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生物 专题训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中考生物 专题训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中考生物 专题训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中考生物 专题训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6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

1.(2015?滨州)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下列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C.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2.(2015?营口)在晚上,遇突然停电时,你会感觉眼前一片漆黑,过一会又隐约能看见一些东西,此过程你的瞳孔变化为()

A.不变 B.由大变小 C.由小变大 D.无法判断

3.(2015?淄博)户外旅行时,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A.虹膜、鼓膜B.晶状体、半规管

C.视网膜、耳蜗 D.瞳孔、听小骨

4.(2016?昌邑市模拟)下面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B.“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

C.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D.反射一定通过反射弧才能完成

5.(2016春?兰山区校级期末)某人因外伤而成“植物人”,此人的神经系统中仍保持正常功能的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6.(2015?益阳)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脑干具有调节心跳、呼吸等功能

D.传出神经可以将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7.(2015?连云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A.神经元、反射弧B.神经元、反射

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D.神经、神经细胞

8.(2015?丰南区)某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脊髓横断,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9.(2016?马边县模拟)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个不同于其它三个()

A.红灯停,绿灯行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缩手反射

10.(2015?锦州)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D.大脑非条件反射

11.(2015?通辽)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结构被称为反射弧

B.图中的③是神经中枢

C.完成反射活动的路径是①→②→③→④→⑤

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12.(2015?济宁)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由于某种原因,部位4受损,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将会出现的现象为()

A.有感觉,不能运动

B.无感觉,能运动

C.无感觉,不能运动

D.有感觉,能运动

13.(2015?乐山)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

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14.(2016?马边县模拟)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形成在视网膜前方造成的

B.闻到食堂烧肉的香味流唾液,是非条件反射现象

C.侏儒症、呆小症分别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

D.脚气病、坏血症分别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引起的

15.(2016?马边县模拟)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紧急状况下人的潜能能被充分调动,根本原因是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B.人体的每一种反射都由反射弧完成,这些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内

C.植物人神经系统中最可能未受损的部位是小脑

D.产生视觉的部位是视网膜

16.(2014·云南学业考)正常人的眼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原因是( )

A.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B.角膜的曲度会发生改变

C.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D.玻璃体的浑浊程度会改变

17.(2015·内江学业考)茜茜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经检查医生说她患了近视。下面是茜茜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8.(2015·广元学业考)乘坐飞机的乘客在飞机起降时最好张开嘴,或闭嘴和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防止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受损

C.保持半规管的平衡

D.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19.(2014·滨州学业考)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36.17%,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近视不仅影响现在的学习,而且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坚持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

B.看书写字时光线越强越好

C.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

D.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

20.右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 c 代表脊髓

B .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 a 代表耳的鼓膜

C .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 a 代表眼球的视网膜

D .若图表示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 c 代表的神经中枢是小脑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

16.(2016?东营模拟)根据如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1)语文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着课堂精彩的诱

惑,你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这说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

要受的控制.

(2)音乐欣赏课,一曲《二泉映月》使你流下了泪水.这

种反应属于反射,

(3)上体育课的时候,你一个漂亮的三步上篮,将球准

确地送入篮筐,赢得了一片掌声.在此过程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的中枢神经结构

是.

(4)若图中5表示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则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

(5)若将②处切断,用针刺①,有无痛感?;有无反射?.17.(2016?昌邑市模拟)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图中A、B所指的结构是___________集中的地方;人脑与躯体内脏联系的通道是脊髓中的___________.

(2)人形成视觉的感受器是[ ] ___________.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

致眼的[ ] ___________过度变曲,形成近视.

(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 ] ___________ 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___________(2分).(4)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5)“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闯红灯”的反射活动属于,参与该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至少有个.

18.(2016春?连城县月考)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丁和医学院学生拜斯特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给几只狗做了结扎胰导管的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7月30日午夜,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液中葡萄糖消失.请分析:

(1)结扎胰导管阻塞了血流,使不能正常地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含量失常,多余的糖随尿排出.

(2)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证明抽提液具有的功能.班丁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的功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19.(2015?滨州)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如酒后驾驶机动车者一次记12分等.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造成的.(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3)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膈肌处于状态.醉酒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4)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 ] ___________.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___________部位(填字母),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作用.20.(2015?临沂)2015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体育测试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图甲是某校学生参加测试的一个画,图乙为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中学生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此反射类型是,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填图中字母).

(2)在此反射中,学生听到枪的感受器位于内.

(3)看到运动员由远及近而来,终点裁判员的晶状体如何调节?.

(4)某学生突然踩到同伴的脚而迅速抬起,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5)测试结束大多数同学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最后冲刺的瞬间,带队的老师情绪激动,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B;2.C;3.C;4.D;5.C;6.D;7.B;8.C;9.A;

10.B; 11.D; 12.A; 13.A; 14.C; 15.A; 16.C 17. A 18.D 19.B 20.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1)大脑;(2)复杂;(3)小脑;(4)1→4→3→2→5;(5)有;无;22.(1)神经元胞体;白质;(2)③;视网膜;①;晶状体;

(3)④;输尿管;⑤→⑦→B→⑧→⑥.;(4)⑩和B;(5)条件反射;2;

23.(1)胰脏分泌物;(2)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

24.(1)小脑;(2)1→3→4→5→2;(3)舒张;扩散;(4)Ⅰ;右心房;

D;重吸收;

25.(1)复杂反射; F;(2)耳蜗;(3)由小变大;(4)A→B→E→C→D;(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带解析)

专题训练: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 1.(2017·苏州学业考)下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A。本题考查食物的消化过程。分析示意图可知,④和⑤为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在小肠内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彻底消化,选项A正确。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选项B错误。③为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选项C错误。X是小肠,能够吸收a葡萄糖、b 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选项D错误。 2.(2017·长沙学业考)某中学为了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举办了以“食品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漫画竞赛。下图是一幅获奖作品。请回答问题:

(1)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更应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__而平衡的营养。 (2)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们应每天按营养学家设计的“____________”均衡地吃那五类食物。 (3)购买包装食品时,除了要注意是否有QS标志外,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和____________期。 (4)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以防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食品腐败,但要遵照国家标准规范使用。 (5)作为一名中学生,当发现商家有类似漫画中的违法行为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解析】(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摄取五类食物。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①层为谷类、薯类及豆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为第①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②层为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⑤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带解析)

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 ) A.血液 B.遗传物质 C.血细胞 D.血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血缘关系的理解。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遗传物质,血缘关系近的人,遗传物质越相似。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白毛 B.兔的白毛和黑毛 C.兔的白毛和长毛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判断。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判断相对性状有三个关键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时三者缺一不可。选项A为同一表现类型;选项C不是同一性状;选项D不属于同一种生物,故选B。 3.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的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遗传信息、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D.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

【解析】选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4.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选项A 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5.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

生物中考试题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2018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2018?乐山)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制约生物 B【解答】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 2.(2018?海南)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 C【解答】:生物的生命现象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ABD中的自然现象都不具有生命特征,C花开花谢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3.(2018?常德)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B.阳光C.温度D.水 B【解答】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4.(2018?湘潭)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不影响生物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不影响环境 A【解答】下面的叶片就不能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会减少,不利于樟树的生长。因此杨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5.(2018?广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A【解答】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即环境影响生物。 6.(2018?达州)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C.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人体神经系统》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人体神经系统 知识梳理 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①脑 a.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c.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脑本的生命活动的中枢 ②脊髓:具有控制多种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简单反射的中枢),如排尿、排便中枢,缩手、膝跳反射中枢,所以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具有许多上行和下行神经纤维与脑联系,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所以脊髓又具有传导功能

③脑神经:由脑发出的神经,大都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能够传导神经冲动。 ④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够传导神经冲动 2.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①细胞核,②细胞体,③树突,④轴突,⑤突起,⑥神经末梢。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其结构包括 细胞体 和 突起 两部分。 神经元???? ?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 其中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3)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

(1)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易错易混】应激性≠反射: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必须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应激性不一定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植物和低等的动物无反射活动,但有应激性,如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闭合、草履虫避开盐水等都属于应激性反应。 2.反射弧 (1)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图中a是感受器,指各种感觉器官,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例如,视网膜为视觉感受器,耳蜗为听觉感受器,皮肤可以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②图中b是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 ③图中c是神经中枢,接收信号,综合分析处理,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主要位于脑和脊髓。 ④图中d是传出神经,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人教版新课 标)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人教版新课标)2 实验十四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二P9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4770397.html,/bbs/upload/attachment.php?aid=4262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3.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三.方法步骤: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组织问题调查小组→确定课题→分头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如右流程图) 注意事项: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 3. 4.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概括 实验十五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三P51)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三.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 4、5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 4.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 5.选择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cm,直径1~1.5cm为宜。 6.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塔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处理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含答案)

专题训练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 1.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B. 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 C. 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2. 地球上的生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有关下图四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卷柏用孢子繁殖后代 C.银杏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D.月季有花、果实等器官 3. 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4. 清代诗人袁枚在《苔》中描写苔藓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有关苔藓和牡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和牡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B.苔藓和牡丹都有根、茎、叶 C.苔藓和牡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苔藓和牡丹都能开花结果

5.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B.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构成 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D.木本植物的茎能逐渐加粗,主要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6. 玉米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在开花期恰逢阴雨连绵,就会因传粉不足果穗缺粒减产 B.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玉米籽粒里的淀粉主要在胚芽内 D.玉米果穗上有许多籽粒是因为其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7. 2019年,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世界种子库已建成10年,其储存的种子样本已经超过100万份。下列关于种子的储存和萌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储存 B.低氧条件下种子能储存较长时间 C.只要有充足的水分种子就能萌发 D.建立种子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8. 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 A.菜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胚乳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专题一科学探究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纵观东营近五年中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中对照实验的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中考中都有考查,分值在2~4分之间,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实验中设计表格、实验变量的控制,考查比较明确。预测2019年将继续加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显微镜的使用及其常见的几个问题、动植物细胞的观察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预测2019年也一定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关于细胞裂、生长和分化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进行考查,预测2019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变动不大。 命题点一科学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 3.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1)要设计对照实验;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需要数值时求多组的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设计重复组或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减小实验偶然性。 命题点二细胞的结构与观察 1.显微镜使用问题汇总。 (1)成像问题: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与玻片上的图像相比,呈180°旋转,即将试卷旋转180°,倒过来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2)移动问题: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如物像偏左上方,玻片就向左上方移动。 (3)视野亮度问题: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4)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三变: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 2.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观察。 (1)细胞的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几步:擦、滴、取、放、盖、染。其中植物细胞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染色用碘液。注意:盖的时候一定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 (2)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整合:

2020年生物中考考点强化训练(2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课时训练(二十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限时:30分钟) |基础达标| 1.[2018·深圳]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的() A.适应现象 B.进化现象 C.变异现象 D.遗传现象 2.[2019·娄底]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番茄的红果和樱桃的红果 C.豌豆的高茎和圆粒 D.爸爸的单眼皮和妈妈的双眼皮 3.[2019·南通]如图K24-1是染色体组成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K24-1 A.①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②是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C.基因是含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一个DNA分子只含有一个基因 4.[2019·泸州]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B.生物的性状遗传实质是亲代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C.性状相同的两个生物体,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可控制生物的多个性状 5.[2019·南通]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小华爸妈希望再生一个孩子。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6.[2019·广东]如图K24-2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K24-2 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D.该夫妻子女基因组成有3种可能 7.[2018·威海]图K24-3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K24-3 A.该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 B.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成对存在 C.该体细胞内有1对性染色体 D.该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8.[2019·北京]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A.20条+X B.20条+Y C.20对+XX D.21条+X 9.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野外地质工作者肤色较黑 B.无光条件下韭菜叶长成黄白色 C.长跑运动员的心率比一般人慢 D.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 10.[2019·衡阳]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C.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高中生物实验专项练习题

实验练习 一、选择题 1、将鉴定下列化合物的 试剂及其颜色反应用直 线连接起来。 2.使用丹III染色,能 显示细胞中脂肪的存在, 这是因为该染色剂 A、易于进入细胞 B、 亲水而疏脂C、颜色特 别鲜艳D、亲脂而疏水 3.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A、分别加入样液中 B、混匀后再加入样液 C、加热后再加入样液 D、同时加入样液中4.将马铃薯块茎与浸软的花生种子分别徒手切片,在载波片中央滴少许染液,再把这两种材料的切片分别浸在碘液里制成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上被碘染色的淀粉粒。结果应该是 A、马铃薯切片中有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B、花生切片中显示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C、两种材料的切片中均术见蓝黑色颗粒 D、难以分辨出两种切片碘染色后的差别 5.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 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有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溶液变成蓝色,熟苹果汁则能还原银氨溶液(即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其他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消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丹III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兰溶液、丹III溶液 D、碘液、斐林试剂 8.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位置不变;转换高倍镜后污点消失,由此可以判断污点的位置在: A、目镜 B、高倍物镜 C、低倍物镜 D、装片 9.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是: A、气孔保卫细胞 B、幼嫩黄瓜果肉细胞 C、幼嫩茎皮层细胞 D、根毛细胞10.当已在低倍镜下看到某一目标后,想换高倍镜对其进一部观察,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不用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即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轻轻调整焦距 C、先将目标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D、先转换高倍镜,然后边搜寻目标边用粗细推焦螺旋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11.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叶片的下列标本,看到叶绿体数量最多的是 A、栅栏组织叶肉细胞 B、叶表皮细胞 C、海绵组织叶肉细胞 D、叶脉细胞 12、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则:(1)若物象不清楚,应调节(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带解析)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生物分类的图解,其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生物正确的是( ) A.桃树、酵母菌、流感病毒 B.草履虫、枯草杆菌、乙肝病毒 C.醋酸菌、蘑菇、眼虫 D.小麦、醋酸菌、甲型流感病毒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分析图示,①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细胞核、有叶绿体,属于植物;②同时满足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细胞核,属于细菌;③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2.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 ) A.形态特征 B.内部构造 C.生理功能 D.生存环境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将生物划归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单位,叫做生物的分类,生存环境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3.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最近七年,在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了279种鱼类、15种哺乳动物、4种鸟类、88种蜘蛛、46种蜥蜴等近千种新生物。科学家进行如上归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生存环境 B.形态结构 C.运动方式 D.生活习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对于动物要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内部构造以及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4.小李同学把小麦、杨梅和雪松归为一类,把卷柏、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小李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种子的有无 B.果实的有无 C.根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卷柏、海带和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小麦、杨梅和雪松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其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 【互动探究】 (1)根据生活环境,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水生:海带;陆生:小麦、杨梅、雪松、卷柏、葫芦藓。 (2)根据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可以把上题中的植物分为哪两类? 提示: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小麦、杨梅、雪松、卷柏。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海带、葫芦藓。 5.下表列出了四种植物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

(江西)中考生物复习 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考情分析 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内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自动调节能力和生态2014 2、5 选择题 2 平衡 5、15 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调节能力2015 18(1) 非选择题 1 生态因素 保护环境,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2016 10、13 选择题 2 平衡 8 选择题 1 生态系统 2017 17(1) 非选择题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12 选择题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2018 16(3) 非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 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2019 1、14 选择题 2 成 专题思维导图 江西中考真题

1.[2019·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2016·江西]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 A.焚烧、深埋地沟油 B.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D.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3.[2018·江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低碳绿色出行 C.沿河排放污染物 D.禁燃烟花爆竹 4.[2014·江西]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 图ZT3-1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5.[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6.[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7.[2018·江西]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茎中的形成层和叶芽中的生长点均属于分生组织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8.[2017·江西]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梳理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和__物镜__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越__大__,视野亮度越__暗__,看到的细胞数目越__少__,物镜离载玻片的距离越__短__。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__对光__→观察→整理与存放。

4.显微镜光线穿过的路径:反光镜→光圈→通光孔→载玻片→物镜→目镜。5.使用显微镜观察操作步骤中的两个“三转” (1)对光的步骤有三转: ①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遮光器,选大光圈;③转反光镜,直到看见明亮的视野。 (2)观察的步骤有三转: ①转粗准焦螺旋,降镜筒接近标本;②反向转粗准焦螺旋,升镜筒找物像;③转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6.使用显微镜的主要注意事项: (1)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像要从边缘移到中央,应该采用“在哪往哪移”的方式移动玻片,如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中央,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2)视野明暗的调节: ①要亮视野:需选择__大光圈__、凹面反光镜。 ②要暗视野:需选择__小光圈__、平面反光镜。 7.区分污点的位置: ①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②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③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1.动物、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1)__细胞膜__(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能流动,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含有大量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等,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3)__细胞核__: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线粒体:进行__呼吸__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色素、糖类、有机酸等多种物质)。 (6)细胞壁:__保护和支持__细胞。 (7)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__化学能__。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分类 教 材 实 验 考 纲 要 求 显微观察类 (1)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显微镜 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高倍镜的使用 2.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等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了解这些实验所需材料的特点、试剂的作用 3.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实验进行恰当评价并设计完善实验方案 验证鉴定类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相关试剂的作用 2.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模拟类 (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 系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掌握模拟实验和调查实验的实验目的,开 展实验的步骤及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2.掌握调查、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类(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 吡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word

2018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分)(2018?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 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

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B 2.(1分)(2018?郴州)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 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知识梳理 一、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定义: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储存着能量) 3.场所:主要是在__线粒体__内进行。 4.实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__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__。5.意义: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同时还有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发出来。 6.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1)温度:温度适当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氧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加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超出正常值时,抑制呼吸作用。在贮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用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延长贮藏时间。 7.应用 (1)淹水时及时排涝,耕种时松土等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2)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贮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以及保存水果时,要设法(如套袋)降低呼吸强度。

(3)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晒干)、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4)在温室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增加昼夜温差,达到增产的效果。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易错易混】 (1)叶片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不是唯一器官,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 (2)种子的萌发是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为种子提供适宜的外界条件,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保存种子是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即晒干、低温和密封。 配套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有答案))

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选择题 1.同卵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 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DNA位于染色体上 B.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C.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 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 3.我国春秋末期的大军事家孙武,世称孙子,是古乐安即今广饶县人,其第22代嫡长孙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孙武身上继承下来的是 A.显性基因 B.Y染色体 C.X染色体 D.常染色体 4.关于人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Y B.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c.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 D.精子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都是23条 5.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及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A.44+XY和X、Y B.22+XY和X、Y C.44+XY和22+X D.44+XY和22+X、22+Y 6.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7.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 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 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8.鸡冠有两种性状,玫瑰冠和单冠。如果亲代个体都为玫瑰冠,后代个体有玫瑰冠和单冠,(用R 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玫瑰冠是隐性性状 B.单冠是显性性状 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D.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9.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2016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键入文字] 2016 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 分)(2014?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 1

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 1.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2018·遵义)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A.竹节虫形似竹节 B.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C.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4.(2018·通辽)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6.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7.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8.丁丁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山洞深处无光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无翅膀;生活在山洞浅处明暗交替的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有翅。那么,影响蚜虫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阳光 C.空气D.岩石 9.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下列不能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像竹子 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