,宫承波,庄捷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9 第一章:媒介融合概说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

理解媒介融合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关于媒介融合认知的几大派别。 理解:关于媒介的定义界定及其发展过程。 掌握:媒介融合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 3、本章教学重点:媒介融合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 4、本章教学难点:从媒介融合的演变。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关于媒介第二节: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分类第三节: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媒介融合的观念变迁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媒介融合这一观念的变迁,从而能够总结媒介发展规律, 为今后从事新闻业打下基础。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媒介融合这一观念从竞合—整合—融合的变迁。理解:媒介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掌握:媒介融合从观念上的变迁过程。 3、本章教学重点:媒介融合的变迁。 4、本章教学难点:从媒介融合的变迁总结媒介发展规律。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媒介的竞合第二节:媒介的整合第三节:媒介的融合 第三章:媒介融合的基本形态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从媒介融合的三个层面让学生全面了解媒介融合的内涵。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概念界定。理解:三种融合形态2 的发展方向。掌握: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成因、形态。 3、本章教学重点: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 4、本章教学难点:三网融合在中国的发展。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内容融合第二节:网络融合第三节:终端融合 第四章:媒介融合的技术变迁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将媒介融合作为技术形态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从技术层面了解媒介融合是融合 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被不断推进的。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纸媒、早期电子媒介、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理解:报纸产 生的社会条件、模拟技术的发展。掌握:三网合一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3、本章教学重点:网络与广播电视的技术融合。 4、本章教学难点:网络的广播电视反转向。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纸媒和早期电子媒介技术第二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第三节: 网络与广播电视的技术融合 第五章:媒介融合的形成与发展学时数:4 1、本章教学目标:从媒介融合产生的原因、形成的一般路径去深入挖掘媒介融合与技术、经济、受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是将媒介融合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学习。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媒介融合在世界及中国的发展状况。理解:媒介融合形成的一般路 径。 掌握:媒介融合的诱因。 3、本章教学重点:媒介融合的技术诱因、经济诱因、受众诱因和文化诱因。 4、本章教学难点:媒介在世界及中国的发展历程。 5、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媒介融合的诱因 (一)技术诱因 (二)经济诱因

全球传播课程教学大纲

全球传播课程教案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全球传播 英文名称: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总学时:学分: 适用对象:新闻学文学专业本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资源。信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基本特征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当今高校开设的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等专业正是为未来的媒体产业培养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掌握一定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第揭示信息传播规律;同时它又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课程教案目标和基本要求 教案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国际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运用国际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

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国际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着重学习国际信息传播的现象和本质;掌握国际传播现象和传播理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个学期。重点是学习掌握国际传播的发展历史、国际传播的主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国际传播的内容、国际传播的过程、国际传播的客体和国际传播的效果。难点是缺少国际传播的经验,学生较难理解抽象的国际传播现象。要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学习素材提高学生对国际传播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程教案方法与手段 1、系统讲授有关国际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 2、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案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 充分认识到传播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价值;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 3、讲授中强调传播过程的人文和文化精神,使学生主机培养起大传播的意识。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案,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关注传播学的前沿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案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案中加以总结和提炼,为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案目的。课余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采用多媒体教案。 (五)教案时数分配表 全球传播教案时数分配表

网络传播学答案

课程网络传播学考试形式口试 一.简单题(共30题,现场每人抽5题作答,每题15分。) 1.互联网价值方程有哪些?请选择一个具体谈谈讲的是什么。(1摩尔 定律2马太效应——主流效应3梅特卡夫法则4吉尔德定律) 2.传播模式中的5W模式是谁提出的?拉斯韦尔。对这个模式的评价是什 么??? 3.如何在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手工检索。文献检索,是以文献(包括题录、 文摘和全文)为检索对象的检索。可分为全文检索和书目检索两种。你知道哪些我校可以访问并下载的电子资源??? 3.“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指的是哪种传播方式?人际传播“多媒体传播” 具体来说包括哪些??? 4.网络中实现人际传播的方式有哪些?E-mail。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 1971年。电子邮件的优点:价格低廉。收发快速。跨越地域。多媒体表现手法。免费获得额外信息。缺点:大大削弱背景信息。B.网上聊天。聊天室(私聊)。即时通讯(例如QQ、MSN等)。ICQ源自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 公司。几种主要即时通讯工具:ICQ、QQ、MSN、Gtalk、飞信…… 5.网络中实现群体传播的方式有哪些?讨论组、BBS、论坛、博客圈、SNS、 QQ群 6.这个模式图的名称是什么?基本和总体模式有什么优缺点?这个模式都将影 响和制约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因素考虑了进去。把网络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结果。

7.这个模式图的名称是什么?香农-弗模式对它有什么评价?“噪音”表明了 传播过程的复杂性。缺点:缺少反馈,直线传播 8.上图中,球面P1代表什么?大众传播平 台,“一对多”形式的大众传播A代表什么?网络传播范围(AN代表无数的受众)O代表什么?控制核心,行政、技术、法律、道德 9.A公司发传真给B公司:“希望和贵公司商讨合作事宜。”B公司同样用传 真回复,同意了。请分析一下这个场景中传播的基本要素分别是什么。10.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三个理论是什么?1)“媒介即是讯息”——媒介形式的任 何进展都会引起人类社会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2)“媒介是人的延伸”——每一种媒介工具都变成了人类感觉器官或身体功能的巨大延伸。(3)“热媒介”和“冷媒介 11.请说出四种社交媒体的类型?分别列举出一个代表网站或应用。Wiki:维基 百科。博客和微博客:BLOG、新浪微博。内容社区:优酷网。社交网站:SNS,人人网。 12.Web2.0与Web1.0相比有哪些特点?用户上:1.0只是浏览者2.0可自由读写。 中心上:1内容。2用户本身。服务特色上:1广播文化。2.个性化服务。互联上:1.数据互联。2.人的互联。文化上:1.精英文化。2.草根文化。理论上: 1.没有。 2.长尾理论,六度分隔。 13.Web2.0的核心词汇有哪些?Blog、Wiki、RSS 、SN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