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略论《史记》人物的悲剧性

略论《史记》人物的悲剧性

略论《史记》人物的悲剧性
略论《史记》人物的悲剧性

略论《史记》人物的悲剧性

摘要: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史记》,已经存在于世间两千余年,它对我国乃至世界史学、文学、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被古往今来众多名家所承认。当时西汉的社会条件、司马迁自己的际遇共同影响了本书的创作,使得全书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史记悲剧性悲剧原因

正文: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具有为后人所惊叹的众多研究价值,它对后世产生了许多重要影响。中华民族漫长的时间里流传下来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而且还是我们民族不断发展演进中产生的第一部,这厚厚的一部《史记》,具体分类则是:十二本纪:如《项羽本纪》、十表:如《六国年表》、八书:如《河渠书》、三十世家:如《陈涉世家》、七十列传:如《商君列传》,数一数这些篇目的总数,就有一百三十篇之多!“在《史记》中生动卓越地再现了黄帝至汉武帝时期3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首次精心梳理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统一国家的正统系列。”(黄镇伟《历史的黄钟大吕——〈史记〉》导言)《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在历代被人们所称颂。“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1]是古人总结出的,十分简明扼要的,《史记》重要特点,体现出司马迁,一个史学家、文学家的伟大。

《史记》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极为突出,其中《史记》的悲剧性是其文学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共有112篇纪传作品,其中以悲剧人物为标题的有50余篇,近二十篇叙写悲剧人物,全书呈现浓郁的悲剧色彩。这是《史记》所独具的美学特征。”[2]明朝散文家茅坤在《史记钞》卷首《读史记法》中提到“太史公所得之悲歌慷慨者尤多”。不啻在一方面有所成就的李贽则说:“《史记》者,迁发愤之所为也,其不为后世是非而作也,明矣。其为一人之独见也者……”[3]这是古人对《史记》悲剧性的认识。但是,这不是一种理论化的认识。直到现代,我国学者吸收西方悲剧理论成果,再与我国相关理论相结合,这才使关于《史记》悲剧性的研究变得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悲剧性”是一个外来引进的美学名词。“悲剧”一词,最早来源于欧洲,是戏剧的一种形式,源自古希腊酒神祭祀仪式。对于悲剧的解释,鼎鼎大名的人物历来都有自己的总结,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哲人,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4]在鲁迅先生看来,悲剧可以这样解释,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文章中,他对“悲剧”的概念,进行了这样的解释:“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5] 在我们看到的关于美学的书本上,对于悲剧,又是这样定义的:“狭义上的悲剧是指戏剧的一种。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崇高中更为深刻、更为具体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与喜剧相对。悲剧作为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引发人们在同情和悲愤中探索追求,在强烈的情感激荡中奋发向上的审美对象”[6]而《史记》悲剧的含义肯定不是狭义上悲剧的定义,应该理解为通过史实体现出的悲剧性。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在他们的生命长河中遭受不同的困苦,遇到不同的挫折,使《史记》表现出鲜明的悲剧性。其悲剧性体现在众多历史人物身上,每个人物悲剧的原因又不尽相同,那么,我们就应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具体分类如下:

1、悲剧分类

(一)关于商鞅:《史记》中对商鞅变法有这样一段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

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7]但是,商鞅变法并非一帆风顺,也不是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赞成并支持商鞅的主张。“宗室贵戚多怨望者。”[8]就显现出了高高在上的贵族的不满,因为商鞅变法使秦国、使秦民受益,威胁到了贵族的利益。最终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并为以后秦帝国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商鞅本人并没有获得一个美满的结局:秦孝公死后,众多保守势力一齐将矛头对准商鞅。锐意改革的商鞅,富强秦国的商鞅竟遭灭族之祸,被车裂而亡。

关于吴起:吴起相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诸侯患楚之强。”[9]吴起的变法使得楚国变得强大,然而却同商鞅一样。触犯了贵族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受了乱箭射身之祸。

关于陈涉:陈涉吴广起义,揭竿而起,发出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的呐喊,使“无上不王”(《秦楚之际月表》)的旧制得以打破,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然而,陈涉作为起义的首导者,秦王朝必定将其视为眼中钉加以打压,因而秦以重兵镇压这场起义,陈涉本人最终兵败身死。以上的三位悲剧英雄人物,可以称作是我国历史上早期优秀改革家的代表,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存在,是新生的事物、新的社会力量的优秀代表,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为那些反动的、保守的势力所不容,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被反动势力打压迫害而牺牲。以上那种英雄人物对历史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会永远被后人铭记,他们虽为悲剧结局,却得以青史留名。而那些保守势力虽然在当时很强大,但终会消失于后世历史的尘烟中。这是所分的第一类。

(二)关于项羽:司马迁在篇尾的评价中说:“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11]项羽是秦朝末年的一位风云人物,一个声名远播的大英雄。但是因为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他虽有一夫当关之勇,却缺少谋略。因为他的难以决断,不忍之心放走劲敌刘邦,错失良机。无法知人善任,最终众叛亲离。正是由于项羽性格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他自身导致的一系列失误,失去了唾手可得的霸业,最终乌江自刎而亡。这是所分的第二类。

(三)至于伍奢直言进谏,却被昏庸的君主楚平王和佞臣费无忌杀害;屈原富有才华,满怀报国之情,却遭到了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嫉恨,被昏庸的楚襄王所放逐,“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李广被赞为“飞将军”骁勇善战,“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却终生不得封侯,战败后独自担起责任,引刀自刭;李牧忠君爱国,但是赵王听信谗言夺了李牧的兵权,不久李牧被杀。上面列举的这些悲剧性的英雄人物,可以概括为忠臣良将,毁于小人和昏君,这是所分的第三类。

(四)悍将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12]蒙恬“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3]为秦王朝屡立战功,却因为赵高李斯等人改立胡亥被害,吞药自杀。

韩信因为功高盖主等众多复杂原因受到刘邦的猜忌,被杀害,他曾发出过这样的悲叹:“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些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均是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屡建战功,是打天下必不可少的将帅良才。但是,一旦天下大定,这些功高盖世的人物最易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心腹大患,统治者会对他们不断猜忌,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悲剧的下场。这是所分的第四类。

(五)荆柯受燕太子丹所托,为解救燕国的危难,“得约契以报太子”而去行刺秦王,虽然刺秦未遂身死,但是他义无反顾的气节世代流传。可谓是:“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14]

晋人豫让为报智伯对他的知遇之恩,三刺赵襄子不成于是伏剑自杀。《史记》中有这样的

记载:“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15]”

严仲子对聂政十分厚待:“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觞聂政母前。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16]”,聂政为报其厚遇去刺杀韩相,未成,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17]”聂政为了保全卫国,隐名换姓,刺杀韩相失败,被曝尸于市。聂政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回报报严仲子对他的知遇之恩,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壮烈。

曹沫为鲁将,用他的智慧使得齐国归还鲁国之地。

这些刺客们隐士们,虽然身居于市井之中,没有显赫的出身,他们的义举也未必能为他人所知晓铭记,但是他们却厚德忠义,知恩图报,为解救国家恩主或友人的危难奋不顾身,他们的重情重义,他们的豪情壮举都在史书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义举多么值得尊敬和赞美。正如太史公在本篇末尾所云:“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18]”这是所分的第五类。

(六)关于伯夷叔齐:“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19]”伯夷叔齐两人的行为虽然与历史潮流不相符,但他们忠于前朝的气节令人敬佩。两人坚守着自己的操守,不为外界所动摇,并始终捍卫它,不惜为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精神十分值得称颂。伯夷叔齐可谓是誓死捍卫自己信念的悲剧英雄。这是所分的第六类。

(七)关于孔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0]”美名远播,对后代乃至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在他生活的年代,虽然富有才华,却不得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却无人赏识。韩非子“善著书”,韩王却不能重用他。秦王虽然想和韩非子交游,但是韩非子遭到李斯嫉恨,在狱中被毒药害死,终不得施展自己的才华。以上所列举的两个人——韩非子和孔夫子,都是富有才华,远近闻名的存在,但是他们所受到的对待和他们的能力并不是对等的,他们本应被君王赏识,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干,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受到重用,可以说是怀才不遇了。这样的情况,和司马迁也有一些相似。但是他们崇高的品质和流传后世的著作足以让后代铭记,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这是所分的第七类。

那么,上面所分的七个类型,对他们进行一个再次的、汇总的分类,就可以分成更少的类别了:共三大种:

第一大种:第一类和第七类,当属于社会悲剧。这两种类别的悲剧,进行分析,他们悲剧性冲突的本源,恩格斯说得好,就在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21]

第二大种:是以上面所分的第二类悲剧人物为例:如楚霸王,他大业未成,身死乌江,这一切的结局细来分析,源头都是他自己的一些缺点,他的优柔寡断,对待下属的不在意等等,使得他最后孑然一人,连逃跑时遇到的田父都不帮他,这属于由于自个性格缺陷造成的杯具。

第三大种:以第三、四、五、六类人物为代表,属于英雄悲剧。造成英雄悲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缘由造成的,也有潜在缘由造成的,而且两种缘由对不同悲剧英雄人物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潜在缘由起决定作用,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刺客列传》中的悲剧英雄人物,为报国家和朋友的知遇之恩,甘愿赴死;有的是外在因素起重要作用,比如:伍子胥受赐剑,李广终生不得封侯,韩信遭缚,蒙恬受诛,原因

不在于他自身有什么过错,而在于奸臣陷害和统治者的猜忌和不容,其悲剧性的遭遇是来自于外界迫害。

但是任何事情的发生,任何结果的造成,其原因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诱使其发生的因素也不会是单一的。以此类推,这个道理放到《史记》人物的分析中依然适用:一个历史人物,他的生活经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那么,他的悲剧常常是外部缘由和潜在缘由,这两种缘由在一起,产生反应,最后导致的结果。《史记》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文学作品,它的创作与其它我们熟悉的文学创作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史记》的定位,是一部史书,它既从历史中来,就一定要遵循记述历史,客观、如实、有效的记载的原则,当然,遵循这一点,有着优秀修史传统的司马家族必不用说,我们的作者司马子长也做得非常好。那么,因为《史记》本身的不同于其他的特殊性,《史记》中悲剧的表现,也和悲剧,在一般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其悲剧有着不拘传统、自成一派的特点。身为一部史书,《史记》中的人物,都是之前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史记》中的事件,都是之前历史上确有发生的,其中的悲剧也是一样。所以,这么说来,《史记》的悲剧性与史实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从小来说,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与社会环境之间,不是总是那么和谐的,总会有一些矛盾;从大来说,在冗长的历史中,那些足以为我们所铭记的伟人相互之间,他们和当时身边的人之间,他们和当时社会大的环境、和不可违背的历史洪流之间,时常存在着矛盾。而且这些矛盾,还不等同于我们平常人所遇到的,那种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他们所面临的,是重大的、不可改变的存在。当矛盾冲突产生,进而激化时,悲剧就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我们的悲剧主人公——悲剧英雄,往往会走向一个较为惨烈的结局。矛盾冲突的解决,往往是需要冲突对方消亡的。但是,也可能是两败俱伤。因此,《史记》不是编造的故事,它是厚重的、甚至有些严酷的历史事实。历史英雄的诉求也许会和客观实在、社会实际情况,产生无法妥协的矛盾,这时,他们的诉求就不能完成了。所以,其中的悲剧人物的结局就必然不会是大团圆式的,也不会是想当然式的。

二.《史记》悲剧性的原因

在列出《史记》悲剧人物的分类后,造成《史记》悲剧性的原因也值得分析。为什么《史记》中的悲剧人物那么多呢?一般认为,其中的缘由有两点:一是因为司马迁,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情况、历史情况的左右。所以,就应该从此二处着手分析。《史记》是司马迁本人情感的投注,作品和作者的悲剧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同时,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司马迁一直生活在西汉那个时期,他的思想、精神的塑造、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息息相关。因此,从这两点出发,探索造成《史记》悲剧性的缘由就有了思路。

首先,在分析其作品悲剧性缘由之前,对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对他的思想变化、发展,进行一个仔细的发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易被忽略的细节,从而得到启发。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

司马家族有着优秀的修史传统,这种家族环境使得司马迁从小耳濡目染,这对其思想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司马迁从小就受到父亲司马谈“世典周史”[22]的思想的教导,父亲的临终遗愿也是希望他继承修史的良好传统:“司马谈有志于‘史记’,未就而卒,时司马迁三十五岁。今汉兴,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23]诸多因素都使得司马迁肩负着修史的重要使命。司马迁一向敬佩先秦史官的优良传统,因此,《史记》中体现的“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24]特点,也是他对先秦修史传统的继承。

在个人际遇方面,“李陵事件”是司马迁仕途、人生中的一次极大打击,生活中发生不幸,自然思想上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史记》浓郁悲剧色彩的形成

成为必然。在蒙冤入狱,遭受非人对待后,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发愤完成《史记》,将贯彻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5] 愿望的《史记》当做自己诸多思绪、情感的寄托。遭此大难,司马迁对人生价值、生命存在与消亡,等重大人生问题的看法产生了变化,变得更加通透了。就如鲁迅先生所讲:“(司马迁)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褚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故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26]遭受巨大的痛苦后,司马迁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以超凡的毅力继续书写《史记》,完成父亲的嘱托,完成继承前代修史传统的伟大理想。所以在遭受这个重大的人生灾难后,《史记》的书写倾向发生了变化,这一倾向与之前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27]

司马迁将“稽其成败兴坏之理”[28],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9]的想法贯穿于《史记》的创作中,他将创作《史记》看作是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看作是对过去修史传统的继承;看作是自己存活于世间的目的所在;看作是自己对逝去先人的交代;看作是可以流于后世的凭证。文中的“成一家之言”[30]是对自己修史目标的阐明,意为创造出有异于从前各家著名学说的、创新的看法、思想。司马迁做到了,他的主张对后世修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遭受了重大挫折,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备受打击。在遭此打击后,他对《史记》,尤其是其中的悲剧人物就有了更深的理解,记述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可以更好的表现悲剧人物积极进取、与命运不断抗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雄气概,成功地塑造悲剧英雄的形象。进而使得《史记》的悲剧性更为突出。这是司马迁个人因素对《史记》创作悲剧性的影响。

其次,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也促成了《史记》悲剧性的形成,《史记》作为一部史书,如实的记述历史,这就决定了它不得不充斥着满满的悲剧。因为历史总是在曲折地前进,而前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充斥着许多沉重的色彩。大到王朝更迭,政权交接,变法改革;小到个人生存,前途发展,实现抱负,都不会太过平顺。《史记》中的众多英雄人物身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在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面前又是那么的微乎其微,他们的追求,一旦和客观实在相冲突就很难实现,自然而然会表现出悲剧性。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漫长的历史,经历了不可胜数的变革,然而,变革不会是平静无波的,必然充斥着流血与牺牲,历史也不是快速前进的,而是在众多乱象中艰难地向前。历史由人书写,这就注定了历史的进步必然是悲剧色彩浓郁的。《史记》作为一部通史,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时期3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31],之中必定包含强烈的悲剧性。

司马迁所处的西汉王朝的风貌影响和塑造了他的思想,进而对《史记》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当时的西汉王朝无比强大,在继休养生息之后出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治世——“文景之治”。等到汉武执政,国富民强,西汉王朝走向鼎盛。身为作者的司马迁对先秦时代的学术环境、君臣关系等十分向往。但是西汉不是春秋,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高度的中央集权使得思想上的控制更为严重。司马迁的个人理想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这也就使得他无可奈何地遇到了李陵事件。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个巨大挫折,也有益处,它成就了司马迁的《史记》,使得他认清现实,使《史记》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

三.《史记》的悲剧色彩

《史记》人物的悲剧性表现在,在冗长的历史中,那些足以为我们所铭记的伟人相互之

间,他们和当时身边的人之间,他们和当时社会大的环境、和不可违背的历史洪流之间,时常存在着矛盾。而且这些矛盾,还不等同于我们平常人所遇到的,那种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他们所面临的,是重大的、不可改变的存在。当矛盾冲突产生,进而激化时,悲剧就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我们的悲剧主人公——悲剧英雄,往往会走向一个较为惨烈的结局。矛盾冲突的解决,往往是需要冲突对方消亡的。但是,也可能是两败俱伤。

另外,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史记》具有自身独特的悲剧美。作品感情丰富,司马迁满怀热情地,塑造着诸多的历史人物,他的笔下表现出一种不服从命运的精神。比如《项羽本纪》的惋惜之情,《屈原贾生列传》的遗憾不平,《孔子世家》的尊敬赞颂,《淮阴侯列传》的哀其不幸,《刺客列传》的赞美敬佩,《伯夷列传》对出仕、入仕的疑问等,都表现着司马迁的心绪,包含着司马迁的无限感慨。《史记》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悲剧英雄,他们虽然失败,但虽败犹荣,精神永存。这正是《史记》悲剧性的表现,也是《史记》的光辉所在。

《史记》相比之前所列这些史传作品,如《春秋》、《左传》等更进一步,在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史记》的悲剧性是《史记》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成就之一,书中体现的的悲剧精神其实与中华民族的悲剧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司马迁将自己的情感与抱负投注于《史记》的叙写中,书写了一个个形象各异的悲剧英雄人物,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顽强向上的精神。

其他想法:刺客列传,身份不对等所造成的悲剧;

汉代“大美”气象对《史记》悲剧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三家注本,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 王杰等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4.黄镇伟:《历史的黄钟大吕——〈史记〉》,1999年版

5.聂石樵:《司马迁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中国?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日本?名古屋大学中国语学文学会编: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7.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9.郭预衡等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史记中人物刻画的特色

史记中人物刻画的特色 《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历史发展做了深刻的总结。书中有作者司马迁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是一部既具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而它的文学成就之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独树一帜!他将儒道思想相互糅合,同时代的人无一能与他相比.班彪和班固曾指责司马迁说:“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司马迁之《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等五体,结构新颖,以传记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史记》在塑造人物方面独具艺术特色. 《史记》虽然运用了“独到的五体结构”,但五体之间并没有相互割裂.以时间顺序来记述的同时,不忘各传记之间的联系,对人物次序进行了巧妙的编排.军事家孙武、吴起、伍子胥前后相次,战国策士苏秦、张仪紧紧相随,抗匈将领并肩相依.在编排的过程中也不留于“机械运作”,暗含司马迁个人的情感倾向.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为传说或历史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按理,西汉惠帝应载入本纪,而司马迁却将他排除在外.孔子非侯,陈胜非王,却列入世家.可见,司马迁对农民起义有很高的评价.《史记》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展现了丰繁复杂的人物,让读者大开眼界.在论述过程中有分传,有合传.如:《李将军列传》即为分传,而《游侠列传》则为合传.表现人物有专门突出某个人物的传记,也有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作为次要人物表现出来的,如:《高祖本纪》主要刻画了刘邦的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用,而《项羽本纪》则让我们通过范增之口了解到刘邦贪财恋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则让我们知道了刘邦猜忌功臣,《魏豹彭越列传》更是向我们揭露了刘邦慢而侮人,詈骂诸侯奴仆的一面.《樊郦腾灌列传》呢,披露了刘邦兵败时,弃子而逃的自私本性.《史记》在描写人物过程中,采用了顺序、倒叙、侧叙、正叙等手法。再多的人物、再大的场面,作者都能很好的驾驭,条理清晰,显得游刃有余. 首先,白描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人物。 项羽的“大呼”、“瞠目而叱”、“斩”、“杀”等神态动作写出了项羽的勇敢善战、气势逼人。语言丰富精炼,寥寥数语便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项羽这一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其间暗含着司马迁对项羽的同情与敬佩.在他的笔下,项羽堪称是英雄.何先生从史记评价人物的角度指出司马迁主张“不以成败论英雄”,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项羽乌江自刎,笑傲死亡,一方面让我们对他豪迈的意志、骄傲的尊严、无畏的勇气赞不绝口,一方面又渗透了司马迁对他致死不悟的深切同情,使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更具悲剧意味. 其次,精彩的行为描写,以环境渲染来衬托人物。 《项羽本纪》中,在鸿门宴的情节惊心动魄,先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接着是“庄公舞剑,意在沛公”,情况紧急,樊哙“侧其盾以撞”,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中,人物之间矛盾却没有进一步显现,樊哙尽也从良而坐了。这才使得沛公得以逃脱虎口,紧张的行动场面使得人物的性格一一凸现。又《项羽本纪》中,“项王瞠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虽有些许的夸张,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四面楚歌,刘邦军霸天下,而项羽却仍有如此之能耐,足见他的威性之大,神态可怕了。

史记人物评价

《史记》人物点评 这是“江南十校”三月联考卷的第18题: 从下列《史记》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上有文采。(不超过150字)(7分) 孔子屈原刘邦李广荆轲 示例:项羽 他是一位怀揣壮志、果敢勇武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一位率真自尊、儿女情长的伟丈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他是力能扛鼎的英雄;在词人的眼中,他是令人仰慕的“人杰”“鬼雄”;在史学家眼中,他又是迷信武力、缺乏宽容、政治幼稚、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97字) (本题评分标准:写出人物性格3分,兼顾正反面2分,有文采2分。) 点评示例: 1、孔子: 礼崩乐坏,动摇不了你“克己复礼”的决心;周游列国,显示了你“仁者爱人”的毅力;纵使栖栖遑遑,你也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编订《春秋》《诗三百》,你将文明教化的火种传承;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你的思想照亮了万古长夜。但是,历史的车轮毕竟不是你一人可以阻

挡,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使得你只能生活在遥远的“周公时代”!(130字) 2、屈原: 汨罗江水流不尽你的哀伤,洞庭湖烟云遮不住你的愁怨;美人香草,是你永恒不变的忠贞,《离骚》《九歌》,是你流传千古的绝唱!三闾大夫,你披发行吟泽畔,怀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赤诚。或许只有纵身一跃,才可寻到你最好的归宿。楚国,永远是你眷恋的楚国;可那昏聩的楚王,实在不值得你奉献忠诚!(121字) 3、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这是你登上汉高祖宝座后踌躇满志的高歌,是你征战天下最终获胜的骄傲声音!你审时度势,广纳人才,屈伸有度,足智多谋;你用不懈的努力,从泗水亭长,一步步走向帝王之位;你用超群的智慧,从西楚霸王手里夺得了天下。可是,你的奸诈之术、厚黑之道,也让你的衮衮华服之上打上了深深的卑劣印记!(138字) 4、李广: 张弓搭箭,回首怒射胡天的飞雁;跃马瞋目,大漠里盛传飞将军的美名!一代名将,你所向披靡,远征匈奴,建功立业,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史记》的写人艺术特点[1]

试结合作品分析《史记》的写人艺术特点。 答:从文学的角度看,叙事艺术和写人的艺术是《史记》最值得重视的部分。《史记》以记人为核心,把叙事和记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相辅而相成。先从总体上简要提示一下《史记》的传写人物的成就: ①以独创的“互见法”记写人物的主要经历和重要特征。这是《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以写刘邦为例。《高祖本纪》自然以写刘邦为主。写其起义、战斗、开国的经历,写其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显然都是正面的描写。毕竟刘邦是本朝的开国帝王。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司马迁并不放过,只是另有安排。在其他人物的传记如《项羽本纪》、《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等中毫不客气地如实写来。如在《项羽本纪》。不仅通过范曾之口写刘邦“贪于财货,好美姬”,更着重写刘邦的无情和无赖: (楚军)围汉五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于是遂得脱。……(楚汉在广武对峙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此外,《萧相国世家》还写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淮阴侯列传》记叙他不断以阴谋手段削夺韩信兵权,以及诛杀功臣的阴刻残忍。通过本传和其他人物传记的补充描叙,刘邦完整的经历及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表现出来。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让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但《史记》令人赞叹的是:在非“互见”的情况下,即在同一篇传记里,也做到了这种对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刻画,如《项羽本纪》。记中写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如揭竿而起,率领天下英雄兴兵灭秦;又有儿女情长,如与虞姬悲歌死别;既义重如山,如与部下同甘共苦,财物分享;又吝啬小气,如刻好的官印却迟迟不发给得到分封的功臣;有时果敢决断,如杀宋义而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如鸿门宴上不忍杀掉刘邦。总之,经过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多种材料详略互异的穿插描述,在一篇传记里就使项羽这个人物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②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对比之下,相互映衬。也有一般人物和重要人物之间形成的烘托性的对比,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例如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句意愿相同的话,只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两个人先后都入驻秦都咸阳,刘邦听从张良、樊哙的谋议,不入秦宫室,封存其资财府库,与地方父老约法三章,约束兵士,秋毫无犯。项羽则屠杀烧掠,得其财宝、

3个史记的人物和故事

3个史记的人物和故事 《史记》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因此它被誉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那你知道3个史记的人物和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3个史记的人物和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3个史记的人物和故事:仆从救赵王韩广率军到了燕地,沒想到一到了燕就自立为燕王,说:“武臣能自立为王,我为什么就不能?”于是,赵王武臣与张耳、陈余率军向北攻打燕国的边境。一次,赵王在空闲的时候外出游玩,不料却被燕军捉住。燕国的把他囚禁起来,提出要求,让他分给自己赵国的一半土地,才可以将他释放,赵国使者频频前往交涉,燕总是将他们杀掉,并坚决要求割地才放人,弄得张耳、陈余实在没有办法。 赵军中有一名足智多谋的伙夫,他得知此事以后,对同一个帐篷中的伙伴们说:“如果要我替赵国去燕国游说,不久我就会与赵王同车而归。”伙伴们都笑话他说:“我国的使者去了十几批,刚一到达便被杀掉。你凭借什么去营救大王啊?”这位仆从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不久,他暗地里跑到了燕军的营中。燕接见了他。他问燕:“您知道我此行的目的吗?”燕说:“你不过是想要救你的大王罢了。”仆从又问道:“您知道张耳、陈余是怎样的人吗?”燕回答说:“他们是当世的贤人。”仆从接着问道:“您知道他们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吗?”

燕回答说:“与你的想法是一样的。”这时,仆从突然笑了起来。燕被弄糊涂了。 于是,仆从解释说:“还不知道这两个人的想法。武臣、张耳、陈余,他们几个人只是挥舞了几下马鞭,便占领了赵地的几十座城池,他们各自心里都想称王。在这个乱世里,难道会有人愿意终身做个臣子吗?臣子与君王两者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他们考虑到当时的大势刚定,还不敢三分天下、各自为王,便权且按照年纪的大小,先拥立武臣为王,以此来维系赵地的民心。现在,赵地的百姓已经归附了他们,于是,这两个人也想要裂地称王,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现在,把赵王囚禁了起来,这两个人表面上要营救赵王,实际上是想要借您的手来杀掉他。如此,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分裂赵地,而各自称王了。一个赵国就可以轻易地来攻打燕国,那么,如果是两位贤王互相提挈,再打着声讨杀害先王罪人的旗号,燕国的灭亡恐怕就指日可待了。”燕听过这番话以后,认为有道理,便下令释放了赵王。这位仆从亲自驾着车护送赵王回国。 3个史记的人物和故事:张耳的后裔张敖虽然没有参与谋逆,但是毕竟是自己手下人干的,脱不了干系,更何况刘邦当时正削尖了脑袋消灭异姓王,所以被释放以后,被降封为宣平侯。这还是因为他娶了鲁元公主的缘故,否则下场比韩信、彭越等人好不了多少!当时,刘邦十分惋惜贯高的死,又听说张敖为王的时候,十几个宾客,不避危难,自甘为奴,跟随张敖,十分赞赏他们的忠诚,于是凡是作为家奴跟随张敖进京的,都做了诸侯王的相国或者是各郡的郡守。到了惠

史记人物分析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马迁浪漫的诗人气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其中有许多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 《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以下,我们从它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介绍。该说明,《史记》的核心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由人物传记构成,它既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又通过这些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所谓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本来是无法一分为二的。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先从总体上分析《史记》叙事的方式和艺术特点,然后再分析它如何塑造人物。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叙事文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历史著作中已有颇为庞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也包含不少 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为《史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先秦史家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首尾完整地记述历史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来表达政治和伦理评判,其叙事态度主要是史学性的。司马迁则除了记述历史事件以外,具有更强烈的要努力再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意识;除了政治和伦理评判以外,具 有更强烈的从多方面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所以他的叙事态度,有很明显的文学性。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但是,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是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 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如信陵君的传是由亲迎侯生、窃符救赵、从博徒卖浆者流游等故事构成的;廉颇和蔺相如的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孙武的传主体是吴宫教战的故事;孙膑的传包含教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故事……。这种情况非常普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文/魏娜摘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对《史记》的中肯评价,它道出了《史记》这一鸿篇巨制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其文学价值表现为:同其他文学名著一样,高度的思想性与高度的艺术性相一致——虽是写史却能引人渐入佳境、探奇览胜、流连忘返、如沐春风。关键词:思想性;艺术性;人物描写;性格特征《史记》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结构的构造、语言的运用、人物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其中人物描写艺术最为突出,最能显示出《史记》不朽的艺术魅力,最为后人所称道。一、把握人物性格准确深入,选择历史材料精心细致《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作者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性格特征的准确深入地把握,对历史材料精心细致地选择上。作者在深入研究,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书中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选择了材料之后采用互见法安排材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二、细致入微地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史记》成功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又一原因是:作者司马迁对选取的历史材料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如,在《信

陵君窃符救赵》中,通过对信陵君亲自迎侯生的情节进行细致入微地描述,从而把信陵君“仁而下士”和侯生傲岸的性格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正面描写信陵君和侯生的言行、神情之外,还描写了其他人对这件事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礼贤下士的性格。三、通过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史记》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在《鸿门宴》中,作者写范增命项庄舞剑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在支配别人时,故称:“若属”,等到他在项王面前发脾气:“吾属今为之虏也,”这时脱口而出,自己也不能置之不理,则称“吾属”。写范增,则使用很爽直而坚决的口吻:“此道矣臣请人与之同命!”写到张良的口吻,则表现为缓和。写刘邦对于自己的谋臣张良,也运用了笼络的手腕,在鸿门宴前称张良为“君”,“孰与君少长”?而在鸿门宴脱逃时,情势紧急,则对张良称“公”,“公为我献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是非常妙的。总而言之,《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对于中国史传文学乃至小说、戏剧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纵使略有瑕疵,可是瑕不掩瑜,这些不足对于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没有丝毫影响的。(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第五小学)

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马迁浪漫的诗人气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其中有许多

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以下,我们从它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介绍。应该说明,《史

《史记》的叙事特点

《史记》的叙事特点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史记》的文笔是优美而生动的。《史记》文章,一是简明,二是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寥寥几笔,一个个活鲜鲜的历史人物,就跃然纸上。殷盘周诰中那些诘屈聱牙的文字,被改写为平直易解的词句;新鲜活泼的民间口头语言,被大胆吸收,与各地的方言土语并列;当时极为盛行的辞赋文章的骈偶形式被大胆扬弃,从而大大扩展了长短相错的散文领域。 状人物。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舍身剌秦王的荆轲,叱咤风云的项羽,豁达大度而又不拘小节的刘邦,指鹿为马的赵高,自作孽、不可活而又其为人也小有才的李斯等众多人物,莫不栩栩如生。为什么栩栩如生?司马迁写人注重写个性。为文学家立传,总要转录其作品,同样,为政治家立传,也一定转录他的奏议和著作。能够代表人物个性的言行,再小也要叙述,不足以表现个性的言行,再大也要放弃。以廉颇为例,写他8次胜仗的赫赫战功,不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这样寥寥数语,然而对于他如何与蔺相如呕气,如何负荆请罪,又如何表示不服老这些琐事,却用尽浓墨重彩,大书特书。为什么这样写?战术战功,每个良将莫不尽有,不足以表现廉颇的人格,到是这些小事,可以看出廉颇的忠诚、气量虽小却又能识大体的个性。 这种细节的描写,文笔上也是很精彩的。比如写“项籍少时,读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短短60个字,就写出了这霸王的志大才疏。 记事件。写重大事件,司马迁言简意赅,准确而生动。比如记述钜鹿之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有声有色! “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9个字,打赢了这场战役;“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14个字,道尽了这场战役的赫赫战功。 写张良为长者拾履,韩信入人胯下这类细节,同样也入木三分。不仅入木三分,同时把人物也写活了。 记言语。一篇《仓公列传》,只是皇帝对仓公的策问与仓公的对答。这种特殊手法,历代史书绝无仅有,因为实在是太难以仿效。更妙的是,司马迁善于攫取历史人物的精彩语言,恰到好处地写进他的《太史公书》,惟妙惟肖地为历史人物画相,为他的文章生色。比如《滑稽列传》里齐宣王所说的“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淳于髡关于“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妙论;飞将军李广引刃自杀时所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谁能不与他的将士和百姓们一起哭泣!读到万石张叔之子张建发现奏事文书写错字时所说“误书!‘马’(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的诚惶诚恐,又有谁能不解颐? 品图书。关于儒家“六经”,司马迁一语中的地说道:“《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言简意赅,千载至今,遂为定论。他对《春秋》和《离骚》的点评,就写得更精彩: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

史记人物及事件介绍

史记有关人物及事件介绍 程婴(?—约前583)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杀赵,灭其族,朔客公孙杵臼与之谋,婴抱赵氏真孤匿养山中,而故意告发令诸将杀死杵臼及冒充孩儿,后景公听韩厥言,立赵氏后,诛屠岸贾,婴则自杀以报杵臼。 郅都,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汉文帝时任郎官, 为文帝侍从。汉景帝时先后任济南郡太守、中尉、雁门郡太守。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对抗豪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风丧胆。后人对他评价很高,把他与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鲁仲连(约前305年~前245年)战国时名士。亦称鲁连。今茌平人。善于出谋划策,常周游各国,为其排难解纷。赵孝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迫于压力,魏王派使臣劝赵王尊秦为帝,赵王犹豫不决。鲁仲连以利害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两国接受其主张,秦军以此撤军。7年后(前250年),燕将攻占齐国的聊城。齐派田单收复聊城却久攻不下,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剑自刎,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一一推辞,退而隐居。《汉书·艺文志》载有《鲁仲连子》14篇,今佚,仅有清朝马国翰辑本。 鲁仲连,又名鲁仲连子,鲁连子,鲁仲子和鲁连,是战国末年齐国稷下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鲁仲连的生卒年月不见史籍,据钱穆先生推算是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5年。鲁仲连的籍贯亦不可考,司马迁在其《史记》中仅记为“齐人”。据后人考证,鲁仲连是今天聊城市茌平县冯屯镇望鲁店人。根据《史记》《战国策》《太平御览》等史籍中关于鲁仲连事迹记载综合考察,鲁仲连一生的活动轨迹大致是这样的:生于聊城,学于临淄,隐居于今桓台、高青锦秋湖附近,游于赵,死于今高青县高城镇。甘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纪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做其才客。后为秦立功,被秦王拜为上卿。在洞庭湖地区至原楚国地域很多地区民间都有很多甘罗神像,逢每月初一十五,人们顶礼膜拜,以求地域安宁;在这些地区,人们遇到疑难杂症,都会请甘罗的神灵显灵治病,都会药到病除或得到明确的指点。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

浅谈《史记》中的人物塑造

摘要:中国典范的传记文学著作《史记》的写人艺术: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是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传记文学;史记;人物描写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学家的学习典范,而且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备、跃然纸上的人物描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 传记文学的写人,只有打上时代的烙印,才显得深刻丰满。《史记》中的伍子胥,作者就是把他放在吴越之争的历史大背景下来展示他的激昂形象。他不怕背不忠不孝的罪名,借吴兵报父兄之仇,鞭楚平王之尸。当伍子胥在吴国受谗言陷害,被赐死的时候,他再一次发出了复仇的抗争。他仰天叹呼,数落吴王夫差的背德,“听谀臣言以杀长者”(《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这和写项羽抗争“天亡我”是一个笔法。不同的是伍子胥不是把头颅砍下来送给敌将,而是告诉家人,“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扶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说完伍子胥也自刎而死。同一死法.而艺术形象截然相反。伍子胥喷发的是复仇的火焰,即使死了也要看到吴国的覆灭。他预言,墓上梓材成器之时,就是吴国灭亡之日。伍子胥的悲剧结局和语言特色十分切合伍子胥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其本人的性格特征。作者所要揭示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尊严高于一切的信念。司马迁通过伍子胥形象的塑造,使叛逆精神得到了最崇高的艺术再现。 《史记》中的项羽,作者就是把他放在秦末农民大起义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来刻画的。项羽在那个用拳头说话的时代,不学书,去学剑,又不成,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他凭八尺之躯,扛鼎的力气,斩尉起义,带八千子弟兵破釜沉舟,钜鹿鏖战,一举消灭暴秦的生力军,分封诸侯,自号霸王,他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地道的英雄好汉。他与刘邦争天下“愿与汉王决雌雄”。只要他出马,敌人眼不敢视,手不敢发,千人皆废,即使到了末路,仍突围斩将、刈旗。告别爱姬、赠乌骓,直到把头颅交给朋友领赏。项羽从24岁起事到31岁乌江自刎,正是那个狂飚式的时代象征。“驰骋、冲决、豪气、追求无限、苦闷、深情,这是那一个时代的共同情调。”项羽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舞台上表演,

《史记》悲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精神解读

《史记》悲剧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精神解读 主讲人:曾尚兰 教学目的:1,通过对《史记》这部史学、文学著作的介绍使学员了解走近《史记》,引起学员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与关注; 2,通过分析《史记》悲剧人物形象及其内在精神,使学员产生共鸣,并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一些人生、为官、 做人方面的启示。 教学重点:第三、四部分,通过对悲剧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精神意蕴及其对现实的启示作用。 教学难点:1,在对悲剧人物形象分析时,如何使课堂有趣味性、故事性; 2、如何深入浅出地揭示悲剧人物的精神意蕴及其对现实 的启示,使学员易于理解、能学有所得。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设置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语:《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许多人物,其中有一类,他们的人生遭受了许多挫折、不公正的待遇,以至于他们或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或被逼走向生命尽头。这样一类人物,尽管他们命运坎坷,但是他们在困境中迸发出来的顽强抗争的精神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也因此流芳

千古。这到底是怎样一群人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人生,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一、《史记》及其作者介绍 (一)司马迁生平事迹 1、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2、人生经历:少年受业、壮年游历、晚年获罪 司马迁的人生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史记·太史公传》中记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的广泛阅读和遍布南北的游历,既为他写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使他在读书与壮游过程中萌发了写史的念头。父亲的临终嘱托更使得修史成为司马迁的神圣使命。所以,司马迁修史的最初目的与其父亲的宏愿是一样的: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写史的动因,之所以修史,为的是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歌功颂德的自觉行动。但是晚年的李陵之祸改变了他的人生。 李陵之祸:公元前98 年,李广的孙子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

史记的艺术特色

1、《史记》的艺术特色: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马迁浪漫的诗人气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其中有许多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以下,我们从它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介绍。应该说明,《史记》的核心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由人物传记构成,它既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又通过这些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所谓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本来是无法一分为二的。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先从总体上分析《史记》叙事的方式和艺术特点,然后再分析它如何塑造人物。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叙事文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历史著作中已有颇为庞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也包含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为《史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先秦史家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首尾完整地记述历史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来表达政治和伦理评判,其叙事态度主要是史学性的。司马迁则除了记述历史事件以外,具有更强烈的要努力再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意识;除了政治和伦理评判以外,具有更强烈的从多方面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所以他的叙事态度,有很明显的文学性。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但是,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 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巧妙地讲解历史故事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最后,讲故事的题材也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希望对您有帮助!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篇一:刘邦记仇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 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 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 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 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 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人物故事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篇二:戚夫人的悲剧刘邦驾崩,其正

妻吕太后执掌朝廷大权。 吕太后平时最恨的人,就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与其子赵王如意。 刘邦一死,吕后马上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 又从赵王封地急召如意回京。 新即位的天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亲儿子。 惠帝非常仁慈,知道母后恼恨如意,就亲自接回如意,寸步不离地保护他。 但终究还是被吕后找机会毒死了。 如意被害后,吕后随即派人去囚禁所,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熏聋耳朵,又灌下哑药,扔到猪圈里,称她做人猪。 几天以后,吕后叫来儿子孝惠皇帝欣赏人猪,惠帝惊问是什么东西,回说这就是戚夫人,惠帝当即大哭起来,从此病倒,一年多不能起床,并对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吕太后之刻毒、残忍可谓极矣!但正所谓万事皆有因,吕后之深恨戚夫人亦然。 高祖刘邦生前,戚夫人最受宠幸,常随在刘邦左右,而吕后年老色衰,倍受冷落。 当时以立孝惠皇帝为太子,但戚夫人恃宠生妄,在刘邦面前终日啼哭,要求让自己的儿子如意取代惠帝做太子,刘邦好几次险些废掉大儿子,靠着大臣们力谏,和张良的计策才未能施行。

《史记》中塑造人物地艺术手法

《史记》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史记》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摘要】 《史记》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以其在人物描写上所达到的水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它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它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展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它使用互见法,既使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又不损害其性格的完整性,也保持了历史的真实,不溢美,不隐恶;它运用比较法,在交错比照中展示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更显人物风姿;它“成一家之言”,对人物的看法不盲从不偏激,合理评价,客观中肯,在此基础上精心选择材料,选材为人物描写服务。司马迁以锐利的眼光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笔法在书中描摹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 【关键词】 《史记》人物描写互见法一家之言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以完整的体例成为正史之祖,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并且以其在人物描写上所达到的水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明确的表示了他写作《史记》

的目的和要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自然不是否定前人的成就,而是继承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司马迁创造了史书纪传体的新体例,在书中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注重语言,细节描写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陆机在《文赋》里总结的写作经验。传记文学中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如此。有时候,将最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对话,放在最紧要的地方,画龙点睛,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刻划出来了。司马迁在人物对话的描写上也是颇具匠心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所讲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是蔺相如精神品质的升华,是他一切行为思想基础,是全篇中最关重要的一名话。司马迁为了突出这句话,先写廉颇的骄横以与蔺相如的忍让映衬。蔺相如面对廉颇的骄横无礼,“不肯与会”、“称病不朝”、“引车避匿”,但作者没有交代蔺相如这么做的动机,作一跌宕,从而引出舍人的规谏(也是读者的疑问),以舍人的狭窄心胸反衬蔺相如的坦荡襟怀,又作一跌宕;蔺相如的答话,先将廉颇与秦王比较,引出舍人“不若也”的回答,又一宕;接着指出连秦王都不怕,何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材的编写者将其融入初中历史教材是具有独到的意义的,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史记中的人物故事。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1:孔子推崇的时代周代最后一个天子周赧王时,周的领地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不得不在各大诸侯之间周旋,以求保全自己狭小的国土。 公元前307年,秦国攻打楚国的宜阳(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楚国以为周暗中帮助秦国,所以想进攻周。苏代为周游说楚王说:“您怎么知道周是帮助秦国?那些说周帮助秦国比帮助楚国更出力的人,是想让周投到秦国方面去,所以人们都把周、秦放在一起说‘周秦’啊。周人明白了自己无法解脱,就一定定会投向秦国一方,这真是帮助秦国取周的妙计呀。现在,即使周为秦出力,您也要好好待他;不为秦出力,您仍然得好好待他。这样,才能让它与秦疏远。周与秦绝了交,就一定投向楚国的。”楚王方才听从了他的建议。 秦国想通过两周之间的地区去攻打韩国,就向东周和西周借道。周担心借道秦国会得罪韩国,不借又会得罪秦国,感到左右为难。有人对周君说:“为什么不派人去见韩公叔呢?到时就对韩公叔说:‘秦国敢穿过周地去攻打韩国,是由于信任东周。您为什么不给周一些土地,并派出人质前往楚国呢?’这样,秦国一定会

怀疑楚国,不相信周君,也就不会攻打韩国了。您再派人去对秦国说:‘韩国非要给我们周一些土地,想以此来让秦国怀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国也就不能阻止周接受韩国的土地。这样就既得到了韩的土地,又能得到秦国的谅解。” 周幽王即位后,十分宠爱一个叫做褒姒的女子。关于褒姒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异的故事。 夏代末年,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不知如何对待它们,就进行占卜。卜者认为二物不吉,让夏帝把它们的唾液收藏起来,才能够化凶为吉。夏帝于是摆设出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龙留下了唾液后忽然消失。夏王让命人用木匣把龙的唾液收藏了起来。夏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商代,商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接连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周厉王对此事十分好奇,就命人将匣子打开观看。结果龙的唾液淌到了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就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来驱邪。那唾液竟然变成了一只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刚刚换牙的七八岁的小宫女,碰到了那只蜥蜴。等那个宫女在长到十五岁的时候,竟然未婚先孕,没有丈夫就生下了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被扔掉的孩子恰巧被一对逃亡的夫妇捡到。他们念她可怜就将她收养,一起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幽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的,所以叫她褒姒。

《史记》的叙事特点

《史记》的叙事特点 摘要: 《史记》以朴素平实、简洁形象的语言,在“本纪”、“世家”、“列传”中不仅以纪实的方法完成了对历史性事件、人物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司马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在实中有机地融入了“虚”——合理虚构的成分,以天才的艺术思维和高明的表现技巧创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历史叙事中所表现出的突出的文学色彩,显示了有别于传统史书的历史人物叙述方式,在“史”的叙述中有着浓郁的小说因素,为后来的小说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史记》;叙事特点;人物形象;实录性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司马迁的《史记》其主旨是“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至于其形成,则是司马迁在“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基础上惨淡经营的成果(《报任安书》),它完成了自上古(黄帝)至汉初(武帝太初)三千年间的历史发展展示,是古代历史的伟大叙述,更是古代历史事件、人物的高超演义。司马迁还运用了材料的使用和酷文的转换来达到这种“春秋笔法”的创新。材料的运用中,他力图通过互文法,相互参照,又更是使用了将不再外功,相不在内管的奇特材料安排,把褒贬都突出表现出来,见其运用材料时的匠心独运。如:蔺相如把功立在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却没有多描写其出现在协助赵王处理内政事务上面。《史记》的叙事具有实录性的特点,司马迁的《史记》在叙事上的实录性特征,不仅得到了自汉以来历史学家的肯定, 而且也经历了一些出土文物和文献的应证。陈直在《史记新证》中说:“太史公作《殷本纪》, 合于殷墟甲骨文者, 有百分之七十。推之《夏本纪》, 虽无实物可证, 亦必然有其正确性。如《楚世家》之楚侯逆, 楚王頵, 皆与传世铜铭文相符合,尤见纪载之正确性。又如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 即无从参考。更如《汉兴将相大事年表》,所记立大市、立谷 口邑、立阳陵邑等,皆不见于《汉书》,反与出土古物若合符节。”历年来的出土文献, 都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所记人和事的真实和可信,而《史记》的真实记述又为我们研究出土文物和文献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依据。所以,司马迁的《史记》叙事的实录性特点, 已是无可质疑的了。 《史记》中, 司马迁能跳出当时人们对刘邦一味赞颂的氛围, 冒着丢掉性命的生命危险, 以史家的胆识, 如实地“实录”了刘邦的行迹, 表现出强烈的叙事实录性特点。司马迁不仅在叙写汉朝开国君主刘邦时能做到叙事的实录性,而且就是在叙写本朝皇帝汉武帝时, 也能做到“文直、事核”, 坚持叙事的实录性。司马迁是汉武帝时代的人,《史记》中记载汉武帝生平事迹的《今上本纪》已早不存在, 据说, 汉武帝闻司马迁作《史记》, 便下令取景帝及已本纪观阅, 以为 不当, 怒而削去之。现在《史记》中的《孝武帝本纪》是后人从《封禅书》中截取文字补缀而成。这一传言虽然不可信以为真, 但《今上本纪》确不复存在, 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