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一、填空:

1.统计数据收集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统计资料的过程。答案:调查方法,收集

2. 搜集统计数据的方法有:(1)直接观察法,(2),(3)(4)。答案:报告法,采访法,登记法

3.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组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普

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统计报表制度

4.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是:以必要的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为主体,同时辅之以、科学推算和部分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答案:抽样调查,重点调查

(2),(3)(4)5.统计调查的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几项内容:(1)明确调查目的,

(5)(6)(7)。答案: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设计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确定调查时间,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调查报告的撰写6.数据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或是对已有的综合统计资料进行再整理。答案:分类和汇总

7.数据整理的程序包括:(1)统计资料的审核,(2),(3)或绘制统计图,(4)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答案:资料的分组和汇总,编制统计表

8.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的组,称为统计分组。答案:某个标志,不同性质

9.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和。答案:穷尽原则,互斥原则

10.统计上规定,凡是总体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是相邻两组的界限值,这一个单位归入作为的那一组内,即所谓“上限在不内”原则。答案:下限值

11. 统计分组必须先对所研究现象的作出全面、深刻的分析,确定所研究现象的属性及其内部差别,而后才能够选择出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组标志。答案:本质

二、单选题

1.统计调查对象是()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总体单位

C.现象总体

D.统计指标答案:C

2.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答案:A

3.要对某企业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则该企业的“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答案:A

4.对银行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所有银行

B.银行所有职工

C.每个银行

D.银行每个职工答案:B

5.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人

B.每一个家庭

C.每个银行

D.银行每个职工答案:A

6.报告单位亦称填报单位,它是()

A.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B.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C.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D.与调查单位相一致答案:B

7.城镇家庭生活水平调查一般采用()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答案:D

8.在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中,对原始资料的审核,重点是审核原始资料的()

A.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B.资料的完整性与代表性

C.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D.资料的准确性与全面性答案:A

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答案:B

10.在统计分组时,若某个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

A.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

D.另设一组,归入其中答案:B

11.在变量数列中,频率是指()

A.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

B.各组的比率相互之比

C.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D.各组的单位数答案:C

12.当某一总体内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一定时,意味着()

A.组距一定

B.组数一定

C.全距一定

D.组限一定答案:C

13.把保定市所有商店按商品销售额分组()

A.只能进行单项式分组

B.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C.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D.无法进行分组答案:B

14. 统计表的构成,从形式上看包括()

A.总标题和数字资料

B.主词和宾词

C.总标题、横行和纵栏标题三部分

D.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答案:D

15. 统计表的构成,从内容上看,包括()

A.总标题和指标数值

B.主词和宾词

C.总标题、横行和纵栏标题三部分

D.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答案:B

16.编制单项数列,作为分组依据的变量是:甲、离散型变量;乙、连续型变量。而变量值的变动范围:丙、较小;丁、较大。答案为()

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答案:A

17.在编制变量数列时,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较大,宜编制:甲、单项数列;乙、组距数列。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较大,且变动很不均匀时,宜编制:丙、等距数列;丁、异距数列。答案为()

A.甲与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乙与丁答案:D

18.统计表按主词分组的情况不同,分为()

A.简单表和分组表

B.简单表和复合表

C.分组表和复合表

D.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答案:D

19.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答案:B

20. 统计表按宾词排列情况不同分为()

A.宾词简单排列与分组

B.宾词简单排列与分组平行排列

C.宾词简单排列与分组层叠排列

D.宾词简单排列、分组平行排列与分组层叠排列答案:D

三、多选题

1.下面哪些现象适宜采用非全面调查?()

A.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B.某型号日光灯耐用时数检查

C.某地区居民储蓄存款

D.某地区森林的木材积蓄量

E.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答案:ABCD

2.抽样调查()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是一种非连续性调查

C.可以消除抽样误差

D.应遵循随机原则

E.能根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答案:ABDE

3.洛伦茨曲线()

A.是一种向下累计曲线

B.可以用于反映财富的分布曲线

C.可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

D.越接近对角线基尼系数越大

E.其图形能制作成直方图答案:BCD

4.在我国第五次全国人中普查中()

A.每个中国公民是调查单位

B.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全国男性人口数是品质标志

D.年龄是变量

E.每个家庭是填报单位答案:ABDE

5.普查()

A.是专门组织的调查

B.属于经常性调查

C.属于一次性调查

D.属于全面调查

E.是可以广泛采用的调查方法答案:ACD

6.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包括()

A.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

B.以经常性的统计报表为主体

C.以周期性重点调查为基础

D.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

E.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为补充答案:ADE

四、计算题

1.采用抽样方式调查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消费品支出额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

886,928,999,946,950,864,1050,927,949,852,1027,928,978,816,1000,918,1040,854,1100,900,866,905,954,890,1006,926,900,999,886,1120,893,900,800,938,864,919,863,981,916,818,946,926,895,967,921,978,821,924,651,850。

要求:

(1)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向上累计分布曲线图、向下累计分布曲线图。

(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2.某行业协会的40家企业201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

152,124,129,116,100,103,92,95,127,104,105,119,114,115,87,103,118,142,135,125,11 7,108,105,110,107,137,120,136,117,108,97,88,123,115,119,138,112,146,113,126。

要求:

(1)根据以上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2)行业协会规定:产品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的企业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的企业为良好企业,105—115万元的企业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的企业为落后企业。将以上数据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分组。

3.某省考试院对2011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12000名考生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

(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年龄分布直方图。

(2)根据直方图分析成人自学考试人员年龄分布的特点。

4. 某地区2011年国有经济企业的房屋施工面积为350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0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7000万平方米,集体经济企业的上述相应数字为12000万平方米、8800万平方米、2000万平方米;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的相应数字为83000万米,79000万平方米,74000万平方米。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统计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2020/3/27 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 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1,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6.某人设计了一个游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经过专家鉴定 B.应调查四位游戏迷 C.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 D.以上都不是 7.如图2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 A.甲校B.乙校 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无法确定 8.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9.某市股票在七个月之内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如图3所示.从图上看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份股票月增长率逐渐减少 B.7月份股票的月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七个月中,每月的股票不断上涨 D.这七个月中,股票有涨有跌 10.关于如图4所示的统计图中(单位:万元),正确的说法是().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附答案)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 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 2、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 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 3、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 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 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 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用 图;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应采用 图. 4、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 、明确调查问题; B 、记录结果; C 、得出结论; D 、确定调查对象; E 、展开调查; F 、选择调查方法。 5、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 分数是 . 6、某校八年级(1)班为了了解同学们一天零花钱的消费情况,对本班同学开展了调查,将 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以2元为组距,绘制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 知从左到右各组的频数之比为2∶3∶4∶2∶1. (1)若该班有48人,则零花钱用最多的是第 组,有 人; (2)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共有 人; (3)若每组的平均消费按最大值计算,则该班同学的日平均消费额 是 元(精确到0.1元) 7、根据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劳动者构成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 5所示,则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的构成比例 是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全班有40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 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 9、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 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 生人数约1200.全市人口实际约300万,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12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8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 10、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 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数(元) 人数 12108642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若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 2.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 A.3B.4C.5D.6 3.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 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 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B,A1D1所成的角等于() A.30°B.45°C.60°D.90° 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与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a?α,b?αB.a?α,b∥α C.a⊥α,b⊥αD.a?α,b⊥α 6.下面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 ②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 ③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 ④若a⊥b,b⊥c,则a∥c. A.4B.3C.2D.1 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线段A1B1,B1C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1E=B1F,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EF⊥AA1;②EF∥AC;③EF与AC异面;④EF∥平面ABCD.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8.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 B.若a∥α,b∥β,α∥β,则a∥b C.若a?α,b?β,a∥b,则α∥β D.若a⊥α,b⊥β,α⊥β,则a⊥b 9.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n∥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卷

《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第1课时) 一、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如下: 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喜欢吃()的人数最少,有()人。 3.喜欢吃()的人数与()的人数同样多。 4.明明的班级一共有()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记录整理到统计表中,呈现出统计结果。注意:记录整理时不重复、不遗漏。 答案: 1.3,,5,4,13,5,8 2.葡萄3 3.苹果香蕉

4.38 5.喜欢吃草莓的人数比香蕉的人数多多少人?13-5=8(人)答略。(答案不唯一) 二、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考查目的:这道题是对于统计表的针对性练习,重在让学生读懂用统计表呈现的数据,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统计的价值。 答案: 1.打游戏机 2.16 3.答案不唯一 4.打游戏机的人数较多,读课外书的与去户外玩的人数较少。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少打游戏机,多用于读书和室外运动。 三、下面是调查二(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 2.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有()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考查目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信息以及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统计表。 答案: 1.14,9,17 2.奥特曼17 3.5 4.14+17=31(人) 四、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热身】 1.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7,7 B.7,6.5 C.5.5,7 D.6.5,7 2.我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到,我市GDP增长率分别为9.6%、10.2%、10.4%、10.6%、10.3%. 经济学家评论说,这5年的年度GDP增长率相当平稳,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增长率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比较小.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3.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 9.4, 9.6, 9.9, 9.3, 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A.9.2 B.9.3 C.9.4 D.9.5 4.若样本数据1,2,3,2的平均数是a,中位数是b,众数是c,则数据a,b,c的标准差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0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方差的简化公式 〖大纲要求〗 了解样本方差、总体方差、样本标准差的意义,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它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备考兵法】 1.方差的定义 在一组数据x1,x2,…,x 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 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2”表示,即S2=1 n [(x1-x)2+(x2-x)2+…+(x n-x)2].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S 2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2)简化计算公式(Ⅰ) S 2 = 1n [(x 12+x 22+…+x 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 12+x 22+…+x n 2)-x 2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 S 2 = 1n [(x`12+x`22+…+x`n 2)-nx x `2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数据x`1=x 1-a ,x`2=x 2-a ,…x`n =x n -a ,?那么S 2 = 1n [(x`12+x`22+…+x`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12+x`22+…+x`n 2)-x `2 .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3.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S=2S = 222121 [()()()n x x x x x x n -+-++-g g g 4.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所研究的权是这两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的情况. 方差较大的数据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数据波动较小.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平均数的求法,有关习题常出现在填空题或选择题中,如: (1)已知一组数据为3,12,4,x ,9,5,6,7,8的平均数为7,则x = (2)某校篮球代表队中,5名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85,178,184,183,180,则这些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 (A )183 (B )182 (C )181 (D )180 2.考查样本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 (1)数据90,91,92,93的标准差是( )(A )2 (B )54 (C )54 (D )52 (2)甲、乙两人各射靶5次,已知甲所中环数是8、7、9、7、9,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练习题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 ).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垂直于不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仅②不正确B.仅①、④正确 C.仅①正确D.四个命题都正确 2. 如果直线 a是平面α的斜线,那么在平面α内() A 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 B 不存在与a垂直的直线 C 与a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D 与a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 3. 平面α内有一四边形ABCD,P为α外一点,P点到四边形ABCD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四边形() A 必有外接圆 B 必有内切圆 C 既有内切圆又有外接圆 D 必是正方形 4. 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线BC∥平面PAE D.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5. 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a,则c与b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异面或相交 6. 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用平面α去截此四棱锥(如图),使得截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样的平面α( )A.不存在B.只有1个 C.恰有4个D.有无数多个 7. 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到△ABC各顶点的距离相等,而且P 到△ABC各边的距离也相等,那么△ABC() A 是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是等边三角形 D 不是A、B、C所述的三角形 8. 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是SB 的中点,则AE 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1 3 D. 2 3 9.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A1与CC1的中点,则直线ED 与D1F所成角的大小是 () A. 1 5 B。 1 3 C。 1 2 D 10. 已知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m,n和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m n m n αα ?则 B.若,, m m n n αβα ?=⊥⊥ 则 C.若//,//,// m n m n αα则 D.若//,,,// m m n m n αβαβ ?= I则 11. 在三棱柱 111 ABC A B C -中,各棱长相等,侧掕垂直于底面,点D是 侧面 11 BB C C的中心,则AD与平面 11 BB C C所成角的大小是 ( ) A.30o B.45o C.60o D.90o 12. 已知直线l、m,平面α、β,且lα ⊥,mβ ?,则// αβ是l m ⊥ 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 通过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是分散的、零碎的、个别的,要说明事物的总体情况,揭示总体的一般情况,还需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才能对总体做出概括性的说明。 1、统计资料整理的一般问题 (1) 统计整理的概念、作用、重要性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经初步加工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分析,以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只有经过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等整理工作,才能实现由个体到总体、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2) 统计整理的程序 1、制定整理方案 2、数据审核 就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审核,主要检查数据的完整性(是否遗漏)和准确性(是否可靠),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搜集的资料准确无误,这是统计工作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3、划类分组 根据研究目的和统计分析的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分类。 例如:研究性别构成可以按性别分组;研究不同职业的工资水平可以按照职业分组,又可以按照某一组距进一步细分。 4、综合汇总 即在分组的基础上,将各项资料进行汇总,得出反映各组和总体的总量指标。 例如:女性总人口数、男性总人口数、总人口数;金融业人均工资、会计类人均工资、教师类人均工资、公务员人均工资、农民工人均工资等。(注意:前者总量指标,后者为平均指标) 5、制表制图 将整理出来的统计结果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反映出来,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 6、积累保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线测试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线测试 A 卷 一、选择题 1、下列问题中必须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个数有() ①检查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长短; ②抽查某一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③为了了解中学生课业负担; ④了解未投放市场某种药品的有效性 A.1 B.2 C.3 D.4 2、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 ①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有几口人,向全班同学做调查. ②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数学期中考试的成绩,选取了一个小组同学的数学期中成绩做调查. ③为了了解某商场一周来的营业额,对这个商场一周来每天的营业额做调查. ④为了了解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 ⑤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调查.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⑤ 3、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B.调查一个学校全体学生的视力情况 C.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D.检查一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零件的尺寸 4、对于上题中的4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的是()(填问题的序号,有几个填几个) A.AC B.ABC C.BCD D.BD 5、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为了了解炮弹的杀伤力,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状况,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六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6、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是()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D.以上均可 7、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分布规律的是() A.统计表B.统计图

第2章 典型例题与综合练习

经济数学基础第2章导数与微分第一章典型例题与综合练习 第一节典型例题 一、极限计算 例1求极限lim n n n n n →∞ ++ -+ 2 2 1 254 解:原式= ++ -+ →∞ lim n n n n n 2 2 1 254 = ++ -+ →∞ lim n n n n n 1 11 2 54 2 2 = 1 2 例2求极限lim x x x x → - -+ 1 2 2 1 32 解:lim x→1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2 11 1 32 11 12 1 2 11 12 2 - -+ = -+ -- = + - = + - =- →→ lim ()() ()() lim 例3求极限lim sin x x x → -+ 11 2 解:lim x→0 11 2 -+ x x sin=)1 1( 2 sin )1 1 )( 1 1( lim 0+ + + + + - →x x x x x =lim x→0 x x sin2× lim x→0 - ++ 1 11 x= ) 2 1 ( 2 1 - ? =4 1 - 例4求极限lim() x x x →∞ + - 1 1 2 1 解:lim() x x x →∞ + -= 1 1 2 1lim() x x x →∞ - 1 1 2 lim() x x →∞ - 1 1 2 =+ - →∞ -? - lim()() x x x 1 1 2 2 1 2lim() x x →∞ - 1 1 2

经济数学基础 第2章 导数与微分 =+-? ???? ?→∞--lim()x x x 11221 2 lim() x x →∞-1121 e 21?=-e 1= 二、函数的连续性 例1讨论函数?? ???>+=<=0 2100e )(x x x a x x f x 在x =0处的连续性,并求函数的连续区间. 解:因为 a f x x x x ==+=+-→→)0(,1)21(lim ,1e lim 0 ,所以1 )(lim 0 =→x f x 当1≠a 时, ) (lim )0(0 x f f x →≠,即极限值不等于函数值,所以x =0是函数的一个 间断点,且当1≠a 时,函数的连续区间是),0()0,(+∞?-∞. 当1=a 时, ) (lim )0(0 x f f x →=,即极限值等于函数值,所以x =0是函数的一个连 续点,且当1=a 时,函数的连续区间是),(+∞-∞. 三、函数的可导性 例1设函数 f x ax b x x x ()=+>≤???002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且可导,应如何选取系数a b ,? 解:因为0 )0(,)(lim ,0lim 0 20 ==+=+-→→f b b ax x x x 所以当b =0时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又因为0 )(lim )0()0(lim lim )0(2 000=??=?-?+=??='---→?→?→?-x x x f x f x y f x x x '===+→→+ +f y x a x x a x x ()lim lim 000?????? 所以当a =0,b =0时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一)

七年级数学一教学教案-课时训练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某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10人,优秀学生干部 5人, 1.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是( )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2 .解决下列问题,比较容易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得分 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三好 D ?以上均可以 ) A . 了解一天大批产品的次品率情况 B . 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 . 了解某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情况 D . 了解某一天离开某市的人口数量 3. 对某班40同学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适当分组后 80?90分这个分数段的划记 人数为“正下”,那么此班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A . 20% B . 40% C . 8% D . 25% 4. 为了了解某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 个问题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C.每个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200名学生进行体重测试 ) B.20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D.全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5. 完成下列任务,宜用抽样调查的是 A .调查你班同学的年龄情况 C .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6. 在整理数据5,5,3,■, 2,, 不清,但从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 B. 了解你所在学校男、女生人数 D .奥运会上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的尿样检查 4时,■处的数据看 5的圆心角是180°,则■处的数据是 .在这 A . 2 B . 3 C . 4 7.下图是某厂2007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单位: A .四季度中,每季度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B .四季度中,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 C .四季度中,各季度的生产总值变化一样 D . 5 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增长最快 3 3 2 2 11 &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 形 ( A . 二、填空题 图,根据统计图可知, ) 0.38 B . 0.4 (每题3分,共24分) le 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 答对 8道题的同学的频率是 C . 0.16 D . 0.08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 内容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适当的统计分组;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掌握统计表的具体编配方法。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调查之后,就是统计整理。我们在统计调查阶段搜集得到大量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是分散、零乱、不系统、不规范的,只能反映统计总体每个具体单位的特征,不能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统计认识客观现象的目的不在于认识个体的状况,而在于通过个体来认识总体。因此,我们需要将调查资料进一步整理成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得出能反映客观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1、什么是统计整理? 所谓统计整理,简单说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完整说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统计调查阶段所收集到的分散的、零乱的、不系统、不规范的大量原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把它们转化为总体资料,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规范化,成为能够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它一般包括狭义的统计整理和广义的统计整理。狭义的统计整理也称为初级整理,仅指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统计资料的整理;而广义的统计整理也称为次级整理除了对原始调查资料的整理外,还包括对某些已经加工过的综合(或历史)资料的整理。 2、统计整理的作用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个阶段,是从统计调查到统计分析的中间环节,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只有通过统计整理之后,才可能得出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统计活动既是一种从个体的实际表现到总体的综合表现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从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现象的规律性认识的过程。统计调查虽然已经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但从这些反映个体的零散的资料只能得出不全面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统计整理,才能提供全面系统的资料,使我们对现象的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所以,统计整理是统计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统计整理是一项细致而周密的工作,必须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统计整理由于手工整理、电子计算机整理的技术条件不同,具体步骤有差异,但其基本步骤是一致的,主要有: 1、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统计整理方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按照统计设计确定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以及我们将要介绍的统计分组体系具体地设计到统计整理表(过录表)和统计综合表(提供表)中,并详细规定整理、综合的方法。 (2)根据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的多少和统计整理表、综合表的要求,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讲解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 3.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 4.能把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并能绘制相关的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估计总体的相关特性; 5.知道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要点诠释: 普查又叫“全面调查”.它要求对考查范围内的所有个体一个不漏地进行准确统计. (2)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要点诠释: ①抽样调查是对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②抽样调查的注意点:1.随机取样;2.取样具有代表性;3.若样本由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应按比例从各部分抽样. (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例如:测试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或炮弹的杀伤半径等),不能进行普查.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范围小,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要点诠释: 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 2.调查的相关概念 总体: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要点诠释: ①“调查对象的全体”一般是指调查对象的某种数量指标的全体,如对于一个班级,如果考察的是这个班学生的身高,那么总体是指这个班学生身高的全体,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学生的全体是总体. ②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一个总体中可以有许多样本,样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总体. ③样本容量是一个数字,没有单位.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通过样本对总体的估计越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的数据,逐一分析给定四个结论的正误,可得答案. 【详解】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有增有减,故A错误;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故B正确;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故C正确;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 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为了估计湖中有多少条鱼.先从湖中捕捞n条鱼作记号,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等带记号的鱼完全混于鱼群中之后再捕捞,第二次捕鱼共m条,有k条带记号,则估计湖里有鱼() A.mk n 条B. mn k 条C. k mn 条D. nk m 条 【答案】B

【解析】【分析】 第二次捕鱼m共条,有k条带记号,说明有记号的占到k m ,已知共有n条鱼作记号,由 此即可解答.【详解】 由题意可知:n÷k m = mn k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即可. 3.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某校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学校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 C.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30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故A选项正确; B.每个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个体,故B选项错误; C.200名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选项错误; D.样本容量是200,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4.在《科学》课上,老师讲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液体的沸点时,好奇的王红同学准备测量食用油的沸点,已知食用油的沸点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温度(0 100C),王红家只有刻度不超过0 100C的温度计,她的方法是在锅中倒入一些食用油,用煤气灶均匀加热,并每隔10s测量一次锅中油温,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提优

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班级_______ 学习目标: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案,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概念,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重点: 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简单识别、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区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观察如下的图案,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折纸印墨迹 问题1.你发现折痕两边的墨迹形状一样吗?

问题2.两边墨迹的位置与折痕有什么关系? 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__________,那么称这两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___,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如图,△ABC和△DEF关于直线MN对称, 直线MN是对称轴,点A与点D、点B与点E、 点C与点F都是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 活动二切藕制作成轴对称的两个截面 联系实际,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图形成轴对称的实例吗? 活动三

把_________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就是_____________. 请你找出图1-5中的各图的对称轴. 联系实际,你能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吗? 活动五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三、课堂练习 1. 分别画出下列轴对称型字母的对称轴以及两对对称点. 2.画出下列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原始资料杂乱无章,需加整理,才能为人所用。统计资料的整理,其基础是统计分组。所谓统计分组.就是按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将总体单位或全部调查数据按一定的标志划分成若干组,使组内差异尽量小,而组与组之间则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原本杂乱无章的资料有序化,以便为在统计分析中提炼各种有用信息打下基础。 第一节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 统计分组的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大类。按国际惯例,无论采用何种标志进行统计分组,都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1)分组应使各类别构成之和等于总体;(2)分组设计应能反映统计总体的分布规律性。 在统计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按分组原则,将总体中所有单位依一定顺序归类整理,即可得到能够表明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分配情况的频数(或次数)分布数列,简称数列。频数分布数列是统计分组工作的产物。显然,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我们可以得到品质数列;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我们可以得到变量数列。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一般来讲,按品质标志来分组,其差别比较明确,区分也较容易。按数量标志来分组则不同,对于划分各组界限,变量数列有较大的任意性。如果划分不当,不仅容易混淆各组的差别,也可能无法反映变量的分布特征。在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中,广泛应用变量数列,借以观察某一数量标志的变动及其分布状况。因此,如何编制变量数列是我们重点需要掌握的。 第二节统计表 统计调查搜集来的资料往往是没有次序的原始资料,使原始资料有序化,列表和作图是两种基本方法,得到的分别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变量数列是统计表的一种常用形式。 1.统计表的格式、内容与种类 统计表是表示统计资料的表格,在由横行、纵栏交叉结合而成的表格上,它能系统地组织和合理地安排大量数字资料。统计表的主要功用是汇总和积累统计资料,以简捷和有条理的方式表示统计资料的特征,从而使统计资料易于查对、比较、分析和记忆。 统计表通常有一定格式:总标题、横行标题(表侧)、纵栏标题(表头)、统计数值(表身)。统计表从内容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它可以是总体各单位的名称、总体的各个组或总体单位的全部。宾词是用来说明主词的标志和标志值(或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主词通常列于表的左瑞,宾词通常列于表的上端。但有时为了编排合理和阅读方便,也可以互换位置,将主词置于表的上端,将宾词置于表的左瑞。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100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1,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6.某人设计了一个游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经过专家鉴定 B.应调查四位游戏迷 C.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 D.以上都不是 7.如图2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 A.甲校B.乙校 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无法确定 8.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9.某市股票在七个月之内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如图3所示.从图上看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统计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并收集原始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数量单 位),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数学思考: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与推测的全过程渗透“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 思考方法。 3、解决问题:能设计统计活动,根据结果检验某些预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 作。 4、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方法的实用价值;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 性,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随机原始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用1格表示多个数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设疑生趣、导入活动。 1、介绍朋友,以疑激趣。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课件)“嗨!大家好,我是小精灵贝贝。你们想玩一个心理活动的游戏吗?它可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稳重的人,不过在玩游戏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2、收集整理,汇报方法。 “瞧!停车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是多少呢?” (1)我们获得了什么信息? 某停车场各种机动车停车情况:(课件出示) 摩托车:3辆大客车:5辆小汽车:9辆载重车:2辆 (2)我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收集的?(将机动车分类收集) 3、抓住起点,铺垫导入。 (1)发挥想象:你想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表? (2)根据机动车的种类和数量,统计表分成了几栏?每栏画了几格? (“栏目”、“合计”各一格)推测:5、7种车要画几格?(合情推理) (3)你还能打算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图?一格代表几辆车? 导入板题:刚才大家统计得很好,为了玩好今天的心理测试游戏,我们进一步探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一)数据的收集 1、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小精灵:“同学们真棒!静止的机动车数量大家会统计了,可是象这样运动中的机动车数量又该怎样统计呢?”(演示机动车通过路口片断) 2、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车子太多、不是一种一种的开过、速度太快……) 3、阅读分析,讨论问题。(良好习惯的养成) (1)阅读教材:例1及收集数据部分。 (2)分析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3)汇报交流。 ①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A、发挥分工合作的小组优势:制定好分工合作的方案。 B、采用正确的收集数据方法:根据机动车种类,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 ②描述画“正”字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画“正”字的收集方法?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试题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级书写等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生产的50枚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普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普查 C.要了解某电视台“我是歌手”栏目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 D.要保证“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 2下列调查中,须用普查的是() A.了解某市学生的视力情况 B.了解某市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C.了解某市百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情况 D.了解某市老人参加晨练的情况 3.东岳中学初四年级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参加人数为1016人,为了了解这次考试的成绩情况,下列抽取样本合理的是() A.抽取前100名学生的成绩 B.抽取后100名学生的成绩 C.抽取(1)(2)两个班的学生成绩 D.抽取学号为4的倍数的学生的成绩 4.护士记录病人一天体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不对有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频数直方图 6.九年级(1)班共50名同学,右图是该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9分的成绩评为优秀,则该班此次成绩优秀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A.20% B.44% C.58% D.72%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7.小林家2013年1-5月份的用电量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相邻两个月中,用电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至2月 B.2月至3月 C.3月至4月 D.4月至5月 8.如图所示,该市目前水资源结构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圆心角的大小可计算出黄河水在总供水中所占的百分比为() A.64% B.60% C.54% D.7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