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十九天 图形的计算与证明(例)

19、十九天 图形的计算与证明(例)

19、十九天 图形的计算与证明(例)
19、十九天 图形的计算与证明(例)

与旋转有关的计算与证明.

与旋转有关的计算与证明 (体悟思想规律方法) 1、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和F分别为BC、CD上的点, 且∠EAF=45°。求证:BE+CF=EF 2、已知,点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AE=1,BE=2,CE=3.求∠AEB的度数 3、如图,P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PD 将PD绕P顺时针旋转90°,得到PE,连接BE,求∠CBE的度数

4、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的点,BE=1,∠AEP=90°,且EP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P于点P,交边CD于点F,(1)求证:AE=EP;(2)在AB边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在Rt△ABD中,∠BAD=90°,AB=AD,点M,N是BD边上的任意两点,且∠MAN=45°,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H位置,连接NH,试判断MN,ND,D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6、(B)如图,在边长为62的正方形ABCD中,E是AB边上一点, G是AD延长线上一点,BE=DG,连接EG,CF⊥EG于点H,交AD于点F,连接CE、BH。若BH=8,求FG的长。

7、(A)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在CD上,且DE=2CE,过点C作CF⊥BE,垂足为F,连接OF,求OF的长。 8、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直线MN上,点O是对角线AC、BD 的交点,过点O作OE⊥MN于点E,过点B作BF⊥MN于点F.(1)如图1,当O、B两点均在直线MN上方时,求证:AF+BF=2OE (2)当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图2、图3的位置时,线段AF、BF、OE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并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证明单元测试题

《几何证明》章节测试 (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命题: 甲: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乙:斜边及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 (A)甲、乙都是真命题(B)甲、乙都是假命题 (C)甲是假命题,乙是真命题(D)甲是真命题,乙是假命题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 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②线段上任一点到垂直平分线两端距离相等;③经过线段中点的直线只有一条;④点P在线段AB外且PA=PB,过P作直线MN,则MN 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⑤过线段上任一点可以作这条线段的中垂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是( ) A.三条中线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垂线的交点 4.线段外有两点 (在同侧)使,,, ,则=( ) A.90° B.100° C.110° D.120° 5. 如图,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交于, 则图中60°的角共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6.在中,,是的平分线,,垂足为, 的周长等于().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7.命题是由和组成的; 8.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AB,C D AB CA CB =DA DB =80 ADB ∠= 10 CAD ∠=ACB ∠ ABC ?90,30, ACB A AC ∠=∠=AC E AB D ABC ?90 ACB ∠=, AC BC =AD BAC ∠DE AB ⊥E DBE ? AB AC AD AD CD +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5)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4·北京卷] 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A.2人B.3人C.4人D.5人 答案:B 2.[2014·北京卷] 对于数对序列P:(a1,b1),(a2,b2),…,(a n,b n),记 T1(P)=a1+b1,T k(P)=b k+max{T k-1(P),a1+a2+…+a k}(2≤k≤n), 其中max{T k-1(P),a1+a2+…+a k}表示T k-1(P)和a1+a2+…+a k两个数中最大的数. (1)对于数对序列P:(2,5),(4,1),求T1(P),T2(P)的值; (2)记m为a,b,c,d四个数中最小的数,对于由两个数对(a,b),(c,d)组成的数对序列P:(a,b),(c,d)和P′:(c,d),(a,b),试分别对m=a和m=d两种情况比较T2(P)和T2(P′)的大小; (3)在由五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列P使T5(P)最小,并写出T5(P)的值.(只需写出结论) 解:(1)T1(P)=2+5=7, T2(P)=1+max{T1(P),2+4}=1+max{7,6}=8. (2)T2(P)=max{a+b+d,a+c+d}, T2(P′)=max{c+d+b,c+a+b}. 当m=a时,T2(P′)=max{c+d+b,c+a+b}=c+d+b. 因为a+b+d≤c+b+d,且a+c+d≤c+b+d,所以T2(P)≤T2(P′). 当m=d时,T2(P′)=max{c+d+b,c+a+b}=c+a+b. 因为a+b+d≤c+a+b,且a+c+d≤c+a+b,所以T2(P)≤T2(P′). 所以无论m=a还是m=d,T2(P)≤T2(P′)都成立. (3)数对序列P:(4,6),(11,11),(16,11),(11,8),(5,2)的T5(P)值最小, T1(P)=10,T2(P)=26,T3(P)=42,T4(P)=50,T5(P)=52. 3.[2014·福建卷] 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 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6 解析:若①正确,则②③④不正确,可得b≠1不正确,即b=1,与a=1矛盾,故①不正确; 若②正确,则①③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a≠1,b≠1,c≠2,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2,c=1,d=4或a=2,b=3,c=1,d=4. 若③正确,则①②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②不正确,得b=1,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1,c=2,d=4; 若④正确,则①②③不正确,由②不正确,得b=1,由a≠1,c≠2,d≠4,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2,b=1,c=4,d=3或a=3,b=1,c=4,d=2或a=4,b=1,c=3,d=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为6. 3.[2014·广东卷] 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满足S n=2na n+1-3n2-4n,n∈N*,且S3

旋转几何证明

巧用旋转解题 温州市实验中学 周利明 传统几何中,有许多旋转的例子,尤其是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中。因此旋转的方法是几何学习中必备的技巧,本文将介绍旋转方法的几种典型用法,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交流。 1.利用旋转求角度的大小 例1:在等腰直角△ABC 中, ∠ACB=90°,AC=BC, P 是△ABC 内一点,满足PA=6、PB=2、PC=1求∠BPC 的度数. 分析:本题借助常规方法的入手是比较困难的,虽然三条线段的 长度是已知的,但是这三条线段不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因此 要得到角度的大小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 旋转来分析问题,因为AC=BC ,这就给我们利用旋转 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考虑将AP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0 90, 得C P B '?,连接P P ',通过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分别求得P CP '∠和PB P '∠,就可得到 BPC ∠的大小。 解:由已知AC=BC ,将AP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0 90,得C P B '?,连接P P '; 由旋转可知:ACP CB P ∠='∠,P C CP '=,AP BP '=; ∴0 90=∠=∠+'∠ACB PCB CB P , ∴CP 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0 45='∠='∠P P C P CP 且2= 'P P , 在PB P '?中,∵2222222 26PB PP AP BP ''+=+====, ∴PB P '?是直角三角形,且0 90='∠PB P , ∴0 1359045=+='∠+'∠=∠PB P P CP BPC . 例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P 、Q 分别为边AB 、AD 上的点,APQ ?的周长为2,求PCQ ∠的大小. 分析:本题在已知三角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边长的条件下求角度的大小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正方形的边长BC=DC,所以可以考虑将P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易证E 、D 、Q 三 P A B C P ’

如何做几何证明题(方法总结)

如何做几何证明题 知识归纳总结: 1. 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 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 (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 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一. 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 系来证,也可通过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证两条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一个角等于90°,或利用两

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O。 (补

AE=BD,连结CE、DE。

求证:BC=AC+AD B、C作此射线的垂线BP和CQ。 设M为BC的中点。求证:MP=MQ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九章《几何证明》测验卷

八年级第十九章《几何证明》单元测试卷 【此试卷由梅陇中学唐丽娟老师提供】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2分,共28分) 1、真命题的逆命题 是真命题。(填“一定”或“不一定” )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的度数是 3、在Rt △ABC 中,∠C=90°,∠A=30°,BC=20cm ,那么AB= cm 。 4、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cm ,那么两直角边的和 为 cm 。 5、在△ABC 中,∠C=90°,CD 是中线,∠BCD=15°,那么∠A=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在等腰△ABC 中,腰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G ,已知AB=10cm ,△BGC 的周 长为17cm ,那么底边BC = cm 。 7、在Rt △ABC 中,∠C=9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且AC=10,AD:DC=3:2,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8、在Rt △ABC 中,两锐角比为1:2,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为21cm ,那么斜边 的长为 cm 。 9、命题“如果a=b ,那么a 2=b 2”的逆命题是 。 10、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逆定理是 。 1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 12、在Rt △ABC 中,CE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CD 是高,如果AB=10cm ,DE=2.5cm ,那么∠DCE= 。 13、在△ABC 中,∠ACB=90°,∠B=30°,CD 是AB 边上的高,那么AD=2 1 。 14、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0,0)(4,0),则顶点A 的坐 标 。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1章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检测题B卷

青岛版第11章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检测题B卷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互补的两个角若相等,则两角都是直角 B.平角是直线 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D.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互补角 2.如图,AB∥CD,AF 分别交AB、CD于A、C并且CE平分∠DCF,∠1=800,则等于() A.40° B.50° C.60° D.70° (2)(3) 3.如图,,那么等于() A.180° B.360° C.540° D.720° 4.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平行 B.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垂直 C.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相交D.以上结论中只有一个不正确 5、在△ABC中,AC=BC>AB,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ABC的任意两 个顶点构成△PAB, △PBC,△PAC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的个数为() A.3个 B.4个 C.6个 D.7个 6、△ABC中,∠C=90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点E,若AB=10 则△DBE周长为() A.10 B.8 C.12 D.9 7.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并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 法判断△ABE≌△ACD的是()

A.AD=AE B.∠AEB=∠ADC C. BE=CD D. AB=AC 8、如图∠1=∠2,PM ⊥OA 于点M,则P 点到OB 的距离等于( ) A.OA 的长 B.OP 的长 C.PM 的长 D.都不正确 9、如图所示,AB 的垂直平分线为MN ,点P 在MN 上,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PA=PB B 、OA=OB C 、OP=OB D 、ON 平分∠APB 10、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AC ,AD ⊥BC,BE 平分∠ABC ,交AD 于点 E ,EF ∥AC ,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AB=BF B 、AE=EB C 、AD=DC D 、∠ABE=∠DFE (9) (10) 二、填空题32分 11、在△ABC 中,(1) ,则∠B= 度; (2 ) ,则∠B= 度; (3) , 则∠B= 度. 12、将命题“钝角大于它的补角”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3、如图,已知:DE ⊥AB ,且∠A=∠D=290 则∠ACB= N A P M O B A F E D C B E B D O 2 1 P B M A (7) (8)

专题19 推理与证明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要渗透到其他知识板块中,要注意在复习相应的板块时,培养选择合理证明方法的能力. 四、知识讲解 第一节 归纳与类比 (一)高考目标 1.了解归纳与类比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归纳与类比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考向预测 1.考查的重点是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理解及应用. 2.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多以中低档题为主. (二)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梳理 1.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事物中每一个都有这种属性,这种推理方式称为 2.根据一类对象的其他特征,推断另一类对象也具有类似的其他特征,这种推理过程称为 3.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两类事物特征之间的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最常见的合情推理. (三)、基础自测 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 a n (n ≥2),而a 1=1,通过计算a 2、a 3、a 4,猜想a n =( ) A. 2n + 2 B. 2n n + C.22n -1 D.2 2n -1 [答案] B [解析] 由S n =n 2a n 知S n +1=(n +1)2 a n +1 ∴S n +1-S n =(n +1)2a n +1-n 2 a n ∴a n +1=(n +1)2a n +1-n 2 a n ,∴a n +1= n n +2 a n (a ≥2), 当n =2时,S 2=4a 2,又S 2=a 1+a 2,∴a 2=a 13 =1 3 , a 3=24a 2=16,a 4=35 a 3=110 . 由a 1=1,a 2=13,a 3=16,a 4=1 10, 猜想a n =2 n n + ,故选B. 2.利用归纳推理推断,当n 是自然数时,18 (n 2-1)[1-(-1)n ]的值( ) A .一定是零 B .不一定是整数 C .一定是偶数 D .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 [答案] C [解析] 当n =1时,值为0;当n =2时,值为0;当n =3时,值为2;当n =4时,值为0;当n =5时,值为6.

解题技巧专题:巧用旋转进行计算或证明

解题技巧专题:巧用旋转进行计算或证明 ——体会旋转中常见解题技巧 ◆类型一利用旋转结合等腰(边)三角形、垂直、平行的性质求角度 1.(2016·合肥校级模拟)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若∠CAE=65°,∠E=70°,且AD⊥BC于点F,则∠BAC的度数为() A.60°B.85°C.75°D.90°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2016·株洲中考)如图,在△ABC中,∠ACB=90°,∠B=50°,将此三角形绕点C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A′B′C.若点B′恰好落在线段AB上,AC、A′B′交于点O,则∠COA′的度数是() A.50°B.60°C.70°D.80° 3.如图,△ABC为钝角三角形,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得到△AB′C′,连接BB′,若AC′∥BB′,则∠CAB′的度数为________. 4.如图,P是正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 A=5,PB=12,PC=13,若将△P A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求点P与点P′之间的距离及∠APB的度数. ◆类型二利用旋转结合特殊三角形判定、性质或勾股定理求长度或证明 5.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75°,得到△AB′C′,过点B′作B′D⊥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D,若AC=6,则AD的长为() A.2 B.3 C.2 3 D.3 2

6.如图,Rt△ABC中,∠ABC=90°,AB=BC=2,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MNC,连接BM,那么BM的长是________. 7.(2016·娄底中考)如图,将等腰△ABC绕顶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α度到△A1BC1的位置,AB与A1C1相交于点D,AC与A1C1,BC1分别交于点E,F. (1)求证:△BCF≌△BA1D; (2)当∠C=α度时,判定四边形A1B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类型三利用旋转计算面积 8.如图,边长为1的两个正方形互相重合,按住其中一个不动,将另一个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A.2-1 B.2+1 C. 2 D. 3 第8题图第9题图 9.如图,在等边△ABC内有一点D,AD=5,BD=6,CD=4,将△ABD绕A点逆时针旋转,使AB与AC重合,点D旋转至点E,则△DCE的面积为________.【方法3】 参考答案与解析

平面几何证明题的一般思路及方法简述

平面几何证明题的一般思路及方法简述 【摘要】惠特霍斯曾说过,“一般地,解题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方法。”灵活、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是求解平面几何问题的良好途径。解决任何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都要应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而选择哪一种方法,就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解题思路。本文试对平面几何证明题中常用的几种解题思路及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平面几何证明题思路方法 平面几何难学,是很多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共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而学习不得法,没有适当的解题思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波利亚曾说过,“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为了辨别哪一条思路正确,哪一个方向可接近它,就要试探各种方向和思路。”由此可见,掌握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探索证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总结证题的基本规律是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常见的证题思路有直接式思路和间接式思路。 一、直接式思路 证题时,首先应仔细审查题意,细心观察题目,分清条件和结论,并尽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一些解题信息,以在缜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定义、公式、定理进行一系列正面的逻辑推理,最后得出命题的证明,这种证题的思路被称为直接式思路。由于思维方式的逆顺,在证题时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1.分析法。分析法是从命题的结论入手,先承认它是正确的,执果索因,寻求结论正确的条件,这样一步一步逆而推之,直到与题设会合,于是就得出了由题设通往结论的思维过程。在由结论向已知条件的寻求追溯过程中,则由于题设条件的不同,或已知条件之间关系的隐含程度不同等,寻求追溯的形式会有一定差异,因而常把分析法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选择型分析法。选择型分析法解题,首先要从题目要求解的结论A出发,逐步把问题转化为分析要得出结论A需要哪些充分条件。假设有条件B,就有结论A,那么B就成为选择找到的使A成立的充分条件,然后再分析在什么条件下能选择得到B……最终追溯到命题中的某一题设条件。 (2)可逆型分析法。如果再从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推求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这种分析法又叫可逆型分析法,因而,可逆型分析法是选择型分析法的特殊情形。用可逆型分析法证明的命题用选择型分析法一定能证明,反之用选择型分析法证明的命题,用可逆型分析不一定能证明。 (3)构造型分析法。如果在从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的过程中,在寻找新的充分条件的转化“三岔口”处,需采取相应的构造型措施:如构造一些条件,作某些辅助图等,进行探讨、推导,才能追溯到原命题的已知条件的分析法叫做构造型分析法。 (4)设想型分析法。在向已知条件追溯的过程中,借助于有根据的设想、假定,形成“言之成理”的新构思,再进行“持之有据”的验证,逐步地找出正确途径的分析法称为设想型分析法。 2.综合法。综合法则是由命题的题设条件入手,由因导果,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逐步靠近目标,最终获得结论。再从已知条件着手,根据已知的定义、公式、定理,逐步推导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思考角度不同,立足点不同,综合法常分为四种类型: (1)分析型综合法。我们把分析法解题的叙述倒过来,稍加整理而得到的解法称为分析型综合法。 (2)奠基型综合法。当由已知条件着手较难,或没有熟悉的模式可供归纳推导,就可转而寻找简单的模式,然后再将一般情形化归到这个简单的模式中来,这样的综合法称为奠基型综合法。 (3)媒介型综合法。当问题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少,且看不出与所求结论的直接联系时,或条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测试3

《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 .若两角之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补 B .同角的余角相等 C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D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 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 ) A .直角都相等 B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C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下面关于定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定理是真命题 B .定理的正确性不需要证明 C .定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 D .定理的正确性需证明 4. 如图,在等边△中,,则等于( ) A. B. C. D. 5. 如图,已知,,,结论:①;②; 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 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的是( ) 第6题图

A .∠1=∠2 B. ∠2=∠4 C. ∠3=∠4 D .∠1+∠4=180° 7.如图,∥,,若,则 等于( ) A. B. C. D. 8.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垂直平分BD ,垂足为E ,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 =AD B.CA 平分∠BCD C.AB =BD D.△BEC ≌△DEC 9.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OT ⊥AB 于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ECO =30°,则∠DOT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120° 10. 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 1、L 2、L 3、L 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2=∠4+∠7 B .∠3=∠1+∠6 C .∠1+∠4+∠6=180° D .∠2+∠3+∠5=36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写一个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 12. 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 个四边形,则∠1+∠2= 度. 13. 如图所示,将△ABC 沿着DE 翻折,若∠1+∠2=80°, 则∠B =______度. 14.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4∶3∶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是______度.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第9题图

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推理与证明过关检测试题 1.考察下列一组不等式: ,5252522233?+?>+ ,5252523344?+?>+ ,525252322355?+?>+.将上述不等式在左右两端仍为两项和的情况下加以推广,使以上的不等 式成为推广不等式的特例,则推广的不等式可以是 . 2.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11n n n a a a ++=-(*n ∈N ),则3a 的值为 , 1232007 a a a a ????的值为 . 3. 已知2() (1),(1)1()2f x f x f f x += =+ *x N ∈(),猜想(f x )的表达式为( ) A.4()22x f x =+; B.2()1f x x =+; C.1()1f x x =+; D.2 ()21 f x x =+. 4. 某纺织厂的一个车间有技术工人m 名(m N *∈),编号分别为1、2、3、……、m ,有n 台(n N * ∈)织布机,编号分别为1、2、3、……、n ,定义记号i j a :若第i 名工人操作了第j 号织布机,规定1i j a =, 否则0i j a =,则等式41424343n a a a a +++ +=的实际意义是( ) A 、第4名工人操作了3台织布机; B 、第4名工人操作了n 台织布机; C 、第3名工人操作了4台织布机; D 、第3名工人操作了n 台织布机. 5. 已知* 111()1()23f n n N n =++++∈,计算得3(2)2f =,(4)2f >,5(8)2f >,(16)3f >, 7 (32)2 f >,由此推测:当2n ≥时,有 6. 观察下图中各正方形图案,每条边上有(2)n n ≥个圆圈,每个图案中圆圈的总数是n S ,按此规律推出:当2n ≥时,n S 与n 的关系式 24n S == 38n S == 412n S == 7.观察下式:1=12 ,2+3+4=32 ,3+4+5+6+7=52 ,4+5+6+7+8+9+10=72 ,…,则可得出一般结论: . 8.函数()f x 由下表定义: 若05a =,1()n n a f a +=,0,1,2,n =,则2007a = . 9.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是由6颗珠宝构成如图1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如图2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如图3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五件首饰是由45颗珠宝构成如图4所示的正六边形, 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使它构成更大的正六边形,依此推断第6件首饰上应有_______颗珠宝;则前n 件首饰所用珠宝总数为_ 颗.(结果用n 表示) ……

2018届中考数学专题提升(十五)巧用旋转进行证明与计算

专题提升(十五)巧用旋转进行证明与计算 【经典母题】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如图Z15-1). (1)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作出旋转后的图形; (2)经第(1)题旋转所得的图形与△ABC之间有没有互相垂直的边?证明你的 判断. 图Z15-1 经典母题答图 解:(1)如答图所示; (2)AD⊥BC,DE⊥AC,AB⊥AE.证明略. 【思想方法】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所以借此可以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发 现等量(或全等)关系,或通过旋转(割补)图形,把分散的已知量聚合起来,便于打通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突破口. 【中考变形】 1.如图Z15-2,已知△ABC和△DCE均是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E与BD交于点O,AE与CD交于点G,AC与BD交于点F,连结OC,FG,则下列结论:①AE=BD;②AG=BF;③FG∥BE;④∠BOC =∠EO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D) 图Z15-2 A.1个B.2个 C.3个D.4个 2.如图Z15-3,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外一点,把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BP′,已知∠AP′B=135°,P′A∶P′C=1∶3,则P′A∶PB=(B)

A.1∶ 2 B.1∶2 C.3∶2 D.1∶ 3 图Z15-3 中考变形2答图【解析】如答图,连结AP,PP′,∵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BP′,∴BP=BP′,∠ABP+∠ABP′=90°.∵△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 在△ABP和△CBP′中,∠CBP′+∠ABP′=90°,∴∠ABP=∠CBP′. BP=BP′, ∠ABP=∠CBP′, AB=CB, ∴△ABP≌△CBP′(SAS),∴AP=P′C.∵P′A∶P′C=1∶3,∴AP=3P′A. ∵△P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P=45°,PP′=2PB.∵∠AP′B =135°,∴∠AP′P=135°-45°=90°,∴△APP′是直角三角形.设P′A =x,则AP=3x,根据勾股定理,得PP′=AP2-P′A2=(3x)2-x2=22x,∴P′B=PB=2x,∴P′A∶PB=x∶2x=1∶2. 3.[2017·徐州]如图Z15-4,已知AC⊥BC,垂足为C,AC=4,BC=33,将线段A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结DC,DB. (1)线段DC=__4__; (2)求线段DB的长度. 图Z15-4 中考变形3答图 解:(1)∵AC=AD,∠CAD=60°, ∴△ACD是等边三角形,∴DC=AC=4;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步骤规范性初步基础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步骤规范性初步基础题 一、单选题(共4道,每道25分) 1.如图,已知线段AB=18cm,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C的长是多少? 解:如图, ∵() ∴() 又∵() ∴() 即AC的长为9cm. ①;②C是线段AB的中点;③AB=18;④⑤; ⑥;⑦;⑧;⑨以上空缺处填写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⑤③④ B.②⑤①⑧ C.③②①④ D.②④⑥⑨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中点(一个中点) 2.如图,已知线段AB=14cm,点O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C、D分别是线段OA、OB的中点,求CD的长. 解:∵C、D分别是线段OA、OB的中点 ∴() ∴ 又∵AB=14 ∴() 即CD的长为7cm. ①C是线段AB的中点;②AB=14;③;④; ⑤;⑥;⑦以上空缺处填写正确的

顺序是() A.③⑥ B.④⑥ C.⑤⑥ D.③⑦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中点(两个中点) 3.如图,已知∠AOB=78°,OC平分∠AOB,求∠AOC的度数. 解:∵() ∴() 又∵() ∴() ①OC平分∠AOB;②∠AOB=2∠AOC;③∠COB=∠AOC;④∠AOC=∠AOB; ⑤∠AOB=78°;⑥;⑧以上空缺处填写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④⑤⑥ B.①②⑤⑧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⑥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平分线(一个角平分线) 4.已知OC平分∠AOB,OD平分∠AOC,且∠COD=27°,求∠AOB的度数. 解:∵OD平分∠AOC ∴() ∵∠COD=27° ∴()

又∵OC平分∠AOB ∴() ∵∠AOC=54° ∴() ①;②∠AOC=2∠COD;③∠COD=∠AOD;④∠COD=∠AOC; ⑤∠AOB=2∠AOC;⑥∠AOC=∠BOC;⑦∠AOC=∠AOB;⑧∠AOD=27°; ⑨以上空缺处填写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①⑤⑨ B.③⑧⑥⑨ C.④①⑦⑨ D.②⑤⑥⑨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平分线(两个角平分线)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第三十二讲 推理与证明答案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 第三十二讲 推理与证明 答案部分 2019年 1.解析:由题意,可把三人的预测简写如下: 甲:甲乙. 乙:丙乙且丙甲. 丙:丙乙. 因为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 如果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 如果丙预测正确,假设甲、乙预测不正确, 则有丙乙,乙甲, 因为乙预测不正确,而丙乙正确,所以只有丙甲不正确, 所以甲丙,这与丙乙,乙甲矛盾.不符合题意. 所以只有甲预测正确,乙、丙预测不正确, 甲乙,乙丙. 故选A . 2010-2018年 1.B 【解析】解法一 因为ln 1x x -≤(0x >),所以1234123ln()a a a a a a a +++=++ 1231a a a ++-≤,所以41a -≤,又11a >,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0q <. 若1q -≤,则2 12341(1)(10a a a a a q q +++=++) ≤, 而12311a a a a ++>≥,所以123ln()0a a a ++>, 与1231234ln()0a a a a a a a ++=+++≤矛盾, 所以10q -<<,所以2131(1)0a a a q -=->,2 241(1)0a a a q q -=-<, 所以13a a >,24a a <,故选B . 解法二 因为1x e x +≥,1234123ln()a a a a a a a +++=++,

所以1234 12312341a a a a e a a a a a a a +++=++++++≥,则41a -≤, 又11a >,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0q <. 若1q -≤,则2 12341(1)(10a a a a a q q +++=++) ≤, 而12311a a a a ++>≥,所以123ln()0a a a ++> 与1231234ln()0a a a a a a a ++=+++≤矛盾, 所以10q -<<,所以2131(1)0a a a q -=->,2 241(1)0a a a q q -=-<, 所以13a a >,24a a <,故选B . 2.D 【解析】解法一 点(2,1)在直线1x y -=上,4ax y +=表示过定点(0,4),斜率为a -的直线,当0a ≠时,2x ay -=表示过定点(2,0), 斜率为1 a 的直线,不等式2x ay -≤表示的区域包含原点,不等式4ax y +>表示的区域不包含原点.直线4ax y +=与直线2x ay -=互相垂直,显然当直线4ax y +=的斜率0a ->时,不等式4ax y +>表示的区域不包含点(2,1),故排除A ;点(2,1)与点(0,4)连线的斜率为3 2 - ,当32a -<-,即3 2 a >时,4ax y +>表示的区域包含点(2,1),此时2x ay -<表示的 区域也包含点(2,1),故排除B ;当直线4ax y +=的斜率32a -=-,即3 2 a =时, 4ax y +>表示的区域不包含点(2,1),故排除C ,故选D . 解法二 若(2,1)A ∈,则21422 a a +>?? -?≤,解得32a >,所以当且仅当3 2a ≤时, (2,1)A ?.故选D . 3.D 【解析】由甲的说法可知乙、丙一人优秀一人良好,则甲、丁一人优秀一人良好,乙 看到丙的结果则知道自己的结果,丁看到甲的结果则知道自己的结果,故选D . 4.A 【解析】n S 表示点n A 到对面直线的距离(设为n h )乘以1n n B B +长度一半,即 11 2 n n n n S h B B += ,由题目中条件可知1n n B B +的长度为定值,那么我们需要知道n h 的关系式,过1A 作垂直得到初始距离1h ,那么1,n A A 和两个垂足构成了等腰梯形,那么

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小专题七旋转中的计算与证明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小专题(七) 旋转中的计算与证明 类型1 基于“半角”的旋转 在很多题目中都有这样的题设条件:一个大角中有一个共顶点的小角,小角正好是大角的一半(如例1).当面对这样的信息时,往往可以考虑使用旋转变换,并且旋转后,多半还有一对轴对称的全等三角形出现,此时,很多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了.总结此类问题解题的思路即是:半角信息——带形旋转——轴对称的全等三角形. 【例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O.设E,F分别是AB上不同的两个点,且∠EOF=45°,请你用等式表示线段AE,BF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思路点拨】将△OF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OHA.连接HE,利用条件可证△EOH≌△EOF,从而得EH=EF.然后在Rt△AEH中,利用勾股定理得EH2=AH2+AE2,进而得出结论. 1.已知在△ABC中,AB=AC,D,E是BC边上的点,将△ABD绕点A旋转,得到△ACD′,连接D′E. (1)如图1,当∠BAC=120°时,∠DAE=60°时,求证:DE=D′E;

(2)如图2,当DE=D′E时,∠DAE与∠BA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2)的结论下,当∠BAC=90°,BD与DE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D′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类型2 基于“等边三角形”的旋转 方法归纳:将等边三角形内的一个小三角形,旋转60度,从而使小三角形的一边与原等边三角形的边重合,连接小三角形的钝角顶点,得三角形.通过旋转将不相关的线段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将分散的已知条件集中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2】如图,点P为等边△ABC内一点,且PA=2,PB=1,PC=3,求∠APB的度数. 【思路点拨】将△AP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ADB.连接DA,DP,DB,得AD=AP,DB=PC=3,∠DAP=60°.从而可证△ADP为等边三角形,所以DP=AP=2,∠DPA=60°.在△DPB中,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DBP=90°,∠DPB=60°.从而可得∠APB=120°. 2.如图所示,点P是等边△ABC内一点,PB=2,PC=1,∠BPC=150°,求PA的长.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 1.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DA≌△CEB. 2.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 3.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 (1)求证:AC∥DE; (2)若BF=13,EC=5,求BC的长. 4.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 5.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求证:AE=CE.

6.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 7.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 8.如图,在△ABC中,AC=BC,∠C=90°,D是AB的中点,DE⊥DF,点E,F分别在AC,BC上,求证:DE=DF. 9.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 10.如图,已知∠CAB=∠DBA,∠CBD=∠DAC. 求证:BC=AD.

11.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 12.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 13.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 (1)求证:BD=CE; (2)求证:∠M=∠N. 14.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求证:△ACD≌△CBE. 15.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BAE=∠BCE=90°,且BC=CE,AB=DE.求证:△ABC≌△DEC.

学案巧用旋转进行证明与计算.doc

[教材母题】 已知等边三角形,8C(如图Z15 — 1). (1)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8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作出旋转后的图形;(2)经第(1)题旋转所得的图形与之间有没有互相垂直的边?证明你的判断. 【思想方法】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所以借此可以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发现等量(或全等)关系,或通过旋转(割补)图形,把分散的已知量聚合起来,便于打通解题思路,疏通解题突破口. 【中考变形】 1.如图Z15-2,已知△A8C和ZXDCE均是等边三角形,点8, C, E在同一条直线上,AE 与B。交于 点。,AE与CD交于点G, AC与BD交于点 F,连结OC, FG,则下列结论:?AE= BD; ?AG=BF; ?FG//BE; @ZBOC = ZEO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A

2.如图Z15-3, P是等腰直角ZkABC外一点,把8P绕点8顺时针旋转90。到BP',已知 ZAP1 8=135°, P‘ A : P' C=1: 3,贝l)P f A : PB= ( B. 1 : 2 D. 1 : 3.如图Z15-4, △ACD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ACD=ZBCE=9Q°f虹交DC于点F, BD分别交CE, AE于点G, H.试猜想线段AE和BD的位置及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Z15-5,在RtA4BC中,ZACB=90°t匕8=30。,将△A8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后,得到点D刚好落在A8边上.(1)求"的值;(2)若F是DE的中点,判断四边形ACF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5.[2015-南充]如图Z15-6,点P是正方形ABC。内一点,点P到点4, 8和D 的距离分别为1, 2皿,何,AADP 沿点A旋转至△ ABP\连结PP,并延长AP与8C相交于点Q.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