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第1课

新学期,新气象

新学期,新气象意味着什么?新学期标志着松散、高度自我的暑假生活的结束。忙

碌、规范、自律的新学年开始啦!

新气象、新起点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

同在。

我们相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九年级这个新起点中

赢得最后的胜利,为我们的人生续写新的篇章。

问题1:目标在你眼中是怎么样的?

每个人对目标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对着那一摞摞厚重的教科书、参考书、习题册呆望了一会儿,从中捡出一本,乱翻了几页,从中挑出一道题,结果半个小时也没能做

出结果,然后只有没好气地把它再丢回书堆中去,再捡起一本……在

这简单的重复劳动中,时间匆匆而过。

这样的经历,你是否有过?这是心理空虚和急躁的表现:一方面

想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又常常举棋不定,不知从何下手,

往往由于一些小难题而自暴自弃。

问题2: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没有计划,目标就成了水上浮萍,没有根基。做事没有计划,结果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盲人摸象”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生活对于没在1935年时,美国哈佛大学,曾对毕业生做过一次追踪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询问当时那些毕业生是否对将来有清楚明确的目标。

结果只有百分之三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而在二十年后,再次访问了当年接受调查的毕业生,结果发现,那些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在二十年后他们不论在事业成就,快乐及幸福程度上都高于其他人。而这就是设定目标的力量。

有计划的人来说,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问题3

:阅读下面一段话,思考一下成功还需要什么?

春天,花开了,树绿了。秋天,花凋了,树叶黄了。同学们,花凋了有再开的机会,树叶黄了有再绿的时候,而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岁月不回头。你们千万要珍惜人生的大好青春年华,即使你拥有它,那也是短暂的外在的美丽,真正永恒的是活在我们心头的信念——求知的精神,健康的体魄,对他人的真诚。同学们,让我们向自我完善而努力。

第2课铭记师恩尊师重教

思考:怎样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自己把自己说服,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自己被自己感动,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自己把自己征服,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问题:你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吗?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

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教师节,就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

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

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

作为的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古人云:“三

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

忘恩,何能成道?”回顾古今先哲贤圣对尊师重教的精辟论述,

应对我们有深刻启示。

富民强国教育为本。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

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

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

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一天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正遇上程老

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求师心

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

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尊师重教的小故事吗?

尊重教师重在行动。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思考:我们还要怎样做到尊师重教?

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太阳底下神圣的职业。人们都说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确如此,对于我们的成长而言,老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老师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处事;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关心我们的成长;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使我们终身受益。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每当想起你您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

今天深夜啊灯光仍在亮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

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新长征路上老师立功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

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

啊,每当想起你您敬爱的好老师

第3课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礼仪,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盘点最令人深恶痛绝的四大生活陋习:

一、乱抛垃圾倒污水。随便乱扔乱倒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给路人带来了危险,同时也会破坏周围的环境,长期堆积的垃圾和存留的污水还会腐烂变臭,使其中的致病菌滋生。

二、随地吐痰。随便吐痰不但欠文明,还会危害人类健康。研究表明,特别是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患者,其痰中的致病微生物蒸发到空气中,可使健康人通过呼吸到病菌的空气而受到传染。

三、饭前便后懒洗手。日常生活中,尽管“饭前便后要洗手”、“病从口入”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真遵守。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食源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不勤洗澡和不常换衣,也容易引起皮肤的炎症,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四、大声喧哗、干扰他人。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口若悬河,或者大声叫喊他人,与他

各抒己见:请仔细观察下面图片,谈谈你的看法。

人争论,是无视他人的反应。这些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他人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种不尊重他人和不礼貌的行为。

各抒己见:请你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中学生校园十大礼仪规范:

1、言语要文明,见面问声好。友善共相处热情礼相待。

2、衣着应端庄,仪态要规范。

3、领物取物,主动排队,相互礼让,井然有序。

4、他人宿舍,非请莫进;他人财物,未准莫取。

5、走道楼梯,人来人往,你谦我让,主动留道。

6、弱小贫困,帮扶资助;残疾病患,文明相待。

7、桌面墙面,莫乱涂画;垃圾杂物,弃置有道。

8、进出校门,主动下车,微笑致意。

9、上课考试,休息时间,尊重他人,保持安静。

10、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着装整齐,端正严谨。

动动脑筋:如果碰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

1、自习课,老师都在开会,班上同学吵闹,你该怎么办?

2、你做作业时碰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同学把做好的作业让你抄,你会怎么办?

3、课间你在走廊中吃完橘子,剩下橘子皮,可旁边没有垃圾箱,也没有老师,这时你会怎么办?

“十讲”内容:

(1)语言上讲文明(2)行为上讲规范

(3)学习上讲刻苦(4)生活上讲卫生

(5)活动中讲参与(6)集体中讲团结

(7)待人上讲礼貌(8)处事上讲谦让

(9)校内外讲形象(10)时时处处讲安全

第4

课:感恩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

父爱如山,深沉而又充满力量。母爱似海,宽广而又包容一切。父亲的手牵我们走过坎坷、挫折、悲伤、快乐跟喜悦,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生活。母亲的手带我们穿过草地、森林、阳光、风雨和彩虹,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美丽。父亲的眼神给予的是坚强、毅力跟战胜一切的力量。母亲的眼神带来的是温暖、安慰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活动一:爱的天平。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的事列举

出来,作为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

害?

活动二:请建立一个表格,把你在家里最经常对父母说的话和父母经常对你说的话分别写下来。

活动三:阅读小故事,并谈谈你的感受。

伟大的母爱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之下整整过了八天,当救援人员发现他们时,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而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在那阴冷、没有水、没有食物的环境中,是母亲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破手指,让孩子吸吮自己

的鲜血,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直到人们发现了那用慈母之心创造的奇迹。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思考:以后应该如何感恩父母?

你父母的生日分别是_________。

你父母的年龄分别是_________。

你父母的体重分别是_________。

你父母的身高分别是________。

你父母分别穿_______码鞋。

你父母最喜欢的颜色是________。

你父母最爱吃的菜是________。

你父母什么时候有了白发、有了皱纹?

你父母什么时候最开心?什么时候最难过?

你父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你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课后小作业:1、请你周末回家帮爸妈洗一次脚。

2、请通过书籍、网络了解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英文MOTHER(母亲)的诠释:

M(many)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

O(old)妈妈为我操心,白发已爬上了您的头

T(tears)您为我流过不少泪

H(heart)您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

E(eyes)您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

R(right)您从不欺骗我们

德育系列化工程》校本课程纲要

《德育系列化工程》校本课程纲要 双塔中心小学自主开发研制了校本课程,这本书是一到六年级的德育系列化容,将小学德育要求进行整理、归纳、补充和完善。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参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它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捉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明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思想品德基础。 教育容和基本要求 该校本教材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知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

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也人、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1、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已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固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图主义的欺辱和进行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很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作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面全意为人民筹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共产党走中国少年先锋队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

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德育校本课程计划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进一步增强实效、呈现新意?学校又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传统和文化资源落实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在我校“全纳教育”这一特色内涵发展目标的总领下,我们选择搭建一个校本德育课程的平台,将富有学校自身特色、常规的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改造、开发,从课程设计的高度,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更适切、充分、有效的辅导,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月:文明礼仪教育 课程建议: 要在学雷锋活动月中行动起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全体同学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力争把礼貌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 课程目标: 1、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介绍雷锋的生平及真实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朋而激发学生自觉的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课程实施: 1、将爱心献给社会。 (1)开展爱心连接你我他,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校内外开展“文明举止”、“文明仪表”、“文明用语”等活动,引导学生与家长养成文明习惯,共建文明家庭。 2、将爱心献给学校。 (1)通过开展给老师一封信、老师我和你说、今天我当小老师等活动,尊敬师长活动。 (2)在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如:捡垃圾,做好班级及学校卫生区。激发学生爱校情感,培养学生尊师、爱校、守纪的道德品质。 3、将爱心献给妈妈 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为妈妈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或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校本课程纲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目的,也是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一)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1、教学内容: 第一章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章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三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章学习是生命发展的阶梯

德育课程设置方案

王伙小学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规定:“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整体规划有序落实 学校德育千头万绪,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活动,从校内教育到校外延伸,从学生引导到家庭、社会共育……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十分丰富。每学年,上级部门有明确的推进重点,而学校在贯彻落实的同时,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学校德育须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入手,进行整体规划,既有相对稳定,又有即时生成,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3、课程引领提高实效 二期课改实施以来,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以课程为引领,开发校本,推进德育,不失为统筹思考、扎实开展的有效策略。校本德育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既有基础型课程中学科教学内容的拓展,又使既定拓展与即时拓展相结合,并延伸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同时,在科目设计中涵盖了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4、强化意识提升师能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亦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教师不仅关注实施操作,更能从课程构建的层面思考,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做,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更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于督促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美德在我心中白坡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美德在我心中》德育校本课程纲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努力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在道德体验活动中,一方面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多元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融入其中。 一、课程目标 1、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活动中“形成”德育。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展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 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3、在课堂中引入活动课程意识与思想,力求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同时实施弹性课程制和选用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4、成立各种活动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发展。 5、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优

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凸显校园特色。 6、挖掘在教育教学中蕴藏着的德育资源“宝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新的生长点”。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明、勤学、卫生、守纪、锻炼、创新意识等习惯,以“爱心”为核心,以小见大,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开始,胸怀祖国,逐步提升为爱人民、爱祖国。使学校、家庭、社会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学校、家庭、社区都树立“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 三、课程实施网络 1、家校联系网络。如学校家长管理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校互访、家校联系卡包括电话、网络联系等。 2、学校内部网络。学校完善德育的三条主线。即以“校长

初二德育校本课程教案_全册

初二德育校本课程教案全册 目录 1、快乐的一天 2、“学会守纪”五心五会主题班会 3、把孝心献给父母 4、学会尊重别人——诚信对待他人 5、感恩 6、愿用爱心温暖世界——“学做有爱心的人” 7、做有责任感的人 8、学会向他人学习 9、学会学习——学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 10、对学习要有信心 11、学会求知

学会向他人学习 教育背景:现在的校园中出现中学生戴耳钉,校服当休闲装穿,男生留长发,说脏话。在校外,出校骑车双脱把,留恋上网荒废学业等等这种不良和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并且部分学生对这些行为认识不深,明辩是非能力不够,甚至有的人去以模仿这些不良言行为荣。 教学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分清是非,不盲目学习他人,分清他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值得我们应该学习,尤其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要有分辨是非能力,善于学习他人的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 课前准备:1、讨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确立内容 2、收集中学生盲目向他人学习的现象、故事、图片、以及出现在校园中不符合中学生的言谈和举止的行为,查明这些现象的产生的原因。 主题班会内容与步骤:我们古代就有东施效颦的故事,现代的生活中东施效颦的故事还是频频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鲁迅的形象,众所敬仰。然而你若要模仿他,穿长袍,留一字须,则会被人讥笑,认为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那么我们中学生耳朵上戴着亮闪闪的耳钉,留着奇怪的发型、背着时装包出现在校园内,这给你的感觉是如何呢? 主持: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屏幕上的图片(图片是学生们小时候喜欢的卡通人物) 看后同学们肯定会笑 主持:小时候的我们和很多现在的小朋友一样喜欢比较流行的卡通人物,模仿他们的动作,模仿他们的语言。现在的我们以歌星或影星为学习和仿效的对象,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出现在校园内。今天我们都觉得小朋友心中的卡通人物是多么的可笑明天回想起来,你是否觉得今天的自己的行为也是多么的无知呀! 请看小品《时尚的女孩》 主持A:小品中的女孩通过深刻反省,然后改变了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形象。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 方案 1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她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中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她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我校为了适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坚决贯彻县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精神,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并结合我校的校本、校情及教育教学资源,对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了调研、探索及开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安排。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分别明确任务,下达目标,经过调查研究,查询资料、探索研究,深入开发,已初步取得成绩。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采用总——分——总的原则。即德育教研室对课程开发下达总体任务、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老师手中,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实践能力,老师整理上报、最后综合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又坚持实践性、地域性、综合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安排及培训会上,通过对老师宣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途径、评价标准等,让老师首先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即结合校情、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对学生有益于生活的一门课程,要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老师仍然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这一任务的实施者,起主体作用,发动广大学生,调查了解、查询资料、收集、了解信息,开阔视野,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的意识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第三方面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校本课程开

发过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学生集体智慧,从学生到教师,并教师到学校,自下而上,并通过学生、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对比、综合终于完成了适合本校校本课程资料。 以学校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调查了解、查询资料等手段,并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能力水平,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校园礼仪》、《法律讲堂》。 为了搞好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学校坚持贯彻校本课程开发精神,高度重视此项任务,专门组织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对教师进行了专门培训,让他们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步骤、目标任务、评价等,让他们从思想上先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并能高度重视此项任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共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校本课程开发,了解、认识、研讨阶段。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了解、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互之间互相谈认识、谈看法,互相研讨,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意义,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课程开发任务及近期、远期目标。 2、提出方案,下达任务,调查研究阶段。 学校组织老师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安排会议,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分解校本课程开发任务、收集资料。 3、补充、完善、分析、综合阶段。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陈湾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德育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校校情的需要 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基本道德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作为我校德育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德育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德育课程开发的程序,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中,前八个字是基础,这个“点”就是德育课程的开发。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课程的内容 德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林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少年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理应抓住爱国主义的根基"孝"为传统美德教育的切入口,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孝心"、"爱心"、"责任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品德高尚之人。 2、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校本化。 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 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 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五、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 本课程的新的亮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中实施,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日 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为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生活教 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 体系,落实好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6-2017学年背崩乡中心小学第一学期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背 崩乡小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 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系列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1、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目标:德育教育序列化、系列化、专业化、科学化、最优化。 1)德育体系序列化: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序列化体系。 2)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学段、年级, 具体到学期与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 活动中受到教育。 3)德育队伍专业化:在探索实践中增强教师把握德育契机的敏锐性,为教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积累经验,提升班级组教师的合作分工意识。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 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效控制学生的违纪 违法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审美、学会生活。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 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 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 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 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 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 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 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 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 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 1、学习课程:专题讲座,班团会,理论学习等; 2、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3、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 4、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南京市九龙中学“H”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南京市九龙中学“H”德育校本课程纲要南京市九龙中学地处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九龙路99号,南眺长江,毗邻南钢。聚汇霸王山脉之灵气,依缘金陵人文之底蕴。翠岗藏校园,碧树掩高楼。海棠成荫映“群星”,柳烟依依汇“成德”,松影葱茏践“力行”,香飘四季沁“景行”。我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是落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师资力量雄厚精萃,现任教师143名,各类骨干教师40多名。秉承“为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理念,立足“小班化、寄宿制、信息化”优势,关注精致化管理过程,积极构建幸福教育。 一、课程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秉承“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的德育校本课程正是基于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创建有特色、有个性的幸福校园。“幸福”,英文为:happiness 。我们的“H课程”也因此而得名,是一门多元化的、有层次性的、相互融合的课程,涵盖以下四个维度:1.Habit(习惯):习惯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好的习惯有助于获得幸福人生。因此,习惯养成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基石。 2.Health(健康):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样重要。

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是幸福教育的必要条件。 3.Hobby(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情操。通过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乐于学习,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4.Heart of responsibility(责任心):学会承担责任是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表现,是走向成熟的标志。责任心是一个合格公民的最基本品质,也是当代中学生最需要培养的道德品质之一。 道德教育是幸福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的“H课程”,以生为本,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按照“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习惯、健康、兴趣、责任心”四个维度出发,开展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最终培养出有德行的幸福的中学生。 二、课程资源分析 在“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这个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确立了以“润泽生命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润泽生命,幸福成长”试图从“习惯、健康、兴趣、责任心”四个方面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小班化校园中幸福成长,让每一位师生在教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积极向上、和谐幸福”的生活状态。 为创设“幸福教育”的良性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师生体验幸福、追寻幸福、享受幸福,将校园建设成能激活每一个师生潜能,让每一个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乐园,我们对学生周边的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

德育活动校本课程纲要(1)

德育活动校本课程纲要 朝阳市第二十二中学刘平胜一、课程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位于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地处桃花山脚下,具备木质资源丰富的天然地理条件。这里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我校的美术教师贾宪志本身就是省根雕协会的会员之一,他本人热衷于根雕艺术,作为兴趣爱好,对此颇有研究。在这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下,我们因地制宜,以“育生至美”为学生发展目标,提出了“让孩子有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双手"的育人目标,把根艺作品制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将劳动、审美及相关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将根雕课程列入到我校的特色课程当中来。 二、课程说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郭海侠校长亲自组织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会议,并和业务校长刘力雪共同商议,会上一致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决议,确定贾献志为根雕课专职教师,并撰写实施方案,各班班主任作为辅导教师协助工作。授课对象为学校全体学生。课程类型为必修类。我校校本课程《根艺》一书,符合初中生学生特点,简单易学,把艺术教学带进课堂,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根雕制作与加工的知识、陶

冶情操,感受美的陶冶,从而有效地提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本课程在我校全体学生中开展,利用学生团队活动时间上课,每周1课时,由专业教师任教。 三、课程准备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这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脚下有荆棘,顶上有压力,但是走过曲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我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首先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根雕专用教室的打造,根雕工具的配备,原材料的搜集,课程表的安排,专职教师与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分配等。 四、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说明 《根艺》课程开发遵循“立足本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注重课堂实效”的原则。作为首次尝试的这一校本课程,我们把目标制定的十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做到“量身定做”,选取教材简单易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制作技能、审美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从根雕入手,开展德育、劳技、美术一体化教育教学的有益尝试。两年来,我们二十二中学以根雕教育为载体,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的特色之路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校的做法也得到上级各部门的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 总目标:(1)为丰富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兴趣特

德育校本课程设计

高家岭中心学校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规定:“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整体规划有序落实 学校德育千头万绪,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活动,从校内教育到校外延伸,从学生引导到家庭、社会共育……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十分丰富。每学年,上级部门有明确的推进重点,而学校在贯彻落实的同时,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学校德育须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入手,进行整体规划,既有相对稳定,又有即时生成,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3、课程引领提高实效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以课程为引领,开发校本,推进德育,不失为统筹思考、扎实开展的有效策略。校本德育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既有基础型课程中学科教学内容的拓展,又使既定拓展与即时拓展相结合,并延伸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同时,在科目设计中涵盖了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有效提升了德育效果。 4、强化意识提升师能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亦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教师不仅关注实施操作,更能从课程构建的层面思考,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做,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更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于督促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二、课程目标: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张作民 2010年3月8日15:34 浏览数:523 | 评论数:0 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 -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开发区中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创建目标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试行并全面推广“学生成长导师制”,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册》。力争使学生对“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满意率达100%,《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刊、一台、一站、两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在道德细节中成人》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在道德细节中成人》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一、课程开发背景 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德育按上级要求容进行,普遍缺乏个性化;德育脱离学校生活,德育脱离学生生活,重说教,轻体验。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从教材中认识有关的道德常识和理论,但缺乏道德生活的实践能力,缺乏对道德的感性认识,缺乏对道德的亲身体验;德育容不能有效地化为学生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我校地处繁华的直溪镇,外来务工人口众多,他们的子女在我校就读的将近二百人。他们的到来,给地方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一些不良的外来文化气息也时常冲击着本地文化,特别是对本校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至于某些意志薄弱、意识低浅、修养贫乏、道德粗俗、不思进取、不求学识的行为时有表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把人生比做一个金字塔,构成金字塔塔基的,恰恰是他们所做的每件小事及做事的细节。“一滴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往往微瑕而露弊。何况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认识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点滴,无以成汪洋。”时至今天的我们又怎能忽视生活中这每一点每一滴的非道德行为呢? 为了使我校的学生充分完善人格,提高道德素养,成人后在社会上能做一个高尚的人,我们本着让德育回到学校生活中去,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使德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一原则,从细节入手,于2005年8月开发了校本课程《在道德细节中成人》。 二、课程开设的需要评估 1、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外来的一些不良文化以及部分家长忙于经商、办厂或者务工,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使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准发生倾斜。如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弄虚作假、追求享受、追求“名牌”用品等等。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基本道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