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童心说”影响下的“至文”——论“三言”中人物形象的“童”性光辉

“童心说”影响下的“至文”——论“三言”中人物形象的“童”性光辉

“童心说”影响下的“至文”——论“三言”中人物形象的“童”性光辉
“童心说”影响下的“至文”——论“三言”中人物形象的“童”性光辉

“童心说”影响下的“至文”——论三言中人物形象的“童”性光辉

“三言”在文学界算得上是为人耳熟能详的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丰富的内容、强烈的故事性、传奇的色彩、精细的语言、巧妙的结构……令无数的儒雅文人爱不释手,华星秋月般的光辉同时照亮了一片文学的新天地。自“三言”问世,对其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从未间断,虽然“三言”中不免存在一些糟粕致使对它的评价褒贬参半,但真正的金子是经得住火炼的,直到今天“三言”的光芒并未因为时间的涤荡而在文学的历史中消散,反而成为世人争相阅读的经典,这足以说明“三言”有其存在的价值。

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理论支撑。大部分学者认为“三言”是受到冯梦龙“情教观”的影响,但以“‘情教’教诲众生”为出发点考察作品较易陷入一种“说教”的模式,而文学作品本身不应以说教为目的,这样显得太过陈腐老套,未免泯灭了“三言”应有的价值。因此,笔者想要另辟蹊径,探寻“童心说”是否对“三言”产生影响,进而探寻“三言”中人物形象的“童”性光辉。

一、“童心说”的主要内容及对冯梦龙的影响

1.“童心说”的主要内容

“童心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1527—1602)《焚书》卷三中的一篇散文,其所要阐释的思想是主张人应该有一颗“童心”,何为“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1],“童心”是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童”心是由人的自然之性生发出来不受闻见道理、世俗尘垢沾染的“空净”之心,不读书时,童心固在,学识渊博诚然应不失却童心,“童心”是率真表达自己所见所想;“最初一念”则包含着李贽对人的“私”心(喜欢美丽的容貌、仰慕渊博的学识……)和欲望的倡导,李贽认为天下好的文章即至文都是作者本然情感和人生欲望的真实流露,“童心”是对人生欲望的合理宣扬。“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西厢曲》《水浒传》皆古今至文”

[1],因此“童心说”是“情”对“礼”的反抗。

2.“童心说”对冯梦龙的影响

李贽的这一思想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并且对后世文人创作及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冯梦龙酷嗜李贽学问并敬重李贽人格。万历三十年李贽在监狱中割喉自尽,产生了“一死而书益传,名益重”[2]的现象,甚至当时士人“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藏书》、《焚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3],而对新思想,新事物非常敏感的冯梦龙在大量阅读李贽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虔诚的接受了他的思想,并且在《樗斋漫录》中提到“酷嗜李氏之学,奉为蓍蔡”[4]。冯梦龙常称其为“圣主”,他在《古今谭概》颜甲部“天后时三疏”说:“天后作事,往往

有大快人意者,宜称卓老为圣主也”[5]。

“童心说”成为“情教观”的重要理论支撑,并被用来指导“三言”的整理和创作。冯梦龙“接受了他的‘童心说’,并将这种思想深深的融入到自己的文学思想之中,成为其情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李贽在“童心说”中“主张文学必须书写真实情感的文学观念为冯梦龙所接受并反映在自己的文学理论中”

[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文学理论“情教观”受到了李贽“童心说”的影响,“三言”的整理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童心说”的影响,韩春平在其论文《论阳明心学对明代通俗小说价值观的双重影响》中也指出冯梦龙受李贽“最初一念”的“私心”影响最大,其改编创作的“三言”以小市民为代表形象,大胆表达了人的合理欲求[7]。

因此可以看出“童心说”影响了冯梦龙的文学理论(包括“情教观”),并影响了《三言》的整理和创作。

二.“三言”对人生欲望的合理宣扬

元代恢复科举制度将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命题范围,到明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实行“八股文”要求考生严格按照“四书五经”答题,过于死板,同时“程朱理学”盛行,“存天理灭人欲”被统治阶级作为一种口号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如此死板的政策下文学却异常“开放”,这可以理解为在封建统治极度扭曲下人性本真的爆发,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人饿了想吃饭,困了想睡觉,看见容貌美丽的女子会动心,看到财物想占有等等都出于人“最初一念”之中,人性本身就包含着“私”的方面,只要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不伤天害理,不危机他人利益)就是值得宣扬的。

2.1色非刮骨钢刀

古人一提到“色”,便哗然色变,认为它伤天害理,有损儒家纲常伦理,有悖道德规范,是天地间第一大祸害,于是人们说“色是刮骨钢刀”……试问如果当初不是为着“色”字,哪来诸般美满姻缘,哪来“洞房花烛夜”这一人生美事?难道圣人就不娶妻?古代帝王将相哪个没有三妻四妾,我认为只要不犯“贪”字便可。

《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卖油郎秦重初次遇见王美娘,便为其秀色倾倒“观之,此女容颜娇丽,体态轻盈,目所未睹,准准的呆了半响,身子都酥麻了”[8]秦小官难以忘怀,自忖“若得这等美人搂抱睡一夜,死也甘心”[9],这不得不说是请小官好色,但这“色”却入情入理,是人正常的欲求,而事实证明秦小官也确实没因为“色”而误入歧途,反而显示出翩翩君子之范。秦重起早贪黑积攒了一年多银子想去和美娘共度良宵,岂料那晚美娘喝醉后不省人事,而秦小官也没有强人所难,整晚都在为美娘端茶送水,

还用自己新买的衣服为美娘兜其呕吐之秽物,一晚不曾合眼。可秦重非但没有后悔反而感到心满意足,可见他并非好色之徒,实是品行忠厚的好人,非一般“嫖客”所能比。此后秦重不愿轻易娶妻,心里只惦记美娘,最后终于感动了美娘和她做了一对神仙眷侣。《吴衙内临舟赴约》中吴衙内在船上瞧见贺秀娥,不觉魂飘神荡;秀娥见吴衙内转盼生姿、一表人才,不觉动了私心。继而二人私定终身,最终成就伉俪深情。诸如此般都因一个“色”字开端,可谓情自“色”起;最终留下一段佳话,可谓爱自“色”生。《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中卢爱爱在自家酒肆中遇见吴清三个子弟,不觉动了春心,以至死后还念念不忘,情系于魂魄,和吴清作了一对生死夫妻。爱爱得偿前愿后,助吴清成就了一段姻缘,二人各得所终,也算是对“色”的赞扬与肯定。此外还有《黄秀才檄灵玉马坠》,黄生爱慕玉娥容貌,“两只眼觑定窗棂,真个是目不转睛”[10],而玉娥也为黄生的才貌所摄服,自思愿与此生得谐伉俪。这二人也为“色”所动成就百年好合。这都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但只要秉着一颗“真心”“诚心”就是值得提倡的。

2.2财非惹祸根苗

提到“清官”一词,人们便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公正无私、两袖清风等词,对应的便会出现一个身形清癯,双目炯炯有神的形象,而往往忽略了“清官”也是凡人,也有私欲。财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认为只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分一杯羹也无不可。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腾大尹鬼断家私》中的滕大尹却为梅氏挣得其应得到的巨额遗产,使孤儿寡母不至于流落街头,实能称得上是为民做主的清官。而腾大尹谎称倪老先生赠他一坛金子,落下自己受用,没有损害到梅氏的利益,这样一个形象更接近于真实的人,是合情合理的。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小夫人看上了管家张胜,死后仍念念不忘,将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赠与张胜,要张胜收留,张胜情动便和母亲商量答应了,后来将珠子变卖挣起一个胭脂绒线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如果遵从封建道德规范,那么张胜不应该收取这不义之财,但爱财却是人的合理欲望。钱财是人得以生存所必须的,钱财本身并没有“义”或“不义”的特性,也没有庸俗或高雅之分,就要看拥有钱财的人怎样使用罢了。

“三言”中还有嗜好炼金术的爱财之士,这也是人爱财的欲望的体现。

2.3一女可适二夫

班昭在《女诫》中提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11]明确指出女子要从一而终,不可他适。这种观念完全无视人的合理

欲求,假如夫妻离异(女子被休)或丈夫去世,便要妻子终身守节,但男子却可以妻妾成群,不顾及妻子的感受。“三言”中塑造了些改嫁他适的女子,真切的反应出人的合理欲望。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王三巧因丈夫蒋兴哥出外经商被薛婆引诱与陈大郎偷情,被丈夫得知,将其休了。有吴杰进士路过襄阳欲求一美妾,便娶了三巧。陈大郎病故,其妻平氏流落他乡,经媒婆介绍嫁与蒋兴哥,兴哥并未因为平氏是二婚而嫌弃她,反而见平氏“举止端庄,甚是敬重”[12]。一个是夫妻离异,一个是丈夫去世,都是合乎情理的。后来蒋兴哥犯了官司,县主却正是吴杰,得三巧求情免一难,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吴杰感其夫妻鹣鲽情深,令二人完聚。本来二人感情深厚,兴哥迫于无奈将三巧休了,却始终没能忘却三巧,二人得以再续前缘。单说王三巧,与陈大郎有情,后又嫁与吴杰,共侍奉过三个男人,在封建社会实称得上是“淫佚”之辈,但兴哥心中对她深情不渝,最后完全不在乎封建礼教的种种腐朽的条文,确是人间的真情演绎。再说《蔡瑞虹忍辱报仇》中的瑞虹一家不幸遭到强盗打劫,瑞虹父母皆被杀害,因其相貌美丽故强盗留下她的性命,却因此失去贞洁。后来瑞虹得卞福相救,卞福见瑞虹颇有姿色便假意答应为她报仇,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瑞虹给卞福做了小妾,却受到卞福之妻的嫉妒,被卖到青楼。瑞虹实是泥淖中的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坚决不接客,又被老鸨卖给胡悦作了小妾,怎奈胡悦不争气将家私罄尽,逼迫瑞虹替他赚取钱财。直到瑞虹见到朱源之后,将前因后果一一告知,得到朱源的同情,二人设计将胡悦绳之以法。朱源娶了瑞虹之后,二人“相敬相爱,如鱼得水”[13]。如果遵照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瑞虹被卖也只好忍气吞声;被胡悦逼迫也只得遵从,实是因为瑞虹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真爱,而瑞虹又始终保持着内心的那份纯真,最终与朱源得谐伉俪,也是金诚所致金石为开。经历了几次不幸的婚姻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份真情。看来“从一而终”不一定就能为女子带来幸福。而在《张孝基陈留认舅》中过善因见自己儿子过迁嗜赌成性竟将田产变卖,便劝儿媳妇方氏另选良配不可耽误终生“逆子不肖,致令爱失其所天,老汉心实不安。但耽误在此,终为不了。老汉已写一执照于此,付与令爱。老汉亡后,烦亲家引回,另选良配”[14],尽管方氏志坚没有他嫁,但却进一步肯定了女子改嫁他适的合理性,一个好的归宿是每一个女子的夙愿,这也是人的正常欲望的表现。为了追求婚姻的幸福,只有冲破封建社会的繁文缛节,才能找到心灵得以释放的原野。

三.柔情,真情,痴情的男儿不让巾帼

3.1重才貌,轻出身

女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位是卑微的,而奴婢更是被视为“贱民”中最低等的,《唐解元一笑姻缘》中唐伯虎于舟中瞥见一“青衣小鬟,眉目秀艳,体态绰约……”令解元不禁“神荡魂摇”[15],而后唐伯虎为再见小寰(秋香)化名为华安投身到华学士府为公子伴读,颇得学士赏识,学士为解元娶妇,解元则真情不渝,从中挑选了秋香,后来双双潜走,得谐百年姻缘。明代关于婚嫁的法律条文沿袭了唐宋的婚嫁制度,在唐代,法律明文规定“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以配合”[16],良贱不得通婚,限制极严,一律要“当色为婚”“当色相养”,即奴婢只能在奴仆阶层中婚配,“贱民”不得配与“良人”,在《大明律集解附例》中也提到“门户相对”“良贱相配”要受到法律制约。而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风流倜傥的唐伯虎自会有众多的名门女子相随,而他却对丫鬟秋香一见倾心,难以释怀,并对秋香甚是赏识,称赞她“女子家能于流俗中识名士,诚红佛、绿绮之流也!”[17]可见唐解元对秋香实是出于一片赤诚故而对律令、世俗偏见置若罔闻,最终二人做了一对快活的比翼鸟,在等级观念强烈的封建盛世天空中自由翱翔。

“贞洁”更是男人衡量一个女人的重要指标,任哪一个男人都喜爱含苞待放的花朵而不愿在残花败柳前逗留。纵使各色子弟常在烟花巷中行走,说尽各种花言巧语,使尽诸般伎俩手段,也不过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情欲,难得会有知心人儿。单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秦重秦小官钟情于才貌双全的妓女王美娘(莘瑶琴)而做出一番痴情事来。王美娘“自小生得清秀,更且资性聪明”,七岁上“日通千言”,十岁时便能“吟诗作赋”,到十二岁“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若提起女工“飞针走线,出人意表”[18]。秦重偶然一瞥芳颜,不能自持,积攒了一年多的卖油钱想同美娘共度良宵,不料半夜美娘醉酒欲呕,秦小官用自己道袍接住,伺候美娘漱口,一夜不曾效襄王瑶姬。自从见了花魁娘子之后,秦重便放心不下。后来美娘落难,巧遇秦重救拨,直到此时美娘亦觉秦小官是个“至诚君子”,意欲委身相嫁,秦小官则始终眷恋着美娘对曰“将天比地,求之不得”,最终夫妻偕老。秦重不嫌美娘出身秦楼楚馆,为其才貌打动,从内心生出一朵真爱之花博得美人归,实是至情、痴情好男儿。

3.2富贵不忘糟糠妻

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所以说男人在择偶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权,而达官显贵更是妻妾成群,在这种法律制度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要让男人对一个女人始终如一是极其不易的,而女人却必须对男人忠诚,东汉著名文学家班昭曾著有一本被称为“万世女则之规”的家书《女诫》,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行止的审视和规范,

其中提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三言”中冯梦龙却塑造了一些夫妻被迫分离,而显贵后仍然“守身如玉”的真情男儿。如《范鳅二双镜重圆》中的范鳅儿(范希周)与妻子顺哥生活和顺,“相敬如宾”,不料世事难预,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夫妻迫于兵荒失散,范鳅儿因功升为广州指使。到绍兴十二年,范鳅儿有军牒奉差到顺哥父亲吕公的衙门(顺哥在兵荒中与父亲走散后和范鳅儿结为夫妇),吕公暗中盘问“令孺人何姓?是结发还是再娶?”范鳅儿答道“曾相约:苟存性命,夫不再娶,妇不再嫁……至今母子相依,止存一粗婢炊爨,未曾娶妻。”[19]后来夫妻相见,再续前缘。可见范鳅儿实乃真情如一的典范,无疑是对封建伦理规范的反抗与讽刺。

还有一种男子被弃,待得富贵后,却不另娶,不计前嫌,仍然与前妻相聚,团圆完聚。《宋小官团圆旧毡笠》中的宋金便是这一等真情好男儿。宋金得刘翁收留,在刘翁船上相帮。刘翁见宋小官“辛勤做活,并不偷懒,兼之写算精通,凡客货在船,都是他记账,分毫不爽”[20]遂将女儿宜春相配招为女婿,夫妻恩爱。不幸宋小官因女儿去世患疾,岳父见他不能干活便找机会将宋金丢下船。后来宋金交泰,挣得万金家产。但他却没有另娶,而是前去寻找宜春,夫妻团圆。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中黄生金榜题名“长安贵戚,闻黄生尚未娶妻,多央媒说合,求他为婿。黄生心念玉娥,有盟言在前,只是推脱不允[21]”

这样富贵不忘糟糠的真情、痴情行为和女子相比实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出于心灵深处对爱的呼唤,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抉择也是可歌可泣的典范。如斯感情如磐石一样,坚不可摧。他们让我看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真情演绎,真乃陈世美那一般薄情男儿的好榜样!

四.感性与理性并容,德与慧兼修的女性

4.1倾诉真情奇女子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圣人对子女婚嫁的规范,要经过父母的同意和婚介人的介绍方可成婚,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22],可见古代女子是没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的。但在“三言”中冯梦龙却塑造了一系列大胆表露自己心声并自作主张以身相许的奇女子,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吴衙内临舟赴约》中贺秀娘看到吴彦内一表人才不禁动了私心,想到“这衙内果然风流俊雅。我若嫁得这等样丈夫,便心满意足了”,越看越喜,又想到“今番错过此人,后来总配个豪家富室,恐未必有此才貌兼全”[23]可见其追求幸福自由的渴望。二人彼此有情以至梦中逾舟幽会,效

仿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风流雅事。二人临舟相见,秀娘祭诗花笺纸,诗云:花笺裁锦字,绣帕裹柔肠。不负襄王梦,行云在此方。[24]直抒爱慕之情,夜半相见。后来东窗事发秀娘更是大胆在父母面前吐露自己心声“儿与吴衙内誓同生死,各不更改。望母亲好言劝爹曲允”[25],如果用封建伦理道德来衡量秀娘的行为,是有违“妇德”中“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的要求的,但秀娥过门后“孝顺公姑,夫妻和顺,颇有贤名”[26],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可不说是秀娥与封建论理道德反抗争取到了自己的幸福。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周胜仙在茶坊内见范二郎,彼此动情,圣仙心生一计,买了一杯糖水,刚呷一口,便把铜盂望空一丢,叫道“你却来暗算我!你到我是吾谁?……我是曹门里周大郎的女儿,我的小名叫做圣仙小娘子,年一十八岁,不曾吃人暗算。你今却来算我!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27],这一番发作看似向卖糖水的责难,实则是圣仙暗通讯息与范二郎,见到自己喜欢的人,大胆的倾诉,全不顾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实是情之所至,出于本心。

4.2敢爱敢恨惹人怜

鲜花常遭风雨打,红颜多为薄情伤。我们都曾为苏小小这一痴女子抱不平,总觉得她的身世太过凄婉;我们也曾为霍小玉的遭遇而义愤填膺,曾经缱绻爱河的柔情蜜意全部变成今日悔恨的血泪。

“三言”中有一等相爱时海枯石烂,被弃后毅然反抗的烈性女子,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杜十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不是因为她的美貌亦不是因为她的才华而是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以卵击石般撞向封建社会坚不可摧的男权堡垒。杜十娘与少年公子李甲相遇,两情相悦,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十娘欲从良,无奈李甲生性散漫,手中拮据,于是十娘拿出一半赎金,就连李甲同乡李遇春也一改对妓女的偏见道“此妇真有心人也。既系真情,不可相负”“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窭宜心,此乃女中豪杰”[28]。二人乘舟回乡,公子囊中羞涩,十娘有给李甲五十两银子,李甲亦感激万分,说道“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但最终因畏惧父亲,听信孙富谗言,意欲将十娘转与孙富,如果按《礼记.丧服》中提到的“三从”中妻应遵从夫的内容,虽然二人未结婚,但已经私授终身,情同夫妇,十娘只得顺从李甲的要求。当初二人相爱十娘倾其所有,如今李甲欲弃之于不顾,十娘清楚的认识到曾经的海枯石烂已经覆水难收,即使是落花有意随流水,可流水无情不恋花,这突兀的转变让十娘心底顿生恨意,这也是十娘对李甲情到深处不可收,尽管内心里仍然眷恋着李甲“自遇郎君,

山盟海誓,白首不渝……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29],但为了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二和“士可杀不可辱”的骨气终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并将自己无以数计的珠宝倾于江心。一代名姬就这样香销玉陨,带走的是对爱情的忠诚,留下的是令人敬佩的敢爱敢恨的靓影。

这样一个弱女子在“恶势力”的压迫下向江心一纵的瞬间便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质固然可敬,但如果被弃的女子都去纵身一跳,未免是对封建世俗观念的无言妥协。因此坚强的活下去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才是惩罚“恶势力”的最有力的反抗。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李氏莺莺于宿香亭中偶遇张浩,大胆向张浩倾诉自己爱慕之情“妾自幼年慕君清德,缘家有严亲,礼法所据,无因与君聚会……成两姓之好,无七处之玷,此妾之素心也”[30],这是莺莺情到浓处为了自己终生幸福而私授终身。张浩亦迷恋莺莺才貌,二人没有机会见面,“浩当歌不语,对酒无欢,月下长吁,花间偷泪”待得到莺莺信笺又“不忍释手,感刻寸心,泪如雨下”足见二人鹣鲽情深,但张生却因惧怕父亲与孙氏议姻,当莺莺得知后并未寻死觅活而是告罪于父母,后诉诸于官府,直斥张生违背前约、始乱终弃,这也是莺莺情到深处发自本心,冲破封建世俗观念的藩篱,最终感动“世俗”才子佳人得结连理。

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使十娘和莺莺以及无数性情女子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并赢得世人的钦佩。

4.3才华横溢胜相如

晚明曹臣提到“女子无才便是德”[31],这句话对明代影响深远,东汉班昭在《女诫》中也提到“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32] ,即说女子不必太有才华,不可超越男人,还有“三从”、“三纲”[33]都被封建礼教用来禁锢女子思想、行为,以维护封建男权统治。因此,在古代女子不能上学更不能进行科举考试,不知埋没了多少“闺中状元”。

冯梦龙摒却封建世俗观念,真实表达出自己所见所想,在“三言”中塑造了一些才华横溢的女子与饱学之士争辉。

《苏小妹三难新郎》中的苏小妹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父苏洵,兄苏轼、苏辙,皆是古今无二的才子,胸中藏有经天纬地之才,脑中蕴着博古通今之学。这苏小妹却也十分颖悟,十岁便能为老泉续诗,令老泉感慨万分“可惜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可不又是制科中一个有名人物!”[34],其夫秦观乃宋朝有名的词人,新婚之夜被小妹的对联难住,若不是得苏轼帮助,恐怕人生一大喜事便要成为一大憾事。婚后二人夫唱妇随,甚是相投,常互相酬和。宣仁皇后闻小妹之才,赠以绢帛饮馔索她题咏,每得一

篇声播京都。小妹先秦少游而亡,少游终身不复娶。这样的才女足以和男子分庭抗礼。

《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莘瑶琴七岁时便能日通千言,十岁便能吟诗作赋,十二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等等

女子有了才才有利于德的培养,自古才子配佳人,何为佳人?德才貌兼具才称得上是佳人,东晋苏蕙为挽回自己的爱情写下著名的《璇玑图》,最终丈夫被感动回心转意,看来女子想要更好地“相夫”实该注重自身文学修养,而自古及今才华横溢的女子数不胜数,只是封建礼教不愿承认罢了。

4.4智谋双全赛诸葛

说道智谋,周武王时的军事姜尚“兴周八百年”,三国时的诸葛孔明能抓住司马懿生性多疑的特点大摆“空城计”,还能精通天文“草船借箭”,难道古今智谋双全的人全是男子吗?不然,冯梦龙在“三言”中塑造了众多智谋过人的女子,让人大开眼界。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中的妓女赵春儿从良于曹可成,怎奈可成生性散漫惯了,把家私挥霍尽了,春儿看见可成浪费私下埋藏千金,终日坐在上面绩麻,十五年间勤劳辛苦,布衣蔬食,待得山穷水尽,可成懊悔不及时再拿出来为他谋记前程,就是男子中也少有。《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中杨元礼羊入虎口,张淑儿见他风仪出众,绝非凡品,于是趁歹人外出想出一计救杨生脱险,“你快把绳子将我绑缚在柱子上,你自脱身前去”[35],淑儿运用自己的智谋助杨生逃脱,最终成就了自己一段美满姻缘。

女子中本不缺有智有谋者,只是碍于封建世俗观念而不被承认或视而不见,冯梦龙只是实事求是的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想,也是对女性的尊重和认可。

五、结论

本文的观点还有不足之处,该领域也有待更多有兴趣的人去研究。理论对文学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想要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及解读就避免不了要对指导作品的思想有所了解,“童心说”对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鼓励我们更好地发挥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论何时都不应该丢弃人性的纯真、质朴及真善美,像《红楼梦》一样塑造人物时“人无完人”,从而让我们感到一种艺术的真实与深刻。

“三言”中还有大量值得歌颂的人物,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对“三言”进行解读,使“三言”的研究领域更加繁花似锦,为文学史填上一笔鲜艳的色彩。

注释:

【1】李贽.焚书[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卷三,童心说.

【2】李贽.续焚书[M].中华书局,1974.卷一,续刻李氏书序.

【3】朱国桢.涌幢小品[M].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李卓吾.

【4】许自昌.樗斋漫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冯梦龙.古今谭概[M].河北出版社.1985.颜甲部,卷十八,267页.

【6】马志英.冯梦龙的情教思想及在“三言”中的体现[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04期.

【7】韩春平.论阳明心学对明代通俗小说价值观的双重影响[J].名作欣赏2008 年02期.

【8】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34页.

【9】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35页.

【10】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482页.

【11】班昭.女诫[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专心第五.

【12】冯梦龙.喻世明言[M].华夏出版社.2007.25页

【13】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552页

【14】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240页

【15】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271页

【16】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卷十四,户婚,191条.

【17】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275页.

【18】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25页.

【19】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113页.

【20】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209页

【21】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489页.

【22】孟子.孟子[M].万卷出版.2009.81页.

【23】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411页.

【24】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414页.

【25】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420页.

【26】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422页.

【27】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186页.

【28】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336页

【29】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342页

【30】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307页

【31】曹臣.舌华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109条.

【32】班昭.女诫[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妇行第四.

【33】班固.白虎通德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卷七,三纲六纪.

【34】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154页.

【35】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323页.

参考文献:

【1】李贽.焚书[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

【2】李贽.续焚书[M].中华书局,1974.

【3】朱国桢.涌幢小品[M].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4】许自昌.樗斋漫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冯梦龙.古今谭概[M].河北出版社.1985.

【6】马志英.冯梦龙的情教思想及在“三言”中的体现[J].北方民族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04期.

【7】韩春平.论阳明心学对明代通俗小说价值观的双重影响[J].名作欣赏

2008 年02期.

【8】冯梦龙.醒世恒言[M].华夏出版社.2007.

【9】班昭.女诫[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0】冯梦龙.喻世明言[M].华夏出版社.2007.

【11】冯梦龙.警世通言[M].华夏出版社.2007.

【12】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3.

【13】孟子.孟子[M].万卷出版.2009.

【14】班固.白虎通德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5】曹臣.舌华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16】盛瑞裕.李贽论[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7】许建平.《童心说》的义理结构与中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之发轫[J].

河北学刊.2005年6期.

【18】孔子.礼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9】黄瑞珍.从《三言》中的女性看冯梦龙的女性观.明清文学与性

别国际学术研究会,南京大学.2000年05期.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题型归纳】 1、分析人物心理、揣摩人物情感 2、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形象 4、分析探究人物某一行动的原因或者某一行动的内涵 5、品析人物的作用或者探究人物的地位 【规律解析】 (一)、第一类试题——人物心理情感 1出题方式: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方法思路:步骤:先整体把握主题及人物(这是理解细节的基础);然后抓住句子的关键性描写,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揣摩解答;切入点:找关键性描写,在文一般体现为,语言、神态、动作、细节、心理活动等描写。 3答题范式:比较简单,对应题干中的具体问法即可。一般为:本句划线或加点文字(用XX手法、生动地或充分地等)表现了(或刻画了)等某某心理。 4典型题目:(2010广东)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 面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赏析

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赏析 【常考题型】 1.试分析文中X X的人物形象。 2.画线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3.X X是怎样的一个人? 4.读完全文,你最敬?、佩哪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5.谁是文中的主人公?请分析他的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XX是一个XXXX的人物形象,他做的什么事(或者说的什么话)表现了他的XX性格(品质)。 【方法点拨】 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思想性格分析两个方面着手。(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语句用词。 1、正面描写 包括人物肖像、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①肖像、外貌、神态描写作用: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容等,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以环境描写和他人反应来烘托表现人物形象。 3、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或环境场面等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 4、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5、语句用词:通过用词的感情色彩来赞扬或贬斥某一人物。 (二)人物思想性格分析方法 1、典型事例分析法 在生活中或作品中,典型事件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情趣、性格以及思想品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或小说,作者往往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搞清文章中的人物 做了什么事情、是怎么做的,这些事例反映了他有怎样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例如:《孔乙己》这一文中通过酒店小伙计的回忆,将小说的主要片段集中在镇口酒店这个典型环境中。利用情节的巧妙裁取,逐步完成了对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比如,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排出九文大钱”时的神气,最后一次盘着被打残的腿,喝完最后一碗酒的凄惨。一个迂腐穷酸、潦倒落迫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又如,通过对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这一事例的分析,又可以看出他心底善良。 2、故事情节梳理法 在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安排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分析有利于我们感受和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描写知识梳理及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篇章 【知识梳理】 一、人物描写作用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人物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 4、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5、心理描写 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练一练 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写在括号内 1、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表情。() 2、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

松树扛到自己肩上。() 3、我真想对那位大姐姐说:“请给老婆婆让个座吧!”() 4、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愉悦。() 5、面对老师的表扬,我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阅读分析】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A4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学案

A4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 用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的作用》学案 教学目标: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实施目标: 一、知识梳理 1、什么是人物描写?对人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摹,就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最主要的就是鲜明、准确、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是指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2、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3、外貌(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是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二、知识小练:下列人物描写分别属于哪一类描写。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2、.“啊我才84分”这时,我的心里乱哄哄的,“我还能回家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小声哭泣起来。“怎么办说试卷丢了不行,妈妈肯定不相信!唉...” ()

3、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 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 4、小弗朗士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三、真题例析(分析下列语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示例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提问:这段话对哈尼小姑娘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描写方法:作用: 【示例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方法:作用: 【示例㈢】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找到文中的语言描写,画出来,说说表达作用。 描写方法:作用: 四、当堂检测 ①那时候我很小,独自去离家有20分钟路程的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我迷路了。这时华灯初上。不知是恐惧还是羞涩,我不敢去问任何人,忍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

记叙文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

记叙文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 基础知识: 首先,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描写入手,人物在故事中重要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同时要注意故事中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来揣摩人物内心情感,感受人物思想性格。 其次,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可以和故事中其他人物对比分析,全面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最后,要注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怎样评价,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样做,但要从主流思想角度去把握。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

现代文阅读人物描写及作用学生版

第一讲现代文阅读---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学习目标】 1.能准确判断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会结合文章概括人物描写的作用。 【常规题型】 1.某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分析其作用; 2.分析加点字词,赏析其作用。 【方法点拨】 一、概念: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描绘出来,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分类: 1、 2、 三、正面描写:、、、、;

1.的作用 外貌描写主要是指对一个人身着打扮和外在形态的描写,其作用。 生活状况往往指身份、地位、贫富、处境等;身体状况主要指胖瘦强弱、健康情况。2.的作用 动作描写是指对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有三点: 3. 的作用 语言描写是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的描写,它要求人物语言自然、真实、符合人物身份。 作用有三: 4. 作用 神态描写是指对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目光变化的描写,其作用 5. 作用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心理活动过程的描写。 其作用有二: 【例题精讲】 红色的玻璃球 [美国]威廉贝纳德 ①在美国艾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名叫米勒斯的菜商。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米勒斯先生在路边摆了个小菜摊,人们下班的时候路过这里,顺便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那个时候,钱和食品非常匮乏,所以,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十分流行。 ②镇上有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常到米勒斯先生的菜摊跟前晃悠。当然,他们不想买菜,只是来欣赏一下那些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生也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就像招待每个到这里买菜的大人一样。 ③“你好,巴里!今天过得怎么样” ④“你好,米勒斯先生,我过得不错,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新鲜。” ⑤“是的,巴里,你妈妈身体好点没”

记叙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记叙文阅读考点全攻略:犹抱琵琶半掩面——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的感人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一、几种提问模式 “分析人物形象”这个考点常见的考查题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5.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形象的内在特点; 二、具体分析方法 具体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活动的。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情节本来就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作家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一) 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20厘米高的木台。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是为他特制的。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

八年级现代文阅读 人物形象分析

八年级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 一、课前导入 (一)xx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guì)锐不可当(dǎng) B.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gài)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烽火:柴火 D.逾:越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众智慧无穷无尽,一个人的才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根本不值得一提。 B.他患有严重的胃病,不仅不能饮美酒,面对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 C.昨天,看完火箭队和湖人队的精彩比赛,几个球迷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姚明的突出表现。 D.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连续爆炸,造成含有大量放射性污水泄漏,令人头晕目眩 二、知识点讲解 人物形象分析: (一).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 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学案(20200514102412)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人物描写的作用》学案 教学目标: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实施目标: 一、知识梳理 1、什么是人物描写对人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摹,就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 最主要的就是鲜明、准确、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 就是指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2、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 写 3、外貌(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是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 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 描述出来。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二、知识小练:下列人物描写分别属于哪一类描写。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2、.“啊我才84分”这时,我的心里乱哄哄的,“我还能回家吗”想到这里,我 不禁小声哭泣起来。“怎么办说试卷丢了不行,妈妈肯定不相信!唉...”  () 3、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 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 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 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4、小弗朗士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三、真题例析(分析下列语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示例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 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提问:这段话对哈尼小姑娘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描写方法:作用: 【示例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 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 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方法:作用: 【示例㈢】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 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

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第一课时)

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第一课时) 课程要点回顾: 一、明确什么是人物形象:不仅是指外表特征(外貌特征、身份职业、兴趣爱好、社会地位、自身技艺等)的概括——即外在形象,更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性格气质、思想精神,甚至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即内在形象。 人物形象=外在形象+内在形象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意义(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尤其是小说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最重要的考核点。借助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进而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能够更加准确判断写作意图或中心思想,及作者所要反映的社会问题。 三、人物形象分析的步骤: 代入相关语段,辨析描写方法; 判断层次角度,找析显隐关系; 结合背景中心,探究心理情感; 巧借概括评价,润色多维表达。 小结:基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探求人物形象分析 1、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语动心神(正面描写) 2、人物描写的作用:通过人物的生活状况、心理活动、情感变化、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旨在突出人物形象,进而揭示主旨。 补充例题解析: (2018南岗一模) 清华回忆:一个人的课堂 ①硕士一年级,导师指导我选了一门A系的课程作选修课。第一节课上,我就得知那个学期全校选修这门课的只有我一个人。教课的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他一看到我一个人打着呵欠端坐在黑板前,就呵呵地笑了。然后说:“想不到这学期唯一选修我这门课的同学还是来自外系。”我也笑了,问他这门课会不会取消啊。老师反问我:“你想不想让它取消?如果你想上,我就会开。如果你觉得不值得,要退选,那我只好取消它了。”我说我是想学的,但是学校是不是有什么政策啊。老师扶了扶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三 教学目标: 1、学会记叙文阅读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2、掌握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 3、阐述感情体验 教学过程: 记叙文阅读方法解读(三) 一、分析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法。在中考中,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显得非常重要。中考考察到的题型和几种表现手法如下: 【常考题型】 (1)本文(某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2)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方法点拨】 (1)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2)铺垫: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3)象征:把抽象的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含蓄而耐人寻味。 (4)衬托:突出本体特征、作者情感,增强表现力。 (5)对比:突出事物(人物)特征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6)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情节曲折生动。 (7)设置悬念: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8)前后照应: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9)托物言志:把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模板一:文章先写......为下文写......买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模板二:先写......为下文写......作铺垫,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模板三:运用象征,抓住......与......相似点,通过对......形象描述,更好地表现了......,含蓄而耐人寻味。 模板四:用......衬托......,使......特点更突出、鲜明,增强表现力。 模板五:把......和......对比,突出事物......特点或人物精神品质,鲜明地表现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模板六:作者本意是......而先......,用抑扬之法,突出重点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情节曲折生动。 模板七:先把......抛给读者,设下悬念,后面再解释,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模板五:本文先写......,与下文的......遥相呼应,或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模板六:借对......的描写表达了......的道理或情感,把道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生的形象。 【例文讲解】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 奶奶走时,我18岁。 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似的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起儿子。正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泳,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给他下跪磕头。 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一样。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时母亲已经60多岁了,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后头。老母亲脚一滑,从桥上掉到了水里。儿子回头看到母亲落水,桥离水面并不高,儿子手里拿着扁担,于是他站在桥上,把扁担伸向水面,喊母亲快抓住。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被洪水冲走了。

记叙文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

记叙文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 基础知识: 首先,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描写入手,人物在故事中重要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同时要注意故事中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来揣摩人物内心情感,感受人物思想性格。 其次,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可以和故事中其他人物对比分析,全面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最后,要注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怎样评价,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样做,但要从主流思想角度去把握。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

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课堂练习

①上天真是不公,娄城大画家商未央地儿子葵葵竟是个低能儿.葵葵岁,智力最多是小学三年级水平,出门一看到大红大绿地色彩就亢奋,发出让人害怕地怪叫声. ②一次,商未央参加市文联组织地采风活动,到皖南山区写生,为期半个月.临走前,他再三叮嘱妻子,别让葵葵到外面乱跑,免得出什么意外.妻子说,放心,这孩子智商是低了些,可从不闯祸.妻子要上班,无法时时陪葵葵,商未央买来不少玩地、吃地,一古脑儿交给葵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③商未央走后第三天,妻子来电,说葵葵用颜料在墙上画得一塌糊涂.只要葵葵不吵着到外面去,就让他涂吧,最多浪费点颜料罢了,他无奈地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④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家里地白墙涂满了颜料,七彩斑斓,色泽耀眼.猛一看,他有一种震撼地感觉,那是一种气势,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扑面而来、逶迤远去地气势.那色块地突兀,那色彩地流动,让人匪夷所思,耳目一新.细看画面,似乎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画,完全没有具象.商未央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立时有了一种莫名地激动,这难道是葵葵画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⑤他走进葵葵地房间时,葵葵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画笔,衣服上斑斑点点,脸上洋溢着无比地快乐.“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里被涂成这样,我真地很抱歉.”妻子歉意地说.“不不,你没错,还得谢谢你呢.你没看出这些画很有灵气、很有个性吗?”商未央地

兴奋溢于言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⑥商未央把这些画仔细研究了一天,最后定名为《无题》,拍了照,寄给报社.记者大感兴趣,据此写了题为《天使儿地处女作》地报道.报道地发表,使娄城地市民都知道了这个“天使儿”就是大画家商未央家地低能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⑦也许是那《无题》地照片太小,看不出名堂,娄城老百姓议论地很少是画地本身,更多地是商未央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弱智儿子.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这叫平衡,世上地好事哪能全让他占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⑧这一报道,引起了电视台地兴趣,电视台来了两位记者,原来他们只想拍一两分钟地新闻片,可一见满屋满墙地画,就激动起来了,立刻改变了主意,拍起了专题片,还专门采访了葵葵.葵葵说话颠三倒四,让记者摸不着头脑,但他一拿起画笔,那投入状、兴奋状,很入镜.也是巧,不久就是国际助残日,电视台精心制作地《天使儿地杰作》专题片,不但在娄城电视台播放了,还作为宣传片送到了省台,引起了不小地轰动.商未央比自己取得了成功还激动,为此,专门给报社写了篇《发现、鼓励、培养》地文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⑨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地声音.诸如这商未央也不知作了什么孽,生了个傻儿子,如今又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真不要脸……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⑩妻子忍不住说:“你为什么不解释呢?葵葵不是我们地亲生儿子,孩子地父母在车祸中丧生了,你不嫌葵葵是低能儿,收养了

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一、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二、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的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三、怎样分析人物的形象: 步骤一: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 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步骤四:表述出来。 专题训练一】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

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完整word版)现代文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真题回顾方法探究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第一步审清题干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品质特点1(1分)+具体依据1(1分)品质特点2(1分)+具体依据2(1分) 第二步梳理情节(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第三步具体概括(多侧面忌笼统)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第四步标清序号(增加条理) ①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 ②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题型一 方法总结 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体概括标清序号表述形式: 品质特点1(1分)具体依据1(1分) + 品质特点2(1分)具体依据2(1分) + 标清序号增加条理多侧面 忌笼统 梳理情节 简明概括 ① ② 题型二: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例2.《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理解之人物形象分析报告

九年级语文 导 学 案 学生: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2、熟悉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试题回顾方法探究 第一步审清题干 (胡适《我的母亲》)试题: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第⑦段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概括人物形象 +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品质特点1 (1分) + 具体依据1(1分) 品质特点2 (1分) + 具体依据2(1分) 第二步梳理情节 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⑦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第三步具体概括 【注意】多侧面忌笼统 ⑦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第四步标清序号 ①严厉:晚上人静后母亲重重地责罚、教育我。 ②疼爱儿子: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方法总结 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体概括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品质特点1 (1分) + 具体依据1(1分) 品质特点2 (1分) + 具体依据2(1分)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现代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检查古诗文默写情况,及时订正巩固。 2,重点把握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词默写检查。(为迎接中考,在中考前两个月开始,每一节课上课前进行默写检查。) 1.(),中间小谢又清发。 2.辛苦遭逢起一经,()。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山光悦鸟性,()。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我寄愁心与明月,()。 8.潮平两岸阔,()。 9.晨兴理荒秽,()。 10.今夜月明人尽望,()。 11.客路青山外,()。 12.戎马关山北,()。 13.乱入池中看不见,()。 14.僵卧孤村不自哀,()。 15.春蚕到死丝方尽,()。 16.浩荡离愁白日斜,()。 17.半卷红旗临易水,()。

18.飞来山上千寻塔,()。 19.高竹笼前无伴侣,()。 20.闲来垂钓碧溪上,()。 21.竹外桃花三两枝,()。 22.(),亲射虎,看孙郎。 23.此中有真意,()。 24.从今若许闲乘月,()。 25.(),志在千里。 26.纷纷暮雪下辕门,()。 27.持节云中,()? 28.毅魄归来日,()。 29.戎马关山北,()。 30.最爱湖东行不足,()。 二,学生默写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随机查看学生默写情况。学生默写结束后,交换批改,老师集中点评。 三,检查昨天布置的作业答题情况,重点点评答题思路。 四,引入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二,赏析环境描写,明晰人物形象; 三,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形象; 四,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形象。 五,学生用这些方法,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阅读计划》P120《雪花的心跳》第四题;P121《含泪奔跑的少年》第三题) 六,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 教学目标: 1、学会记叙文阅读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2、掌握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 3、阐述感情体验 教学过程: 记叙文阅读方法解读(三) 一、分析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法。在中考中,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显得非常重要。中考考察到的题型和几种表现手法如下: 【常考题型】 (1)本文(某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2)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方法点拨】 (1)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2)铺垫: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3)象征:把抽象的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含蓄而耐人寻味。 (4)衬托:突出本体特征、作者情感,增强表现力。 (5)对比:突出事物(人物)特征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6)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情节曲折生动。 (7)设置悬念: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8)前后照应: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9)托物言志:把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模板一:文章先写......为下文写......买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模板二:先写......为下文写......作铺垫,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模板三:运用象征,抓住......与......相似点,通过对......形象描述,更好地表现了......,含蓄而耐人寻味。 模板四:用......衬托......,使......特点更突出、鲜明,增强表现力。 模板五:把......和......对比,突出事物......特点或人物精神品质,鲜明地表现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模板六:作者本意是......而先......,用抑扬之法,突出重点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情节曲折生动。 模板七:先把......抛给读者,设下悬念,后面再解释,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