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英翻译练习十篇

汉英翻译练习十篇

汉英翻译练习十篇
汉英翻译练习十篇

1.浪漫

一个小伙子暗恋着一个女孩。女孩是他的同事,他们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小伙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他不知道如何向女孩子表达他的爱慕之意。写情书罢,小伙子是学理工的,一直搞技术工作,满脑子的图形,就是没有一句有文采的话。小城也没有鲜花店,电影电视上常见的送花那一套也无从说起。至于直接了当地告诉女孩子说“我爱你”,小伙子就更没有那胆量了。

这样的恋情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了。事实上一年后他们却结了婚。有人向小伙子讨教,他说:“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帮她擦桌子,然后为她泡上一杯她喜欢喝的绿茶。她的胃不好,我经常备些胃药放在她的桌上。一开始她不知道是我做的这些事情,时间长了就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忍不住叫人想到“浪漫”一词。写情书是一种浪漫,送99朵玫瑰是一种浪漫。我不知道,擦桌子泡茶送药是否也是一种浪漫。浪漫是没有定式的,或许那些实实在在地呵护和关爱才是真正的浪漫,它是生命之火所点燃的最绚烂的花朵。

2.家信

大学时代,情书可以少写或不写,家信是少不了的。

刚进大学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甚至连宿舍楼下的磁卡电话也是陌生的。于是,隔三差五一封又一封的家信带着深深的眷恋飞向父母手中。识字不多的父亲读着洋溢着南国气息的来信,觉得最惬意不过了:小学毕业的母亲竟也听得津津有味……尽管她始终搞不懂“克隆”技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入学后的新鲜感消失后,信也渐渐地少了,不会再把饭盆磕掉一块瓷之类的事告诉父母了。不过,写家信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它让我忽然觉悟到父母深藏不露的幽默。父母的回信上,除了老生常谈的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外,还有一些令大学教授都为之皱眉的离奇的事。例如,最近一封来信,正值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前往巴格达而进行外交斡旋。父亲在信中说,报上那个隐形战斗机分明可以看到,干嘛说它“隐形”呢?

对于这类问题,我总是写信耐心地解释给他们听。回答不了的,查资料,问老师,以满足这两位“编外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去年寒假回家,母亲竟然背诵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定义来……当然,有几处是父亲提醒的。

父母同样需要新鲜知识,需要倾心交流,需要关爱和理解,家信是再好不过了。拿起笔来,写封家信吧,偶尔撒个娇也无妨。

母亲抿抿嘴,似笑非笑地说:“我是你表哥的大姨,病成这个样子了,他给一百块钱不应该吗?”

我恍然大悟,转身要再去追表哥。母亲一把拉住我的衣摆说:“你又错了。”

汉英翻译练习十篇

4.盲人挑灯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他看见有一盏晕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挑起一盏灯笼岂不可笑?僧人于是问:“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人说:“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盏灯。”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呀?”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楞住了。

盲人问僧人,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而不会碰撞我了。

13

5.不变的心

我是在夜间抵达这个城市的。坐在前来接站的朋友的车里,当地电台的“午夜热线”节目刚好开通。

主持人是个中年妇女,训练有素的声音平静而体贴。“你好,你要和我说些什么呢?”她总是这样开场。

“我换心已经整整100天了。”打进电话来的是个男人。

“换心? 你接受了换心手术?你就是大报小报都在报道的那个新闻人物,我省的第一个换心人吗?”

“是的,是的。”

“啊,很高兴你的声音听起来这么健康,一切都好吗?”

“很好,很好,你想想,有那么多人关心我,爱护我,医生、护士,领导、同事,还有许多陌生人……”

“你一定是想借电波传达你对所有关心爱护过你的人的谢意,是吗?”

“是的,是的。”

“好,那我就为你播放一曲《好人一生平安》,祝福你,也祝福天下的好人……”眼看主持人就要切断线路,结束这场轻松的谈话。

“等一等,等一等,我还有件事。”

“嗯?”

“是这样的,我40岁了,有老婆,有儿子,可是有个女孩,她一定要和我好。我们这样的关系已有好几年了,可现在她提出来一定要我离婚娶她,我很为难。”

“你爱妻子,还是爱她?”

汉英翻译练习十篇

“我爱妻子,也爱她。”

“手术前后没有变化吗?”

“手术前我对女孩说,你再闹,我的心脏可要受不了啦,后来果真受不了了。”

“现在呢?”

“现在……当初我病得那么重她都不变心,我当然也不能变心啦,换了心也不可以变心的。”

“对妻子就可以变心吗?”

“对妻子也没变心啊,我也不愿离开她。”

“……”训练有素的主持人竟然语塞。

当代换心术的确高超,却仍不能医治换心人的心病。

换心术都没法解决的难题,主持人还能说些什么?

13

汉英翻译篇章练习

汉英翻译篇章练习 Practice 1 近读报纸,对国内名片和请柬的议论颇多,于是想起客居巴黎时经常见到的法国人手中的名片和请柬,随笔记下来,似乎不无借鉴之处。 在巴黎,名目繁多的酒会、冷餐会是广交朋友的好机会。在这种场合陌生人相识,如果是亚洲人,他们往往开口之前先毕恭毕敬地用双手把自己的名片呈递给对方,这好像是不可缺少的礼节。然而,法国人一般却都不大主动递送名片,双方见面寒喧几句甚至海阔天空地聊一番也就各自走开。只有当双方谈话投机,希望继续交往时,才会主动掏出名片。二话不说先递名片反倒有些勉强。 法国人的名片讲究朴素大方,印制精美,但很少有镶金边儿的,闪光多色的或带香味儿的,名片上的字体纤细秀丽,本人的名字也不过分突出,整张纸片上空白很大,毫无拥挤不堪的感觉。 Practice 2 我想,教师要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而不是把学生的脑子变成一个容器。教师的工作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试验去求得知识,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和不同意见。经过研讨,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 我喜欢那些爱提“怪”问题的学生。提不出问题的,不能算是好学生。 其实,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出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年轻人要学,我们自 己也要学。一句话,教育是要使人从无知变成有知,从愚昧变成聪明,从野蛮 变成文明,而不是相反。 就说这流行音乐吧,我就不如年轻人懂得多。我有个习惯,自己不懂得东西,绝不轻易反对,而是努力去学懂它。 你看吧,大街上姑娘们大声谈笑,我行我素;小伙子也穿红戴绿。中国人胆子大起来了,不那么缩头缩脑了。你还能拿年轻人头发长短、裤脚大小来衡量谁是好学生谁是坏学生吗? Practice 3 我所追求的幸福 在西方流传着一句据说是来自古老中国的谚语,只是我在中国从未听说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

第一章 汉英语言对比 相关参考: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臵(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机器翻译是让计算机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程序和指令进行不同语言的对比转换,也离不开对比分析。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纪德是最理解莎士比亚的法国作家之一。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他在与莎士比亚的相遇与相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对他在翻译中经历的这番历史奇遇,他曾在为七星文库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的前言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描述了两种文化与两种语言之间的遭遇,也揭示了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种种障碍。 纪德首先看到的,是语言与文化层面的逻辑性,这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法。他说:“莎士比亚很少考虑逻辑性,而我们拉丁文化缺了逻辑性就踉踉跄跄。莎士比亚笔下的形象相互重现,相互推倒。面对如此丰富的形象,我们可怜的译者目瞪口呆。他不愿意对这种绚丽多彩有丝毫遗漏,因此不得不将英文原本中用仅仅一个词表示的暗喻译成一个句子。原来像蛇一样紧紧盘成一团的诗意,如今成了松开的弹簧。翻译成了解释。逻辑倒是很满意,但魅力不再起作用。莎士比亚的诗句飞跃而过的空间,迟缓的熊虫一瘸一拐才能走完。”在紧密的逻辑与丰富的形象之间,英语与法语的天平有所侧重,在两者的遭遇中,译者的无奈与局限源于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 头脑清醒的纪德没有丝毫责备英语或莎士比亚的语言的意思,相反,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他充分意识到了母语的缺陷。他说:“只有在接触外语时,我们才意识到本国语言的缺陷,因此,只会法语的法国人是看不到缺陷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德国作家歌德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异之于我,可作一明镜,从异中更清楚地照清自身。在这个意义上,与异语文化的接触,有助于认识母语与母语文化的不足。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便有可能从异语异文化中去摄取营养,弥补自身,丰富自身。 在艰难的翻译中,纪德亲历了种种障碍,他结合翻译中的具体例证,作了某

中国文化汉英翻译材料(1)

Exercise 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如今,作为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京剧不仅在中国各地喜闻乐见,而且已被全世界人民广泛接受。 2.根据所表演角色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演员角色分成四类: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 (丑角)。 3.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使它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 4.他曾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古代中国妇女的形象,完美地表现了她们的温柔、优雅和细腻。 5.梅兰芳也是把京剧介绍到国外的第一人。 6.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京剧必将获得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多的喜爱。 Key to Exercise I. 1.Today, as one of the glowing pearls of oriental arts, not only has Beijing Opera been widely enjoyed all over China, it has also been well received all over the world. 2.According to the gender, age and social position of the different roles which they play, actors and actress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3.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makes its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stage. 4.Mei Lanfang had created very successfully various images of ancient Chinese women and expressed their tenderness, elegance and subtlety. 5.Mei Lanfang was also the first person who introduced Beijing Opera to foreign countries. 6.Being a great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Opera will surely be more and more appreciated by people in China and in the whole world. Exercise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著名的京剧武生徐力先生最近接受了我们舞蹈学校的邀请,担任高级舞蹈教员。武生是京剧中的一个重要生角。武生的特点是武艺好,身手矫健敏捷。武生演员常通过在舞台上翻滚武打(tumbles, tweists, and somersaults)来表现他们高超的武艺。武生的动作准确有力,是大量艰苦训练的结果。 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的舞台技巧和身段(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大多来自中国传统戏曲的武功(acrobatic skills)。我们舞蹈学校非常荣幸能够请到徐先生教授女子班毯子功(floor skills)和男子班的功夫课。有关课程安排请点击此网址。 Key to Ex.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A Rare Opportunity The famous Beijing Opera performer of Wu Sheng (acrobatic male role), Mr Xu Li, recently accepted an engagement with our Dancing School. Wu Sheng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eijing Opera. It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acrobatic skills. Wu Sheng actors often show off their skills with tumbles, twists, and somersaults on the stage. These skills and movements require great precision in timing and strength, which takes a lot of training and exercise. Many of the 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 of classic and ethnic Chinese dances were originally from the acrobatic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Our dancing school is very fortunate to have Mr Xu Li to teach our Floor Skills class for girls and Kungfu class for boys. For class schedule, please click HERE. Exercise I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齐白石以革新水墨画和毕生献身于这项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2.他在几天后把那幅画重画了很多次,但是总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 3.兰亭序的极高的艺术价值促使更多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字体。 4.一个好的书法家所写出来的字必须充满生气,活力并具备完美的形体。 5.书法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清醒的头脑以及对毛笔有全面的掌握。 6.这个年轻演员认识到自己的演技还差,无法与他老师的演技相提并论。 Key Exercise III.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CHINAENGLISH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02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C HINA ENGLISH 金惠康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665) 摘 要:本文讨论什么是中国英语及其在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功能。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汉英翻译;中国英语 中图分类号:H 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03(2002)02-0072-07 一、什么是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不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它既不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所产生的 过渡语 ,也不是因英语不够表达而胡编乱造的英语。本文倡导的宗旨就是要使用规范英语来描述中华文化和社会,尽量避免中式英语。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使用和拓展中国英语。 1 从广义上来说,中国英语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长期用英语对自己与世界描述,它是国际英语的拓展与延伸。中国英语以国际规范英语为共核,把中国独有的文化、语言、事物、意念和传统等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传入国际(英语)社会,同时也融入许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汉语言特色的表达方式。如别有风味的词汇、短语、句式、认知方式、修辞手段、行文风格和章法结构。因而,中国英语具有国际规范英语的共性,又具有汉文化的内涵和汉语言的一些个性特色。毫无疑问,中国英语是长期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产物。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中国英语指的就是:在描述(翻译)华夏文明、中国社会及汉语言中所拓展了的那部分英语。 有人说在汉译英中使用中国英语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这句话也要从另一面理解为 非得如此不可 。社会发展与变革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并给语言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表达方式,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的。 中国英语的规范主要是来自现代中国官方媒体的英语文本典范和国际现代英文媒体的主流内涵;也来自汉英双语娴熟者描写华夏文明和中国社会的英文文本和由中国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等。这里使用 中国英语 这个词语(概念)来描述和记录国际英语在描述中华文明和社会、中国人民和政府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世界事务的理解、看法和立场时,英语所发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汉语表达特色的、并能为国际英语读者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的英文(文本)都可称之为中国英语。 2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中国英语的中国特色,即本土化(nativization 或是indigenization)。社会语言学中的本土概念的实质是主张文化和语言的相对价值、尊重个性,并以此来促进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彼此的适应与沟通。 72 收稿日期:2001-11-05 作者简介:金惠康(1950~),男,湖南邵东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应用语言学。

英汉汉英翻译学习 译后感

至今为止,已经学了一个学期的翻译基础。虽说未涉及汉译英的学习,但从过去这一学期对英译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我深知翻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对我来说,学好翻译这门课程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任重而道远。 在未上翻译课之前,每每听人提及翻译,以为就只是单纯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谁知经过一个学期的翻译课学习,才知道自己竟是大错特错了。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及其语言六大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人际功能、审美功能、元语言功能),我国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等,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翻译。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除了要遵循翻译的两大原则(忠实、通顺)外,还要注意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等翻译技巧的运用。否则,翻译时,容易出现“翻译腔”。如;And so you shall be my darling----when l tell you! 译文一:当我告诉你的时候——我的宝贝,你会知道的。译文二:那你等着吧——等到我告诉了你,你就懂得了!这两种翻译中,第一种机械地模仿原文,不知变通,是典型的“翻译腔”。而第二种摆脱了原文的结构束缚,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再现了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此外,对一些翻译技巧(如:词类转换法、重复法、正反反正翻译法、抽象与具体转换法、抽词拆译法、增词语省略法、物称人称转化法、形合意合转换法、视点转换法等)的学习及反复练习,也让我在学习的同时发现并总结出一些翻译时常出现的问题。如:的、地、得的正确使用(美丽的太阳花、吃力地行走、高兴得手舞足蹈);量词的正确使用(一只小熊、一头大熊、一个熊妈妈);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注意句子的停顿);“so·····that”不能译成“如此·····以至于”可译成“那样·····因此or所以”;“when·····”不能译成“当······时”;人的mate译成“伙伴”,动物的mate译成“配偶”,而人的“配偶”是spouse;“go down the wind”译成顺着风走,“go up the wind”译成逆着风走;定语从句的译法:分片——逐个译出——理解大意——调整语序。 另外,长句的翻译也是一大难点。像顺序法、分译法、逆序法、综合法等长句翻译方法都可用于翻译中,才能译出更好的译文。 与汉语习惯不同,在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通常用同义词、近义词代替前文出现过的词。同时,英语中通常用大量的连词,是句子更紧凑,而汉语恰恰相反。因此,在英译汉时,要尽量避免将关联词“和、所以、因此、而且····”翻译出来。 我深知自己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在学习时也比较吃力,但我不会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我会加倍努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翻译这门课程。

第二章汉英句法、篇章对比

5.汉英句法对比 ?句子的概念 ?汉语句子强调语义,表示语义终止的标点符号根据句子语义和语气来确定,具有突出的“以意统形”的特点。 ?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首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句末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大多数句子有主语和谓语。 ◆句子的类型 ?汉语句式: 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结构,可分为单句与复句。 ?英语句式: 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句与复杂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汉英句式异同 ?汉英都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大类。汉英陈述句基本相同,句尾都用降调。汉英疑问句都是用升调,句尾加问号,这是相同之处。 ?汉语疑问句分特指问、反复问、是非问、选择问和反问五种,而英语只有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问句四种。 ?汉语的是非问句和英语的一般疑问句相当,但语序不同。汉语是非句是陈述句式,或在陈述句尾加“吗”、“吧”表示。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谓语动词“ to be”,“to have”和助动动词或情态动词都放在主语之前。如:Are you a teacher? 你是老师吗? 汉语的特指问句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相当,但词序却不尽相同。汉语特指问句的词序和陈述句相同,而英语的特殊疑问句则一定要把疑问词放在句首,其句式是“疑问词+ 一般疑问句”。如: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干什么? 汉语的选择问句和英语的选择问句相同,只是词序不同。汉语的选择问句仍然是陈述句的词序,英语则是一般疑问句的词序。如:你去看电影,还是去看戏? Are you going to cinema or to theatre? 对于英语反意疑问句的翻译则要把握原文意思,用最恰当汉语形式来表达。如:He is your teacher, isn't he? 译文(1) 他是你老师吧?(表示猜测) (2) 他是不是你老师?(表示怀疑) (3) 他是你的老师,对吗?(表示没把握) (4) 他是你的老师,不是吗?(表示肯定) 汉语的反复问句是用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的,英语中没有与它相当的形式。译成英语用一般疑问句即可。如:这本书是不是你的?Is this book yours? 汉语的反诘问句可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也可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可以用英语的反意问句或一般问句来翻译。如:她不是没进城吗?She has not gone to town, has she? 你不能走快点吗?Can't you walk a little faster? 汉语的祈使句和英语的祈使句通常都没有主语,句子都用降调,句末用句号,语气较强的用叹

十 中国特色文化与汉英翻译

中国特色文化与汉英翻译 一.文化的概念及范畴 ? 1. Edward Tylor的定义: ?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 ? 2.文化的涵盖面极广,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的分类因此林林总总。 从地域分,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大陆文化和港澳台文化; 从时间上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 从宗教信仰分,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 ?从生产方式分,有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 从生产工具分,有旧时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 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人,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从性质分,有世界文化、民族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 从结构层次分,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参见王秉钦《文化翻译学》 ?3、奈达的分类 Ecological Culture 生态文化 Material Culture 物质文化 Social Culture 社会文化 Religious Culture 宗教文化 Linguistic Culture 语言文化 ?(参考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

(完整版)大学英语翻译全教程(完美版)练习与作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作业 天津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作业一:字词的翻译 一、词的理解 1.一词多义: wet She had a wet nurse for the infant Elliot. If you think I am for him, you are all wet. She wet her pants at the news. State state and revolution, state of the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3.词义引申:抽象化、具体化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She stood there chewing over the strange thing. The engine sounds good. At 23, he had first learned what it is to be a Negro. 4.词的褒贬:comment Alice was excited as a child, delighted to be once more the center of the comment. But what a comment, she could not help reflecting, on her own charms. He walked around the room. He then stopped and looked around, “comment” ? 5.词的轻重:看词类、看场合、看句型、看习惯等等。Through;free He slept the night through. There is a through train to Beijing. Through this way, they finished the task. She is free with her money. I made her free of my library. 二、词义的表达 1.直译法 dark horse Hot dog Forbidden fruit 暴发户半边天红卫兵 2意译法 blue jacket the yellow leaf Wet blanket 炒鱿鱼下海白拿 3.直译意译结合法 the apple of one’s eye as dull as a goose Once in a blue moon as cool as a cucumber Black sheep as timid as a rabbit 4.音译法

汉英语段翻译_试题09版_(精)

汉英翻译课外练习(语段) (2009级适用) Passage 1 目前,全世界40%以上的人口,即2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据预测,未来25年全球人口将由60亿增长到80亿,环境保护面临更大的压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从国情出发,中国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视为一项基本国策。众所周知,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环保工作的重点。 Passage 2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逐渐崛起成为政治经济强国,海外人士学习汉语的现象与日俱增,海外孔子学院也成了人们学习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首选之地。作为第二文化,中国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和世界观。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的美国人除了对中国菜肴赞不绝口之外,也在尝试针灸,草药和武术。他们也看功夫电影,学习东方时装潮流和手工艺,不知不觉的在日常生活中谈及中国的点心,人参、银杏,乌龙茶等。目前在美国最热门的中国文化是道家学说和有着神秘色彩的风水学。 Passage 3 微软公司举世无双的利润率使其雄踞全世界所有公司股票值之首,接近5000亿美元。全世界五大首富它造就了三个。它除了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之外,还造就了大约一万个百万富翁,主要集中在美国西雅图区域。 但是无论是硬件革命还是软件革命,其财富创造的影响都不可与目前因特网上所发生的情况同日而语。因特网加快了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商务的繁荣,掀起了个人财富急剧积累的第三次,也是最令人注目的一次浪潮。 Passage 4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各国追求各自的利益是正常的,出现一些摩擦和纠纷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要以冷静而明智的态度正确对待和处理摩擦和纠纷。就中美贸易而言,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在美国市场上,许多中国商品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在美国投资设立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我们可以预见,中美贸易摩擦将随着经贸关系的深化而凸显,但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总体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Passage 5 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耍龙灯和舞狮子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项目。还有一种至今仍受人欢迎的传统表演活动,叫踩高跷。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采用了新的方式庆祝新年。但不管庆祝方式怎么变,春节的精华不会变,那就是为了祈求新年吉祥如意。最重要的是,春节是一个合家欢聚的日子,出门在外的人总要想方设法在除夕夜到来之前赶回家,吃上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段饭——“团圆饭”。 Passage 6 汉语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不免失之偏颇。人类所有的语言都可追溯到朦胧的史前时期,但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这些语言是否

英汉互译教程要略

英汉互译教程总复习 1.Joint military exercises have increased in the region, to the detriment of trust between countries. 联合军事演习在本地区有增无减,不利于国家间建立信任。 2.This old man gets up and goes to bed with the sun everyday. 这位老翁每天黎明即起,日落而息。 3.A nearby object falling into a black hole is never heard of again. 附近的天体一旦落入黑洞,就会销声匿迹。 4.我们应该抢时间赶任务。 We should work against the clock. 5.These hospital expenses made inroads on my savings. 这些住院费耗掉了我大部分积蓄。 6.They killed a bottle of Kaoliang between them. 他们二人对酌,把一瓶高粱酒喝得一干二净。 7.When it came to reading, they were as good as blind. 一拿起书本,他们可都成了睁眼瞎了。 8.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9.人们笑贫不笑娼。 People ridicule poverty but not prostitutes. 10. 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 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11.They ran away as fast as their legs could carry them. 他们拼着命地逃跑。 12.People were born survivors. 人的生存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13.这个环境工程是个“民心工程”。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project is a “popularity-winning” project. 14.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The mastery of a languag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15. 会议开得冷冷清清,有时甚至开不下去了。 The meetings were marked by such absence of living discussions that at times they were almost on the point of breaking up. 16. They pay lip-service to education but don’t work for better schools. 他们口惠而实不至,口口声声支持教育,却又不肯为改善学校条件做一些实际工作。 17.Unemployment has stubbornly refused to contract for more than a decade. 失业人数高居不下,已经十多个年头了。 18.有些厕所似乎仍是这次卫生大扫除活动的死角。 Some toilets seem immune to the clean-up campaign. 19. 这个摊贩叫卖道:“快来买呀,过了这村可没这个店啦。” The street peddler hawked, “Now or never!” 20. Why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何必多此一举? 21.You’re just teaching your grandmother how to suck eggs. 你这是在班门弄斧。 22.His being neglected by the host added to his uneasiness. 主人对他的冷淡使他更加不自在。 23.I could have laughed to hear him talk like this.

试评《汉英词典》第三版

试评《汉英词典》第三版 叶飞 11级大外部语言学方向 12320111152590 摘要 《汉英词典》在传承初版和修订版优秀品质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文章拟就词目收录、词类标注、对应词和例证这几个方面,试对《汉英词典》第三版进行简要评析,并将其与1978年汉英词典初版作粗略对比。关键词:汉英词典词目收录词类标注对应词例证 一.引言 1978年吴景荣先生主持编纂的《汉英词典》(第一版)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学者编纂出版的第一部汉英词典,也是我国汉英词典方面的奠基之作,出版之后受到了英语界和读者的高度赞誉。当时美国政府的某研究机关把它确定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字宣传中术语和成语译成英语时的标准参考书”。姚小平在第三版序言中如是说:“在国人的汉英词典编纂史上,这第一步极为重要,以后无论哪一本汉英词典,无论续编、新编、另编,或多或少都受惠于1978年的第一本。”1995年危东亚教授主编的汉英词典修订版面世,2010年1月,又经历了十年不懈的努力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汉英词典第三版,由姚小平教授主编。第三版继承了初版和修订版编排合理、译文准确、例证丰富及语言生动等优点,同时在词目收录、词类标注、例证设置和图文并茂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文章拟从词目收录、词类标注、对应词和例证这几个方面,试对《汉英词典》第三版进行简要评析,并将其与1978年吴景荣教授主持编纂的第一版汉英词典做下粗略比较。 二.简析《汉英词典》第三版 1.关于词目收录 汉英词典第三版以修订版为基础,对词目进行了增删和调整。收入词条约十万,较1978年的第一版增收近五万条。篇幅由976页增加到1950页。增加的词目既包括一些由来已久、具有较强稳定性的词语和固定搭配,也包括大量反映时

英汉汉英实用翻译教程

一、汉译英部分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Tao Te Ching - The Way of Life - The Wisdom of Ancient China ?The tao that can be described is not the eternal Tao. ?The name that can be spoken is not the eternal Name.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he Master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whether,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The Master said, "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 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 …The Master said, "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The Master said, "If a man keeps cherishing his old knowledge, so as continually to be acquiring new, he may be a teacher of others." 4.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In ancient times those who wanted to learn would seek out a teacher, one who could propagate the doctrine, impar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esolve doubts. Since no one is born omniscient, who can claim to have no doubts? If one has doubts and is not willing to learn from a teacher, his doubts will never be resolved. Anyone who was born before me and learned the doctrine before me is my teacher. Anyone who was born after me and learned the doctrine before me is also my teacher. Since

汉英翻译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解读中原文化,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的河南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华崛起的高地,与根深叶茂的繁荣文化是分不开的。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后,我们要实现中原崛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开发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创新我们的文化,要把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强大的文化力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中原崛起。所以省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这两个跨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只有把这两大跨越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加快中原崛起的进程。这次我们举办“中原文化香港行和2007年豫港贸易洽谈会”,实际上就是要充分展示中原文化的魅力,发挥中原文化的潜力、增强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形成推动中原崛起的新动力。为此,我们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中原崛起,用人文精神凝聚中原崛起,以文化产业支撑中原崛起,以人才智力支持中原崛起,以创新文化推动中原崛起,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现阶段,我们首先要把家底摸清,弄清到底有多少文化的“金矿”、“银矿”、“铜矿”、“铁矿”。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启动,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文化资源的普查,一俟普查结束我们就制定开发利用的规划。从当前掌握的情况看,我们至少有以下八大产业可以很好地发展,这就是传媒出版、文博会展、文化旅游、功夫娱乐、影视动漫、戏曲演艺、书法绘画、网络创意等八大产业。我省的这八大产业都是省委、省政府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无论从资源禀赋看,还是市场潜力看,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可期的经济效益。比如书法绘画,我们商丘市有一个王公庄村,家家户户画老虎,一年卖画四百万。我们的开封市多数成年人都是书法爱好者或者是各级书协会员。书法绘画在河南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有全国领军人物,现任的中国美协主席和中国书协主席都是我们河南人。再如功夫产业,少林功夫影响已经波及世界,来自国内外学习武术的学员仅登封一地就有10万多人,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时专程拜访少林寺。陈氏太极拳也已经走出国门,开始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设馆收徒,吸引了大量国外的年轻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一斑。在此,我真诚的欢迎香港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到河南去看一看,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河南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措施有力,有9800万勤劳智慧的中原儿女的奋发进取,有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海内外朋友的热情参与,中原文化就一定能够迎来发展的春天,就一定能够放射出更加瑰丽的光彩,成为推动中原崛起的强大动力。 The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 of China A close examination of Central China’s culture clearly reveals that its culture with long and deep roots has contributed tremendously to its central position as the heart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exploit, develop and rejuvenate our culture in the project of resurrecting Central China’s economy , thus giving

全球化语境下弘扬中华文化的翻译策略

全球化语境下弘扬中华文化的翻译策略 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本着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的目的,翻译应更多地承栽介绍和传播异域文化的使命。汉英翻译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对策性。在翻译策略上通过比较分析全球化语境下翻译的文化的特点,利用建构主义理论,采取异化取向,这既是尊重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全球化语境下对汉英翻译的基本要求。 标签:全球化语境;翻译;建构主义;文化 全球化首先是一个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内的课题,但近年已经引起了包括翻译研究者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其原因在于,信息的传播和大众传媒的崛起使得全球化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它的本质是传播。翻译研究有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分。宏观研究指的是对影响具体翻译实践活动的外在因素的研究,微观研究指的是具体的语言操作层面的翻译研究。后殖民主义的宏观翻译理论研究从全球化的层面研究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考察文化与翻译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把翻译从狭隘的字词转换中解脱出来,从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把握和认识翻译活动,扩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加大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度。这无疑会使研究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翻译的本质特征。在全球化大语境下,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翻译的功能将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翻译对文化的重塑和构建在跨文化交际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本着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的目的,翻译应更多地承载介绍和传播异域文化的使命。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全球化语境下翻译的文化的特点,利用建构主义理论,给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翻译活动的发展策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一、全球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社会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全球化作为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已经以不同的形式渗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著名学者张柏然指出,全球化在文化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世界性的交流,打破了原来闭关自守的狭隘界限而走向开放和多元,形成一种“世界文化”的新格局。这一发展对翻译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张柏然指出,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翻译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文字转换过程,而是一种特别的文化交流活动。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冲突不会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冲突,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却会上升为占主导地位的冲突。不同文化需要沟通,而沟通离不开翻译,因此,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翻译研究的切入点。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经济的交往会变得越来越密切。通过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