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学生在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应得的四大收获-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学生在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应得的四大收获-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学生在政治试卷讲评课中应得的四大收获

通常,高中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关注的焦点是考试分数的多少和试题答案的对错,他们对老师评卷的公正性比较在意;对分数的得失有些计较;对答案本身较为留神。试卷讲评课往往气氛沉闷、涣散,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沉默寡言,各怀心思的学生很难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学生只关注分数和答案,不仅影响课堂讲评的实效性,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式,学生抓到的只是芝麻,丢失却是西瓜。教师应警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巩固试题考点所涉及的知识;提高完成试题必须具备的能力;掌握解答试题的正确方法;积累应对各类考试的共同经验等四个方面上。知识、能力、方法、经验才是高中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中应得的收获,政治试卷讲评课尤为突出和重要。

1 帮助学生巩固试题考点所涉及的知识

每套试卷是命题教师精心筹划的一个作品,每道试题承载着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的检测目标,命题者的任务是让考点知识试题化。学生做题时,应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识破命题者设置该道题的用意和要考查的知识点。

教师讲评时,应把试题还原成知识,由实例上升为书本理论,通过分析试题让学生重新识记、理解、巩固该知识点;同时,讲述同一考点的不同试题,让学生见识同一知识在试题中呈现方式

的多样化和技巧性,举一反三,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度得到深化,记忆更加牢靠;教师还需对相近知识进行点拨,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

如试题:

在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省内外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我国中部某省确定的“十二五”时期总体发展目标取向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这种经济发展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尊重规律,实事求是②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③抓住重点,统筹兼顾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这是一道知识跨度很大的题目,涉及到唯物论与辩证法两部分的相关知识,命题者是想检测学生对唯物论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及辩证法中“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解。教师在分析此题时,一方面要对上述知识作全面回顾,结合题干材料分析是怎样体现①②④的,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以此题为示范,引导学生举出体现上述哲理的事例,帮助学生深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通过由事例―哲理,再从哲理―事例的几个轮回,知识就成了学生随意拿捏的东西,遇到此类题目,学生心里有了底气,充满自信,感到愉悦。

2 帮助学生提高完成试题必须具备的能力

能力是学生完成试题的基础,也是要检测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学生能力尤为重要。

要高质量完成政治试题,学生在做题时应该具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对选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判断能力;

对问答题答案文字的表达、组织能力。

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是指:读懂材料所表达的本意,分清材料含义的层次以及层次之间的联系。综合分析是指: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分析命题者组织材料的用意,把准材料的指向,揭示材料的每一个层次所蕴含的相应的政治道理。成功完成这一步,表明了学生思维实现了飞跃,对材料和政治学道理的理解得到了提升,书本生硬的知识与日常鲜活的材料之间做到了完美结合,学生在做题中会自然流露出成就感。

对选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判断是指:做选择题时,学生对选项表述的熟悉度,选项含义的领悟,选项正确与否的判定和选项与材料关联性的认知。对选项表述的熟悉度、含义的领悟、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基础,对选项与题干材料的关联性的认知才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是对学生理解力、分析力、洞察力、判断力的一个综合考验。

学生做政治问答题,特别是论述题时,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对答案的文字表达和组织能力。文字题的答案,是学生用文

字来呈现自己思维过程和思想成果。文字表达能力体现在答案中的政治道理的表述是否准确,对材料的分析能否忠于题干材料的本意,能否服务于对应的政治道理;文字组织能力是指文字是否精炼,层次是否分明,表述是否科学,术语是否得当,格式是否规范,这是建立在答案完整准确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教师在讲评试卷时,一定要将这些能力要求全面告知学生,并通过试题分析,具体演示各种能力,分析上述能力缺陷会带来的那些解题困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培养学生自觉提高能力的意识和热情。

3 帮助学生掌握解答试题的正确方法

正确掌握解题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做题的成功率,还可以加快做题的速度,提高做题的效率。

选择题解题的一般方法: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3.1 审题干: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3.2 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3.3 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

即择优。

3.4 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意、范围、主体) 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

解答非选择题的一般方法: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3.4.1 审题要求

⑴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知;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⑵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4.2 答题要求:

⑴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⑵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⑶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4 积累应对各类考试的共同经验

在考试中,学生有时失分不是能力、水平造成的,而是因为不善于总结经验或经验不足造成的,这种失分是最为遗憾和追悔莫及的。知识、能力不及的失分,学生觉得问心无愧,欠缺经验的失分,学生常常痛哭流涕。

试题中常见的经验型问题有:

看清题目设定的范围。如:“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学生就只能从哲学的角度来选择,不是哲学道理的论述再正确、再贴近题意都不能选。又如“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学生就不能从唯物论角度作答,必须在辩证法知识范围内寻找答案。欠缺考试经验的学生往往吃亏。

看清题目设定的要求。如“……说法不正确的有”学生往往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看不清题意,专挑正确答案。又如“……材料给我们有哪些启示?”,学生容易从“材料说明了什么?”去选择,说明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启示则是回答“怎么

做”。

答题格式要规范。政治试题中的问答题,答题有一定的程式,答案内容摆放得当、有序有利于得分。答案一般由原理(书本语言)、材料分析(材料语言)、时政术语(时政语言)构成。用演绎法或归纳法有序分段(分点)组成。学生应将采分点放到最为显眼的地方,让改卷者一目了然。切忌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洋洋洒洒、不分层次,也容易引起改卷者视觉疲劳,忽略采分点,影响得分。

试卷讲评课不是轻松课,承载艰巨任务,肩负重大使命。每一次讲评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经验方面学有所获。教师要有这四种意识,不能告知答案就草草了事;教师课前要做好四方面准备,不能漫天撒网,无的放矢;更不能无话可说,浪费光阴。

收稿日期:2011-06-0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