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课件补充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课件补充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课件补充
1.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统的《陈鹤琴教育文集》,是我们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
2. 什么是“活教育”?教育家陈鹤琴为了将当时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主动的、有生气的活教育,提出了要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教育主张,并把这一教育主张定义为“活教育”。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两大原则”(教学原则、训育原则)中。
3.“活教育”的目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他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对于他的道德、学问及从事的事业有很大影响。中国人身体素质不好,一向被人讥笑"东亚病夫,因此具各健全的身体,更为重要。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当时中国"凡百俱废,"急切需要的是各种建设",而过去的教育培养的人不重视建设的能力,所以"活教育"则重视建设的能力,“要把它培养起来”,以便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他认为中国人本来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无论是文化或制度,在古代的中国就己经很好,只是近几百年来因循苟且不知创造。“及至科举一兴,思想就格外受到束缚,一般文人学士,摇笔呐喊的能力本领虽有余,而创造的能力则不足。时至今日,我们亟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能力”,他一向认为儿童本来就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只要善于启发诱导、教育和训练,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人个性强,往往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缺乏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对于小朋友要从小就训练他们能合作团结,才能便他们配做一个新中国的主人翁"。
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他说:“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设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
4. “活教育”的课程(“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陈鹤琴批评旧教育是"死教育",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不问儿童是否了解,不管与时令是否适合,只是一节一节课的教,这样的教育

只能培养“书呆子”。“活教育”则反其道而行之,要向大自然十大社会学
习。他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十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
他认为“大自然十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而书本上的知识却是死的书,间接的书。活的书比死的书要好,直接的书比间接的书要好。间接的书本知识只能当作学习的副工具,国语、常识、算术都是副工具,它们只能作为“活的书”的一种补充。所以他说:“现在我们在这里主张大家去向大自然十大社会学习,就是希望大家能把过去 ‘本万能’的错误观念抛弃,去向活的直接的 '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5. “活教育”的方法论(“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活教育”的教学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不重视间接知识。“活教育”把直接经验当作为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要求每个学生备一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活教育”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在第一阶段是小动物园,小花园,小游艺场,小工场,小图书馆;在第二阶段是小动物园,小农场,小社会,小美术馆,小游戏场;在第三阶段是儿童工场,儿童家场,儿童科学馆,儿童世界,儿童艺术馆,儿童运动场,儿童服务团。”是在校内组织“活教育”的方式,校外大自然十大社会则更为重要的活动场所。

学做勇敢的人
“蟾蜍,你好吗?”
有一天,阳光和熙,陈鹤琴同一鸣(1岁10个月)在草地上玩耍,他们一起观赏花草,识别昆虫,玩得兴致勃勃。突然,有一只大蟾蜍蹦了出来,一跳跳到一鸣眼前。这只蟾蜍长得特别大,一鸣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蟾蜍,他脸上顿时露出害怕的神色。举起手来向后退,并且喊叫说:“咬!咬!”陈鹤琴走过去,从地上拾起一根小草棍,轻轻地去刺着那只蟾蜍说:“蟾蜍,你好吗?你也来同我们一起游戏吗?”一鸣见爸爸在同蟾蜍说话,也就凑了上来,后来,他接过爸爸递给他的草棍也去刺刺蟾蜍,起初一触就缩回来,仍显出有

些害怕的样子,但慢慢地他就平静下来,不再像当初那样害怕了。

“我们也来拍手”
一鸣1岁3个月时,有一次,
陈鹤琴带他去看小学生演戏。剧场里有300多个小学生,戏演得很精彩,看节目的人常常兴奋得齐声鼓掌。陈鹤琴想,这个当儿小孩子一般会产生惧怕的心理的,所以他一抱一鸣进门,就笑嘻嘻地对他说:“你看,这儿有这么多的小孩子!”后来,当戏演得十分精彩时,陈鹤琴预料观众一定会鼓掌,就先对一鸣说:“我们也来拍手!”一鸣一听小孩子鼓掌,也就欢欢喜喜地鼓起掌来。

在一鸣一两岁的时候,每逢乌云聚集雷电交加的天气,父母总是带他到屋檐下,露台上,用手指着云对他说:“这里像一座山,那里像一只狗,这是狗的尾巴,这是狗的耳朵。”又指着闪电对他说:“这闪电像一条带,多么好看!”于是一鸣也很快乐地用手指指点点,看云看电,对雷鸣电闪毫不惧怕了。平时,一鸣走路若跌交了,父母总是让他自己爬起来,即使跌破了也不大惊小怪。他稍大一些学骑三轮小车,偶尔车子倒了,人也翻倒在地,父母并没有对他说什么,他也慢慢地爬起来,嘴里说一句:“汽车倒翻哉!”然后扶起车子重新骑起来。
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的胆大不大,勇敢不勇敢,主要看做父母的是怎样教的。小孩子的许多不必要的惧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暗示养成的。若要小孩子胆大,一方面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要施行良好的教育。

有一天,一鸣因为家里的保姆不听他的话,就骂了句: “讨厌的东西!”陈鹤琴听到后不禁心头一震。他把一鸣叫到身边,蹲下来轻轻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只见一鸣点了点头,跑到保姆跟前,仰起脸来说了声:“大姐,对不起!”保姆的脸上有了笑意,挽起一鸣的手带他去玩了。
事后,陈鹤琴又在琢磨这件事。他想,一鸣这样小,就会骂保姆,妄自尊大,这决不是天生的,而是做父母的没有好好教训孩子的缘故。做父母的在教育小孩子礼貌地对待保姆的同时,平时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言行,做小孩子的榜样。另外,凡小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叫他们自己去做,否则会助长孩子的虚骄之气。他按着自己所想的去做了,不仅教育孩子,也检点家里成人的行为,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

有一天,一鸣(两岁多)坐在小凳子上玩,祖母在他旁边站着,陈鹤琴进屋看见了,就俯身对孩子说:“一鸣,你去拿把椅子给祖母坐。”一鸣应了一声,立刻站起身来,“嗨唷嗨唷地”搬来一把椅子给他的祖母。祖母接过椅子,笑眯眯地坐了下来。

陈鹤琴说,教一鸣做这件事除了让他练习动作外,更重要的是教他尊敬长辈。
陈鹤琴指出:“无论什么人对待长者应当有礼貌。要他们对待长者
有礼貌,他们小的时候,做父母的就要留心教他们。”他认为,父母首先应当做到以礼待长辈,平时还应留心用种种方法去教育孩子,如称赞有礼貌的人,对孩子敬重长辈的行为给予鼓励等,使孩子学会自觉地去尊敬长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