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C)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C )。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C)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D )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B )而(D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 )而(C)。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B ),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A)。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C)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C )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

一、是非判断题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2、肌原纤维最基本的结构是肌小节。(√)

3、在肌小节中肌肉收缩时明带和暗带在变化。(√)

4、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5、肌肉不是一个弹性体而是粘弹性体。(√)

6、引起肌肉兴奋的条件是强度。(×)

7、阈值越高肌肉的兴奋性越高。(×)

8、利用时越长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9、时值是评定组织收缩的一个重要指标。(×)

10、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11、静息电位水平为+70mv—+90mv。(×)

12、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表示组织兴奋达最高水平。(√)

13、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表示组织的兴奋达最低水平。(×)

14、动作电位产生的一瞬间形成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15、兴奋在神经上传导随神经延长而衰减。(×)

16、兴奋在神经肌肉上的传导实际就是局部电流的传导。(√)

17、运动终板是运动神经未稍的接点。(×)

18、运动终板神经未稍释放乙酰胆碱。(√)

19、终板电位不等于动作电位。(√)

20、兴奋是电变化过程而收缩则是机械变化。(√)

21、兴奋一收缩耦联中Na起了重要作用。(×)

22、横桥与肌凝蛋白结合导致了收缩开始。(×)

23、最大收缩与刺激强度呈现正比。(×)

24、一次电刺激可产生一次强直收缩。(×)

25、等长收缩不表现为作功。(√)

26、等张收缩时肌肉张力不变。(√)

27、初长度增加肌肉兴奋性增加。(×)

28、红肌属慢肌具有耐力较强的特点。(√)

29、毛细血管丰富而收缩速度快是快肌的特点。(×)

第二章选择题:

1、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C)。

A、肌腹

B、最小肌肉群

C、肌纤维

D、肌腱

2、阈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该组织的兴奋性越(B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改变

3、时间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B)作用时间。

A、最长

B、最短

C、延迟

4、强度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A)的曲线。

A、兴奋性

B、收缩性

C、延迟性

5、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叫(B )。

A、时间强度

B、阈强度

C、阈上强度

6、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 )而形成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差。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7、膜电位差的特征是(B )

A、内正外负

B、外正内负

C、电位为零

8、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的流动而引起暂时性的电位逆转形成去极化。

A、Na+

B、K+

C、Ca+

9、动作电位而形成的逆转电位特征为(A)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正

C、电位不变

10、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是由于(A)而使电位恢复到原来水平。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11、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水平前微小而缓慢变动为(A )。

A、后电位

B、零电位

C、局部电位

12、动作电位恢复后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恢复依赖于(A )。

A、钠钾泵

B、浓度差

C、化学结合

13、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为(B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14、运动终板神经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肌膜受体结合后首先产生(C )。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15、肌肉由兴奋过程转为收缩过程称为(C)。

A、兴奋过程

B、收缩过程

C、兴奋—收缩耦连过程

16、兴奋—收缩耦连过程的连接因子是(A)。

A、Ca++

B、Na+

C、K+

17、构成骨骼肌肌原纤维的主要蛋白是(C )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18、肌原纤维中直接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是(C)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19、肌原纤维中粗丝是由(B)组成。

A、肌纤蛋白

B、肌凝蛋白

C、原宁蛋白

20、肌肉收缩时是(A)相结合。

A、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

B、原宁蛋白与肌凝蛋白

C、肌纤蛋白与Ca++

21、肌肉收缩过程中是(B)在移动。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22、肌肉收缩时的能量直接来源于(C )。

A、ADP

B、AMP

C、ATP

23、给予高频率的连续刺激肌肉可产生(C )。

A、多个单收缩

B、一个单收缩

C、强直收缩

24、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与刺激强度呈现(A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毫无关系

25、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的兴奋性越(B )

A、高

B、低

C、不变

D、缩短

26、当达到最大收缩时给予较强刺激肌肉收缩(B )。

A、可继续增大

B、可减弱

C、不改变

27、肌肉强直收缩后,如果继续增加刺激频率肌肉的收缩能力则(C )。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28、肌肉收缩时张力改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为(A)。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单收缩

29、肌肉收缩时长度改变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为(B)。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强直性收缩

30、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A )

A、初长度

B、兴奋性

C、伸展性

31、肌肉的初长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与肌肉收缩力呈(B )。

A、反比

B、正比

C、不变

32、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后,肌肉的收缩能力将(C )。

A、继续提高

B、不变

C、下降

33、人体骨骼肌纤维大概可分为(A)

A、红肌和白肌

B、白肌和快肌

C、红肌和慢肌

34、快肌的生理特点是(A )

A、收缩快易疲劳

B、收缩慢不易疲劳

C、收缩快不易疲劳

35、收缩速度慢但持续收缩时间较长的肌肉类型是(A)

A、红肌纤维

B、白肌纤维

C、快白肌纤维

36、肌肉的兴奋与收缩是一种具有(C)生理特性的过程。

A、互换

B、相同

C、不相同

37、肌肉是一种不完全的弹性体这是由于(C )所致。

A、伸展性

B、收缩性

C、粘滞性

38、刺激时间延长则所需刺激强度下降在一定条件下(C)。

A、不能成为正比关系

B、波动关系

C、能够成为正比关系

39、时值与时间阈值是(C)的概念。

A、可相提并论

B、可互换的

C、不可相提并论

40、静息电信位是在(C)记录到的一种电位差。

A、膜外

B、膜中间

C、膜内

41、超射电位发生于动作电位的(A )过程。

A、去极化

B、复极化

C、复极化后

42、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外电位平衡后,电位的变化仍未停止是因为(C )。

A、浓度差动力

B、电位差动力

C、浓度差和电位差动力

43、动作电位复极化后离子的恢复是(C )。

A、平息过程

B、波动过程

C、耗能过程

44、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一个一个(C)的传播。

A、静息电位

B、超射电位

C、动作电位

45、神经冲动的传导(B )电流传导的衰减性。

A、具有

B、不具有

C、产生

46、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C )无髓鞘纤维。

A、等于

B、慢于

C、快于

47、终板电位是一种(C )电位。

A、可扩布性

B、后电位

C、局部

48、终板膜产生动作电位的量与(C )成正比。

A、神经冲动

B、静息电位大小

C、神经递质释放量

49、终板乙酰胆碱的作用(C)。

A、持续较长时间

B、直到下一次冲动到来

C、很快被清除掉

50、肌纤维中三联管系统是(C )。

A、肌细胞的独立结构

B、肌原纤维的延续部分

C、肌细胞膜延续部分

51、终池Ca++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C )相结合。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52、兴奋——收缩耦联中Ca++的释放其动力来源于(C )。

A、神经递质

B、浓度差

C、动作电位

53、肌小节收缩时,各光带中(C )变化最为明显。

A、暗带

B、H带

C、明带

54、横桥结合肌纤蛋白完成一次收缩需(C )。

A、一次完成

B、摆动、结合数次

C、多次摆动结合

55、在实际肌肉收缩过程中完全的等张收缩(C )。

A、可变化

B、存在

C、不存在

56、在一定范围内肌肉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力量(A)。

A、减小

B、增加

C、缓慢

57、快白肌和快红肌的共同特征是(B )。

A、收缩速度快,Hb含量丰富

B、运动神经元大,酵解酶活性高

C、线粒体酶活性高,放电频率高

三、概念题:

1、阈刺激

2、基强度

3、时值

4、膜电位

5、动作电位

6、等长收缩

7、等张收缩

8、利用时

9、肌肉的粘滞性

10、时值

11、终板电位

12、前负荷

13、后负荷

四、简答题:

1、肌肉的物理特性有哪些?

肌肉具有伸性,弹性和粘滞性三个物理特性

2、肌肉的生理特性有哪些?

肌肉具有兴奋性和收缩性两大生理特性,兴奋性是电变化过程,收缩性是机械变化过程

3、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条件是什么?

引起神经——肌肉兴奋需要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和刺激时间

4、强度时间曲线有什么意义?

强度——时间曲线的意义在于说明引起组织兴奋强度再大也需要一定的刺激时间,或刺激时间再长也不能小于一定的刺激强度

5、膜电位与动作电位有什么区别?

静息电位是细胞膜静息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其特征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动作电位是细胞膜接受刺激后出现的一种电位波动,其特征是膜外为负,膜内为正

6、简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的传导。

刺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局部为外负内正,而周围未受刺激部位仍保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水平,这样已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产生电位差引起电流,电流沿神经干传导

7、什么是兴奋——收缩耦联?

神经冲动传至三联管外引起终池Ca++释放,Ca++与原宁蛋白结合解除了肌纤蛋白抑制,肌纤蛋白与肌凝蛋白结合收缩过程开始,这种Ca++将兴奋与收缩结合的过程称为收缩兴奋耦联

8、不完全强直收缩与完全强直收缩有何区别?

不完全强直收缩是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有波峰曲线,而完全强直收缩是刺激落在每次在收缩期内肌肉保持续缩短状态,收缩曲线为一条直线,没有波峰可见

9、单收缩包括哪几个过程?

一次单收缩包括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10、前负荷对肌肉收缩有何意义?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增加可拉长肌肉,增加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因而增加肌力

11、后负荷对肌肉收缩有什么影响?

后负荷指肌肉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增加肌肉收缩张力增加,而收缩速度减慢

12、肌电图测定有何意义?

肌电图可测定两方面机能,一方面可测定神经系统运动单位的募集,另一方面可了解肌肉本身的兴奋特征

五、问答题:

1、试述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膜电位的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离子浓度差和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在静态状态下细胞膜允许K+通透,而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顺着浓度差由膜内向膜外扩散,使膜外正电位升高而膜内显负电位。当膜外的正电位增高到足以阻止浓度差驱使K+外流时,K+外流便停止,电位达到平衡。所以静息膜电位又称K+平衡电位

2、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1)当细胞膜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便依浓度差和电位差向膜内迅速扩散使电位逆转,形成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去极化时相。

(2)随着膜对Na+通透性停止,对K+通透性增加,K+便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驱动下迅速流向膜外使电位很快恢复至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原有电位水平,这一过程称为复极化。

(3)电位复极化后一部分Na+流向膜内,同时有一部分K+流向膜外为维持膜内外的离子平衡,膜上的K+—Na+泵启动,消耗能量将Na+泵出膜外,同时将K+泵入膜内

3、说明兴奋在神经的传导过程。

(1)当神经受到刺激时受刺激局部产生动作电位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局部电位。

(2)未受刺激部位仍保持静息膜电位水平,即外正内负。

(3)已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两个电偶极子,产生电场,电场中电解质流动便产生电流,这个电流又刺激邻近未兴奋部位使其兴奋,如此下去兴奋便沿整个神经干传导

4、谈谈神经的兴奋是如何可传递给肌肉的。

运动神经末稍去极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Ca++进入末稍导致突触小泡破裂,释放乙酰胆硷(Ach),Ach与终膜受体相结合,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时便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便沿肌细胞膜传导下去

5、试述肌肉收缩时的滑动原理。

Ca++与原宁蛋白结合解除了对肌纤蛋白的抑制作用,使位点暴露,肌凝蛋白质的横桥与肌纤蛋白位点结合同时激活ATP酶,分解ATP,获得能量使横桥扭曲拉动肌纤蛋白向肌节M线滑行插入粗丝,使整个肌小节缩短

6、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分类的?这种分类对体育运动实践有何意义。

肌纤维分为红肌(慢肌)和白肌(快肌),在快肌中可分为三个亚型:快红肌、快白肌和中间型。由于不同的肌纤维类型在收缩性上的生理差异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直接的影响,红肌纤维比例较高者有利从事长时间运动的耐力项目,而白肌纤维比便较高者在短距离,高强度或爆发性力量的项目具有优势

第二章血液

一、是非判题

1、人体内占体重百分比最多的是体液。(√)

2、在体液中细胞外液占的百分比最多。(×)

3、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4、粘滞性对血流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5、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数目无关,而与分子或颗粒大小有关。(×)

6、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7、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红细胞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血红蛋白。(√)

8、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

9、内环境的恒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10、在体液中细胞内液占的百分比最少。(×)

11、内环境是指机体细胞内液。(×)

12、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与高铁血红素组成的。(×)

13、血液是由血浆与红细胞组成的。(×)

14、正常成人的血量占体重的3—5%。(×)

15、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只有小部分的血量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而大部分血量储存在内脏静脉及皮下静脉中,用以运动时血液重新调配。(×)

16、人体失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二周内就可以完全恢复。(×)

17、血液粘滞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而与血细胞的数量无关。(×)

18、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蛋白所产生的。(×)

19、当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

20、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皱折现象。(×)

21、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水分出入毛细血管起调节作用。(×)

22、人体进行登山运动时血液滞粘性会增大。(√)

23、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碱能力远远大于抗酸能力。(√)

24、血液中的缓冲对以H2CO3与NaHCO3最为重要。正常情况下二者比值保持20:1的范围。(×)

2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6、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与一般人相比红细胞数量没有差异。(×)

27、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钠(NaH2PO4)。(×)

28、运输O2与CO3是血红蛋白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29、Hb数量与运动员有O2运动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0、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可出现红细胞比容增多,是由于氧分压过低导致体内RBC生成增多所致。(√)31、人体进行轻微活动及处在赛前状态时,白细胞分类中呈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

32、血细胞占全血中的40—50%。(×)

33、血浆是指血液凝固后渗出的黄色澄清液。(×)

34、红细胞数在一日之内,可以有较大的生理变动范围。()。

二、选择题:

1、血液和淋巴液是属于(B)。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2、正常男子的红细胞平均值为(C )个/mm3。

A、380万

B、450万

C、500万

D、550万

3、正常女子的血红蛋白值为(B )克%。

A、11—14克

B、12—15克

C、13—16克

D、10—13克

4、正常女子红细胞平均值为(B)万/ mm3。

A、380万

B、420万

C、440万

D、500万

5、(B )(C)是属于等渗溶液。

A、9%NaCl

B、0.9%NaCl

C、5%葡萄糖

D、0.5葡萄糖

6、内环境是指(C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7、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A )组成的。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8、血液缓冲体系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比例是(B )。

A、酸性物质多

B、碱性物质多

9、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B)的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A、NaH2PO4

B、NaHCO3

C、H2CO3

10、登山运动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C ),长跑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B )。

A、血浆蛋白增多

B、血液浓缩

C、红细胞增多

11、人体体液占体重的(D )。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12、血浆占体重(C )

A、1%

B、3%

C、5%

D、8%

1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转站是(B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14、正常成人的血量占体重的(B )。

A、3—5%

B、7—8%

C、5—6%

D、9—10%

15、每公斤体重的血量成人比幼儿(B ),男子比女子(A )。

A、多

B、少

16、血浆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B )。

A、无机盐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17、正常人血浆中的PH值约为(B )呈(E )。

A、7.15—7.25

B、7.35—7.45

C、7.55—7.65

D、弱酸性

E、弱碱性

18、血液中的缓冲对以(B )最为重要。

Na—蛋白质NaHCO3 Na3HPO4

A、——————

B、—————

C、—————

H—蛋白质HCO3 Na2HPO4

19、红细胞在(A )溶液中发生皱缩,在(B )溶液中发生膨胀,在(C )溶液中形态正常。

A、高渗

B、等渗

C、低渗

20、(B )对水分出入毛细血管起重要调节作用,(A )对维持血细胞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A、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C、血浆容量

21、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说明红细胞生成(B )。

A、不足

B、亢进

C、平衡

22、长期居住高原者比平原居住者的红细胞(B ),一般人比有训练的人红细胞数(A )

A、少

B、多

23、Hb在氧分压(B )时生成HbO2,这种情况发生在(D )。Hb在氧分压(A )时成为还原性Hb,这种情况发生在(C

A、低

B、高

C、组织内

D、肺内

24、正常成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为()/mm3,平均值为()/ mm3。A

A、4000—10000

B、3000—8000

C、5000

D、7000

25、人体肌肉运动后(B )数会出现明显增多。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26、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大强度运动后,白细胞数的变化是(B )。

A、淋巴细胞增多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出现再生阶段

27、血细胞是在(B )部位生成的。

A、肝脏

B、骨髓

C、肾脏

D、脾脏

28、淋巴细胞的主要生理机能是(B)。

A、吞噬徽生物

B、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C、参加过敏反应

29、血小板的生理机能是(C )

A、缓冲血液酸碱度

B、运输气体

C、参与止血及凝血

D、产生免疫反应

30、由于(B )过多时会增加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阻力及血压上升,因此理想的生理状态是增加每个(A )内的(C )的含量,而(D )总数无明显增加。

A、Hb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31、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A )。

A、血清

B、血浆

C、血液

32、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全血量的(A),对正常生理活动无明显影响。

A、10%

B、20%

C、30%

D、40%

33、RBC在(A)溶液中出现皱缩现象,在(B )溶液中形态正常,在(C )溶液发生膨胀。

A、1.5%NaCl

B、0.9%NaCl

C、0.3%NaCl

34、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最主要相似是(C )。

A、产生抗体

B、参与过敏反应

C、吞噬作用

35、正常人血液的粘滞性为(C )。

A、1.6—2.4

B、3—4

C、4—5

36、一般情况下机体损失的血浆蛋白及红细胞在(A )内可以完全恢复。

A、3周—1个月

B、1—2个月

C、2—3个月

37、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B ),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A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38、安静状态下的()值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指标。

A、白细胞

B、血小板

C、血C红蛋白

三、概念题:

1、体液

2、内环境

3、晶体渗透压

4、胶体渗透压

5、碱储备

6、缓冲对

7、Hb氧合作用

8、内环境相对稳定性

9、红细胞比容

10、溶血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体液?体液分为哪三个部分?体液是存在于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物质,约占体重60—70%。体液根据其存在部位及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间液,各部分体液之间彼此隔开又相互联系

2、血液的理化特性有哪些?

血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有下列方面:

(1)颜色与比重(2)粘滞性(3)渗透性(4)酸碱度

3、血浆渗透压分为哪二部分?各自有什么机能?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相对衡定能使血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渗透压对水分进出毛细血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何谓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等渗溶液是指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要相等的溶液如0.9%NaCl、5%葡萄糖等。高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5、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什么?

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1)运输O2与CO2 (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这两种机能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完成的

6、白细胞的特性有哪些?

白细胞的主要特性有渗出性、变形运动、化学趋向性和吞噬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完成对机体的防御和保护机能

7、血液粘滞性大小取决于什么?

血液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及血浆蛋白的浓度

五、问答题:

1、血液是怎样维持酸碱平衡的?

当组织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和主血浆、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作用,形成H2CO3。而H2CO3又分解为CO2和H2O,CO2由呼吸器官排出,减少体内酸性程度,从而维持血液酸碱度NaHCO3+HL———→NaL+H2CO3

H2CO3——→CO2↑+H2O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形成强酸盐、降低碱性度。从而维持血液的酸碱度

2、血液有哪些主要的机能?

①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血液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粘滞性,血液有形成分等相对稳定。

②运输作用血液全身流动起到运输作用,血液能运输营养物质,气体,代谢产物,激素。

③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有吞噬和免疫作用,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机能,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也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3、试述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

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是靠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来完成的。当血液流经肺组织时,氧分压升高,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种现象称为氧合作用。当血液流经周围组织时,氧分压降低,Hb与氧很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氧离作用。

肺氧分压高

(氧离作用)Hb+O2==========HbO2(氧合作用)

组织氧分压低

第三章循环系统

一、是非判断题:

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及血管组成的。(√)

2、心肌细胞兴奋的标志是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3、心肌细胞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依靠原浆小梁。(×)

4、心肌和骨骼肌一样,都可以做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5、窦房结、房室结、心室肌在正常情况下,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

6、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因为兴奋性低的缘故。(×)

7、心动周期指心室收缩或舒张一次(×)

8、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绝对不应期特别长。(√)

9、心电图QRS波群表示心室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位。(√)

10、心博频率储备等于最大心率减去安静时心率。(×)

11、心肌有“全或无”式的同步收缩的特性,是因为窦房结能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原因。(×)

12、血管壁对血液的侧压力为血压。(×)

13、每博输出量增加,将导致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14、一般成年人血压的正常值约为100-120/60-80mmHg。(√)

15、毛细血管本身有收缩与舒张作用,所以,毛细血管能开放和关闭。(×)

16、心力储备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17、每搏出量和心率增加,都会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

18、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大脑皮质。(×)

19、减压反射是维持正常人体血压恒定的自身调节反射。(√)

20、经常运动的人,常会出现运动员心脏。(×)

21、肾上腺素能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

22、去甲肾人腺素能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23、运动性心动徐缓是由于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增加,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减弱的结果。(√)

24、运动性心脏是指运动员所具有心脏。(×)

25、心电图P波是反映心房兴奋变化的波。(√)

26、血流阻力主要来源一是血液内摩擦,二是血液与管壁间的摩擦。(√)

二、选择填空题:

1、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及淋巴管组成,其中__A_____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A、心脏;B血管)

2、与骨骼肌相比,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复极过程______B__(A、迅速;B缓慢),突出表现是存在_______D_(C、快速复极期;D、平台期)

3、心肌动作电位后期,由于离子主动转动机制活动增强,肌浆中的Na+、Ca++泵出,同时将K+从细胞外______A_(A、回收;

B、摄入T小管)而使细胞的离子电性____C____(

C、相等;

D、不等),故该电位______E__(

E、稳定;

F、不能稳定)在静息水平。

4、心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在4期_B______(A、保持稳定;B、并不保持稳定),在复极完毕后__C_____(C、开始自动缓慢去极化;D、维持K+平衡电位)。

5、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使自律细胞对Ca++的通透性增高与对K+通性__B_____(A、增高;B、降低),从而可使4期自动去极化_____C__(C、增快;D、减慢),故能使自律性_E______(E、增高;F降低)

6、迷走神经兴奋或__A____(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自律细胞的K+通透性_C_____(C、增高;D、降低),从而4期自动去极化E(E、减慢;F、增快)

7、运动员安静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肌细胞对_B_______(A、Na+;B、K+)通透性增高,致使膜电位与阈电位差距___D______(C、减小;D、增大),心率_F_____(E、增快;F、减慢)

8、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通过A________(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组织腔)。

9、体温升高可使心率A_______(A、增快;B、减慢)可能是由于膜对阳离子(钠钙)的通过性增高,致使膜电位与阈电位差距_C_______(C、增高;D、降低)所致。

10、心电图是心肌B______(A、电变化;B、电变化引起体表一定部位的电变化)的记录。

11、心电图检查可反映心脏的ABD_______(A、兴奋性;B、传导性;C、收缩性;D、自律性)变化情况。

12、心电图QRS波是反映心室_A______(A、兴奋性;B、收缩性)的情况。

13、心肌在生理上称为功能合胞体,是与心肌细胞彼此间有_B_________相联结有关(A、原生质;B、闰盘;C、原浆小梁)

14、在正常情况下心室肌有_B_______功能而不表现__A________特点,窦房和房束细胞有__________特点而无_AB_________功能。(A、自动节律性;B、收缩性)

15、心肌与骨骼在兴奋性变化上的区别是心肌的_B________;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__D_________;心肌能代偿间歇的原因是__D________(A、兴奋性低;B、兴奋性高;C、自律性;D、绝对不应期长)

16、心肌“全或无”式的同步收缩现象是由于_A________和_B_________(A、有特殊传导系;B机能合胞体;C、心肌能产生爆发式的动作电位。)

17、安静时每分心率男性比女性_B________;儿童比成年人A_________;老年人比青年人B__________;有训练者比无训练者B_________(A、多;B、少)

18、心率增快时,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都_A________(A、缩短;B、延长)其中C_______改变最明显(C、舒张期;D、收缩期)。

19、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_B_______(A、延长;B、缩短)

20、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___B____随训练程度提高而_B______(A、增加;B、减少)

21、心脏前负荷主要指心脏_A________后负荷主要指__C________(A、舒张末容积;B、收缩末容积;C、大动脉内压力;D、小动脉的阻力)。

22、一般成年人安静时每搏出量约为_B_______每分输出量约为_D______(A、40—60ml;B、60—80ml;C、3—3.51/min;D、4—51/min)。

23、每搏出量主要影响B________;心率主要影响A________;外周阻力主要影响A_______(A、舒张;B、收缩压)

24、在正常情况下,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经常保持A_______的状态。(A、基本相等;B、不相等)

25、弹性血管是指___A___和_______;阳力血管是指C______和___D_____;交换血管是指E__________;容量血管是指

__F________(A、主动脉;B、大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毛细血管;F、静脉)26、一般成年人的动脉血压正常值是收缩压__B______舒张压_D_______脉压是_A_______(A、30—50;B、60—80;C、80—100;D、100—120;E、120—140)mmHg。

27、心脏射血是间断的,而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却是连续的,这是由于A________的__D_______造成的。(A、大动脉和弹性;

B、小动脉的阻力;

C、血管的面积;

D、大动脉的压力)

28、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有ABD_______作用(A、通透性;B、物质交换;C、气体交换)。

29、剧烈运动时,肌肉中的毛细血血管开放数量增加,其原因主要是C________(A、体温升高,血管舒张;B、循环血量增加;

C、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30、评定循环系统做功效率的最重要指标是_B___________(A、心率;B、每搏出量;C、心输出量;D、心电图;E、血压)

31、进行动力性运动时,收缩压明显升高,其机量主要是由于B___________造成的。(A、外周阻力增加;B、心输出量增加)

32、静脉的主要作用是_C__________(A、缓冲动脉血压;B、汇集血流;C、贮存血液)

33、吸气时胸内压___B_______可使腔静脉与心房压力____B______所以静脉回心血流速度_C_________(A、增高;B、降低;

C、不变)

34、从心室开始收缩,以下各期的顺序是_C_B__F____(A、心房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等容收缩期;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F、减慢射血期;

G、减慢充盈期)

35、每搏出量的正常平均值约为___B________(A、20;B、70;C、100)ml;大约是舒张末期容积的_______D___%。(D、50—60;E、70—80;F、20—30)

36、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心室舒张末容积取决于_B________(A、大动脉压力;B、心房压)。

37、心室舒张末容积的大小可反映肌小节__A_________(A、初长;B、粗肌丝长度;C、收缩蛋白含量)

38、交感神经与儿茶酚胺通过B1受体,可使心肌对钙的通透性_A________,从而使心肌缩性__A________(A、增高;B、降低)。

39、下列哪些条件可使心输出量减少_ADE__________(A、刺激迷走神经传出纤维;B、由于心舒张末容积增加;C、由于颈动脉窦压力减低;D、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E、站力时)

40、心脏指数等于_AB/C___________(A、心率;B、体表面积;C、每搏输出量)

41、心力储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水平变化而_A________(A、相应增减;B、保持不变的能力。)

42、心力储备是最大心输出量_B_________安静时心输出量(A、减去;B、加上)

43、引起心纺加快的神经属于__A______神经纤维,引起心率减慢的神经属于B_________纤维(A、交感;B、迷走;C、副交感)

44、人体血管除毛细血管外大多都受___B________神经支配(A、迷走;B、交感;C、副交感)

45、引起心率加快反射的因素有_BDEF___________(A、减压反射;B、化学感受性反射;D、本体感受性反射;E、肾上腺素;

F、去甲肾上腺素)

46、引起心输出量增加反射的素有DEFG____________(A、减压反射;B、化学感受性反射;C、朋氏反射;D、本体感受性反射;E、肾上腺素;F、去甲肾上腺素;G、肾素)

47、如果直接用力压双侧颈部的颈动脉窦时,将会引起心_B_______动脉血压_B_________(A、增加;B、减少或降低)

48、力量性项目运动员心脏的适应性变化以_A_________为特征,耐力性项目运动心脏的适应性变化以_______BC___为特征(A、心肌增厚或室壁增厚;B、心室容积增大或心腔增大;C、心室壁增厚心腔增大)

49、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同时也增加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____B____收缩速度_C_______(A、减弱;B、增强;C、变慢;D、加快;E、不变)

50、引起颈动脉窦反射的刺激是_____D____(A、缺O2;B、CO2不高;C、血压升高;D、血压突然升高)

51、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的反应越___B___越好(A、大;B、小)

52、优秀运动员在出现窦性心动徐缓后,若停训多年,则心率可_A_______(A、恢复正常值;B、保持不变;C、增快超过正常值;D、表现出无规律)

53、运动时,改变心血管中枢紧张性的反馈信息主要来自__B__________(A、压力感受器;B、肌肉本体感受器;C、化学感受器)

54、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遇阻力最大是在____C______(A、动脉血管;B、毛细血管;C、微动脉)

55、运动时皮肤血流的变化是______D____(A、增加;B、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56、剧烈运动时肌肉的血流量比安静时约增加__D___倍(A、20;B、15;C、10;D、5)

57、肌肉运动时,组织液的生成增加,影响其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__A_________(A、毛细血管压;B、组织液静水压;C、

淋巴管压)

58、淋巴管中淋巴液来源于____B____(A、血浆;B、组织液;C、淋巴结)

59、在亚极量运动的持续进行中,心血管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调节机制是___A______(A、神经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60、儿茶酚胺的强心作用主要表现为__A_______(A、HR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B、HR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C、心脏射血增强心舒张期延长;D、HR加快心输出量稍增加)

61、运动时机体根据运动量的大小对心血管系统活动进行调节最为重要的调节机制是__B________(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

62、运动后心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BC______(A、血浆儿茶酚浓度下降;B、肌肉的本体感受性冲动停止;C、神经性反馈信息中断;D、心脏自身调节取消)

63、降压反射的最终生理效应是___E_______(A、降低血压;B、强加心交感中枢活动;C、升高血压;D、加强心迷走中枢活动;E、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64、人在炎热环境进行体力活动时,动—静脉短路常处于____B______(A、关闭;B、开放;C、不变;D、先增后减)

65、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不同于交感缩血管神径,它只有在下述情况时,才起调节作用__C_______(A、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B、局部产物堆积时;C、机体处于激动和准备作剧烈运动时;D、机体缺O2和CO2分压升高时)

66、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肾上腺素来自____C____(A、交感神经末稍;B、肾上腺皮质;C、肾上腺髓质;D、交感缩血管神经末稍;E、副交感缩血管神经末稍)

67、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分布最少的是_____D__(A、皮肤血管;B、消化道血管;C、冠状动脉;D、脑血管;E、肾脏血管)

三、名词解释题:

1、自动节律性

2、心动周期

3、心输出量

4、心指数

5、每搏出量

6、心力储备

7、动脉血压

8、平均动脉压

9、脉压

10、最大心率

11、窦性心动徐缓

12、运动员心脏

13、心电图

14、心搏频率储备

15、外周阻力

16、血流重新分配

17、体循环平均压

18、动脉脉搏

19、“全或无式”

20、期前收缩

21、代偿间歇

22、减压反射

四、简答题:

1、简述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途径及主要生理功能。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主要传导途径如下: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网

其主要生理机能为发放兴奋冲动,并将其由心房传至心室,引起心脏搏动

2、简述最大心率与心搏率储备的关系。

生理状态下个体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心率与安静时心率之差为心搏率储备,它表示个体心率可能增加的潜在能力

3、简要回答为什么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

心率过快时心动周期缩短,主要表现为舒张期的缩短,若此时心室舒张速率无相应的增加,则可由于使心室舒张不完全而造成心室充盈量不足,从而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4、简述心电图各波形意义及运动员安静时的心电图特点。

P波表示左右心房去极化;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去极化;

T波表示心室肌复极化;

P—R(P-Q)间期表示从心房去极化到心室去极化所需时间;

S—T段:心室去极化完毕,到复极化尚未开始时,心室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化到全部复极所需时间

运动员安静时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延长,表示窦性心动过缓

5、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主要有:心肌的收缩力,呼吸深度,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重力与体位及静脉管壁的舒缩状态

6、简述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为射血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射血分数+

射血分数值愈高,说明心脏排空愈完全,心脏射血机能愈强,反之则说明心室腔内余血多,心脏射心机能差。

7、请简要说明为何运动能提高心脏功能。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肌对能源物质的转运和利用,使心肌纤维中收缩蛋白增多心缩力增强,血肌收缩速度增快

8、简述运动性充血的发生机制。

骨骼肌在安静状态下,由于小动脉的平滑肌紧张性高,血流阻力大,血流量较少,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收缩,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发放冲动增多,肌肉内血管舒张,血流量可增加数倍,该现象即为运动性充血

9、简述减压反射的生理意义。

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压力感受性反射为维持人体血压恒定的自身调节反射,当人体出现血压骤升,心率增快时,可通过该反射的调节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从而维持血压恒定,保证心脑正常血液供应。

10、简要回答何谓心脏前负荷与后负荷。

心脏前负荷即为心室收缩前(心舒末期)静脉回流量增加,心室充盈增加,心室容积加大,从而使心缩力增加的负荷。

心脏后负荷为心室收缩开始,由于此时外周阻力加大,大动脉血压增高,致使心缩末期容量增大,而增加心缩力的负荷。

五、问答题:

1、试述心肌的重理特性意义。

①自动节律性:心脏在无外来的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节律性地产生兴奋的特征。窦房结可不依靠外来神经控制,自动缓慢去极化,从而产生爆发性动作电位,并向心脏的其它部位传播,引起整个心脏节律性兴奋收缩,即自动跳动,窦房结为心脏搏动的起搏点。

②传导性:心肌细胞之间以低阻抗闰盘结构相连,兴奋可从一个细胞直接传至另一细胞,故心肌为“机能合胞体”。当心房或心室任何一个细胞产生兴奋,就能迅速将兴奋传至整个心房肌或心室肌。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发放的冲动可沿特殊传导系统传导,其主要途径为:

窦房结—→结间束—→房间束—→心房肌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

兴奋在通过房室结时,出现兴奋延搁,使心房、心室收缩交替进行,有利于心室充盈,从而保证心脏的节律性跳动。

③兴奋性:心肌具有兴奋性,心肌每一次兴奋后要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而后恢复正常的周期性变化,其特点为绝对不应期较长,相当于心肌机械反应的整个收缩期加上舒张早期,之所以心肌不产生强直性收缩且始终保持收缩舒张有序的节律性活动,是因为每次窦房结节律性冲动都落在前一次兴奋的周期性变化后,这个特点保证心脏的充盈和射血功能。

如心肌受到额外刺激则产生额外收缩,并产生代偿间歇。

④收缩性:心肌具有收缩性

心肌为机能合胞体,故有全或无式的同步性收缩,因其绝对不应期长,故不产生强直性收缩

2、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心率不变每搏量增加则心输出量增加,反之则减少,每搏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①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愈多,心室舒末容积愈大,心室壁肌纤维拉长,心缩前心肌纤维初长度增加,从而心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多,②心室收缩期射血量:心缩力愈强,心缩期射血量愈多,即每搏量增加,射血分数增高。

(2)心率。其它条件不变,一定范围内心率愈快,心输出量愈多,反之则少

(3)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速度愈快,单位时间内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多

3、试述动脉血压的成因

在每一次心动周期中,心室肌收缩,射血入主动脉,由于外周小动脉的长度较长而管径狭小,每次射入主动脉的血只有1/3流入外周血管,此时大动脉管发生弹性扩张,未流走的血液贮存于大动脉管壁内,此时测得的血液对大动脉管壁的侧压力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期内,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压迫其中的血液继续流向外周,此时测得的血液对大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即为舒张压

由此可见,由动脉血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心肌的射血功能,包括每搏出量及心率,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小动脉管径与血液本身粘滞度所形成的外周阻力,循环血量等因素的影响。

4、试述动力性运动时血压的变化。

逐级增加负荷的动性运动,由于神经一体液因素的作用以及肌肉作等张收缩。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出现异长自身调节导致每搏输出量增加,故运动一开始,收缩压即升高,随运动强度的增加,收缩压相应增高至最高值,舒张压保持不变或稍有下降

5、试述静力性运动时血压的变化。

静力性运动时由于肌肉作等长收缩,张力增加并持续性压迫外周血管,致使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增高;由于后负荷加大致使心缩力加强,而出现收缩压增高,同时平均动脉压增高,心率及心输出量相对增加较少。

6、试述运动时循环机能的变化及调节。

①由于赛前状态的存在,使大脑皮质兴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增多,出现条件反射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缩力加强,血液重新分配,骨骼肌内血流量增加。

②肌肉开始活动后,本体感受器官反射性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③运动时因回心血量增加,刺激心房内压力感受器,同时刺激窦房结发放冲动曾加,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

④如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无氧供能过程加强,乳酸生成增多,血液PH值下降,H+浓度增多,刺激了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加快。

⑤血液重新分配:运动开始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神经活动增强,骨骼肌内血管扩张,而内脏和相对不活动组织(如胃肠道)中由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兴奋活动,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出现血液大量涌入骨骼肌血管,血液重新分配,并出现体循环平均压增高,血压增高,每分输出量增加。

7、试述体育运动对血管功能的影响。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进人体心血系统的形态,机能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心血管系统的良好适应如下:

①出现窦性心动徐缓:长期进行耐力性训练可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减弱,从而表现为安静时心率减慢,可降至36—40次/分。

②每搏输出量增多:经长期训练,有训练者可出现安静状态下心率慢而每搏输出量较无训练者为多,在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有训练者心力贮备潜力大,每搏输出量可明显增加,从而增加心输出量。

③运动性心脏肥大:长期从事静力性或力量运动的运动员,可由于超负荷刺激使心肌内核糖核酸含量增加,从而使心肌纤维内蛋白质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心肌纤维收缩成分增加,心肌粗壮,同时肌肉作长时间强烈收缩,压迫血管,使后负荷增加,产生以心肌增厚为主的心脏适应性增大;从事耐力性运动者则由于运动持续时间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使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多,心室容积增大,增加心脏前负荷而肌纤维被拉长,从而出现以左心室腔增大的适应性变化。

④心血管调节机能改善:长期从事运动或锻炼者,进行定量工作时动员快,机能稳定,恢复快,进行最大强度工作时,不仅动员快,恢复快,而且心血管机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达到最高值

第四章呼吸系统

一、是非判断题

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Hb对氧的亲合越小。(√)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NaHCO3。(√)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二、选择题:

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A )的原动力。

A、肺通气

B、组织通气

C、气体运输

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A ),而呼气过程是()

A、主动的,被动的

B、被动的,主动的

C、主动的,主动的

3、呼气时肺内压(B),而吸气时肺内压()。

A、减小,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C )状态。

A、等于大气压

B、大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5、潮气量是指(B )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运动时

B、平静时

C、最大呼吸时

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C )。

A、最大通气量

B、最大肺容量

C、肺活量

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C )的影响。

A、呼吸深度

B、呼吸频率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8、肺泡通气量正常情况下(B)肺通气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9、解剖无效腔是由于一般呼吸道(B )而得名。

A、血流较少

B、无气体交换

C、无神经支配

10、若要增加肺泡通气量必须增加(B )。

A、肺通气量

B、呼吸深度

C、呼吸频率

11、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动力来源于(C )。

A、肺通气量

B、大气压差

C、分压差

12、正常情况下肺泡内保持着(B )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A、较低,较高

B、较高,较低

C、较低,较低

13、(B )大小可直接影响到肺泡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A、呼吸频率

B、呼吸深度

C、肺通气量

14、在组织换气过程中组织的耗氧程度与组织从血液摄取氧的量呈(A )。

A、正比

B、反比

C、不变

15、气体运输过程中,气体首先以(C )方式进入血液。

A、化学结合

B、氧化反应

C、溶解

16、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或以物理溶解形式主要取决于(A )。

A、化学结合

B、溶解

C、氧化反应

17、碳酸酐酶的浓度下降将使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C )。

A、波动

B、增强

C、下降

18、血红蛋白所能结合氧的量取决于(B )。

A、Hb浓度

B、氧分压

C、Hb分子量

19、随着氧分压下降,血红蛋白解离氧呈(C )

A、线性的

B、非线性的

C、“S”形曲线的

20、肌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C )

A、促进肌肉代谢

B、贮存血液

C、贮存氧气

21、根据氧利用率概念动静脉氧差越大则氧利用率(B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22、氧利用率的是(A )利用氧的能力。

A、组织

B、呼吸道

C、心肌

23、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氧容量的比值越大,表示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A )

A、越强

B、越弱

C、不变

24、氧脉搏是评定(A)的一个重要指标。

A、摄氧能力

B、射血能力

C、组织耗氧能力

25、心率越快,氧脉搏值便随之(B )。

A、加大

B、减少

C、不变

26、每分摄氧量与心率之比为(C )。

A、摄氧量

B、耗氧量

C、氧脉搏

27、二氧化碳的主要运输形式是(B )。

A、与Hb结合

B、形成HCO-3

C、物理溶解

28、二氧化碳运输过程中,化学结合反应的程度取决于(C)。

A、Hb的数量

B、组织摄氧的量

C、分压差

29、呼吸运动是由(C )支配而实现的。

A、交感神经

B、付交感神经

C、运动神经

30、呼吸的主要中枢位于(B )。

A、大脑皮质

B、脑桥与延髓

C、脊髓

31、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是使(A )

A、呼吸加深加快

B、呼吸基本不变

C、呼吸减慢减弱

32、缺氧时呼吸加快加深是通过(C )而实现的。

A、牵张感受器

B、压力感受器

C、化学感受器

33、大脑皮质的调节使呼吸运动成为一种(C )活动。

A、反射性的

B、无意识的

C、有意识的

34、人体运动时的总需氧量是指(C )所需要的氧量。

A、肌肉活动期

B、恢复期

C、运动期和恢复期

35、氧离曲线中氧分压从100下降至80mmHg时曲线仍保持平坦说明Hb对氧的亲合力(C )。

A、较低

B、不变

C、较高

36、氧分压从40下降至10mmHg时曲线仍保持平坦说明Hb对氧的亲合力(B )。

A、增强

B、降低

C、氧分压下降

37、血红蛋白对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发生在(B )。A、解离氧之前B、解离氧之后C、结合氧时

38、肺牵张反射的机能有主要是在呼吸中枢的调节下(A )。

A、终止吸气转为呼气

B、终止呼气转为吸气

C、增强吸气

39、减少吸入气中的CO2可(B )

A、增加呼气

B、抑制呼吸

C、加强呼吸

40、无氧阈是反映(B )能力的重要指标。

A、无氧

B、有氧

C、无氧和有氧

41、最大吸氧量利用率是(C )时实际耗氧和最大摄氧量的百分率。

A、乳酸最高点

B、乳酸已开始增加

C、乳酸刚开始增加

42、最大吸氧量利用率和无氧阈在评定有氧耐力能力时具有(B )意义。

A、不相同的

B、相同的

C、不能代替的

43、最大吸氧利用率值越高,无氧阈值便随之(C )

A、波动

B、下降

C、增加

44、用力呼气时(B )也将参与工作。

A、肋间外肌

B、肋间内肌

C、隔肌

45、用力呼气时(C)也将参与工作。

A、大气压

B、呼吸运动

C、肺弹性回缩力

46、表浅而快的呼吸增加肺通气量,同时(C )肺泡通气量。

A、增大了

B、影响了

C、减少了

47、功能余气量的增加意味着肺功能(C )。

A、下降

B、增强

C、不受影响

48、第一秒钟呼出气大于83%的人说明他的时间肺活量值(B )。

A、有波动

B、增大

C、减少

49、气体的扩散容量值一般是用来评定(C )。

A、肺通气量

B、呼吸能力

C、肺泡功能

50、氧饱和度水平越高意味着(A)能力越强。

A、物理溶解

B、化学结合

C、血液运输

三、概念题:

1、呼吸

2、胸内压

3、潮气量

4、肺活量

5、肺通气量

6、肺泡通气量

7、最大通气量

8、血红蛋白氧容量

9、血红蛋白氧含量

10、氧脉搏

11、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12、无氧阈

四、简答题:

1、呼吸包括哪几个过程?

呼吸包括外呼吸(肺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内呼吸(组织呼吸)三个过程

2、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有何区别?

腹式呼吸是隔肌运动使胸腔上下径扩大,胸式呼吸是通过肋间肌运动使胸腔上、下、左、右径变化

3、胸内压与肺内压有何区别?

肺内压在呼气时大于大气压使气体由肺排出。吸气时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胸内压在正常呼吸时不管呼气还是吸气都小于大气压使肺永远处于扩张状态

4、功能余气量的大小有何意义?

功能余气量是反映肺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功能余气量增加,滞留在肺泡内的陈旧气体排出较少,吸人新鲜空气会被陈旧的气体混合而使气体的交换减少

5、影响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换气的因素有:肺泡通气肺血流量、肺泡扩散容量,局部血流量

6、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有哪些不同生理特征?

(1)肌红蛋白存在肌肉中其功能是贮存氧气,而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液中主要机能是运输气体。

(2)肌红蛋白的氧离曲线呈几乎直角形,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呈“S”形。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1)

1.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2.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3.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4.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 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试必考试题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必考) 1、简要说明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2、试述肾的泌尿过程。 答:肾的泌尿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三个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红细胞和大分子是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较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都可滤入事囊腔内而形成滤液; 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的水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电解质也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代谢尾产物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分泌是指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总之,肾小球滤过生成的滤液,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与排泄处理后,就成了终尿,并排出体外。 3、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答: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 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所以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运动单位 4疲劳 5兴奋 6膜电位 7动作电位 8体液 9人体内环境 10红细胞比容 一. 填空 1.可兴奋组织包括( )( )( )。 2.肌肉具有( )和( )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 ),( )和( )。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 ),( )和( )。 5.慢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能( );快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但易( )。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 )和( )。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 ),( )和( )。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 )和( )。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 );女子为( )。 三.是非判断 1.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相反,则低。( ) 2.无论刺激强度多大,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 3.神经肌肉接点可以认为是突触的一种,可将冲动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 4.在正常机体中,骨骼肌的收缩以单收缩形式为多见。( ) 5.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因为有郎化结使兴奋呈跳跃传导的原故。() 6.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7.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 8.粘滞性对于血液流动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9.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11.内环境的稳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 12.血液是属于结缔组织的一种。( ) 四选择题 1.粗微丝由()构成,细微丝主要由()构成。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质蛋白

运动生理学习题14

第十四章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一)填空题 1、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其发生顺序为 、、、疲劳和恢复五个阶段。 2、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是。 3、赛前状态反应的大小与和以及心理因素有关。 4、赛前状态的生理反应可表现为、和三种形式。 5、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6、极点出现时,应注意和有助于减轻极点反应。 7、稳定状态可分为和。 8、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为主。 9、在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时,供能占优势。 10、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超量恢复和消退等机能变化。 11、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中,人们常用使运动负荷控制在最适宜的生理负荷范围。 12、适宜运动训练对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3、适宜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4、应用生理学方法评定训练效果时,通常选择、和三种状态下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 15、与无训练者相比,有训练者从事定量负荷时表现为:运动开始时,运动过程中机能反应,运动结束后。 16、与无训练者相比,有训练者从事极限负荷时表现为:运动开始时,运动过程中机能反应,运动结束后。(二)判断题 1、赛前状态不利于运动员发挥正常的工作能力。() 2、赛前状态一般在临近比赛时才出现。() 3、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器官的惰性大。() 4、准备活动能使体温升高,但不能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 5、"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6、训练水平高低与"极点"出现的早晚和反应大小无关。() 7、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宜的准备活动都有助于减轻运动中极点的反应。() 8、真稳定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与氧运输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9、由于马拉松运动持续时间长,所以运动中机体主要处于假稳定状态。() 10、稳定状态一般出现在短距离或较短时间的运动项目中。() 11、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延长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12、有训练者在安静状态和定量负荷运动时均表现出机能节省化现象。() 13、长跑运动对慢肌纤维增粗有积极作用。() 14、极限负荷时,有训练者最大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均明显高于无训练者。() 15、优秀的长跑运动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较高。() 16、短跑运动员出现"运动性心脏增大"的现象较为多见。() 17、在评定训练效果时,用"基础心率"较"安静心率"更为客观有效。() 18、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定量负荷的生理反应无明显差异。()

运动生理学题库

09运动生理学 一,名解 心力储备基础代谢疲劳进入工作状态最大摄氧量红细胞比容 有氧耐力氧脉搏条件反射最大摄氧量摄血分数等张收缩 乳酸阈超量恢复肺通气量 二.填空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有——,——。 呼吸过程包括——,——,,—— 尿液的生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过程包括——,——,——,——,—— 运动效果评价的“三态”是指——,——,——、 根据摄氧量和需氧量的关系,将稳定状态分为——,—— 疲劳产生的原因有——,——,——,——,—— 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有——。—— 牵张反射包括——,—— 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建立——,——,——的运动条件反射 反应速度的指标是——。投掷标枪时。器械出手的速度是——速度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称为—— 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减压反射是一种——反馈调节,它的生理意义在于—— 按照能量代谢的特点,可将耐力分为——,——、 肾脏具有保持——和维持——平衡的作用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有——,—— 速度素质包括——,——,——、 本体感受器包括——,—— 视调节主要包括——,—— 运动性心脏增大有——增大为主和——增大为主两种 体温升高使氧离曲线——移,PH值升高——移 通常根据——和——关系判断真假两种稳定状态 血浆的渗透压包括——,—— 正常成年人的动脉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外呼吸包括——,——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有——,—— 支配心脏活动的神经有——,—— 三判断= 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故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其绝对不应期特别长 构成人体心脏的所以心肌细胞均具有自动节律性 在长期运动训练的影响下,运动员安静时的心肌收缩力量,每博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有所增加 心率可反应运动强度,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和疲劳程度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就越强

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题库

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 一填空选择 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 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 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 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 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 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 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 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 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 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 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 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17 红细胞比容是指? 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 19 肌紧张属于?反射 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 二是非题 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 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 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 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 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 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 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 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 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最新最新346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合集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 3、神经调节 4、体液调节 四、简答题: 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练习 一、是非题: ()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8、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生能速度快。

运动生理学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____人体_____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水平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生命的基本特征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基本活动。 4.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_______与________ 交换中实现________的过程。 5.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________,它由_________构成的。 6.通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始终保持_________状态,称为_______。 7.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维持_____的能力和对____的耐受力。 8.反馈的效应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使控制部分的作用增强,为_______,二是使控制部分作用减弱,为__________。 9.前馈可以避免负反馈所造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缺陷。 (二)判断题 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其理化性质总是稳定不变的,故称为稳态。() 2.将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和表现称为兴奋性。() 3.人和动物体内围绕新陈代谢进行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和泌尿等总称为“内脏”功能系统,或称植物性功能系统。() 4.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因此,神经调节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开放回路来完成的。() 5.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6.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显著活动转为相对静止,或从活动较强转为活动较弱,称为抑制。() 7.具有正常兴奋性的组织在接受刺激后,未发生反应,则该刺激为阈下刺激。() (三)单选题 1.下列有关运动生理学学科性质或特征的错误表述是() A.运动生理学属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B.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发生反应和适应规律的科学; C.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D.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利用动物实验观察机体的功能变化是不可取的。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组织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 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其共有的特征表现为产生()。 A.收缩反应; B.分泌活动; C.动作电位; D.局部电位变化。 4.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 6.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A.条件反射; B.听觉反应; C.非条件反射; D.前馈反射。 7.用吸氧量来评定运动强度时,亚极量强度相当于本人最大吸氧量的()。 A.50%-60%; B.60%-70%; C.70%-80%;D.80%~90%。 8.感觉细胞能将所接受的各种剌激转变为()。 A.机械信号; B.生物电信号; C.化学信号; D.神经冲动。 9.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浙江2020年10月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运动生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8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可引起( )。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 2.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中,产生肌力最大的是( )。 A.拉长收缩 B.缩短收缩 C.等长收缩 D.单收缩 3.血浆蛋白中,数量最多的蛋白是(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 D.血红蛋白 4.下列各部分中,氧分压最高的是( )。 A.肺泡气 B.静脉血 C.动脉血 D.组织 5.男子最大吸氧量的峰值出现在( )。 A.15-17岁 B.18-20岁 C.20岁之后 D.15岁之前 6.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是( )。 A.窦房结 B.房室交界 C.房室束 D.浦肯野纤维 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心肌细胞有自动节律性 B.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 C.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 D.心肌细胞不受神经支配 8.最重要、最经济及快速的能源物质是( )。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9.对滤液重吸收最多的部位是( )。 A.近球小管 B.髓袢 C.远球小管 D.集合管 10.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1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A TP 11.跳水运动中的转体动作,其反射的基础是( )。 A.牵张反射 B.翻正反射 C.旋转运动反射 D.状态反射 12.用引体向上动作训练上肢肌肉力量,该练习是( )。 A.等张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动练习 D.离心练习 13.人体中的绝大部分钙,存在的部位是( )。 A.肌肉 B.肝 C.血液 D.骨骼 14.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壁大( )。 A.10倍 B.15倍 C.20倍 D.25倍 15.比赛前由于兴奋过度进而引起超限抑制,此状态为( )。 A.准备状态 B.起赛热症 C.起赛冷淡 D.非稳定状态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 15分) 16.通常情况下,伸肌的时值比屈肌的时值短。( ) 17.动作电位的成因是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 ) 18.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保持原有的髓鞘。( ) 19.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是肌丝中的调节蛋白。( ) 20.快、慢肌之间在收缩速度和力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21.ABO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类型。( ) 22.营养物质在消化管的各段中都可以被吸收。( ) 23.头面部感觉冲动投射到大脑皮质呈左右交叉。( ) 24.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的亲合力是氧气的210倍。( ) 25.人体的肌糖原是糖原贮备的最大部分。( ) 26.肾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 ) 27.视觉冲动传到大脑的过程中是左右交叉的。( ) 28.中间神经元在脊髓组成中属于白质部分。( ) 29.激素在对组织细胞的作用中,仅仅起化学信使作用。( ) 30.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 ) 2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D、A、C) 6、(B、A) 7、(C) 8、(C)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19.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20.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4.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5.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6.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2、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它包括同化和异化过程。 4、兴奋性:是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5、应激性:是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6:适应性:是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7生理负荷:是指机体内部器官和系统在发挥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保持一定生理机能活动水平的过程中,为克服各种加载的内、外阻力(负荷)所做生理“功” 8、糖酵解:指糖在人体组织中,不需耗氧而分解成乳酸;或是在人体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糖仍能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的过程,该过程因与酵母菌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称为糖酵解(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过程)。 9、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

量恢复”。其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10、牵张反射:有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11、运动单位:是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运动性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 12、肌丝滑行学说的过程: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即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A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各z线互相靠近,肌小节的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的缩短. 13、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产生原因:静息电位是K离子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流,造成内负外正,这是基础,当K离子的静移动两等于零时,其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这就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由于Na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所以他一般向内扩散,但他由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控制,安静时关闭,受刺激时,通道激活钠离子内流,造成内正外负,出现电位变化,形成峰电位上升支,最后达到一个平衡点时,钠离子平衡电位。。 14、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动力性收缩(等动收缩、离心收缩、向心收缩)静力性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而引起身体运动。离心收缩是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15、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为该人的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力量/体重。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本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二)判断题 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 ()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 官。 3.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 ()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6. ()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7. ()Ⅱ型肌纤维较Ⅰ型的有氧氧化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力量产生效率 高、抗疲劳性强。 8.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非常准确,因此通常都选用这种方法测定最大摄氧量。 9. ()30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长而渐渐衰退,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8~ 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 10.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 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11. (×)学者包查(1983)认为最大摄氧量70~80%受遗传的影响,可见,最大摄氧量主 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不能通过训练有效提高。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试必考试题精选文档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 试必考试题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必考) 1、简要说明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2、试述肾的泌尿过程。 答:肾的泌尿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三个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红细胞和大分子是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较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都可滤入事囊腔内而形成滤液;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的水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电解质也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代谢尾产物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分泌是指管腔上皮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总之,肾小球滤过生成的滤液,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与排泄处理后,就成了终尿,并排出体外。 3、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答: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 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所以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4、什么是准备活动,它有什么生理作用。

最新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生殖 3、兴奋性 4、稳态 5、自身调节 6、反射弧 7、反射 8、非条件反射 9、体液调节 10、局部体液调节 11、反馈 12、正反馈 13、负反馈 14、神经调节 15、神经-体液调节 16、前馈 17、生理学 18、反应 19、阈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电位变化 D.反射活动 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 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 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 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A.固定不变 B.随机多变 C.相对稳定 D.绝对不变 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 A.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途径 B.使血压 C.使心率不致上升过快 D.使排尿反射进一步增强 13、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14、体液是。 A.细胞内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 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 D.血液 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 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三、填空 1、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_______法,法。运动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世纪年代开始的。 2、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和血液中的。 3、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__,它由构成,是与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4、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调节。 5、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和三个特征。 6、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和的特点。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呼吸机能 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