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族风俗习惯

土族风俗习惯

土族风俗习惯
土族风俗习惯

土族风俗习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81023.html, 腾讯旅游 2010-02-05 16:17

生活在青海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各自的民俗风情。百分之九十的土族分布在青海省。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是青海人文景观的一大特色。土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土族在全国有192573人(见于1990年钱雪源主编的《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他们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和甘南地区、西宁市及其它州县也有少量土族散居。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土族的先民们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单位组成村落,从事畜牧业,逐水草而居。以后逐渐变成从事农业而定居了。土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有十几户或几十户组成。土族人家庄廓的大门方向依山势而定,安大门时特别注意选择照山,也就是大门必须对准正前方最高大、最雄伟、最完整的山,若没有理想之山,则立照壁,以为屏障。

土族人家的院中,住房的位置根据大门的方位和阴阳五行、八卦等确定。家境较好的人家的主房,盖的是正脊五檩、二架七檩的大房、前后出檩的过厅。房屋木件大都为画栋雕梁。其它住房都是土木结构的小平房。高寒地区的土族,除了夏天,人们大都睡热炕。热炕有两种,炕面用泥做的叫泥炕,炕面用木板做得叫板炕。

土族人民的祖先,在青海东部定居以来,起初从事畜牧业生产,以肉食、

乳品为主食,转为农业生产后,传统的游牧民习俗仍然保留着,如喝奶茶、喝酥油茶,吃酥油炒面,吃大块肉、喝大碗酒。因青海东部海拔高,气候干旱,农作物只能种植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洋芋、油菜等。

土族人民特别注重礼节,人们相逢时互相问好致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亲友之间相互拿上自己做的食品拜节。家里打庄廓、盖房子、安大门、生孩子出满月、姑娘出嫁、娶媳妇都要邀请亲友来贺喜。土族人民热情好客,说是“客来了,即福来了”,对长辈及贵客尤为尊敬。在节日里或责客来时,在大门口先敬客人三杯酒,叫做“进门三杯酒”,然后请客人进门引至正房炕上按年龄或辈份大小就坐,主人要敬客人三杯酒。叫“吉祥如意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用无名指蘸酒对空弹三下也可。此时主妇恭恭敬敬地把做好的饭菜用木盘端上来,劝客人享用。在客人出门时,要敬三杯酒,叫“上马三杯酒”。

春节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前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就开始准备,打扫房屋、缝制新衣、杀猪宰羊、烙、炸蒸馍等。春节一般要过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扫一遍,贴上钱马、春联、年画,然后吃年饭。晚上有的讲故事。有的饮酒唱歌,直至通宵达旦。大年初一,男人们登上高山煨桑、“放鹿马”(“煨桑”,汉藏合壁词语,意为烟祭。“鹿马”是一种印了飞马的五色方块纸,在山顶迎风飘洒,表示顺运)。小孩、妇女就开始穿节日盛装,待东方朦朦发亮时,家族间、邻友间相互拜年。过年期间,男女老少集中在较宽敞的巷道或打麦场上,转轮子秋,踢毽子,打毛蛋(羊毛绒球),跳安召舞,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结束。

除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土族人家过得也比较隆重。五月初五那天,人们喝雄黄酒{青稞酒中放雄黄},吃凉粉、凉面。男女老少都要穿节日盛装,系“锁儿”(用彩色丝线系在脖子、手腕和脚腕),儿童还佩带香包。中秋节提前一两天做大月饼,月饼表面上要用面做上各种图案,月饼以大而美观为佳,

做的月饼一定要给亲朋好友赠送。中秋节晚上要在院中间摆上方桌,献上月饼和瓜果,点上青油灯,煨桑,迎接月亮出来,现在接月亮的习俗已慢慢消失,以全家大小团圆欢乐为主。

土族的婚礼仪式,自始至终都是用歌声来表达内容的,犹如一部辉煌的歌剧,又像一部舞剧,“安召”优美的舞姿贯穿始终。土族婚礼是本民族文化、宗教、生活习俗及民族特性方面的总体反映,是研究该民族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来源:腾讯旅游)

土族名歌解说词

土族名歌(鲁西、卡西)解说词 一、文化形态 “鲁西”和“卡西”是流传在卓尼县杓哇乡一带的土族民歌。“鲁西”可在一切庆典的酒宴上演唱。“卡西”则按照当地风俗,要在远离村寨的山野、森林等场合演唱。 二、艺术形态 1、曲调:“卡西”的曲调节奏多为二、三混合拍,以使用切分节奏为突出特征。调式中藏族民歌的风格区别在于“卡西”中的宫微调式几乎都与羽调式交替的奇特现象。“鲁西”的曲调却颇具特色,曲式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后两句重复前两句,调式大多为六式羽调(五声调式加变宫)和七声宫调式两种。宫羽调式相互交替,旋律进行中偶尔有一、两处八度大跳外,一般都为级进间夹杂一些四度跳进。 2、演唱形式:“卡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两种。“鲁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 3、唱词:“卡西”的唱词多在生产生活中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抒发种种不同的情感,随感而发即兴唱出情歌。“鲁西”的唱词多在酒宴上助兴的民歌。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语言运用精辟简练、寓意深刻、涉及包罗万象。 三、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 “鲁西”和“卡西”是卓尼县勺哇乡一带的土族民歌。

其渊源可以追述到距今1560多年的西晋永嘉元年。由于游牧在辽河流域的献卑族慕容部的首领土谷浑因与嫡、弟不睦,率领1700人马向西迁至洮水流域建立了游牧政权。后建都伏城号土谷浑国。到唐龙三年(663年),由于吐蕃王朝的不断侵占,延续了350年的土谷浑国终于瓦解、部众四散、部分部落依附于吐蕃王朝,为其担负守边任务,县境内的哇乡土族就是一部分。土族民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土族虽为土谷浑后裔,但由于长期与藏、汉杂居生活,民歌已明显表现出了藏土融合的特征。 “鲁西”和“卡西”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土族民歌“鲁西”和“卡西”是本族现存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古、现代土族文化的重要依据,是藏、羌与土族文化融合的体现,是藏族与土族人民联系的纽带。 四、濒危状况 1、“鲁西”和“卡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的介入使其演唱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原始的唱词、唱腔面临失传。 2、一些传承老艺人年事已高,享有威望的老艺人越来越少面临逐渐衰弱的危机。 五、保护现状及未来前景 古老的土族民歌“鲁西”和“卡西”老一代传承艺人所剩不多,有些经典的唱词、唱腔搜集的比较少,因此得以保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这个题目,我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或许很片面,或许很幼稚。但是我的的确确在用心看待它。 很小的时候居住在博物馆旁边,后来举家搬入京剧团的宿舍里面。一直以为自己离艺术很近、很近。尤其是作为从会拿笔开始就在纸上涂鸦的自己,不管画得怎样,觉得那就是艺术,或者说是艺术的一部分,自己好像时时刻刻都和艺术相随相伴。甚至还经常傻乎乎地找馆里的爷爷“指点”。再大一点,学了跳舞。再大一点,渐渐熟练遣词造句,也迷上了中国最优美的艺术之一——文字。 但是,现在却有了这样的感觉:艺术就像一直沿墙而上的爬山虎,把破壁残垣装点做一种风景。而我一直都是放学时背着书包的孩子,匆匆忙忙回家完成一篇与“爬山虎”有关的作文,却根本都没有把目光多留一束在我路过的那个墙上——那上面的爬山虎正在静悄悄地行走,一直未有停歇。 如果说爬山虎是“艺术”,那面墙就是“文化”。 在不同造型,不同材质的墙上的爬山虎是会给人带来不同感觉的。不知道这样的比方是否贴切:八十年代的旧阳台下的爬山虎,带有温馨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落日余晖和风琴余韵。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如果披上爬山虎,就像被世人遗忘的国王,骨灰早已不知所踪,灵魂却依旧披着已经落了灰尘的红袍,遥望天空同样孤独的月亮。水泥钢筋的教学楼若是披上了爬山虎,随风张合的绿色手掌就像他们生命体的一部分,一呼一吸,都无比新鲜,清新得如同晨雾中的暖阳。

反之没有“艺术”,那些“文化”注定的宿命,不是永远的的忽略,就是永远的遗忘。 所以,文化是背景,是载体。艺术是画笔,是表现形式。 原谅我打了如此多生涩的比喻,单单为了描叙这一主题。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举例说明。在经过中世纪缓慢,典雅的贵族艺术之后,文艺复兴爆发了。那种不是节制的,仿佛要整个世界一起复苏的艺术,光彩熠熠。所谓的人文主义强烈地感受着时代精神,这是为何他们将介于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几百年称为“中世纪”的缘故,在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都有无可比拟的进展。艺术与文化相辅相成,并驾齐驱。比如那个时期的人认为重建罗马是他们文化的重任,而最主要的一项重任就是在圣彼得的坟墓上建一座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教堂号称世界第一,极尽富丽堂皇之能事。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施工,布拉曼特来了,米开朗琪罗来了,德拉·波尔塔来了,卡洛·马泰尔也来了。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一脸肃穆的教皇乌尔班八世主持落成典礼。圣彼得堡这曾作为罗马史墓碑而存在的巨大建筑,最后竟然重新屹立,成了文艺复兴的里程碑。 “仓廪足而知礼节”因为富足的文化载体,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大胆又自信地挥洒艺术。他们尽情享受生活,不再认为人活着只是为了死后做准备,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也因此有了改观。在一些时候,精神层面的进步比任何领域都重要。在人们眼中,大自然有了正面的意义。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文明、和谐的农村社区,统筹城乡全面发展,推进农村社区民主、和谐,在我国政治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具有跨时代意义。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农村社区管理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农村社区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社区管理中居民参率低、居民决策权利缺失、社区管理观念落后、民主制度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社区的发展。文章立足于我县的政治经济发展,运用政治理论、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理论,法律法规,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我县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民主参与、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县农村社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互助土族自治县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to mutual aid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in China's ultimate goal is to build socialism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rural community, as a whol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mote rural community democracy, harmony,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the cross time significance. Late mutual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rural community

土家族文化简介

土家文化简介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不仅在单纯的文化艺术领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巨大成就,还在政治、军事、教育、生产技术、医药卫生、哲学思想、古代法律、历史典籍、古代建筑、书画雕塑、名胜古迹和出土文物等多种领域,也有丰厚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有深富的文化内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二、土家族文化简介 1.语言 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语在语音方面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声母中无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zh、ch、sh、r,韵母中无U、ang、eng;二是有专声母ng、r(舌尖前音)和韵母io;三是声母g、k、h 和韵母i分别合拼成gi、ki、hi;四是有四个声调,但一声和四声差别不大,很难区分。土家语的音位系统,共有二十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四个基本调类。 2.文学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3.艺术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4.风俗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

互助土族自治县资源简介

互助土族自治县资源简介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1年5月18日 | 浏览831次] 字体:[大中小]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3.5℃,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县辖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总人口37.05万人,有汉、土、藏、回、蒙等12个民族,其中土族6.9万人,占总人口的16.9%,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 ——农产品资源。互助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105万亩,农作物有小麦、青稞、碗豆、油菜、土豆等。由于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独特,互助县的蚕豆、豌豆、土豆和油菜籽质优量大,年产量居海东地区首位。“三豆一油”是主要的农产品资源。 ——畜产品资源。互助县有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114万亩,可食性鲜草、秸杆、农副产品料、酒糟、饲料粮、种植优良牧草,为养殖业提供了优良的条件。生猪品种好,肉质佳,口味鲜。牛羊膘肥体壮、皮质高、肉味美。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以上,现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矿产资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40个矿种,139处矿床点,其中:金属矿种有铁、锰、铜等7种;建材及非金属居多,主要有:煤碳、芒硝、硫铁、岩金、石膏、磷、白云岩、粘土、石灰岩、红柱石、玄武岩等29种;燃料矿种有煤、油页岩及其它矿种。目前,正在开采的有煤、硫铁、石灰岩、石膏等,其中石膏的探明储量达1.3亿吨,硫酸钙含量为98%;石灰石的探明储量为1.7亿吨,氧化钙含量54.85%左右;芒硝的探明储量为6亿多吨,硫酸钠含量32.9%左右;石英矿储量为1068万吨,二氧化硅含量98%左右;白云岩储量有1218万吨,氧化镁含量26%左右。

独特奇异的土族文化_走进西北民族走廊上的七彩土族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6日/第005版 独家报道 独特奇异的土族文化:走进西北民族走廊上的七彩土族 本报记者曾江 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隆务河日夜奔腾,形成一个个美丽富饶的河谷,这里是土族同胞生活的家园:民和土族生活在黄河边的三川土族之乡;同仁土族在隆务河谷与藏族一起创造了灿烂的热贡艺术;互助等地土族则主要聚居在湟水以北地区。 土族居住的地区都是多民族共居的地区,从县名就可窥见一斑。互助、民和、同仁等县都是1930年前后建县,据有关资料记载,取县名考虑到这些地区各民族混居的情况,“互助”取“互助友爱”之意,“民和”取“民众和睦”之意,“同仁”取“一视同仁”之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族按方言分为互助、民和、同仁三个片区。土族与其他民族同胞和谐共处,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近日,本报记者东赴民和,南下同仁,探访互助,走进黄河、湟水、隆务河边的一系列土族乡村,对土族进行了连续性的考察。 民和土族:甘青边界独特的三川土族文化 黄河水从积石峡内冲出,打着旋儿向东流去,水浪拍击着岸边的鹅卵石。远望对岸,小积石山横亘南天,烟雾弥漫,山顶在伏天仍有残雪。 记者漫步在喇家村南的黄河边,大河这边是官亭镇,属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对岸是大河家镇,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官亭盆地是河湟谷地的一个小气候区,气候温和,水量充沛,自然环境非常优越,与汉中和川北有些相似。民和三川的土族同胞就生活在黄河北岸官亭盆地的台地上,大约有4万人,因为有三条小河自北而南注入黄河,所以这里叫做三川地区,近年来以三川土族之乡著称。 回到借宿的喇家村土族老乡喇虎家,记者和家里人聊起家常。喇虎家是一户典型的三川土族民居,木柱高大,空间宽敞亮堂。邻居豆哥说,“木屋住着舒服,我们这里建新房还是喜欢使用木柱建架”。 院子正中有一个大花坛,这是土族民居的灵魂所在。花坛里鲜花怒放,院子里色彩明艳,令人心情愉悦。村子里的花坛多是方形的,听说有的地方是圆形的,原来立有经幡。“盖房子先要考虑花坛,在花坛下埋有宝罐,内装宝贝、经书等东西”,喇虎说,“花坛原来有不少禁忌,比如小孩子不能在花坛上玩,近年来没那么讲究了。” 老奶奶刚刚参加完村里的嘛呢会回来。嘛呢会是三川地区土族的一种民间信仰文化活动,近年来也引起民俗学者的研究兴趣。虽然言语不通,老奶奶还是比划着向记者介绍今天嘛呢会的情况。 第二天,记者来到三川一带的乡镇。乘车在乡间穿行,山间树丛里常常看到白塔、经幡。土族是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在三川地区有一系列寺庙,铧尖寺、文家寺、朱家寺、喇家寺都各有特色,沿黄河一线排开。 三川土族还普遍信仰二郎神,而这种信仰既有土族本身的文化传统来源,又受到汉族和藏族信仰文化的深刻影响,表现出这一多民族共居地带宗教信仰的复杂状态。三川的二郎神主庙位于中川乡。走进庙门,记者发现,主持寺庙事务的是一个藏传佛教僧侣。此人叫土丹多吉,来自附近的朱家寺,他为记者打开殿门。走进大殿,二郎神塑像是藏族格萨尔王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二郎神额头上并没有第三只眼这个最为重要的外貌特征。墙上的壁画内容也完全是格萨尔神话。土丹多吉告诉记者,在这里有两尊二郎神像,另一尊抬到三川各乡镇参加“游神”活动去了。 二郎神在三川又称“河州帝帝”,据文献记载,民国时代三川还曾从河州(今临夏)请来神像,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第二章

【单选题】(6分) 蒙古族常见男名“帖木儿”的意思是 A. 英雄 B. 结实 C. 钢铁 D. 和平 正确 2 【单选题】(6分) 下列蒙古族男名中有“幸福”含义的一个是 A. 巴特尔 B. 巴雅尔 C. 朝鲁 D. 吉日嘎拉 正确 3 【单选题】(6分) “格日乐”蒙古族女名中的常用词,意思是: A. 月亮 B. 花朵 C.

D. 太阳 正确 4 【单选题】(6分)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A. 前缀法 B. 后缀法 C. 连缀法 D. 合名法 正确 5 【单选题】(6分) “罗布桑”是蒙古族人名中一个常见的藏语词,含义是 A. 长寿 B. 金刚 C. 保佑 D. 心地善良 6 【单选题】(6分) 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在 A.

B. 青海省 C. 湖南省 D. 湖北省 正确 7 【单选题】(6分) 土族头饰土族语叫 A. 土浑 B. 向斗 C. 扭达 D. 藏日 正确 8 【单选题】(6分) 土族头饰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是 A. 干粮头 B. 簸箕头 C. 蜂儿头 D. 丹凤头 正确

9 【单选题】(6分) 不属于民和三川那顿节的主要内容是 A. 会手舞 B. 面具舞 C. 神舞 D. 唱花儿 正确 10 【单选题】(6分) 那顿节期间巡游各村的“神”是 A. 水草大王 B. 四郎爷 C. 二郎神 D. 九天圣母娘娘 正确 11 【多选题】(10分) 土族自称 A. 土人 B. 霍尔 C.

蒙古尔 D. 察罕蒙古 正确 12 【多选题】(10分) 属于纳顿节面具舞必演的节目是: A. 《庄稼其》 B. 《三将舞》 C. 《杀虎将》 D. 《五将舞》 正确 13 【多选题】(10分) 蒙古族的三大不朽史学名著是 A. 《蒙古秘史》 B. 《蒙古源流》 C. 《蒙古黄金史纲》 D. 《江格尔》 正确 14 【多选题】(10分) 作为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有: A. 马

土族婚姻与家庭生活变迁调查_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观村为个案_祁进玉

第38卷第3期2012年7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VOL .38NO .3 July .2012 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国家211工程”课题“甘青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参与课题调研的有:陈嵩,邓歆怡,裴恩皓。 收稿日期:2012-03-15 作者简介:祁进玉(1970-),男,土族,青海互助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甘宁青 民族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 土族婚姻与家庭生活变迁调查 ———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观村为个案 祁进玉 何润润 何清颖 付 越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摘 要:本文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土观村的婚姻家庭现状调研为切入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择偶 标准、通婚范围、婚姻状况、人口结构、性别角色分工等角度来探究土族婚姻家庭现状,深度分析当地土族婚姻与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土族;婚姻家庭;生活变迁;族际通婚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227(2012)03-0033-06 2011年,我们对青海省互助土族的婚姻和家庭 进行了田野调研。本次调研从婚姻家庭形态、择偶标准、婚礼仪式的变化、通婚情况、结婚年龄、婚姻状 况、家庭形式、人口结构、生育子女数目、家庭性别角色分工等方面,对当地土族婚姻家庭情况做了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并通过历时性的比较研究,揭示了现代化背景下土族婚姻家庭的变化规律。本次实地调查主要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在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采用参与观察法体验当地村民生活,与村民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以便进行访谈;最后利用结构式访谈法收集的资料,选出家庭形式和婚姻形态比较典型的样本进行深度访谈。 一、婚姻情况 (一)人口、婚姻状况 根据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派出所的数据,土 观村有户籍人口1016人,加上未迁或未上户口的居民,实际人数远比这个数字多。根据我们走访所搜集的资料显示,土观村的总人口为1050人。婚姻状况分为未婚、 已婚、离婚、丧偶、再婚(丧偶再婚、离婚再婚)以及未婚同居等六大类。 其中未婚人数为407人,未婚率38.8%;已婚人 数为498人, 已婚率47.4%。根据1983年实施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婚姻法〉的补充规定》。该自治县的土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为20岁,女性为 18岁。近年来,早于法定年龄结婚的人越来越少。该村离婚人数为18人,大部分离婚的夫妻是通过法院仲裁来申请离婚的,很少有人通过民政部门协商解决。离婚一般由女方提出,大部分因丈夫长年在外打工,留妻子在家务农和操持家务,她们负担沉重, 手头可支配的现金很少。总的看来,土观村的离婚率较低。现有人口中,丧偶人数为43人,大多数丧偶的人都保持单身,并与子女同住,由后代赡养。再婚人数共为21人,其中丧偶再婚5人,离婚再婚 的16人。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在离婚的人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组建新的家庭,带女儿的女性 比带儿子的更容易嫁出去。究其原因,因为离婚的男人大多上了年纪,钱也不多,不容易找到妻子;带儿子的妇女,由于儿子将来娶媳妇需要花费不少的钱, 自然成为父母再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该村婚姻家庭状况最独特的是有不 3 3

中国56个民族介绍

中国56个民族 1、满族; 2、朝鲜族; 3、赫哲族; 4、达斡尔族; 5、鄂伦春族; 6、鄂温克族; 7、蒙古族;8、回族;9、东乡族;10、保安族;11、撒拉族;12、土族;13、裕固族;14、俄罗斯族;15、乌兹别克族;16、塔塔尔族;17、锡伯族;18、 哈萨克族;19、克尔克孜族;20、维吾尔族;21、塔吉克族;22、藏族;23、 珞巴族;24、门巴族;25、纳西族;26、彝族;27、普米族;28、白族;29、 傈僳族;30、怒族;31、独龙族;32、景颇族;33、阿昌族;34、德昂族;35、佤族;36、拉祜族;37、布朗族;38、傣族;39、基诺族;40、哈尼族;41、 京族;42、黎族;43、毛南族;44、壮族;45、仫佬族;46、瑶族;47、侗族; 48、苗族;49、水族;50、布依族;51、仡佬族;52、羌族;53、土家族; 54、畲族;55、高山族;56、汉族 中国56个民族简介 1、满族 满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 使用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南、北2种方言。由于与 汉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现在满族人都习用汉语,只有少数偏远的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16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满文。现在满 族人都用汉文。 满族人曾信仰多神的萨满教,现已消失。 2、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绝大多数朝鲜族人使用朝鲜语和

朝鲜文。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尚未有定论),有6种方言。 朝鲜文是朝鲜李朝世宗主持下,于1444年创制的拼音文字。 信教的人很少,只有极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或天主教。 3、赫哲族 主要聚集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散居于附近县的一些村镇。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奇楞和赫真2个方言。现在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其他人由于与汉族人的长期交往已都使用汉语,并使用汉字。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现已基本不信仰萨满教了。 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附近旗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及附近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族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布特哈和齐齐哈尔两种土语。其语言丰富,有大量反映渔牧狩猎农耕的词汇,其中有汉语,满语和鄂温克语借词,特别是汉语借词较多。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能使用满文,蒙古文,哈萨克文。 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5、鄂伦春族 聚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族文化介绍

土族是青海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土族原于马背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中国土族集中分布在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黄南州的同仁县和海东地区的乐都县,在甘肃省也有一定的分布。目前有着二十来万人口,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土族人自称“蒙古尔”、“察罕蒙古尔”、“土人”、“土昆”、“土户家”。土族有自己的语言——土语.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1. 据考证,土族是土谷浑的后裔,它从四世纪初在青海东南部地区繁衍生息,历史上长达300多年的青海土谷浑王国就是他们所建立的,成为中国历史上割据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之一,并对青海高原灿烂的远古文化,对促进东西方交通的沟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往曾有过重大贡献。 2. 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在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

而成土族的传说。过去土族人把格日利特当作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的记载。当时互助县属西宁州治,可与传说印证。明代安定卫的蒙古人受到攻击,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至于霍尔人,原是藏族对居住在西藏北部以及西藏以北地区的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近代则已专指土族而言。互助县土族地区的合尔郡、合尔屯、合尔吉、贺尔川等地,传说是因为居住着霍尔人而得名。据研究,土族传说中的霍尔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浑人。这与民和县境内的土族人自称“土昆”(音吐浑)相合。当然也有人认为霍尔是胡儿一词的同音异写法。源于吐浑、西夏、契丹、蒙古和匈奴部落中的邀濮,即辽金时期的阻卜和蒙古是主要部分。这就把土族的族源推溯到更早的时期了。但是趋于统一的认识是: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在以后吸收了部分羌、党项、藏、蒙古、汉等民族成分形成发展而来。 土族妇女服饰则更加五彩缤纷,复杂多样,以五彩花袖衫最具代表性。在互助、大通、乐都一带,妇女一般穿小领斜襟长袍,两袖用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做成。长袍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中青年妇女穿这种长袍时,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两头有刺绣或线盘的花、鸟、蜂、蝶、彩云等花纹图案。有些妇女也穿镶有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裤子膝下部分套黑色或蓝色的叫“贴弯”的裤筒,

青海地域文化

单项选择题(20 个) 1、青海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3 万年前的()晚期 A、新石器时代 B、青铜器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答案:C 2、约在距今约6000 年前,青海地区进入了()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 A、辛店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D 3、发达而且规模宏大的()是马家窑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A、制铜业 B、制陶业暨彩陶文化 C、石器制造业 D、青铜器制造业 答案:B 4、齐家文化除铜器之外值得注意的又一文化元素是()。 A、彩陶文化 B、青铜器文化 C、玉文化 D、建筑文化 答案:C 5、()对我们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A、宗日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A 6、两汉时期,( )是青海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A 、汉族文化 B 、臧族文化 C 、鲜卑人文化 D 、羌人文化 答案:D 7、东晋隆安元年 (397年),河西鲜卑秃发氏首领秃发乌孤在青海境 内建立了( ),存在了 18年,对开拓河湟地区、促进社会进步 作出了贡献。 8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青海境内建立的( 年之久,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A 、前秦政权 B 、后凉政权 C 、南凉政权 D 、吐谷浑政权 )即青海道由于河西的战乱得到 B 、丝绸之路西道 D 、丝绸之路 )开始在青海兴起,对青海社会进步 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 、前秦政权 C 、南凉政权 答案:C B 、后凉政权 D 、吐谷浑政权 答案:D 9、 南北朝时期青海境内的( 了很大的发展。 A 、丝绸之路南道 C 、丝绸之路北道 答案:A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 ),立国达350

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力求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促成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保证西宁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 将西宁建成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桥头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模范城、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美丽家园。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20年至30年。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西宁是青海省省会,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原名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达到100万人;2010年达到110万人;2020年达到13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西宁市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平方米以内,西宁市主城区近期2005年用地规模为96.6平方公里,2010年用地规模为100.3平方

公里,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为128.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西宁市区、市域范围内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黑泉水库、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范围,以及鲁沙尔镇、多巴镇、甘河滩镇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93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宁市在各个区域层面,尤其是在海东地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协调城镇体系在西宁—兰州、西宁—拉萨两条轴线上的整体功能,建立结构合理、有机扩展的“核心—外围”体系。城镇体系发展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促使“核心—外围”体系的有效生长,建设特色文化和旅游经济职能,促使城市高级职能的强化和主体地位的实现。 城镇体系总体战略目标:建立一个适宜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级规模完善、中间布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的城镇体系结构。西宁市市域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5%,2010年达到60%,2020年达到65%—7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以西宁市区、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多巴镇为点,以宁果公路、鲁多公路、109国道为线,组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核心区;以环状核心区作为市域中心,以315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张线等为辐射轴,逐步形成大通桥头、湟源城关等市域次级发展极核;分别以大通桥头、湟源城关为中心,形成众镇拱卫的态势。 西宁市市域形成三大城镇经济区:西宁市—鲁沙尔—甘河滩—多巴,形成环状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区,范围包括西宁市区、湟中与平安两县,以商贸、旅游、康体休闲、工业、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为主;以大通桥头为中心北部次级城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CHINA’STUNATIONALITY 中国土族民 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土族民俗文化。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 族自治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构建和谐互助的战略高度,以“建设彩虹家园,打造土族品牌,构建 民俗文化特色县”为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土族民俗文化事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 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研究工程成果突出。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研究和开发土族民俗文化资源,县上确立了“文化包装旅游” 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协调领导小组和民俗文化研究办公室。2007年,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分解为土族歌舞、土族服饰、土族音乐、民俗旅游工艺品、民俗风情画册等十个课题。县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协调领导小组聘请了省内多名文化界知名人士为民俗文化研究顾问。目前,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初见成效:一是土族服饰设计与 展演已成规模。完成了土 族现代服装系列、土族婚礼服装系列、主持人服装系列、歌唱演员服装系列的设计、制作与展演。二是土族歌舞创作有较大进展。完成了《土族婚礼》、《七彩袖》、《轮子秋》 等舞蹈节目的创作、编排和演出; 精选和新创土族歌曲和土族花儿 28首。三是土族民俗工艺品研发 有所突破。设计制作的“土族福娃”系列工艺品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四是编写完成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导游词、土族风情文艺演出主持词。五是着力打造中国土族大型歌舞诗剧《彩虹部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明显。为有效保护民间文化资源,我县创造性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申报和保护工作,普查建档、申报命名、宣传保护等工作有效开展。2005年,互助申报的土族婚礼(民俗)、 土族盘绣(民间美术)、丹麻土族花儿会(民间音乐)和 《拉仁布与吉门索》(民间文学)四个项目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互助申报的《祁家延西》(民间文学)、 土族轮子秋(竞技与杂技)、威远酩馏酒(传统手工技艺)、 互助土族会(民俗)、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民俗)和互助土族服饰(民俗)六 个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入选第二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的互助 会(民俗)、《祁家延西》(民 间文学)、土族轮子秋(竞技与杂技)和互助土族服饰(民俗)四个项目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俗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推出。土族歌舞、土族服饰等是土族民俗文化中的瑰宝,是绽放在河湟艺苑的一支奇葩,土族民俗风情歌舞节目的创编和演出,土族服饰的设 □ 文\ 常平 ?2008? 春季号互 助土族民俗文化 的 发展现状与思考 20

青海地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20个) 1、()是青海省人口最多的民族。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A、藏族 B、回族 C、蒙古族 D、汉族 答案:D 2、青海汉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A、汉代 B、唐代 C、秦代 D、魏晋南北朝 答案:A 3、青海汉族文化体系是以()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儒、释、道,杂揉,各取所需的文化局面。 A、道家 B、儒家伦理 C、佛教 D、宗教 答案:B 4、藏族自古以来一直从事游牧为主的(),因此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 A、畜牧业 B、农业 C、商业 D、手工业 答案:A 5、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藏族不捕杀野生动物,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和草原资源,具有很强的()传统,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A、生态文化 B、游牧文化 C、农耕文化 D、商业文化 答案:A 6、藏族的居住因地而宜,各不相同,以游牧为主的一般住在()。 A、“碉房” B、帐篷或毡房 C、平房 D、庄廓 答案:B 7、 ( )大量伊斯兰信仰者集体移居青海,经过长期同当地各民族密切交往,逐步繁衍发展成今天的青海回族。 A、汉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答案:B 8、青海回族文化的宗教属性,是()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A、佛教文化 B、道教文化 C、伊斯兰教文化 D、儒家文化 答案:C 9、青海的()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A、传统建筑 B、清真寺 C、学校 D、以上均不对 答案:B 10、撒拉族在历史上曾使用以()为基础的撒拉文,本民族称

之为“土尔克文”。 A、英文字母 B、汉语拼音 C、青海方言 D、阿拉伯文字母歌舞 答案:D 11、青海撒拉族居住集中,不论大小,自成区域。房屋建筑形式是木泥结构平顶式建筑,住房四周以土墙围成()。 A、三合院 B、“庄廓” C、院子 D、四合院 答案:B 12、青海撒拉族信仰()。 A、伊斯兰教 B、藏传佛教 C、道教 D、佛教 答案:A 13、()是青海省在全国唯一设有自治县的民族。 A、藏族 B、土族 C、回族 D、撒拉族 答案:B 14、青海蒙古族有着悠久的独特的()传统,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诸如衣食住行、婚嫁寿宴、年节喜庆、宗教活动、生产劳动等方面。 A、造型艺术 B、服饰修饰 C、建筑艺术 D、饮食文化

酒厂简介

企业名称 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地址: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西街6号邮编:810500 编辑本段企业简介 互助青稞酒独产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是“互助牌”青稞酒的唯一拥有者和使用者,是中华青稞酒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远在400余年的明末清初以前,互助民间就有以青稞为原料用土法酿酒的历史。这种土法生产的青稞酒叫酩醯酒,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的酿酒工艺进一步完善,以当地盛产的青稞为主要原料酿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威远烧酒,并逐步形成实力雄厚的“天佑德”、“义永合”、“世义德”、“文玉合”、“义合永”等八大作坊,其中以“天佑德”酿酒作坊最为著名。各地商贾纷纷赶着骡马,翻山越岭来此驮酒,沿途闻香而来的买酒者络绎不绝,因此,民间曾流传着“驮酒千里一路香,开坛十里游人醉”的佳话。青海互助有限责任公司系国有大型(二档)企业,是集科、工、贸、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27亿元,职工2180人。主要产品为“互助”牌系列青稞酒,配套产品有:瓶盖、纸箱(盒)、印刷品、畜产品等。“互助”牌青稞酒系列产品是该公司主导产品,已发展成为白酒、保健酒、饮料酒三大系列40余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50000吨。 编辑本段产品特色 互助青稞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原料,在继承古老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装备,用无污染的天然优质矿泉水科学配料、精心酿造、久储自然老熟而成。产品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独特风格,在强手如林的酒类行业中独树一帜,在西部民族地区享有盛誉。由于其“地理环境独特、酿酒原料独特、大曲配料独特、制酒工艺独特、产品风格独特”,青稞酒魂承传400年,至今兴盛不衰被全国酿酒专家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1956年,政府以“天佑德”为主整合八大作坊,组建了互助县酒厂,1992年更名为青海青稞酒厂,1995年组建青海青稞酒集团公司,2001年企业通过改制更名为青海青稞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2005年7月17日,集团公司将优良资产进行剥离,并承担部分负债,以净资产3390万元作为国有股权,引进青海华实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共同组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互助”品牌在2003年进行了第一次整体规划,明确了品牌管理的概念,制作了互助品牌的CIS规划手册,对互助品牌的外在推广形象进行了统一,确定了互助品牌的推广语“相聚时刻,豪情无限”。确定了一个品牌,一句推广语,一个推广画面,覆盖所有产品的品牌管理模式。同时在产品推广上有产品推广语。通过第一次的规划,互助青稞酒将销售迅速提升起来,并将商标、产品的对外形象进行了统一,逐步导入了CIS企业形象系统,确立了互助青稞酒的未来产发展的模式和方向。2005年,互助青稞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规划,对互助品牌和天佑德品牌进行了分离,确定了天佑德作为互助子品牌进行发展的规划,并为天佑德设计了独立的标识和推广画面,明确了天佑德品牌独立发展的思路。同时对互助品牌进行了视觉的规划,确立了以石头作为视觉主要表现元素,并推行和贯彻了将品牌标识元素和产品包装、户外广告推广统一的品牌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将互助青稞酒的品牌规划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最近,互助青稞酒进行了第三次规划,将互助品牌进行了分离,确立了母品牌和子品牌的关系,将互助系列产品和品牌规整进互助母品牌内,并在母品牌下独立运作天佑德、八大作坊、永庆和、互助四个品牌,并分别为四个子品牌制作了独立标识和推广画面。确立了根据不同消费人群来确定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不同的广告推广画面和用语的母子品牌管理方式,并首次使用了品牌管理工具对品牌进行管理和分析。在对各子品牌的标识进行规划后还对各产品的画面进行了设计,将各品牌的

青海地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20个) 1、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的()晚期。 A、新石器时代 B、青铜器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答案:C 2、约在距今约6000年前,地区进入了()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 A、辛店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D 3、发达而且规模宏大的()是马家窑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A、制铜业 B、制业暨彩文化 C、石器制造业 D、青铜器制造业 答案:B 4、齐家文化除铜器之外值得注意的又一文化元素是()。 A、彩文化 B、青铜器文化 C、玉文化 D、建筑文化 答案:C 5、()对我们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A、宗日文化 B、齐家文化 C、卡约文化 D、马家窑文化

答案:A 6、两汉时期,()是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A、汉族文化 B、藏族文化 C、鲜卑人文化 D、羌人文化 答案:D 7、东晋隆安元年(397年), 河西鲜卑秃发氏首领秃发乌孤在境建立了(),存在了18年,对开拓河湟地区、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A、前政权 B、后凉政权 C、南凉政权 D、吐谷浑政权 答案:C 8、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境建立的(),立国达350年之久,极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A、前政权 B、后凉政权 C、南凉政权 D、吐谷浑政权 答案:D 9、南北朝时期境的()即道由于河西的战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A、丝绸之路南道 B、丝绸之路西道 C、丝绸之路北道 D、丝绸之路 答案:A 10、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在兴起,对社会进步和文化教育

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道学 B、佛学 C、藏传佛教 D、儒学 答案:D 11、()西巡,征服了吐谷浑,疏通了丝绸之路,发展了中西贸易的目的,并在湖地区重设西海郡,使中原王朝直接统辖地区延伸到整个北半部地区晚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太祖 答案:B 12、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的()晚期。 A、新石器时代 B、青铜器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答案:C 13、吐蕃对河西、陇右的统治一直维系到()中期,延续了百年之久,对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A、9世纪 B、8世纪 C、7世纪 D、10世纪 答案:A 14、()被后世誉为沟通汉藏两族联系的“黄金桥”,其线路,经今民和古鄯、乐都、、湟源,过日月山至 A、丝绸之路南道 B、唐蕃古道

民族艺术与文化

民族艺术与文化复习题 1、各艺术家的观点: (1)柏拉图:艺术即模仿; (2)亚里士多德:艺术即认识; (3):黑格尔:艺术即理想; (4)克莱夫﹒贝尔: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 (5)瓦尔特﹒本雅明:艺术即灵运; (6)西奥多﹒阿多诺:艺术即自由; (7)罗兰﹒巴特:艺术即文本; (8)皮埃尔﹒布迪厄:艺术即文化生产; 2、《美学》中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美的艺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讨论了艺术发展史的三个阶段及其类型,分别为①:象征型艺术;②:古典型艺术;③:浪漫型艺术。 3、苏珊格朗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她在本文(《情感与形式》)中的主要观点有:(1)艺术是一种逻辑形式;(2)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3)艺术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其中,她强调了艺术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认为它们统一于逻辑类似(艺术作品的形式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的逻辑意义上的类似性)。 4、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他改变了人们咋人文学科领域中的文化研究方

向,开启了至上而下的革命,为民间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5、(1)泰勒的《原始文化》(1871)首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使其民族艺术纳入到学术领域里,掀起了民族艺术的帷幕。 (2)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1894)提出了研究原始的部落艺术即研究民族的艺术的观点。 (3)赫伯特·里德的《艺术与社会》、《艺术的真谛》,首次运用了民族艺术的概念,把民族艺术的发展史分为享乐、目的和表现的三个阶段。(4)博厄斯的《原始艺术》(1955),把民族艺术视为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强调了艺术形式本身所固有的思想内容。即民族艺术是为生活而艺术的产物,体现了民族社会或土著群体的朴树理念。 6、民族艺术的基本概念:(1)、民族艺术一般来自于人类为生活而艺术的创作活动,具有实用性。(2)民族艺术一般指某一单一民族的艺术作品,接近于少数民族艺术或汉族艺术概念。 7、民族艺术刊物——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创办时间:1985年。 8、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个象征系统是由象征有机的结合而形成的意义系统。这里的“意义”是指包含知识、情感、道德在内的一般性思考,它是具有知觉、观念、理解、判断的一种包容性概念。 9、文化的类型: (1)一般分类:根据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