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eica TCS SP5操作规程 by jennifer

Leica TCS SP5操作规程 by jennifer

Leica TCS SP5 简明操作规程

一、开机

1. 依次打开电脑桌右侧“PC Microscope”、“Scanner Power”及“Laser Power”三个圆形按钮,然后将“Laser Power”按钮右侧的激光开关钥匙(Laser Emission)顺时针旋转90度至“On-1”位置。如图1-1。记录开机时间。

图1-1 SP5系统开关

2. 打开显微镜电源(如图1-2),及荧光电源。

荧光系统若以汞灯为光源,参照图1-3;若以金属卤素灯为光源,参照图1-4。如有必要,记录荧光灯使用时间。

图1-2 显微镜电源(1.指示灯;2.电源开关)

图1-3 汞灯电源(1.电源开关;2.汞灯使用时间显示)

图1-4 EL6000荧光电源(1.电源开关;2.使用时间显示;3.光闸;4.光强控制) 3. 双击电脑显示屏桌面上的“LAS AF”图标启动徕卡共聚焦软件。如图1-5。

图1-5 LAS AF图标

4. 如需使用快扫系统,在“Activate Resonant Scanner”选项前打勾。如图1-6。

图1-6 快扫或高分辨成像系统模式

5. 点击“OK”以打开软件。如图1-7。

图1-7 LAS AF启动界面

系统自检完毕后,显示LAS AF基本界面。如图1-8。

图1-8 LAS AF基本界面

二、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

1. 选择合适的物镜,可通过显微镜主机右侧的物镜转换按钮,如图2-1,或软件中的“Objectives”键进行选择,如图2-2。

图2-1 显微镜主机右侧部分(1. 调焦按钮;2. 物镜转换按钮)

图2-2 通过软件选择物镜

2. 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上,在明场条件下选择合适的视野。通过显微镜主机右侧的调焦按钮或旋钮调节至合适的z 轴平面,通过显微镜主机左侧的“INT”功能键调节光强。如图2-3。

2

图2-3 显微镜主机左侧部分功能键 (1.透射与反射切换;2.孔径光阑调节;3.光强调节;4.视场光阑调节)

3. 按“TL/IL”功能键转换至荧光观察方法,通过显微镜前面板的按钮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块,进行样品的荧光观察。如图2-4。

图2-4 显微镜前面板(红线所示为荧光滤块选择按钮,红色椭圆所示为荧光光闸按钮)

4. 观察完毕后,按显微镜前面板上的“SHUTTER”键以保护样品。如图2-4。

三、采集共聚焦图像

1. 点击工具栏下方的“Configuration”,再点击“Laser”,用9打开所需激光。如需使用Ar离子激光,拖动滑块调节激光输出功率。如图3-1。

图3-1 激光的选择

表3-1 常用激光及其波长

激光波长

405 Diode 405 nm

nm

Argon 458,476,488,(496),514

HeNe 543 543 nm

DPSS 561 561 nm

HeNe 633 633 nm

2. 点击“Aquire”进行光路设置。

调用已有的设置:选择“Load/Save single setting”下拉菜单中已有的设置(激光及其输出功率、分光镜、检测波长范围、PMT gain及offset),常用的荧光染料都已包含在内。选择某一设置后,可按样品的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优化(如后述),并以新的名称保存。

修改已有设置:可改变所选激光、调节激光输出功率、改变分光镜、改变所选PMT、调节PMT检测范围、调节PMT的gain或offset等。如图3-2。

建立新的设置:也可从零开始建立新的设置。如图3-2,选择所需激光及其功率、适宜的分光镜、PMT及检测波长范围。

图3-2 光路设置

3. 透射光检测器的选择

单击“Additional Channels”以显示透射光检测器(PMT Trans),选择观察方法(BF 、DIC 等)。如图3-3。

图3-3 透射光观察方法及检测器

4. 选择扫描模式

在“Acquire”菜单栏的“Acquisition”中选择扫描模式(Acquisition Mode),如图3-4。

默认模式为xyz 扫描,是最常用的扫描模式,可用于xy 扫描和z 轴层切(xyz 扫描)。还可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由x ,y ,z ,t (时间)以及λ (波长)组合而成的多维扫描模式,如xzy ,xyt ,xy λ,xyzt ,xyz λ,xyz λt 等。

图3-4 扫描模式

点击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扫描模式

点击并在下拉菜单 中选择观察方法

可选择的激光光源 (●开 ●关)

调节激光输出功率的滑块

调节各PMT 检测范围的滑块 (双击可显示波长范围数值)

PMT 所用伪彩

(单击可改变当前选项)

系统已保存的荧光染料名称,选择后可显示发射波长范围

用 9 激活所需PMT

5. 设置扫描参数

在“Acquire”菜单栏的“Acquisition”中设置扫描参数,包括分辨率(format)、扫描速度(speed)、针孔大小(pinhole size)、线平均(line average)、面平均(frame average)、累加(accumulation)及放大倍数(zoom)等。如图3-5。

图3-5 扫描参数的设置

分辨率:默认值为512×512。也可选择更低或更高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所获取的图像文件越大,采图所需时间也越长。

扫描速度:默认值为400Hz 。活细胞或运动的样品成像可能需要更快的速度。可选择双向扫描(Bidirectional X)来达到更高速度,这时可能需要进行相位校准(Phase correction)。

针孔大小:默认值为1Airy 。如果样品的荧光非常弱,可通过增大针孔直径来增加信号强度,所获取图像的光切厚度也会随之增加。

平均:用于降低背景噪音。分为线平均(Line average)和面平均(Frame average),线平均较快。可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平均的次数。两种平均方式可结合使用。 累加:仅用于荧光非常弱的样品。

6. 预览图像

点击“Live”以设定的扫描参数预览图像,图像将显示在右侧的显示屏上。如图3-6及1-8。

图3-6 预览图像

7. 优化扫描参数

预览图像时,调节z 轴位置找到最适合观察的焦平面,并调节PMT 的电压值(Smart gain)及偏移值(Smart offset),或激光输出功率,使图像达到最佳。可通过控制面板上相应旋钮调节以上参数。如图3-7。

单击箭头以显示完整菜单

图3-7 控制面板

理想的荧光图像中应该只有少数象素点达到饱和(即灰度值为255),可通过位于图像左侧的LUT按钮进行观察。LUT按钮可在LUT (即指定的荧光颜色,也称伪彩)、“Glow Over Under (GlowOU)”和灰度图三档之间切换。在GlowOU模式中,灰度值为255的象素点显示为蓝色,而灰度值为0的象素点显示为绿色。调节PMT电压值使图像中仅少数象素点呈蓝色。应使用较低的激光输出功率和较高的PMT电压值,这有助于保护样品免受光漂白的影响。通过调节PMT偏移值来降低图像的背景。荧光图像PMT偏移的默认值为0%,通常应将其调为负值以使图像背景呈绿色。调节过程中不应使其大于0%。图3-8b亮度及背景值设置均未达最优化值,调节PMT 电压值及偏移值后,达到图3-8c中的效果,部分信号呈蓝色,而背景呈绿色。

对透射光图像,同样可以调节透射光PMT的电压和偏移值来进行优化,有时可将偏移值调至高于0%以增加对比度。

图像调至满意后,单击“Stop”终止预览过程。

a 伪彩模式

b GlowOU模式,图像未优化

c GlowOU模式,图像已调至最佳状态

图3-8 调节PMT电压值及偏移值前后的图像

对于双重或多重染色的样品,可选择同时扫描或序列扫描的方式。

如果两种或多种荧光探针的强度相当且交叉激发不严重,则可通过调节激光功率、PMT电压值和接收波长范围来避免串色。下面以GFP和Cy3双染为例来介绍双通道同时扫描时如何有效避免串色。

1) 只用488nm激光激发,用2个PMT同时接收荧光信号,范围可设为500-530nm(GFP通道)及560-600nm(Cy3通道)。在可获得良好GFP信号的前提下,尽量降低488nm激光的功率,从而减少串色到Cy3通道内的GFP信号,同时调低560-600nm的PMT电压值至Cy3通道几乎看不到光信号为止。

2)打开543nm激光并逐渐增加其功率直至获得满意的Cy3通道图像,此时该通道接收到的信号完全为543nm激光激发Cy3的结果。注意,在此过程中不要改变PMT的电压值。

3) 对于三重染色样品,在调整好两个较短波长通道后,再继续调节最长波长通道的激光功率、PMT电压值和接收波长范围。

若荧光探针强度不平衡,且短波长光明显强于长波长光,则需使用序列扫描,或在采图完毕后使用Process→Dye Separation来进行串色分离。

若荧光探针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叉激发,必需使用”Dye Separation”来进行串色分离。

Smart Gain Smart Offset Z Position

8. 采集图像

对于单通道染色,或多通道染色同时扫描,单击“Capture Image”采集图像。对于序列扫描,或多维图像扫描,单击”Start”进行图像采集。如图3-9。在此之前可改变扫描分辨率、线/面平均次数等扫描参数。

图3-9 采集图像

通常情况下,预览图像时选择512×512的分辨率、400Hz的扫描线速度。

而采集图像时,为充分利用物镜的分辨能力,根据Nyquist采样原则,像素点大小(Pixel Size)最好达到物镜侧向分辨率的一半数值。物镜分辨率可从Configuration→Objective界面读取。像素点大小可在采图参数设置界面获得,如图3-10。像素点随扫描分辨率增大和放大倍数增加而减小。

图3-10 像素点大小

因此,建议按照表3-2设置参数,以获取高质量图像。

表3-2 部分采图参数的建议值

物镜数值孔径扫描分辨率扫描线速度(Hz) 放大倍数(zoom)

100 3

2048×2048

10× 0.4

1024×1024

200 5 20× 0.7

1024×1024

200 3 40× 0.85

200 3 63× 1.4

1024×1024

四、序列扫描

如果样品采用两种或以上荧光染料标记,为避免串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采用序列扫描的方式。

1. 单击“Acquisition”中的“seq”按钮,如图4-1,软件界面中将出现如图4-2的序列扫描菜单,可通过“Scan 1”右侧的“+”添加更多的扫描序列(“Scan 2”,“Scan 3”……)。

图4-1 序列扫描按钮

图4-2 序列扫描菜单

2. 调用所需的单一采图设置,预览并优化参数至满意后,点击“Scan 1”将参数定义至第一扫描序列。

3. 同法定义“Scan 2”及更多的序列。

4. 扫描顺序“between lines”适合大多数的应用,特别是活细胞成像。

5. 调整分辨率、线/面平均次数等扫描参数后,点击“Start”进行序列图像的采集。

6. 可保存序列扫描的设置以便将来调用。

五、z轴层切 (xyz扫描)

z轴层切用于观察样品中目标的空间分布。

图5-1 xyz扫描

1. xyz扫描模式为默认采图模式。如图5-1。

2. 选择“z-Galvo”,用SuperZ进行z轴调节;或“z-Wide”,用物镜进行z轴调节。

3. 设置采图参数,方法同前。

4. 点击“Live”进行图像预览。用控制面板的“Z-Position”旋钮调节z轴至层切所需的起点,点击“Begin”上方的黑色箭头定义层切起点(箭头变为红色表示已定义);调节z轴至层切所需的终点,点击“End”上方的黑色箭头定义层切终点。

5. 点击“Stop”终止图像预览。

6. 此时xyz层切菜单中显示的“z-step size”(相邻两个光切面的间距)和“Nr. of steps”(层切数目)为系统的优化值(“system optimized”)。也可点击“Nr. of steps”左侧的按钮,然后对相邻光切面间距或层切数目进行自定义。

7. 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扫描线速度,点击”Start”进行xyz图像的采集。

8. 采图完毕后,应点击“Begin”和“End”上方的红色箭头,使其变为黑色,重新处于未定义状态。

六、时间序列扫描 (xyt扫描)

时间序列扫描多用于活细胞成像,记录动态过程。

1. 在“Acquire”菜单栏的“Acquisition”中选择xyt扫描模式后,将出现xyt扫描菜单,如图6-1。

2. 设置采图参数,方法同前。

3. 定义“Time Interval”,即采集相邻两帧图像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可选择最小值“Minimize”。

4. 按采图需要选择“Acquire until stopped”、“Duration”或“Frames”。

若选择“Acquire until stopped”,则图像将持续采集,直至手动终止。

若选择“Duration”,可定义采图所需的总时间。

若选择“Frames”,可定义所需的图像帧数。

5. 点击“Apply”确定。

6. 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扫描线速度,点击“Start”进行时间序列图像的采集。

图6-1 时间序列扫描

七、波长扫描 (xyλ扫描)

波长扫描常用于自发荧光或新染料发射光谱的检测。

1. 选择激发光,方法同前。

2. 在“Acquire”菜单栏的“Acquisition”中选择xyλ扫描模式后,将出现波长扫描菜单,如图7-1。

3. 定义“Begin”(需检测的发射谱起点)和“End”(需检测的发射谱终点)。起点所在波长应大于激发波长。

4. 定义“Band Width”(接收的带宽),通常为10nm。

5. 定义“No. of steps”(采集的帧数)或“Lambda Stepsize”(波长步进)。波长步进不应大于接收带宽。

6. 选择所用PMT。

7. 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扫描线速度,点击“Start”进行波长图像的采集。

图7-1 波长扫描

8.扫描结束后,可保存发射光谱信息。操作路径为:

Process→Tools→Dye Separation→Spectral,在所采图像中选择有信号的区域,点击”Save Current Spectrum”,即可将当前的发射光谱信息保存至系统数据库中。

八、图像文件的保存及输出

1.图像文件的操作:“Acquire”的”Experiment”下显示采集的所有图像文件名称,右键点击图像文件名,可进行多种操作。如图8-1。

图8-1 图像文件的操作

文件保存格式为.lif原始文件,只能通过Leica LAS AF或LAS AF Lite软件打开。

2.图像文件的输出:右键点击图像文件名,选择”Export”进行图像输出,可输出成图片(.tiff或.jpeg),三维或多

维图像还可输出成电影(.avi)。如图8-2。所得文件可用其他图像浏览软件打开。

图8-2 图像文件输出成通用格式图8-3 文件输出成图片

选择”As Tiff”或”As JPEG”,出现如图8-3的对话框,可选择输出路径、所需标尺及位置等。确定后,点击”OK”,即可将图像输出至指定路径。

选择”As A VI”,出现如图8-4的对话框,除可选择路径、标尺等参数外,还可设定avi电影的播放速度(Frame/sec),以及是否进行压缩(Use compression)。

关闭当前文件夹

保存当前文件夹

保存所有文件夹

另存当前文件夹

增加新的子文件夹

删除当前文件

重命名当前文件

剪切当前文件

复制当前文件

以通用格式输出当前文件

当前文件的采图参数

在新的图像窗口打开当前文件

输出叠加图像或各单通道图像

选择输出路径

输出原始图像

时间标尺

相对时间标尺

长度标尺

z轴标尺

图8-4 文件输出成电影

3.图像采集参数的观察及恢复:右键点击图像文件名,选择”Properties of…”,即显示该图像采集时的所有参数设置信息,如图8-5。

图8-5 采图参数

点击”Apply Settings”,即可恢复该图像采集时的参数设置。点击”Save as...”,可将所有参数信息输出成.xml 文件并存至指定路径。

九、关机

1. 保存已采集的图像。

2. 关闭显微镜荧光电源。

3. 若使用过油镜,需用无水乙醚与无水乙醇混合液(体积比7:3)或无水乙醇清洁镜头。

4. 关闭LAS AF软件。

5. 将电脑桌右侧“Laser Power”按钮右侧的激光开关钥匙(Laser Emission)逆时针旋转90度至“On-0”位置。

6. 关闭“Scanner Power”按钮。

7. 在电脑上进行图像数据的输出。注意:使用空白光盘刻录,不得使用任何其他形式的移动存储介质。

8. 关闭电脑后,关闭“PC Microscope”按钮。

9. 风扇停止后(关闭激光开关钥匙约5分钟后),关闭“Laser Power”按钮。记录关机时间、仪器状况等信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