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原理复习

数据库原理复习

数据库原理复习
数据库原理复习

简述下列问题

1、软件生存期有哪几个阶段?

答:软件生存期分为:软件定义时期,软件开发时期,软件维护时期。

2、数据库系统的生存期分成哪几个阶段?数据库结构的

设计在生存期中的地位如何?

答:数据库系统的生存期分为:规划,需求分析,慨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现,运行和维护;数据库结构设计在生存期中的地位很重要,包括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逻辑设计把概念模式转化为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而物理设计主要是设计DB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

3、数据库设计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有哪些内容?

答:数据库设计过成的输入包括四部分:总体信息需求,处理需求,DBMS的特征,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特征;数据库设计过程的输出包括两部分:完整的数据库结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基于数据库结构和处理需求的应用程序设计原则。

4、什么是比较好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学?数据库设计方法

学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应该能在合理的期限内以合理的工作量产生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结构;一种实用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过程,设计技术,评价

准则,信息需求,描述机制。

5、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应做哪些事情?

答:数据库设计的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确定数据库系统在组织中和信息系统的地位,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6、数据库设计的需求阶段是如何实现的?目标是什么?答: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分三步:需求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评审。其目的在于对系统的应用情况做全面详细的调查,确定企业组织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的需求,并把这些要求写成用户和数据设计都能接受的文档。

7、评审在数据库设计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允许设

计过程中有多次的回溯和反复?

答:评审的作用在于确认某一阶段的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通过评审可以及早发现系统设计中的错误,并在生存期的早期阶段给予纠正,以减少系统研制的成本。如在数据库设计已经实现时再发现设计的错误,那么代价比较大,因此应该允许设计过程的回溯与反复。

8、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库字典的内容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过程。作用在于对系统中的数据做详细的描述,提供对数据库数据的集中管理。

9、对概念模型有些什么要求?概念模型设计的具体步骤

是什么?

答:对概念模型一般有以下要求: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它应真实,充分的反应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能表达用户的各种需求,包括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对象及其复杂联系,用户对数据对象的处理要求和手段;它应简洁,明晰,独立于机器,容易理解,方便数据库设计人员与应用人员交换意见,使用户能积极参与数据库的设计工作;它应易于变动,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补充;它更应该容易向关系,层次或网状模型转换,易于从概念模式导出DBMS有关的逻辑模式。

10、什么是数据抽象?主要有哪两种形式的抽象?数据抽

象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数据抽象是对人物事或概念的认为处理,他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征,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这些特征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这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数据抽象有两种形式:系统状态的抽象,及抽象对象;系统转换的抽象,及抽象运算。数据抽象是概念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数据抽象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首先抽象为不依赖任何具体机器的信息结构。

11、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要素是什么?并简述采用

ER方法的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过程。

答:ER图是用来表示数据库概念设计ER模型的工具,它提供了表示实体、属性、和联系方法。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联系。利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分为三步: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ER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ER模式,及概念模式。

12、逻辑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简述逻辑设计过程的输入和

输出环境。

答:逻辑涉及的目的是把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模式和外模式)。逻辑设计过程中的输入信息有:独立于DBMS的概念模式,及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所有局部和全局概念模式;处理需求,及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业务活动分析结果;约束条件,及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要求及响应时间要求;DBMS特性,及特定的DNMS所支持的模式,子模式和程序语法的形式规则。逻辑过程输出的信息有:DBMS可处理模式,子模式,应用程序设计指南,物理设计指南。

13、简述逻辑设计阶段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答:逻辑设计阶段主要是把概念模式转换成DBMS能处理的模式。转换过程中主要对模式进行评价和性能测试,以便获

得较好的模式设计。

14、规范化理论对数据库设计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在概念设计阶段,已经把关系规范化的某些思想用作构造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标准,在逻辑设计阶段,仍要使用关系规范化的理论来设计模式和评价模式,规范化的目的是减少乃至消除关系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异常,改善完整性,一致性和存储效率。

15、简述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具体步骤。

答:数据库结构的物理设计是指对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所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物理设计步骤为:设计存储记录结构;确定数据存储安排;设计访问方法;进行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分析、设计;程序设计。

16、数据库实现阶段主要做哪几件事情?

答:数据库实现阶段主要工作有: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试运行;装入数据。

17、什么是数据库的再组织设计?简述其重要性。

答:对数据的概念模式、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的改变称作数据再组织。数据在组织通常是由于环境,需求的变化或性能原因而进行的,如信息定义的改变,增加新的数据类型,对原有的数据提出了新的使用要求,改用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

新存储设备以及数据库性能下降等都要求进行数据库的重新组织。

18、简述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每个过程都有哪些特点?答:1、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数据不共享;数据由

应用程序自己管理,没有相应的系统软件负责数据管理工作;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数据共享性差;有专门的软件即文件系统惊醒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之间由软件提供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独立性低。

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好,冗余度低;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19、简述概念模型的概念、特点、建立方法及概念模型在数

据库设计中的地位。

答:概念: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对信息世界的管理对象、属性及联系等信息的描述形式。

特点:概念模型不依赖计算机及DBMS,它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而全面地反映。

建立方法:概念模型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得到,对概念模型数据化处理后就得到了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地位:主要在系统开发的数据库设计阶段使用,是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利用实体关系图来实现。它描述系统中的各个实体以及相关实体之间的关系,是系统

特性和静态描述。

20、简述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方法。

答:1.每一个实体必须转换为一个关系;

2.多对多的联系必须转换为关系,去对应两个实体的关键字加上联系的属性,构成一个新的关系;

3.三元联系(三个实体间具有联系)也必须用关系来表达;

4.一对一的联系和一对多的联系可以单独用关键字来表达,也可以将一方的关键字加入到多方实体中;

5.关键字相同的可以合并为一个关系。

21、简述DBMS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答:DBMS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其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接口。数据库管理系统由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库运行控制,实用程序组成。

22、数据独立性和数据联系有什么区别?

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

响。数据联系是指同一记录内部各字段间的联系,以及记录之间的联系。

23、简述DBS的概念。

答: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4、为某百货公司设计一个ER模型:

百货公司管辖若干个连锁商店,每家商店经营若干商品,一类商品可以在多家商店销售。每家商店有若干职工,但每个职工只能服务于一家商店。

实体类型商店的属性有: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实体类型商品的属性有: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实体类型职工的属性有: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在联系中应反应出职工参加某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商店销售商品的月销售量。

请画出反映商店、商品、职工实体类型及其联系类型的ER图,并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式集。

答:实体及其属性图a:

实体及其联系图b:

25、关系中的元组没有先后顺序?为什么属性也没有先后顺序?

答:是。因为关系是一个元组的集合,而元组在集合中的顺序无关紧要。因此不考虑元组的顺序,即没有先后顺序。

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域。每个值域之间并互相互控制的关系。所以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26、关系与普通的表格、文件有什么区别?

答:关系是一种规范化了的二维表格,在关系模型中,对关系作了下列规范性限制: (1)关系中每一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分解的。(2)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没有重复元组)。(3)由于关系是一个集合,因此不考虑元组间的顺序,即没有行序。(4)元组中,属性在理论上也是无序的,但在使用时按习惯考虑列的顺序。

27、请解释关系的完整性规则。

答:分为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 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如果出现空值,那么主键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

参照完整性: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这条规则在使用时有三点应注意:

1)外键和相应的主键可以不同名,只要定义在相同值域上即可;

2)R1和R2也可以是同一个关系模式,表示了属性之间的联系;

3)外键值是否允许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

28、外键值何以允许取空?何时不允许空?

答:允许为空:业务和主表没有关系

不允许为空:值必须在主表中存在。

29、关系代数表达式的查询有哪些优化策略?

答:1.选择运算应尽可能先做。在优化策略中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

2.把投影运算和选择运算同时进行;

3.把投影同其前或其后的双目运算结合起来;

4.把某些选择同他前面要执行的笛卡尔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连接运算;

5.找出公共字表达式。

30、有如下关系R和S:

R-

计算R/S的结果。

答:R的属性集(A,B,C),S的属性集(B,C)。

A1的象集为:(B1,C2),(B2,C3),(B2,C1);

A2的象集为:(B3,C7),(B2,C3);

A3的象集为:(B4,C6);

A4的象集为:(B6,C6)。

S在(B,C)上的投影为:(B1,C2),(B2,C1)。

以上可以看出只有A1的象集完全包含S在(B,C)上的投影,因此R/S的结果为A1。

31、设关系模式R(ABCD), 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 →C,AB→D, B→C}。

1、试说明R不是2NF(二范式)的理由。

2、试分析模式R的数据冗余问题。

3、将R分解为2NF模式集。

答:1、AB的闭包:(AB,C,D)

B的闭包:(B,C)

C的闭包:(C)

D的闭包:(D)

则AB是R的候选码,但有B的闭包是(B,C),也就是说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部分依赖,所以R没有达到二范式。

2、由1可知R只达到了一范式,C或D出现都会导致AB 出现是R的数据冗余。

3、将R分解为:R1(ABD),R2(BC)两个关系模式则R达到2NF。

32、设关系模式R(ABC), 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 →C}。

1.试说明R不是3NF(三范式)的理由。

2.试分析模式R的数据冗余问题。

3.将R分解为3NF模式集。

答:1、由F可知,C对A是传递依赖的,所以R没有达到3NF。

2、因为A的闭包为(A,B,C),B的闭包为(B,C),C的闭包为(C)所以R的候选码为A,当C出现时A与B均会出现,出现了数据的多次重复出现,使得数据冗余。

3、将R分解为:R1(AB),R2(BC)则R达到三范式。

33、设有关系模式R(ABCDE),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C →DE,BC→D,D→E},问R达到了几范式?并说明理由。答:由F可知,R的候选码是ABC,但存在D对ABC的部

分依赖,且E对BC传递依赖,所以R只达到了一范式。34、设有关系模式R(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部门名,部门经理),该模式统计商店里每个职工的日营业额,以及职工所在的部门和经理信息。

如果规定:每个职工每天只有一个营业额,每个职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述规定,写出R的基本FD和侯选码。

2、说明R不是2NF的理由,并把R分解为2NF模式集。

3、进而分解为3NF模式集。

答:1、R的基本FD((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职工编号→部门名,部门名→部门经理)

由上可知:(职工编号,日期)的闭包为:((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部门名,部门经理);(职工编号)的闭包为:(职工编号,部门名);(日营业额)的闭包为:(日营业额);(部门名)的闭包为:(部门名,部门经理);(部门经理)的闭包为:(部门经理);因此R的候选码为:(职工编号,日期)。

2、因为R的FD中存在部门名对职工编号的函数依赖,此依赖为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部分依赖,所以R没有达到2NF;且部门经理对职工编号是传递依赖,但是也是对非主属性的部分依赖。

将R分解为:R1(职工编号,日期,日营业额),R2(职

工编号,部门名,部门经理),则R达到了二范式。

3、在2中的R2中部门经理对职工编号是传递依赖,因此2中分解的R并没有达到3NF,将R2分解为:R21(职工编号,部门名);R22(部门名,部门经理)时,R达到了三范式。35、某汽车运输公司数据库中有一个记录司机运输里程的关系模式:R(司机编号,汽车牌照,行驶公里,车队编号,车队主管)

此处每个汽车牌照对应一辆汽车,“行驶公里”为某司机驾驶某辆汽车行驶的总公里数,如果规定每个司机属于一个车队,每个车队只有一个主管。

1、试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FD和侯选码。

2、说明R不是2NF的理由,并指出数据冗余之所在。试把R分解为2NF模式集。

3、进而把R分解为3NF,并说明理由。

答:1、关系模式R的基本FD((司机编号,汽车牌照)→行驶公里,司机编号→车队编号,车队编号→车队主管);R 的候选码为:(司机编号,汽车牌照)。

2、在R的基本FD中存在车队编号对司机编号的函数依赖,车队主管对司机编号的传递依赖,此依赖为对候选码的部分依赖,所以R不是2NF。数据冗余在于当司机编号出现一次时,车队编号与车队主管必出现。将R分解为:R1(司机编号,汽车牌照,行驶公里),R2(司机编号,车队编号,

车队主管)时R达到2NF。

3、上述2中的R并没有达到3NF,因为在R2中还存在车队主管对司机编号的传递依赖,将R2分解为R21(司机编号,车队编号),R22(车队编号,车队主管)时R达到3NF。

36、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一关系模式R如下:

R(商店编号,商品编号,数量,部门编号,负责人)

如果规定:每个商店的每种商品只在一个部门销售;每个商店的每个部门只有一个负责人;每个商店的每种商品只有一个库存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FD和侯选码。

2、关系模式R最高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3、如果R不属于3NF,请将R分解为3NF模式集。答:1、R的基本FD((商店编号,商品编号)→部门编号,部门编号→负责人,(商店编号,商品编号)→数量);R的候选码是(商店编号,商品编号)。

2、R最高达到了第二范式,因为R的FD中没有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部分依赖,R达到了二范式,但有负责人对(商店编号,商品编号)的传递依赖,所以R没有达到三范式。

3、将R分解为R1(商店编号,商品编号,部门编号,数量),R2(部门编号,负责人)时R达到了3NF。

37、某企业集团有若干工厂,每个工厂生产多种产品,且每一种产品可以在多个工厂生产,每个工厂按照固定的计划数

量生产产品;每个工厂聘用多名职工,且每名职工只能在一个工厂工作,工厂聘用职工有聘期和工资。工厂的属性有工厂编号,厂名,地址,产品的属性有产品编号,产品名,规格,职工的属性有职工号和姓名。

1、根据上述语义画出ER图,在ER图中需注明实体的属性、联系的类型及实体的标识符。

2、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指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3、分析每个关系模式已经达到第几范式。

答:1、ER图如下

2、工厂的关系模型为:

产品的关系模式为:

职工的关系模式为:

38、设有关系模式R(ABCDE),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C →DE,BC→D,D→E},问R达到了几范式?并说明理由。答:在FD中有BC→D,D→E,E对BC属于传递依赖,R没有达到3NF,由FD可知,R的候选码为ABC,但有BC→D 属于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部分依赖,R没有达到2NF,所以R只达到了1NF。

39、解释2NF、3NF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一个关系模

式如果未达到3NF,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

答:若关系模式属于1NF(第一范式),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R的码,则R属于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中不存在候选码X、属性组Y以及非主属性Z(Z?Y),使得X→Y,Y→Z和Y!→X成立,则R∈3NF(第三范式)。若一个关系模式未达到3NF可能会不能做插入、删除、修改操作,还可能某一信息重复出现。

40、解释函数依赖的概念。

答:定义:设有一关系模式R(A1,A2,…,An),X和Y均为(A1,A2,…,An)的子集,对于R的值r来说,当其中任意两个元组u,v中对应于X的那些属性分量的值均相等时,则有u,v中对应于Y的那些属性分量的值也相等,称X函数决定Y,或Y依赖于X,记为X->Y。

42、DB的并发操作可能对关系产生哪些不一致?答:DB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不一致有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43、请回答三级封锁协议包括的内容。

答:?一级封锁协议:? 任一事务在修改某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上自己的X锁,直至事务结束后才能释放之。事务结束包括正常结束(Commit)和非正常结束(Rollback)。在一级封锁协议中,如果仅仅是读数据而不对其进行修改,是不需要加锁的。? 所以一级封锁协议解决了丢失修改问

题,但不能保证可重复讯和不读“脏”数据。

?二级封锁协议,内容包括:? 一级封锁协议;? 任一事务在读取某数据前,必须先对其加上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二级封锁协议既可防止数据丢失修改,又可防止读“脏”数据,但不能保证可重复读。

?三级封锁协议,内容包括:? 一级封锁协议;? 任一事务在读取某数据前,必须先对其加上S锁,直至事务结束才释放此S锁;Y Y N S Y N N X None S X T1 T2 N:不相容的请求,Y:相容的请求封锁相容矩阵None Y Y 4 ? 三级封锁协议既可防止数据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问题的发生,又能保证数据的可重复读。45、请回答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规则。

答:(1)实体类型的转换将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系的键;

(2)联系类型的转换

1)实体间的联系是1:1 可以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两个关系模式中的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2)如实体间的联系是1:N 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1.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2 .下列关于数据库恢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事物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B.系统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C.介质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D.以上故障恢复均不采用日志文件 3.下面()不是常用的数据模型? A.关系模型 B.线性模型 C.层次模型 D.网状模型 4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5 .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6.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提高了系统效率 B.方便了用户使用 C.数据的结构化 D.节省了存储空间 7.SQL语言是()的语言,容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式 8.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 A.完整性控制 B.访问控制

C.安全性控制 D.并发控制 9.DBMS普遍采用()方法来保证调度的正确性。 A.索引 B.授权 C.封锁 D.日志 10.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这是()。 A.一级封锁协议 B.二级封锁协议 C.三级封锁协议 D.零级封锁协议 11.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与行的次序无关 D.与列的次序无关 12.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N:M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 A.关系实现 B.属性实现 C.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 D.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 13.关系代数运算是以()为基础的运算。 A.关系运算 B.谓词演算 C.集合运算 D.代数运算 14.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为哪些关系,在哪些属性上、键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设计阶段。 A.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物理设计 D.全局设计 15.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A.结束程序 B.返回系统 C.提交事务 D.存储数据 16.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 A.原子性 B.一致性 C.独立性 D.持久性 17.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属于()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浙江林学院2007 – 2008学年第 2学期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课程类别: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以下的英文缩写中表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 A .DB B .DBMS C .DBA D .DBS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 B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 .数据库数据可为经DBA 认可的用户共享 D .控制冗余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下面哪个不是E-R 模型的基本要素( )。 A .实体 B .属性 C .实体联系 D .键 4.( )是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 .模式 B .外模式 C .内模式 D .概念模式 5. 当两个关系没有公共属性时,其自然连接表现为( )。 A .笛卡儿积 B .等值连接 C .结果为空 D .出错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6.四元关系R(A,B,C,D),下述中正确的是()。 A.πB,C(R)表示取值为B,C的两列组成的关系 B.π2,3(R)表示取值为2,3的两列组成的关系 C.πB,C(R)与π2,3(R)表示的是同一个关系 D.πB,C(R)与π2,3(R)表示不是同一个关系 7.实体完整性要求主属性不能取空值,这一点可以通过()来保证。A.定义外码 B.定义主码 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D.由关系系统自动生成8.已知关系:厂商(厂商号,厂名)PK=厂商号 产品(产品号,颜色,厂商号)PK=产品号,FK=厂商号 假设两个关系中已经存在如图所示元组: 厂商产品 若再往产品关系中插入如下元组: I(P03,红,C02)II(P01,蓝,C01) III(P04,白,C04)IV(P05,黑,null) 能够插入的元组是()。 A I,II,IV B I,III C I,II D I,IV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知识总结

关系范式: 1.设有关系模式:学生修课管理(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 设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号,一门课程号可以被多名学生选修;一名学生有唯一的所在系,每门课程号有唯-的课程名和学分。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 (1)学号> (姓名,所在系,性别) F 课程号> (课程名,学分) F (学号,课程号) >成绩F (学号,课程号) > (姓名,所在系,性别) P (2)候选码:学号,课程号 (3)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一范式 (4) Student (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 sc (学号,课程号,成绩) Course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2.t-sql语句: (1)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2)修改数据库alter database (3)使用SOL语句创建读者信息表,并设置读书编号的主键,读者姓名取值唯一。 Create table 读者信息表 (读者编号varchar(13)primary key, 读者姓名varchar(10)unique, 性别varchar(2)not null , 年龄int , 证件号码varchar (30)not null ); (4)使用SOL语句创建图书信息表、图书馆借阅表。 Create table 图书信息表 (图书编号varchar(13)primary key, 图书名称varchar(40)not null, 作者varchar(21)not null, 译者varchar(30), 出版社varchar(50)not null, 出版日期date not null, 图书价格money not null); Create table 图书借阅信息表 (图书编号varchar(13), 读书编号varchar(13),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 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的是()。 A.数据结构化B.数据的冗余度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D.程序的标准化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 B.模式改变,内模式不变 C.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D.内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 4. 相对于非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缺点之一是()。 A.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需查询优化 B.数据结构简单 C.数据独立性高D.有严格的数学基础 5. 现有关系表:学生(宿舍编号,宿舍地址,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的主码是()。 A.宿舍编号 B.学号 C.宿舍地址,姓名 D.宿舍编号,学号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7.下列关系运算中,()运算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 A.选择B.连接 C.广义笛卡尔积D.投影 8. 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9.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A.M端实体的关键字B.N端实体的关键字C.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 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10.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A. DELETE B. DROP C. CLEAR D. REMOVE 11.图1中()是关系完备的系统 A B C D 图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 数据(Data)的定义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各类数据必须数字化后才能加工处理。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系2007级学生人数 例如:学生档案中的一条记录:(李明男1982 江苏计算机系2000)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组织和存储好大量的数据,并提供方便、高效地检索数据和维护数据的手段。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 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它功能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应用需求的推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一、人工管理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纸带、卡片、磁带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 .. 二、文件系统 时期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四个基本概念1 数据(Data)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1 基本特征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 数据定义功能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1 数据操纵功能1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1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1 其它功能1 数据库系统(DBS)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2 数据管理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2 人工管理特点2 文件系统特点2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3 数据结构化3 整体结构化3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3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3 数据独立性高3

物理独立性3 逻辑独立性3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3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3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4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4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4 1.2.7 关系模型4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5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5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5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5 模式(Schema)5 实例(Instance)5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5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5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5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5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6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6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6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6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6 2.1.1 关系6 域(Domain):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6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D A.相互调用 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并发运行 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 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 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 A.数据库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 9.下列关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 B.客户/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 C.客户/服务器结构比文件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开销小 D.客户/服务器结构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功能,而用文件服务器结构存储的数据不能共享

数据库原理复习练习题含答案(4)

数据库原理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第10章数据库设计 1.试说明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答:综合性、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相分离。 2.简述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答:设计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 ●结构设计,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行为设计,包括功能设计、事务设计和程序设计。 ●数据库实施,包括加载数据库数据和调试运行应用程序。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3.数据库结构设计包含哪几个过程? 答: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4.需求分析中发现事实的方法有哪些? 答:检查文档、面谈、观察操作中的业务、研究和问卷调查等。 5.概念结构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答: ?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能表达用户的各种需求,包括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需求。 ?易于交流和理解。概念结构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主要交流工具,因此必须能通过概念模型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成功的关键。 ?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发生变化时,能方便地对概念结构进行修改,以反映这些变化。 ?易于向各种数据模型转换,易于导出与DBMS有关的逻辑模型。 6.概念结构设计的策略是什么? 答:概念结构设计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 ?自底向上。先定义每个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按一定的规则把它们集成起来,从而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自顶向下。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然后再逐步细化。 ?由里向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结构,然后再逐步向外扩展。 ?混合策略。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先用自顶向下设计一个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以它为框架再用自底向上策略设计局部概念结构,最后把它们集成起来。 7.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简述其设计步骤。 答: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把在概念结构设计中设计的基本E-R模型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库管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习题及解答 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 答: 数据是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数据的特征是:①数据有“型”和“值”之分;②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③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④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为: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通过能书写的信息编码表示信息。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它通过手势、眼神、声音或图形等方式表达,但是数据是信息的最佳表现形式。由于数据能够书写,因而它能够被记录、存储和处理,从中挖掘出更深层的信息。但是,数据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正确的数据可表达信息,而虚假、错误的数据所表达的是谬误,不是信息。 2. 答: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组织、整理、加工、存储和传播等工作。围绕着数据所做的工作均称为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目的为:通过数据管理,收集信息并将信息用数据表示和保存,在需要的时候,为各种使用和数据处理提供数据;通过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变换、抽取和运算,从而得到更有用的数据,以指导或控制人的行为或事物的变化趋势;通过数据传播,使更多的人得到并理解信息,从而使信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 答: 数据管理的功能为:(1)组织和保存数据功能,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地被保存;(2)数据维护功能,即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和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3)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即快速地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4)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控制功能,即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管理的目标是:收集完整的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按数据结构合理科学地组织并保存数据;为各种使用快速地提供需要的正确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答: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它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算机机软件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的特点是:①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整体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要保持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②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5. 答: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DatabascManagementSystem),它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

数据库原理知识总结和期末试卷

数据库知识要点归纳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DB)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数据两个特征:1.数据整体性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3.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系统、用户组成的。 例如,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等。 4.数据库系统DBS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 5.数据库中数据独立性数据和程序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独立程度大的特性称为数据独立性高。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6.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1.模式(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2.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有多个外模式。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7.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技术 第2章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 1.实体联系的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2.E-R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提供了表示实体集、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长方形表示实体集椭圆形表示实体集的属性菱形表示实体集间的联系 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数据结构分为:层状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 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后答案 第一章 选择题 1、A。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三级模式的总体结构,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二级映像,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其中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二级映像指的是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对于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相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而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来编写的,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就没必要修改,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对于模式/内模式映像,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变了,模式/内模式映像会作相应的改变,以使模式保持不变,而模式不变,与模式没有直接联系的应用程序也不会改变,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逻辑独立性指的就是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所以选项A正确。C选项的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指的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所以C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前后两句与C选项相比顺序不符,所以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中,应为“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不应为“外模式”,所以D选项不正确。 2、B。 DB指的是数据库(DataBase),DBMS指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S指的是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A指的是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ata指的是数据。

由书中概念易得DBS(数据库系统)包括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和控制DB(数据库),而DB载入、存储、重组与恢复Data(数据)。所以B选项正确。 3、C。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⑴、实现数据共享;⑵、减少数据冗余度;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⑷、数据的独立性;⑸、安全保密性;⑹、并发控制;⑺、故障恢复 由以上可得C选项错误,应改为数据冗余度“低”。 4、C。 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DBMS 是把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转化为对系统存储文件的操作,有效地实现数据库三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转化;MIS指的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以上概念可知,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DBMS。所以C选项正确。 5、C。 书中图1.6明确指出模式/内模式映像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起来,所以C选项正确。 6、C。 数据库有这样三层关系,第一层和第三层不能直接发生关系,所以D选项不正确,内模式与外模式没有直接关系,应改为“模式与应用程序不变”。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2017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复习题 2017-4-28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及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 ]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2.数据库系统中,对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 ] A.概念模式B.内模式 C.存储模式D.外模式 3.以下错误的表达是 [ ] A.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B.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 C.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D.数据有“型”和“值”之分,“型”就是数据的规模或大小;4.设有关系R()和关系S(),那么及R?S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1=2 是 [] A.σ1=5(R?S)B.σ1=5(R×S)C.σ1=2(R?S)D.σ1=2(R×S) 5.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关系数据库语言,其主要功能有 [ ] A.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安全B.数据安全、数据编辑、数据并发控制 C.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D.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输入输出 6.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 [ ] A.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 B.图表示的概念模型 C.某个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D.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 7.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公共[ ]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8.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 [ ] A.只允许T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 B.只允许T读取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 C. 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 任何类型的锁 D.只允许T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X锁9.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为了简化用户查询操作,而又不增加数据的存储空间,常用的方法是创建 [] A.另一个表B.游标C.视图D.索引 10.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 B.2 C.3 D.4 6. 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 A、可行性分析 B、需求分析 C、详细设计 D、程序编码 7.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 A、数据结构设计 B、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定义模块算法 D、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1)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1)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1) 其它功能 (1) 数据库系统(DBS) (1)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 数据管理 (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1) 人工管理特点 (1) 文件系统特点 (1)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 数据结构化 (2) 整体结构化 (2)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2) 数据独立性高 (2) 物理独立性 (2) 逻辑独立性 (2)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2)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2)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3)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3) 1.2.7 关系模型 (3)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3)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3)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3)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3) 模式(Schema) (3) 实例(Instance) (3)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3)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3)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3)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3)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3)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与答案

数据库原理习题 一、核心知识点 1、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比较。 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但是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意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模式、内模式 3、简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中的两级映像,并说明其优点。 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 优点:这两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4、简述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5、简述数据库独立性的特点。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6、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数据库、硬件、软件、人员 7、简述DBA的主要职责。 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其主要职责有;设计与定义数据库系统;帮助最终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监督与控制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和运行;转储与恢复数据库;改进和重组数据库系统,调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重构数据库 8、简述关系模型的特点。 关系中每一个字段也称字段,不可再分,是最基本的单位;每一列数据项是同属性的。列数根据需要而设,且各列的顺序是任意的;每一行记录由一个事物的诸多属性组成,记录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不允许有相同的字段名,也不允许有相同的记录行

9、简述关系模型的组成部分。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 10、简述关系的性质。 1对1 1对0..* 1对1..* 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 关系中元组的顺序(即行序)可任意 关系中属性的顺序可任意 同一属性名下的各个属性值必须来自同一个域,必须是同一类型的数据 关系中各个属性必须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属性可来自同一个域,即它们的分量可以取自同一个域。 关系中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或者说所有的属性值都是原子的,即是一个确定的值,而不是值的集合。 11、简述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完整性是为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对关系模型提出的某种约束条件或规则。完整性通常包括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12、简述自然连接和等值连接的区别。 连接运算符是“=”的连接运算称为等值连接。它是从关系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 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13、简述视图和关系的区别。 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值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询所引用的表,并且在引用视图时动态生成。也是机械制图术语,在机械制图中,将物体按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射时所得到的投影称为“视图”。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代码:PE123037 参考学分:3 参考学时:48 课程管理系部:计算机系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开发人员: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团队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数据库管理及开发人员的基础支撑课程。 2.课程定位 根据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培养学生基于当今主流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开发能力,确立了本课程作为开发后台数据库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今各类信息系统、动态网站、移动应用的开发都需要使用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开发过程,为软件开发、动态网站的创建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前导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网页设计、JSP动态网页开发、.NET编程技术、高级编程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整个课程通过一个实际数据库应用开发项目驱动,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原理和工具的使用。 本课程的理论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实践环节安排在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机房进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讲授知识,指导项目设计,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 (1)项目贯穿教学

以学生管理系统等数据库为载体开展教学,贯穿数据库的整个开发过程,包括:概念模型设计、关系模型设计、创建与维护数据库、创建与维护表、对表的查询、建立存储过程、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安全等。 (2)任务分解知识点 明确每堂课的任务、子任务,教学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融入相关知识,以达到“任务完成,知识掌握,本领学会”的教学目的。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讲解项目、分解任务、传授知识、演示示范;学生重复操作过程,学习知识技能;做拓展项目,如“选课管理”数据库、“图书管理”数据库、“活期存单”数据库等可供学生选做。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表1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选取难易度适中的案例、项目,加以分解、序化,兼顾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合作完成一个小型项目的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工作。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单选题 一个属性的值能从其他相关属性计算得到,该属性属于() A.复合属性 B.派生属性 C.多值属性 D.简单属性 正确答案:B 磁盘损坏可能导致 A.介质故障 B.事务故障 C.运行故障 D.系统故障 正确答案:A 并发操作若不加控制的话,可能带来数据不一致问题不包括 A.不可重复读 B.丢失修改 C.可重复读

正确答案:C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_____________ A.DBMS B.DB C.OS D.DBS 正确答案:A 下列哪个语句用于创建模糊查询 A.ORDER B.LIKE C.GROUP D.NULL 正确答案:B 合并分分E-R图时不可能出现的冲突有 A.语法冲突 B.命名冲突 C.结构冲突

正确答案:A 创建索引的语句是 A.create index B.create schema C.create table D.create view 正确答案:A SQL语言可以使用下列哪条语句来进行修改元组 A.update B.delete C.insert D.select 正确答案:A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R,R的码是() A.M端和N端实体码的联合 B.N端实体的码

D.M端实体的码 正确答案:A 下面可以解决活锁的是 A.先来先服务 B.顺序封锁法 C.检测和解除策略 D.一次封锁法 正确答案:A 基本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是对多值属性如何处理 A.展平技术,忽略复合属性本身,直接使用其成分属性代替 B.以上都不对 C.为其创建一个新的关系模式 D.忽略 正确答案:C 二级封锁协议不可以保证 A.不读脏数据 B.丢失修改

最新200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试题C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C200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试题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____。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 2.相对于其他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系统有①、减少数据冗余、保持数据的一致性、②和③的特点。 ①A.数据统一B.数据模块化 C.数据结构化D.数据共享 ②A数据结构化B.数据无独立性 C.数据统一管理D.数据有独立性 ③A.使用专用文件B.不使用专用文件 C.数据没有安全与完整性保障D.数据有安全与完整性保障 3.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__。 A.投影B.选择C.笛卡尔积D.除 4.关系数据库用①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的数学定义是②。 ①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指针链D.二维表格数据 ②A.若干域(domain)的集合B.若干域的笛卡尔乘积(Cartesian product) C.若干域的笛卡尔乘积的子集D.若干元组(tuple)的集合 5.集合R与S的连接可以用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表示为________。 A.R-(R-S) B.σ F (R×S) C.空D.空 6.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做投影操作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____原来关系的元组个数。 A.小于B.小于或等于C.等于D.大于 7.下列SQL语句中,创建关系表的是____。 A.ALTER B.CREATE C.UPDATE D.INSERT 8.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陷阱(pitfalls)是指________。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 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2)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 其它功能 (2) 数据库系统(DBS) (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数据管理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人工管理特点 (3) 文件系统特点 (4)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4) 数据结构化 (4) 整体结构化 (4)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4)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独立性高 (5) 物理独立性 (5) 逻辑独立性 (5)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6)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8)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8)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8)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8) 模式(Schema) (8) 实例(Instance) (8)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9)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9)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9)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9)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9)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10)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0)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0)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10)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习题答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习题1 1.数据与信息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数据的概念:数字、文字、图画、声音和活动图象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对人有用的数据 (1)数据与信息的区别: 数据包含信息 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结果为信息 信息具有相对性,时效性 (2)数据与信息的联系: 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成为信息。而信息必须通过数据才能传播,才能对人类有影响。 2.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1)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 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 DBMS 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 IBM 公司的 DB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 Oracle 公司的 oracl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库系统( DataBaseSystem ,简称 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3.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人工管理阶段。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