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序言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

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及大学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整体上相互衔接。高中各年级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侧重点,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时事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课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学校其它各项德育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的督导与评估、学习的考核

与评价,都必须依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经济常识)

教学目标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概况;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

前言(1课时)

┌────────────────┬─────────────────┐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经济是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1.经济的基本含义。││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结│2.《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常识》主要讲述与我国公│理解:││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从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的基本知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实际需要三个方面,说明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8课时)

┌──────────────────────────────────┐│商品(3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识记:││的总和。│1.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2.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所有者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3.商品经济有简单商品经济、资│

│商品经济的发展。│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既│种类型。││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理解:││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1.比较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2.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时间决定的。│商品的属性,缺一不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3.区别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劳动时间,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某种使│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关系。││├────────────────┴─────────────────┤│货币(3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识记:││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2.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世界上│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职能。│。││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以货币│││为煤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理解:││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货币符号。│膨胀的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运用:││上涨,叫做通货膨胀。│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价值规律(2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理解:││。│1.结合实例,分析价值规律的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从调节、激励、分化三个方面││,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课时)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4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识记:││制度的基础。│1.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2.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用。│3.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联│制形式。││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层经营体制。│和按劳分配。││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1.根据典型事例或统计资料,说││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

│我国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说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必然性。│││3.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狭义的市场和广义的市场。│识记:││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1.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2.几种主要的市场。││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包括平等性│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方面。│4.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需要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理解:││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1.从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滞后性的一面,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

│础,以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为生产目│要性。││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阐释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要性。││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3.从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国家宏││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观调控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企业和经营者(6课时)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4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市场的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识记:││参加者。│1.市场主体的基本含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2.企业的基本含义。││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3.企业的分类。││经济组织。│4.股份公司和股票、企业法人和││企业按经营内容、所有制性质、│法人代表的基本含义。││规模和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理解:││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1.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营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理水平,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巩固社会主义制│产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度。│2.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道理,表明在竞争中,出现企业的破││企业在市场中依法平等竞争,优│产、兼并是必然的。││胜劣汰。││││运用:│││收集有关资料,说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企业的经营者(2课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在国有企业中厂长(经理)处于│识记:││中心地位;党组织起政治核心作用;│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职工以主人翁的身分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理解:││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和│1.从对国家财产负责,全心全意││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依靠工人群众两方面,说明国有企业的││企业的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企业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职工的关系。││企业的经营者要注意维护企业的│2.从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文化││形象和信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科技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说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3.列举不正当竞争的实例,说明│││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注意企业的│││信誉和良好的形象。│└────────────────┴─────────────────┘

四、产业和劳动者(7课时)

┌──────────────────────────────────┐│三大产业(4课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识记:││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二产│1.三大产业的划分。││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2.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的基本含义。││生产总值中的比重。│3.科教兴农的典型事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4.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基础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理解:││高效农业。│1.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工业是国││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经济的主导。││。│2.引用生活中的实例,阐释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的意义。││我国主要的工业部门和支柱产业│││。│运用:││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现代化│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事││经济的重要特征。│例,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3课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识记:││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平│1.劳动者的主要权利。││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2.劳动者的主要义务。││休息休假,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以及│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提请劳动争议的处理等。│同的原则、法定程序和基本内容。││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包括:完│4.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5.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原则。││业道德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规│理解:││定并有法律保障的。│列举事例,说明劳动者提高职业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运用:││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要符合既│结合个人的职业志愿,谈谈劳动者││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应该怎样以主人翁姿态坚持劳动权利和││则;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义务相统一。│└────────────────┴─────────────────┘

五、财政和税收(6课时)

┌──────────────────────────────────┐│国民收入与财政(3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国民收入的分配用于积累与消费│识记:││两个部分。│1.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预│2.我国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范围。││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理解:││收入;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1.从兼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要两个方面,说明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等。│关系的原则。││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预算│2.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进经济发展、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高││节余;财政赤字是指当年预算收入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巩固政权等方面,││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说明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增加财收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税收与纳税人(3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识记:││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1.税收的基本含义。││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3.纳税人的基本含义。││的基本特征。│4.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理解:││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1.举例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2.从增加财政收入的渠道和调节││民应有“纳税人”意识。│经济的杠杆两个方面说明税收的作用。│││3.举例说明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明确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应负法律责任。││││││运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

││。│└────────────────┴─────────────────┘

六、银行和储蓄(5课时)

┌──────────────────────────────────┐│我国的银行(3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识记:││业务的金融机构。│1.银行的基本含义。││银行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巨大的作│2.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用。│银行各自的主要职能。││我国银行的分类。│3.支票、汇票、信用卡的用途。││几种主要信用工具。││││理解:│││从银行是国家领导和组织现代化建│││设的有力工具,说明银行的巨大作用。│├────────────────┴─────────────────┤│公民的储蓄(2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储蓄的作用。│识记:││银行储蓄存取款的基本原则是:│1.我国银行储蓄存取款的基本原││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则。││储户保密。│2.我国现有的主要债券(国库券││债券的特点和作用。│、国家建设债券、金融债券)及其作用││我国的商业保险及其职能和作用│。││。│3.商业保险的作用以及购买保险│││的一般程序。││││││理解:│││从国家经济建设和公民个人经济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储蓄的作用。││││││运用:│││根据储蓄、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模拟家庭收入,提出一项家庭投资的│││计划。│└────────────────┴─────────────────┘

七、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6课时)

┌──────────────────────────────────┐│商品服务市场(2课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商品服务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识记:││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范围。││“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理解:││发展商品服务市场的作用。│1.分析几种违背商品服务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明确其危害性。│││2.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发展商品服务市场对于促进生产和提高│││人民质量的作用。│├────────────────┴─────────────────┤│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家庭消费包括物质生活消费、精│识记:││神文化生活消费、劳务消费等方面。│1.公民个人和家庭生活消费的基││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要与家庭│本内容。││收入相适应。│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3.我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的主要│要机构。│

│权利是: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4.依法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争议││了解商品和服务;选择商品和服务;│,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般程序。││要求公平交易;索取赔偿;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等。│理解:││消费者要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青年││益。│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铺张││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的途径│浪费,应当适度消费。││。││││运用:│││1.根据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要│││与家庭收入相适应的原则,模拟一份个│││人和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2.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伪劣│││商品的危害,谈谈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7课时)

┌──────────────────────────────────┐│当代世界市场(4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世界市场(国际市场)是各个国│识记:││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1.世界市场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类││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型。││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化、竞争激烈化、区域集团化、跨国│3.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公司迅速发展,是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特点。│4.世界市场价格的基本含义。││世界性贸易和金融组织。│5.外汇与汇率的基本含义。││世界市场价格是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换的价格,是国际商品价值的货币│理解:││表现。│1.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强行不等价交换。│要求几方面,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2.列举实例表明,发达资本主义││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榨取高额利润││向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贸易(3课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地区)之│识记:││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动,由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2.对外贸易的几种方式。││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3.海关和关税的基本含义。││,进口总额大于出口称为逆差。│││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理解:││对外贸易包括对等贸易、展卖、│1.说明征收关税的道理,以及关││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几种方式。│税保护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意义。││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2.根据典型实例或统计资料,说││机关;关税是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品征收的一种税。│用。││征收关税及关税保护的意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运用:││互利原则。│引用典型事例,说明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坚持独│││立自产、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二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哲学常识)

教学目标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逐步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面对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确定正

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

前言(1课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识记:││本活动。│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8课时)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透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务必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就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 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理解、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务必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务必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能够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齐来。如我在讲述“世界上各大国与中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时,联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在讲述“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时,联系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联合国的作用;在讲述“朝鲜半岛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间的核冲突”时,联系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和平问题;在讲述“中美撞机事件”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潜力,简单愉快地构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到达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务必不断地探索并采用贴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用心发挥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7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 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ˊBˊ。 4.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图中R1=4Ω,R2=6Ω,把它们并联在U=3V的电路中,则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Ω;通电3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J。 6.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Ω。 7.实验发现,两条平行放置的直导线,当通以相同的电流时相互吸引(如图),这是因为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而磁场对电流又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它的受力,对a导线:通电导线b产生的磁场对它具有向右的作用力;对b导线:。 8.某导体的电阻为20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2A时,则其1min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 9.如图甲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可将物块A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见图乙)。请在图乙中画出物块的受力的示意图。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A B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设计思路

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 几点体会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体会 1、创新教学方法-用函数式“细”化经济、哲学道理 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政治学科,带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但它的科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科学性的角度讲,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 例如:在教授《经济生活》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课本中有一个结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这是由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共同决定的。因为价值量是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可以看作“相等”,置换一下,不难得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了,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

的价值总量如何变化呢?结论是不变。因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可表示为:xy=k(y为单位商品价值量,x为社会劳动生产率,k为一个常数),这是一个“双曲线”函数。由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根据劳动生产率定义),“单位商品价值量”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反比的,这样:xy=k 不变。由于用了“双曲线”(反比例)函数,以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单纯语言解释效果好多了。 再如:教授《哲学生活》中“量变与质变关系”时,可以用一次函数公式y=kx表示。y表示发生质变的最终的量,k表示每次变化的量,x为频率。“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都是k太微小而x特别大最后达到了目的。但这不是唯一可取的途径,更不是当今时代所推崇的方法。如果x不能特别大,那么就要使每次变化的量k变得大一些,也能达到目的。这就需要创新,改变事物的结构。这样,“量变与质变关系”的道理才更全面。 2、注重过程细节-用新素材“亮”化课堂教学 西方有谚:“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成败”,无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实现新课程教学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版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解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

(完整word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学科发展规律,特制定本课程标准。本课程标准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一系列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的重要渠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起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是对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体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所进行的梳理、加工和提炼。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版(全文)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全文) (修订稿)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学科发展规律,特制定本课程标准。本课程标准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一系列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的重要渠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起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 实践性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是对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体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所进行的梳理、加工和提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二)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6-08-10T11:25:26.9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9期作者:黄小孟 [导读] 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 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552300 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 一、创新教学方法——用函数式“细”化经济、哲学道理 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政治学科,带有浓厚的思想教育色彩,但它的科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科学性的角度讲,高中政治学科虽然整体上不比数理化那样准确、精细,但它在某些局部完全可以借助数理化的研究方式。 例如:在教授“经济生活”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课本中有一个结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这是由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共同决定的。 因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可以看作“相等”,置换一下,不难得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 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了,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如何变化呢?结论是不变。因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可表示为:xy=k(y为单位商品价值量,x为社会劳动生产率,k为一个常数),这是一个“双曲线”函数。 由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根据劳动生产率定义),“单位商品价值量”则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反比的,这样:xy=k 不变。由于用了“双曲线”(反比例)函数,以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单纯语言解释效果好多了。 二、注重过程细节——用新素材“亮”化课堂教学 西方有谚:“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成败”,无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都离不开教学过程的细节,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应重在过程中细节的处理。目前高中新课程政治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注重过程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编制教材的专家已经为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做了周到、细致的预设,因此下一步关键就是看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尤其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亮点”,掀起一浪高一浪的高潮。 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第四课“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框题时,我考虑到书中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后得到解决的几个案例已经时过景迁,远离舆论关注的热点,重拾起来会增加困难,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于是就向学生讲述了几年前在电视中看到、至今记忆犹新的例子:某市政府,在未经充分论证、没有广泛征取市民意见的情况下,在市中心建了三座立交桥。 这三座立交桥建成使用后,群众把它们分别叫做“新加坡”(新增加的坡)、“越南”(越发行路难)、“土耳奇”(土气而且奇怪)。“新加坡”、“越南”、“土耳奇”的桥名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纷纷议论、猜测起来,想弄懂这桥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大家恍然大悟后,没有不笑出声来的,有个同学甚至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市民)太有才了!我趁机把学生引导到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及政府接受监督的重要性上来,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我也教得轻松了许多,顺畅了许多。 三、拓展备课视野——用大备课“厚”化教师底蕴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的准备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区分,广义备课也叫大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教师的一堂好课包含了他一辈子的教学修养,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教师特有的教育素质,确实对于他上好一节课起了潜移默化的决定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终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顽强进取,对业务精益求精。广义而言,教师为丰富自己的知识所进行的进修、培训及自学等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为教学工作做准备,都是备课的范畴。 广义备课,既包括一个教师的知识量的储备和增添,也包括其日常见闻的广大和人生经历的丰富,还包括其人文思想的加深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因为一个教师的学识、见闻、经历、体验、思想,都可能被经意或不经意地在某个时间带进课堂,成为他教案上看不见的部分,化为影响学生的雨露和养料。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广义备课与狭义备课包含着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务虚与务实等多对关系。新课程条件下,广义备课比狭义备课更重要。 广义上的备课做好了,狭义上的备课也就轻松了,教学的翅膀也就获得了自由翱翔的空间——教者就能在课堂上高屋建瓴,收放自如,左右逢源;广义上的备课做得不够,狭义上的备课做得再好,上起课来也难免是拄着拐杖行走,发挥得再好也不过是麻雀在屋檐下扑翅。 广义备课,是一个对全面信息和人的全面能力开放的大系统,由于拓展了时间和思维,更能增加灵感思维出现的可能性,锻炼教育机智,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生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 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 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 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解读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和要求: 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及其特点,明确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在中学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分析总结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 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我国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理念,明确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目标的基本结构和新特点。 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结构及其确立的依据,明确基础教育改革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把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结构调整的趋向。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目标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1、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界定;2、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历史考察;3、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理念;4、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目标;5、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结构 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界定 1、课程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就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担负着中学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承载着中学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中学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的教学科目。 (1)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2)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课程 (3)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课程 3、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历史考察 (1)民主革命时期(清末、民国、民主革命) (2)新中国成立后(初创、加强和发展、严重破坏、恢复和发展、改革时期) (3)改革时期 ①实验阶段(1985~1992) ②调整完善阶段(1992~1994) ③总结发展阶段(1994~1999) ④新课程改革阶段(1999年至今) 4、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理念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 ①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是本课程的核心。 ②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7) 一、成长中的我 (7) 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10)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1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9) 一、教学建议 (19) 二、评价建议 (21) 三、教材编写建议 (21)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23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追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话、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设计思路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全文

普通高中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統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2004)》规定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的基本理念有 1.3.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1.3.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1.3.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1.3.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1.3.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和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困惑 在一年多来的高中新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有以下几点: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等等。 2、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新教材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的感觉,使得学生上课听得开心,下来拿到练习题难过。 3、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过多过于理想化,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和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困难的是政治课的课外活动,需要学生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搜集资料,而学生在时间上首先无法保证,课外活动无法开展,导致课堂活动只是按照教师的一家设计,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形式单一,时间一长,也就让学生感到没有意思,缺乏兴趣。而且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导向下,不可能也不允许学生在课前课后化时间去进行相关的探究准备和探究活动. 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摸索、研究、思考、总结,现将我们对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相应的思考向大家作一汇报,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如第九课《矛盾》原教材用一单元的内容来安排,现缩成一课的内容,容量大,用两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 (二)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新教材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

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三)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