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媒介管理学-笔记

媒介管理学-笔记

媒介管理学-笔记
媒介管理学-笔记

一、什么是传媒管理

(一)管理有关概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人类为了不断提高各种功效去达到预定目标,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16C、17C:开始对管理理论的研究。

?18C :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管理理论进一步发展,但没有形成完整的

系统的学说。

?19C末20C初:古典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美]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法] 法约尔——组织管理学说(经营管理之父)

?20C20年代: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20C50年代:系统科学——系统管理学派

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派

控制科学——权变管理学派

(二)媒介管理

媒介管理:传媒管理机构和人员为了提高传媒的信息传输功能而对传媒及其组织行为所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内容:传媒宣传管理、经营管理、人事管理、网络技术管理等。

类型:印刷传媒管理、电子传媒管理。

范围:传媒宏观管理、传媒微观管理。

二、传媒管理的职能

(一)一般管理的职能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控制职能

(1) 传媒管理的计划职能

客观计划:传媒的发展前景,传媒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关系,传媒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战略——预测和决策。

(制定一个时期内的方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本地区部门的实际情况)微观计划:具体的宣传计划、经营计划、人事计划等。

(2) 传媒管理的组织职能

核心:人的工作

矛盾:组合不好、分工不明、岗位不清、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等。

(3) 传媒管理的控制职能

传媒施控者——(传媒控制)——传媒受控者——(干扰)——输出

传媒反馈机制——反馈信号

三、传媒管理的对象

1.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各种信息、数据、资料、情报等

信息资源:工厂原料

2.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员的素质,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3.对物力资源的管理

物化组织形式

报社:采编中心,印刷厂

电视台:编辑机房,遥控中心,发射塔等

4.对财务资源的管理

多种经营

“管钱不管帐,管帐不管钱”

四、传媒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原因:A.我国任何传媒机构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

B.在传媒机构内部,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形成层次分明,上下级

关系清楚的组织机构。

2.法律方法

前提:传媒立法。

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3.经济方法:

物质利益的需求。

第二节传媒管理策略

一、传媒管理策略

1.管理策略:

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针对竞争对手所采取的

策略。主要包括:经营、人事、财务管理策略等。

2.传媒管理策略:

在传媒一切活动开展中,为了保证信息传播的顺利进行和传媒各

项功能的充分发挥而提出和采用的各种管理策略,包括传媒传播

策略、经营策略、人事策略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内容。

3.制定传媒管理策略,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必须有利于传媒工作者智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②必须有利于传媒功能的实现

③必须有利于提高传媒的声誉

④必须有利于传媒组织和传媒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传媒传播管理策略

1.时效性策略----抢新闻

2.适宜性策略----压新闻

3.发馈控制策略

4.形象管理策略

三、传媒经营管理策略

1.信息经营策略

生产、销售、金融、投资、股票、科技、国际贸易、图文、电视节目、人民币外汇等。

2.广告经营策略(质----量)

四、传媒人事管理策略

1.竞争策略

2.传媒文化策略(企业文化)

3.人才开发策略:优秀人才出现+人才引进和使用计划+从业人员的培训。

第三节传媒管理者素质

一、传媒管理者及其类型

(一)传媒管理者

1.概念:

也叫传媒管理人员,他们是传媒管理的主体,是对传媒施行各种管

理活动的人的总称。

2.特点:

①必须拥有一定的权力

②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③要有良好的素质

(a)地位不同: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

(b)类型不同:报业、广播、电视、电影

(c)内容不同:宣传、人事、经营

(d)职责不同:决策指挥人员、职能管理人员

(二)传媒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首要素质)

A)管理具有作为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属性

B)任何管理都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管理,都要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因而

又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i.传媒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尤为重要

喉舌功能----社会效益

产业功能----经济效益

ii.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内容

(a)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较高的觉悟,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功底和思想方法。

(b)有较强的党性,忠于党的事业。

(c)有较高的品德修养,人格高尚,品行端正,作风严谨。

2.知识素质

A)具备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其他科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逻辑学、社会学等基础科学的知识。)

B)传媒管理者需要具备管理科学知识

人事管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C)传媒管理者必须掌握传媒的一般知识、认识和掌握传媒运动的规律

D)传媒管理者要有自己从事的工作----传媒管理方面的知识

(a)传媒管理理论知识

(b)自己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方面的知识

(c)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3.能力素质

①决策能力

②组织能力:合理选任、配备人员、设立机构等

③协调能力:上下级、同级之间;传媒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

④控制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

4.心理素质

①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

②坚强的意志

③宽广的胸襟

④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⑤要有自信心

5.身体素质

①始终坚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②养成良好、有序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③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第四节传媒管理机构

一、传媒管理机构

1.定义:

为了保证传媒的信息传播功能和其他功能得以实现而建立的各种管理机

构的总称。

2.内涵:

①本身不是传媒组织,但其职能或其职能的一部分是对传媒进行管

理的机构

----政府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中的某些机构组织。

如:各国的新闻管理机关(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暑等)

特点:具有较大的权力,从宏观上控制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

具有导向作用,但一般不直接参与各类传媒具体业务的管理。

②传媒管理机构可以指传媒组织本身

传媒组织的全部活动中包含着传媒管理活动

传媒组织本身可以作为一个传媒管理机构

报社、电信局、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等

③传媒组织内部从事传媒管理活动的职能部门

报社、电台、电视台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

人事部门----人事管理工作

总编部----宣传管理工作

二、传媒管理机构设置的必要性及原则

1.必要性:

①使管理职能专门化,使一部分管理人员专门从事某一职能的管理工

作,从而较快的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②合理设置传媒管理机构,可以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职责不分、互相

扯皮的现象。

③使传媒管理适应现在社会信息流动想强、传媒组织日益庞大,功能日

益多样特点的需要。

2.设置的原则:

按照组织管理功能的划分,合理设置管理机构。

三、在设置传媒管理机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划分传媒管理机构的职能,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

高级传媒组织----划分应细一些、专业化一些

基层传媒组织----划分应粗一些,专业性的传媒职能部门应尽量减少。

2.按照因事用人的原则,合理地为传媒管理结构配备管理人员。

3.搞好传媒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

(a)明确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协调职责

(b)建立必要的协调制度

传媒管理体制

◆传媒管理体制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定经济基础和生产关

系的体现。

◆由于各国社会体制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不尽相同,其传媒管理体制也有

所不同。(公有----私有)

第一节传媒管理体制概述

1.概念:有关传媒系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包括传媒领导体制,

传媒组织和运行中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与多方面的内容。

2.涉及的范围:

(a)宏观:国家制定的传媒政策和有关传媒管理的法律及规定。

社会主义国家----传播传媒----国家所有

西方国家----传播传媒----私人所有

(b)微观:传媒体制包含传媒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同一国家:报业管理体制Vs 广电管理体制

3.建立传媒管理体制的步骤

(a)确定传媒系统的界限,明确传媒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b)合理划分传媒系统内部的管理层次,明确不同层次管理机构的权限及责任。

(c)合理划分和分配处于同一层次的管理机构的权限,明确他们的责任、权利以及相互关系。

第二节西方国家传媒管理体制概观

19C末20C末西方国家传媒的革命

(以报纸为例)

第一阶段:19C末~一战

1.商业性报纸(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为主体(商业化)

2.报纸发行覆盖整个社会(社会化)

3.报业集团----报纸垄断开始发展(垄断趋势)

第二阶段:一战~二战

1.报纸数目逐渐减少----“一城一报”

2.报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

第三阶段:二战以后

1.形成“超级报团”或巨型垄断集团

2.出现跨媒介垄断或跨行业垄断

3.出现跨国、跨地区垄断

形成:

1.报业集团:拥有两家以上相对独立的报纸公司

2.传播集团:兼营几种传播产业,拥有几家不同类别的传媒公司

3.联合企业或混合企业

4.跨国集团

一、英国传媒管理体制

1.传媒所有制形式

A.报业

20C30年代----报业集团

罗瑟米尔报团,地维布鲁克报团,贝里兄弟报团20C60年代----跨行业、跨国大垄断公司

镜报集团

20C80年代----国际新闻公司

糖姆逊集团,联合报纸公司

B.广播电视业(BBC)

BBC董事会成员:各政党或社会各界代表以及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

兰各界代表;

由政府提名,国王任命----1936年由英国外交部管理。

二、美国传媒管理体制

1.传媒所有制

①政府所有制:

美国国务院、有关地方政府部门所属的人事对外宣传及其

他宣传活动的机构。(国际交流暑、美国之音广播电台等)

②公共所有制:

体现在公共广播电视业方面,经费来自各界捐款。

主办者:州政府、地方教育部门、高等学校、非营利性公共团体

1968年CPB----公共广播公司

1969年PBS----公共电视公司

③个人所有制(主体)形式

A.个人或家族所有制

B.股份公司所有制

2.23323

3.2332

媒介管理学概论重点

媒介管理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媒介管理 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运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2.媒介产业 适应传播活动的需要所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产业系统,它包括传统的知识传媒产业和电子媒介产业。媒介产业规模日趋庞大,主要包括:信息制造机构——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产业应该是公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营利产业的综合体。 3.媒介产业化 是指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事业的媒介单位沿着经营和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媒介经营的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向独立的企业法人过渡,并以市场平等、竞争的原则建构内外关系,从而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同类企业的集合体”。(实现途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资本运作、集团化经营和全球化竞争。) 4.媒介战略管理 是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使命与战略目标,为求得长久的生存和稳定的发展,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并付诸实践的动态管理过程。 5.媒介市场 通俗讲就是媒介产品买卖的地方。从媒介产品卖方的角度看,媒介市场就是尚未满足需求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而卖方的责任就是在符合规律的情况下如何最好地满足购买者的需求。 6.新媒介 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向受众提供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新媒介不仅在传播手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采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内容生产、发行到用户消费的方式都已经发生巨变。 7.广告经营管理 是对广告运行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目的是使广告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协调行动,在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更好地达成广告的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8.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9.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二、问答 1.媒介管理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媒介管理学复习题

媒介管理学复习题(10) 一、名词解释: 1、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2、媒介管理:是指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 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并且不断创新的过程。 3、媒介战略目标:是对媒介组织的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 是媒介组织在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管理绩效和市场竞争地位的目标。 4、媒介战略管理: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媒介生存和发展的战 略使命和目标,为求得媒介的生存和长期稳定发展,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和具体实施以及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5、媒介使命:媒介组织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6、媒介战略选择:是对媒介组织的管理框架中不同层面、不同职能部门、不同 决策内容和决策权力范围战略方案的选择和划分,其目的在于明确不同层面战略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把握各个层次战略决策的不同思路与方法,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首尾相连、上下贯通、互动有序的媒介战略管理体系。 7、媒介战略实施:就是将媒介组织的战略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8、媒介领导:是一种媒介组织的行为,是领导者在一定的传播环境中和体制内, 通过组织、指挥和协调信息传播和信息营销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影响其媒介组织内专业人员和社会大众实现预定目标的社会行为过程。 9、【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媒介 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10、媒介领导者:是指在媒介组织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位,拥有相应的领导职

权并承担一定领导责任的人。 11、【媒体危机】:包括报道事实引起社会动荡、虚假广告带来公众损失、管理 不善引起的员工不满、设备不足引起部门不协调等。 在媒介经营中,由于客观事物和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报道人员观察问题的立场角度有所不同,媒体的报道出现失误的状态。 12、媒介领导力:就是媒介领导者充分利用媒介组织的内外部资源,以最小的 成本实现媒介的目标,并且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以组织成员和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影响其思想和价值观,反映出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 13、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14、媒介组织结构:是指对于媒介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协调 而建立的信息沟通、权力分配和责任承担的系统。 15、媒介组织文化:是对媒介组织在其运行中所形成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16、媒介组织变革:是指媒介组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 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17、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方法,对媒介组织的 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媒介组织的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宜人,人事相宜,以实现媒介

我们的媒介管理答案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1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美国人,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3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人们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2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人,在管理学上著有《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韦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他的理论是对泰勒和法约尔理论的一种补充,对后世的管理学家,尤其是组织理论学家有重大影响。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原则在媒介管理方面有那些具体运用? 1,泰勒认为,为谋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对局部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实行工作标准化,需要用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在媒介管理中,每一个工作者和每一个部门都需要有明确职责划分,记者负责一线采访,编辑出谋划策,出版和销售各有分工,实行科学管理。 2,泰勒推行“职能工长制”,认为管理应该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单独的事业。媒介管理上,管理层不直接参与生产,主要从事媒介事务的管理。 3,泰勒还对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认为二者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和经营共同利益。 媒介管理中,媒介单位为工作者提供工作平台和工作报酬,工作者回以高质量的传播内容,达到二者的相互信任和精神革命。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管理的14条原则等)在媒介管理方面有那些具体运用? 1 劳动分工原则 2 权力与责任原则 法约尔认为,要贯彻权力与责任相符的原则,就应该有有效地奖励和惩罚制度,即“应该鼓励有益的行动而制止与其相反行动” 3 纪律原则 4 统一指挥原则 5 统一领导原则 (统一领导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即在设置组织机构的时候,一个下级不能有两个直接上级。而统一指挥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以后运转的问题,即当组织机构建立起来以后,在运转的过程中,一个下级不能同时接受两个上级的指令。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7 人员的报酬原则 法约尔认为,人员的报酬首先要考虑的是维持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和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这是确定人员报酬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根据职工的劳动贡献来决定采用适当的报酬方式。 8 集中的原则 法约尔指的是组织的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法约尔认为,集中或分散的问题是一个简单的尺度问题,问题在于找到适合于该企业的最适度。 9 等级制度原则 等级制度就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到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这个等级链说明了两个方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新版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 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832)新闻传播实务

参考书目 ①《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④《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张海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⑤《公共关系学》(第四版) 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⑥《理解传媒经济学》[英]吉莉安?道尔(Doyle 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部分和核心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公共: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行政: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本质上包含为……服务的含义;管理: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意味着控制或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公共行政学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指示办事及内部取向,更多关注的是结果(以最低成本取得目标)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所有组织管理都包含合作团体的活动; (2)所有大型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B、差别: (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没有更多有效运作的诱因。(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划分比较清楚;公共部门对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寻求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与私部门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复杂的政府活动,公共管理也在政治环境中运作。 3、“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概念 (1)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媒介管理学 复习

媒介管理学 1.我国媒介具有双重属性 作为事业:媒介进行新闻宣传,从事营利性经营,享受政府扶持政策,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作为产业:媒介是按照市场机制和媒介产业规律组建起来的,目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上层建筑和经营。 2.媒介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就是交换,交换不只是有形物质的交换,也包括无形信息的交换和沟通;交换也不只定位于市场,它上连传播和生产过程,下接接收与消费过程,外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与交换相连的媒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和相关的各种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而非一个个孤立的存在。 第一章媒介管理概述 1.媒介管理,是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媒介管理衍生于管理领域,扎根于传媒业。 2.媒介管理的特征 全局性:媒介管理的首要特征。以媒介全局为对象,指导整个媒介组织。 长远性:考虑未来一个较长时间的问题。 纲领性:规定媒介组织总体的长远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前进的道路,采取的基本行动方针、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骤都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具有行动纲领的意义。 权威性:决策是必须执行的。 抗争性:媒介管理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 相对稳定性:保持稳定,动态的管理过程。 第二章媒介产业与媒介组织 1.媒介产业应是公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营利产业的综合体。 2.媒介是公共产业:媒介是“公共领域”,媒体成为了为大众服务的代理。作为公共产业的媒介,除了要履行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等组织层面上的专业功能之外,还必须发挥以下公共功能:政治功能: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和参与政治;经济功能:更新观念、提供信息、促进发展;教育功能:创造环境、告知、传播知识;文化功能:文化继承、提供娱乐。 3.作为公共产业的媒介,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以下特点:公益性:从公众利益出发;真实性:杜绝虚假信息;新鲜性: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内容新;有用性:有意义、有价值和一定的实用性。 4.媒介是信息产业:大众媒介的产出物都是信息,投入物大部分也是信息,售出物更是信息。媒介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性信息。没有信息的投入与产出,就没有媒介产业,也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5.媒介是营利产业,其商品化的过程或营利模式通常有三种: (1)将讯息转化为商品买卖。这是指通过直接生产媒介产品来完成商品化过程。 (2)将受众转化为商品买卖。这是指运用媒介广告来完成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是大众媒介的主要商品。 (3)将买卖过程转化为增益过程。这是指将一个媒介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形式或不同的渠道销售(传播)给消费者,或者是指将一个媒介产品及讯息内容转化成多重形态的媒介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从而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6.销售的特点——有两种市场和两种买主,所以,产品以两种方式销售。 首先,媒介业把一定的(一般为25%左右)播出时间和刊载版面以约定的价格卖给广告主,使广告主有了

媒介管理学概论 邵培仁

⑴媒介: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 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1、概念⑵管理的实质:获得最大利润,承担社会责任 ⑶媒介管理: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 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从四个方面理解 2、本质: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有效结合,人财物讯息的深度整合,独特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组合,科学与艺术的巧妙融合 3、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权威性,抗争性,相对稳定性 ⑴对者及活动提出来的指导原理基本要求 4、原则⑵形成 ⑶内容:导向,整体,互动,民主,法治,程序,专业,发展性原则 一、媒介管理概述⑷正确认识与媒介管理原则的制定是有客观依据的; 理解管理媒介管理原则的制定受到一定阶级思想和世界观的影响 原则媒介管理原则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一整套原则共同释放能量 媒介管理的八大原则不是散乱排列,而是一个严密的体系 确定: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革新职能 正确履行媒介管理中的各项职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5、职能各项职能媒介管理中的各项职能是既有层次也有侧重的 不同的媒介主管人员在不同的职能上花费的时间量不同 有助于媒介组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有助于媒介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客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媒管作用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并提高协同效果 有助于媒介组织真正成为动态的开放系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有助于适应国际媒介竞争 媒介是公共产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功能 公共产业媒介提供的信息的特点:公益性,真实性,新鲜性,有用性 ⑵媒介是信息产业:①媒介业的主要任务,向社会提供服务性信息 1、媒产属性②要了解媒产的特性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 异 ③比特不能离开原子而存在 ④信息在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重要 ⑶媒介是营利产业:营利是全球媒介产业共同追求 作为营利产业的媒介,其商品化过程或营销模式通常有三种: 将讯息转化成商品买卖 二、媒介产业将受众转化成商品买卖 与将买卖转化成增益过程信息生产和精神生产媒介组织生产的特点:大众传媒实现生产机能可通过两种方法媒介生产和物质生产 产品的特点:大众传媒生产的是两种不同产品信息产品,比特,数据转化为信息 2、媒产特点实体产品,原子,信息物化为实体 媒介 销售的特点:媒介产业产品两种方式销售播出时间,刊载版面卖给广告主 广告信息社会信息卖给广大受众 消费的特点:消费功效是精神试听的享受 消费质量依赖文化程度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 蔡立辉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蔡立辉主编 第1章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 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01404315 课程学时:51 学分: 3 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 开课时间:三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 大纲执笔人:陈南先大纲审定人:刘汉光 本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其作用是介绍媒介经营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传媒产业的分析及运筹能力。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媒介经营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并以对传媒产业分析为主体框架,引导学生培养起分析传媒经营的思考能力,为新闻传媒业及文化事业管理行业输送既懂文化事业管理业务又懂媒体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掌握媒介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框架和媒介管理的职能与原则。同时,系统分析和掌握媒介产业、媒介市场、媒介战略、媒介资源等许多重要问题。 2、教学难点:媒介经营与管理是交叉性学科,既涉及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又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知识,对学生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上述学科一定的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开对本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将注重将西方媒介管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媒介管理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反映当代媒介管理学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媒介经营与管理是文化事业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和媒体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可以采取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自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其中,讲授内容为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讲授过程应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提供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本课程已形成系统课件,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案例讨论应不少于10次。 案例教学应注意:首先是案例选择的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还应结合实际,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 特征: 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 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 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 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 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 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 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 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 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 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2016年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考研

2016年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考研 以下内容由凯程老师搜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一、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考研科目有哪些?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专业初试科目需要查看院校每年公布的最新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内容需要查看院校公布的复试相关通知。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④894媒介经营管理实务 复试科目: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考试方式:口试。 (2)专业外语;考试方式: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新闻传播学基础;考试方式:笔试。 (2)新闻传播实务;考试方式:笔试。 二、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考研的信息怎么样查询? 复旦大学2012年媒介管理学招生人数:2 具体可以参考:复旦大学考研网、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三、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考研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大多数情况下,从事媒体适合性格外向,更多想法的人,管理属于经济类,所以相应的研究方向为: 01 媒介管理 02 媒介经营 四、媒介管理学考研院校推荐? 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 五、媒介管理学考研就业怎么样呢? 一般来说,毕业生可以做会计,工商管理,金融,物流,市场营销,经济类工作等领域,不一样的水平,不同层次的机构,所以就业主要要看个人能力。 六、复旦大学媒介管理学考研参考书都有哪些? 1《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张海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公共关系学》(第四版) 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理解传媒经济学》[英]吉莉安?道尔(Doyle G.),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传播学概论试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1*10=10分) 1、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C )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 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 2、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B、《传播与说服》 C、《人民的选择》 D、《舆论学》 3、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 D )。 A、拉扎斯菲尔德 B、卢因 C、霍夫兰 D、拉斯韦尔 4、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 B )。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5、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 B )媒介规范理论的观 点。 A、集权主义 B、民主参与理论 C、自由主义 D、社会规范 6、(B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7、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D ) A、择善而从 B、爱屋及乌 C、从谏如流 D、见仁见智 8、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B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C )的交流 A、信号 B、象征符 C、意义 D、语言 10、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是 ( C )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文化权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着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着作中。 2、自我互动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笔记

一概念 l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p3)★★ 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l描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政策和法律,其关注的焦点是过程和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 公共管理(puhlic management)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它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指示办事,更多地关注结果。在很大群度上这是企业精神在公共领域的体现。 可见,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l主体不同:2.关注点不同。 2.公共物品(P6)★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那些具有消赞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外部性特征的物品。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软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行政国家(P24)★ 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体系中出现的,行政权力扩张的现象,并成为一种普遍的国家现象。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二简答 1 区别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P4)★★★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指公兆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他与私人管理 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使命不同。前者追求公基服务和公共利益,后者追求私人营利。第二,相比之下,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公共管理资金来源为财政划拨而且运作 过程缺乏竞争。

第三,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尤其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公共部门不象私人部门的权力 责任划分那么清楚。 第四,就人事管理而言,公共管理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复杂更严格。公共部门的公务员 绩效评估标准更复杂,雇佣和解雇也更困难。 第五,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 政治活动。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 P25-28)★★ 市场经济下的公托管理与其他体制下(如计划经济)相比有一系列特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方式不同。(纵向 分析)表现在:1自由放任时期……2垄断时期_3滞胀时期…… 第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各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管理模 式也不同。(横向分析)表现在:1英美模式…2欧洲菜茵模式_3东Ⅱ政府主导模式…… (注释:以上省略部分要求孝生用自己语言阐述,以下同) 三论述 1论述21世纪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P29-34)★★政府公共管理指行政机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 革的推进和体制的转轨;正在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第一讲公共管理科学与科学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在字面上的涵义:管辖和处理 张立荣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中管理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组织和控制,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公共管理 西方学者在“管理”之前加上“公共”的意义在于: 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参与性 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 二、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及其要点 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目的是提供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知识学陈振明 (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技能说张成福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 ——实践说张康之 上述定义包括7个要点: 第一,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政府部门。 第二,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公共管理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第四,公共管理的方向和手段,具有多样性。 第五,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在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高效化。 第六,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第七,公共管理已经的实质,在于揭示公共管理活动的客观运行规律。 三、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 公共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国家 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学科背景:它是在突破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局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代表性理论: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及韦伯的科层制 第二阶段:成熟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 代表性理论: 第三阶段:科学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