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关系

论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关系

作者:何艳琴

单位:大城县第四中学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好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更便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使用更加明确,要深入了解信息素养的研究。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是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技术安吉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三、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1、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2、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计算机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在企业、学校和其它组织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它包括管理和技术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职能与信息需求、系统配置、信息流程;技术成分包括用于实现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标准、规则等。由于技术安吉是信息管理的中心,计算机部门通常被称为“信息技术部门”。有些公司成这个部门为“信息服务”或“管理信息服务”。另一些企业选择外包信息技术部门,以获得更好地效益。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描述李艺样本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供讨论) 一、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关系图 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关键词汇总表 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主题5主题6 学科思维对象与管理: 对象、关系、 结构、环境 设计与制作: 载体、创意、 结构、形象 系统与工程: 抽象、建模、 复用、迭代、 折中 规则与安全: 规则、标准、 协议、安全 合作与协作: 共建、共享、 共赢、共存 伦理与道德: 伦理、道德、 价值、法规 问题解决文件管理、小 型数据管理、 大型数据管 理、大数据与 数据挖掘、信 息鉴别 科学计算可视 化、数据可视 化、信息可视 化、知识可视 化、信息艺术 化 结构化程序设 计、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工 程设计与管 理、批处理 信息活动的组 织与调控、系 统安全维护、 通讯协议与数 据交换标准 表示与欣赏、 交流与协调、 质疑与反思、 竞争与合作 负责任的使用 技术、分析技 术发展价值、 分析技术事件 的伦理道德与 法制 具备计 算思维 对象与管理 设计与制作 系统与工程 规则与安全 (社会化 的)交流 (开放的)交流与协 作

三、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分学段描述 1.对象与管理 信息技术中的对象与管理, 说的是基于数字化对象的管理思想 和方法。对象是构成信息系统的基本单位, 但对象并非孤立的存在物, 每个对象均有其特定的时空属性, 并由此形成了对象间的各 种强弱关系, 进而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组合体。对象可能是数字化设备, 也可能是计算机文件, 还可能是文件中的构成元素。任何对象又总是处在某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当中, 并可能随着时空 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 有关对象的管理总离不开对象所 处的软硬件环境。 培养学生的对象与管理的观念和能力, 是学生理解信息世界, 畅游信息社会的基础。经过学习, 使学生具有对象视野和管理思维, 能够将信息世界中的存在物作为对象化的存在加以观察和管理, 具备理解和管理对象世界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 并从对象管理 中获益。 主要表现: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保华镇发箐中学李菊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描述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供讨论) 一、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关系图 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关键词汇总表 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主题5主题6 学科思维对象与管理: 对象、关系、 结构、环境 设计与制作: 载体、创意、 结构、形象 系统与工程: 抽象、建模、 复用、迭代、 折中 规则与安全: 规则、标准、 协议、安全 合作与协作: 共建、共享、 共赢、共存 伦理与道德: 伦理、道德、 价值、法规 问题解决文件管理、小 型数据管理、 大型数据管 理、大数据与 数据挖掘、信 息鉴别 科学计算可视 化、数据可视 化、信息可视 化、知识可视 化、信息艺术 化 结构化程序设 计、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工 程设计与管 理、批处理 信息活动的组 织与调控、系 统安全维护、 通讯协议与数 据交换标准 表达与欣赏、 交流与协调、 质疑与反思、 竞争与合作 负责任的使用 技术、分析技 术发展价值、 分析技术事件 的伦理道德与 法制 具备计算 思维的人 对象与管理 设计与制作 系统与工程 规则与安全 (社会化的) 交流与协作 (开放的)交流与协作 伦理与道德

三、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分学段描述 1.对象与管理 信息技术中的对象与管理,说的是基于数字化对象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象是构成信息系统的基本单位,但对象并非孤立的存在物,每个对象均有其特定的时空属性,并由此形成了对象间的各种强弱关系,进而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组合体。对象可能是数字化设备,也可能是计算机文件,还可能是文件中的构成元素。任何对象又总是处在某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当中,并可能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有关对象的管理总离不开对象所处的软硬件环境。 培养学生的对象与管理的观念和能力,是学生理解信息世界,畅游信息社会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对象视野和管理思维,能够将信息世界中的存在物作为对象化的存在加以观察和管理,具备理解和管理对象世界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并从对象管理中获益。 主要表现: (1)“双基”了解不同信息环境和不同抽象层级中的对象和对象模型;理解对象的时空属性,以及基于对象属性构成的相互关系;掌握基于属性与关系的信息获取(抽样与调查)和加工方法(统计与分析);理解不同对象的属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一般特征;熟悉对象的存储方式与查找策略;初步了解基于数据库的对象管理与操作的方法;理解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发现的工作机制及其特征。 小学:了解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文件中的对象,以及对象的时空属性和相互关系;掌握信息获取和简单数据统计的基本方法;知道对象的常见存储方式与查找方法。 初中:了解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文件中的对象,以及对象的时空属性和相互关系;理解不同对象的属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一般特征;掌握基于属性与关系的信息获取(抽样与调查)和加工方法(统计与分析);熟悉对象的存储方式与查找策略。

信息技术素养的认识

信息技术素养的认识 ——浅滩信息素养和培养信息素养 乌鲁木齐第十中学彭晓晴 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正在成为考察现代人素质的热点,是信息时代人们的必备能力。 一、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超载的现实背景下,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各级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并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1、信息素养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 对信息素养曾有不同称谓:“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信息能力(Information competence)”、“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电子素养(Electronic Literacy)”等相关术语。可见,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且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不仅包括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国外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和社会因素,以信息获取和信息组织为基础,以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如何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辨别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素养定义被人引用最多的定义,体现出了信息素养中应当有技术技能和思维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显然,信息素养除了包含了原来储存的知识,还应该注重探究信息意识,采集信息的技能这两个层面: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熟知的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如果再具体些,从技术技能和思维技能出发,信息素养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完整版)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 1

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 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 分组成: 2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各个学科,又细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从个性和共性的角度出发,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分析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即计算思维。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迁移到与其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3)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掌握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运用其从事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尊重公共规范,既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的个体合法权益,也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信息技术素养标准

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标准 威斯康星州公共教育部1998年制定 1999年月10月及2000年11更新

主要内容 ·介绍 ·信息技术素养的具体内容 A 媒体与技术 B 信息与咨询 C 独立的学习 D 学习的团体

·介绍 跨学科地应用学术标准 在社区的成员们和老板们要求公民和雇员能做和应该知道做一些事时,他们通常只会从一个很大的范围上进行要求,如:交流的技能、思考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决策的能力等。这些要求联系着多个学科,远远超过了对单一学科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学生要能在学科范围内和超出学科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他们的知识,他们必须发展个人的观点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社会成员需要技能以履行他们作为公民的义务。雇主们以他们的雇员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并将他们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工作中而自豪。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发展能够将专家从新手中区分开来的理解能力的需要。 每一个教师都被希望和鼓励多一些与其它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活动,以便于提高学生对他们所教授学科的学习,同时又可以做到多学科的延展和综合。教师们可以进行交流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2)思考的能力 ——问题的解决 ——有见识的决策 ——系统的思考 ——批判性的、创造性地和分析性地思考 ——从不同于自身情况的时间、地点和情况进行思考 ——建立和验证假设 ——在新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迁移 3)交流的技能 ——发起和组织讨论 ——在小组中有效地进行工作 ——为了达到某一预定目标,交流工作计划和工作进程的情况 ——接受指导、计划和一定的工作模式并按之进行活动 ——运用各种工具和技能进行交流 4)进行有品质的工作 ——获取和利用信息 ——创造有一定水平的成果和活动 ——改良已有的成果和活动 ——发展和追求积极的目标 5)与社会的联系 ——认识和履行公民的职责 ——为终身工作和学习做准备 ——从州、国家和世界的不同角度来认识自己与社会 ——为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贡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两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信息技术素养,个人认为要从这些方面去实现: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应该对信息保持敏感,善于发掘信息、掌握信息;另外,只有学生对信息有了强烈的发现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自觉的追求信息,增强信息技术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b5E2RGbCAP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是一种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打下基础。 p1EanqFDPw 三、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DXDiTa9E3d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 结合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对当前教材的极限性进行补充延伸,让学生创造并创新出好的作品。 五、通过养成教育,提高小学生信息道德修养。

必须要加强平时的养成教育,通过严格执行上机、上网等规则,让学生认识到故意损坏公共财物、乱删、乱改件系统文件和个人资料,在网上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发表损坏社会和别人名誉的言论等行为都是不文明或不道德的。 RTCrpUDGiT 六、评价要有科学性,鼓励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评价标准应是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PCzVD7HxA 《整理我的“文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这节课通过播放《西游记》片段导入新课,逐项分解:讲清复制、移动、删除文件的概念,演示操作,学生练习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形成使用计算机时整理文件的良 好意识。 jLBHrnAILg 首先,通过播放《西游记》里孙悟空拨毛变无数猴子的片段,激起学生兴趣,营造教学情境,顺其自然地引入“复制”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删除”引入是以问题的方式引入,这是典型的问题驱动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上面两个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复制、删除两个操作可以通过“移动”文件这个操作替代。 xHAQX74J0X 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以简单讲明概念,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复制与移动的区别与作用,突破难点,适宜延伸到备份的概念,深化“整理文件”主题。在练习这个环节,我以“整理文件”为中心布置练习,突出重点。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完整版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信息素养的内容和特征

心算、口算,还包含了应用计算器、计算机完成基本计算的能力。 今天,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的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儿童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直面“培养儿童的信息素养”这一问题,陈至立部长更是强调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宝贵的人力资源。” 2. 把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也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

今天,站在新世纪、新百年、新千年的大门前,我们看见人类文明正以全新面貌展现它的巨变:知识经济的兴起迫使人们反思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问题,也促使教育的基点定位于培养人们从事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也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出充足的空间;而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互动及联姻将为实施素质教育方式和策略的改进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从而找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在知识与信息的现代,知识信息生成、应用和陈旧的周期在以加速度的态势急剧缩短,教育要想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调整学校课程的内

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着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将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

2017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2017年《新课标》相继出台,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每个中学生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四个核心要素互相支特,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具体内涵表述如下: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作出合理判断,对信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2.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

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題,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只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据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4.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任是指信总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信守信息社会的道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情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启动,作为非高考学科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方面。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老师们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通过学习《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新高考与新课改》等课程,结合自己近期教学和交流的经验及反思,通过几个教学实例来谈一下我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 1、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新出现的内容,很多老师对其不了解、不理解。在很多文献中言计算思维必提编程和算法,让人觉得非常高深难懂。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对计算思维有这样的解释:“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以文本信息加工单元教学为例,我认为“运用计算机解决图文混排问题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就是计算思维。这里面包括资源搜集、整理、提炼、设计、美化、批判、操作等诸多思维活动,当然所有思维都是围绕如何利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解决好文字和图的混合排列问题。再如,信息资源管理单元的如何合理的管理桌面图标、文件,使我们在使用电脑时能够高效的找到所需的文件和软件,这也是计算思维。这些计算思维的深度相比程序设计中的抽象、建模、设计算法而言是简单的,但更具普适性。

2、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老朋友,当前的课标和教学中我们一直在谈信息意识的培养,不过新课标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课标中的解释为“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指学生在遇到信息处理问题时头脑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过程、使用工具、具体方法的快速反应。例如文本加工单元学生面对“美食秀”这个主题任务在头脑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里其实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学科,其最初的构思规划会设计语文、艺术、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更多的为其搭建平台,然后用技术去帮助去实现综合各科知识所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当然也需要帮组学生形成解决方案。这个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的敏感度具体体现为:使学生在遇到图文混排问题时,头脑中快速出现排版的工作流程、各种排版的样式、图片环绕方式艺术效果等处理方法、文字的大小字体间距等处理方法……“信息价值得判断力”是指对信息真伪性、权威性、时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浅析精编版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浅析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启动,作为非高考学科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方面。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老师们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通过学习《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新高考与新课改》等课程,结合自己近期教学和交流的经验及反思,通过几个教学实例来谈一下我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 1、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新出现的内容,很多老师对其不了解、不理解。在很多文献中言计算思维必提编程和算法,让人觉得非常高深难懂。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对计算思维有这样的解释:“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以文本信息加工单元教学为例,我认为“运用计算机解决图文混排问题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就是计算思维。这里面包括资源搜集、整理、提炼、设计、美化、批判、操作等诸多思维活动,当然所有思维都是围绕如何利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解决好文字和图的混合排列问题。再如,信息资源管理单元的如何合理的管理桌面图标、文件,使我们在使用电脑时能够高效的找到所需的文件和软件,这也是计算思维。这些计算思维的深度相比程序设计中的抽象、建模、设计算法而言是简单的,但更具普适性。 2、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老朋友,当前的课标和教学中我们一直在谈信息意识的培养,不过新课标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课标中的解释为“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指学生在遇到信息处理问题时头脑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过程、使用工具、具体方法的快速反应。例如文本加工单元学生面对“美食秀”这个主题任务在头脑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里其实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学科,其最初的构思规划会设计语文、艺术、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更多的为其搭建平台,然后用技术去帮助去实现综合各科知识所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当然也需要帮组学生形成解决方案。这个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的敏感度具体体现为:使学生在遇到图文混排问题时,头脑中快速出现排版的工作流程、各种排版的样式、图片环绕方式艺术效果等处理方法、文字的大小字体间距等处理方法……“信息价值得判断力”是指对信息真伪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表现性等方面的判断能力。在本节课中具体体现在适用性和表现性上。适用性是指学生从众多素材中挑选出适合自己主题的图文。表现性是判断自己作品是否利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我认

(完整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教学必须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目标,而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情况和学生的水平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目的。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新动态 信息技术理念发展迅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 语文教学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语文教师应多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所有信息资料,如录像、图片等进行整理传输到计算机上转化为数字信息。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掌握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教学。同时,还应懂得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用途,能设计课件脚本,具备一定的制作多媒体教材软件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软件等。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能只为了追求形式,不能仅在“公开课”、“优质课”上使用,而是应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文本需要合理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的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