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国6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20世纪后半叶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财政农业支出总量不足

从1990年以来,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不断增长,财政农业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以上,农业支出也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一直维持接近10%。

(二)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1.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政府农业财政支出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用于政府农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费用,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部门的事业费是用于财政农业支出的主体,所占比重大体维持在70%水平上下。财政在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区别在:一是就农民增收的问题,促进科技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产量,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而农村救济只是缓解农民生活困难的应急措施。二是从两种资金的受益范围来说,只要农业科技进步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的农民都可以受益;而救济只是针对农村贫困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的一种补贴,受益范围很有限。三是从作用的结果来看,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而救济就不具备这一功效。

2.基础性战略投资不足。近几年,政府支农投人中,每年用于粮、棉、油、糖等等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在500~700亿元之间,占政府农业支持总量的30%以上。由于财力有限,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或者没有财政立项支持,或者缺乏足够的投人保障,致使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中央和地方职责划分不清

1. 地方投入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地方,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甚至造成了地方财政投入“三农”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投入的积极性以及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效益的有效发挥。

2.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不清。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是中央政府的事权,也是地方政府的事权。什么项目应该由中央政府投资,什么项目应由地方政府投资,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

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广东银行招聘网致力于为广大报考银行的同学们提供丰富的银行招聘信息、笔、面试资料。广东中公金融人官网考试信息应有尽有,笔、面试资料琳琅满目,供各位考生选择,帮助莘莘学子积极备考银行招聘考试,还有更多的备考指导、考试题库在等着你! 在可预见的未来,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不容乐观的,但是挑战和机遇共存,银行业如果能乘风破浪逆风飞翔,其自身固有潜在优势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从坏的方面来看: 从中短期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空前加大,百年未有。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全球财富和经济权将在全球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国际资本资源流向格局将发生大调整,银行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大。另一方面,银行业自身的盈利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伴随着风险传染链条拉长、资产质量压力加大、利率走低导致息差收窄、贷款需求下降、收入来源压缩、资本充足率标准提升、大型科技公司加速渗透传统银行市场、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减少等等,都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即将进入一个艰难的“跋涉期”。 从长期来看,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全社会的整体储蓄意愿只会越来越强,可贷资金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不断过剩,我们步入“流动性偏好陷阱”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一方面,美日欧银行业已经开始出现挣扎的迹象,近期欧美的大银行整体市值下滑、股价萎缩,以及近来的大规模裁员就是其中一个缩影。所以,银行业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是不容乐观的。 从好的方面来说: 一是经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释放新商机。 按照2020年5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深入推进经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进入腾飞大发展,有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各类传统产业和新兴长夜的跨行业、跨国界、跨市场的整合重组。 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将促使企业不断增加对债券承销、综合财务顾问业务需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产投融结合的信贷与股权融资、财务咨询、资产管理、供应链融资、交易银行等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而为公司金融业务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二是各类创新业务的兴起推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村镇银行的发展方向

村镇银行是一级法人银行,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就是以区域内农村中低端客户为目标客户群,致力于建设一个为“三农”服务的农村社区性银行。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向,就是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投向有创业意愿、有发展前景和还款能力、信用良好的农村客户,包括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微小企业,以及一些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具体经营中,应当始终抓好四大战略: 一是大爱战略。大爱是一种文化。因为面向低端客户群的业务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业务,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对村镇银行来说,弘扬大爱文化就是首要的战略问题。要坚持不懈地用大爱文化教育员工,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做服务,为三农发展殚精竭虑。 二是创新战略。要立足于做特色,靠有生命力的产品求生存。在存款业务的发展和贷款业务的管控上,都要不断有所创新。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打实发展基础。在贷款产品上,要不断深度研究三农需求,不断地锁定目标客户群,不断地量身定做特色产品,不断地集群化营销业务。要通过创新,不断满足三农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要让客户想来存款、能贷上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大力拓展存贷款业务之外的各项新业务,创造全新的盈利模式。3 d2 H 三是联动战略。村镇银行和作为母行的商业银行要联动。在科技、大额贷款等方面加强与“母行”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日常业务拓展上加强与地方合作,在重大发展战略问题和一些关键性瓶颈问题上积极争取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的支持。抓银团贷款,抓围绕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把村镇银行的牌子用好用足。只有联动,才能克服小的劣势;只有联动,才能始终吸收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联动,才能做到商业、可持续。晋城商行作为太行村镇银行的主要投

村镇银行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406期 第16期2012年8月 一、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 (一)村镇银行发展的基本状况 截止2011年4月底,全国共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2家,其中开业448家,筹建104家。在已开业的44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 构中,村镇银行400家, 占89%;农村资金互助社39家,占9%;贷款公司9家,占2%。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占40%,中西部占60%。 已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230亿元,各项贷款 余额733亿元,83.4%的贷款均投向了农户和私人企业,整体加权 资本充足率为30.5%, 不良贷款率为0.1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试点工作经过五年时间,取得了显著 的成效。具体表现为:一是丰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探 索了金融主体、 社会主体投资设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渠道;三是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和市场合理的建设;四是引导了农村 金融商业模式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五是构建了科学的新型农村金 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模式。 (二)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村镇银行的发展,引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形成了 新的竞争格局,给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推进了农村金融 市场的发展,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性经济 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⒈规模因素的制约。村镇银行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提供金 融服务,会导致人力不足,经营成本高;有限的资本金,会导致抗风 险能力差,放大额贷款,风险大;由于规模小,利率定价难以实现风 险全覆盖,利率定高了,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利率定低了,又会影响 经营效益,导致经营的困难。 ⒉信贷资金供给和市场拓宽因素的制约。村镇银行由于“人少、经验少、客户关系少、优质客户资源少”,目前很难与“人多、人熟、地 熟、情况熟”的农村信用社竞争,给资金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出现 了资金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主要靠发起行存放资金方式提供信贷 资金,导致资金成本高,收益低,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并存。 ⒊风险管控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差。村镇银行在信用风险、操 作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控制方面主要由主发起行派注风险管控 人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对风险的防范与业务发展带来许多的 影响;而且村镇银行提供的信贷产品单一,金融创新能力差。 ⒋社会公信力差。由于发展时间短、结算手段落后、网点单一,还没有得到农民、 私人企业主的广泛认同,导致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社会声誉远不如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从而带来生存 难的问题。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战略 (一)村镇银行发展环境分析 分析村镇银行内外部发展环境,即分析村镇银行发展的优势和劣 势,面临的机遇和困境,进而有利于研究制订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 ⒈村镇银行的优势村镇银行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良好的服务区域、灵活的经营机制等内部优势。 在经营理念上,“面向社区”、“面向三农”、“服务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等经营理念,已成为村镇银行的共识,这些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施,将会给村镇银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服务区域上,村镇银行贴近社区,贴近“三农”,其服务区域广、服务对象广,潜在的发展空间巨大。在经营机制上,建立了产权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效率更高;同时一般由主发起行给予风险控制、产品与科技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支撑;建立了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信贷、财务决策机制,其业务流程充分体现“短、频、快”和“扁平化”的优势;建立了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有利于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建立了员工用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干部任用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人文精神等等,与其他商业银行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好了,将会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⒉村镇银行的劣势第一,缺乏农村金融服务的经验,尤其是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层面的员工。第二,目前的生存空间狭小,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具有比较优势,村镇银行难以与之竞争。第三,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村镇银行员工少、网点少,农村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结算不通畅等;第四,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信贷产品品种和创新、服务创新、贷款规模、科技支撑、客户资源、品牌效应等方面与农村信用社比, 不占优势。⒊面临的机遇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强化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需矛盾,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市场放开为村镇银行的出现提供了机遇;农村金融改革全面推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逐步到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比如减免农业税收,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逐步趋好, 这又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⒋面临的困境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村镇银行处于弱势;客户服务需求更高,规模小,经营成本高,村镇银行举步维艰;同时,由于法制建设不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尚未建立、金融创新困难、风险控制难度大等方面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二)村镇银行发展战略⒈准确的市场定位作者简介:谭文培(1965-),男,湖南攸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监管。 村镇银行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谭文培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11) 摘 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试点工作经过五年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村镇银行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 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探讨了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村镇银行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同时探讨了村镇银行的内部运行机制,提出了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战略;内部机制;政策建议 97··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村镇银行也存有着诸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其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村镇银行的现状,比较了与其他金融组织的异同,探讨了村镇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村镇银行;发展状况;问题;建议 一、村镇银行的发体现状

村镇银行即为当地“三农”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2006年,中国银监会提出了相关放松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以此 来解决当前农村区域内存有金融抑制问题,如:村镇银行分支机构较少、资金短缺、服务不规范、竞争力弱等问题。在农村地区成立金融 机构要求较低,使得银行金融机构得以多元化。在这些基础条件之下 村镇银行才得以成立。2007年初,银监会关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让制度更加标准完善,对设股东资格、公司治理以及检查 监督办法都实行规范。所以说,我国的村镇银行产生于新的制度下并 参照其他国家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的。我国村镇银行自2007年成 立以来,总体发展趋势还是较好,政府也为这个新的金融机构发布相 关法律规定,在资本金以及业务范围管理做出规范。国家其他金融机 构也很重视村镇银行,赋予了其更多自由发展机会。在成立初期设立 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并不高,增长速度也比较慢,在2009年底也只成立 了148家,增长速度相比于2008年减慢。为了增大对村镇银行的投资,银监会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成效。在这之后村镇银行就 在全国各地加速成立。村镇银行数量持续增长,但在2012年以后增长 率有所下降,“三农”的贷款余额也在一直增加,在2013年增长率较大,2014年有所回落,但整体依旧在增加,其中农户贷款在2014年将贷款限额从五万元以下提升到了五到十万元,大大满足了农户贷款需求。 二、村镇银行与其他金融组织形式的比较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供给组织结构较为完善,种类也很繁多。但是 具体服务与村镇银行也有着一些不同,如:设立原则、基本性质、产 权结构、服务对象等方面。同时,都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他们存有着扶

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一)宏观政策波动过程中隐含的政策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中西部地区城镇快速扩张和经济落后地区对“三高一剩”产业的承接,给村镇银行的信贷投向造成潜在风险。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使村镇银行发展面临新的考验。三是民营银行准入门槛的降低,给已设立村镇银行的股权稳定性带来不确定风险。 (二)成立时间短、含金量不高和社会认知度低等,凸显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方面,由于自身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民间资本的参与,造成一些城乡居民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或将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相混淆,认为将钱存在村镇银行有风险,导致村镇银行吸收资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普遍注册资本金少,经营规模小,地方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也较低,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的吸收和补充能力薄弱,而一旦村镇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流动性风险。 (三)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导致村镇银行偏离“三农”定位风险。“支农支小”是村镇银行的主要目标。但村镇银行的商业性和参股股东的逐利性,又使其必然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贷款会投向盈利性高的企业,这可能导致其偏离服务“三农”的办行宗旨。 (四)内控不完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易引发操作风险。村镇银行大都沿用原发起行的各项制度,存在着制度不匹配和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再加上员工素质低和培训不到位,易形成案件风险。同时,一些村镇银行存在高管人员“兼职化”倾向,易造成管理不到位和检查不及时,隐藏着较大操作风险。此外,村镇银行大多信息科技软硬件设施薄弱,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业务系统多为发起行的“廋身”或“淘汰”系统,这些都影响着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存在问题,易形成关联风险。一是股权结构中存在“隐性”关联,股权制约机制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二是虽然村镇银行也都按股份公司治理制度建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股本设置、政策支持、信用环境、金融监管、存款来源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经营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拓展资金来源、加强金融手段创新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股本设置信用环境农村金融体系 村镇银行是经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10月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其在孟加拉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0年前他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孟加拉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孟加拉乡村银行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国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纷纷建立起来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良好2009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这表明村镇银行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股本设置欠合理且村镇银行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 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这样大股东对村镇银行占有的绝对控股地位致使村镇银行在成立初期相当于大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经营诸多方面都受到约束自主经营权难以发挥另外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较低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存款客户特别是一些大额资金不敢进入影响了负债业务发展此外受最大贷款户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5%限制难以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影响其资产业务拓展 (二)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 自从《意见》出台以后中国银监会又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出台各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家税收政策扶持不明确能减多少税、免税多少年没有规定;二是国家还未建立支农奖惩机制对支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尚未建立激励机制影响其支农积极性;三是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尚未向村镇银行倾斜;四是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当前还未能明确

银行卡未来发展趋势

银行卡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个人收入水平提高、个人金融需求增加以及支付结算观念转变等,我国银行卡业务将被推到高速增长阶段,在个相关领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一)进一步提高银行卡人均持有率,推动经济增长 银行卡支付方式逐渐取代现金支付,在现金替代效应的作用下可以大大激起人民的消费欲望,特别是贷记卡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信用提前消费将未来需求转为现实需求。因此,进一步提高银行卡人均持有率,从而提高银行卡消费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推动经济增长。 (二)磁条卡向芯片卡或指纹识别虚拟账户过度,提高安全性 芯片卡具有体积小、存储量大、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不容易被克隆复制,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账户安全性,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在技术允许下,各银行可采集客户独有的指纹数据,产生专有的虚拟储蓄账户或虚拟信用账户,只要客户在商户的指纹支付终端扫描指纹信息便能轻松支付。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特点,因此可以杜绝身份盗用风险,提高安全性。 (三)新型支付方式推陈出新,推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银行卡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可以直接促进与银行卡相关联的硬件和软件的开发、生产以及销售,促进通信、系统集成、电子技术等相关系的信息产业革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新型的支付方式(如指纹支付、瞳孔支付)必定会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银行卡的发展也会带动商贸、旅游、酒店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改造。 (四)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银行卡融入世界 在中国银联和众多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开通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跨行、跨地区以及跨境的服务,并延伸至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品牌银行卡将会与更多的国际银行卡组织合作,提高我国银行卡在国外的可支付性,更好地融入世界。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村镇银行实践效应及发展障碍 摘要: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引言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思想,中者是市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折衷。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贷款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无法充分掌握,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金融市场,这一理论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我们发展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有学者研究表明,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构建需求型为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实现金融组织的多元化是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的有效途径(何广文,2005)。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 李德2010-11-05 摘要:我国村镇银行的成立对支持“三农”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结合国际经验总结了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三农问题,金融服务,资金来源,信贷投放,政策支持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 (一)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 2005年以来,根据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开始调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部分省市的县及县以下地区试点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 2006年12月21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7年1月,银监会陆续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弓J》等规章。2007年初,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首先从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自治区)开始试点。2007年3月挂牌开业的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是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2007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村镇银行的监管。2007年10月,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由先期6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截至2010年6月末共设立村镇银行214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后,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增强了农村金融机构活力,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未来银行的四大发展趋势概述

以后银行的四大进展趋势 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中,商业银行假如不改变将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因此,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而我认为,行将灭绝的可能只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和客户在进化,商业银行在进化,以后商业银行的形式和承载内容将迥异于当今。尽管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以后银行到底是什么样,但一些方向性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 方向之一:以后银行可能是数据驱动的银行 大数据时代差不多悄然来临。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类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11年,闻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宣布“大数据”时代差不多到来;近年来,IBM、甲骨文、SAP等业界巨头纷纷收购与大数据有关公司,加速布局大数据领域;2012年,达沃斯论坛报告《大数据,大阻碍》称大数

据像货币和黄金一样,成为新的经济资产;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进展打算”,旨在增强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 随着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进展完善以及数据来源迅速扩展,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银行业将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获得并使用涉及客户方方面面,更加全面、完整、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挖掘分析得到过去不可能获得的信息和无法企及的商机。由此可见,金融数据密集但目前尚未充分开发的商业银行大有文章可做,数据和数据应用能力将逐渐成为其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绩效考核和风险治理等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也将从以产品、客户为中心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数据驱动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进展趋势。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差不多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以后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

关于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国家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政策机遇,切实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就发展村镇银行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从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看发展村镇银行的必要性 从调查情况看,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不容乐观,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银行业务萎缩。近年来,ⅩⅩ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功能呈弱化趋势,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服务缺位。目前,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农行、建行、工行,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以及信用社、邮政储蓄等6家,金融服务网点共49个。各乡镇仅有信用社和邮政储蓄2家网点。二是目标偏离。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把大中型企业及其云集的大城市作为主要支持对象,不断从基层金融机构抽取资金“回灌”大中型企业和城市建设项目,而对于不能产生短期效益或综合效益不够好的县域经济,缺乏支持动力。三是功能弱化。目前,全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如县农行高达98%。由于经营业绩不佳,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或被取消授信业务、或授信权力被上收。

2、信贷融资困难。近年来,县域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一是信贷门槛较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应地提高了信贷门槛,县内大多数企业达不到既定的授信标准,很难得到信贷支持。二是信贷规模偏小。今年上半年,全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放各类贷款不足4.5亿元,其中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3.7亿元,农发行发放粮食收储贷款6000万元,农行发放个人消费贷款191万元,建设发放贷款1300万元,邮政储蓄发放个人小额存单抵押贷款150万元,工行已多年没有发放任何贷款。三是融资渠道狭窄。由于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企业的信贷需

村镇银行三年发展规划

“七不准” 1.不准以贷转存(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 2.不准存贷挂钩(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 3.不准以贷收费(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 4.不准浮利分费(将利息分解为费用收取,变相提高利率) 5.不准借贷搭售(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产品) 6.不准一浮到顶(笼统地将贷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额) 7.不准转嫁成本(将经营成本以费用形式转嫁给客户) “四公开” 收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效用功能公开、优惠政策公开。 ##村镇银行三年发展规划 ##年4月26日,##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村镇银行”)获准筹建,为应对成立后的战略发展环境,规划发展任务和目标,符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实现把##村镇银行发展为区域精品银行、品牌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根据各级监管部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行##-##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精神为纲要,以银监会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为契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具进,强化内控管理、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业务发展,提升竞争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构建符合现代化金融企业制度的新型农村金融企业。 二、制定原则 1、客观性原则。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务前三年的实

际情况,结合地区发展和GDP增长速度,制定本行三年发展目标。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既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又满足监管标准的要求,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各项业务发展速度,以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3、审慎性原则。确定业务发展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确定财务目标时,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增加财务目标的可实现程度,降低投入资本的风险。 三、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和审慎经营、稳健发展的理念,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完善服务功能,健全金融工具,拓展业务领域,增强发展后劲,确立市场化、集约化经营思想,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努力造就文化个性鲜明、管理精细、服务一流、资产质量优良、员工整体素质较高、企业凝聚力较强、在工商企业和规模经营的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和个人金融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企业,争取发展成为全国一流村镇银行。 四、市场定位 ##村镇银行将以“林州人自己的银行,做林州人身边的银行”为目标,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和社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以城乡居民为基本客户、微小企业为主要客户、中小企业为重点关注客户,建设成一个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服务中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题目: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2011级金融学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________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1引言 (2) 2 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 (2) 2.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 (2) 2.2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及优势 (3) 2.3影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因素 (3) 3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3.1业务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 (5) 3.2吸储的压力大、资金筹集难 (5) 3.3风险难以控制 (5) 3.4各种配套优惠政策尚不明确 (6) 4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6) 4.1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6) 4.2加强自身建设,破解“吸存难”问题 (7) 4.3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以抵御各种风险 (7) 4.4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以来,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有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起步晚,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也仍然存在经营发展空间受限、吸储压力大、资金筹集难、风险控制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等对策以解决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更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资金筹集、风险控制、金融服务

XX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XX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村镇银行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组建难度大,发展缓慢,亟须从源头上加以调整和解决。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1月,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加快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到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发展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湖南省自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已组建村镇银行5家,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来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得到了银监部门的批准。但在组建过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 (一)政策失灵: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只能实行发起方式设立,且至少应有1家以上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规定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这一规定,需要试点县市政府从最基层的县域开始向上逐级寻找主发起人。当前我国银行业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分支行对机构的设置缺乏审批权限。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置处于试点阶段,既没有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数量规定,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特别指定。这样,形成部分试点县市“申请报告无处送,高层领导无法见,村镇银行无法办”的难堪局面。 (二)主体失落:路径单一,一主难求。虽然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具备主发起人资格,但在欠发达地区,除农村信用社改制外,几乎没有地方性商业银行。泸溪县为组建村镇银行,成立了专班,明确专人,积极寻找主发起人,从起,先后与省内外1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联系协调,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条件,但都因经济总量小、地处偏远而被拒绝。一

未来银行的四大发展趋势

未来银行的四大发展趋势 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中,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将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因此,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而我认为,行将灭绝的可能只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和客户在进化,商业银行在进化,未来商业银行的形式和承载内容将迥异于当今。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未来银行到底是什么样,但一些方向性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 方向之一:未来银行可能是数据驱动的银行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类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IBM、甲骨文、SAP等业界巨头纷纷收购与大数据有关公司,加速布局大数据领域;2012年,达沃斯论坛报告《大数据,大影响》称大数据像货币和黄金一样,成为新的经济资产;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增强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 随着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发展完善以及数据来源迅速扩展,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银行业将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获得并使用涉及客户方方面面,更加全面、完整、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挖掘分析得到过去不可能获得的信息和无法企及的商机。由此可见,金融数据密集但目前尚未充分开发的

商业银行大有文章可做,数据和数据应用能力将逐渐成为其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绩效考核和风险管理等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也将从以产品、客户为中心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数据驱动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未来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商业银行将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提供全新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丰富客户全景视图,挖掘既有客户需求,创造新的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优化运营流程,提升管理精确度,研究预测市场营销效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体体现为:一是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大数据对银行意味着巨大商机,运用大数据可以强化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那些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引导决策的银行将获得更多竞争优势。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银行将由“被动”提供产品向“主动”设计产品转变,由“广泛撒网”营销向“精准制导”营销转变,由“经验依赖”决策向“数据依据”决策转变;银行对客户行为习惯和偏好进行分类汇总,提炼出客户需求信息,将即时或潜在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客户;优化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以合适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对客户实施精准营销;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解决方案,推行客户自主定制服务,极大改善客户体验。 二是引导客户及员工行为。大数据时代,对知识的占有意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内容摘要: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股本设置、政策支持、信用环境、金融监管、存款来源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经营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拓展资金来源、加强金融手段创新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股本设置信用环境农村金融体系 村镇银行是经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10月,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其在孟加拉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0年前他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孟加拉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孟加拉乡村银行,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国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纷纷建立起来。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5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良好。2009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这表明村镇银行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股本设置欠合理且村镇银行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 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这样,大股东对村镇银行占有的绝对控股地位,致使村镇银行在成立初期相当于大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经营诸多方面都受到约束,自主经营权难以发挥。另外,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较低,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存款客户特别是一些大额资金不敢进入,影响了负债业务发展。此外,受最大贷款户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5%限制,难以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影响其资产业务拓展。 (二)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 自从《意见》出台以后,中国银监会又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以及优化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6162329.html,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以及优化问题 作者:侯鹏梁晨星 来源:《财会学习》2017年第05期 摘要:村镇银行设立之初的目的是服务三农,缩小城市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差距,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村镇银行已经偏离了这条道路,本文分三个部分行文,第一部分讲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及其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讲述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待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改革发展 一、村镇银行设立与发展现状 为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捷性,为加大对于农村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缩小城乡差距,我国于2006年允许相关的资本进入运作,许多的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将业务延伸到农村经济,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也纷纷开始投资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16年年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概有1500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呈现出积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较多。以下是主要的发展现状的概要: (一)增长速度快,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民间 自从2006年国家允许设立村镇银行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村镇银行的数量已经接近1500家,各种资本积极投入到村镇银行的运作之中来,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民间资本,主要是一些股份制企业以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居多,如南充市商业银行设立发起的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中国银行出资设立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等等。 (二)信贷速度快,手续便捷 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所以针对农村经济的特点,村镇银行的信贷业务速度比较快,相关的审批手续简单便捷,额度较小一般为2到5万元不等。更加有针对性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三)布局不合理存在偏差,集中于经济发达的 我国村镇银行分布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速,中部发展停滞,西部缓慢的趋势,就是现在所谓的“东快中西慢”,这个现象几乎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几乎是一样的。我国开放村镇银行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最突出最矛盾的就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东部经济发达,城乡差距小各种金融体系机制健全,所以我们说布局分布不合理。 二、村镇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民营银行准入放松、人民币 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变革,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未来银行业将进入发展新常态,进入挑战与机遇并存,优胜劣汰的关键转型时期。展望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顺应未 来十大发展趋势,抓紧时间窗口,尽快建设自身专业化能力。 1 银行业的获利水平将进入新常态预计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ROE)将下降到GDP 增速的2.0~2.5倍左右。基于未来五年平均GDP增速6.5%的预估,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平均约在13%~16%之间。同时,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差距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下被放大,银行的业绩显著分化,梯队优秀银行的资本回报率能够达到GDP增速的近3倍,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仅能达到GDP平均增速,即6%~7%之间,甚至低于其资本成本。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与竞争加剧,预计未来十年将陆续出现由存款保险机构接管、重组问题银行的案例,以及二三线城市农商行、城商行被兼并收购的案例。2 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在国际上,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集团、以及聚焦单一行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并存。通常专注单一行业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建立专业化优势,在竞争中胜出;在估值上,专业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在新兴的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日益重要。为了支持国家产业整合、重构、提升的经济改革大战略,涵盖保险、证劵、银行、资产管理的金融混业经营将成为趋势。一些大型混业金融集团已经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呈现出领先的态势。而为了有效整合金融监管,监管治理制度也可能改革为准单一的监管体系;金融控股公司将是金融行业有可能的公司治理架构。3 银行业被迫走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 在净息差收窄,人力成本、合规成本高涨的压力下,银行业将被迫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银行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应重点专注四大领域:,经营模式的设计、细化与执行落地,主要涉及营销组合与风险管理;第二,大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决策利用;第三,跨国、跨领域专业人才的网罗、培养与使用;第四,掌握沿着价值链创造增加值的过程与定价能力。4 轻资本成为高盈利银行普遍采取的经营模式随着资本市场、大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盈利能力在梯队的金融机构几乎都采取轻资产、高资本周转的财务运作模式。善用资本市场间接融资机会成为银行的财务部门、投资银行等业务部门的重要技能,未来很有可能由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领域的专家出任几大银行的行长。5 产投融结合的业务加速发展在资本市场复苏,全国产业整合、升级与重构的大浪潮下,产投融结合的信贷与股权融资、财务咨询、资产管理将成为商业银行在公司金融领域成长快、获利的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全面回暖,企业对于债券承销,中小板、新三板上市财务顾问等业务需求显著增加,推动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加速增长。 资本市场、产投融类业务的兴起对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组织治理、人力资源能力,以及金融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初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的寻租与损失事件。 对结算与交易业务要求大幅提高卓越的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绑定、维护企业客户关系的关键。直通式事务处理(STP),跨机构、跨企业、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