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走向综合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

论走向综合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

论走向综合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
论走向综合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

论走向综合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正在由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发展时,艺术类课程全部将实行综合课。如何理解艺术类课程由分科向综合的发展?如何认识新艺术课程与传统艺术课程的关系?如何理解新的艺术课程的价值?这些问题的探索直接与新课程中艺术教育的实验效果有关,直接与新课程能不能推广普及有关,因此研究这些问题无疑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艺术教育分科综合新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全面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课程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整个90年代,我国对基础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进行批判与反思,并对基础教育领域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实验与创新,而且,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同时进行的,这就从根本上区分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之路。世纪之交,在总结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分析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拉开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的一幕。为了真正落实和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国家于2001年推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由原来的分科课程日益向综合课程全面过渡。

一、原因:分科与综合的选择

传统的艺术类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指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在学校的设置中,也是以音乐课与美术课的教学为标志的,重点在传授这两门艺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它和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中的双基论是一致的,着重强调的是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但是这种艺术教育的成绩却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多少年来,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中,艺术类专业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他人才的艺术素养方面也十分不容乐观,艺术教育成了真正的升学应试的牺牲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电影院、戏院、音乐厅、美术馆等,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等之中,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倾向于对每个人整体艺术素质的要求。达到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倔出每个人生之具来的艺术的感受能力、想

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艺术能力方面的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传统的艺术教育从分科形式上来说,已经不适应现代艺术表现范围的需要,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已经不能包含所有艺术教育的内容。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要求必须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必须进入艺术课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是“先立后破”,艺术类课程也是一样,在现行条件下,还不能全面地以新课程取代旧课程,只能通过实验与推广的过程,在现行新、旧两种课程并存的情况下,在分科设置艺术类课程还是综合设置艺术类课程上,长期以来一直是存在着争议的,分科论者强调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及其教育方式,主张将系统而扎实的艺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综合论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社会公民的艺术的基本素养,而不是为专业的艺术类人才打基础的,所以,艺术教育要反映它的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综合为特征,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领域包含四个方面(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

二、理念:新的艺术课程与旧的艺术课程的比较

趋于综合化的基础教育艺术类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活泼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达到学生学习艺术课程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新的课程将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新课程不是原有艺术学科课程的数量相加,而是注重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新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中,如;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以一定的节奏来表现。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录相来观看《动物世界》的一个片断,让学生描述并模仿所看到的动物,在这个模仿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动物之歌》的音乐作为背景,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在音乐的节奏中模仿动物。教师再引出儿歌式的歌词,学生就很容易地学会了这首歌。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让学生以所学音乐为模式,创编其它的动物之歌,学生不仅掌握了这首歌的歌词与演唱,而且能以此为例创造性地运用它来抒情。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学生兴趣一直很浓,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音乐知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包括语言、文学、心理、合作、思维等方面的综合技能。所以新课程中的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每位学

生的发展而设立的。

三、价值:艺术课程的全人素质的要求

就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性质而言,它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和经典性的课程。艺术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于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艺术价值的体现: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价值。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实践,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联系,使学生的艺术素质不断得以丰富和提高,获得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情趣和能力。

2.艺术与人生价值的体现:情感价值。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我,便于交流,便于提升自我的人格和净化自我的心灵。

3.全面发展的价值:智能价值。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传统教育中常常达到的只重智育,实际上从只重智育的角度去重视智育,是不完整的智育,是没有整体性的智育。如同德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是最好的德育一样,智育同样可以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美育中进行的智育,就是最好的说明。如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都与艺术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还有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就离不开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发展。

4.艺术与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不同的艺术归于不同的文化。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人们在艺术的学习与教育中,应反映这种多元文化。新的艺术课程就是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认识与理解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艺术与历史、文化意蕴,感受其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艺术是无国界的,有这种说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5.艺术与生活:应用价值。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毕生受益,不仅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情趣,丰富多彩,而且使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更有创造性。接受艺术教育的人不一定今后必须从事艺术行业,比如有一个曾经跟我学过绘画的现在从事化妆品行业,她就说;我虽没在这个道路上走下去,但是过去学过的知识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今天的成功与那结段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艺术教育不仅在于使学生

的艺术素质得以提高和发展,更在于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可见艺术教育也绝非是教育的目的,它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手段。新的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在于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伯敏著《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王宏建袁宝林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黄宾鸿画语录》

4、岑久发主编《书画篆刻实用辞典》上海书画出版社

相关文档